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简答题,第七题为什么

为正常使用来必力评论功能请激活JavaScript微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_文档资料库
微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试题(卷1)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需求规律 2、边际替代率 3、扩展线 4、公共物品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之间的关系解释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之间的区别。 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试问: ⑴如果行业中每个企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整个行业是否必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反之亦然否? ⑵如果企业和行业中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它们是否必定处于短期均衡状态,反之亦然否? 3、在要素市场上,厂商利润极大化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假定某人把一天的时间用作睡觉 S )工作 W ) ( 、 ( 和消费 C ) ( 三种用途。 他在睡觉和消费中得到的效用函数为 U ( S , C ) 再假定此人在消费时每小时要花费 6 元钱,在工作时每小时可赚 4 元钱,而且他消费时的收入来源于他的工作所得,问: ⑴如果此人想效用最大,他应各花多少时间用来睡觉、工作和消费? ⑵睡觉和消费的机会成本各为多少? 2、设一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 Q ? 1000? 10P ,成本函数为 C ? 40Q ,试问: ⑴若该产品为一垄断厂商生产,利润极大时产量、价格和利润各为多少? ⑵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和价格应为多少? ⑶社会纯福利在垄断性生产时损失了多少? 四、问答题(20分) 外部影响怎样会使资源配置失当?一些西方学者为什么会认为规定产权办法可解决外部影响问题?13? S 4C 4 。微观经济学试题(卷1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需求规律 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一般而论,随着商品价格的升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减少;相反,随着商品价格 的降低,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增加。即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这一规律称为需求规律。对满足需 求规律的商品,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也存在违反需求规律的商品,例如吉芬商品。 2、边际替代率 在效用水平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第一种商品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第一种商品对第二种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它反映了这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能力的大小。实际上边际替代率恰好就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也等于这两种 dY MU X 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即 MRS XY ? ? 。 ? dX MU Y 3、扩展线 扩展线是指在生产技术和要素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对应不同产量水平的最优要素投入组合点的轨迹。它是由代表不同产量水平的 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切的切点连接起来所形成的曲线,是生产函数和要素价格既定的生产扩展的路线,又称扩展轨道、规模曲线。 4、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指供整个社会即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如国防、警务之类。这些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以某种形式来提供。这是由 其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的。非排他性指一产品为某人消费的同时,无法排斥别人也不消费这一物品。非竞争性指公共物品可以 同时为许多人所消费,且增加一名消费者的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即一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可供别人消费的量。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之间的关系解释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之间的区别。 当某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此商品的需求量,但收入效应则倾向于减少此商品的需求量。如果替代效应强于收 入效应,此低档商品的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这是最常见的情形;但如果收入效应等于替代效应,需求曲线呈垂线;如替代效应弱于收入 效应,需求曲线的斜率为正,此物品被称为吉芬商品。由此可见,低档商品不一定为吉芬商品,低档商品是指收入和需求量之间的反向关 系;而吉芬商品是因低档商品中的收人效应足够强以致于使该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发生了同方向变动。 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试问: ⑴如果行业中每个企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整个行业是否必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反之亦然否? ⑵如果企业和行业中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它们是否必定处于短期均衡状态,反之亦然否? ⑴如果行业中每个企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则此时 P ? SMC ? LMC 。但是整个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的话,则不但要求 P ? SMC ? LMC , 还 要 求 P ? S M ?C M ?C A ?C A C P ? SMC ? LMC 不 一 定 就 有 L S L 。 P ? SMC ? LMC ? SAC ? LAC 。 可 见 , 即 使 每 个 企 业 都 处 于 长 期 均 衡 状 态 , 整 个 行 业 还 不 一 定 处 于 长 期 均 衡 状 态 。 但 P ? SMC ? LMC ? SAC ? LAC 时,必定有 P ? SMC ? LMC ,即如果整个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则行业中的每个企业必 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⑵如果企业和行业中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即 P ? SMC ? LMC ? SAC ? LAC ,则企业必然处于短期均衡状态,因为企业短 期均衡的条件是 P ? SMC ` 。如果所有企业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产品的价格和产量不再发生变动,那么该行业也就处于短期均衡状态。 但 当 行 业 和 企 业 处 于 短 期 均 衡 时 , 行 业 和 企 业 不 一 定 处 于 长 期 均 衡 状 态 。 因 为 如 上 所 述 , P ? S MC不 一 定 有 P ? S M C? L M C? S A C? L A C。 3、在要素市场上,厂商利润极大化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厂商购买或雇佣生产要素是为了生产并销售产品以获取利润,厂商出售产品可获得收益,生产产品则需要花费成本。厂商在收益与成 本之间权衡的结果是,为了获得最大利润,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应当选择在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要素成本之处,此即要素市场上厂商利润 极大化原则。因为厂商在决定要素使用量时,一方面要考虑增加要素使用量能增加多少产品产量进而销售收益,即边际收益产品,另一方 面要考虑增加要素使用量会增加多少成本,即边际要素成本。如果在某一要素使用量水平下边际收益产品大于边际要素成本,这意味着此 时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量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将大于增加使用这单位要素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因此增加的这单位要素使用量可 以给厂商带来额外的利润,厂商将增加使用这单位要素,而且只要边际收益产品大于边际要素成本,厂商总是会增加要素使用量以增加利 润;反之则反。 1 3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4 1、 假定某人把一天的时间用作睡觉 S )工作 W ) ( 、 ( 和消费 C ) ( 三种用途。 他在睡觉和消费中得到的效用函数为 U ( S , C ) ? S C 4 。 再假定此人在消费时每小时要花费 6 元钱,在工作时每小时可赚 4 元钱,而且他消费时的收入来源于他的工作所得,问: ⑴如果此人想效用最大,他应各花多少时间用来睡觉、工作和消费? ⑵睡觉和消费的机会成本各为多少? ⑴ C ? 7.2 (小时) , S ? 6 (小时) , W ? 10.8 (小时) ; ⑵此人睡觉的机会成本是 4 元钱,消费的机会成本是 10 元钱。 2、设一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 Q ? 1000? 10P ,成本函数为 C ? 40Q ,试问: ⑴若该产品为一垄断厂商生产,利润极大时产量、价格和利润各为多少? ⑵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和价格应为多少? ⑶社会纯福利在垄断性生产时损失了多少? ⑴300,70,9000; ⑵600,40; ⑶4500。 四、问答题(20分) 外部影响怎样会使资源配置失当?一些西方学者为什么会认为规定产权办法可解决外部影响问题? 微观经济学讲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会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其实是假定经济活动不存在“外部影响” ,即单个经济活动主体的 经济行为产生的私人利益和私人成本就是社会利益和社会成本。但在现实生活中,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往往是不一 致的。一项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时,人们从该项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会小于社会利益,而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人们从事该项活动所付 出的私人成本又会小于社会成本, 在这两种情况下, 自由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都会偏离帕累托最优。 为什么呢?令 VP 、VS 和 C P 、C S 分别代表某人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所能获得的私人利益、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再假定存在外部经济,即有 VS ? VP ,但又有 VP ? CP ? VS , 则 此 人 显 然 不 会 进 行 该 活 动 。 这 表 明 资 源 配 置 没 有 达 到 帕 累 托 最 优 , 因 为 从 上 述 两 个 不 等 式 可 以 得 到 : (VS ? VP ) ? (CP ? VP ) ,这一新不等式说明,社会上由此得到的好处 (VS ? VP ) 大于私人从事这项活动所受到的损失 (C P ? VP ) 。 可见,这个人如果从事这项活动的话,从社会上其他人所得到的好处中拿出一部分来补偿进行这项活动的私人所受到的损失以后还会有多 余,即可使其他人状况变好而没有任何人状况变坏。这说明,存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水平。相反, 存 在 外 部 不 经 济 时 , 有 C P ? C S , 再 假 定 CS ? VP ? C P , 则 此 人 一 定 会 进 行 此 项 活 动 。 从 上 述 二 不 等 式 中 又 可 得 到 (CS ? CP ) ? (VP ? CP ) ,此不等式说明,进行了这项活动,社会上其他人受到的损失大于此人得到的好处,从整个社会看,是得不 偿失,因此私人活动水平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了。 西方一些学者根据科斯定理认为,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产权不明确。如果产权明确,且得到充分保障,有些外部 影响就不会发生。在上述例子中,只要产权归工厂还是居民是明确的,则他们中任何一方都会想出用 150 元安装一个除尘器来消除污染, 即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就是说,在解决外部影响问题上不一定要政府干预,只要产权明确,市场会自动解决外部性问题,而在此以前,以 英国庇古为主要代表的传统经济学认为,解决外在性问题,需要政府干预:出现外部不经济时,要用征税办法,其数额应等于外部不经济 给其他社会成员造成的损失,使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出现外部经济时,可用政府津贴办法,使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等,这样,都可 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科斯定理的问世,被认为是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 微观经济学试题(卷2)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供给规律 2、边际技术替代率 3、消费者均衡 4、市场失灵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为什么低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能为负的、零或正的? 2、成为垄断者的厂商可以任意定价,这种说法对吗? 3、为什么参加卡特尔的各厂商会按相同的价格出售产品,而不会要求生产相等的产量?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某 消 费 者 生 活 在 仅 有 X 、 Y 两 种 商 品 的 世 界 中 , 其 效 用 函 数 为 U ? L0.57 X 0.06Y 0.09 , 这 里 X 和 Y 是 商 品 消 费 数 量 , L 是 每 周 的 闲 暇 小 时 数 。 ⑴他将选择每周工作多少小时? ⑵他将把收入的多大比例用于购买 X ? ⑶计算他对 X 的需求价格弹性? ⑷计算他对 Y 的需求收入弹性? 2、假设某小器具市场供求曲线为: 需求: P ? 10 ? Q 供给: P ? Q ? 4 其中,P、Q的单位分别为美元/件、千件。请问: ⑴ 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是多少? ⑵ 假设政府征税1美元/件,新的均衡数量是多少?买方支付价格和卖方接受价格分别是多少; ⑶ 假设政府取消税收,给予生产者补贴1美元/件,均衡数量是多少?买方支付的价格和卖方接受的价格(包括补贴) ,以及政府的总 成本各是多少? 四、问答题(20分) 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可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劳动(闲暇)价格即工资率的变化对闲暇的消费(从而劳动的供 给)的影响也可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请对比分析普通消费品价格变化的效应与工资率变化的效应的异同。 微观经济学试题(卷2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供给规律 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一般而论,随着商品价格的升高,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数量增加;相反,随着商品价格 的降低,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数量减少。即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同向的依存关系,这一规律称为供给规律。对满足供 给规律的商品,生产者的供给曲线是向左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也存在违反供给规律的例子,例如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 2、边际技术替代率 在保持产量不变的前提条件下,生产者增加一单位第一种生产要素可以替代的另外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数量,被称为第一种要素对第 二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它反映了这两种要素之间的替代能力的大小。实际上边际技术替代率恰好就是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dK MPL 也等于这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如以劳动 L 与资本 K 两种要素为例,则 MRTSLK ? ? 。 ? dL MPK 3、消费者均衡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时,他将保持这种状态不变,此时消费者处于均衡。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条件下购 买各种物品使总效用达到极大值或者使消费者得到最大的满足的必要条件是,消费者所购买的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它们的价格 之比。表现在图形上,都是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切之点。 4、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按人们的意愿而有效地配置资源。市场失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市场失灵是指完全竞争市场所假定 的条件得不到满足而导致的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不足从而缺乏效率的表现。广义的市场失灵则还包括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过程中所出现的 经济波动以及按市场分配原则而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通常,西方经济学中在狭义的意义上使用市场失灵概念。导致市场失灵的原 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垄断、外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以及市场机制本身的不完善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为什么低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能为负的、零或正的? 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这种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则倾向于减少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两种相反的力量同时 发生作用。若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则随着价格的下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时,需求价格弹性是负的;若替代效应等于收入效应, 则随着价格的下降,商品的需求量不发生变化。这时,需求价格弹性为零;若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则随着价格的下降,商品的需求量 增加。这时,需求价格弹性是正的。这样的低档商品就是吉芬商品。 2、成为垄断者的厂商可以任意定价,这种说法对吗?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从理论上讲,垄断者是价格的制定者,其产品没有替代品,其他厂商无法进入垄断行业,厂商是产品的唯一卖 者。然而在实际上,如果垄断厂商定价过高,购买量就会下降,从而厂商总收益和利润下降;其他厂商如看到有丰厚的利润会眼红尽管没 有替代品,但类似的替代品总是会产生的,因而垄断厂商如果定价过高,会使自己产品失去销路,市场被相似替代品夺走;国家也会对垄 断厂商的定价加以控制,有些国家会通过制定反垄断法、规定最高限价、征税等办法加以控制。 3、为什么参加卡特尔的各厂商会按相同的价格出售产品,而不会要求生产相等的产量? 参加卡特尔的各厂商之所以会结成一个卡特尔,就是因为它们愿意根据整个行业的产品的需求状况和各厂商的成本状况,按利润极大 化原则确定产品价格和全行业的产销量。在这样情况下,价格和产量决定就与独占行业(完全垄断)一样。为使行业利润极大,各厂商协 商一致决定, 根据全行业产品需求曲线所产生的边际收益曲线和全行业的边际成本曲线 (由各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在水平方向加总而形成) 相交来决定全行业产量和价格,然后再由行业边际收益与各厂商的边际成本相等来瓜分产量,出售产品。由于各厂商成本情况不一样.势 必造成各厂商产量不相等,并且由于是按卡特尔统一价格出售产品,因此,有些厂商会盈利多些,有些厂商会盈利少些,甚至发生亏损。 为防止供过于求情况发生时各厂商削价竞争带来的损失,盈利多的厂商会根据协议让出一部分利润给盈利小的或亏损的厂商。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某 消 费 者 生 活 在 仅 有 X 、 Y 两 种 商 品 的 世 界 中 , 其 效 用 函 数 为 U ? L0.57 X 0.06Y 0.09 , 这 里 X 和 Y 是 商 品 消 费 数 量 , L 是 每 周 的 闲 暇 小 时 数 。 ⑴他将选择每周工作多少小时? ⑵他将把收入的多大比例用于购买 X ? ⑶计算他对 X 的需求价格弹性? ⑷计算他对 Y 的需求收入弹性? ⑴35小时; ⑵40%;⑶-1;⑷1。 2、假设某小器具市场供求曲线为: 需求: P ? 10 ? Q 供给: P ? Q ? 4 其中,P、Q的单位分别为美元/件、千件。请问: ⑴ 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是多少? ⑵ 假设政府征税1美元/件,新的均衡数量是多少?买方支付价格和卖方接受价格分别是多少; ⑶ 假设政府取消税收,给予生产者补贴1美元/件,均衡数量是多少?买方支付的价格和卖方接受的价格(包括补贴) ,以及政府的总 成本各是多少? ⑴ 3, 7; ⑵ 6.5, 3.5, 2.5; ⑶ 7.5, 2.5, 3.5, 7.5。 四、问答题(20分) 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可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劳动(闲暇)价格即工资率的变化对闲暇的消费(从而劳动的供 给)的影响也可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请对比分析普通消费品价格变化的效应与工资率变化的效应的异同。 答案要点:替代效应两者相同,收入效应相反:即普通消费品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使其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化,闲暇价格即工资率变 化的替代效应也使其需求量与工资率反向变化;而普通消费品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使其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化,闲暇价格即工资率变化的 收入效应却使其需求量与工资率同向变化。 微观经济学试题(卷3)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生产者均衡 2、规模报酬 3、机会成本 4、外在性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某消费者原来每月煤气开支为 120 元,煤气的某些用途如取暖等可用电替代。现在煤气价格上涨 100%,其他商品价格不变,若该 消费者得到 120 元因煤气涨价的补贴,试问他的处境改善了还是恶化了?为什么?作草图表示。 2、试说明为什么自然垄断的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的下方。这一事实的后果是什么?如果政府管制自然垄断机构,将价格 确定在与边际成本相等的水平,有什么问题不可避免? 3、为什么像公路、桥梁及电视广播等不能称为纯公共物品?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0.5 0.5 0.25 1、某 厂 商 的 长 期 生 产 函 数 为 Q ? aA B C , a ? 0 , A 、 B 、 C 三 种 要 素 的 价 格 分 别 为 PA ? 1 元 , PB ? 9 元, PC ? 8 元 。 ⑴推导出厂商长期总成本函数; ⑵在短期,要素 C 固定,要素 A 和 B 可变,推导出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 ⑶ 推 导 出 C ? f (Q) 形 式 的 方 程 , 以 反 映 厂 商 预 期 产 出 Q 与 厂 商 所 需 要 的 最 优 固 定 要 素 C 之 间 的 函 数 关 系 。 2、某农场主决定租进土地 250 英亩,固定设备的年成本为 12 000 美元(包括利息、折旧等) ,燃料种子肥料等的年成本为 3 000 美 3 2 元,生产函数为 Q ? ? L ? 20L ? 72L , Q 为谷物年产量(吨) L 为雇佣的劳动人数,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均系完全竞争,谷物价 , 格每吨 75 美元,按现行工资能实现最大利润的雇佣量为 12 人,每年的最大纯利润为 3 200 美元,他经营农场的机会成本为 5 000 美元,求解; ⑴每个农业工人的年工资为若干? ⑵每英亩土地支付地租若干? 四、问答题(20分) 甲公司生产的产品 A 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7,产品 A 对乙公司的产品 B 的交叉价格弹性为-0.67,产品 A 的需求收入弹性为 0.8。下列 说法正确否?为什么? ⑴如果要增加产品 A 的销售量,甲公司应降低它的价格; ⑵降低产品 A 的价格将会增加甲公司的销售量,并增加公司收入; ⑶产品 A 和产品 B 是替代商品; ⑷提高产品 B 的价格将会增加产品 A 的销售量; ⑸降低产品 B 的价格将会减少产品 A 的销售收入; ⑹产品 A 是低档商品; ⑺居民收入增加 10%,产品 A 的销售量将增加 80%。 微观经济学试题(卷3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生产者均衡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生产者选择产量一定时成本最低的要素组合,或者是成本一定时产量最高的要素组合时,他将保持这种 状态不变,此时生产者处于均衡状态。生产者均衡发生在等成本线和等产量曲线相切之点,均衡条件是生产者所购买的各种要素的边际产 量之比,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 2、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就是探讨这样一种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当各种要素同时增 加或减少一定比率时,生产规模变动所引起 产量的变化情况。若产量的变动比率大于投入要素一致的变动比率称为规模报酬递增;若产量的变动比率等于投入要素一致的变动比率称 为规模报酬不变;若产量的变动比率小于投入要素一致的变动比率称为规模报酬递减。 3、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如果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某一特定用途,它便放弃了在其他替代用途上可能获取的种种收益,所放弃的收益中最大的收 益就是这一特定用途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存在需要两个前提条件。第一,生产要素是稀缺的;第二,生产要素是具有多种用途的。 4、外在性 又称外部影响, 是指一个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效应, 但这种效应并没有通过市场交易反映出来。 外在性有正负之分,分别称为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外在性造成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之所以如此,原因是社会的边际收益和边 际成本与私人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不相等。纠正外在性的传统方法主要有征税或补贴以及外部影响内部化的主张。而科斯提出可通过确 定所有权来解决外部性对社会的影响。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某消费者原来每月煤气开支为 120 元,煤气的某些用途如取暖等可用电替代。现在煤气价格上涨 100%,其他商品价格不变,若该 消费者得到 120 元因煤气涨价的补贴,试问他的处境改善了还是恶化了?为什么?作草图表示。 该消费者处境改善了,因为该消费者得到 120 元补贴后,可以多消费电来替代煤气消费,由于电价不变,他完全可以用多消费电来改 善自己的处境,如果煤气价上涨 100%,电价也上涨 100%,他处境就不会改善,如下图所示。 电(Y)A1 A Y2 Y1 E2 E1 U2 U1 O X2 X1 B’ B1’B 煤气(X)在图中,AB代表原来的预算线,AB 代表煤气涨价100%但未给补贴的预算线,该预算线在横轴的截距应该正好是原预算线AB横轴截距 的一半。A1B1代表煤气涨价并给了120元补贴后的预算线,由于煤气涨价100%,这样该消费者仍要消费数量X1的煤气,就必须支出240元,而 现在给120元补贴,与原来自己用于煤气的支出120元加在一起正好是240元,因而仍可以消费数量为X1的煤气。故A1B1必和AB相交于原均衡 ’ 点E1,又由于电价未变,因而A1B1必和AB 平行,在A1B1预算线上,消费者找到了新的均衡点E2,在E2点上,消费者得到的效用为U2,大于在 原来均衡点E1得到的效用U1,从图中可见,该消费者会用多消费电来代替煤气的消费,煤气消费量由X1减少到X2,而电的消费量由Y1增加到 Y 2。 2、试说明为什么自然垄断的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的下方。这一事实的后果是什么?如果政府管制自然垄断机构,将价格 确定在与边际成本相等的水平,有什么问题不可避免? 自然垄断是由技术条件和需求条件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市场结构, 规模经济非常显著, 其产品的平均和边际成本会随产量增加不断下降, 且由于边际成本只有低于平均成本才下降,因此平均成本曲线总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下方。如果政府管制自然垄断机构,将价格定在与边际 成本相等的水平,则厂商就要亏损,因为此时均衡点即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必然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下方,即价格始终低于平均 成本。 3、为什么像公路、桥梁及电视广播等不能称为纯公共物品? 纯公共物品必须具备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两个特点或者说条件。第一个条件非竞争性意味着公共物品没有必要排斥他人的 消费,因为增加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第二个条件非排他性意味着没有可能排斥他人消费。满足这两个条件的纯公共产品较少,有不少公 共物品虽有非竞争性,却并不一定有非排他性,例如公路、桥梁以及电视广播也可以设法收费才允许通行或收看收听,因此,它们是非纯 公共物品。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0.5 0.5 0.25 1、某 厂 商 的 长 期 生 产 函 数 为 Q ? aA B C , a ? 0 , A 、 B 、 C 三 种 要 素 的 价 格 分 别 为 PA ? 1 元 , PB ? 9 元, PC ? 8 元 。 ⑴推导出厂商长期总成本函数; ⑵在短期,要素 C 固定,要素 A 和 B 可变,推导出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 (Q ⑶ 推 导 出 C ? f 3Q) 形 式 的5 程 , 以 反 映 厂 商 预 期 产 出 Q 与 厂 商 所 需 要 的 最 优 固 定 要 素 C 之 间 的 函 数 关 系 。 方a 4 4 ⑴ LTC ? 6C ?0.25 ) 或 ( ) 5 Q 5 40(4 4 0.8 2 6 ⑵ STC ? 3 16a Q ? 8C ; 5 ⑶ C?( )a Q 5 。 16a 2、某农场主决定租进土地 250 英亩,固定设备的年成本为 12 000 美元(包括利息、折旧等) ,燃料种子肥料等的年成本为 3 000 美 3 2 元,生产函数为 Q ? ? L ? 20L ? 72L , Q 为谷物年产量(吨) L 为雇佣的劳动人数,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均系完全竞争,谷物价 , 格每吨 75 美元,按现行工资能实现最大利润的雇佣量为 12 人,每年的最大纯利润为 3 200 美元,他经营农场的机会成本为 5 000 美元, 求解; ⑴每个农业工人的年工资为若干? ⑵每英亩土地支付地租若干? ⑴9000; ⑵80。 四、问答题(20分) 甲公司生产的产品 A 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7,产品 A 对乙公司的产品 B 的交叉价格弹性为-0.67,产品 A 的需求收入弹性为 0.8。下列 说法正确否?为什么? ⑴如果要增加产品 A 的销售量,甲公司应降低它的价格; ⑵降低产品 A 的价格将会增加甲公司的销售量,并增加公司收入; ⑶产品 A 和产品 B 是替代商品; ⑷提高产品 B 的价格将会增加产品 A 的销售量; ⑸降低产品 B 的价格将会减少产品 A 的销售收入; ⑹产品 A 是低档商品; ⑺居民收入增加 10%,产品 A 的销售量将增加 80%。 ⑴正确,因为产品 A 的需求价格弹性为负数,表示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化; ⑵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因为产品 A 的需求价格弹性为负数,故降低产品 A 的价格将会增加甲公司的销售量,但产品 A 的需求价 格弹性绝对值又小于 1,所以降价将减少甲公司收入,而不会增加收入; ⑶错误,因为产品 A 对产品 B 的交叉价格弹性为负数,故它们之间应存在补充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 ⑷错误,因为产品 A 对产品 B 的交叉价格弹性为负数,故提高产品 B 的价格将会减少产品 A 的销售量; ⑸错误,因为产品 A 对产品 B 的交叉价格弹性为负数,故降低产品 B 的价格将会增加产品 A 的销售量,在产品 A 的价格不变的情况下 将增加收入; ⑹错误,因为产品 A 的的需求收入弹性为正数,故应为正常商品; ⑺错误,因为产品 A 的的需求收入弹性为 0.8,因此居民收入增加 10%将使产品销售量增加 8%,而不是 80%。 微观经济学试题(卷4)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3、脊线 2、消费者均衡与生产者均衡 4、科斯定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根据供求理论解释“谷贱伤农”和“薄利多销”这两句话的含义。 2、垄断厂商实行三级差别价格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说必须具备这些条件? 3、能否认为,由于公共产品不存在市场交换价格因而可以任意定价?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某 消 费 者 的 效 用 函 数 为 U ? XY ,商 品 的 价 格 PX ? 1 元 ,商 品 的 价 格 P ? 2 元 ,消 费 者 收 入 M ? 40 元 。现 在 P Y Y 下降到 1 元。 ⑴价格下降对 Y 需求的总效应是多少? ⑵设实际收入不变指消费者原有效用水平不变,则对 Y 需求的总效应如何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⑶设实际收入不变指消费者原有商品组合不变,则对 Y 需求的总效应如何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2、假设一个养蜂场位于一个苹果园的边上,每个农场都位于竞争性市场上,设苹果的产量为 A ,蜂蜜的产量为 H ,两个农场的生 2 2 产成本函数分别为 C H ( H ) ? H , C A ( A) ? A ? H ,蜂蜜的价格是 2 美元,苹果的价格是 3 美元。试求: 100 100 ⑴若两个农场独立经营,则蜂蜜的均衡产出为多少?苹果的均衡产出为多少? ⑵若苹果园和养蜂场合并了,则利润最大化时蜂蜜的产出为多少?苹果的产出为多少? ⑶对社会来说,蜂蜜的最佳产出为多少?如果两个农场分开经营,为了引导养蜂场生产最佳产出,应对蜂蜜生产实行多少补贴? 四、问答题(20分) 当市场达到长期均衡时,垄断竞争市场分别与完全垄断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造成这些共同点和不同点的原因 是什么?试用图帮助回答上述问题。 微观经济学试题(卷4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当其它影响供给的因素既定时,由于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化,称为供给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在图形上表现为在 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上点的位置的移动。 当商品本身的价格既定时, 由于其他影响供给因素的变动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化, 称为供给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在图形上表现为整条供给曲线的移动。 2、消费者均衡与生产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指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条件下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商品取得最大满足(总效用极大)的状态,其必要条件是,消费者所购 买的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消费者均衡发生在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之点。生产者均衡指在一定的成本和要 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选择一组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或者是在一定的产量和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选择一组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此时生 产者处于均衡状态。生产者均衡发生在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切之点,均衡条件是生产者所购买的各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等于它们 的价格之比。 3、脊线 把所有等产量曲线上切线斜率为零的点和斜率为无穷大的点与原点一起联接起来,形成的两条线称为脊线。脊线表明生产要素替代的 有效范围。厂商只能在脊线范围之内从事生产,实现不同要素的组合。超过脊线范围之外,必须同时增加两种投入要素的数量才能使总产 量不变。因此,由脊线围成的区域是生产区域。 4、科斯定理 关于什么是科斯定理,西方学者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该定理可表述为:只要交易成本为零,产权分配不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例如, 假定有一工厂排放的烟尘污染了周围 5 户居民晾晒的衣服,每户由此受损失 75 元,5 户共损失 375 元。再假定有两个解决方法,一是花 150 元给工厂烟囱安装一除尘器,二是给每户买 1 台值 50 元的烘干机,5 户共需 250 元。不论把产权给工厂还是给居民,即不论工厂拥有 排烟权利,还是 5 户居民有不受污染的权利,如果听任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发生作用,工厂或居民都会自动采取 150 元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为这样最节省,150 元成本最低表示资源配置最优。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根据供求理论解释“谷贱伤农”和“薄利多销”这两句话的含义。 按照供求理论,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谷,即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很小, 在粮食丰收即其供给增加导致粮价下跌时,需求增加得并不多,这样就会使总收益减少,农民受到损失,此即“谷贱伤多”现象。 而需求富于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 “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 , “薄利多销” 即指需求富于弹性的商品小幅度降价会使需求量较大幅度增加,从而引起总收益增加的现象。 2、垄断厂商实行三级差别价格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说必须具备这些条件? 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1)存在着被分割的市场,只有当购买者无法在低价市场买进又在高价市场卖出时,差别定价才能实行。否 则,套利行为将会导致市场之间的价格趋向一致。 (2)被分割的市场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不同。如果需求弹性相同,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 1 要求各个市场的边际收益均等于边际成本。这样,根据 MR ? P(1 ? ) ,如果 MR 相同,那么价格也必相等,从而差别定价消失。 Ed 3、能否认为,由于公共产品不存在市场交换价格因而可以任意定价? 不能这样认为.由于公共产品是政府花钱或者说投资提供的,因此,可用政府在公共产品上的投资量表示该产品的价格,如果把公共 产品数量画在一个坐标轴的横轴上,把价格画在纵轴上,则同样可画出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这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价格 才是最优投资量。如果实际投资量高于最优投资量,公共产品就会供过于求,它表示该公共产品不能有效地被利用。假定把政府本身看作 是公共产品,政府供过于求实际上就是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办事效率差。相反,如果公共产品投资过少,即投资量低于最优投资量,则 公共产品就会供不应求,例如,城市道路投资不足,会造成交通拥挤,道路堵塞。可见,公共产品不可以任意定价。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某 消 费 者 的 效 用 函 数 为 U ? XY ,商 品 的 价 格 PX ? 1 元 ,商 品 的 价 格 P ? 2 元 ,消 费 者 收 入 M ? 40 元 。现 在 P Y Y 下降到 1 元。 ⑴价格下降对 Y 需求的总效应是多少? ⑵设实际收入不变指消费者原有效用水平不变,则对 Y 需求的总效应如何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⑶设实际收入不变指消费者原有商品组合不变,则对 Y 需求的总效应如何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⑴ 10; ⑵ 10( 2 ? 1) ; 10(2 ? 2 ) ; ⑶ 5; 5。 2、假设一个养蜂场位于一个苹果园的边上,每个农场都位于竞争性市场上,设苹果的产量为 A ,蜂蜜的产量为 H ,两个农场的生 2 2 ? H ,蜂蜜的价格是 2 美元,苹果的价格是 3 美元。试求: 产成本函数分别为 C H ( H ) ? H , C A ( A) ? A 100 100 ⑴若两个农场独立经营,则蜂蜜的均衡产出为多少?苹果的均衡产出为多少? ⑵若苹果园和养蜂场合并了,则利润最大化时蜂蜜的产出为多少?苹果的产出为多少? ⑶对社会来说,蜂蜜的最佳产出为多少?如果两个农场分开经营,为了引导养蜂场生产最佳产出,应对蜂蜜生产实行多少补贴? ⑴100,150; ⑵150,150; ⑶150,1。 四、问答题(20分) 当市场达到长期均衡时,垄断竞争市场分别与完全垄断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造成这些共同点和不同点的原因 是什么?试用图帮助回答上述问题。 为表述方便,下面有关表达式中以 c 表示完全竞争,以 m 表示完全垄断,以 mc 表示垄断竞争。 ⑴先比较垄断竞争与完全垄断: 图略 A、相同点:①长期均衡时,均有 MR ? SMC ? LMC, SAC ? LAC ,但一般地(对垄断竞争厂商则肯定)不在 minLAC,即 原因:都有垄断因素存在,厂商对产品价格都有一定的控制力,对完全垄断厂商是价格决定者,对垄断竞争厂商是价格影响者,因而 面临需求曲线均向右下方倾斜, P ? MR ,且 P ? MR 。――――反映了垄断的一面 B、不同点:①mc: ? MC ? 0, P ? SAC ? LAC m: ? M ? QM ? SAC ? LAC QMC 0, P ② PMC ? PM 原因:垄断竞争条件下有竞争因素存在,产品有差异但又有很强替代性,且进出行业容易,厂商数量可变; 而完全垄断条件下无竞争因素存在(当然一般也存在潜在竞争威胁) ,产品无很好的替代品,且进入被封锁,厂商数量不变。 ⑵再比较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 图略 A、相同点:长期均衡时,均有 MR ? SMC ? LMC ,且 P ? SAC ? LAC ;需求曲线与 LAC(SAC)相切, ? ? 0 。 原因:都有竞争因素存在,产品都有较强替代性,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完全替代,在垄断竞争条件下可很好替代;进出行业都较自由, 厂商数量可调整。――――反映了竞争的一面 B、①mc:均衡点在 LAC(SAC)下降段,不在 minLAC(SAC) ,生产能力利用不足(即存在过剩生产能力) ,且 P ? min LAC ,P ? min LAC ,没有达到最佳工厂规模,生产能力利用不足(或过度,对完全垄断厂商) 。 ② P ? MC ,资源在行业生产中的配置都是不足的。SAC ? LAC ? P ? MR ? SMC ? LMC c:均衡点在 C ,采用最佳工厂规模,且 P ? min LAC , SAC ? LAC ? P ? MR ? SMC ? LMC QMC ? Q minLAC(SAC)② PMC ? P LMC ,资源在行业生产中的配置是不足的; ③mc: P ?C c: P ? LMC ,资源在行业中得到了有效配置。 ④mc:普遍采用品质竞争与广告竞争等非价格竞争手段,广告的利弊――产品替代与厂商竞争 ⑤mc:提供差异化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消费偏好――产品差别与消费者选择 原因:垄断竞争条件下有垄断因素存在,厂商面临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产品价格影响者,故 P ? 而完全竞争条件下无垄断因素存在,厂商面临需求曲线为水平线,是产品价格接受者,故 P ? MR 。 另外,还可考虑技术进步、规模经济等因素,这里不细述。 微观经济学试题(卷5)MR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需求的价格弹性 3、要素的最优投入组合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假定某博弈的报酬矩阵如下: 甲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4、边际报酬 乙 左 上 右下 ⑴如果(上,左)是上策均 衡,那么 a ?? , b?? , g ? ?, f ? ?。 ⑵如果(上,左)是纳什均衡,上述哪几个不等式必须满足? ⑶如果(上,左)是上策均衡,那么,它是否必定是纳什均衡?为什么? 2、垄断厂商一定能保证获得超额利润吗?如果在最优产量处亏损,他在短期内会继续生产吗?在长期内又会怎样? 3、试阐明公用事业公司在高峰时期如何定价才能减少所需要的厂房设备?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假 定 消 费 者 只 进 行 两 期 消 费 选 择 ,消 费 者 的 两 期 收 入 分 别 为 M 1 、 M 2 ,两 期 消 费 分 别 为 C1 、 C 2 ,利 率 为 r ,消 费 者 效 用 函 数 为 U ? ?C1C2 ? ? , 两 期 结 束 后 , 消 费 者 的 收 入 和 消 费 均 为 0。 试 证 明 : ⑴1 期消费与 2 期收入同方向变化,与利率反方向变化; ⑵1 期储蓄与 2 期收入反方向变化; ⑶2 期消费与 1 期收入、2 期收入及利率均同方向变化。 2 2、 一 垄 断 厂 商 的 成 本 函 数 为 C ? Q , 其 面 临 的 需 求 曲 线 为 P ? 120 ? Q ⑴垄断价格和产量为多少; ⑵ 政 府 对 该 厂 商 征 收 一 次 性 税 收 100 元 , 此 时 , 该 厂 商 产 量 为 多 少 ? ⑶ 政 府 改 为 对 每 销 售 一 单 位 产 品 征 税 20 元 , 此 时 , 垄 断 价 格 和 产 量 为 多 少 ? ⑷政府改用价格管制,以使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为最大,为此,价格的 上限为多少?要否规定价格下限? 四、问答题(20分) 政府考虑以两种方式补贴低收入家庭,一种实物性补贴(如食品补贴) ,另一种是现金补助。请以图像回答以下问题。 ⑴请表明如果两种方式耗费相同的财政收入,被补贴的人一般较喜欢第二种方式的补助。 ⑵假设两种方式都耗费相同的财政收入,请解释在什么情况下,被补贴的人会感到这两种方式并无差异。 微观经济学试题(卷5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需求弹性。它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反映相应于价格的变动,需求量变动的 敏感程度。以弹性系数加以衡量,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人们从消费中得到的总效用在开始的时候不断增加,逐渐达到最大值,然后又逐渐减 少。但是,即使在总效用增加的时候,其增量也在逐渐减少,故边际效用趋于下降,并在总效用达到最大值后成为负数,也即对某种物品 的消费超过一定量后,不但不能增加消费者的满足和享受,反而会引起痛苦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要素的最优投入组合 即产量一定时成本最低的要素组合,或者是成本一定时产量最高的要素组合。这两种情况的要素组合点表现在图形上,都是等成本线 和等产量曲线相切之点,也即生产者均衡点。 4、边际报酬 边际报酬就是探讨这样一种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在所有其它要素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一种可变要素使用量增加时所引起产 量的变化情况。若产量的增加比率大于投入要素的增加比率称为边际报酬递增;若产量的增加比率等于投入要素的增加比率称为边际报酬 不变;若产量的增加比率小于投入要素的增加比率称为边际报酬递减。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假定某博弈的报酬矩阵如下: 乙a, b e, fc, d g, h 甲左 上右下 ⑴如果(上,左)是上策均 衡,那么 a ?? , b?? , g ? ?, f ? ?。 ⑵如果(上,左)是纳什均衡,上述哪几个不等式必须满足? ⑶如果(上,左)是上策均衡,那么,它是否必定是纳什均衡?为什么? ⑴上策均衡要求,不管其他参与者如何决策,他总采取惟一最优策略,因此,如果(上,左)是上策均衡,则 a ? e , b ? d , g ? c , f ? h 。例如,当乙采取左时,甲认为 a ? e ;乙采取右时,甲仍认为 c ? g ,即不管乙采取左不是右,甲总认为 上比下好。反之,甲采取上时,乙认为 b ? d ,甲采取下时,乙认为 f ? h 。即不管甲采取上还是下,乙总认为左比右好。 ⑵如果(上,左)是纳什均衡,上述不等式中 a ? e , b ? d 必须满足。因为即使 g ? c , f ? h ,只要给定乙取左,甲取上,能 满足 a ? e , b ? d ,就可构成纳什均衡了。 ⑶如果(上,左)是上策均衡,则一定是纳什均衡,因为它满足了纳什均衡条件,但不能反过来说纳什均衡一定就是上策均衡。 2、垄断厂商一定能保证获得超额利润吗?如果在最优产量处亏损,他在短期内会继续生产吗?在长期内又会怎样? 垄断厂商并不保证一定能获得超额利润,能否获得超额利润主要取决于社会需求。如果说对该产品的需求者能接受垄断厂商制定的大 于平均成本( AC )的价格,那么该厂商能获得超额利润。如果对该产品的需求者只能接受 P ? AC 的价格,那么该厂商会发生亏损。 出现亏损后在短期内既有可能继续生产,也有可能停止生产。在短期内,若产品价格( P )低于平均成本( SAC ) ,但只要还高于平均 可变成本( AVC )的最低点,生产将会继续进行下去。但只要 P ? AVC 的最小值,则该厂商将会停止生产,如不停止生产,损失会 更大,不仅损失全部的固定成本,而且可变成本的一部分也无法弥补。 在长期内,垄断厂商还可以建立最适当的工厂规模来生产最好的长期产量,他还可以作广告、提高服务质量等,扩大产品的需求量, 使需求曲线向上移动,当然这样也会增加产品的成本。垄断厂商经过综合考虑,发现即使采取这些可能性的措施仍会亏损,在长期就会停 止生产。 3、试阐明公用事业公司在高峰时期如何定价才能减少所需要的厂房设备? 公用事业公司生产的是不可贮存的劳务,它们的产品生产后即被消费掉,因此必须有足以满足消费者高峰需求的厂房设备。为提供高 峰服务的生产能力所增加的成本通常占到一家公用事业公司总投资的很大部分。为了减少高峰时期所需的厂房设备,可以采取差别价格政 策。在高峰时期收取较高价格,在非高峰时期收取较低价格。如电力公司在深夜的收费可能只有白天的三分之二。这样,一方面高峰时期 所需生产能力的成本转嫁到在高峰时期需要服务的消费者身上。另一方面减少了高峰时期的需求量,将这些需求从高峰时期转向非高峰时 期,这就可以减少高峰时期所需的厂房设备。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假 定 消 费 者 只 进 行 两 期 消 费 选 择 ,消 费 者 的 两 期 收 入 分 别 为 M 1 、 M 2 ,两 期 消 费 分 别 为 C1 、 C 2 ,利 率 为 r ,消 费 者 效 用 函 数 为 U ? ?C1C2 ? ? , 两 期 结 束 后 , 消 费 者 的 收 入 和 消 费 均 为 0。 试 证 明 : ⑴1 期消费与 2 期收入同方向变化,与利率反方向变化; ⑵1 期储蓄与 2 期收入反方向变化; ⑶2 期消费与 1 期收入、2 期收入及利率均同方向变化。 M M 1 1 2 ) ; 1 期 储 蓄 函 数 为 S1 ? ( M 1 ? 2 ) ;2 期 消 费 函 由 消 费1 均 衡 条 件 可 推 导 出 1 期 消 费 函 数 C1 ? ( M 1 ? 者 2 1? r 2 1? r 数 为 C 2 ? ((1 ? r ) M 1 ? M 2 ) 。 2 2 2、 一 垄 断 厂 商 的 成 本 函 数 为 C ? Q , 其 面 临 的 需 求 曲 线 为 P ? 120 ? Q ⑴垄断价格和产量为多少; ⑵ 政 府 对 该 厂 商 征 收 一 次 性 税 收 100 元 , 此 时 , 该 厂 商 产 量 为 多 少 ? ⑶ 政 府 改 为 对 每 销 售 一 单 位 产 品 征 税 20 元 , 此 时 , 垄 断 价 格 和 产 量 为 多 少 ? ⑷政府改用价格管制,以使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为最大,为此,价格的上限为多少?要否规定价格下限? ⑴ 90; 30; ⑵ 30; ⑶ 95;25; ⑷ 80; 否 。 四、问答题(20分) 政府考虑以两种方式补贴低收入家庭,一种实物性补贴(如食品补贴) ,另一种是现金补助。请以图像回答以下问题。 ⑴请表明如果两种方式耗费相同的财政收入,被补贴的人一般较喜欢第二种方式的补助。 ⑵假设两种方式都耗费相同的财政收入,请解释在什么情况下,被补贴的人会感到这两种方式并无差异。 ⑴如下图,设家庭收入为 100 元,粮食价格为 4 元/千克。家庭初始预算线为 AB,消费者初始均衡点为 E0,效用水平为 U0。a, b e, fc, d g, h其它商品200FE2100 AC E0 U0U2 U1OBD 粮食25 50 政府若给的是实物补贴,发放 25 千克粮食,则预算线变为 ACD,根据所示无差异曲线反映出来的消费者偏好可知最佳消费选择为 C 点,即全部收入用于购买其它商品,效用提高到 U1; 若政府将实物补贴改成现金补助,直接发放与 25 千克粮食等值的 100 元现金,则家庭预算线变为 FD,消费选择的范围更大了,此时 最佳消费选择应是新预算线 FD 与无差异曲线之切点 E2 之商品组合,此时效用水平更提高到 U2。 很显然,具图示无差异曲线反映的消费者偏好的家庭更喜欢政府给予现金补助。 ⑵下图初始状态如⑴,但具下图所反映的消费者偏好之家庭对于政府的实物补贴与现金补助会没有感到没有什么差异,也就是说实物 补贴与现金补助对其效用的提升程度是相同的,可以认为下图中的家庭对实物粮食的偏好要比更⑴中的家庭更强一些。其它商品 200 F100 AC E1 U1 U0OB25D 粮食50微观经济学试题(卷6)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需求规律与供给规律 2、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3、规模报酬与要素报酬 4、一级、二级与三级差别价格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用供求理论解释“谷贱伤农”这一实际经济现象。 2、在产品市场上,厂商利润极大化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3、什么叫市场失灵?哪些情况会导致市场失灵?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已知某市鸡蛋市场供求方程式为 Qd ? 77 ? 7 P , Qs ? ?14? 6P ,价格单位为元/公斤,数量单位为吨。分别计算下列条件 下的均衡变动: ⑴如果政府从保证人民生活基本需要出发,规定鸡蛋市场价格上限为每公斤 6 元,问鸡蛋市场将发生短缺还是过剩,数量多少? ⑵如果政府出于财政需要,决定向生产者征税每公斤 1 元,问市场均衡价格为多少,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税负各为多少? ⑶如果政府想将鸡蛋市场价格上限定为每公斤 5 元,同时保持市场供求均衡,问需要给予生产者多少补贴,生产者和消费者各得补贴 多少? 2、 已 知 市 场 需 求 函 数 为 P ? 70 ? Q , 假 定 只 有 两 个 厂 商 , 每 个 厂 商 的 边 际 成 本 和 平 均 成 本 均 为 常 数 , 等 于 10。 ⑴ 若 两 个 寡 头 的 行 为 方 式 遵 从 古 诺 模 型 ( Cournot Model ) 求 每 个 寡 头 的 均 衡 价 格 、 均 衡 产 量 与 最 大 化 利 润 以 及 行 业 总 , 产量; ⑵将⑴之结果与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产量、价格与利润进行比较。 四、问答题(20分) 试论述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和特点。 微观经济学试题(卷6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需求规律与供给规律 市场经济的两条基本规律。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一般而论,随着商品价格的升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减少;相反,随着商品价格的降低,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增加。即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这一规 律称为需求规律。对满足需求规律的商品,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也存在违反需求规律的商品,例如 吉芬商品。 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一般而论,随着商品价格的升高,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增加;相反,随着商品价格 的降低,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减少。即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同向的依存关系,这一规律称为供给规律。对满足供 给规律的商品,生产者的供给曲线是向左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也存在违反供给规律的例子,例如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 2、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是指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因商品相对价格发生变动而导致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收人效应是指在商品价格下降 导致实际收入变动所引起的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若是正常商品,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方向相同。若是非吉芬商品的低档商品,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方向相反,但替代效应大于收人效应;若是吉芬商品,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方向相反;但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 3、规模报酬与要素报酬 规模报酬与生产要素报酬都有递增、不变和递减三种情况,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规模报酬论及的是一座工厂的规模本身发生变 化时,产量如何变化,而要素报酬是指要素投入的边际产量。前者是厂商根据经营规模设计不同的工厂,属长期分析;后者是在既定的生 产规模中,增加可变要素时相应产量的变化,属短期分析。 4、一级、二级与三级差别价格 差别价格的三种形式。一级差别价格是指垄断厂商按不同的购买量索要不同的价格,以至于每单位索要的价格恰好等于此时的需求价 格。这种类型的价格歧视又被称为完全差别价格。二级差别价格是对完全差别价格的一种近似,它指垄断厂商按不同购买量分组,并对不 同的组别索要不同的价格。在这种差别价格方式中,垄断厂商依照购买量由大到小的分组索要由低到高的价格。三级差别价格是指垄断厂 商把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分割开来,形成不同的分市场,然后把总产销量分配到各个分市场出售,根据各个分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分别制定 不同的价格。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用供求理论解释“谷贱伤农”这一实际经济现象。 在丰收年份,粮食的供给增加,其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假若此时市场对粮食的需求状况不发生变化,即粮食需求曲线固定不动, 那么粮食供给的增加将导致粮食价格下降。 但由于一般地市场对粮食的需求缺乏弹性, 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可知, 粮食价格下降使得消费者用于粮食的消费支出减少,即农民销售粮食的总收入减少。因此,丰收不但没使得农民获得好处,反而使得农民 蒙受收入上的损失。 2、在产品市场上,厂商利润极大化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厂商出售产品获得收益,生产产品则需要花费成本。厂商在收益与成本之间权衡的结果是,为了获得最大利润,产量应当选择在边际 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之处,此即产品市场上厂商利润极大化原则。因为厂商在决定产量时,一方面要考虑增加产量能增加多少收益,即边际 收益;另一方面要考虑增加产量会增加多少成本,即边际成本。如果在某一产量水平下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这意味着此时增加一单位 产量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将大于增产这单位产品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因此增加的这单位产量可以给厂商带来额外的利润,厂商 将愿意增产这单位产品,而且只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厂商总是会扩大产量以增加利润; 反之则反。 3、什么叫市场失灵?哪些情况会导致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在不少场合不会导致资源不适当配置,即导致无效率的一种状况。换句话说,市场失灵是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 累托最优的一种情况。微观经济学说明,在一系列理想化的假定条件下,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可导致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理 想化的假定条件并不符合现实情况.在以下这些情况下,市场会失灵:不完全竞争,公共物品,外部影响,信息不完全等。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已知某市鸡蛋市场供求方程式为 Qd ? 77 ? 7 P , Qs ? ?14? 6P ,价格单位为元/公斤,数量单位为吨。分别计算下列条件 下的均衡变动: ⑴如果政府从保证人民生活基本需要出发,规定鸡蛋市场价格上限为每公斤 6 元,问鸡蛋市场将发生短缺还是过剩,数量多少? ⑵如果政府出于财政需要,决定向生产者征税每公斤 1 元,问市场均衡价格为多少,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税负各为多少? ⑶如果政府想将鸡蛋市场价格上限定为每公斤 5 元,同时保持市场供求均衡,问需要给予生产者多少补贴,生产者和消费者各得补贴 多少? 91 ? 4 ? 7 ,Q ? 28 。 由题设, Qd ? 77 ? 7 P ,Qs ? ?14? 6P , 初始均衡时应有 Qd ? Qs , 7 ? P ? 1 6? P , P ? 即 7 7 得 13 ⑴政府规定鸡蛋市场价格上限后将出现鸡蛋短缺,数量为 Qd ? Qs ? (77 ? 7 ? 6) ? (?14 ? 6 ? 6) ? 35 ? 22 ? 13 吨。 & ⑵供给曲线变为 Qs ? ?14 ? 6( P ?1) ? ?20 ? 6P 97 & ? 7.5 再次均衡时应有 Qd ? Qs ,即 77 ? 7 P ? ?20 ? 6 P ,得 P ? 0.5 可知,消费者税负为 7.5 ? 7 ? 0.5 元,生产者税负为 7 ? 6.5 ? 13 元。 ⑶由 Qd ? 77 ? 7 ? 5 ? 42 ,可知均衡产量应为 42 吨。 &' 设给生产者补贴 u 元,则供给曲线为 Qs ? ?14 ? 6( P ? u) 13 ? 4.3 将均衡价格 5 与均衡产量 42 代入供给曲线,可得 u ? 3 于是,生产者可得补贴 (5 ? 4.3) ? 7 ? 2.3 元,消费者可得补贴 7 ? 5 ? 2 元。 2、 已 知 市 场 需 求 函 数 为 P ? 70 ? Q , 假 定 只 有 两 个 厂 商 , 每 个 厂 商 的 边 际 成 本 和 平 均 成 本 均 为 常 数 , 等 于 10。 ⑴ 若 两 个 寡 头 的 行 为 方 式 遵 从 古 诺 模 型 ( Cournot Model ) 求 每 个 寡 头 的 均 衡 价 格 、 均 衡 产 量 与 最 大 化 利 润 以 及 行 业 总 , 产量; ⑵将⑴之结果与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产量、价格与利润进行比较。 ⑴ 30、 30; 20、 20; 400、 400; 40; ⑵ 完 全 竞 争 : 60; 10; 0 完 全 垄 断 : 30; 40; 900; 四、问答题(20分) 试论述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和特点。 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如下: 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各厂商根据市场的均衡价格调整厂房设备规模,与此同时,不断有新的厂商进入 和亏损厂商退出该行业,当该产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在某一价格水平上达到均衡时,如果这一价格水平等于厂商的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 则该产品的价格、产量和留存下来的厂商人数不再发生变化,因为每个厂商既没有超额利润(从而不再扩大产量,新厂商也不再加入该行 业) ,也不亏损(从而不再缩小生产,原有厂商也不再退出该行业) ,于是该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状态的特点是: 第一,在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生存下来的厂商都具有最高的经济效率,最低的成本。 第二,在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生存下来的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如果有超额利润,新的厂商就会被吸引进来,造成整个市场的供给 量扩大,使市场价格下降到各个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为止。 第三,在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每个厂商提供的产量,不仅必然是其短期平均成本( SAC )曲线之最低点的产量,而且必然是其长 期平均成本( LAC )曲线之最低点的产量。 (图略) 微观经济学试题(卷7)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与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3、外显成本与隐含成本 4、边际成本定价与平均成本定价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电视机、录像机一类高级消费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办法?为什么? 2、垄断或不完全竞争为什么会降低效率? 3、按西方经济学家的看法,能否说“产品差别程度越大,则产品价格差别越大”?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 X 和商品 Y 的收入为 540 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 PX ? 20 元和 P ? 30 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 Y 2 数为 U ? 3XY ,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各应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 2、 一 垄 断 厂 商 面 临 的 需 求 曲 线 为 P ? 100? 2Q , 边 际 成 本 为 20, 试 问 : ⑴垄断价格和产量为多少? ⑵社会最优的价格和产量为多少? ⑶由于垄断造成的效率损失为多少? ⑷假如垄断厂商能够区别任一顾客,并对每一顾客收取最高可能的价格,此时,产量为多少?效率损失为多少? 四、问答题(20分) 完全竞争条件下为什么政府征税会造成效率损失 (即社会福利的无谓损失) ?政府补贴是否可能避免这一损失?试图解阐明你的回答。 微观经济学试题(卷7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当其它影响需求的因素既定时,由于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称为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在图形上表现为在 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的移动。 当商品本身的价格既定时, 由于其他影响需求因素的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 称为需求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在图形上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 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与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在效用水平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第一种商品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第一种商品对第二种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它反映了这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能力的大小。实际上边际替代率恰好就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也等于这两种 dY MU X 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即 MRS XY ? ? 。在保持产量不变的前提条件下,生产者增加一单位第一种生产要素可以替代的 ? dX MU Y 另外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数量,被称为第一种要素对第二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它反映了这两种要素之间的替代能力的大小。实际上 边际技术替代率恰好就是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也等于这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如以劳动 L 与资本 K 两种要素为例,则 dK MPL 。 MRTSLK ? ? ? 3、外显成本与隐含成本 dL MPK 外显成本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素而支付货币构成的成本。 它是一种会计成本。 外显成本包括支付给雇员的工资, 购买的原材料、燃料和其他生产资源,也包括支付的利息、租金、保险费等。隐含成本指厂商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所必须支付的机会成本。 它包括使用自有资本的折旧费,使用自产原材料、燃料的费用(按市价计) ,使用自有资金的利息(按市场利率计)和企业主为自己企业 提供劳务所应得的酬金。隐含成本与外显成本的区别在于,后者是购买所有权归他人的生产要素所构成的成本,而前者是购买所有权归企 业主自己的生产要素所构成的成本。 4、边际成本定价与平均成本定价 政府对垄断企业进行价格管理的两种方式。所谓边际成本定价,即要求垄断者将价格定在边际成本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的交点处,这 一定价形式可使 P ? MC 等式成立。 如果将垄断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视为多个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水平加总而成, 那么此曲线 MC 即相当 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市场供给曲线,由此可见,边际成本定价即相当于把价格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会实现的市场均衡价格水平,因此,边 际成本定价可使资源配置达到最有效率的境况。平均成本定价就是由平均成本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的交点来决定市场价格与产量,显然, 按此定价水平,垄断者的超额利润被完全消除,只能赚取正常利润。两种定价方式针对不同的目标,边际成本定价以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 而平均成本定价则以消除垄断利润为目标。相对而言,前一方式更为合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电视机、录像机一类高级消费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办法?为什么? 对农产品应采取提价的办法;对电视机、录像机这类高档消费品应采取降价的办法。 根 据 需 求 的 价 格 弹 性 与 销 售 总 收 入 之 间 的 关 系 ,我 们 知 道 ,对 需 求 富 于 弹 性 的 商 品 来 说 ,其 销 售 总 收 入 与 价 格 成 反 方 向 变 动 ,即 它 随 价 格 的 提 高 而 减 少 ,随 价 格 的 降 低 而 增 加 ;而 对 需 求 缺 乏 弹 性 的 商 品 来 说 ,其 销 售 总 收 入 与 价 格 成 同 方 向 变 动 , 即 它 随 价 格 的 提 高 而 增 加 ,随 价 格 的 降 低 而 减 少 。所 以 ,为 了 提 高 生 产 者 的 收 入 ,对 农 产 品 这 类 缺 乏 弹 性 的 必 需 品 应 采 取 提 价办法;而对于电视机、录像机这类需求富于弹性的高档消费品应采取降价的办法。 2、垄断或不完全竞争为什么会降低效率? 垄断尽管往往会带来规模经济, 降低产品成本, 促进科学研究和采用新技术从而有助于生产力发展, 但同时又具有经济上的不合理性, 生产效率不能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社会福利要受损失。 (图解说明略) 3、按西方经济学家的看法,能否说“产品差别程度越大,则产品价格差别越大”? 可以这样说,因为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产品差别造成了垄断,才能使垄断厂商按不同质的产品价格来出售自己产品。如果产品没有差 别,则价格不能有差别,否则,生产会失去市场。如果产品有差别,生产者就可以在价格上也有差别。这样的价格差别并不会使生产者丧 失市场,因为有差别的产品能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产品差别越大,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程度也越大,从而使产品差别的可能性也越大。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 X 和商品 Y 的收入为 540 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 PX ? 20 元和 P ? 30 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 Y 2 数为 U ? 3XY ,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各应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 8,12,3888 2、 一 垄 断 厂 商 面 临 的 需 求 曲 线 为 P ? 100? 2Q , 边 际 成 本 为 20, 试 问 : ⑴垄断价格和产量为多少? ⑵社会最优的价格和产量为多少? ⑶由于垄断造成的效率损失为多少? ⑷假如垄断厂商能够区别任一顾客,并对每一顾客收取最高可能的价格,此时,产量为多少?效率损失为多少? ⑴ 60; 20; ⑵ 20; 40; ⑶400; ⑷ 40; 无 。 四、问答题(20分) 完全竞争条件下为什么政府征税会造成效率损失 (即社会福利的无谓损失) ?政府补贴是否可能避免这一损失?试图解阐明你的回答。 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利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进行分析。 完全竞争条件下政府征税会造成效率损失,用图说明。图略。 完全竞争条件下政府补贴依然会造成效率损失,也用图说明。图略。 微观经济学试题(卷8)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需求价格弹性与供给价格弹性 2、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 3、替代效应与产量效应 4、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钻石用处极小而价格昂贵,生活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之便宜。请用效用概念对此“价值之谜”给予解释。 2、为什么会出现后弯的劳动供给曲线? 3、为什么在信息完全的世界,信号是不必要的?在信息不完全的世界,信号的作用是什么? 1 1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已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 Q ? K 2 L2 ,劳动和资本的价格分别为 w 和 r ,求短期和长期成本函数。 2 2、戴娜制门器公司(DD)是制门器行业的一个垄断者。它的成本函数为 C ? 100 ? 5Q ? Q ,需求函数为 P ? 55 ? 2Q 。 ⑴为了使利润最大化,DD 应将价格定在多少,该厂商会生产多少产量?DD 会产出多少利润和消费者剩余? ⑵如果 DD 公司像一个完全竞争者那样行为并让 P=MC,它的产量是多少?产生的利润和消费者剩余是多少? ⑶⑴中垄断势力的无谓损失是多少? ⑷设政府关注到了制门器的高价格,因此规定了一个 27 美元的最高限价,这会如何影响价格、产量、消费者剩余和 DD 的利润?相应 的无谓损失为多少? 四、 答题(20分) 当市场达到长期均衡时,垄断竞争市场分别与完全竞争市场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造成这些共同点和不同点的原因是什么?试用图 帮助回答上述问题。 微观经济学试题(卷8答案)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需求价格弹性与供给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需求弹性。它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反映相应于价格的变动,需求量变动的敏 感程度。以弹性系数加以衡量,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供给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供给弹性。它是指一种商品 的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反映相应于价格的变动,供给量变动的敏感程度。以弹性系数加以衡量,等于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除 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2、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 政府干预市场的两种政策。支持价格是指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对该行业产品规定的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如政府 为了扶持农业,常实行农产品支持价格。支持价格的后果是供给大于需求,出现产品过剩。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需要增加库存或扩大外 需。限制价格是指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物品的价格而对它们规定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其目的是为了稳定经济生活,例如稳定生活 必需品的价格,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有利于安定民心。为了使限制价格政策有效,政府往往需要采用配额、票证等辅助措施。支持价格和 限制价格的实行表明了对市场机制运行的干预,其结果可能使商品的均衡点不能达到。 3、替代效应与产量效应 在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替代的情况下,当其中某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时,厂商会更多地使用这种生产要素,以替代别的生产要素。这 种效应叫做生产要素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同时.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导致总成本下降,在收益不变的前提下,总成本的下降,会 导致厂商增加产量,从而导致对这种生产要素使用量的增加。这种效应叫做生产要素价格变化的产量效应。生产要素价格变化的总效应等 于替代效应加产量效应。 4、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在短期中,投入的要素分为不变要素和可变要素。购买不变要素的费用支出就是固定成本,它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因而是个常数, 即使企业停产,也要照样支付,包括借入资金的利息,租用厂房或设备的租金,固定资产折旧费,停工期间无法解雇的雇员(如总经理、 总工程师、总会计师等)的薪金及保险费等。购买可变要素的费用支出就是可变成本,它随产量变动而变动,是产量的函数,包括可随时 解雇的工人的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的费用,由于停产停业而发生的水电和维修费等。可变成本加固定成本等于总成本。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钻石用处极小而价格昂贵,生活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之便宜。请用效用概念对此“价值之谜”给予解释。 钻石的用处确实远不如水,所以,人们从水的消费中获得的总效用远远大于从钻石的使用中所得的总效用。但是,商品的需求价格 不 是由总效用而是由商品的边际效用的大小决定的。虽然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很大,但是,由于世界上水的数量很大,因此,水 的边际效用很小,人们只愿意付非常低的价格。相反,钻石的用途虽远不及水大,但世界上钻石数量很少,因此,钻石的边际效用很高, 价格非常昂贵。 2、为什么会出现后弯的劳动供给曲线? 劳动供给曲线表明的是劳动供给量与劳动价格之间的关系,而劳动供给可看成是闲暇需求的反面。劳动供给增加就是闲暇需求减少, 并且劳动价格(工资)就是闲暇的机会成本或价格。从替代效应看,工资上升使得闲暇的机会成本或代价提高,劳动者会愿意用劳动来替 代闲暇,即会导致闲暇需求量减少,而劳动供给量增加。但从收入效应看,工资上升时,劳动者越有条件以较少的劳动换得所需要的收入 和消费品,从而越不愿意增加劳动供给,而对闲暇需求便会增加。一般说来,当工资较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故闲暇的需求量会 随工资上升而下降,即劳动供给量会增加,但工资较高时,则工资上涨引起整个劳动收入增量就很大,收入效应会逐渐大于替代效应,因 而劳动供给会减少,使得劳动供给曲线由向右上倾斜转为向左上倾斜,即劳动供给曲线呈后弯状。 3、为什么在信息完全的世界,信号是不必要的?在信息不完全的世界,信号的作用是什么? 在信息不完全情况下,一些交易参与人会利用这种情况对其他参与人进行欺骗,产生所谓逆向选择问题,使价格机制无法正常起到信 号传递作用。为此,就必须解决如何把私人信息传递给交易对方的问题以及如何甄别信息真假问题。在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情况下,拥有 信息的一方通过某种能观察到的行为向缺乏信息的一方传递一定信息,被称为“信号显示”或“发信号” ,这种信号传递在信息传递在信 息完全的世界中是完全不必要的。 1 1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已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 Q ? K 2 L2 ,劳动和资本的价格分别为 w 和 r ,求短期和长期成本函数。 w STC (Q) ? rK ? ? Q 2 ; LTC(Q) ? 2 rw ? Q 2 K 2、戴娜制门器公司(DD)是制门器行业的一个垄断者。它的成本函数为 C ? 100 ? 5Q ? Q ,需求函数为 P ? 55 ? 2Q 。 ⑴为了使利润最大化,DD 应将价格定在多少,该厂商会生产多少产量?DD 会产出多少利润和消费者剩余? ⑵如果 DD 公司像一个完全竞争者那样行为并让 P=MC,它的产量是多少?产生的利润和消费者剩余是多少? ⑶⑴中垄断势力的无谓损失是多少? ⑷设政府关注到了制门器的高价格,因此规定了一个 27 美元的最高限价,这会如何影响价格、产量、消费者剩余和 DD 的利润?相应 的无谓损失为多少? ⑴35,10,200,100; ⑵15,125,225; ⑶50; ⑷27,14,196,152,2。 四、问答题(20分) 当市场达到长期均衡时,垄断竞争市场分别与完全竞争市场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造成这些共同点和不同点的原因是什么?试用图 帮助回答上述问题。 答:为表述方便,下面有关表达式中以 c 表示完全竞争,以 mc 表示垄断竞争。图略 A、相同点:长期均衡时,均有 MR ? SMC ? LMC ,且 P ? SAC ? LAC ;需求曲线与 LAC(SAC)相切, ? ? 0 。 原因:都有竞争因素存在,产品都有较强替代性,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完全替代,在垄断竞争条件下可很好替代;进出行业都较自由, 厂商数量可调整。――――反映了竞争的一面 B、①mc:均衡点在 LAC(SAC)下降段,不在 minLAC(SAC) ,生产能力利用不足(即存在过剩生产能力) ,且 P ? min LAC , ② PMC ? P LMC ,资源在行业生产中的配置是不足的; ③mc: P ?C c: P ? LMC ,资源在行业中得到了有效配置。 ④mc:普遍采用品质竞争与广告竞争等非价格竞争手段,广告的利弊――产品替代与厂商竞争 ⑤mc:提供差异化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消费偏好――产品差别与消费者选择 原因:垄断竞争条件下有垄断因素存在,厂商面临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产品价格影响者,故 P ? MR ; 而完全竞争条件下无垄断因素存在,厂商面临需求曲线为水平线,是产品价格接受者,故 P ? MR 。 微观经济学试题(卷9)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支持价格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生产三阶段 4、价格歧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但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以后谷物要涨价,收入会增加。 对这两种议论你有何评价? 2、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这三种情况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三种情况的区别何在?“规模报酬递增 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报酬递减的现象” ,这一命题是否正确?这什么? 3、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当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同一行业的所有厂商必须具有相同的成本曲线,且各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 这句话是否正确?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3 5 1、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 Q ? L8 K 8 ,又设劳动的价格为 PL ? 3 ,资本的价格为 PK ? 5 。试求: ⑴产量为 10 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 L 与 K 的数量; ⑵总成本为 160 元时厂商均衡的 L 、 K 和 Q 的值。 2、假设有两个寡头垄断厂商的行为遵循古诺模型,它们的成本函数分别为: 这两个厂商生产一同质产品,其市场需求函数为SAC ? LAC ? P ? MR ? SMC ? LMC c:均衡点在 C ,采用最佳工厂规模,且 P ? min LAC , SAC ? LAC ? P ? MR ? SMC ? LMC QMC ? Q minLAC(SAC)TC1 ? 0.1q 22 ? 20q1 ? 100000 TC2 ? 0.4q ? 32q2 ? 20000Q ? 4000? 10 p根据吉诺模型,试求: ⑴厂商 1 和厂商 2 的反应函数; ⑵均衡价格和厂商 1 和厂商 2 的均衡产量; ⑶厂商 1 和厂商 2 的利润。 四、问答题(20分) 折扣优惠问题:假设某消费者只消费商品 X 和商品 Y ,这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 PX 和 P 。为了促进商品 YX的销售,生产企业实 施如下优惠政策:如果商品 X 的购买量超过 QX ,则超过 QX 的部分八折优惠。如果在优惠政策实施之前,该消费者购买商品 X 的数量 刚好为 QX 。请用无差异曲线分析说明:这个消费者可以从企业的优惠政策中获益吗?他的新的最优消费决策会在哪里?如果优惠政策实 施之前该消费者购买商品 X 的数量不到或超过 QX ,请再分别回答上述问题。 微观经济学试题(卷9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支持价格 支持价格是指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对该行业产品规定的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如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常实行农产 品支持价格。支持价格的后果是供给大于需求,出现产品过剩。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需要增加库存或扩大外需。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人们从消费中得到的总效用在开始的时候不断增加,逐渐达到最大值,然后又逐渐减 少。但是,即使在总效用增加的时候,其增量也在逐渐减少,故边际效用趋于下降,并在总效用达到最大值后成为负数,也即对某种物品 的消费超过一定量后,不但不能增加消费者的满足和享受,反而会引起痛苦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生产三阶段 根据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可以把一种可变要素的投入区间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投入的第一阶 段为可变要素投入量由零到平均产量为最大,第二阶段为平均产量最大到边际产量为零,第三阶段为边际产量为负值的阶段。在这生产的 三阶段中,第二阶段为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理性厂商只能在第二阶段选择可变要素的投入量。 4、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或是对不同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相 同的价格。具体有三种表现:一是垄断者可以对市场进行分割,对不同团体的顾客收取不同的价格,如根据顾客的类别定价,对军人、妇 女、儿童实行优惠等。二是对给定的消费者,依据其购买数量的多少来确定价格水平。这称为多重价格。如根据产品销量定价,对成批购 买者实行优惠。三是一种极端的例子,即垄断者对每一个消费者所购买的每一单位的产品分别定价,这称为完全价格歧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但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以后谷物要涨价,收入会增加。 对这两种议论你有何评价? 气候不好对农民是否有利就是要看农民的总收入在气候不好的情况下如何变动。显然气候不好的直接影响是农业歉收,即农产品的供 给减少,这表现为农产品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假若此时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状况不发生变化,即需求曲线固定不动,那么农产品供 给的减少将导致均衡价格的上升。由于一般地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可知,此时农民的总 收入将随着均衡价格的上升而增加。故在需求状况不因气候不好发生变化并且对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的情况下,气候不好引致的农业歉收 对农民增加收入是有利。当然,若需求状况也同时发生变化,或者需求不是缺乏弹性,那么农民的收入将不因气候不好而得更多的收入。 故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依赖于对弹性系数特别是需求状况所作的假设(通常农产品的需求可认为是缺乏弹性的) ,一般不能笼统下判断。 2、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这三种情况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三种情况的区别何在?“规模报酬递增 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报酬递减的现象” ,这一命题是否正确?这什么? 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区别如下:规模报酬论及的是,一厂商的规模本身发生 变化(这假定为该厂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要素和劳动、原材料等可变要素发生了同比例变化)相应的产量是递增、不变或递减,或者说是 厂商根据他的经营规模大小(产销量大小)设计不同的工厂规模;而可变比例生产函数所讨论的则是在该厂的规模已经固定下来,即厂房、 设备等固定要素既定不变,可变要素的变化引起的产量(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等三种情况。 “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一命题是错误的。规模报酬和可变要素报酬递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规模 报酬问题讨论的是一座工厂本身规模发生变化时产量的变化,而可变要素报酬问题论及的则是厂房规模已经固定下来,增加可变要素时相 应的产量变化。事实上,当厂商经营规模较大,在给定技术状况下投入要素的效率提高,即规模报酬递增的同时,随着可变要素投入的增 加到足以使固定要素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后,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总产量的增加同样会出现递减现象。所以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可能也会同 时面临报酬递减现象。 3、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当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同一行业的所有厂商必须具有相同的成本曲线,且各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 这句话是否正确? 这句话是正确的。 行业长期均衡是经过长期竞争形成的。 当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 留存下来的厂商都具有相同的最好的经济效率, 即最低的成本,厂商正好盈亏平衡,只能获得正常利润。若不是这样的话,该行业就没有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但也有些厂商拥有富饶的土地、先进的管理方法等优越资源,这些厂商的成本曲线比其他厂商的成本曲线低,能获得超过正常利润的 超额利润。但这部分超额利润并不能由使用优越资源的厂商得到,而是被拥有优越资源的所有者通过租金等方式获得。这就导致了所有厂 商具有相同的成本曲线。可见当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完全竞争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3 5 1、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 Q ? L8 K 8 ,又设劳动的价格为 PL ? 3 ,资本的价格为 PK ? 5 。试求: ⑴产量为 10 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 L 与 K 的数量; ⑵总成本为 160 元时厂商均衡的 L 、 K 和 Q 的值。 ⑴80,10,10; ⑵20,20,20。 2、假设有两个寡头垄断厂商的行为遵循古诺模型,它们的成本函数分别为: 这两个厂商生产一同质产品,其市场需求函数为TC1 ? 0.1q 22 ? 20q1 ? 100000 TC2 ? 0.4q ? 32q2 ? 20000Q ? 4000? 10 p根据吉诺模型,试求: ⑴厂商 1 和厂商 2 的反应函数; ⑵均衡价格和厂商 1 和厂商 2 的均衡产量; ⑶厂商 1 和厂商 2 的利润。 ⑴ q1 ? 950 ? 0.25q2 , q2 ? 368? 0.1q1 ; ⑵880,280; ⑶5。 四、问答题(20分) 折扣优惠问题:假设某消费者只消费商品 X 和商品 Y ,这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 PX 和 P 。为了促进商品 X 的销售,生产企业实 Y 施如下优惠政策:如果商品 X 的购买量超过 QX ,则超过 QX 的部分八折优惠。如果在优惠政策实施之前,该消费者购买商品 X 的数量 刚好为 QX 。请用无差异曲线分析说明:这个消费者可以从企业的优惠政策中获益吗?他的新的最优消费决策会在哪里?如果优惠政策实 施之前该消费者购买商品 X 的数量不到或超过 QX ,请再分别回答上述问题。 答:这里可不考虑拐角解这样的极端情形。如下图所示,假设在实施优惠政策前,消费者的预算线为 AB,最优消费决策 E 点是无差异 曲线 U1 和预算线 AB 的切点,由题设,E 点的横坐标为 QX。在企业实施优惠政策之后,消费者的预算线变成 AEC。由于无差异曲线 U1 与 AB 相切于 E,并且凸向原点,因此除了 E 点以外,无差异曲线 U 必与 EC 或 EC 的延长线有另外一个交点。如图中,无差异曲线 U1 与 EC 的另 外一个交点为 D,ED 除了端点以外整个位于无差异曲线 U1 的上方。可见,实施优惠政策之后,消费者最优消费决策的均衡点必定位于 ED 上,不妨设为 E’。和原来的情况相比,消费者会增加商品 X 购买量,同时减少商品 Y 的购买量。这时候,该消费者的效用水平有所提高, 会从企业的折扣优惠政策中获益。Y A U1U2 E E’ D O QX B C X如果优惠政策实施之前该消费者购买商品 X 的数量不到或超过 QX,分析类似。如不到 QX,该消费者可能从折扣优惠政策中获益;如超 过 QX,则肯定从折扣优惠政策中获益。具体图示分析略。 微观经济学试题(卷10)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限制价格 2、价格效应 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4、价格领导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为获得最大利润,厂商为什么需求无弹性时总是提高商品价格,在需求有弹性时却有时提高价格有时不提高价格? 2、 “虽然很高的固定成本会是厂商亏损的原因,但永远还会是厂商关门的原因” 。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3、与产品销售相比,劳务的销售中价格歧视的现象更普通,如医疗服务可按人们收入的不同收取不同的费用;交通运输服务可按年 龄不同分别进行定价。试解释这种现象。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假 定 某 种 商 品 的 需 求 曲 线 为 Qd ? 150? 50P ,供 给 曲 线 为 Qs ? 60? 40P ,假 定 政 府 对 于 每 单 位 产 品 征 收 0.50 元 税 收 ,求 征 税 后 的 产 量 Q 与 价 格 Pd ( 消 费 者 实 际 支 付 的 价 格 ) Ps ( 生 产 者 实 际 得 到 的 价 格 ) 、 ,并 计 算 政 府 税 收 总 额 与 社 会 福利净损失。 2、假设有 10 个人住在一条街上,每个人愿意为增加一盏路灯支付 2 美元,而不管已提供的路灯数量。若提供 X 盏路灯的成本函数 2 为 C ( X ) ? X ,试求最优路灯安装只数。 四、问答题(20分) 某 消 费 者 今 年 收 入 11000 元, 明 年 收 入 12600 元 , 他 可 以 以 5%的 市 场 利 率 借 贷 款 进 行 消 费 。 (1)画 出 他 的 跨 时 期 预 算 约 束 线 。 (2)若 利 率 上 升 至 6%, 画 出 新 的 预 算 约 束 线 。 (3)若 他 不 能 以 任 何 利 率 借 款 , 但 可 以 以 5%的 利 率 放 贷 , 画 出 他 的 跨 时 期 预 算 约 束 线 。 (4)试 用 替 代 效 应 和 收 入 效 应 解 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