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典型的「职场中的学生思维维」有哪些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平板/笔记本
云服务专区
【转载】职场上典型的「学生思维」有哪些?你该改改了!
&天下无双&
来自:荣耀畅玩4A SCL-AL00
本帖最后由 小小余点 于
22:53 编辑
很多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大学生们,刚开始其实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身份的转变,尤其是在思维上,学生时代的思维甚至会伴随好久
有些学生思维在职场上其实并不适用,是时候改改了,否则会影响你职业的长期发展。
学生思维一:不敢谈薪资
学生时代并不知道自己的劳动价值。刚毕业进入职场,总是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甚至觉得特别担心自己的能力配不上公司给的薪水,所以根本不敢谈薪资。
第一个月我很努力,脏活累活抢着干,每天加班到晚上10点。努力学习新接触到的东西,下班后还要看会儿书,充充电。就这样,我第一个月的薪水是,2800。
甚至,我都不敢提加薪。而且总觉得公司栽培了我,我应该报恩,应该感激。面对老板提的过分要求,我也不敢怨言。我以为,这些都是正常的。
%2Fstorage%2Fsdcard1%2FUCDownloads%2Fpictures%2FIMG_449.jpg (8.74 KB, 下载次数: 0)
12:56 上传
后来很长时间我才明白,我没有欠谁的,工作就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而且我也知道,老板终究是老板,员工始终是员工。无论关系再好,也做不成真朋友。
我想对刚毕业及尚未毕业的学弟学妹说的是,不要看轻你的劳动价值,不要不敢去谈薪资,不要被他们的花言巧语给骗了。
记住,这一切,都是你应得的。
学生思维二:不会坦然地接受来自别人的非常具体的且小小的好意。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东西,要谦让客气,于是在面对公司同事的善意时,我总是先流露出惊慌错愕的表情,然后练练摆手,说,不用不用,我自己来就行。其实给别人留下的是你手足无措的小家子气形象。
成熟的人应该明白,要和你的同事互不相欠,这就是不想继续你们之间的关系啊,你帮助了别人,别人在你需要的时候也会伸把手,这样的你来我往就会加深两个人的关系,“麻烦”是深交的前提。
%2Fstorage%2Fsdcard1%2FUCDownloads%2Fpictures%2FIMG_742.jpg (15.05 KB, 下载次数: 0)
12:56 上传
学生思维三:停下来思考职业规划
工作起来之后经常会觉得节奏很快,压力很大,使得整个大脑感觉像是被填满了,还有感觉在很长连续的时间里一直马不停蹄地去应付各种各样的事情。
不要机械式地做被分配的活,而是自己主动规划自己的任务和要后续锻炼和进步的方向,所以你的思考日在哪儿?
%2Fstorage%2Fsdcard1%2FUCDownloads%2Fpictures%2FIMG_127.jpg (36.03 KB, 下载次数: 0)
12:56 上传
学生思维四:我不会,但我愿意学
在学校对着老师,你可以这么说,但是在企业和HR、甚至是你的主管这么说,只会凸显你的不专业和能力欠缺。企业招人的标准是看你能否胜任岗位的职责,而不是看你愿不愿意学,企业是商业性的营利机构,不是做慈善的。
width:100%">
&花粉圈主&
来自:浏览器
真有这样的思维,得改了
width:100%">
1000万花粉
纪念花粉俱乐部注册花粉数超过1000万
好基友勋章
花粉好机友,注册时间大于99天
大富翁勋章
达到1万花瓣后可申请获得大富翁勋章
秋天的声音微距摄影一组一组随记【乐活】川西行~巴朗山闲时偷来与你会逍遥游美丽宏村
花粉客户端
Make it Possible
Make your device special
华为云服务
Huawei cloud services
音乐播放器
Huawei Music
Huawei Vmall
更新了自己的基本资料
成为了好友
参与了关于
参与了关于
参与了关于
关注花粉俱乐部
举报邮箱:
|关注花粉俱乐部:
Copyright (C)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保留一切权利删除理由:
&广告/SPAM
还可以输入&120&字
还可以输入&120&字
他一定是哪里做的不够好,别替他瞒着了,告诉我们吧~
[分享]典型的「学生思维」有哪些?
发表于&&3条回复&&348次阅读&&&&筑龙币+50&&&&&&
学生时代,并不知道自己的劳动价值。三年前,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因为心里还是“我什么都不懂,我需要学习”的心态,所以我根本不敢谈薪资。第一个月我很努力,脏活累活抢着干,每天加班到晚上10点。努力学习新接触到的东西,下班后还要看会儿书,充充电。就这样,我第一个月的薪水是,2800。这个数目,非常少。而且我是211高校毕业的。但当时的我,第一次领到薪水,我却非常感动与惶恐。在我看来,我根本没做什么,却拿到这么多钱。(在穷学生看来真的很多。)甚至,我都不敢提加薪。而且总觉得公司栽培了我,我应该报恩,应该感激。面对老板提的过分要求,我也不敢怨言。我以为,这些都是正常的。但后来因为老板太奇葩,身边的同事陆陆续续都走了。有多奇葩呢?首先,不给任何资源、预算,让我们做推广,而且还要求必须做到多少,做不到扣工资。还说,有钱谁不会做推广,一个好的市场肯定是能自己去找资源。其次,非常情绪化,不爽了根本不管对错,先骂你一顿。有时候因为一个banner的颜色让他不满意,我们就因为一个配色,纠结了3天。后来,一直招不到什么人,我的任务就更重了,一个人包揽市场、运营、商务、文案等等工作,而薪水,也只是象征性的涨了几百。有一次,老板让我做PPT,总是说我没有表达出我们产品的核心特点来。然后我去问产品经理,结果他也是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改了5版都没通过,老板说,你要领悟,你要发挥想象力,你要用心去领悟我的产品。其实说白了,一个各种bug,拖了几个月都没法上线的demo包,哪有什么核心特色?于是我才开始想,这种情况到底是不是正常的?我究竟有没有获得合理的待遇?年底的时候,因为公司业绩差,承诺的年终奖也没有了,于是仅剩的几位老实干活的也走了。我才终于萌生退意。我提交辞职信的那天,老板很愤怒,他觉得我给你一份工作,教会你这么多东西,你居然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一走了之?那天是一月一日,他说,谢谢你给了我一个最好的新年礼物。老板的态度,终于让我彻底失望。最起码的,你给的薪水都不够我在这个城市生存,我那些日日夜夜的辛勤工作,都没有得到基本的回报,你却还妄图用恩情来裹胁我。这实在太过分。离开之后,我才发现了新的天地。之后的两年里,我尝试过多种不同的工作,也得到了极大的成长和提高。甚至一度做到总监的职位。(后离职,出来创业。)我终于拥有了要求获得正当回报的底气与实力。我没有欠谁的,工作就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而且我也知道,老板终究是老板,员工始终是员工。无论关系再好,也做不成真朋友。我想对刚毕业及尚未毕业的学弟学妹说的是,不要看轻你的劳动价值,不要不敢去谈薪资,不要被他们的花言巧语给骗了。记住,这一切,都是你应得的。
Xixmy为【[分享]展柜】增加了20热度值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请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
奖励&&&&&&
&&&&&奖励于& 18:06:30
&&发表于&&|&
&& &&筑龙币+10
我还是学生思维吗
点赞
&&发表于&&|&
&& &&筑龙币+10
提升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专业水平,你才会有底气去争取
点赞
&&发表于&&|&
&& &&筑龙币+10
赞成3楼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不要想这么多,学到知识才是硬道理。等技能和水平够了,提加薪也有底气
点赞
后才能评论,评论超过10个字,有机会获得筑龙币奖励!
筑龙学社APP扫码
立即免币下载资料
:&400-900-8066160030被浏览分享邀请回答5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新闻客户端 &
刚入职场的新人,典型的「学生思维」有哪些?
文:覃超|本文授权转载自覃超的知乎
从学生到踏入工作的时候,思维上要注意或者提高的地方呢?这个问题其实还挺有意义的, 特别是我最近2年开始带人以后,有几点注意好了之后的确可以帮忙很多new grad学生更加地适应工作和职业发展。(想当年我毕业的时候,是2010年,刚踏入工作的时候犯了不少的错误;现在想想,自己的确很菜,还走了不少弯路)所以这里我回想总结了下,大概这几点要好好注意。(因为是在美国学校毕业和加入硅谷公司,所以有个别几点是针对北美;但是大部分观点还比较通用)
主动揽活和思考
如果说大学的时候,有老师给你布置任务而且还有deadline之类的东西。在工作上似乎开始也有领导给自己分配一些任务;如果用 tower 或者 teambition(小编:这俩都是办公软件)的话,一些任务还有deadline,貌似和上学的时候一样。如果你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工作上领导喜欢的是你能够proactive(预先主动地,这个词不好翻译) 能够自主地去把负责的事情做好。你要能自己去规划一些事情,同时有好的想法(并且是能够落地的)可以及时和他们去反馈。一般的领导只在你入职最开始的时候,像老师那样来给你布置作业,甚至还有些无微不至的关怀,但是最后希望都是你能够成长起来,独挡一面。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开始入职的时候,你就好像LOL里的英雄出生一样,你要做的是带线补刀,打小怪,就好像完成一个个任务一样;但是你在心中要有一本明确的认知:打小怪补刀赚线只是一个过程(过渡阶段),并不是全部;其目的是为了给你涨经验涨钱涨等级,然后你的目标是要发育成一个能独当一面能出去打野能gank能团战而且和整个团队互补能够配合的英雄!你不是打怪机器,也不是补刀能手,这些只是一个过程,所以你眼睛不能只看着自己今天完成了几个任务(新人的任务一般都是很小粒度的bug或者是小功能),而是心想自己通过完成这些任务可以成长多少,自己开始出去gank或者团战还欠缺什么?如何来补全?
不要只呆在自己熟悉的圈子
这个我做得不太好,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之前竞赛、程序比别人写得快那么一点,于是就可以不在乎圈子和关系。于是渐渐地只和自己熟悉一些中国朋友(圈子不够国际化)吃饭和玩。到了最后我才意识到,当一个工程师做到了上面的级别,你代码能力的重要程度指数型下降而你的 soft skill(除了编程能力之外的软实力) 则越来越重要。这时你的圈子和人脉(即使在公司里)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我建议你逼自己走入主流的圈子。比如:“team lunch” (团队聚餐)这种东西,不管他们是什么牛鬼蛇神,吃什么难吃的东西,你都是要去的,是强制的。国内的话,如果你是工程师的话,就要主动和其他部门或者公司其他职能部门多沟通和合作,不要只是简单地埋头写代码。
看未来和趋势,而不是眼前
这点我觉得是学生事情刚踏入工作的时候最容易犯的错误。根本原因是学生时代一般都没钱也没太多眼界,所以开始挣钱了之后,觉得随便一些收入很容易满足,从而 settle down下来。我看到很多新毕业生在挑公司或者挑工作的时候,看得不是未来(趋势),而只看眼前。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我加入Facebook的时候,旁边同学问我说为什么不去Google或者Apple,那时他们的Android和iPhone,还有搜索和Mac业务如日中天,去一个社交网站干嘛?(当时Facebook可没有Instagram,Whatsapp和Oculus VR)甚至还有人有了Facebook的offer和微软的offer或者Google的offer,最后选择去了Google的。也有人只看工资和现金,对股票和option不去研究甚至摆出一副不在乎的态度的。甚至还有人说 Google 食堂的菜更多,说Google因为有游泳池或者免费的洗衣机,真让人哭笑不得。创业路上有一句话叫做 顺势而为。看清以后发展的趋势非常重要,而且你在这个公司或者这个领域要起步之前(看清楚,是之前)就赶紧跳上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借势公司的成长(而不是在公司已经飞得很高的时候上去)。
这些道理说出来大家好像都很明白,但是在亲自选择的时候很难不犯错误,因为人们总是不愿意思考以后的不确定性而趋向于选择当下的安逸。不然这里问几个问题? 你是选择 BAT 还是 创业公司? 是选择 互联网金融的领域 还是 O2O 领域? VR/AR 是走向爆发还是扯淡?(对的,您要思考!同学)
Prioritize your tasks
(给英文小白翻译下:分清自己工作的优先级)具体说来就是:学习上的课程是有限的,作业也有有限的,而且还有相对明确的deadline和最后一个期末考试;考试完结后,几乎学业清空一段时间。但是在工作上你会发现你没有一个类似暑假或者寒假的东西,另外最可怕的是你的活是干不完的 --- 对的,是无穷无尽的。特别你是在一个上升期的互联网公司的话,给你任务的速度很多时候是超过你的处理速度的。所以这个时候,你在接到一个被分配的任务或者一个email要求你干什么的时候,你不是要马上可以做,而是要强迫自己停顿下,分清现在这个任务的优先级,然后分配好开始时间,之后再开始做。这点尤其重要!特别当看到一个简单或者routine的任务被email或者tower上分配来的时候,不要因为任务简单就马上跳上去干,不然这样极可能最后沦为被简单重复劳动把自己的时间全部占光,最后没来得及干重要的事情,或者没有精力去思考更加长远更有影响力的事情。所以,重申一次,去做impact和urgency最高的事情(这种事情一般来说不是很愉悦,甚至是比较棘手或者说是无从下手的事情),而把简单重复的活尽量后排(或者delegate出去)。这时你才会发现你的忙碌是有意义的,而不是 pseudo work。我常常看到一些毕业不久的人每天都很忙,但却没有抓住重点,只是为了忙碌而忙碌,或者用更加贴切的话描述是:“为了感动自己而忙碌”。很多时候这样的忙碌,最后都是一个屁。之前在Facebook里,对于这样的同事有一个称号叫做“pseudo worker”,领导的职责是直接给他们透彻的反馈,让他们认清自己工作的impact最大化的地方到底在哪儿,同时告诫他们要忍住低impact的简单任务的诱惑对的,那些垃圾任务有着一种诱惑;诱惑着没有定力的人一直去做,一直去做,感觉自己特别有成就感,特别“忙碌和充实”。所以要小心!
在国内创业路上也有很多这样的创始人(或者cofounders),他们自己的方向可能没怎么想清楚,或者路线没有执行得当,却一天到晚在朋友圈筛自己和同事们的加班,觉得这样的“忙碌”很充实。其实这是一种很可怕而且对自己和团队既不负责的做法。一般工作时长惊人但又没有unicorn估值的公司,我总觉得加班是一种羞耻,是自己团队不会分优先级或者战略不明确的表现;如果创始人还一直在那里秀加班来感动自己的话,我的建议是尽早离开。同时我还感打赌,90%这样的公司在加班(和日常工作时间里)的效率是偏低的。
工作并不是你的全部
这点我不太想展开,就罗列几点:
a. 家庭很重要,美国人特别注重life-work balance,在工作台上经常是家庭合照;
b. 可能对于没满30岁的人没有感觉。但是当你迈过30岁这个坎,你会更加注重小孩和家庭的重要性。kids are your future,这是老美们经常说的话。所以那时你应该把重心转到家庭和下一代身上,让他们成为你生命的延续(虽然这很俗,但是是事实。我们都是DNA的奴隶。)
c. 你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不停加班熬夜的时候想想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工作上的很多事情(比如一些小的功能、小的bug)其实对于公司影响没你想象的那么大,而你的身体才是你自己最为宝贵的东西。所以多健身多锻炼作息正常别抽烟。你如果去硅谷逛一圈,最好再工作个一段时间,你会发现那边烟民很少(很多烟民是印度和中国人,还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人),而公司高管经常性的行为是早起健身和周末陪家人,然后还把各种晒幸福的照片往Facebook上发,给人一种齐乐洋洋的感觉。这是一种更加级别的炫耀,是超越了晒车晒房晒奢侈品的更加级别的一种炫耀。
停下来思考职业规划
工作起来之后经常会觉得节奏很快,压力很大,使得整个大脑感觉像是被填满了,还有感觉在很长连续的时间里一直马不停蹄地去应付各种各样的事情。Zuck在一起Q&A的时候,被问及你是如何进行时间管理的;他回答比较长, 但是他核心说的一点就是 “Dont do thing reactively, but proactively.”不要机械式地做被分配的活,而是自己主动规划自己的任务和要后续锻炼和进步的方向。所以,Bill Gates 和 zuck 都会选一年中的一周停下来进行深度思考(gates的思考周),所以你的思考周在哪儿?即使你没他们那么牛,来几个思考日总归可以的吧?
责任编辑:黄小希
(本文来源:心理杂志
没有相关新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160030被浏览分享邀请回答3.7K15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9.5K35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职场中的学生思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