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中国移动面临的挑战主要挑战是什么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八大新挑战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作者:责任编辑:康慧珍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李佐军
  一国特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总是在各种机遇和挑战中前行的。抓住机遇很重要,应对挑战同样很重要。认清挑战是应对挑战的前提,其实挑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挑战在哪里,稀里糊涂地倒在挑战中。认清了挑战后,就有可能应对好挑战,因为过去的历史反复证明,我们就是在应对一个一个挑战中不断前行的。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已进入到经济增速换挡、经济结构转型、提质增效升级的新时期,国际经济政治格局也在重组,人口、资源、环境、技术等都在发生重大变化,开始遇到如下许多新挑战。
  挑战一:国际环境变化带来挑战。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增多;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推进“再工业化”、“再制造业化”,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了正面的竞争;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复苏,美元开始进入升值周期,加息预期升温,导致国际资本市场、汇率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出现动荡,中国热钱面临外流的压力,对国内本已紧张的资金链构成了威胁。从国际政治格局来看,在中国经济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戒心增加,部分领域的国际环境在恶化;随着美国开始重返亚太,推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周边国家与中国的摩擦不断增加。所有这些国际环境的变化都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挑战。
  挑战二:人口老龄化提前到来带来挑战。在持续三十多年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后,“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经济高速增长难以为继。一方面,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我国老年赡养比从1999年的10.2%上升到2010年的11.9%。2011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9.1%,老年赡养比上升到12.25%。2012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上升到9.4%,2014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0.1%,首次突破10%。据联合国2011年5月份发布的《世界人口前景2010》预测,203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组占比为16.47%。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另一方面,近年来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开始下降。国家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74.4%,比2010年微降0.1个百分点,总抚养比由34.17%上升到34.35%。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为74.1%,较2011年继续下降0.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人口红利”消失的拐点开始出现。据联合国2011年5月发布的《世界人口前景2010修订本》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数量为13.93亿,0至14岁人口组占比为14.61%;15至64岁人口组占比为68.92%。据此计算,2030年总抚养比为45.1%,较2011年的总抚养比34.4%上升10.7个百分点。
  挑战三:资源环境恶化带来挑战。资源环境恶化突出表现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压力加大上,资源短缺、环境治污都会加大经济发展的成本。先行发达国家在高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时大多只有几百万或几千万人口,且可以通过殖民掠夺来满足资源能源需求。而中国拥有近14亿人口(比先行发达国家的人口总和还多),正处于高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资源能源,且不能靠殖民掠夺,必须通过国际市场去购买,故资源短缺带来的国际资源能源市场的波动都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国内比较容易开采的矿产大多开采得差不多了,越往后开采成本越高,价格要进一步上涨。同时,环境污染治理的压力也越来越大。2008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居全球第一,到2020年前后全球30%左右的碳排放量都可能由中国贡献,届时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国际压力。中国推进低碳发展面临几个特殊挑战: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属高碳排放阶段;资源禀赋结构是“多煤、缺油、少气”的高碳结构;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高碳的加工制造环节;粗放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锁定效应”。
  挑战四:经济增速换挡带来挑战。经济增速换挡与经济周期性波动不同:经济周期性波动是经济增速下来了还可以再返回原来的高度,而经济增速换挡则下来了就不能再返回原来的高度,由此带来的挑战远大于周期性波动带来的挑战。2010年一季度GDP增速曾达到12.1%的高度,自2010年二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直至2015年二季度的7%,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经济底部还未探明,继续下行的可能性很大。这种趋势显然已不能完全用周期性波动来解释,而是属于由原来的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经济增速换挡会带来一系列挑战:经济结构必须调整,部分行业萎缩,部分企业面临破产;市场需求减少,订单减少;就业岗位减少;财政增收困难;金融风险加大等。
[责任编辑:康慧珍] 1
  从宝蕴楼到前三殿,从珍品文物到绝世技艺,中华传统文化拉近了两国元首之间的关系,更令这次举世瞩目的外事活动洋溢着东方文化的璀璨光辉。  文艺作品肩负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天然使命,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起引领作用。
  习近平强军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军事篇”。习近平强军思想是强军实践经验的智慧结晶。  
光明网版权所有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持续挑战
日 09:20来源:
一个时期以来,资本流入尤其是以投机为目的的短期资本进入境内,对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不小冲击,并增加宏观调控难度,影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这一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持续挑战。
三个数字刚巧吻合
今年以来占款和外汇储备增加较多,资本流入加快。今年上半年共新增外汇占款约2.1万亿元,同比多增8000亿元;外汇储备增加3500亿,是去年同期的6倍多。上半年因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特别是进口结算增长加快导致的外汇需求减少了约6000亿人民币,同时因对美元升值导致的名义储备增加。但即使扣除这两个因素,上半年的外汇占款和储备增速也明显加快。此外,今年上半年贸易顺差同比下降了约100亿美元。与此同时,FDI同比增加约130亿美元,外汇占款中的不可解释部分(通常作为短期资本流入的粗略估计)则同比大幅增加1200多亿美元。这些都清楚地表明,资本流入加快是外汇占款和储备快速增长的主要推手。
当前,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资本流入的牵制。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六次准备金率上调回收资金约2.25万亿元,与新增外汇占款和储备的数据基本吻合。如果说公开市场操作主要用来回收市场到期流动性,那么六次准备金率上调则主要对冲了因外汇占款增加而带来的新增流动性。显而易见,如果没有这么多的新增外汇占款和资本流入,上半年央行就不必如此密集、频繁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了,或者说上调的频率可以明显降低。可见,国内货币政策操作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境外资金流入。
流动性偏紧导致资本流入
实证研究表明,资产价格上升、汇率升值预期和境内外利差都是影响跨境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上半年,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股票市场萎靡不振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预期扩大无疑是导致短期资本流入加快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去年6月汇改重新启动以来,人民币重回升值通道。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2.3%,汇率升值预期始终是吸引资本流入的重要因素。更为重要的是,今年以来,在融资需求旺盛和物价上涨较快的条件下,信贷增长继续放缓,信贷供给受限,而社会融资总量也低于去年同期。供求关系偏紧加上存贷款基准利率三次上调,导致今年以来资金价格不断攀升,货币市场利率多次出现暴涨,银行贷款利率普遍上浮且幅度加大,民间借贷利率更是一路飙升,甚至出现了100%的高额年息。同时,目前仅以存款基准利率来衡量的中美利差已超过3%,为近十年来最高。若用民间借贷利率或货币市场利率来比较,利差会更大,逐利的国际资本自然&闻风而动&,择机而入。
境外资本加快流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货币政策面临挑战。客观地说,境外资本加快流入有助于解决部分企业和项目的融资问题。但其负面影响则更为显著。其一,部分境外资本进入房地产和&两高一剩&行业,因多以非信贷或民间借贷的形式而较难监管,这会妨碍经济结构调整。其二,更为严重的是,因资本加快流入导致货币政策偏向收紧,并通过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回收因资本流入增加的流动性。这使得难以从境外获得融资的企业和项目出现融资困难,特别是小微企业。货币当局为实现M216%的增长目标,采取数量型工具进行调控无可非议。但客观上形成了总量调控合理、结构问题加重的局面。其三,容易形成&资本加快流入&政策调控力度加大&利率水平更高&资本进一步流入&&&的循环,给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带来更大的压力。实际上,这一问题在2005年汇改以来始终存在,只不过时重时轻。
多措并举减缓资本流入
从国际上看,若美国经济持续复苏、利率水平提高,加上若减税成行,资本会有一定程度回流,但不要对此寄予太大希望。中国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都会维持相对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且市场空间大,稳定性好,对国际资本有持久的吸引力。为使经济运行健康,货币政策更加有效,建议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以控制和缓解资本流入,减轻其对货币政策操作的压力,保障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第一,应进一步降低经济增速。关键是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尤其是要遏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目前地方投资占总投资比例已经高达94%。政府换届和区域规划的实施以及保障房建设未来都可能拉动投资,使之居高不下。
第二,货币供应增长应维持在适当水平。建议M2增速维持在16%,不宜明显下降。下半年可以适度加快信贷投放,特别是加大对保障房和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需要的话,M2增速16%的控制可以稍有弹性。
第三,适度安排货币市场对冲力度。合计公开市场操作和准备金率上调,上半年的对冲力度在80%左右,比往年的平均水平略高些。下半年可以考虑适度减缓对冲力度,以避免货币市场利率再度攀高和流动性阶段性偏紧状况出现。
第四,加快直接融资发展步伐,同时规范&影子银行&融资。应加快发展股票和债券融资,对&影子银行&融资也应以规范引导为主,不宜&一棍子打死&。通过促进融资渠道多元化,来缓解融资难问题。通过保持境内流动性合理和适度,保证境内企业能够以合理的成本获得资金,从而对境外资金形成挤出效应,防止境外资金&有机可乘&。
第五,谨慎使用利率工具。当前实际执行利率高主要是因为银根偏紧,在此情况下,商业银行具有很强的定价能力。未来基准利率上升依然会提高实际执行利率,特别是对那些议价能力不强的中小企业而言。加息推高市场实际利率水平,会对资本流入带来新的吸引力。
第六,应全方位监控热钱流入。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加强国际合作,严格审查进出口贸易的真实性,进一步加强监控力度,尽可能防止热钱流入。与此同时,还应进一步改善直接投资管理,严格监管境外资本流入&两高一剩&行业,对房地产和私募等方面的资金流入管理也应加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网个人中心
请先登录再进行操作
记住登录状态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扫描二维码进入手机版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哪些新挑战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哪些新挑战
09-03-07 &匿名提问
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摘 要] 中共十六大对刚迈进21世纪的作出了两个清晰而准确的基本判断:一是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二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从两个基本判断出发,全面客观地审视我们当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所提供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 国内外环境; 机遇和挑战 刚迈入21世纪之时,在十六大清晰而准确地作出两个基本判断: 一是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我们党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二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人深刻地理解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必将在前进路上不迷失方向;清醒地牢记自己的历史任务,必将为实现奋斗目标而不动摇。从上述两个基本判断出发,全面客观地审视我们当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所提供的机遇和挑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21世纪初期是中国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期 从国际环境来看,和平、发展、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稳中有变、和中有斗、缓中有紧、喜中有忧,对我国利多于弊。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 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经历了56年的建设,已经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于世界第7位,中国进出口贸易居于世界第3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国际形势黄皮书《2006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认为,中国的综合国力已超过日本(第7位),居世界第6位。从整体实力看,中国仍属于国力次强国家。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以下有利条件: (一)发展需求劲头足 第一,居民消费结构迅速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迅速提升的状况。“老四件”(即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持续了几十年,80年代逐步兴起的“新四件”(即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高级音响)现在已司空见惯,进入21世纪之初的“新新四件”(即商品住房、小汽车、通讯、旅游)正迅猛发展。随着居民消费结构逐年升级,居民消费支出总额倍增。2000年城市居民消费开支只有2184元,到2004年达7180元,增长达3.3倍;2000年农村居民消费开支只有515元,到2004年达2185元,增长4倍多。 上述情况表明,我国消费市场非常广阔,商机无限,广大人民改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无穷尽动力。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据2005年12月经济普查第三号公报发布,我国2004年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第一产业为13.1%,第二产业为46.3%,第三产业为40.7%。这表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仍未达到完全合理和优化。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将对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大动作,要重点抓好三件大事:一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二是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基础产业设施建设。 第三,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2003年我国城镇化占40.53%,预计2010年达到47%,2020年达到55%。加速城镇化的进程,不仅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同时是保持我国发展需求的势头一项长远的举措。 (二)发展基础较好 第一,我国有取之不尽的劳动力资源,拥有丰富的科技人力和人文人力资源,并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在5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我国“十五”计划期间完成了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如小浪底工程、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已初见成效。南水北调正在筹划实施中。到目前为止,全国高速公路大体联网,最低程度是省内联网。 第三,科技教育基础较好。建国以来,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成果,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拥有一支可信赖的有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相当庞大,已拥有保持在校学生一千多万的共计1731所高等学校,全国普及义务教育人口达适龄儿童的98%左右,整个国家的文化科学知识素质有很大提高。
16:25 jerry (三)初步具备发展的体制保障 以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国内统一的开放的市场逐步形成,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已逐步接轨;政府职能正朝着“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转变,为全面建立起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制度而努力。此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四)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 党中央和国务院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度重视保持社会稳定。一是正确对待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发展变化的种种表现,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努力做到及时发现,正确处理,有效处理;二是高度警惕来自敌对势力的破坏、颠覆和渗透等活动,重拳出击违法犯罪的案件,以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 二、21世纪初期是中国各种矛盾的凸显期 (一)两个基本情况 1.我国是个经济大国,却不是经济强国。以2002年为例,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排在世界第6位,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127个国家中排在第73名。美国等18个国家早已完成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即第一次经济现代化;现在美国等6个国家已经从工业社会进入知识社会的发展阶段,即进入第二次经济现代化进程;其他12个国家也迈入第二次经济现代化的起步阶段。 中国目前还在推进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中后期。当今中国,农业社会、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0%,相当于1870年美国、法国和德国的比重水平。 2.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因素,我国东中西部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比重很不平衡。年东部经济上升,中部西部经济下降。这说明我国地区发展不协调是非常突出的,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特征,这个不协调不仅存在于经济发展的差距,也存在于社会发展的差距。 (二)七大主要问题 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这个问题早在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就提出来了,到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强调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我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努力进行了多年,但现状依然是:取得明显进步,水平依然很低,矛盾非常尖锐。因此,要下定决心,找到发展生产力的正确途径。 2.产业结构不够合理。1978年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有所变化,但这样的结构,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而且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反映了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结构低水平。这种低水平在第三产业内部表现为,生活性服务长期占主导,生产性服务业处于非主导地位。这表明金融保险、房地产、物流产业、科技开发、信息资源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迟缓。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也反映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 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只有24%,在世界50个主要国家中我国排行24位,排在印度和巴西之后;美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60―70%。我国对外技术的依赖程度高于50%,美国、日本只有5%以下。事实深刻地告诉我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关键。 4.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这对矛盾将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是缺水的大国,人均拥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600个城市有400个缺水,110个严重缺水。我国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40%。从1996年至2003年底的7年间,我国减少耕地达1亿亩。此外,石油人均储量只有世界人均储量的8.3%,天然气只有4.1%,铜是25.5%,铝是9.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5.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相当艰巨,是“重中之重”。我国人口近13亿,农村人口占62.3%,农村中的赤字县占35%,每县平均负债约400多万元,每村平均负债约20多万元,全国贫困县592个。近年来某些农村出现了不可忽视的“返贫”现象。十六大后党中央鲜明地提出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对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候了,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后五年到十年,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6.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然而,在经济发展条件下,不能适时解决突出的社会发展问题,就会产生影响社会稳定和妨碍经济发展的尖锐问题。近十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突出问题的解决。但是,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的激烈变动,产生的社会问题仍是层出不穷。当前最突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是:就业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和分配不顺三大问题。较深层次的是教育、文化和医疗三大问题。 7.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但是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仍未得到彻底解决,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要作长期的努力,当前全党必须打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 第一,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尚未完成;要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各级政府在社会管理的公共服务职能有待大力加强。应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
16:25 jerry 第二,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探索和解决好建立现代企业的途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非经营性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的监管制度。继续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所有制。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制度创新,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 第三,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第四,加快转变对外贸易方式,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作者:陈雪薇(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摘 要] 中共十六大对刚迈进21世纪的作出了两个清晰而准确的基本判断:一是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二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从两个基本判断出发,全面客观地审视我们当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所提供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 国内外环境; 机遇和挑战 刚迈入21世纪之时,在十六大清晰而准确地作出两个基本判断: 一是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我们党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二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人深刻地理解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必将在前进路上不迷失方向;清醒地牢记自己的历史任务,必将为实现奋斗目标而不动摇。从上述两个基本判断出发,全面客观地审视我们当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所提供的机遇和挑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21世纪初期是中国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期 从国际环境来看,和平、发展、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稳中有变、和中有斗、缓中有紧、喜中有忧,对我国利多于弊。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 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经历了56年的建设,已经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于世界第7位,中国进出口贸易居于世界第3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国际形势黄皮书《2006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认为,中国的综合国力已超过日本(第7位),居世界第6位。从整体实力看,中国仍属于国力次强国家。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以下有利条件: (一)发展需求劲头足 第一,居民消费结构迅速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迅速提升的状况。“老四件”(即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持续了几十年,80年代逐步兴起的“新四件”(即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高级音响)现在已司空见惯,进入21世纪之初的“新新四件”(即商品住房、小汽车、通讯、旅游)正迅猛发展。随着居民消费结构逐年升级,居民消费支出总额倍增。2000年城市居民消费开支只有2184元,到2004年达7180元,增长达3.3倍;2000年农村居民消费开支只有515元,到2004年达2185元,增长4倍多。 上述情况表明,我国消费市场非常广阔,商机无限,广大人民改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无穷尽动力。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据2005年12月经济普查第三号公报发布,我国2004年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第一产业为13.1%,第二产业为46.3%,第三产业为40.7%。这表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仍未达到完全合理和优化。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将对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大动作,要重点抓好三件大事:一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二是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基础产业设施建设。 第三,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2003年我国城镇化占40.53%,预计2010年达到47%,2020年达到55%。加速城镇化的进程,不仅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同时是保持我国发展需求的势头一项长远的举措。 (二)发展基础较好 第一,我国有取之不尽的劳动力资源,拥有丰富的科技人力和人文人力资源,并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在5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我国“十五”计划期间完成了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如小浪底工程、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已初见成效。南水北调正在筹划实施中。到目前为止,全国高速公路大体联网,最低程度是省内联网。 第三,科技教育基础较好。建国以来,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成果,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拥有一支可信赖的有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相当庞大,已拥有保持在校学生一千多万的共计1731所高等学校,全国普及义务教育人口达适龄儿童的98%左右,整个国家的文化科学知识素质有很大提高。
16:25 jerry (三)初步具备发展的体制保障 以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国内统一的开放的市场逐步形成,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已逐步接轨;政府职能正朝着“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转变,为全面建立起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制度而努力。此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四)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 党中央和国务院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度重视保持社会稳定。一是正确对待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发展变化的种种表现,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努力做到及时发现,正确处理,有效处理;二是高度警惕来自敌对势力的破坏、颠覆和渗透等活动,重拳出击违法犯罪的案件,以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 二、21世纪初期是中国各种矛盾的凸显期 (一)两个基本情况 1.我国是个经济大国,却不是经济强国。以2002年为例,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排在世界第6位,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127个国家中排在第73名。美国等18个国家早已完成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即第一次经济现代化;现在美国等6个国家已经从工业社会进入知识社会的发展阶段,即进入第二次经济现代化进程;其他12个国家也迈入第二次经济现代化的起步阶段。 中国目前还在推进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中后期。当今中国,农业社会、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0%,相当于1870年美国、法国和德国的比重水平。 2.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因素,我国东中西部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比重很不平衡。年东部经济上升,中部西部经济下降。这说明我国地区发展不协调是非常突出的,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特征,这个不协调不仅存在于经济发展的差距,也存在于社会发展的差距。 (二)七大主要问题 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这个问题早在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就提出来了,到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强调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我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努力进行了多年,但现状依然是:取得明显进步,水平依然很低,矛盾非常尖锐。因此,要下定决心,找到发展生产力的正确途径。 2.产业结构不够合理。1978年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有所变化,但这样的结构,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而且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反映了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结构低水平。这种低水平在第三产业内部表现为,生活性服务长期占主导,生产性服务业处于非主导地位。这表明金融保险、房地产、物流产业、科技开发、信息资源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迟缓。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也反映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 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只有24%,在世界50个主要国家中我国排行24位,排在印度和巴西之后;美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60―70%。我国对外技术的依赖程度高于50%,美国、日本只有5%以下。事实深刻地告诉我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关键。 4.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这对矛盾将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是缺水的大国,人均拥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600个城市有400个缺水,110个严重缺水。我国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40%。从1996年至2003年底的7年间,我国减少耕地达1亿亩。此外,石油人均储量只有世界人均储量的8.3%,天然气只有4.1%,铜是25.5%,铝是9.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5.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相当艰巨,是“重中之重”。我国人口近13亿,农村人口占62.3%,农村中的赤字县占35%,每县平均负债约400多万元,每村平均负债约20多万元,全国贫困县592个。近年来某些农村出现了不可忽视的“返贫”现象。十六大后党中央鲜明地提出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对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候了,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后五年到十年,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6.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然而,在经济发展条件下,不能适时解决突出的社会发展问题,就会产生影响社会稳定和妨碍经济发展的尖锐问题。近十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突出问题的解决。但是,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的激烈变动,产生的社会问题仍是层出不穷。当前最突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是:就业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和分配不顺三大问题。较深层次的是教育、文化和医疗三大问题。 7.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但是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仍未得到彻底解决,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要作长期的努力,当前全党必须打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 第一,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尚未完成;要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各级政府在社会管理的公共服务职能有待大力加强。应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
16:25 jerry 第二,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探索和解决好建立现代企业的途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非经营性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的监管制度。继续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所有制。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制度创新,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 第三,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第四,加快转变对外贸易方式,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作者:陈雪薇(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正在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过去20多年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并逐步扩大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动参与者。世界银行认为中国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少数几个最大的赢家之一。中国的国际贸易规模在过去22年里扩大了约22倍,世界排名从开放之初的第32位上升到目前的第9位,年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80年代初的不到20亿美元,上升到现在的400亿美元左右,从1993年以来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外商投资东道国,如今累计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已达3500亿美元。中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中国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吸收外国投资与扩大国际贸易,有力地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增强了综合国力,使中国在国际经济与政治事务中能够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之所以在经济全球化中赢得主动,是因为中国政府从本国的比较优势出发,制定了正确的对外开放战略,并一以贯之地加以实施。总体而言,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是其低廉的劳动力与土地,成体系的制造业基础和潜在的巨大市场规模;比较劣势则主要是一些重要技术开发能力弱、某些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和经济体制中存在的缺陷。中国并行地在汽车、石化等“制高点”领域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和在劳动密集型部门实行“出口导向”战略。这两种战略的同时实施,使中国避免了其他单纯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所出现的国际收支严重失衡恶果。为了克服体制上与国际规则不接轨的劣势,中国在经济特区、开发区等局部地区率先实行与国际接轨的体制和优惠政策,这种局部突破的策略有效地促进了吸引外资与国际贸易的扩大。  上述开放战略虽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成本也相当高。例如,汽车、石化等“制高点”产业由于长期受到过度保护,其国际竞争力一直较低;出口导向部门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与国内经济联系少,对国内经济的带动作用有限;国内市场的部门分割与地方保护现象普遍存在,大国经济的优势难以发挥;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在税收、市场准入、投融资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普遍的差别待遇,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等等。  中国加入WTO以后,在新的国际环境下,以往实行的“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并行的战略将有必要调整,逐步转向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谋求竞争优势的战略。竞争优势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这个问题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人们通常强调的是中国劳动力供给充裕、价格相对较低的优势,国家幅员辽阔,某些资源供给充足的优势等。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值得重视的优势。  一个优势是大国市场的规模经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且处在经济和居民收入快速增长阶段,人均收入正接近1000美元。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中国已经和正在进入对具有显著规模经济效应的家电、汽车、电子通信等产品的需求迅速扩张期。这一市场条件有可能使某些相关产业形成世界上特有的规模经济效应,其中既包括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也包括由于产业聚集而形成的外部规模经济。由此而产生的低成本不仅会使国内消费者受惠,也有助于提高这些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另一个优势是具备了重点发展加工组装制造业的有利条件。一些年来,中国经历了以轻纺工业、重化工业为重心的发展阶段,目前正在进入一个以加工组装制造业为特征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可以提供加工组装制造业所需要的资本、劳动力(特别是技术人员和熟练劳动力),利用有较高水平且相对成熟的技术,生产出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逐步提升的产品。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势看,一批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的加工组装产业也会向中国转移。近年来,颇具规模的计算机组装加工基地在中国的珠江三角州地区快速形成,已经显示了这一趋势。一般认为,汽车产业是中国加入WTO后受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但据我们的研究,在经过必要的调整后,在今后10年左右,中国极有可能成长起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  如果上述比较优势能够成功地转化为竞争优势,在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下,中国完全有可能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  (二)中国政府的职能转变:已经取得的进展  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有力地推动了国内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为了避免国内经济体制与国际通行的市场规则的不一致,中国在经济特区等局部地区率先引入市场机制,实行符合国际惯例的经贸规则。特区不仅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而且是市场化改革的实验田。中国政府将特区的成功经验向更大范围推广,形成了开放与改革良性互动的局面。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变方向和界定依据逐步得到明确。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机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同时,要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和维护平等竞争,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国有资产和监督国有资产经营,实现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政府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段论述概括了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在政府经济职能上的认识进展,同时也指出了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方向。按照这一基本方向,一些年来政府职能发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变化。  ——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建立。计划、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基本形成了计划、金融、财政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调控机制。国家计划突出了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大幅度消减了指令性计划指标,强调计划指标要少而精,总体上是预测性和指导性的。财税体制正在由计划经济下的生产建设经营性财政向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转变,以分税制为核心的新财税体制初步形成。金融体制摆脱了计划经济时期“ 财政的出纳”的窠臼,正在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构建现代化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调控监管体系。政府通过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政策、货币信贷政策等经济手段以及法律手段调节经济运行,有效地治理了先后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和一定程度上的通货紧缩趋势,逐步积累了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有益经验。  ——培育、规范、监管市场体系取得一定进展。中国政府在不断发展商品市场的基础上,逐步培育生产要素市场,努力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明显。2000年,在社会商品零售额中,按市场价销售的比重已高达95%,比1995年提高6个百分点。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超过1000家,股票总市值48000多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7%,成交金额60800亿元。外汇市场、劳动力市场和技术市场获得长足发展。90年代以来,相继颁布实施了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司法、商业银行法和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对风险较大的期货市场和证券市场,通过健全上市规则、交易规则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了风险防范和监管机制。政府在规范、监管市场主体、市场组织形式和市场交易行为等方面,正在走向制度化轨道。  ——政府以往直接管理国有企业的方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政企分开迈出较大步伐。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军队、武警部队和政法机关经商办企业的做法,已经改变。政府各部门解除了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不再直接管理企业。电信、电力、铁路、民航等垄断性行业的改革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在加强所有者监督职能方面,政府采取了向重点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派驻监事会,以及向资产经营机构和大企业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等措施,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家提出“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正在对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调整。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发生了重要变化,国内生产总值中非公有制经济所占份额接近1/4。中国政府已经承诺,加入世贸组织后,政府不对国有企业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保证各类企业之间的平等竞争。  ——在管理涉外经济方面逐步向国际惯例靠拢。外贸、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通过降低关税、减少配额、取消出口补贴,及实行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等,初步形成了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外贸、外汇运行机制。引进外资的地域和行业限制逐步放松,各级政府在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依法管理外商投资、简化办事程序、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作出积极努力。  ——政府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职能有所加强。随着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入口、资源、环境和社会保障对现代化建设的压力日益增大。适应这种形势,中国政府制定和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并积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目前,中国人口出生率已经降到一个较低水平。政府实行了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一定成效。政府加强了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将应用型科研机构推向市场。普及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和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取得明显进展。与新体制相适应的包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政府自身改革取得一定进展。首先,确立了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基本方赂,提出建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目标,并努力付诸实施。按照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政府依照国家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重视和加强了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和行政监察工作,建立并逐步完善公务员制度和廉政建设制度。其次,政府机构改革逐步深入。1998年以来,从国务院到地方政府,相继开始了力度较大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这次改革强调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按照精简高效、权责一致的原则,较大幅度地调整和精简机构和人员编制;重点加强综合经济部门和执法监管部门,精简撤并专业经济部门,适当调整社会管理部门。机构改革后,国务院组成部门从40个减少到29个,部门内设机构精简了1/4。移交给企业、社会中介机构和地方的职能200多项,人员编制减少一半。机关工作作风和效率有了一定改进。各级地方政府也进行了相应精简,职责权限进一步明确。再次,政治民主化向前推进。更多地听取专家、公众意见和接受媒体监督,促进了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通过直接选举区、县人民代表和农村基层政权领导,以及推行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等,基层民主政治得到发展。公益组织和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的自主治理机制也逐渐发育,在争取公共利益、协调经济社会矛盾以及补充、替代和监督政府职能等方面,开始发挥积极作用。  (三)政府职能转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各级政府的职能转变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同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从总体上看,政府自身改革仍然落后于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政府职能转变力度也小于机构改革的力度。政府职能转变和自身改革在有些情况下是主动推进的结果,在另一些情况下则是迫于形势压力,缺乏远见、深度和系统性,治标不治本。在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自主治理的关系上,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尚待解决。  ——政府对微观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直接干预依然过多,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尚未形成。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经济转轨时期又有某种扩展的行政审批制依然广泛存在,特别是企业设立、领导人任免、投资、外贸等领域的行政审批亟待清理、削减。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某些政策的实施又产生了强化行政审批和个案处理的副作用。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股票发行以及兼并收购等资产重组活动中,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往往出于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甚至长官意志,对企业进行不适当的行政干预。例如,强行要求效益好的企业在投资、担保贷款、资产重组等方面照顾劣势企业,甚至向企业摊派政府的行政性支出。国有经济布局不合理、战线过长的问题依然突出,对其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力度不够,进展迟缓。对非公有经济的限制依然过多,公乎竞争环境尚未形成。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混淆不清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如何构建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体系,已成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所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在投融资领域,存在着政府以直接干预微观投融资活动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倾向,其结果往往达不到宏观调控的预期目的,同时又加强了政府对投融资活动的不正常的干预。不少部门和地方政府仍然过多地承担着投融资主体的职能,花费大量精力争资金、争项目,投资决策依赖于行政机关的层层审批,不按科学严谨的、市场化的投资决策程序办事,缺乏严格的投资风险责任机制,屡屡造成重大的投资失误。  ——规范、监管市场秩序的力度不够。一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例如反垄断法迟迟没有出台,难以运用法律手段打破行政性垄断;证券市场的退出机制至今没有最终建立,难以保证上市公司质量。二是执法不严,管理松懈,纪律松弛,甚至有法不依,违法不究,致使已有的法律、规章和制度形同虚设。三是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分割不断变换手法,阻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这些因素导致了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突出表现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偷税、逃税、骗税、骗汇和走私活动猖獗,社会信用关系紊乱,逃废债务现象相当普遍,建筑领域弄虚作假、工程质量低劣的问题严重,等等。  ——一些政府部门出现利益集团化和非公共机构化倾向,公共服务职能弱化,乃至体制性腐败加剧。政府改革中专业经济部门陆续撤销以后,综合经济部门、执法监督部门和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需要加强。但是,目前一些政府部门在制定规划、方案和法规时,或在处理部。门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矛盾时,往往受到本部门或所管辖的行业利益的局限,对国家利益、公众利益考虑不够,甚至作出违背这些利益和法定程序的行政决策。随着市场化改革向垄断性行业的逐步深入,相关领域的部门利益、行业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矛盾正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同一部门兼有决策、执行和监督职能的状况,容易强化部门的既得利益,使某些行政主管部门比地方政府更加留恋行政审批权。由于对微观经济活动设置了过多的行政审批事项,使体制性腐败难以得到有效遏制,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甚至愈演愈烈。  ——中央和地方的责权利关系尚未理顺。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有:(1)国家财权财力在中央和地方间的分配关系尚不合理。一方面,中央财政可支配的财力明显低于国外平均水平。不少地方挪用工资和养老金搞建设,把欠帐留给中央和省级政府,不利于中央政府实施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也不利于通过转移支付手段帮助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国家税收立法权过于集中于中央,税权划分缺乏稳定的法制基础,难免导致地方政府变通国家税法、越权减免税和滥用收费权。(2)在分权过程中,一些应当下放给企业的权力没有落实到企业。中央政府放给企业的一些自主权,往往被地方政府截留,不少地方政府迟迟不愿向企业放权,在政企分开方面落后于中央政府。(3)行政性集权一分权一收权的框框还没有根本突破,按市场经济规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职能、责任和权利的框架还不清晰。人们习惯于按计划经济下“先集权、再分权”的思路考虑问题,还没有确立市场经济下“分权优先、集权居后”的观念。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案以及国家制定的优惠政策,大多按行政层次、行政区划进行试点再逐步推广,或者限制在一定行政区划的范围内实施。这样往往增加行政层次,例如计划单列市的设置就使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更加复杂。中央政府对不同地区实行差别性优惠政策,不利于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适当的分权容易导致宏观经济失控、地区差距扩大和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反过来又可能成为重新集权的诱因。  ——依法行政的统一性和透明度不高。首先是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与立法进程不协调,影响执法效果。目前中国在制定有关市场主体、市场行为和宏观调控的法律法规方面已经取得长足进展,但是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和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执法效果往往不理想。例如,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经常遇到行政性垄断的阻碍。其次是执法落后于立法。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违法不究的行为缺乏有力的监督制约,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在许多地方时有发生,严重损害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再次是部门、地方政府的法规甚至内部文件与国家法律存在矛盾。在行政执法实践中,出现内部文件的权威大于部门法规,部门法规的权威大于国家法律的现象。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在处理矛盾和问题时,往往先依据本地内部文件和法规,然后才考虑中央政府的法规、部门规章和国家法律。更有甚者,一些地方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不是以国家法律法规而是以内部文件甚或长官意志作为判决依据。此类问题较多地表现在企业改制和涉外经济纠纷等方面。  (四)加入WTO对中国政府提出的新挑战  应当说,在经济转轨的复杂环境中,中国政府的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能够取得已有的进展是很不容易的。国际社会对此也作出了积极评价。改革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间内是难以避免的,只能通过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求得解决。中国加入WTO,对政府作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挑战,甚至在某些方面规定了政府改革进展的时间表,这就大大增强了加快政府改革的紧迫性。  加入WTO是中国政府和人民自主的、主动的选择。之所以作出这种选择,是基于对国际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解,对中国参与全球经济竞争潜力的认识和信心。对现阶段的中国来说,WTO和经济全球化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一方面,加入WTO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例如,中国可以抓住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时机,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可以更加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可以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加入WTO后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国内经济势必面临国际市场的强大竞争压力。中国传统的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会受到其他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强的挑战。在吸引外资方面,我们面临周边国家强有力的竞争。中国在加入WTO谈判中承诺了开放市场的义务,“进口替代” 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战略将难以像过去那样继续实施。国际上有的研究报告指出,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的经济竞争力非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加入WTO后能否有效提升自己的经济竞争力,将对中国构成严峻考验。加入WTO后,对中国现行经济体制将会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其中最为直接和突出的是各级政府面临的挑战。  ——对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提出新要求。加入WTO,实质上是按照统一的市场经济规则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能否通过进一步开放市场和引人竞争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国内市场机制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中国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初步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框架,但国企改革、建立国内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等方面还相对滞后。如果这些领域的改革不能加快并取得显著成效,扩大开放市场就可能未得其利,先受其害。  ——对合理把握市场开放进程,趋利避害,实现以开放促发展提出了较高要求。加入WTO后,中国政府要履行所承诺的开放市场时间表,所涉及的问题包括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放开贸易经营权、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这些变化大部分将在2005年以前实现,时间紧迫。市场开放将会引入竞争压力,有利于提高国内的资源配置效率;但开放过快,也可能使国内产业受到过大冲击,引发一些经济和社会问题,对开放与改革进程产生不利影响。这就要求政府在扩大开放前加快国内改革,提高国内企业和市场对外部冲击的适应能力,同时合理把握市场开放进程,采用得力措施化解开放市场可能引起的矛盾,使负面效应尽可能降低。  ——对政府在开放条件下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入WTO后,中国经济更深地融入全球经济之中,一方面可以更多地分享全球分工之利,另一方面,也更容易受到来自国外的冲击。从理论上讲,一国政府难以同时兼顾独立的货币政策、固定汇率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政府只有具备较强的在开放条件下稳定本国宏观经济的能力,才可能为本国企业创造一个较平稳的市场环境。同时,面对种种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要求政府在危机治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上表现出更强的能力。  ——对政府管理机制提出了新要求。加入WTO后,要求政府机构更加精简和人员更加精干,决策更加科学,政策更具透明度,廉洁程度提高,效率进一步改进。只有如此,才能创造出有利于增强中国经济竞争力的“软环境”,使中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中居于有利地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发展中国家,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挑战是严峻的,这一挑 战表现以下五个方面  
 我国和发达国家经济的差距  
 在知识经济时代,消除我国和发达国家经济差距的难度将加大。这是因为:  
 第一、我国目前人均GDP和中等发达国家相差10倍。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 情况下,这一差距将很难消除。道理很简单,如果其它国家发生经济危机,而我国持 续增长,那么就容易缩短差距。如果其它国家也持续增长,消除差距的难度就会增大 。  
 第二、我国目前仍处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并存的二元经济状态,尚未完成工业 化,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都还较低,知识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还很弱小……这些 方面的差距比在GDP上的差距更难消除。  
 第三、我国在知识经济的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 距。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只占我国GDP的10%左右。知识所具有的收益递增效应 为我们争取后发优势增加了难度。所谓后发优势,就是别的国家先走了一段路了,我 们直接一步跨越,后发制人。这在工业经济时代是完全可能的。但在知识经济时代, 由于知识有收益递增效应,知识越多发展才越快,这样后发优势就难以取得。根据世 界银行的报告,1998年世界经济的分布情况是:全世界24个高收入国家和地区 有8.85亿人口,GNP为22.6万亿美元,人均GDP达25510美元。占 世界总人口15%的高收入国家和地区,占有80%的世界国民生产总值。明显的贫 富不均,给我国赶超发达国家增加了难度。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不平等难以避免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央作出参加WTO的决定是英明正 确的。这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脱离世界经济而单独发展。 我国加入WTO从总体上看利大于弊,而且加入得越晚,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经济全球化对我们来说是一柄两刃剑,它会造成一些不平等。不平等表现的第一 个方面,是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各种游戏规则,将构成形形色色的非关税壁垒。我国 参加后,非关税壁垒就成为发达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制定游戏规则的筹码。这意味着发 达国家用已经解决的标准,要求发展中国家遵照规则解决当前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知识产权目前绝大部分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价格由其制定,实质 上这也是一种不平等。  
 第三个方面,是发达国家资金过剩。为获取利润,发达国家的虚拟资本将大量涌 入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会导入宗主国的文化,进而影响驻在国的政治和经济 ,特别是对小的发展中国家影响会更大。一些跨国公司甚至会成为小国家中的独立王 国。  
 发达国家的知识优势将更快地转化为经济优势  
 知识转化为技术的关键在于创新,科技成果实现商业化是科技为经济服务的主要 途径。我国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习惯于线性的科学推动模式(研究出来以后再 找市场),不熟悉市场牵引模式(先找市场再进行研究),更不适应网络式的创新体 系。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显得较为薄弱,尤其缺乏鼓励创新的有力措施。  
 对知识工人的争夺将更加激烈,我国的企业管理将面临严峻考验  
 企业经营目标不仅要考虑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还要兼顾企业、用户和社会的利益 。从亚当·斯密提出分工论,到福特把汽车生产分解成8772道工序,分工论达到 了高峰。但是分工论也造成了企业层次的增加,造成了企业信息传递的失真,造成了 部门和部门之间的扯皮等弊端。在未来高技术企业的发展中,将不再采用上述分工模 式,而是通过重组业务流程减少层次,注重操作人员的管理职能,强调组织的进化和 应变能力。  
 在企业竞争战略的革新方面,过去的竞争是商场如战场,竞争如战争,拼得你死 我活。新的竞争观念里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主张大家共同把市场做大。  
 管理分为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三个层次,在企业管理观念转变的过程 中,特别要重视文化管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管理将上升到文化管理这 个台阶,发挥人的积极性将成为管理的重要环节。  
 以前我们多实行经验管理,逐步进展到利用规章制度和量化方法的科学管理,直 至今天提倡的文化管理。文化管理的中心是尊重人、调动人的积极性,使员工形成处 理问题、保证质量和对待社会责任的共识,形成企业的文化。  
 从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看,全国企业500强与世界各国相比还相当弱小。我们 的总资产和销售收入的平均值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规模的0.88%和1.74%; 平均资产利润率、人均利润和人均收入分别相当于世界的24.62%、12.31 %和9.15%。我国企业研究开发的投入仅占1.38%,而世界上一般为5%至 10%。因此我国工业500强的竞争力只是国家级的,还不是世界级的。  
 我国的社会价值观念将会发生变化  
 在知识社会里,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能在知识社会里更好地生存。 学习将成为一种精神上的需要,人人都要自觉地学习,使自我更加完善。我们的社会 将会把”讲学习”作为主要观念。  
 应该采取的主要对策  
 第一,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平衡   发展经济既要考虑效率,又要注意社会公平问题。这是一个永恒的问题。要讲效 率就要发挥市场功能,要讲公平就要保障社会公平。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命题的提出,就是既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性质,保障社会公平,不能造成社会贫富 悬殊;又要发挥市场经济的优点,发挥市场的功能,使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效率。没有效率,吃大锅饭,端铁饭碗,坐铁交椅,怎么能够把 经济发展上去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把效率和公平有机地结合并取得合理的平 衡。比如在东部率先发展之后,不进行西部大开发就不能缩小地区差距。任由地区差 距扩大,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不符合保障社会公平的原则。  
 江泽民总书记去年及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口号。开发西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统一市场,对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社会保 障体系,保障那些在社会上处于相对弱势的人群。在发挥资源优势的同时,注意保护 生态环境。既要获取高利润,又要讲求社会效益。因此说公平和效率的矛盾是永远存 在的。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面临的问题。  
 第二,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劳动力战略转移,加大城市化步伐  
 我国劳动生产率低,人均GDP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根据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 评估结果,我国国际竞争力在47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29位,香港为第7位。在 管理方面我国处在第36位,香港居第5位;我国就业人员的人均GDP是5837 美元,列第46位,香港是46848美元,列第20位。由此可以看出,劳动生产 率不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就无法提高。  
 我国在实现劳动率提高的同时,还要实现劳动力的战略转移。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和就业是一对矛盾,减员增效只是一个方面,减下来的劳动力存在战略转移的问题。 劳动力的战略转移问题之一是加快城市化步伐,目前我国劳动力战略转移的问题已显 得非常窘迫。  
 从世界范围看,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心城市是中心点 ,是地区政治文化中心,是地区开发的调控枢纽,是个增长极。它可以聚集经济要素 ,成为技术创新、资金聚集、信息聚集、高素质劳动力培养的基地;它是辐射源,可 以创造需求、扩散技术、资金、信息、装备等生产要素;又是集散地,可以创造需求 。  
 我国的农村经济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农民收入靠政策,总体上说收入还不 高,购买能力比城里人低很多,农民只有在娶亲和盖房的时候才肯花钱。由于社会保 障程度低,农民的自我保障意识非常强,多采取存钱以防万一的办法。有些农民存钱 不愿意存到农村信息社,怕不保险,情愿大老远跑到城里来存,所以用农村信用社的 数据作为农村存款的数据是不准确的。农民的消费行为不可能创造出很大的需求,中 国的城市人口才是真正的消费人口。  
 城市人口在创造需求的同时,还可以把周围农村地区的需求带动起来。这就是都 说农村需求潜力大,但消费市场总也启动不起来的原因。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 用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我比较赞同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的说法。21世纪农村劳 动力的战略转移和城市化的进程是要密切配合的。  
 据美国未来学家康维的预测,到2015年,全世界一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将由 1996年的228个增加到500个,其中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城市将由16个 增加到26个。他预测在未来的20至30年内会出现10个超级大城市,中国的上 海和武汉被列入其中。我国1998年有37个非农业人口在一百万人以上的城市, 这些大城市集中了科研、教育、文化、体育等优势,GDP占全国的24.4%。  
 第三,要努力发展高技术  
 在世界范围的竞争中,谁掌握了高技术,谁就掌握了制高点和发展的主动权。在 发达地区探索发展知识经济,要依靠风险投资。我一直倡导通过发展高技术和依靠风 险投资来实现产业化。  
 第四,要培养创新人才,实现新老交替,建立鼓励学习和创新的分配制度,加强 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第五,要有选择地吸收西方文化,有批判地继承中华文化  
 江泽民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里提出了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是 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西方就是通过经济全球化输出其文化,进而实现文化全球化。 有些人还想通过输入政治制度来达到政治全球化的目的。我们对这个问题一定要保持 高度的警惕,一定要保持和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尤其重视发展21世纪新的中华先 进文化,以此来对抗西方的文化渗透。  
 知识经济目前还处在萌芽时期,对它的发展变化趋势我们需赋予极大的关注,要 认真研究、努力掌握知识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要充分注意知识经济对我国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影响,以此应对知识经济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回答者: xc810303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2006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pre&价值观 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处于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人,会产生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每一社会都有一些共同认可的普遍的价值标准,从而发现普遍一致的或大部分一致的行为定势,或曰社会行为模式。 价值观念是后天形成的,是通过社会化培养起来的。家庭、学校等群体对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他社会环境也有重要的影响。个人价值观有一个形成过程 ,是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是不易改变的。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 ,由于人员的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这种价值冲突的结果,总的趋势是前者逐步让位于后者。价值观念的变化是社会改革的前提,又是社会改革的必然结果。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像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价值观的特点 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比如,对某种事物的好坏总有一个看法和评价,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看法不会改变。但是,随着人们的经济地位的改变,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变,这种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说价值观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 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宣传的观点以及父母、老师、朋友和公众名人的观点与行为,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有不可忽视的 价值观的影响效应 价值观不仅影响个人的行为,还影响着群体行为和整个组织行为。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对于同一个事物,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在同一个单位中,有人注重工作成就,有人看重金钱报酬,也有人重视地位权力,这就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不同。同一个规章制度,如果两个人的价值观相反,那么就会采取完全相反的行为,将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 价值观的类型 1、理性价值观 它是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的价值观。具有理性价值的人把追求真理看的高于一切。 2、美的价值观 它是以外形协调和匀称为中心的价值观,他们把美和协调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3、政治性价值观 它是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价值观,这一类型的人把权力和地位看的最有价值。 4、社会性价值观 它是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把为群体、他人服务认为是最有价值的。 5、经济性价值观 它以有效和实惠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实惠的就是最有价值的。 6、宗教性价值观,它以信仰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信仰是人生最有价值的。 价值观是一种内心尺度,它凌驾于整个人性当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察、信念、理解等,支配着人认识世界、明白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和自 了解、自 定向、自 设计等;也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足的理由。 们这里考察的职业价值观,在于探讨人们在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活中,在众多的价值取向里,优先考虑哪种价值。 价值观具有下列特性:(l)价值观是因人而异的。由于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不同,人生经历也不尽相同,每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同。 (2)价值观是相对稳定的。价值观是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层基础,它形成了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发展,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培养而成的。 人们的价值观一旦形成,便是相对稳定的,具有持久性。 (3)价值观在特定的环境下又是可以改变的。由于环境的改变、经验的积累、知识的增长,人们的价值观有可能发生变化。 价值观是支撑人类生活的精神支柱,它决定着人类行为的取向,决定着人们的什么样的心态和旨意去开创自己的新生活,因而它对于人类的生活具有根本性的导引意义。价值观作为人对自身生活意义的反思和追求,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pre&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摘 要] 中共十六大对刚迈进21世纪的作出了两个清晰而准确的基本判断:一是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二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从两个基本判断出发,全面客观地审视我们当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所提供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 国内外环境; 机遇和挑战 刚迈入21世纪之时,在十六大清晰而准确地作出两个基本判断: 一是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我们党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二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人深刻地理解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必将在前进路上不迷失方向;清醒地牢记自己的历史任务,必将为实现奋斗目标而不动摇。从上述两个基本判断出发,全面客观地审视我们当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所提供的机遇和挑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21世纪初期是中国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期 从国际环境来看,和平、发展、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稳中有变、和中有斗、缓中有紧、喜中有忧,对我国利多于弊。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 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经历了56年的建设,已经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于世界第7位,中国进出口贸易居于世界第3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国际形势黄皮书《2006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认为,中国的综合国力已超过日本(第7位),居世界第6位。从整体实力看,中国仍属于国力次强国家。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以下有利条件: (一)发展需求劲头足 第一,居民消费结构迅速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迅速提升的状况。“老四件”(即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持续了几十年,80年代逐步兴起的“新四件”(即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高级音响)现在已司空见惯,进入21世纪之初的“新新四件”(即商品住房、小汽车、通讯、旅游)正迅猛发展。随着居民消费结构逐年升级,居民消费支出总额倍增。2000年城市居民消费开支只有2184元,到2004年达7180元,增长达3.3倍;2000年农村居民消费开支只有515元,到2004年达2185元,增长4倍多。 上述情况表明,我国消费市场非常广阔,商机无限,广大人民改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无穷尽动力。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据2005年12月经济普查第三号公报发布,我国2004年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第一产业为13.1%,第二产业为46.3%,第三产业为40.7%。这表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仍未达到完全合理和优化。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将对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大动作,要重点抓好三件大事:一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二是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基础产业设施建设。 第三,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2003年我国城镇化占40.53%,预计2010年达到47%,2020年达到55%。加速城镇化的进程,不仅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同时是保持我国发展需求的势头一项长远的举措。 (二)发展基础较好 第一,我国有取之不尽的劳动力资源,拥有丰富的科技人力和人文人力资源,并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在5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我国“十五”计划期间完成了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如小浪底工程、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已初见成效。南水北调正在筹划实施中。到目前为止,全国高速公路大体联网,最低程度是省内联网。 第三,科技教育基础较好。建国以来,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成果,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拥有一支可信赖的有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相当庞大,已拥有保持在校学生一千多万的共计1731所高等学校,全国普及义务教育人口达适龄儿童的98%左右,整个国家的文化科学知识素质有很大提高。
16:25 jerry (三)初步具备发展的体制保障 以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国内统一的开放的市场逐步形成,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已逐步接轨;政府职能正朝着“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转变,为全面建立起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制度而努力。此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四)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 党中央和国务院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度重视保持社会稳定。一是正确对待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发展变化的种种表现,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努力做到及时发现,正确处理,有效处理;二是高度警惕来自敌对势力的破坏、颠覆和渗透等活动,重拳出击违法犯罪的案件,以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 二、21世纪初期是中国各种矛盾的凸显期 (一)两个基本情况 1.我国是个经济大国,却不是经济强国。以2002年为例,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排在世界第6位,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127个国家中排在第73名。美国等18个国家早已完成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即第一次经济现代化;现在美国等6个国家已经从工业社会进入知识社会的发展阶段,即进入第二次经济现代化进程;其他12个国家也迈入第二次经济现代化的起步阶段。 中国目前还在推进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中后期。当今中国,农业社会、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0%,相当于1870年美国、法国和德国的比重水平。 2.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因素,我国东中西部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比重很不平衡。年东部经济上升,中部西部经济下降。这说明我国地区发展不协调是非常突出的,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特征,这个不协调不仅存在于经济发展的差距,也存在于社会发展的差距。 (二)七大主要问题 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这个问题早在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就提出来了,到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强调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我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努力进行了多年,但现状依然是:取得明显进步,水平依然很低,矛盾非常尖锐。因此,要下定决心,找到发展生产力的正确途径。 2.产业结构不够合理。1978年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有所变化,但这样的结构,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而且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反映了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结构低水平。这种低水平在第三产业内部表现为,生活性服务长期占主导,生产性服务业处于非主导地位。这表明金融保险、房地产、物流产业、科技开发、信息资源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迟缓。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也反映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 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只有24%,在世界50个主要国家中我国排行24位,排在印度和巴西之后;美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60―70%。我国对外技术的依赖程度高于50%,美国、日本只有5%以下。事实深刻地告诉我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关键。 4.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这对矛盾将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是缺水的大国,人均拥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600个城市有400个缺水,110个严重缺水。我国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40%。从1996年至2003年底的7年间,我国减少耕地达1亿亩。此外,石油人均储量只有世界人均储量的8.3%,天然气只有4.1%,铜是25.5%,铝是9.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5.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相当艰巨,是“重中之重”。我国人口近13亿,农村人口占62.3%,农村中的赤字县占35%,每县平均负债约400多万元,每村平均负债约20多万元,全国贫困县592个。近年来某些农村出现了不可忽视的“返贫”现象。十六大后党中央鲜明地提出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对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候了,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后五年到十年,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6.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然而,在经济发展条件下,不能适时解决突出的社会发展问题,就会产生影响社会稳定和妨碍经济发展的尖锐问题。近十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突出问题的解决。但是,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的激烈变动,产生的社会问题仍是层出不穷。当前最突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是:就业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和分配不顺三大问题。较深层次的是教育、文化和医疗三大问题。 7.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但是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仍未得到彻底解决,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要作长期的努力,当前全党必须打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 第一,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尚未完成;要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各级政府在社会管理的公共服务职能有待大力加强。应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
16:25 jerry 第二,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探索和解决好建立现代企业的途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非经营性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的监管制度。继续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所有制。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制度创新,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 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摘 要] 中共十六大对刚迈进21世纪的作出了两个清晰而准确的基本判断:一是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二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从两个基本判断出发,全面客观地审视我们当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所提供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 国内外环境; 机遇和挑战 刚迈入21世纪之时,在十六大清晰而准确地作出两个基本判断: 一是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我们党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二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人深刻地理解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必将在前进路上不迷失方向;清醒地牢记自己的历史任务,必将为实现奋斗目标而不动摇。从上述两个基本判断出发,全面客观地审视我们当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所提供的机遇和挑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21世纪初期是中国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期 从国际环境来看,和平、发展、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稳中有变、和中有斗、缓中有紧、喜中有忧,对我国利多于弊。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 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