太谷县开锁附近有没有部队

查看: 13119|回复: 14
山西省太谷名人事迹作文350字450字550字650字750字850字950字10篇
车先生,名永宏,字毅斋,排行第二,人称车二师傅,系山西省太谷县桃园堡村人,后移居太谷县贾家堡。一八三三年,车先生出生在一个穷苦农民的家庭里。幼年时,因家境贫寒未上学念书。早年,在太谷富户武福蛮家当车夫,先生一生除务农外,也曾保镖护院,传授形意拳技,声望素著,远近知名,获“清华翎五品军功”之称。车先生不仅拳艺精湛,功深力厚,而且正直慷慨,平易近人,视富贵如浮云,专爱恤贫济孤,因而颇受人尊重,一九一四年逝世,终年八十一岁。
车永宏先生长的虎臂熊腰,体格健壮,臂力过人,使枪弄棒,自带三分,具有练武的先天资本。约一八五六年,形意拳宗师李洛能先生(世称李老农)在太谷一绅士孟綍如家保镖护院。车先生知李洛能精形意拳,经友人介绍,拜李洛能先生为师。自得名师指教后,车先生便昼夜发奋苦练,二十余年,终于在形意拳的造诣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每次与人相较无不随心所欲、手到成功,为李洛能先生最得意的门徒之一,为武林同辈中之佼佼者。据传,李洛能先生的高足弟子郭云深,长于形意五行拳中之崩拳,有“半步崩拳打遍天下”之称。后听其师傅说,他不及山西的车二,便很不服气。随之跋山涉水,远道而来太谷,拜访其师弟车永宏先生。二人见面如故,寒暄之后,云深师水不喝,饭不吃,便迫不及待地要与师弟交手。当时,车先生辞谢。云深师急以崩拳直上。车先生极善顾法,只顾而不攻,云深师便紧逼车先生至墙角处。在云深师使出成名绝技发劲之时,则不见车先生,正疑惑间,车先生在云深师背后轻轻一拍曰:“师弟在这儿呢?!”就这一招,云深师连连叹服曰:“还是兄弟功夫好!”之后,云深师在太谷学习数月,拜谢辞去。
车毅斋论形意拳
形意拳之道,合于中庸之道也。形意为无形,无形为大,形意如影.其道中正广大,至易至简,不偏不倚,和而不流,包罗万象,体物不遗,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惟是起初所学,先要学一派,一派之中亦得专一形而学之,学而时习之,习之已熟,然后再学他形。各形纯熟,再贯串统一而习之。习之极熟,全体各形之式,一形如一手之式,一手如一意之动,一意如同自虚空发出。所以练拳学者,自虚无而起,自虚无而还也。到此时,形意也,八卦也,太极也,诸形皆无,万象皆空,混混沦沦,一浑气然,何有太极,何有形意,何有八卦也。所以练拳术不在形式,只在神气圆满无亏而已。神气圆满,形式虽方,而亦能活动无滞。神气不足,就是形式虽圆,动作亦不能灵通也。拳经云:“尚德不尚力”,意在蓄神耳。用神意合丹田,先天真阳之气,运化于周身,无微不至,以至于应用,无处不有,无时不然,所谓物物一太极,物物一阴阳也。中庸云:“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亦是此拳之意义也。所以练拳术者,不可守定成法而应用之。成法者,是初入门教人之规则,可以变化人之气质,开人之智识,明人之心性,是化除后天之气质,以复其先天之气也。以至虚无之时,无所谓体,无所谓用,拳经云:“静为本体,动为作用”,是体用一源也。体用分言之:以体言,行止坐卧,一言一默,无往而不得其道也;以用言之,无可无不可也。余幼年间,血气盛足,力量正大,法术记的颇多,用的亦熟、亦快。每逢与人相比较之时,观彼之形式,可以用某种手法正合宜,技术浅者,占人一气之先,往往胜人;遇着技术深者,观其身式,用某种手法亦正合宜,一至彼之身边,彼即随式而变矣。自己的旧力未完,新力未生,往往再想变换手法,有来不及处,一时要进退不灵活,就败于彼矣。以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将体式法身全都脱去,始悟前者所练体式,皆是血气;所用之法术,乃是成规。先前用法,中间皆有间断,不能连手变化,皆因是后天用事,不得中和之故也。昔年有一某先生,亦是练拳之人,在余处闲谈。彼凭着血气力足,不明此拳之道理,暗中有不服之意,余此时正洗面,且吾洗面之姿势,皆用骑马式,并未注意于彼,不料彼要取玩笑,起身用脚望着余之后腰用脚踢去。彼足方到予之身边,似挨未挨之时,予并未预料,譬如静坐功夫,丹田之气始动,心中之神意知觉,即速又望北接渡也。此时物到神知,予神形合一,身子一起,觉腰下有物碰出。回观,则彼跌出一丈有余,平身躺在地下。予先何从知彼之来,又无从知以何法应之,此乃拳术无意中抖擞之神力也。至哉信乎。拳经云:“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也。至此拳术无形无相,无我无他,只有一神之灵光,奥妙不测耳。拳经云:“混元一气吾道成,道成莫外五真形,真形内藏真精神,神藏气内丹道成。如问真形须求真,要知真形合真相,真相合来有真诀,真诀合道得彻灵。养灵根而动心者,敌将也;养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武艺虽真窍不真,费尽心机枉劳神,祖师留下真妙诀,知者传授要择人。”
车毅斋轶事
车永宏字毅斋,行二,人称车二师傅。生于1830年(清道光10年),卒于1915年(民国四年)。世居山西太谷桃园堡,移居贾家堡。李洛能在戴龙邦宗师的精心传授下,成为戴氏六合心意拳的嫡系传人和著名高足,在祁县、太谷一代以护院武师为生。山西太谷武氏为山西巨富,请李洛能为护院武师,后拜李洛能为师,遂为一代名家,这是后话。
车永宏家境贫寒,在太谷武家赶轿车,经常半夜为牲口加料,听到内院有哼哈呼咦之声,车二师傅心想,深更半夜莫非强盗进入内院,蹑手蹑脚来到二门,隔门缝往里看,见一位武师正在教公子少爷练武术,车二师傅便悄悄跟着学起来。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问柳柳成荫”。一个人天性爱好,能不能成就,都是有一定的缘份和机遇的。光阴如逝水,日月如箭穿,车二每天刻苦学练,转瞬已经学会了五行拳。一天,车二喂完牲口,在牲口棚前琢磨练习五行拳,李洛能先生有事偶而路遇,发现车二练拳不觉诧异,这个后生不但动作规格,而且拳势低沉紧凑,有了功底,一定是本门高师所传。车二练完拳,发现有人向他走来,刚想张口,李洛能问曰:“你的武术师承何人?”车二慌忙跪拜说:“师父恕罪!师父教授公子少爷时,我偷看学练的。”李洛能听了不由一愣!心里又难过又喜悦,难过的是可怜他一片苦心,连想到自己千里寻师学艺的艰难,喜悦的是发现了武术天才、心爱的弟子——山西六合心意拳的真正传人。
李洛能在武家当护院武师,车二为武家赶轿车,师徒朝夕相处,研练六合心意拳。车二受苦人出身,能吃苦悟性高,拳势低沉紧凑,内劲浑厚爆发力强,手法神妙莫测,身法变化无穷,成为李洛能最著名的得艺高足。
山西太谷城内武家吉安堂,太谷上庄王家四隆堂,太谷北洸村曹家三多堂,山西祁县乔家堡,祁县乔家斋忠堂等,均为山西祁、太二县巨富,重金聘请车永宏先生为教师兼护院,轮流留住各家。
车永宏弟子中,多为祁太二县城内商号之掌柜。但车二师傅,为人忠厚,不以贫富论,所以弟子中贫民也很多。当时民间流传说:“有艺无艺,车二师傅徒弟”,人称“通天教主”。车永宏之拳技,退如风吹鹅毛,进如流水钻窟,已至炉火纯青之境,武术界无不敬仰之。
李洛能先生返回河北深县后,传授山西六合心意拳,其中最有名的高徒郭云深,为了验证武功,尊师命从河北深县出发历经十年,一路击败了众多英雄豪杰,使六合心意拳为全国所瞩目,享有“半步崩拳打遍天下”之盛名,郭云深满誉而归回到师父身边。李洛能先师说:“你虽然功成名就,但较你车二哥尚不及也。”郭云深聆师言,心有不服要找车师兄较技。李洛能先师说:“我活着你不要去。”
李洛能先生谢世后,于1876年(清光绪二年),郭云深徒步专程到山西拜访车二师兄。当时,车二师傅已是山西鼎鼎大名的心意拳师,从未见过面的师弟风尘朴朴来找自己,心里非常高兴,忙设宴为师弟接风。酒过半巡,郭提出愿和车师兄切磋拳技,车二师兄笑曰:“师弟不要性急,远道而来人困马乏,先休息半月廿天,研究武术有的是时间。”车二师傅领师弟郭云深,游山西名胜古迹,晋祠、卦山、悬钟寺、崛巍山……引见了同门师兄弟:宋世荣、宋世德、李广亨,以及徒弟:李复桢、樊永龙、吕学隆、孟兴德、孟天锡、李发春、刘俭等。车二师傅请师兄弟坐陪,摆两桌酒宴款待师弟郭云深,李复贞、樊永庆、刘俭等徒弟在下席。郭云深再次提出,欲向车师兄请益。车二师傅说:“我陪师弟走一趟,你以崩拳打遍十三省无敌手,你就用崩拳进击可也。”郭云深以崩拳连连进击,将车二师兄进逼至墙角死地,郭云深猛进一拳,以为必中无疑,只觉眼前一花,师兄踪迹不见。车二在背后拍拍郭的肩膀说:“师弟我在此,侥幸不被击中,不然非被你打扁不可。”郭回身举起大拇指说:“怪不得师父总是夸你武功高超,果然名不虚传,车二哥艺高弟今服矣。”郭遂留住太谷同师兄一起研究心意拳,功夫大进。郭返河北时,车二师傅赠送盘缠银两,师兄弟洒泪而别。郭云深返河北后,成就为心意拳大师,威震一方,车永宏之名也因之大震,致使河北武林豪杰不断来山西切磋学艺。如:李洛能之子李太和、李存义、王福元、李文华、王俊臣、刘文华、孙禄堂等都先后来山西拜访。
祁县乔家是巨富之首,在全国各地均有大商号,与北京载沣王爷交情甚厚,王爷听说山西有个车永宏武艺高超,约车二师来京。车二师傅应约来到王爷府大庭,王爷和乔家老爷在八仙桌品茶,观看八旗武术教头与车二师傅比武。车二师傅抱拳施礼说:“请!”教头也不客气,迅如闪电,连连攻击车二师傅致命要穴,车二师傅连连后退巧妙化解(老前师传言,退如风吹鹅毛),后面是一尺高的门栏,教头猛攻一拳,想把车二师傅隔门打出去,只见车二师傅身体只是一个“束展”,迅如闪电,将教头凌空打出一丈开外,摔在王爷喝茶的八仙桌上,茶倒盘碎,淬了王爷一身水,车二师傅一甩马袖离开了大庭。乔家老爷慌忙说:“车二是一乡间武夫,是个粗人请王爷恕罪!”王爷喜爱车二的武功,不但不责怪,报皇帝恩准,赐车永宏为清华翎五品军功(见车毅斋墓碑志)。
1914年春(民国三年),车二师傅旅游天津,在再传弟子乔锦堂商号中下榻。日本剑术国手,闻车永宏之大名,请乔锦堂介绍切磋剑术。日本剑术高手,岁在壮年侃侃而谈,车二师傅则少言寡语,只唯唯点头,赞同对方的高论。日人轻视之说:“闻你为中国武术名家,愿与你较剑术。”车二师傅说:“可以。”车二师傅,就和平常人一样,持剑而立,日人则持剑向车二师傅猛刺,没过三招,日人被击中剑脱手飞出数丈。日本剑术国手自惭不如,愿拜车永宏先生为师,以重金聘请车二师傅赴日传艺,师婉言谢绝。京津绅士问车二师傅为何拒之?师曰:“岂可使吾国绝技而传之外夷耶。”当时,清政府腐败,中华民族倍受外国人欺辱,车永宏先生认为,中国的武术绝技,决不能传给外国人,返回再欺辱国人。车二师傅性慈爱、授徒循循善诱,对济贫恤孤事从不吝惜。车永宏先生,身怀绝技,武功卓著,胸怀大义,德高望重,继李洛能先生之后成为山西六合心意拳一代宗师。
赵铁山,字昌整,号柴翁,生于1877年,故于1945年。他诞生在三晋腹地的太谷县城内田家后一户隐儒从商的书香门第,是我国现代著名书法家。
早在20年代,赵铁山就享有“南吴北赵”。“大江以北无出其右”的美誉,被书法界誉为“华北第一支名笔”。他在书法艺术上独特的创新成就以及他的人品和作品达到的比较完美的统一境界,在当年以及多少年之后都是有口皆碑的。
赵铁山从小酷爱金石书画,五岁读家塾从师于梁一斋。始学欧阳率更之法,继由塾师史卓如导学篆隶。由于他无资聪颖,勤奋好学,所书字课被塾师叹为“天纵”,并断言“他若加以学力,将来必书法名于一世。”后来事实的发展,诚如塾师史卓如之所料。天才加勤奋使青年时代的赵铁山就学贯乡里,书法尤为人称赞。到了中年之后,名驰三晋,更显辉煌。49岁为孙中山先生撰写挽联,参加了全国书法展,康有为大师定评为“誉冠华北”。
在封建礼教森严的家庭成长起来的赵铁山性格内向,不苟言笑,一般很少参与社会活动,表面上看,老先生好像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实际上他却是一个爱憎极分明的人。老先生非常乐于助贫,曾以‘哨使胸中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的对联表述自己的心情。平时他很少说话,却平等待人,很关心职员的品德修养,赠送“静丰德”店员一幅对联‘们事责同心,唯同心,乃能成事;有容斯有忍,果有忍,何所不容”。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以和为贵,以忍为高。其中“容”字写得有特色,像是一个人笑的样子,意在告诉大家如果对每件事每个人都能忍一忍,让一让的话,那大家就可以永远笑口常开。
赵铁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后一批拔贡之一,但他不屑为官。“立品直须向白壁,读书何必志青云”是他人品的真实写照。他一生非常敬仰傅青主的人品气节,而他自己也是一位爱国持节、刚直不阿的儒家文人。他在“九一八”事变后的日记中写道‘冲国今日,唯你与我,我即是你,你即是我,你我不分,中国一人,中国有人,中国其存”,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一片赤子之情,日本人曾请他当维持会长,他严辞拒绝。为了对付日本人的胁逼,他不得已而假死。此事传到西安,文化界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连蒋介石也送了花圈表示悼念。
当他真的去世之后,他的人品和作品直到今天还被后人称颂不绝。友人称赞他说:“就死易,全名难,当年之不死而死,正今日之死而不死也。”
赵铁山虽出生在富豪人家,性格却极其纯朴。他送给老厨师一幅对联,上联为“饿了就吃,只淡饭粗茶亦自甘美”,下联配“困来即睡,虽木床革枕都觉安舒”。仔细品味可说是实实在在的大实话。人如能吃饱喝足平平安安过一生,可说是人生的一种真谛。平平淡淡者真啊。赵家是一富户,但老先生对儿孙的教育十分严格,并且又有其独到之处。写给后辈儿孙的对联“读可荣身耕可富,勤能补拙俭能廉”,告诉后辈儿孙勤俭为置家之本,人格为第一要务。一定要勤俭,“耕”字里多一点是耕耘时必定要付出的辛勤汗水。而“富”字上却少了一点又告诉后人,人富了但办事却不能太出头了。老先生的作品就是这样:一方面体现了他崇高的人格和深厚的学识,另~方面又体现出他对人们的谆谆劝诫。他的书法像是一朵花,而书法联语中表现出来的却是花中的蜜。
综观老先生的书法成就,就是天赋加勤奋的结晶。先生主张“学古之意,意贵有形,我书之意,意责无形”,他博陶百家酷似百家。然而又不单纯追求形似。着重在取各家之神韵。同时,他还注重字外功夫的修养,兼长绘画、金瓦深通经史、诗文,博学多艺,融于书法起到了书外观物、法外取意的作用。赵铁山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而且也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不愧为“华北第一支名笔”。
[!--empirenews.page--]
赵铁山,字昌整,号柴翁,生于1877年,故于1945年。他诞生在三晋腹地的太谷县城内田家后一户隐儒从商的书香门第,是我国现代著名书法家。
早在20年代,赵铁山就享有“南吴北赵”。“大江以北无出其右”的美誉,被书法界誉为“华北第一支名笔”。他在书法艺术上独特的创新成就以及他的人品和作品达到的比较完美的统一境界,在当年以及多少年之后都是有口皆碑的。
赵铁山从小酷爱金石书画,五岁读家塾从师于梁一斋。始学欧阳率更之法,继由塾师史卓如导学篆隶。由于他无资聪颖,勤奋好学,所书字课被塾师叹为“天纵”,并断言“他若加以学力,将来必书法名于一世。”后来事实的发展,诚如塾师史卓如之所料。天才加勤奋使青年时代的赵铁山就学贯乡里,书法尤为人称赞。到了中年之后,名驰三晋,更显辉煌。49岁为孙中山先生撰写挽联,参加了全国书法展,康有为大师定评为“誉冠华北”。
在封建礼教森严的家庭成长起来的赵铁山性格内向,不苟言笑,一般很少参与社会活动,表面上看,老先生好像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实际上他却是一个爱憎极分明的人。老先生非常乐于助贫,曾以‘哨使胸中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的对联表述自己的心情。平时他很少说话,却平等待人,很关心职员的品德修养,赠送“静丰德”店员一幅对联‘们事责同心,唯同心,乃能成事;有容斯有忍,果有忍,何所不容”。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以和为贵,以忍为高。其中“容”字写得有特色,像是一个人笑的样子,意在告诉大家如果对每件事每个人都能忍一忍,让一让的话,那大家就可以永远笑口常开。
赵铁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后一批拔贡之一,但他不屑为官。“立品直须向白壁,读书何必志青云”是他人品的真实写照。他一生非常敬仰傅青主的人品气节,而他自己也是一位爱国持节、刚直不阿的儒家文人。他在“九一八”事变后的日记中写道‘冲国今日,唯你与我,我即是你,你即是我,你我不分,中国一人,中国有人,中国其存”,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一片赤子之情,日本人曾请他当维持会长,他严辞拒绝。为了对付日本人的胁逼,他不得已而假死。此事传到西安,文化界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连蒋介石也送了花圈表示悼念。
当他真的去世之后,他的人品和作品直到今天还被后人称颂不绝。友人称赞他说:“就死易,全名难,当年之不死而死,正今日之死而不死也。”
赵铁山虽出生在富豪人家,性格却极其纯朴。他送给老厨师一幅对联,上联为“饿了就吃,只淡饭粗茶亦自甘美”,下联配“困来即睡,虽木床革枕都觉安舒”。仔细品味可说是实实在在的大实话。人如能吃饱喝足平平安安过一生,可说是人生的一种真谛。平平淡淡者真啊。赵家是一富户,但老先生对儿孙的教育十分严格,并且又有其独到之处。写给后辈儿孙的对联“读可荣身耕可富,勤能补拙俭能廉”,告诉后辈儿孙勤俭为置家之本,人格为第一要务。一定要勤俭,“耕”字里多一点是耕耘时必定要付出的辛勤汗水。而“富”字上却少了一点又告诉后人,人富了但办事却不能太出头了。老先生的作品就是这样:一方面体现了他崇高的人格和深厚的学识,另~方面又体现出他对人们的谆谆劝诫。他的书法像是一朵花,而书法联语中表现出来的却是花中的蜜。
综观老先生的书法成就,就是天赋加勤奋的结晶。先生主张“学古之意,意贵有形,我书之意,意责无形”,他博陶百家酷似百家。然而又不单纯追求形似。着重在取各家之神韵。同时,他还注重字外功夫的修养,兼长绘画、金瓦深通经史、诗文,博学多艺,融于书法起到了书外观物、法外取意的作用。赵铁山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而且也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不愧为“华北第一支名笔”。
[!--empirenews.page--]
  1925年,孙中山先生因病于北京辞世。山西太谷铭贤中学名誉校长孔祥熙请同邑赵铁山以铭贤中学之名义撰写了一幅挽联。铁山先生用隶书写正文,用魏楷落款,整篇长联写的工整沉稳,雄浑有力,成为一件非常精湛的书法艺术作品。当这幅长达124字的挽联在孙中山先生公祭大会悬出之后,震动了京都书壇。著名书法家康有为观看后赞赏道:&大江以北,无出其右。&1926年,赵铁山先生的书法作品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书法展览会上被评为华北第一名。在当时曾有&南吴北赵&之说,南吴指书画大师吴昌硕,北赵指的就是三晋书法名家赵铁山。
  赵铁山,名昌燮,号汉持。光绪三年(1877年)出生于太谷县一户礼教森严的书香世家。赵家的大宅院座落在太谷县城东,共有三个院,东院为&种福园&,中院为&怀安堂&,西院为&拔贡院&。赵家祖籍是交城人,明朝迁居太谷,到其父赵维舟已是第九代。赵维舟虽经寒窗苦读获得禀贡生候选训导花翎四品衔中宪大夫的官职,却无意在官场周旋,乃弃官从商,以其出色的才能经营棉布、丝绸、茶叶而家道日隆,在商贾林立的晋中地区也颇有点名气。赵铁山是赵维舟的第三个儿子,他从小受业于私塾,在经史书画、古辞文学方面得名师梁一斋、史卓如传授,又受两位举人出身的兄长桂山、云山的教勉,在金石书画方面自幼打下坚实的基础。再加之铁山先生天资聪颖,勤学自励,深得梁一斋先生的赏识。塾师梁一斋先生在因病辞馆与赵维舟道别时说:&三令郎的字乃天纵,若加以学力,将来必以书法名世。&其后的发展,果不出其所料。出于他勤奋好学,苦练不辍,他的书法在青年时代就崭露头角,中年后更是名声大震。省内外慕名求书者接踵盈门,应接不暇。当时太原的的字号商行都以能求得越铁山题署的匾额为荣耀。如原来的&老香村&、&中法大药房&等都出自铁山先生的手笔。
  赵铁山先生从唐碑入手,以至晋魏六朝碑帖,无不临摹。他遵循&心中有古人,下笔无古人'的原则,博采众长,自成一家,楷行隶篆俱精,作品名气日盛。他说:&我用我法,自不至为古人之形貌束缚也。&意思是不可只对古人的碑帖摹仿外形,须有自己的风格。由于他多年的刻意临摹,苦练不辍,终于熔铸今古,博观约取,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书风。他的书法字形端正规整,结构严谨凝炼,笔力刚劲,骨力洞达而爽爽有神,于秀逸峭拔中常常透出一股英武超迈之气。
  赵铁山先生一生痴迷于书法艺术,他目睹清政府的腐败,看淡了功名仕途。铁山1岁丧母,12岁丧父,跟随云山长大。1908年,也就是面临崩溃的清王朝最后一次科举取士。由于云山多年被腿病纠缠,再加之商业不景气给这个家庭蒙上一层阴影,于是他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胞弟铁山身上。他一再劝说铁山赴考,铁山为了体谅久病的兄长,不得不赴京一试.谁知无心插柳柳成行,礼部试毕,铁山榜列一等第一名,试卷小楷之精妙绝伦,一时在朝野传为佳话。不久又要殿试,要充分体现一番&皇恩&,在此次殿试中,实际上主考的权力已经左右了人选。当时舞弊贿赂之风日盛,铁山因不屑给主考大人呈上拜师之厚礼,待发榜时,竟无缘无故地将他的名次降为一等第二名。同行的伙伴都为他鸣不平,铁山先生却处之泰然,他早看透了官场的黑暗,把功名看得淡如云烟。铁山先生取得功名的消息传回太谷,举家欢天喜地,遂大兴土木,在&怀安堂&正院西首的宅院旧址卜建了一座&拔贡院&。铁山对当官不感兴趣,并不想去就任,但因云山力主就职,铁山只好勉强上任了。
  对一个醉心于书法艺术的书法家,觉得自己做一个吏部文选司和农工商部庻主事实在是没多大意思,他整天没多少事干,不是到旧书摊上选购碑帖字画,就是在办事的地方读书写字。任期不到一年,恰逢兄长桂山患病,铁山借故请假回乡探亲,放弃了令他屈才抑志的六品京官,回归故里。从此,他深居简出,把&拔贡院&改名为&心隐庵&,终日博览群书潜心金石书画,度过大半生的归隐生涯。
                  
  弃官归家后,赵铁山刻了两方闲章。一方是&官与板桥差一品 ;名与板桥同一字&。板桥是七品,铁山是六品,正好&差一品&。郑板桥名郑燮,铁山名昌燮,正好又是&同一字&。这里铁山之意不在于姓名与品位的高下,而是借此抒发了他以板桥为榜样,淡泊名利,倾心书画的夙愿。一方是&半生白日此中颓&,&此中&指他的书斋&心隐庵&,表明了他将自己的后半生倾心书画的决心。也正是铁山先生这种&半生白日此中颓&的近于痴迷并且孜孜不倦的苦练和攀登,才能使他的书法达到一个令人仰慕的境界。
  铁山兄弟四人,他们对书法都有相同的爱好。桂山的书法出自张石洲;云山专攻&二王&而卓有成就,在太谷&三多堂&就有他的作品展出:渔山则善长隶书。他们四兄弟常在一起切磋技艺,共同探讨,再加上父辈的严格训练和塾师的指点,因此走进赵家的书房就仿佛走进一个专门的书法研究院。包括我的父辈(就是铁山的孙辈) 他们从小就受过严格的书法训练,再加长辈对他们耳儒目染的熏陶,几乎每个人都能写出一笔好字。我父亲写的魏碑展版,在南宫展出后,曾获得普遍好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铁山的父辈就有很多藏书,桂山、云山、渔山也都嗜书如命,家里历代名家碑帖书画收藏极富。这个博览群书的优惠条件,给铁山提供了丰厚的艺术营养。为了追摩先贤手迹,铁山先生曾亲访崛围山寻傅山墨迹;登临泰山观摩崖石刻;拜谒曲阜圣殿,参观碑林;到西湖揽胜,亲访西泠印社,并留下对联一幅。
  赵铁山先生一生以书法著称于世,致力于碑学和帖学的研究,由唐上溯到汉魏六朝,凡名家碑帖无不勤勉临池。他的书路很宽,篆隶真行,四体皆精。留下大量的书画作品。当时山西盛行墓志铭石碑文,著名的碑文大多为铁山先生书写。其中著名的墓志铭有《山西雁门道道尹海澜许公墓志铭》、《江苏试用道次廉曹君墓志铭》、《成都夏勉吾墓志铭》、《张君子宽墓志铭》、《曹母常恭人墓志铭》。著名的传世牌匾有临汾鼓楼的&声寄河汾&、太谷大观楼的&浮云齐&隶书匾额、&山西省银行&魏楷门楣石刻,以及太谷凤山龙泉寺水镜台南额&赢洲风范&等。石印刊行的作品有《心隐庵四体书》、《错铁双勾楷书》、《说文建首叙》、《炯斋书急就章》、《续千字五文》、《太谷县志辑略》等。
  赵铁山对他的学生谦逊和蔼,不厌其烦地教授并亲自圈点批阅。至今他的学生们还珍藏着不少当年铁山先生在他们的习作上的卷首批语,读来感人至深!他为我省培养了不少人才,如段学文、侯念祖、赵品三、郭伯雄、刘勇德等。
             
  赵铁山先生一生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不屈的民族气节。
  铁山先生生前就非常仰慕傅山先生的人品和气节,他在与友人游崛围山访青主先生遗迹后所写《傅青主遗墨跋》中,热情洋溢地赞许傅山先生的气节,可与苏东坡相辉映。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指使东北军80万部队撤回关内,东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国破家亡,百姓遭殃。此时,忧国忧民的铁山先生在他的日记里用四言诗的形式抒发了内心的呐喊:&中国今日,唯你与我,今日中国,亦为你我,我即是你,你即是我,以我保你,以你保我。你我不分,中国一人。中国有人,中国共存。&铁山先生把包括自己在内的民众和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他呼吁中国人民只有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才能抵御侵略者。铁山先生是一个忧国忧民的中国文人,也是一个有国格血性的中国儒家文人,也正是这种爱国主义的思想基础,成就了他一生的高风亮节。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向我华北地区大举进攻,同年11月,太谷即将沦陷。天上日本人的飞机狂轰乱炸,地上逃难的百姓四处逃散,店铺关门,兵荒马乱,一场灾难降临了。这时,太谷商会的戴全斌(后为伪维持会长)找到了铁山先生,说:&日本人占领了太谷,大势已去,劝先生还是跟商会的同仁一起迎接日本人吧。&铁山先生听了严辞拒绝。待戴全斌走后,当即将全家人疏散四方,他自己也与友人武尧卿一道避难于太谷城外15里的东山底村。不久转避侯城村武仁甫家暂居。
  太谷陷落后,日本人组织维持会,欲请德高望重的赵铁山先生出任维持会长,企图利用先生的声望,强化统治。先生愤然而拒。不久,赵家在太谷东城的棉布庄&静丰德&被日军炮弹击中,墙倒屋塌,铺面前院毁于一场大火,财物被洗劫一空,并传出铁山先生在炮火中炸死的消息。为了避免日本人的纠缠,铁山先生将错就错,以讹传讹,指使身边的人对外声言铁山先生已在大火中殉难,加之在侯城密避,市人和多数家人都不知实情,对铁山的死讯皆信以为真。
  赵铁山先生殉难的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西安,社会各界为了唤起民众抗日救亡,组织了&赵铁山、张鹤峰、陈芷庄三先生殉国纪念会&,蒋介石、冯玉祥都送了花圈致哀。追悼会还出了&赵铁山先生小传&。尔后,又被转载于抗日进步刊物《革命人物》第七集上。这篇小传系刘永德先生所写,文章慷慨陈词,赞扬了铁山先生精湛的书法和崇高的气节。
  西安追悼会的消息又传回了太谷,铁山笑着对家人说:&昔明帝以为洪承畴殉国,曾隆重致祭,不料洪投降了清朝。今日我之活祭,要比洪承畴强多了,我没投降日本人嘛!&
  铁山先生在侯城避难,安然无恙,待情况稍见安稳,于一个傍晚微服改装,悄悄迁回&静丰德&后院隐居。
  &静丰德&前院的东街店面,在炮火中倒塌,残门断窗用砖头堵死,在外人看来已经是一堆无人居住的残垣废墟。&静丰德&后院有一个小门与后街暗巷相通,可以出人,就连当地人也不知道这个出口,日本人就更不易发觉了。铁山先生化装回城后就住在&静丰德&后院里,他于居室空门上自拟一副对职,&不死且消闲岁月,藏峰犹避旧名声&,过起了与日寇不共戴天的隐士生涯,整整八年一直隐姓埋名,誓死不见日本人。他每日洗砚磨墨,笔耕不辍,执著地在书法艺术的大海里遨游,追求着新的突破,攀登着新的高峰,其书法渐入完美的境界
  可惜赵铁山先生最终没能看到抗日战争的胜利,由于不胜国破家亡之痛积愤成疾,罹患食道癌,于黎明前的黑暗中(日)与世长辞。享年69岁。
                 
  赵家早在铁山的父辈赵维舟时代,虽然弃官从商,但从不废弃读书。赵维舟一生勤俭节约,唯有买书藏书毫不吝啬。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四个儿子桂山、云 山、铁山、渔山亦嗜书如命。赵家的私人藏书室共5间,名曰&絅斋藏书室&,西屋三间按四库目录分类,标签注释,井井有条。正屋两间大多收藏着碑贴字画。
  赵家的藏书,曾在民国元年捐赠一批给太谷文昌宫小学的图书馆。解放后,为了更好的保存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赵家将絅斋的藏书和碑帖字画共三万六千四百余册全部捐献给山西省图书博物馆。
  赵铁山的书法,无论楷书、行书、隶书、篆书,四体皆精。他的书法严谨凝重,骨力遒健,自成一家。不仅名扬九州,也引起了海外学者的关注。日本学者日本龙样书道会会长近森孝恕曾三次来到山西,与赵铁山先生的亲友、学生及我省书法界同行会晤,深入探讨起铁山先生的书法艺术。
  三十年来一直精心研究赵铁山书法的近森孝恕先生评价说:&赵铁山先生的书法艺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高度,他不仅是贵国华北的名笔,也是饮誉三晋、名扬海外的中国第一流名笔。&日本龙样书道会已先后出版了赵铁山碑铭辑共三集。
  海外的学者尚能如此精心的研究赵铁山书法艺术,作为赵家的晚辈不禁有点汗颜。退休后我和我的先生王普,清华大学退休教授,一直致力于赵铁山先生书法艺术的研究和学习,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光大。
  作为赵家的晚辈,一方面要研习和传承铁山先生的书法艺术,另一方面更要缅怀和弘扬铁山先生的民族气节,教育我们的后代爱我中华文明,扬我国格气节,以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
  附:山西铭贤学校挽孙中山先生长联:
  千秋定论万字衔哀亙古一元勋羡主义皇皇汗青彪炳正翘企昭回云汉耿耿南天桃李挹恩光萃一生湖海遗踪荡成浩气却愁泪堕春风痛矣丰碑余姓字;
  行易知难惩前毖后奇筹三钜著念襟期磊磊清白彰徽更绸缪寥落幽燕凄凄北岭松楸悲化雨怅三晋丘陵系梦展得英灵恍忆心寒夜月伤哉硕果弃江山。
山西曹家始祖曹邦彦是太原晋祠花塔村人,以卖砂锅为生,明洪武年间举家迁移到太谷北恍村,兼以耕作。到第14代&三&字辈中有个叫曹三喜的独闯关东做买卖,获利甚丰,当时所谓&关外七厅&均有曹家的商号。清兵入关,又把生意做到关内,先在太谷设号,向全国辐射。到道光、咸丰年间,达到鼎盛,大江南北都有曹家的铺面,达 640余座,资产高达 1200万白银,雇员有 37000人,所以乡民有&凡是有麻雀飞过的地方都有曹家的商号&的说法。后又跨出国门,东到日本,北到莫斯科,西到巴黎、伦敦,把国内的茶叶、布匹输往国外,引进日本的钢铁,高丽的人参,俄罗斯的金属制品。曹家在山西和蒙古之间走出了一条&茶叶之道&,可与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相媲美。惜于光绪甲午、庚子年以后由于战争、商业竞争、子孙的骄奢淫逸导致了失败,终于走完了自己的辉煌历程。
山西太谷曹家三多堂兴衰史(资料)前言 我已是古稀之年的人了,在日本投降纪念日(8月15日)前夕,我带领全家老小参观了老家(三多堂博物馆),买票时还特意请了导游进行讲解,这是我们三多后人定居北京后第三次来老家参观了,每次参观为了留点历史记忆给后人,我都带了录像机录了音像资料,可惜的是三次录像出了三个版本,况且和当前电视中多个版本的晋商文化都好像同出一辙,都是由于后人无能或守旧由兴旺变衰落的。果真如此吗?这无意中不是给日寇侵华谬论做佐证吗?我们是报着对日寇侵华这个国仇家恨的目的去参观的,是为了用三多堂这个家族兴衰的例证,说明国破必然家亡的道理。是想用这个经过570多年几十代人勤俭持家艰苦奋斗,得来的家业,仅在一年,甚至几个月内就毁于一旦的史实说明,家有万贯不如自己有一技之长,这是我们参观想达到的目的。我是在三多堂最后一个当家人曹师宪(章甫)身边长大的,虽然我三岁时(1937年)曹师宪被困北京和曹家商号几乎断了联系,不久我们过的是全家人分食吃连咸菜都吃不上的苦日子。我15岁时就离开了家,过上了靠国家供给(每月9元伙食费)生活。幸好在我12岁到14岁有三年陪伴在曹师宪病床前的经历,老人知道离与世长辞不远了,就把曹家怎么发家又如何衰落的历史详细的告诉了我。我小时的记忆力还可以,至今我还能清楚记得从三岁起童年时许多事情的细节。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认为老人所说的是经曹家老人代代相传,应是接近历史真实的。近年来关于三多堂的兴衰故事,除三多堂博物馆外,网上网下版本太多了。我认为写老百姓的历史(包括家史)不应像写统治者(包括帝王将相)的历史那样为谁树碑立传,而应是为总结前人真实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给后人留下点有意义的精神财富。我所知道的曹家三多堂的兴衰史恰好是用事实证明了当时国破必家亡的道理。可达到教育后人热爱祖国,自强自立的目的。可是至今为止没有发现能真实,正说三多堂历史的版本供后人借鉴,迫不得已只好自己动笔了。570多年太久了,又不全是我亲身经历的,中国又没有老百姓的资治通鉴,所以我不敢说写历史,是在写小说。小说吗就可以把我所见到的关于三多堂的许多有趣传奇故事编进去,当然不能骗人,是想把传奇故事作为问题写在前头,然后再用我认为的事实并列其后以便把故事写得尽量生动有趣点。
[!--empirenews.page--]
第一章 曹家三多堂的由来
曹家起家始祖 曹邦彦,—缨祖 曹龙文,—明洪武年 曹晋卿,—明万历年 曹三喜,他有两个儿子曹玉蕃和曹玉台。曹玉台的儿子曹兆远生有七个儿子,大门曹士清(吉庆堂)、二门曹士奇(罄宜堂)、三门曹士俊(世和堂)、四门曹士杰(流青堂)、五门曹士义(德善堂)、六门曹士英(双合堂)、七门曹士元(五贵堂)。五门曹士义(德善堂)无子过继大门三子曹风翔为后,他有三个儿子,曹培义(贞静堂)、曹培智(意记堂)、曹培蕃(裕庆堂)。曹培义(贞静堂)有四个儿子,曹中和(承德堂)、曹中美(给培智)、曹中顺(承业堂)、曹中庸(承仁堂)。曹培智(意记堂)有一个儿子曹中美(承义堂)。曹培蕃(裕庆堂)有一个儿子曹中建(承志堂)。曹中建(承志堂)有一个儿子,曹克让(三多堂),他有四个儿子,是师字辈,曹家采用的是同辈大排行,老大曹师彬、老四曹师宪、老五曹师嘉、老六曹师经,没有各起堂名,采用传家的方式把三多堂的家业传给了较好学的老四曹师宪。
曹家传到曹兆远这一代后人众多,年代久远为何能没有闹财产纠纷呢?奥妙在于他把家产按股份平分给了弟兄七人(有文章说每堂十万两白银,这有误。不是分钱,而是分股份。),开始实行入股分红制,家业不断扩展,弟兄按入股多少来分配家财,当然不会有家产之争了。到了曹师宪(章甫)这一代因为有了当家人,不再另起堂名。弟兄四人还是实行股份制,各有各的财产支配权。曹师宪因是当家人,当了三多堂在沈阳志成银行的董事长,但是没有工资,只能支用自己名下的股份所得。比如:如果后人支完了利息再支就是支股本了,支完股本后这个企业就没你的股份了。所以即便是亲弟兄到后来也可能有败家的、也有富足的,老人留下股份制这个制度就是为了奖勤罚懒,互相吸取教训,使家业经久不衰。
现今展出的曹家三多堂博物馆,就是并列三个院子,没有字形。是曹家发家后,1823年由曹家五门后人曹凤翔为三个儿子所建。曹培蕃中院,曹培义东院,曹培智西院,后来由于有的后人相继败落,把祖产卖给了三多堂(据说是清光绪年间卖的),经过改造成了现在的样子。从前面的家谱可以看出,三多堂是五门后人中的曹培蕃(裕庆堂)只有一个儿子曹中建(承志堂)的单传子曹克让(三多堂)传给最后一个当家人曹师宪的,这才是符合历史的。
[!--empirenews.page--]
第二章 曹家起家始祖 曹邦彦
关于曹邦彦的发家史有不少传说,在此我想举一个有趣的传奇故事供大家欣赏。据说曹家祖先 曹邦彦是推着小车,靠卖砂锅为生,有一天为了多卖几个砂锅,走到了太谷北洸村这个地方,天黑了,又错过了旅店。向当地人打听,附近有没有住宿的地方,当地人告他说没有,不过附近有一所被人家遗弃的宅院,据说闹鬼,你敢住的话是没人管的。曹邦彦此时又累又困,心想管它呢!先休息休息再说,不知不觉就推着小车走进了那个院子。进院后把小车一放就进了屋子,头一粘炕就睡着了。睡到半夜,不知什么声音被惊醒了,睁眼一看地下站着一老一少,手里拿着一串金光闪闪的钥匙,老人和少年说:“主人来了我们该走了,把钥匙往地下一丢就不见了。”曹邦彦这时被这件怪事吓的毫无睡意了,拾起钥匙出了屋子,不管天还没亮,就一路小跑,一口气跑了几十里地,回了家。呆在家细想这肯定不是做梦,有钥匙为证,一定是老天爷看我辛苦,让我发家吧!这个闹鬼的院子地下一定藏有宝贝,我无论如何也要把那个院买下来,挖挖看。第二天砂锅也不卖了,拿上家里所有的钱,直奔北洸村,找到了院主买下了那个院子。挖开那个屋子老人站的地方,果然是个银窖,从此就不用再卖砂锅了,把全家搬到了北洸村定居下来,成了当地的首富。
曹家老人代代相传的说法是:曹家始祖曹邦彦原籍是山西太原花塔村人,代代以务农为业,经几代人的勤俭持家,艰苦奋斗。在农闲时还做点豆腐、发点豆芽贴补家用。尽管这样遇到灾年时还要忍饥挨饿。他的后人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悟到物以稀为贵,开始做起了小本生意,因当地不出日常生活必需的碗、碟、竹筷子等瓷、竹制品,就不惜辛苦从江西等地长途贩运回到家乡当然商品中也有砂锅了。进货后,为了尽快出手,推着小车沿街叫卖。由于当时交通不便,这种买卖不是人人能做的,所以利润较好,这样又经过多代后人的努力,传到第11代曹晋卿的时候已成了小康之家。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明洪武年间(年)他买下了山西太谷县北洸村的一片土地,开始了他继续创业的过程。
直到曹三喜的孙子曹兆远有7个儿子,清嘉庆8年(1803年)才在北洸村扩大了地盘,弟兄们各有了自己的堂名、房产和股份。这时的曹家后人已经不做长途贩运瓷器的买卖了(因太辛苦且不安全),主要以用高粱酿酒、酿醋、用花生榨油,开起了自己的作坊。并兼营各种日用杂品。还开了当铺,当时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出于救济那些有家底,但又一时没钱花人的一时之急,先把贵重物抵压,等有钱时再来赎。这时已经是明末清初了,曹家的买卖除了遍布东三省,在其他省也开始起步了。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国内外都有了三多堂的产业,那是这个家族最辉煌的鼎盛时期。后来曹家有的堂,由于种种原因败落了,而三多堂是一支独秀的,他们是由于二战(1941年)才丢掉了国外的企业,由于日寇侵华才丢掉了国内的企业,包括家园。他们的后人再有能耐,也是无能为力的。这就是国破必家亡的道理,否则遇到外来侵略会有人去参军打仗吗?这也就是国人必须爱国的道理。
[!--empirenews.page--]
第三章 曹家发家始祖 曹三喜
关于曹三喜的传说也有不少版本,在此我只列举三多堂博物馆这次参观介绍的一个例子。据说:传到十四代后人曹三喜时,灾年不断,难以维持生活,十五、六岁的曹三喜选择了闯关东之路。一路打工来到了辽宁三塔村(今朝阳县)。三塔村有一户三口之家的农民,以务农为主,闲时做点磨豆腐的小本生意。曹三喜就做了这家的伙计,由于他能吃苦耐劳,比较能干,就把女儿许配给他,成了这家的上门女婿。由于经营有方,开了第一个商店以豆腐为主,兼营杂货。接着开了三庆烧锅(制酒业)、三泰号钱庄等商号,就发了家。
但曹家老人代代相传的说法是:从曹三喜的曾祖父曹晋卿开始尝到了做生意的甜头,放弃了当地人家家都能做的不赚钱的豆腐生意,和过于辛苦的长途贩运日用瓷器的生意。开始了把高粱酿成醋和酒的买卖以及油坊杂货等买卖。经过前三代人的努力,已经有了较厚的家底,要想继续发家就需要大量原料,听说辽宁盛产高粱,而且物美价廉。当时曹三喜已经成家,把原料运回来太不合算,就派曹三喜两口带着银两到辽宁创业去了,他到了辽宁,先买了前店后家的房子,开了个三泰号日用杂货店,安定下来。然后才买设备、购原料、雇伙计,开了第二家“三庆烧锅(制酒业)”。接下来围绕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又开了油坊、酿醋、皮货等多家商号,在此就没必要一一列举了。三泰号钱庄是为了往老家汇款的方便后来才成立的。为什么叫三泰号呢!是暗指山西太谷的意思。由此曹家的财产就像滚雪球一样进入了良性循环。买卖也越做越大,越走越远,曹家真正开始发家了。曹家的买卖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老百姓有谚语说:”先有的曹家店,后有的朝阳县“这话也许有点道理。现在展出的三多堂曹家大院是曹家发家后在清乾隆年间曹克让的曾祖父辈(1836年)始建的,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了。
[!--empirenews.page--]
&&第四章 曹家三多堂为何一支独秀
& &虽然从曹三喜的孙子把家业按股份平分给了七个儿子。五门曹风祥也把五门名下的股份平分给了三个儿子。为何到了道光、咸丰年间曹家的鼎盛时期,三多堂这一支的家产股份占了曹家股份的三分之二呢?一、是因为从曹培蕃到曹克让的三多堂只有祖孙三人,但占有五门弟兄三人的三分之一股份,其他弟兄后代较多分到每个人名下的家产股份就少了。如他们的后人以同样的水平和三多堂后人过同样的生活,分在他们名下的祖产股份少,消耗就快,最后就可能吃到股本了,使股份越来越少。二、是曹克让祖孙三代虽然富起来了,依然过着省吃俭用的日子,日常生活向店铺支用很少,使本金加利润产生了良性循环,这就是三多堂的股份越来越多的原因。传说的曹克让有了发电机后,过上了黑白颠倒的生活是不实的。曹克让死于1920年,发电机是他死三年后1923年才买的(有历史记载可查)。他自己取字是曹次廉,有点文化的都知道,在此“次”是继续的意思,“廉”是朴素的意思,是告诫自己要继续保持勤俭持家的光荣传统。他吸取其他堂后人败家的教训,告诫后人不许娶小、不许吸毒、不许赌博。他为人善良,在当地冬舍棉、夏舍单,遇上荒年开粥场救济灾民。他死后当地百姓排了十里长队送他。他们老两口一直住在三多堂有楼的中间正房里。他生于道光(1866年),正是曹家的鼎盛时期()。如不歪曲他的历史,不就正好是一个中国老百姓要计划生育勤俭持家的很好例子吗?他把三多堂传给曹师宪(章甫),也是因他好学向上嘛!曹师宪的两个儿子都是上了大学考上国家银行自谋职业的,有一个还升到了银行经理。曹师宪亲眼目睹了二次世界大战,(1941年苏德开战后)断了三多堂国外的财路,又目睹了日,日寇侵占东三省,断了三多堂在国内的主要财路。悟到了国破必家亡的道理,并总结出了“老百姓是国家精神财富和物资财富的创造者,而统治者则是国家命运的左右者”,告诫后人说:“我们无法左右国家民族的命运但要学会在逆境中生存”。“靠祖遗产生存的日子到我为止了,你们要靠自己的学识和智慧求生存和发展”。9.18以后(1934年)他自己先离开了老家,到了河南找了一份有工资的工作。后来才又定居北京,买了自己的宅院后把三多堂后人全部接到北京,不久又赶上了1937年七七事变,不到一年时间,日寇打到南京,断了三多堂的所有财路把全家人困在了北京,除了两个在外地银行工作的儿子外,老的老小的小没有点滴进项靠变卖为生。58年曹师宪的夫人死了以后,他的后人把全部遗留祖产上交了国家,包括金火车头钟和全部硬木家具。就连曹师宪在北京有21间房几进院子的老宅也给街道办了托儿所。这是后人悟到“家有万贯不如自己有一技之长”的道理。
& &曹克让是三多堂的掌门人.辈分排序是,克师联益友保富见宏谋,共排了十代,其含意是要后人团结一致,克己奉公,拜名师,联益友,才能保证家业常胜不衰的宏图.曹克让饱读诗书,烟酒不沾,没有小老婆,老两口就住在现今三多堂有楼的中间正房里。他吸取旁门败落的教训,严格规定子孙不许讨小,不许吸毒,不许赌博,至今他的后人中没人娶过小,连烟酒都是不沾的,更不会吸毒了。
& &曹克让管理家业的信条是:
& && && &诚信& && &企业才能长久。
& && && &知人善用&&即任人为贤,用其所长。
& && && &经营项目&&想用者需在先,而谋利在后。
虽然1945年日寇投降后,有些国内祖产还给了三多堂,孔祥熙派人来要曹师宪开家产损失清单,要向日索赔,他一高兴就把一座和火车头钟一样名贵的轮船钟送给了孔祥熙.不久内战暴发,曹师宪也因病卧床不起,事实上他的后人并未得到三多堂任何祖遗产.
曹师宪去世后,58年他的儿孙们因受家庭出身拖累已影响了前途,不愿再接管国内徒有虚名实无进项的企业,决定把已经公私合营的全部企业交给国家,除了解放后早已交出的沈阳志成银行外,有山西榆次晋华纱厂,內蒙赤峰中学,天津元兴号海味店等...& && && && &
三多堂现在展出的金火车头钟从北京拿走时,上面的金栏杆是完好无损的,但我们去参观时已经残缺不全了.拿走的过程是这样的:1958年从山西来了三个人,两个姓曹,一个叫春龄(可能就是曹联庆),一个叫哈龄,还有一个是村支部书记,带着介绍信,要求三多堂后人献宝,当时家里只有这只金火车头钟和一屋子硬木家具,是曹师宪留下的.火车头钟是原包装直接拿走了,全部硬木家具无法带走,他们就送到了委托行,只给了800元钱也带走了.当时我虽然想到过可能不是政府,许是他们听说老人死了打着旗号来行骗的。尽管当时我靠工资生活也希望他们拿走省得以后麻烦,还有个原因就是其他堂的曹家后人的小老婆,因女儿在郊区工作要生孩子怕危险,来求我借住,清理了家具也正好。现在住在北京的和在国外的三多堂后人成人的学历全部大学本科以上,他们的职称有教授,有国家司局级以上干部.在国外的现在当了老板,他们在京各有多处宽大现代化住宅,他们有多部私家高档汽车,都过着远比先人舒适的现代化生活.这就更进一步证明了,三多堂并没有因后人骄奢淫逸而败家,是当时国破家亡的结果.这些后人是改革开放以后靠自己的学识东山再起的,是先有了改革开放的国运亨通,才会有他们的今天.如能实事求是的正说三多堂的历史不是一部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吗? 如把三多堂博物馆办成日寇侵华罪证史实事例展,全国各单位会组织去参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师出有名吗!)。中国名山大川有的是,为何要去三多堂呢!我要不是三多堂后人我是不会去的,以后也不会再去了。他们是不会经营才赔本的,和交通是没有关系的。
在我们参观三多堂博物馆的时候,我开玩笑的问孙子,让你回来住你愿意吗?回答是否定的,其实我们现在过的是和西方发达国家人差不多的现代化生活,从我的父辈开始就没想过继承三多堂的祖产。我们是因为看到时代不同了,后人再努力也不可能再有祖先过去的辉煌。况且我们都自信靠自己的学识和智慧有能力过上比当年的老人更好的日子。可是曹家有的后人到现在还幻想着曹家的祖产,为了挤进三多堂后人的行列,不惜篡改家谱把父辈、子辈的堂名颠倒排列,这样就变成了三多堂子孙众多,同时又出现了好几个当家人,搞得三多堂的解说员出了多个版本。 大家不难知道曹家是一个传人一个堂名,就和现在的银行一样一个人一个户头,怎么能出现三个堂共有一个堂名(三多堂)在这一个堂名后又出现了六个并不是父子关系的六个并列堂名呢?而这六个并列的堂不难看出并不是一代人,而是把三个儿子辈挪到了三多堂的前边,把三个父辈与三个儿辈并列在三多堂的后边。为什么不敢把人名和堂名写在同一张表上呢?怕是心里有鬼吧!(请看1998年9月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的“三多堂”P3、P4)其实三多堂曹克让的传人只有一个就是他的二儿子曹师宪。连曹克让自己的其他儿子都不是。可在这本书里却把曹师宪说成是曹家请来的管家,管家能当志诚银行的董事长吗?实在太可笑了。不是因为这次参观把三多堂的祖先说成是曹家最大的败家子。把日寇侵华,使三多堂那么大家业在几年内就化为无有,说成是曹家后人自己的责任。替日寇侵华谬论做佐证,后人是不会出来说话的。
原书篡改的表是如下排列堂名的:
& && && && && && && && && && && && & 承仁堂 (其实是子辈)
& && && &(其实是子辈)& && && && &&&承义堂
& && && && & 承德堂& && && && && && &承志堂
德善堂 ----&&承善堂 ---- 三多堂 ----
& && && && & 承业堂& && && && && && &贞静堂 (其实是父辈)
& && && && && && && && && && && && & 继惠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裕庆堂
& && && && &&&培义(贞静堂)四儿中辈(占四承堂)克辈多子。& &
凤翔(德善堂)培智(惠记堂)一儿中美(占一承堂)克辈二子。
(有三子)& & 培蕃(裕庆堂)一儿中建(一承)克让(三多堂)
[!--empirenews.page--]
第五章 曹家三多堂的鼎盛时期
& & 据1930年太谷县志记载,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年),曹家的产业到了鼎盛时期。县志是这样记载的:“三晋富庶者,无不于谷首屈一指,曹家商号遍及大半个中国,国外商号横跨日本海、英吉利海峡,几乎遍布整个欧亚洲大陆,共有640余座商号,雇员37000人”。
& & 在这里我不想写曹家三多堂商号的历史,我只想把几件被误传的事件谈点我的看法。
& & 先从金火车头钟的来源谈起吧!关于它的传说也有好几个版本,在此我只想举一个较为有传奇色彩的例子。据传说金火车头钟是德国进贡给清宫的,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西太后仓慌逃往西安路过山西时向曹家借了很大一笔钱,有说是拿它作抵压的,还有说是回宫后送给曹家抵债的。
& & 其实向曹家摊派银两是真的,白花花的银子一去不复返了,哪还有返还的可能呢!如果西太后是那么讲诚信的人的话,满清也不会灭亡了。曹家三多堂最珍贵的钟表是一个最大的和尚打点、打刻的钟,每个整点有一个老和尚出来打整点几点打几下。打刻是四个小和尚,四刻的声音是不同的,打点的音调较低,打刻的音调清脆,不用看钟一听就知道打的是几点、几刻。这是曹家三多堂提出想法特意让欧洲钟表商做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后来被日寇抢走了,否则也会有传奇故事的。三多堂的钟表还有很多如火车头钟、轮船钟、景泰蓝钟、硬木座钟、挂钟、落地钟。这些多半是从欧洲买回来的,这也是三多堂进口买卖的一种。有些买来以后再卖出去可赚较多的钱,可见传说有误。
& &三多堂还进口如手表、怀表、照相机、胶片(即现在的胶卷)
但当时是做成一片一片的装在照相机里一拉开挡光的纸片就可暴光。望远镜、老花镜、钢笔、铅笔等…
进口的食品有咖啡、可可、麦片、饼干、巧克力等…
进口机械有榨油机、纺织机械等…
武器有枪、子弹等。
出口主要有我国的日用瓷器如吃饭用的盘子,曹师宪说盘子好运不占地方,出口最多,风趣地说:“因此至今外国人吃饭不用碗只用盘子”。还有就是我国的茶砖、丝绸、湘绣、酒、醋、糖等…
关于沈阳志成银行的传说:说是1941年三多堂的咸元会钱庄被日寇占领和满洲国的志成银行合并而成。也是误传了。这也是无心中往日寇脸上贴金。曹师宪说:沈阳志成银行是由曹家在东北的五个钱庄合并而成,他是当时的董事长,在日寇侵华前就有的,是沈阳当时最大的银行,日本在中国哪儿来的银行!东北解放后是曹师宪的夫人代表三多堂把这个银行签字交给国家的。
关于美国福特牌小汽车的传说:说是1920年曹师宪为了儿子曹联珠结婚从天津买回来的。事实是那时的曹师宪因见多识广已能接受新技术了,几年前就指示欧洲商号从美国进口汽车了,直到1920年才运到了天津港,曹师宪只不过去取了回来, 1920年是他的父亲曹克让去世的丧日,还有心情去天津买这个大玩具吗?再说当时中国能有几家能买得起汽车呢?美国会在当时的天津开一个代表处吗?曹联珠是1924年结婚的,他父亲提前4年就买了汽车等着吗?显然又是误传了。
关于这辆小汽车还有一个传说:说是曹家有了小汽车后,山西军阀阎锡山看了眼红,曹家后人听说后立刻把这辆汽车拱手送给了阎锡山。其实是曹家弟兄修了路,玩够了借给阎锡山的,他玩了没几天就坏了,又还了回来,后被日寇抢走了。
还有关于三多堂的发电机和护院军火、枪支、弹药等,是在1938 年在曹师宪的指示下送给了当时的抗日民主政府的,因为他比国人更恨日本鬼子。42年日寇打到山西老家时一定用这些武器杀了不少鬼子。
据历史资料记载在清朝科举制度时代,曹家曾考取过一个进士曹& &,三个举人曹培德、曹中裕、曹克让。当时的皇帝可让他们做官,并可给顶戴花翎,可是他们谁也没去。说他们买官做这也是误传了。
误传太多了,我不想再说下去了,能把曹家三多堂一支独秀的传人曹克让说成是败家子,那中国还有不是败家子的后人吗?这难道不是无心中为日寇侵华谬论作佐证吗?希望有一天能还历史的本来面目,成为一个“国破必家亡”的爱国主义教育实例呈现在参观者面前,三多堂的参观者定会倍增的,第一批参观者可能就是我校百余名离退休老干部。否则连我都不会再去了。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多堂后人 曹益政 写于北京& &
人物简介  布学宽(),字子容,原籍祁县巩家堡村,后定居太谷县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布学宽投车永宏门下学形意拳。民国2年(1913)开门收徒传艺。民国8年(1919)参加太谷县体育会工作。历任太谷国术馆馆长,太谷铭贤学校武术教师、护院,太谷县人民政府委员,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县政协委员,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县武术协会主席,全国武协委员。在山西省武术及摔跤运动会上,多次担任裁判长。1959年,布学宽出席全省体育先进单位代表会议。1963年,太谷城乡成立武术推广站75个,他作为武术前辈、太谷名人,虽年逾8旬,仍不辞劳苦,奔波于农村,倡导开展武术活动,传授健身方法,并把武术运用于民兵训练。同年,还参加了全省《形意拳》一书的编写工作。1964年,陪同国家体委副主任黄中视察太谷农村武术活动情况,并进行了表演。1965年,出席全省组织的形意、通臂、鞭杆武术传统套路座谈会。
布学宽练武,七十年如一日,不论春夏秋冬,早晚寒暑,从不间断,尤精于形意拳、八卦拳及器械对练。练法上讲究气血运行之理,以身灵、柔化见长,他直到90余岁犹耳聪目明,步履矫健。晚年致力于拳术研究,对侧重健身的“洗髓经”、侧重技击的“鸳鸯脚应用法”及徒手对练套路等,俱有较高造诣。
布老字子容,1876年生放山西省祁县巩家堡村。先世以务农为业,因家境甚贪,只就读私塾2年。学宽初学经商,后专拳艺。190。年,正式递贴,拜车二师傅(毅斋)为师。执弟子礼甚恭,得车师真传,对形意之精微奥妙,践履真知,拳械双能,声誉乡里,成为车师傅得意门徒。布老一生独崇武术,努力发展弘扬太谷形意拳技。1918年,出任太谷县体育主任,兼授城关九所学校国术课,开省内校园国术教学之先河。1930年,应孔祥熙之聘,任太谷铭贤学校国术教员。授课之余,组织学校国术队举行春季表演赛,普及与提高并重,成绩显著。1934年,太谷县举办国术大会,先生任总指挥,具体组织安排,盛71L空前,尚武之风,蔚然兴起。1935年,先生倡导并发起成立“太谷县国术馆”,先后任副馆长、馆长之职口在他的领导下,练武人数,活动规模,研究风气,一时称盛。先生一生历经数代,但难能可贵的是,一生凛然正气,爱国爱乡,思想进步,光明磊落,崇尚气节,铁骨铮铮。日军侵华期间,为保护车师石碑,险遭日军伤害。1941年-1943年,经太谷县敌工站站长要进之介绍,发展为我党内线关系。1949年新中国成立,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先生因年事已高,结束武术教学生涯而回城闲居。为弘扬形意拳术,先生在住所文昌庙街1号院,设场布械,以武会友,名流晚辈,门庭若市,一时先生之宅院成为武术活动中心。1952年,先生出席山西省第三次人民体育代表会议,被选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山西省分会委员。次年,参加山西省国术大会,出任国术总指挥。之后,先生之精神愈发饱满旺盛,频频参加省地县各级武术赛事,均担任裁判长、副总裁判、总裁判等职,并以90岁高龄之躯,神采奕奕进行表演。1958年,在山西省首届体育运动大会上,先生参加表演,受到国务院副总理、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等中央领导同志及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接见,并合影留念。太谷县每年正月十五,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武术表演活动,先生总是亲自担任总指挥,认真组织,悉心指导,使“形意拳乡”之美誉名间遐迩。从1952年至1967年,他连续四届被选为太谷县人民代表、人民政府委员、政协委员。5。年代,先生曾任太谷县民办学校名誉校长、太谷新星剧团名誉团长,常被邀请到剧团指导戏剧武打。1956年,先生81岁高龄,还以极大的热情参加了太谷县古籍图书的整理工作,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先生多次出席山西省体育工作先进代表会议,1960年出席了山西省文教群英大会。
1876年(光绪二年),布学宽先生出生于山西省祁县巩家堡村。乳名双辰,字子容。父辈以务农为业。
1881年(光绪七年)六岁,布学宽先生开始在村中本族前辈办的私塾学堂内学习文化。
1891年(光绪十七年)十六岁,布学宽先生在村中受祁县太谷武术之风的影响,开始习拳练武,强身健体,并在同伴中晓有名气。
1893年(光绪十九年)十八岁,布学宽先生因谋生迁居到太谷城中,先在一家酿酒缸房中做学徒,后在一家粮店内经商学做生意,但仍然坚持习拳练功。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二十四岁,布学宽先生因酷爱武术,正式投师于
形意拳在太谷的形意拳大师车毅斋先生门下,成为入室弟子之一,并系统地学习形(心)意拳术。布学宽先生天资聪明,臂力过人,练功刻苦,深受车师器重,成为车师的重要传人。
1913年(民国二年)三十七岁,布学宽先生开始在太谷城乡间开门授徒,广传弟子门人。
1914年(民国三年)是年,车毅斋先生逝世,享年81岁,布学宽先生和他的同门师兄弟及太谷武林界同仁参加了葬礼。
1918年(民国七年)四十二岁,布学宽先生任太谷县体育会主任,兼授太谷县九所学校国术课。
1925年(民国十四年)四十九岁,布学宽先生与他的同门师兄弟和弟子们积极参与发起筹建为其师车毅斋先生树立纪念碑的活动,成为至今记载形意拳发展史的重要历史文物之一。
1928年(民国十七年)是年,同门师兄弟吕学隆先生逝世,享年72岁。
1930年(民国十九年)五十四岁,布学宽先生,应太谷铭贤学校之聘请,担任该校武术教师,传授形意拳术。是年,同门师兄弟李复贞先生逝世,享年75岁。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五十九岁,布学宽先生与其弟子杜级三先生积极响应南京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先生号召,并派杜级三先生亲赴南京请示,发起筹办太谷县国术馆,并于同年四月成立后,馆长由当时太谷县县长李腾蛟先生兼任,副馆长有布学宽、宋铁翷先生,委任宋铁翷先生负责。一年后推选布学宽先生担任馆长职务,培养出了许多承前启后的拳师和名手,将太谷县武术活动推向一个高潮阶段。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六十一岁,“七.七”事变后,日人侵入中国,不久即进入太谷,太谷铭贤学校南迁四川等地。布学宽先生应聘留铭贤学校内负责护校工作。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七十二岁,布学宽先生因年事已高,回到家中闲居,但仍以练拳自娱,并广传弟子门人。
1950年七十四岁,解放后,布学宽先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太谷县开展体育运动。同年参加山西大学著名武术家陈盛甫教授组织筹建的山西武术研究会工作。在以后的几年中,均担任山西省历届摔跤、武术运动会的武术裁判长、副总裁判、总裁判长等职务。
1952年七十六岁,布学宽先生因对武术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被开始选为太谷县历届人民代表,曾任太谷县人民政府委员,太谷县政协委员等职务。
1955年七十九岁,布学宽先生积极参加筹办成立太谷县民办学校,并担任名誉校长,同时致力于太谷县戏剧的武打指导工作,并被聘为太谷县新星剧团名誉团长一职,对剧团的武打设计多有贡献。
1960年八十四岁,布学宽先生当选为太谷县武术协会主席,在担任武协主席期间,布学宽先生不顾年迈,身体力行积极筹备组织每年元霄节太谷县的大型武术表演活动。同年,布学宽先生参加山西省形意拳编写小组工作。
1964年八十八岁,布学宽先生为普及推广武术,以高龄之躯,奔波于太谷城乡、农村各地,使太谷县先后成立70多个武术推广站,先生此举受到同年三月来太谷县检查武术工作的国家体委副主任黄中先生的肯定,对布学宽先生推尊备致,布学宽先生并陪同黄中先生到太谷县各处武术推广站检查,并进行武术表演。同年,布学宽先生当选为中国武术协会委员。
1965年八十九岁,布学宽先生参加山西省形意、通臂、鞭杆三种传统武术套路座谈会,为山西省传统武术挖掘整理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1966年九十岁,“文革”开始,布学宽先生受到冲击,在动乱中,先生隐居家中,但仍坚持习拳,传授弟子门人。
1971年九十六岁,同年农历十二月六日布学宽先生逝世。山西省体委给予先生高度评价:“布学宽先生是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武术名师,为发展山西武术起过明显的推动作用。”此评语概括先生的一生。
布学宽所传弟子门人冠于他师,成绩尤为突出。尤其先生在研究鸳鸯腿法、狮吞手法、连环手法等实战技击功法和洗髓经健身功法方面多有创造和建树。为完善山西形意拳术体系,增加新的内容。先生是二十世纪从二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山西武林界的一位领衔人物,对山西武术事业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先生有子女八人,长子秉贵,次子华轩,三子秉全;女锦华、锦叶、锦仙、锦香、锦蕊,学有所长,在各自的专业技术岗位上均有建树。 现在先生所传弟子门人,已传至第七代,遍布海内外,成为山西形意拳术中的一支劲旅和重要流派,备受武林界注目和喜爱。
形意拳介绍
形意拳是中国三大著名内家拳拳种之一(形意、太极、八卦),位列中国四大名拳。但是,形意拳的风格却是硬打硬进,几如电闪雷鸣,在内家拳中独树一帜。 形意拳发源于山西太谷,山西形拳讲究功力,形松意紧,外形不拘一格,打法变幻多端的风格特点。在形意十二形中,重点突出所取动物的进攻技巧,不求形象但求意真的练法,五行中讲究金、木、水、火、土的内涵。 清初,形意拳在山西、河南、河北得到广泛的传播,近百年来名手辈出。1914年,形意拳家郝恩光东渡日本,教授留日学生,遂把形意拳介绍到国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形意拳被列为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在全国各地都有开展。此外,在东南亚、日本、美国也有形意拳传习,并有专门团体和刊物。 形意拳以五行拳(劈、蹦、钻、炮、横)和十二形拳(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鼍、骀、鹰、熊)为基本拳法,其桩法以三体式为基础。山西一些地区有以“站丹田”、“六合式”为基本桩法的。其他单练套路有五行连环、杂式锤、八式拳、四把拳、十二洪捶、出入洞、五行相生、龙虎斗、八字功、上中下八手。对练套路有三手炮、五花炮、安身炮、九套环。器械练习以刀、枪、剑、棍为主,多以三合、六合、连环、三才等命名。河南一带流行的形意拳多称为“心意拳”,拳法以十大形(龙、虎、鸡、鹰、蛇、马、猫、猴、鹞、燕)和四拳八式(头拳、挑领、鹰捉、粘手)为基本拳法。桩法有鸡腿桩、鹰熊桩。单练套路有龙虎斗、十形合一、上中下四把等。各地流行的形意拳,除技术内容有所不同外,在风格上也各具特色。如河北一带的形意拳,拳势舒展,稳健扎实;山西流传的形意拳,拳势紧凑,劲力精巧;河南一带的心意拳,拳势勇猛,气势雄厚。
形意拳尊岳武穆为始祖,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清初山西姬际可。据说姬际可曾习艺于河南少林寺学习心意把,又精通六合枪法。后又得到岳武穆拳谱,后以岳飞拳谱为理论,把大枪术化为拳法,并融合原来学的心意把,创出此拳。姬际可门下,分成河南、山西、河北等不同派系,分化成不同的名字传承,包括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形意拳等。 现代盛行的形意拳,是由河北深州李洛能从山西戴氏心意拳发展出来的,并加以定名。
拳具有以下特点:①简洁朴实,其动作大多直来直往,一屈一伸,节奏鲜明,朴实无华,富于自然之美。②动作严密紧凑,&出手如钢锉,落手如钩竿”,“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发拳时,拧裹钻翻,与身法、步法紧密相合,周身上下好象拧绳一样,毫不松懈。③沉着稳健,身正,步稳,“迈步如行犁,落脚如生根”,要求宽胸实腹,气沉丹田,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劲力舒展沉实。④快速完整,形意拳要求“六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动作强调上法上身,手脚齐到,一发即至,一寸为先。拳谚有“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之说。形意拳讲究“三节”、“八要”。三节是:“梢节起,中节随,根节催”。从全身讲,头与上肢为梢节, 躯干为中节,下肢为根节;上肢以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下肢则分为胯、膝、足三节。做到三节的要求,就能保证周身完整一体,内外合一。八要是:顶(头要上顶,掌要前顶,舌尖上顶)、扣(肩要扣,手背足背要扣,牙齿要扣)、圆(胸要圆、背要圆、虎口要圆)、敏(心要敏,眼要敏,手要敏)、抱(丹田抱,心意抱,两肋抱)、垂(肩下垂,肘下垂,气下垂)、曲(臂要曲,腿要曲,腕要曲)、挺(颈要挺,脊要挺,膝要挺)。这样,就可保证身体各部姿势正确舒展。 形意拳包含着丰富的技击理论和技术、战术内容,强调敢打必胜、勇往直前的战斗意识。拳谚说:“遇敌有主,临危不惧”。在战术思想上,主张快速突然,以我为主,交手时先发制人,“乘其无备而攻之,出其不意而击之”,“有意莫带形,带形必不赢”。在攻防技术上,提倡近打快攻,抢占有利位置,“眼要毒,心要奸,脚踏中门裆里钻”,“进即闪,闪即进,不必远求”。形意拳主张头、肩、肘、手、胯、膝、脚七法并用,处处可发,“远了便上手,近了便加肘;远了用脚踢,近了便加膝”,并且要求虚实结合,知己知人,相机而行,不可拘使成法,做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方算上乘功夫。形意拳的技击理论有6项原则,即工(巧妙)、顺(自然)、勇(果断)、疾(快速、突然)、狠(不容情)、真(使敌难于逃脱),称为&六方之妙&。这6项原则对培养攻防意识,训练技击技术具有指导作用。 形意拳注重力量的训练。第1步功夫是“筑其基,壮其体,使骨体坚如铁石”,为技术提高打下良好基础,这称为“明劲功夫”。第2步要练“暗劲和化劲功夫”,要求周身完整,刚柔相济,精神贯注,形神合一,以意导体,以气发力。可见,形意拳对人体各项生理功能要求是相当高的。形意拳动作中正不倚,打法可刚可柔,不同体质的人都可从事锻炼,近年来医疗体育方面也已采用。
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以及它的技击价值、健身价值和表演价值,早已被广大群众所认识,学练者遍及神州大地,这无疑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为了帮助初学形意拳的朋友们纠正和克服在学练形意拳过程中较常见的毛病,现将这些毛病归纳为“十病”,一一列举,望朋友们注意克服: 1、歪头缩颈,其势不正,前俯后仰,皆身是病。 2、张口吐舌,双目无神,任督难通,视物不清。 3、左右歪斜,驼背弓腰,重心不稳,步法不灵。 4、挺胸吐腹,努气拙力,气难下沉,心身受损。 5、出拳直臂,双肩高耸,三节不明,劲力难顺。 6、肛门不提,丹田气散,内中空虚,元气亏损。 7、胸腹暴露,两肋开张,自身不严,敌易入侵。 8、突臀挺胯,敞膝开裆,中门无守,敌攻难防。 9、腕成死弯,出拳上扬,攻击无力,易被人拿。 10、虚实不分,阴阳不明,开合无度,变化失灵。 以上为初学形意拳最易犯的十病,望朋友们注意纠正和克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谷县,后迁下邽(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白居易的祖父后来在河 #FormatImgID_0# 白居易半身画像南巩县当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就举家搬迁到了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2月28日)白居易出生于新郑县(今河南新郑)东郭宅,白居易出生不久,河南一带便发生了战事。蒲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公元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白居易得以在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白居易与符离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和符离人刘翕习、张仲远、张美退、贾握中、贾沅犀并称“符离五子”,他们同泛陴湖,游流沟寺,登武里山,诗酒盘桓,称盛会焉。后为躲避中原战乱转移到江南。迁居卒于武宗会昌六年。是另一文学家白行简的兄长。白居易自幼聪颖,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至今还有他出生七个月“略识之无”和初到长安“顾况戏白居易”等典故。他的诗不仅在中国有巨大影响,在日本和朝鲜等国也有广泛影响,他还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故号“香山居士”。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十四日(9 白居易(11张)月8日),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他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 #FormatImgID_1# 白居易全身像 [1]#FormatImgID_2#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白氏长庆集》,共有七十一卷。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最为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等极为有名。其中《琵琶行》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较为有名。 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新疆和朝鲜、日本。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黄遵宪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诗的启示。白居易的诗歌影响最大,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国唐代诗歌的风云人物。晚年与“诗豪”刘禹锡友善,称“刘白”。提倡歌诗发挥美刺讽喻作用。其词极有特色,以风格明丽见长,为后世词人所推崇。 #FormatStrongID_0#:《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问刘十九》《买花》《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等。 [!--empirenews.page--]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他生于“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生地郑州新郑(今河南新郑县)。11岁起,因战乱颠沛流离五、六年。少年时读书刻苦。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
白居易画像
,十八年,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二人订交。以后诗坛元白齐名。十九年春,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罢校书郎,撰《策林》75篇,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县尉。作《观刈麦》《长恨歌》 《池上》。元和二年回朝任职,十一月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四年,与元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他此时仍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与国政。他能不畏权贵近臣,直言上书论事。元和六年, 他因母丧居家,服满,应诏回京任职。十年,因率先上书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次年写下《琵琶行》。开始“吏隐”,在庐山建草堂,思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感伤的诗渐多。元和十三年,改忠州刺史,十五年还京,累迁中书舍人。因朝中朋党倾轧,于长庆二年(822)请求外放,先后为杭州、苏州刺史,颇得民心,杭州人为了纪念他还把靠西湖边的一面,命名为白堤。文宗大和元年(827),拜秘书监,明年转刑部侍郎,四年,定居洛阳。后历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在洛阳以诗、酒、禅、琴及山水自娱,常与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会昌四年,出资开凿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舟民。75岁病逝,葬于洛阳龙门香山琵琶峰,李商隐为其撰写墓志铭。
白居易题跋像
一生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十六年(800)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疏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于是被贬谪为州刺史。王涯说他母亲是看花的时候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治郡,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还是那些讽喻诗。
贬官江州给白居易以沉重打击,他说自己是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长。三年后由于好友崔群的帮助他升任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先后做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但当时朝中很乱,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穆宗政治荒怠,不听劝谏。于是他极力请求外放,穆宗长庆二年出任杭州刺史,杭州任满后任苏州刺史。晚年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七十岁致仕。比起前期来,他消极多了,但他毕竟是一个曾经有所作为的、积极为民请命的诗人,此时的一些诗,仍然流露了他忧国忧民之心。他仍然勤于政事,作了不少好事, 如他曾经疏浚李泌所凿的六井,解决人民的饮水问题;他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蓄水灌田,并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刻在石上,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认为只要“堤防如法,蓄泄及时”, 就不会受旱灾之苦了。这就是有名的“白堤”。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和父亲白季庚都是诗人,在这种家庭背景下,白居易读书十分刻苦,终成诗人。但白居易和李白、杜甫一样,也嗜酒成性。 张文潜在《苕溪鱼隐丛话》中说:陶渊明虽然爱好喝
白居易石刻像
酒,但由于家境贫困,不能经常喝美酒,与他喝酒的都是打柴、捉鱼、耕田的乡下人,地点也在树林田野间,而白居易家酿美酒,每次喝酒时必有丝竹伴奏,僮妓侍奉。与他喝酒的都是社会上的名流,如裴度、刘禹锡等。
他在67岁时,写了一篇《醉吟先生传》。这个醉吟先生,就是他自己。他在《传》中说,有个叫醉吟先生的, 不知道姓名、籍贯、官职,只知道他做了30年官,退居到洛城。他的居处有个池塘、竹竿、乔木、台榭、舟桥等。他爱好喝酒、吟诗、弹琴,与酒徒、诗友、琴侣一起游乐。事实也是如此,洛阳城内外的寺庙、山丘、泉石,白居易都去漫游过。
每当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他邀客来家,先拂酒坛,次开诗箧,后捧丝竹。于是一面喝酒,一面吟诗,一面操琴。旁边有家僮奏《霓裳羽衣》,小妓歌《杨柳枝》,真是不亦乐乎。直到大家酩酊大醉后才停止。白居易有时乘兴到野外游玩,车中放一琴一枕,车两边的竹竿悬两只酒壶,抱琴引酌,兴尽而返。
又据《穷幽记》记载,白居易家里有池塘,可泛舟。他宴请宾客,有时在船上,他命人在船旁吊百余只空囊,里面装有美酒佳肴,随船而行,要吃喝时,就拉起,吃喝完一只再拉起一只,直至吃喝完为止。
如此说来,与陶渊明的苦况,当然不同。
方勺《泊宅编》卷上说:白乐天多乐诗,二千八百首中,饮酒者八百首。这个数字可不算小。
他喝酒时,有时是独酌。如在苏州当刺史时,因公务繁忙,用酒来排遣,他是以一天酒醉来解除九天辛劳的。他说:“不要轻视一天的酒醉,这是为消除九天的疲劳。如果没有九天的疲劳,怎么能治好州里的人民?如果没有一天的酒醉,怎么能娱乐自己的身心?”他是用酒来和劳动进行结合的。
更多的是同朋友合饮。他在《同李十一醉忆元九》一诗中说;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在《赠元稹》一诗中说: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在《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一诗中说;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在《问刘十九》一诗中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河南尹卢贞刻《醉吟先生传》于石,立于墓侧。传说洛阳人和四方游客,知白居易生平嗜酒,所以前来拜墓,都用杯酒祭奠,墓前方丈宽的土地上常是湿漉漉的,没有干燥的时候.
白居易自家酿的酒,质高出众,他为自家的酒作诗道:“开坛泻罇中,玉液黄金脂;持玩已可悦,欢尝有余滋;一酌发好客,再酌开愁眉;连延四五酌,酣畅入四肢。”(《白居易卷》)。
白居易造酒的历史不但有记载,而且直到今天,还有“白居易造酒除夕赏乡邻”的故事在渭北一代流传。
[!--empirenews.page--]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极可注意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
白居易半身像
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 “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的倾向:“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俾辞赋合炯戒讽喻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六十八《议文章》)诗的功能是惩恶劝善,补察时政,诗的手段是美刺褒贬,炯戒讽喻,所以他主张: “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六十九《采诗》)他反对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更反对齐梁以来“嘲风月、弄花草”的艳丽诗风。在《新乐府序》中,他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这里的“质而径”、“直而切”、 “核而实”、“顺而肆”,分别强调了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具有歌谣色彩。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极致。
白居易对诗歌提出的上述要求,全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补察时政。所以他紧接着说:“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新乐府序》)在《与元九书》中,他回顾早年的创作情形说:“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时为事而作,首要的还是“为君”而作。他也说:“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伤唐衢二首》其二),并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诗,但总体指向却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因为只有将民情上达天听,皇帝开壅蔽、达人情,政治才会趋向休明。
白居易坐姿画像
《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写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的强化。与此前的叙事诗相比,这两篇作品虽也用叙述、描写来表现事件,但却把事件简到不能再简,只用一个中心事件和两三个主要人物来结构全篇,诸如颇具戏剧性的马嵬事变,作者寥寥数笔即将之带过,而在最便于抒情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气氛渲染上,则泼墨如雨,务求尽情,即使《琵琶行》这种在乐声摹写和人物遭遇叙述上着墨较多的作品,也是用情把声和事紧紧联结在一起,声随情起,情随事迁,使诗的进程始终伴随着动人的情感力量。除此之外,这两篇作品的抒情性还表现在以精选的意象来营造恰当的氛围、烘托诗歌的意境上。如《长恨歌》中“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琵琶行》中 “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等类诗句,或将凄冷的月色、淅沥的夜雨、断肠的铃声组合成令人销魂的场景,或以瑟瑟作响的枫叶、荻花和茫茫江月构成哀凉孤寂的画面,其中透露的凄楚、感伤、怅惘意绪为诗中人物、事件统统染色,也使读者面对如此意境、氛围而心灵摇荡,不能自已。
主题、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而且主题非常明确。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对酒五首》其二)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龚颐正《芥隐笔记》)。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诗话》)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empirenews.page--]诗歌理论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立身行事,以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西省太谷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