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在考虑加入一些魁星点斗独占鳌头国画的行业,有谁知道哪个行业近几年来会比较合适?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电大行政管理专业职业技能实训平台答案(巨全).doc 43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1、小米的新工作需要录入大量文件,可他对打字不是很在行。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每天午休抽出半小时练习打字,争取每月把速度提高15字,最终达到每分钟2000字的速度,从而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办公能力。他的这个目标不符合SMART原则中的
D )原则。
(A)可衡量的 (B)明确的 (C)有时间规定的 (D)可达到的和可实现的
2、小王的大部分工作是为他人服务,或者在需要的时候做一些应急的事务。对于李明的这种情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D
(A)他的工作是为他人服务,所以他无法做计划 
(B)他适合制定极其详细的计划 
(C)他没有必要做计划 
(D)对一些重复出现的事情可以做计划 
3、下面关于反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反馈是发展个人技能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B)我们可以通过预见反馈、主动寻求反馈、采取积极的态度来正确对待不同的反馈
(C)反馈是发展自我认知的一个有效途径
(D)尖锐的反馈是对个人的一种人身攻击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愿望,目标思考有助于人们明确自己的方向,下面关于目标思考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目标思考是空想,不如踏踏实实做些事
(B)目标思考是确认自身价值的过程
(C)目标思考是增强自信心的过程
(D)目标思考是促使自己上进的过程
5、小齐准备进行一次自我评估,他在评估中有一个( A )的态度最重要。
(A)实事求是 (B)积极
(C)乐观 (D)坦然
6、每个员工都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压力,但压力过大会让人出现问题,下面因素不太可能导致过度压力的是( D )。
(A)对时间和精力不切实际的要求  
(B)短时间内要做太多的事
(C)误解 (D)缺乏热情
7、关于头脑风暴法的第二个阶段,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对那些提出荒谬想法的人进行批评教育
(B)挑出需要保留的想法,并剔除那些无用的想法
(C)仔细考虑剩下的想法并根据价值或有效性进行编号
(D)继续工作,合理处理剩下的想法
8、张总在工作时总是把精力放在完成所分配的任务上,对其他事都不太关心,结果导致下属员工对他很不满。张总的问题在于他没有注意好(
)之间的平衡。
(A)工作和维持工作能力 (B)任务、团队和个人 (C)思考和行动 (D)工作效果和工作效率
9、活动跟踪表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下面关于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的工作习惯
(B)不能帮我们找到细节问题
(C)会告诉你很多意想不到的有用信息
(D)它是指把一天的工作活动记录下来进行分析的表格
10、小陈明年7月份就毕业了,他准备作个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是(
(A)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
(B)职业评估和反馈
(C)确定自己的志向和进行自我评估
(D)制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选择职业发展道路
11、小肖最近在工作中总是遇到问题,他决定给自己充电,便买了几本和工作密切相关的书,学习相关知识,然后决定应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并对实践过程进行反思,根据KOLB理论,小肖是从(
)阶段开始学习的。
(A)从获得经验开始学习 (B)从反思阶段开始学习
(C)从理论化阶段开始学习 (D)从应用阶段开始学习
12、小张在工作中不能听取他人的意见,经常责备他人,没有耐心,结果和同事的关系搞得很僵。据此可以认为,他属于(
(A)好斗的人 (B)自信果断的人
(C)消极的人 (D)自卑的
13、小秦和小冯在同一个部门工作,在征得领导同意后,他俩经常交换岗位,通过承担对方的工作来学习对方的技能,这是
(A)远程学习 (B)在职培训
(C)岗位轮换 (D)脱产学习
14、沟通技巧在进行口头语言交流时非常重要,下面不属于沟通技巧的选项是( B )。
(A)善于与交往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B)善于思考
(C)善于聆听
(D)善于把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对方
15、非语言沟通的种类很多,通过声音传递信息的方式属于( A )。
(A)副语言沟通形式 (B)身体语言沟通形式
(C)口头沟通形式 (D)道具沟通形式
16、娱乐节目中经常会有耳语游戏,它就是利用沟通之间的障碍产生搞笑效果的。查找沟通的障碍通常可从三个环节下手,下面不属于这三个环节的是(
(A)发送者 (B)方式方法 (C)传送过程 (D)接收者
17、在和别人进行沟通时,头部一些细微的动作往往可以传达很多的信息,低头隐含的意思是(
(A)对谈话感兴趣,正在集中精神听
(B)对谈话内容不感兴趣或持否定态度
(C)表示惊奇、恐惧或迟疑 (D)迷茫
18、何总要求销售部给出每月的销售总额,但收到的数据却是每周的,他只好自己花时间把数字累加起来。销售部传递的信息不符合优质信息特点中的( D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查看: 2558|回复: 4
冷门专业就业率独占鳌头 99%的学生大三时就被预订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 积分
马上注册,看高清大图,结交更多好友,轻松玩转鹏城网!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你知道“听力”专业是学什么的吗?“照明”专业会好找吗……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冷门专业”就是没人愿意报考,毕业后也很难找到合适工作的专业。但随着分工的细化和我国高等的发展,一些非常冷僻的专业,却在如今就业越来越难的情况下,在就业率上独占鳌头,学生甚至在大三时就被早早“预订”。
99%的学生大三时被预订
-冷门专业介绍
听力学是一门与生物科学、电声学与语言学、医学等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学科,学生课程也是复合型的,包括听力学、医学、高数及心理学课程等。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大一到大三期间,学生假期实习占很大比重。
免责声明:发帖请遵守我国法律,为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鹏城网立场.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 积分
默默无闻的就业“金矿”
听力学专业,虽然大多数人可能闻所未闻,但确实是个不折不扣的“金矿”。浙江中医药大学听力与言语科学学院副书记滕贺圆介绍,学校开设这个专业以来,毕业生都成了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99%的学生在大三时就被用人单位预订了,考研、出国的人也不在少数。系里一半以上的学生在大四之前就已经明确就业意向。今年暑假,学院接到很多电话——要今年毕业的学生,“但今年毕业的学生老早就没有了,只能向他们推荐明年毕业的学生。”
滕贺圆说,每年一月份时,听力学专业90%的学生就业是没有问题的。到4月份,也就是毕业前两个月,就业率会达到100%(其中包括考研、出国)。学院曾做过统计,刚毕业的学生,平均薪资水平在3500元左右。
9年来仍是全国“独家”
2001年9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首次招收四年制本科听力学专业学生30人,这是在全国首次开设听力学专业。2004年成立了听力与言语科学系,并于2006年升格为听力与言语科学学院。2005年,听力学专业被学校确定为校级重点专业;2009年,成功申报国家特色专业、浙江省重点专业。专业建设至今已有9年,目前仍是全国唯一的本科专业。
在京尚无招生计划
听力学学制四年,尚未有在北京的招生计划。每年共招生70人,浙江招生35人,其他招考省市包括山东、湖北、陕西、贵州、安徽、河南等。
目前历届毕业生有265人,连续6年就业率100%。医院及事业单位、国内听力企业、外资企业三类是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
工作5个月升任经理
史文迪听力学专业2010届毕业生
实习一个月后即转正,五个月成为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部门经理,月薪6000元以上,被公司委以重任——在众多毕业生倍感压力的当下,这大概是我们能想象到的“最美好的就业”,史文迪做到了。
他是今年刚毕业的2010届本科生,现在浙江中医药大学耳聋康复研究所下属的公司工作。史文迪说,其中70%的功劳要归于他的“冷门优势”:听力学。
免责声明:发帖请遵守我国法律,为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鹏城网立场.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 积分
不打无准备之仗
史文迪是听力学专业的受益者之一。高考时,他的分数只比二本线高几分,只能“在好学校里挑差专业,在差学校里选好专业”。他当时先报了军校,因视力被刷,后来将目标校放在医学上,选择范围包括温州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等,其中也有浙江中医药大学。在浏览专业时,史文迪第一次接触到听力学。
经过一番详尽的资料收集,他了解到,听力学是自二战之后开始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听觉生理、病理及康复方法,旨在帮助听力损失者恢复听力。在国外,这门学科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培养体系也很完备。而在中国,直到本世纪初才真正开始听力学本科教育。2001年,浙江中医药大学首次招收四年制本科听力学专业学生30人,毕业后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而且是国内唯一的听力学本科专业。这些背景一下子吸引住了史文迪,他坚定地选择了听力学专业。
“2006年我报志愿时,国家注册听力师还不到300人”,史文迪说,父母也支持他,他们相信,巨大的人才空缺昭示着未来广阔的就业市场,还愁找不到好工作?
幸运扎根于努力
滕贺圆认为,史文迪是少有的优秀学生之一:他学习能力很强,而且“一点就通、一学就会”,每届毕业生里面只有三四个这样的学生。但史文迪说,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绩,听力学专业的“冷门优势”占到70%,其他30%是靠自己的努力和运气。
大学期间,除了按照学校规定接受实践锻炼外,史文迪把大把的时间都用在理论学习上。大一大二两年,他看了听力学院图书馆藏书的三分之二,有的书还不止一遍。2000年以后的专业期刊都看过。在校期间,史文迪的专业必修课成绩始终排在班级前三。
如此刻苦的学习劲头和突出的专业知识为老师所赏识,史文迪一路从班长做到院社管中心主任再到院长助理。大学4年,他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过论文,参与编写3本专业书,拿过8项奖学金,还到台湾进行过学术交流。
史文迪说,目前公司能够给他高于同龄人的薪资标准,也是因为看中其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他们认为我的学习经历已相当于研究生,所以聘用起点就高了。”他很幸运,但“幸运”扎根于刻苦努力的基础之上。
努力扩大专业影响
刚毕业参加工作时,史文迪有个目标:他要和业界同行一起努力,扩大中国每年康复听力患者的数量。但现在,他改变了这个想法。将未来的方向调整为:使每一座县级以上城市都有听力中心,听力专业人员比例占50%以上。
“因为工作几个月后发现,即使我24小时不休息,每天也看不了几个病人,可能都赶不上这个城市新出生的病患数量。”史文迪说。
目前,史文迪还担任着学院实习指导老师、客座讲师的职务,定期回学校指导学弟学妹们。同时,他也积极协助学校推动成人教育,如果顺利,听力学专业的成人教育今年就可以开班授课了。迄今为止,史文迪已接受了数家媒体的采访。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扩大听力学的影响。或许当听力学不再“冷门”时,他离目标就不远了。
免责声明:发帖请遵守我国法律,为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鹏城网立场.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 积分
本帖最后由 sz2012 于
12:04 编辑
交叉学科就业占便宜
全国首创联姻英国名校
生物功能材料专业是北京化工大学于2004年新建的专业,也是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批准设立的首个该学科方向的专业,并于2008年被批准为北京市特色专业。该专业每年招收学生60人左右,目前在校学生约240人。
据材料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生物功能材料专业是属于交叉学科性质的研究型专业,为适应生物材料飞速发展的现状而设置。由于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用材料中占六成,又是北化工的强势学科,因此生物功能材料专业的特色就是突出高分子生物材料。这样,毕业生既可以在高分子材料行业就业,也可以在医用材料及器械行业就业。
据化工大招办主任赵静介绍,目前,我国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产值约占 GDP的0.4%,而生物材料和生物医学工程相关专业在读本科生及研究生约4500人,约占在读大学生总数的0.016%,显著低于该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我国生物材料及医疗器件产业专业人才偏少,有很大现实和潜在人才需求。
自2008年首届学生毕业以来,生物功能材料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约为95%-98%。毕业生中,30%-40%考研深造,10%出国攻读学位,其余主要进入企事业单位,如P&G公司、 比亚迪公司等。
交叉学科优势明显
赵晓飞生物功能材料专业2010届毕业生
赵晓飞目前在中国化工报社理事会秘书处工作。当初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这个专业并不是她的首选。“我当时第一志愿填的是制药。”赵晓飞回忆说。因为对生物的钟爱,她所选的专业都与生物相关,“其实当时对这个专业并不怎么了解,就因为专业名有生物两个字就选了。后来因为制药分数太高了,就调剂到了这个专业。”
刚进这个专业时,赵晓飞感觉是误上了贼船,“因为这个专业是刚开设两年的新专业,所以传闻毕业后除了考研就没别的出路了!”后来对这个专业进一步了解之后,就业不利传闻随之不攻自破。赵晓飞介绍,这是一个涉及材料、医药、生物的交叉学科,研究的是材料与生物的兼容性。“比如,原来病人缝合完伤口后还需要拆线,现在不用了。我们研究的就是什么样的材料能和现在的缝合线一样,在植入后能被人体慢慢消化。”
在课程设置上,生物功能材料前两年的实验课与热门专业高分子是一样的,后两年会加入一些生物的部分。在毕业设计上,生材专业的选择更多,赵晓飞说:“我们既可以选择高分子的课题,也能选生物的课题,我的毕业设计选的就是基因克隆方面的课题,高分子的学生就选不了。”
“在就业上,我们也沾了这个交叉学科的光,优势挺明显的。”晓飞说,“我们既能与高分子毕业生一起抢饭碗,应聘各大企业的研发部门,又能走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的路,去医药、化工企业找工作。我们宿舍除了两人考研,其他3个都在P&G等公司的研发部门工作。我也被一家公司的橡胶研发部门录用,但因为工作地点在郊区,就放弃了。”
在应聘化工报的笔试和面试环节,赵晓飞也占尽优势,“当时考了很多化工方面的专业知识,相对于很多新闻专业出身的应聘者来说,我占了不少便宜。而且我是化工大毕业的,现在化工报工作,也挺对口的”。
免责声明:发帖请遵守我国法律,为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鹏城网立场.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 积分
九成学生年前定下工作
国内高校“独苗”专业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听起来似乎很普罗大众,不少大学都设立了这样名字的专业。但是在复旦大学,这个专业是从光源与照明专业基础上建立的,而且目前也一直在做光源与照明的教学与研究。复旦也是目前国内大学里唯一设有该专业的大学,即使在国际上,同类型细化的专业也非常少。
该系党委书记姚老师介绍,该系是1984年建系的,每年招收的本科生一直维持在35到40个人。主要面向民用、工业及特种照明行业培养照明设备设计、生产和应用人才。中国照明电器行业协会人才培训中心就设立在此。2003年,教育部批准将“光源与照明专业”拓宽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并保留光源与照明工程研究方向的特色。
专业认可度正在提升
由于该专业比较少见,所以过去报考该专业的考生并不多。姚老师表示,过去很多学生都是因为调剂才来了这个专业。可是最近,随着城市大发展,节能光源、城市道路桥梁光源都非常需要人才,这个专业也慢慢被重视。姚老师介绍,目前虽然列在第一志愿的还不多,但是基本都是前三志愿的学生,通过调剂的比较少了。
该系成立至今,培养规模一直保持本科生35人左右,研究生在小幅度增加,目前在读55人。姚老师介绍,目前专业发展最大的限制是师资,因为必须要博士后,而且要海外留学经验,对于这个相对很“窄”的专业来说,师资非常难得。
刚开学就有单位要人
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够从事与光源、照明及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运行、信息处理、研制开发、经营管理等领域的工作。开发和生产各种光源、灯具,进行各类照明工程和电气工程的设计,光辐射测量和气体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及其应用的研究、教育和应用工作。近年来毕业生在飞利浦、通用、欧司朗等外资或合资企业中备受欢迎。
姚老师说,本科毕业生的去向是1/3考研、1/3出国以及1/3直接就业。目前虽然刚开学,但已经有单位来联系要人。按照往年情况,一般到年前,90%左右的学生就能有就业意向。一般本科生的毕业月薪在元左右。毕业生那么抢手的秘诀就是“独此一家”。
-冷门专业介绍
复旦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在光源与照明专业基础上建立)
原名为光源与照明工程系,设有物理电子学、等离子体物理两个博士点、硕士点。主要专业课程:高等数学、近代物理、外语、计算机基础、气体放电与光源、电器原理与设计、电气照明设计、光电测试技术、电气工程基础等专业课程。
大三暑假获得外企岗位
章雨2009届本科毕业生现就业:飞利浦公司市场部照明方向
章雨是去年在该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当年入学时,对各个专业不太了解,高考完根据分数,为求稳妥,听从招生办老师的劝告选择了该专业。
章雨现在在飞利浦工作,主要做灯泡照明的市场。虽然现在做的具体业务和专业的关系并不算大,但她认为是大学本科阶段教育给了她敲门砖,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她的工作在很早就有了意向。大三暑假,凭借专业优势和自荐,章雨得到了在飞利浦公司实习的机会,并因为在实习过程中表现优秀,最终被公司留了下来。不是很费劲地成为跨国大企业的员工,章雨的经历让一些其他专业的同学很羡慕。
章雨说,系里的其他同学也都找到了好的工作,而且不是局限在专业内,有的去了银行,也有的当上了公务员。“过去几年从事对口专业的毕业生更多一些,这两年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现在更多的学生愿意给自己更多的出路。”
和其他专业相比,照明专业的实用性很强。章雨介绍,她那些研究生的师兄师姐,在就业更有优势,基本上属于供不应求,而且也多在跨国大企业从事对口的研发工作。
免责声明:发帖请遵守我国法律,为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鹏城网立场.
鹏城新创旗下社区品牌
深圳最大的旅游门户网
微信扫一扫
Powered by Discuz! X3.4&&&&&.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西部数码 (冷门专业就业率独占鳌头 默默无闻成“金矿”_新浪教育_新浪网
冷门专业就业率独占鳌头 默默无闻成“金矿”
  你知道“听力”专业是学什么的吗?“照明”专业会好找工作吗……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冷门专业”就是没人愿意报考,毕业后也很难找到合适工作的专业。但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一些非常冷僻的专业,却在如今就业越来越难的情况下,在就业率上独占鳌头,学生甚至在大三时就被早早“预订”。
  99%的学生大三时被预订
  -冷门专业介绍
  听力学是一门与生物科学、电声学与语言学、医学等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学科,学生课程也是复合型的,包括听力学、医学、高数及心理学课程等。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大一到大三期间,学生假期实习占很大比重。
  默默无闻的就业“金矿”
  听力学专业,虽然大多数人可能闻所未闻,但确实是个不折不扣的“金矿”。听力与言语科学学院副书记滕贺圆介绍,学校开设这个专业以来,毕业生都成了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99%的学生在大三时就被用人单位预订了,考研、出国的人也不在少数。系里一半以上的学生在大四之前就已经明确就业意向。今年暑假,学院接到很多电话――要今年毕业的学生,“但今年毕业的学生老早就没有了,只能向他们推荐明年毕业的学生。”
  滕贺圆说,每年一月份时,听力学专业90%的学生就业是没有问题的。到4月份,也就是毕业前两个月,就业率会达到100%(其中包括考研、出国)。学院曾做过统计,刚毕业的学生,平均薪资水平在3500元左右。
  9年来仍是全国“独家”
  2001年9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首次招收四年制本科听力学专业学生30人,这是在全国首次开设听力学专业。2004年成立了听力与言语科学系,并于2006年升格为听力与言语科学学院。2005年,听力学专业被学校确定为校级重点专业;2009年,成功申报国家特色专业、浙江省重点专业。专业建设至今已有9年,目前仍是全国唯一的本科专业。
  在京尚无招生计划
  听力学学制四年,尚未有在北京的招生计划。每年共招生70人,浙江招生35人,其他招考省市包括山东、湖北、陕西、贵州、安徽、河南等。
  目前历届毕业生有265人,连续6年就业率100%。医院及事业单位、国内听力企业、外资企业三类是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
  学生出镜
  工作5个月升任经理
  史文迪 听力学专业2010届毕业生
  实习一个月后即转正,五个月成为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部门经理,月薪6000元以上,被公司委以重任――在众多毕业生倍感压力的当下,这大概是我们能想象到的“最美好的就业”,史文迪做到了。
  他是今年刚毕业的2010届本科生,现在浙江中医药大学耳聋康复研究所下属的公司工作。史文迪说,其中70%的功劳要归于他的“冷门优势”:听力学。
  不打无准备之仗
  史文迪是听力学专业的受益者之一。高考时,他的分数只比二本线高几分,只能“在好学校里挑差专业,在差学校里选好专业”。他当时先报了军校,因视力被刷,后来将目标校放在医学上,选择范围包括、陕西中医学院等,其中也有浙江中医药大学。在浏览专业时,史文迪第一次接触到听力学。
  经过一番详尽的资料收集,他了解到,听力学是自二战之后开始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听觉生理、病理及康复方法,旨在帮助听力损失者恢复听力。在国外,这门学科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培养体系也很完备。而在中国,直到本世纪初才真正开始听力学本科教育。2001年,浙江中医药大学首次招收四年制本科听力学专业学生30人,毕业后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而且是国内唯一的听力学本科专业。这些背景一下子吸引住了史文迪,他坚定地选择了听力学专业。
  “2006年我报志愿时,国家注册听力师还不到300人”,史文迪说,父母也支持他,他们相信,巨大的人才空缺昭示着未来广阔的就业市场,还愁找不到好工作?
  幸运扎根于努力
  滕贺圆认为,史文迪是少有的优秀学生之一:他学习能力很强,而且“一点就通、一学就会”,每届毕业生里面只有三四个这样的学生。但史文迪说,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绩,听力学专业的“冷门优势”占到70%,其他30%是靠自己的努力和运气。
  大学期间,除了按照学校规定接受实践锻炼外,史文迪把大把的时间都用在理论学习上。大一大二两年,他看了听力学院图书馆藏书的三分之二,有的书还不止一遍。2000年以后的专业期刊都看过。在校期间,史文迪的专业必修课成绩始终排在班级前三。
  如此刻苦的学习劲头和突出的专业知识为老师所赏识,史文迪一路从班长做到院社管中心主任再到院长助理。大学4年,他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过论文,参与编写3本专业书,拿过8项奖学金,还到台湾进行过学术交流。
  史文迪说,目前公司能够给他高于同龄人的薪资标准,也是因为看中其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他们认为我的学习经历已相当于研究生,所以聘用起点就高了。”他很幸运,但“幸运”扎根于刻苦努力的基础之上。
  努力扩大专业影响
  刚毕业参加工作时,史文迪有个目标:他要和业界同行一起努力,扩大中国每年康复听力患者的数量。但现在,他改变了这个想法。将未来的方向调整为:使每一座县级以上城市都有听力中心,听力专业人员比例占50%以上。
  “因为工作几个月后发现,即使我24小时不休息,每天也看不了几个病人,可能都赶不上这个城市新出生的病患数量。”史文迪说。
  目前,史文迪还担任着学院实习指导老师、客座讲师的职务,定期回学校指导学弟学妹们。同时,他也积极协助学校推动成人教育,如果顺利,听力学专业的成人教育今年就可以开班授课了。迄今为止,史文迪已接受了数家媒体的采访。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扩大听力学的影响。或许当听力学不再“冷门”时,他离目标就不远了。(记者 贾卉一)
  交叉学科就业占便宜
  全国首创联姻英国名校
  生物功能材料专业是于2004年新建的专业,也是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批准设立的首个该学科方向的专业,并于2008年被批准为北京市特色专业。该专业每年招收学生60人左右,目前在校学生约240人。
  据材料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生物功能材料专业是属于交叉学科性质的研究型专业,为适应生物材料飞速发展的现状而设置。由于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用材料中占六成,又是北化工的强势学科,因此生物功能材料专业的特色就是突出高分子生物材料。这样,毕业生既可以在高分子材料行业就业,也可以在医用材料及器械行业就业。
  据化工大招办主任赵静介绍,目前,我国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产值约占GDP的0.4%,而生物材料和生物医学工程相关专业在读本科生及研究生约4500人,约占在读大学生总数的0.016%,显著低于该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我国生物材料及医疗器件产业专业人才偏少,有很大现实和潜在人才需求。
  自2008年首届学生毕业以来,生物功能材料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约为95%-98%。毕业生中,30%-40%考研深造,10%出国攻读学位,其余主要进入企事业单位,如P&G公司、比亚迪公司等。
  -学生出镜
  交叉学科优势明显
  赵晓飞 生物功能材料专业2010届毕业生
  赵晓飞目前在中国化工报社理事会秘书处工作。当初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这个专业并不是她的首选。“我当时第一志愿填的是制药。”赵晓飞回忆说。因为对生物的钟爱,她所选的专业都与生物相关,“其实当时对这个专业并不怎么了解,就因为专业名有生物两个字就选了。后来因为制药分数太高了,就调剂到了这个专业。”
  刚进这个专业时,赵晓飞感觉是误上了贼船,“因为这个专业是刚开设两年的新专业,所以传闻毕业后除了考研就没别的出路了!”后来对这个专业进一步了解之后,就业不利传闻随之不攻自破。赵晓飞介绍,这是一个涉及材料、医药、生物的交叉学科,研究的是材料与生物的兼容性。“比如,原来病人缝合完伤口后还需要拆线,现在不用了。我们研究的就是什么样的材料能和现在的缝合线一样,在植入后能被人体慢慢消化。”
  在课程设置上,生物功能材料前两年的实验课与热门专业高分子是一样的,后两年会加入一些生物的部分。在毕业设计上,生材专业的选择更多,赵晓飞说:“我们既可以选择高分子的课题,也能选生物的课题,我的毕业设计选的就是基因克隆方面的课题,高分子的学生就选不了。”
  “在就业上,我们也沾了这个交叉学科的光,优势挺明显的。”晓飞说,“我们既能与高分子毕业生一起抢饭碗,应聘各大企业的研发部门,又能走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的路,去医药、化工企业找工作。我们宿舍除了两人考研,其他3个都在P&G等公司的研发部门工作。我也被一家公司的橡胶研发部门录用,但因为工作地点在郊区,就放弃了。”
  在应聘化工报的笔试和面试环节,赵晓飞也占尽优势,“当时考了很多化工方面的专业知识,相对于很多新闻专业出身的应聘者来说,我占了不少便宜。而且我是化工大毕业的,现在化工报工作,也挺对口的”。(记者 李琦)
  九成学生年前定下工作
  国内高校“独苗”专业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听起来似乎很普罗大众,不少大学都设立了这样名字的专业。但是在,这个专业是从光源与照明专业基础上建立的,而且目前也一直在做光源与照明的教学与研究。复旦也是目前国内大学里唯一设有该专业的大学,即使在国际上,同类型细化的专业也非常少。
  该系党委书记姚老师介绍,该系是1984年建系的,每年招收的本科生一直维持在35到40个人。主要面向民用、工业及特种照明行业培养照明设备设计、生产和应用人才。中国照明电器行业协会人才培训中心就设立在此。2003年,教育部批准将“光源与照明专业”拓宽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并保留光源与照明工程研究方向的特色。
  专业认可度正在提升
  由于该专业比较少见,所以过去报考该专业的考生并不多。姚老师表示,过去很多学生都是因为调剂才来了这个专业。可是最近,随着城市大发展,节能光源、城市道路桥梁光源都非常需要人才,这个专业也慢慢被重视。姚老师介绍,目前虽然列在第一志愿的还不多,但是基本都是前三志愿的学生,通过调剂的比较少了。
  该系成立至今,培养规模一直保持本科生35人左右,研究生在小幅度增加,目前在读55人。姚老师介绍,目前专业发展最大的限制是师资,因为必须要博士后,而且要海外留学经验,对于这个相对很“窄”的专业来说,师资非常难得。
  刚开学就有单位要人
  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够从事与光源、照明及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运行、信息处理、研制开发、经营管理等领域的工作。开发和生产各种光源、灯具,进行各类照明工程和电气工程的设计,光辐射测量和气体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及其应用的研究、教育和应用工作。近年来毕业生在飞利浦、通用、欧司朗等外资或合资企业中备受欢迎。
  姚老师说,本科毕业生的去向是1/3考研、1/3出国以及1/3直接就业。目前虽然刚开学,但已经有单位来联系要人。按照往年情况,一般到年前,90%左右的学生就能有就业意向。一般本科生的毕业月薪在元左右。毕业生那么抢手的秘诀就是“独此一家”。
  冷门专业介绍
  复旦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在光源与照明专业基础上建立)
  原名为光源与照明工程系,设有物理电子学、等离子体物理两个博士点、硕士点。主要专业课程:高等数学、近代物理、外语、计算机基础、气体放电与光源、电器原理与设计、电气照明设计、光电测试技术、电气工程基础等专业课程。
  -学生出镜
  大三暑假获得外企岗位
  章雨 2009届本科毕业生现就业:飞利浦公司市场部照明方向
  章雨是去年在该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当年入学时,对各个专业不太了解,高考完根据分数,为求稳妥,听从招生办老师的劝告选择了该专业。
  章雨现在在飞利浦工作,主要做灯泡照明的市场。虽然现在做的具体业务和专业的关系并不算大,但她认为是大学本科阶段教育给了她敲门砖,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她的工作在很早就有了意向。大三暑假,凭借专业优势和自荐,章雨得到了在飞利浦公司实习的机会,并因为在实习过程中表现优秀,最终被公司留了下来。不是很费劲地成为跨国大企业的员工,章雨的经历让一些其他专业的同学很羡慕。
  章雨说,系里的其他同学也都找到了好的工作,而且不是局限在专业内,有的去了银行,也有的当上了公务员。“过去几年从事对口专业的毕业生更多一些,这两年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现在更多的学生愿意给自己更多的出路。”
  和其他专业相比,照明专业的实用性很强。章雨介绍,她那些研究生的师兄师姐,在就业更有优势,基本上属于供不应求,而且也多在跨国大企业从事对口的研发工作。(记者 周逸梅)
更多关于&&&&的新闻
不支持Flas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独占鳌头 近义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