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天府文化手抄报》

让天府文化成为城市独特印记 让全体市民感受城市发展温度_网易新闻
让天府文化成为城市独特印记 让全体市民感受城市发展温度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让天府文化成为城市独特印记 让全体市民感受城市发展温度)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既需要壮大经济、做强产业,增强发展“硬实力”,也需要传承文化、做优文创,提升发展“软实力”。城市的核心是人,无论是“硬实力”“软实力”,城市发展成果,城市市民共享。在成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这座城市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面向发展未来,以一座城市的名义,成都写下愿景——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现代文明,让天府文化成为彰显成都魅力的一面旗帜!回应市民期待,以一座城市的名义,成都发出宣言——以市民感受为导向,努力使城市发展更有温度,让人民群众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热词】 城市之韵涵养天府文化发扬城市气质韵味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有着天府文化的深厚根基。站在新起点的成都,也赋予了天府文化新的含义——“创新创造、时尚优雅、乐观包容、友善公益”。怎样理解这一全新内涵?怎样发扬出城市的气质和韵味?聚焦这一话题,代表们展开了热议。“报告让我感触最深的一点,便是提出要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这让我感受到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党代表、市发改委项目管理协调处主任科员张实睿说出他的感受,成都生活节奏虽然慢,却体现出成都人面对生活的从容与优雅,和面对未来的乐观与豁达。他说:“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任何一种文化,发扬其积极的一面,抑制其消极的一面。尽管不是本地人,却也能深刻体会到这种城市的气质和韵味。”党代表、金堂县委书记金城有相同的感受:“用天府文化包装涵盖,是对成都多元多样多彩文化的高度准确概括。”报告提出传承巴蜀文化、发展天府文化,把握住了成都的历史源流和文化脉络。“成都的快发展与慢生活、乡村风与国际范、千年传承与现代时尚、和谐包容与大气磅礴,都植根于成都特有的文化基因。”他说。而在党代表、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傅艳看来,报告中关于发展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统筹社会救助、支持社会关爱救助和慈善事业发展的内容,值得进一步挖掘打造。“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成都平原被誉为 天府之国 ,是古蜀文明重要发祥地,孕育积淀出思想开明、生活乐观、悠长厚重、独具魅力的天府文化特质。”党代表、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副总经理蒋辉表示,报告提出,要让天府文化成为彰显成都魅力的一面旗帜。地铁作为大运量公共交通工具,每天迎来送往大量乘客,在承担交通功能的同时,也是城市的风景线。从列车到车站,成都地铁都充分扮演好历史文化载体的角色。在3号线一期中,带着大熊猫元素的“盼达号”列车成为全国“网红”。而为更好通过地铁“窗口”展现城市文化、凸显成都独特魅力,目前,公司正统筹资源,在7号线、10号线一期开通前,深入挖掘地铁沿线文化元素及线路整体功能意义,同时面向社会征集“金点子”,打造主题列车,在两条线路开通时,同步亮相。【热词】 城市之根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天府文化记忆作为全国十大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怎么能不具备自身独有的特点呢?此次报告提出,要大力弘扬古蜀文化、三国文化、大熊猫文化等特有文化,加强古蜀文化遗址、工业文明遗址、古镇等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传承成都故事和民风民俗,留住天府文化的根脉和记忆。对于这点,代表们无不赞同。“要努力弘扬天府文化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让更多市民理解巴蜀文明优秀的文化因子,为丰富天府文化科学内涵提供强大的历史支撑。”党代表、成都博物馆馆长李明斌说,成都是一座具有5000年文明史和3000多年城市史的古老城市,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而这一历史发展轨迹基本都保存在成都博物馆里。“成都博物馆在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通过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赋予文化遗产时代性,为构筑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和历史认同作出了贡献。接下来,成都博物馆将加大力度举办临展、特展、大展,并开展一系列学术活动,逐渐丰富和完善天府文化,让传统历史文脉根植于每个人心中。”在党代表、市文广新局局长师江看来,传承天府历史文脉,要以延续天府文脉为牵引,注重实体呈现城市历史脉络,重点规划建设东华门遗址公园、邛窑遗址公园等,重点实施“杜甫千诗碑”,着力打造天府历史文脉核心区,完善博物馆体系,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行动,推进成都技艺、成都民俗、成都戏曲、成都美食等非遗在融入生产生活中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推进文物保护利用与创意设计融合发展。“与此同时,报告提出还要加大天府文化品牌打造和营销力度,精准实施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和城市形象推广,高水平建成成都中心、天府中心等城市文化地标。”党代表、青羊区委副书记雷平谈道,报告内容丰富厚重,契合发展实际,下一步,将结合区位特色、资源禀赋、文化底蕴,围绕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大力实施成都源城有机更新,重点推进成都中心搬迁改造及周边区域更新,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成都中心这一文化地标。同时不断优化和拓展城市空间,提升产业层级,做优中心城区功能品质。“报告指出,要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党代表、成华区委书记刘光强表示,成华区在文化塑造方面,将保护和利用好工业文明、熊猫文化、古蜀禅茶文化等特色文化;制定工业文明遗产保护利用规划;加快推进成都自然博物馆等一批重大文体项目建设。同时加快推进方家河等28条河道整治工程建设,以此为基础,挖掘沿岸历史文化底蕴,让河道成为文化长廊。在党代表、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副书记崔昌宏看来,还应对古遗址予以充分保护性地利用并打造,参照国外经验进行就地保护和展示,让历史遗址与现代建筑并存,让古代遗址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让成都成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同时加大对重大文化主题公园的支持。【热词】 城市之品激发文化创造让人文成都勇立时代潮头“萃取天府文化精华,融合创意创新智慧,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创造和文化产业优势。”——这是报告对于城市之品的内在要求。集聚文创资源要素,推动文创产业跨界融合,实施文创企业培育工程……代表们纷纷表示,要激发文化创造,让人文成都勇立时代潮头!“报告提出,要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创造和文化产业优势,描绘出了文创产业的广阔发展前景。”党代表、蒲江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局长李辉说。落实到具体发展措施,代表们也有话说。“按照新发展理念,紧扣绿色、生态、休闲主题,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党代表、锦江区三圣街道党工委书记伍华谈道,首先是完善文化创意产业链,催生高品质的农家乐、艺家乐等,培育一批文创品牌。其次要完善配套,提升旅游品质。做好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根据主题景区栽种花草树木,体现花乡特色。同时完善互联网平台,实现花乡服务管理智慧化,推出花乡电子服务平台、VR体验平台等。此外强化多元化管理主体,积极搭建各种参与评比平台,以村规、行业协会自律等方式,促进花乡提档升级,实现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党代表、大邑县委副书记王琰表示,下一步将结合分管工作抓好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以安仁“文化+旅游+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小镇建设为载体,突出抓好生态环境的提升、文化资源的挖掘、文创产业的发展和文创品牌的打造,以文创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为成都建设西部文创中心贡献大邑力量。党代表、崇州市街子镇党委书记杨凯则谈道,现在的街子古镇是一个文化创客小镇,拥有一大批老专家老学者等文化创客。比如“青城文创硅谷”等一批外来的专家学者,为街子古镇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很大的活力。要从形态上去引导这些文创产业,既要符合街子古镇的文化本底和特色,又要具有它们自身的活力。同时,还将进行文脉的梳理,守住历史之本、历史之魂,利用古村落来进行保护和传承。全域旅游示范镇,要利用各镇各村落的老村庄、老房屋,街子古镇将推行“百年老屋”,做成文化体验馆,加以保护和利用。“报告对成都的城市能级是一次全方位提升,对成都的发展方式是一次全方位变革,对成都的治理体系是一次全方位重塑,对成都人民的生活品质是一次全方位提高。”党代表、都江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唐小峰如是说。作为旅游名城的都江堰市,将厚植历史文化根基,培育壮大文创产业集群,促进文创与多产业深度融合,在成都建设西部文创中心功能提升中作出都江堰贡献。党代表、成都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扬杰也认为,报告回顾工作“实”,确定目标“高”,路径措施“新”,特别是关于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以及国际体育赛事名城建设的内容目标明确、举措有力。为此,成都文旅集团将从推动文创制造和构建文创空间着手,积极参与西部文创中心建设,从城市品牌营销着手,积极参与对外交往中心建设,从场馆建设和赛事引进着手,积极参与国家赛事名城建设。【热词】 城市之魂以文化人、以德润城共建精神家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凝聚团结奋进的共同价值追求。”铸就城市之魂,成都在践行。围绕精神家园建设,代表们表示,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用新发展理念凝聚城市精神,引领文化建设方向,以文化人、以德润城,让人文成都闪耀真理光辉!“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市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文化自信。要深入研究阐释天府文化中包含的中华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把天府文化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城市精神的丰厚滋养。”党代表、市文广新局局长师江说道,为此,我们要繁荣创作,推动艺术创作登“高原”攀“高峰”,推出天府文化的艺术精品。同时,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和发展文化民生,在全国率先实现文化小康。还要着力提高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满足城乡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文化消费,陶冶道德情操。“着力繁荣天府文化,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围绕 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 ,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党代表、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文明办(市创建办)主任张映明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主线,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大城市文化遗址保护,打造成都非遗之都、博物馆之城、音乐之都、设计之都等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魅力,努力建设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铸造城市之魂。党代表、双流区区长徐刚认为,报告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指明了方向,对双流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双流将全面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围绕城市湿地公园统筹考虑新城开发,参照国家试点标准加强城市设计管理,利用自然本底管制非建设空间,提倡慢行生活、混合用地,依托公共建筑打造文化精品和城市地标,保护老城区内在肌理,用“城市针灸”激发老城区活力,加强城市管治水平,合理控制环境容量和建设标准,重点做好特色古镇、文化街区的保护性开发。党代表、崇州市委副书记骆良云认为,报告统揽全局、目标明确,彰显了市委对表看齐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下一步,将全面贯彻落实报告提出的系列决策部署,对分管工作进行再研究、再审阅、再落实,使市委要求在分管领域落实落地,重点抓好崇州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交通发展再跨越、城市治理水平再提升。党代表、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米兰佳认为,彭州要主动对接成都发展目标,强调永续发展,培育和壮大绿色产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深入挖掘城市文化根脉,建设“牡丹小镇”“古蜀小镇”等特色小镇,推动生态保护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宜业宜商宜居城市环境持续改善民生城市更有温度【热词】 公共服务全面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育、医疗、体育、养老、文化……这些民生领域,长期以来备受市民关注。“全面提升教育水平,推行教育发展标准化,作为一名教育人,我很受振奋。”党代表、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胡昳表示,为实现成都教育“学有良教、品质卓越”,助力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将遵循办学规律,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着眼学生全面发展、长远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能力。“民生福祉是这座城市不变的关怀,成都迈进下一个 黄金五年 ,我们一定把健康成都建设的担子担在肩上。”回应民生关切,党代表、市卫计委主任谢强介绍道,未来将合理布局市域优质医疗资源,推动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同时,“十三五”期间还将投入29.95亿元实施基层医疗卫生硬件再提升,推动基层医疗服务“升起来”。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一直是党代表、成华区委书记刘光强关注的焦点,他表示,成华区计划五年内投资400亿元,大力实施“交通畅行”“公共配套品质提升”“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等重点工程,努力实现城市“从面子到里子、从地上到地下”的全新蝶变,为市民营造出更好的生活环境,其中包括加快实施列五中学改扩建、百汇医疗等132个教育、卫生、便民服务设施项目。【热词】 就业社保全面提升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保是民生之基。“提升就业和社保水平,进一步增进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作为民生部门,我们责无旁贷。”党代表、市人社局局长张济环表示,将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机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和更加公平的就业机会,切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加快建设中国·成都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同时,在健全社保体系方面,将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开展长期照护保险试点,推进社会保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让大爱阳光照亮每个角落、让党的关怀温暖每个家庭 ,这是对全市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庄重承诺。”据党代表、市民政局局长张孝军介绍,市民政局建立了市、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关爱援助服务网络,并建立健全社会援助体系,主动发现、及时解决困难群众所遇困难,确保特困群体正常生活。在养老设施建设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今年还将准备建立67个社区养老院,72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床位13000张,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以市民感受为导向,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就是要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党代表、青羊区人社局局长周青表示,解决一个人就业,就能稳定一个家庭,温暖一个家庭。将切实打通就业“最后一厘米”,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舒心的就业服务,特别是做好困难大学生就业。【热词】 全面小康全面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寄寓着全市人民期盼,是一座城市许下的庄重承诺。“全力推进简阳脱贫攻坚,按照 两年脱贫攻坚、三年巩固提升、五年高标准全面小康 的目标,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增强贫困地区 造血 功能,确保到2020年与全市同步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代表、简阳市委书记赵春淦表示,当以百倍信心、千倍努力,以“绣花”精神和手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进一步在交通基础设施、基层医疗、基础教育等方面着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全面改善农村条件。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党代表、简阳市望水乡党委书记胡桃红直言,望水乡肩负了年底前完成全乡5个村405户1335人的脱贫重任。如何破题?胡桃红表示,将按照“三步走”目标要求,建强村组道路、水利、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加快全乡5000亩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水蜜桃、樱红李、柑橘、绿色有机蔬菜4大产业。同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秀美山水资源,积极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热词】 人居环境全面加强人居环境建设报告提出,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城市工作的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强化尊重自然、绿色低碳理念,引导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引起了代表们热烈反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永续发展的基础,报告既考虑了生态本底和环境承载力,又兼顾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可谓 标本兼治 。”党代表、市环保局局长王锋君认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是一项系统的民生工程,将实施最严格产业准入和环境保护制度,从控制增量方面加强源头控制,坚决削减存量淘汰落后产能,并精心组织实施好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三大战役,促进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我们将系统谋划,抓好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防洪能力提升、水网体系建设和行政执法监管六大重点任务,全面落实江河湖库河长制管理。”全力“重拳治水”,党代表、市水务局局长阳昌寿表示,还将加快推进环城生态区建设,强化毗河、江安河等重污染流域治理,加快建构百水润城、水清岸绿的城市水环境。郫都区是都江堰自流首灌之区,上风上水,八河并流。面对良好的生态本底和自然环境,党代表、郫都区委书记杨东升表示,将扎实开展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和环城生态带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和城市民生。精准书写水务环保民生答卷,党代表、兴蓉集团董事长李本文表示,将持续加强水务环保业务管理,积极推动市域供排一体化,主动参与市域环境综合治理,努力提升全市供排水服务水平和环境质量。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是实现快捷高效城市出行的基础。据党代表、市规划局局长张瑛介绍,按照规划,我市将扎实推进“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绿色交通体系规划,构建由快速轨道交通网、城市公共交通网和城市慢行交通网共同组成和高效衔接的“三网融合”绿色交通体系。同时,党代表、成都交投集团董事长张胜表示,将重点实施城内、城外联动,畅通三环十六射快速路网,改造提升和加密高速路网。“今年年内完工成彭 四改八 并启动 成温邛四改八 工作,新建大邑到花水湾、邛崃至天府新区高速公路。”
让市民“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党代表、市林业和园林局局长杨小广对此感触颇深。“筑牢 两山环抱 绿色生态屏障,构建 星罗棋布 绿地体系,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是我们下一步工作重点。”对此,杨小广明确了一组目标数据:力争到2021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1%;建成区绿地率达40.5%,绿化覆盖率达到45.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成都传媒集团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特别报道组记者徐璨 缪梦羽 胡清 杨彩华 李霞 袁弘 侯初初 张家华 文豪 常斐 王李科
(原标题:让天府文化成为城市独特印记 让全体市民感受城市发展温度)
本文来源:成都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青羊塑造天府文化新记忆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青羊作为成都地理原点,是拥有历史文化坐标最多的一个区域,也是中心城区宜业宜居标杆和居住首选地。如何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青羊做出了发展天府文化的安排和清晰路径。
  如何保护和传承历史文脉?青羊区将挖掘历史文化街区和古建筑群落的文化底蕴,做好辖区内宽窄巷子、文殊院、金沙遗址、杜甫草堂等重点文化点位的保护;以非遗博览园提升为重点,推动非遗文化传承和创新;高水平、高标准抓好成都中心等城市文化地标的规划建设;围绕“创新创造、时尚优雅、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深挖历史文化内涵,依托非遗节、金沙太阳节、诗圣文化节等文化节会,大力实施品牌塑造和营销活动,推广宣传天府文化。
  如何打造天府文化传承载体?青羊区围绕“成都中心、琴台路、文殊院、青羊宫、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重点区域,突出“产业、绿化、文化、城市管理和社区治理、党建”六位一体,以宽窄巷子为标杆,推动琴台路、文殊坊片区等特色街区提档升级,加强对宽窄巷子―小通巷片区文化氛围营造和载体提升,打造一批最能体现天府文化、天府生活的街区和社区。
  如何创新创造天府文化?青羊区将打造重点文创产业园区。以宽窄巷子、少城国际文创硅谷、峨影1958影视产业园区、西村文化创意产业园、绿舟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5大园区为重点,推动文创产业全域布局。完善文创产业体系。坚持“优先发展现代新兴文化业态”和“推动传统文创产业转型升级”两手抓,重点发展信息传媒、音乐影视、文博旅游、动漫游戏、文创设计等产业。着力引进和培育文创骨干企业。加大对重点项目特别是龙头项目的引进力度;促进蜀江锦院、经典汇等本土企业将传统文化与时尚创意有机融合,实现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千帆批量_新闻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来源: 《先锋》 作者: 苏宁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创新创造、时尚优雅、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命题。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天府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彰显出特殊的意义。
近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让城市闪耀人文光辉》中,提出要深度发掘地域文化特质,推动天府文化创造性转化,“让天府文化成为彰显成都魅力的一面旗帜”。如何认知、理解和诠释天府文化,使之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而贯通古今,面向未来,非常重要。
天府文化与丝绸之路有着紧密联系
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证明,天府之国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也是现今“一带一路”的重要区域。天府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生态系统中一个独特的分支,因其特殊的地理空间,在中国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文化表征。历史上的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不仅在经济、交通方面有紧密联系,文化方面也可看作有紧密关系的一个整体。龙晦先生在《敦煌与五代两蜀文化》中说,东晋张骏上书于朝,便是假道蜀中以达建康,甚至为了上表的畅通,不惜称藩于李雄;北凉沮渠蒙逊僭位于河西,也常与益州刺史朱龄石相互报聘来往,因此蒲江龙拖山峰崖有西凉“嘉兴元年”(公元417年)的纪年,便是很自然的了。在佛教方面,蜀中之贤护、法绪均来自河西,刘宋中叶法献由巴蜀至于闻取经,北魏西行求法之智猛,长住凉州,后入蜀传授禅学,元嘉末寂于成都,故汤用彤先生云:“宋时蜀中禅法之盛,本与北凉有关。”敦煌与四川两地相距遥远,但是它们之间的交通很早已经开始。现存年代最早的词便是在这两个地方创作的,四川大足的民间石刻作品与千佛洞民间壁画之间有很强的相似性。翻阅唐诗,大量有关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的描绘,更加有力地证明了二者之间的联系。从唐诗的精彩描绘中我们可以看到,隋唐五代,这条交通、文化与商贸交流的丝绸之路、东西方交流的纽带,由中亚向中国西南部延伸。天府之国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原因,担当了丝绸之路的特殊作用,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异质文化交流场域。
从古到今,天府文化彰显独特魅力
巴蜀自古人文荟萃,并未因“蜀道难”而形成文化桎梏,反而在多个重要历史时期成为中华文化的重镇,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质。许多文豪大家、文化巨作出自天府。两汉文化、三国文化、唐宋诗词、明清文学、川剧艺术、抗战文化等,无不堪称翘楚。正如近世历史学家刘咸昕所言:“宋一代之史学实在蜀,此当就六朝以来南北文化论之,盖自永嘉南渡,文风南盛而北衰。唐以科举取士,又重门阀,不重乡贯,士多以官为家,始聚于北。五代之乱,北纬兵躏,惟吴、蜀二方多收文士,北宋资之以开一代之文,欧、曾、王、苏其著也。宋复南迁,得有吴、蜀,掌故文献,蜀人保存之力为多。”苏轼开创豪放派词,传遍大江南北;黄庭坚、陆游、范成大流寓或宦游天府多年,后又出川,留下脍炙人口的佳作。绘画艺术,五代时期西蜀和南唐成为全国两个绘画中心。隋唐五代时期,中原许多画家流寓四川,玄宗年间,画圣吴道子曾两次入蜀,开创山水画派;雕刻艺术,以大足石刻为代表的石窟艺术达到高峰,与宋以后北方石窟艺术渐趋衰落形成鲜明对比;宗教文化,从魏晋南北朝到清代,四川寺庙、道观等建筑以及石窟艺术、塑像、音乐等表现宗教文化题材的文化艺术快速发展,宗教文化与民间艺术的融合,体现出四川艺术独特的发展趋势。在说唱艺术等中国民间艺术发展史上,天府之国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宋代成都等地“游尝”之风畅行,瓦肆、勾栏兴起,形成南北民间艺术交汇,百花争艳的局面。民间艺人创作了宋杂剧、元诸宫调等新的艺术形式。南北词派、南北音乐、南北歌曲演变有序,风格独特,兴盛一时。多种类型汇聚、民族文化艺术的融合,形成天府文化鲜明的包容性特征。从历史来看,天府之国的文学和艺术领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建树。
现代文化阶段,特殊的大时代背景,同样使天府之国成为开放的文化交流场域。四川的抗战文化内容非常丰富,出现了许多文学大家和文学流派,产生了重要影响,聚焦于中国现代文化多义项的重建与复兴。现代的郭沫若、巴金、沙汀、艾芜、李劼人,当代周克勤、马识途、王火、阿来等作家为代表的成都文学,是中国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代的四川成都文化,如改革开放近40年形成的改革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抗震救灾精神等,极具创新性。成都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近40年来有着太多的故事!抗震救灾凸显了坚韧不拔的天府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刷新时代的精神坐标,感动中国;成都的诗歌、小说等精品文学创作享誉世界。这些都是成都这座城市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的底气,是天府文化创新发展的出发点。
传承创新,用新发展理念凝聚城市精神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传统文化怎样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确非常关键。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为天府文化提供了重大机遇。成都要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的开放精神,将天府文化的特质表述为“思想开明、生活乐观、悠长厚重、独具魅力”,这既是对成都历史文脉精髓的萃取,也是成都文化发展的坐标和愿景。20世纪以来,天府文化经历了从古典中嬗变,拥抱现代的过程。建设世界文化名城,需要我们从悠久的文化积淀、丰富多彩的历史样态与生活实践中提取智慧,创新发展,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从市场配置来看,要使成都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并使其助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我们不仅注重文化载体建设,更要挖掘天府文化的内涵;需要我们梳理体现天府文化特色和创造力的内容,加强整理研究、教育传承、文化认同和创新发展;需要我们增强文化凝聚力,续写天府文化开放包容的创造活力,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涵养与支持。在新的语境下联系现实,建构新的文化语汇,把特色文化加以创造性转换,呈现成都“生活乐观、悠长厚重”文化特质中所独具的魅力。在此基础上,留住根脉,以新的时代视角审视其传承与创意展示,用新发展理念凝聚城市精神,引领文化建设彰显天府文化的时代风采,让天府文化成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文化基石。相信假以时日,突出优势和创造源泉,成都将能够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大格局中,一座具有国际风尚、中国风范、成都风采的世界文化名城。
(作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成都,一带一路,紧密联系,独特魅力
网站编辑 - 程卫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弘扬天府文化手抄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