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不生产更多歼20战斗机高清壁纸机

军事科技前沿
中国为什么花上千亿拼命生产五代战机歼20
图片为正在试飞的解放军歼-20第2011号原型机,最近,歼20战斗机的第2017号机不仅完成了首飞,而且该型机的第2016号机已经转场到西安阎良,国外媒体关于歼20试飞和小批量生产的讨论又多了起来。歼20到底什么时候装备解放军一线部队呢?为什么解放军要花费上万亿元资金拼命生产歼20隐身战斗机呢?据悉,歼20原型机出厂之后、转赴试飞院之前,在成都本场进行的试飞,基本上属于调整试飞阶段。此阶段飞行相对稳妥保守,无明显缺陷即可转场,大纲试飞‘科目尽量交由试飞院这一个地方去做,以避免重复、节约资源,调整试飞都被称作战斗机试飞的“小考。
毫无疑问,目前歼-20项目总体上正处于鉴定试飞阶段,所谓的鉴定试飞,就是鉴定所研制的战斗机是否满足研制的所有要求,即战斗机研制的“大考”。众所周知,歼-20战斗机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是目前我们研制战斗机中新技术应用比例最高的机种,也是中国战斗机史上精密程度最高的机种,由于鉴定试飞阶段任务巨大,所以在最近4年的试飞中,歼20战斗机暴露和解决的问题也很多。
据了解,目前,歼20战斗机一共生产了9架两个阶段的不同型号歼20飞机,包括第一阶段的3架工程验证样机和第二阶段6架试飞原型机,这其中,2001号机首飞至今4年多时间一路斩荆披棘,到了2014年3月,2011号机的全面调整和细节优化、以及2014年12月的2015号机开始后机身的较大幅度修改、最后是今年的2017号机座舱盖的修形改进等大大小小的变化等等,这些都是歼20战斗机进行调整与鉴定试飞阶段特点的充分体现,简单来说,就是“边飞边改进”。
据军事专家介绍,歼20战斗机对后机身气动和结构设计进行较大幅度的改动,无疑会对试飞进程产生不利影响,但通过合理安排每架原型机的试飞科目能够予以缓解,毕竟试飞本来就是暴露问题并加以研究解决的过程。边鉴定边调整,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到设计使用要求,这个过程时间跨度会比较大,贯穿整个研制周期始末。从目前,歼20战斗机的试飞情况来判断,明年交付的6至8架歼20战斗机将用于试用试飞。
如果在解放军沧州试训基地表现没有问题,那么歼20战斗机将在后年再交付6至10架,用于使用试飞(用于试用试飞的原型机可能也会加入沧州的机队之中),即达到小批量装备状态。因此,歼-20首批进入作战部队应该在2018年左右,考虑到使用试飞的培训效果,最早的作战部队可以在一两年内形成初始作战能力。
而按照美军同期五代机的研制和生产成本推算,生产700架歼20战斗机将耗资高达亿元人民币,不过外国媒体认为,中国花费巨额资金生产歼20战斗机,将会彻底改变中国防空和对外战略投送能力,可以说这笔钱花得值,而且带来的外交和战略、军事效益远比几千亿元人民币大得多。
[责任编辑: 吕芮光]215被浏览172022分享邀请回答551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question/26526645/answer/86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中国有能力造出更多歼20战机,却为何不大量生产?专家说了实话!
中国有能力造出更多歼20战机,却为何不大量生产?专家说了实话!
8欢乐行韩红飞
中国的首款四代机歼-20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序列时间并不久,但是就目前的信息可知中国已经进入半负荷生产状态。仅仅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就出现了编号为6的正式服役机型。世界上最早的一款四代战斗机是洛克西德马丁公司的F-22猛禽战斗机。这种战斗机创新性的采用了大量的新型复合材料作为机体的非承力部件。整体KM值(复合材料百分比)高达35,相比F-15一类的三代机高出20以上。然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F-22却有着他不得不说的苦楚。F-22由于机体设计太过超前且大量采用不成熟的高新技术,不仅价格极其昂贵,相当一部分的零件生产受到严重的制约,同时也制约着F-22战斗机的生产能力。中国的歼-20根据目前工厂和官方的透露大概可以判断为实验生产2-4架一月,定型生产6-10架一月。这个数字并非空穴来风,根据中国目前的综合生产能力看来,中国的生产重心仍旧在歼-10和歼-11系列战斗机上。中国的四代机在没形成完全的技术和数量优势之前保持稳定生产和加快高新成熟技术实装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8欢乐行韩红飞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我最开心的事就是和你一起奋斗现在。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歼20世界战机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