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邪教罪行的具体事例例(案例)分析上海城郊经济发展的趋势。描述(800字左右)

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上海市经济发展的动因分析(投稿)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上海市经济发展的动因分析(投稿)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案例分析 求800字左右案例分析。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案例分析 求800字左右案例分析。
患者信息:男 68岁 江苏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林先生,病人,男,68岁。2个月诊断出慢性重症肝炎入院。因反复发作细菌感染,2个月中先后用了四种广谱抗生素,治疗中为提高机体白蛋白水平,医嘱予以血浆或清蛋白加氢化可的松10~20mg静滴,隔日...
我有更好的答案
哪里有专门的医生回答的这个真心不懂,我推荐你上 好大夫 (网站)上问问,更靠谱
采纳率:35%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等待您来回答《上海城郊经济发展趋势》_优秀范文十篇
范文一:旧县镇城郊型经济发展趋势旧县镇城郊型经济发展趋势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郊型经济作为一种依靠区位优势,以城市需求为导向,服务城市、依托城市的独特经济形式正快速发展着,正成为城郊区域经济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旧县镇处于昆明、曲靖两大城市之间,属于昆明的远郊,曲靖的近郊。并且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交通、区位优势较好,发展城郊型经济也是我镇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关键词:城郊型;经济;发展趋势旧县镇地处马龙县西部,东连大庄乡和通泉镇,南接马鸣乡,西邻嵩明县、寻甸县,北与马过河镇接镶,属高原丘陵地带,海拨在米之间,冬干夏湿,干湿季分明,属南温带高原季风气候,昆曲高速公路自西向东横跨镇域北部,过境26.4公里,集镇距昆明93公里,距县城20公里,距曲靖42公里,宜马公路横贯全境,交通便利,具有优良的区位优势,全镇总面积266.419平方公里,辖旧县、白塔、袜度、小房子、红桥、照和、梁家田、龙海、高堡9个村委会100个村民小组。全镇有8076户,30713人,其中农业人口29061人,占94.6%,非农业人口1652人,总耕地面积34415亩,人均占有耕地1.15亩,土地资源丰富。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种植为主,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6200亩,粮食总产量11707吨,人均有粮381公斤,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林果、蔬菜、养殖为辅,全镇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6200亩,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564万元,比上年增12.5%,农业总产值14624万元,比上年
范文二:上海市总部经济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上海市总部经济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条件一:区域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能够使得公司总部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知识密集性价值活动的创造。丰富的人力资本和教育资源,可以满足公司总部知识密集型价值创造活动的特定需要。条件二:区域要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设施。便利的交通网络,有利于公司总部与公司内其他分部、子公司、加工基地之间的各种联系,这能够使公司主要决策者与相关人员之间有良好接触,掌握公司运营脉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条件三:区域必须具有便捷的住处获取及同异地沟通的信息通道,同时在基础性资源条件方面能够同附近周边地区形成较大的差异。便捷的信息、网络可以大大节约公司总部与制造加工基地分离导致的空间成本,进而有力地吸引银行、集团公司总部的落户。条件四:区域必须具备良好高效的法律制度环境,具有多元的文化氛围。城市决策层要不断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法律法规要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增加政府的透明度,为投资商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同时,宽容多元的人文环境可以降低企业空间成本,而语言和文化习惯的相同或相近,有助于信息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条件五:区域应逐步形成围绕总部服务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与总部经济相适应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应覆盖金融、保险、会展、商贸、航运、物流、旅游、法律、电子信息网络等诸多领域。高度发达的服务业、连贯性的鼓励竞争制度、完善的服务业发展战略,是提高城市经济效益与经济实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条件之一。 总部经济的形成及发展总部经济的形成总部经济这种经济形态,实际上表现的是总部迁移的现象。总部在企业内部,是相对于其生产部门而言;在企业外部则是相对于其子公司、分公司等而言的。 现象总是本质的外在反映,一种现象的产生,一定有它的原因。所以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企业为什么会剥离自己的生产基地而另选基地入驻?对于总部经济形成的原因,从经济学的角度,作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比较全面的分析:(1)全球经济一体化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使跨国公司作用越来越大.跨国公司的投资,拉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融入全球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总部经济已成为许多国家(地区)所追求的新的经济形态。而中国总部经济也正随着世界总部经济的成熟走向高速发展期。(2)科技为总部经济助力总部经济崛起的背后,是科技因素的飞速发展。科技力量在总部经济的催生、发展中,正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21世纪,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影响各个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发展,科学技术不仅将成为第一生产为,而且将成为国家民族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而“总部经济”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在不同价值链区段上的产业分工模式。所以总部经济的形成与科技因素也是密切相关的。(3)社会资本重要地位凸现社会资本的重要地位凸现又促使了总部经济的形成,加快了企业总部进行迁移,因为考虑经济效益时不能单考虑生产成本,还要计算它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社会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如今的社会资本中最重要的是人的资本和交易成本。产品的生产成本一般相差不大,但交易费用却大相庭径。交易成本包括宣传费用,运输费用等等。所以在经济发达的城市,融资方便,可以加快周转。基于这些原因,企业将总部建在具有区位优势的区域,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获取更高的利润回报,补偿其较高的费用成本,提高经济竞争能力。所以对有的企业而言进行总部迁移是非常必要的。(4)总部栖息地的环境特点总部栖息地的环境及特点也能吸引企业总部从别的地域迁移,落户这个栖息地。而作为总部栖息地,这个地域也一定有它的特殊的环境,这种环境应该是其他地方无法取代,无法模拟的,是多年积累的因素.。所以说总部经济迁移大的方向:一是经济发达的地方,二是市场力竞争高的地方,三是影响力强的地方。并不是哪一个城市都具备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2]。以中国为例:北京作为首都,本身就是独特的优势,此外北京还是政治,文化中心;上海是全国的经济大都市,是金融中心;广州是宜商宜居的千年商贾古都,交通便利。根据对这三省市的调查显示:全球 500强企业对中国大陆各种类型的投资当中,在上海落户的有491家,大约占全国的25.09%,其次是北京大约有350家,占全国的17.88%,广州也有百余家,约占5%左右。如图1所示:图1:投资比率图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这三个地区都具备了基本的人才环境、自然环境、信息环境、资金环境和物流环境。正因为具备了如此优越的环境特点,从而使北京,上海,广州成为企业总部入住的首选。 总部经济的发展在对总部经济的形成有了了解之后,对于总部经济发展的进程我想做个简单陈述,使大家对总部经济的发展过程有个初步认识。(1)世界上总部经济的发展简介总部经济是世界性的一种经济现象,一些世界著名城市曾经发生过并继续上演着。例如美国就有多个总部聚集的城市——纽约、芝加哥、华盛顿、西雅图、休斯敦。而放眼亚洲,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一直致力于发展总部经济。新加坡约6000家外国公司中,有3600家跨国公司以区域总部形式在新加坡开展业务,有210家获得了新加坡经济发展委员会颁发的“区域总部地位”证书,证书30%的企业属于“财富500强”。而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的外资公司约966家,开设地区办事处的外资公司2241家。在中国大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总部经济的发展也具备了相当的条件。(2)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时间从总部经济发展的时间上来看,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地区总部经济,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兴盛于本世纪初特别是入世以来,它的速度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而加快。2003年,是总部经济崭露头角的一年,也可称为总部经济元年,总部经济理论锋芒展露,以创新的视角震惊中国与世界;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大趋势,总部经济理论和实践都取得初步成果。而今年,将是总部经济大发展之年。 总部经济的特点及效应总部经济的特点作者经过研究分析,总结出总部经济的三大特点:即总部经济与生产分离,总部经济具有知识性与集约性的特点,以及总部经济战略有共赢的特性。(1)总部经济与生产分离的特点企业总部的首要外在特点是指总部经济和生产分离。不管企业总部的功能是决策、营销、研发或涵盖以上各功能的,总部经济强调的应该是迁移,不是本地原有的,是‘外来者的投入’。例如,西门子公司,将手机的亚太区总部从香港迁往上海;通用电气公司的塑料集团,将亚太区总部从东京迁至上海;摩托罗拉公司又在上海成立了其能源产品的亚太地区管理总部等等。迁移的总部聚集某一地区,衍生了总部基地,引起了一系列的变化。正如摩托罗拉公司副总裁布瑞恩·圣托罗所言:上海周围摩托罗拉的供应商很多,在这里成立能源产品亚太地区管理总部,可以更贴近顾客群,实现公司高效运转[3]。这充分说明了总部经济与生产分离的特点。(2)总部经济的知识性集约性特点知识性是总部经济的基础特点之一。企业的研发、营销、资本运作、战略管理等,属于高密集的知识性劳动。总部经济集中体现了企业价值链中知识含量的高端部分[4]。例如惠普的变局,从一般性生产项目的导入,到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的建立;从满足本地需求,到面向全球市场;从壮大“四肢”,到健全“头脑”,惠普公司把总部经济知识性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集约性特点: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中心城市服务业发达、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最大限度利用生产基地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按照总部经济模式发展区域经济。可以说,不少企业都利用了总部经济这一大特点来发展他们的总部经济。(3)总部经济的共赢的特性总部经济模式改变了区域之间对同一产业在企业、项目上“非此即彼”的简单争夺,实现不同资源优势的区域之间通过产业链不同区位的再分工进行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以全球最大的独立电子元件经销商肯沃公司为例,在沪设立中国总部后,肯沃公司服务于中国“财富500强”企业,为全球的制造商填补其合同供应商所无法实现的供应缺额,以维持生产线的运转。同时,肯沃也通过提供低于市场价的现货来降低制造商的采购成本。例如,国内的一家外资企业通过肯沃进行现货市场采购,可以节省了所多成本,从而使双方都获利[5]。 总部经济的效应在总部经济当中,总部集中的区域一般具有区域的优势,这些区域市场辐射力比较强,国际化程度比较高。这样就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信息要素等,从而在价值链分工当中战立高端定位,并能够获取更高的利润回报,补偿地价成本高的问题,而且能够提升本区域的产业水平,扩大本区域的经济总量。总部经济对于一个区域的发展经过研究,认为至少有5种效应[6]。如表1所示:表1:效应分析表(1)税收供应效应税收供应效应是指一个总部在哪,结算中心一般就在总部,无论是通过什么形势,有一部分税收就上交在总部所在地,总部所在地就会有企业税收的贡献。此外就是员工的个人所得税,因为这些员工工资非常高,一般都在几千至上万或者更多,个人所得税也是当地一笔不小的税收来源,产生效应。(2)产业乘数效应一个总部,特别是一个制造业总部入住一个区域,与他相配套的各种服务业发展即是需求的,比如说传媒,比如说公关、律师等增值性的服务业不断发展,这样的区域就能够提高第三产业的水平。(3)消费带动效应消费带动效应,一个总部的设立从而必将带动企业相关性的消费的投入。例如交通、通讯以及其他的各种消费都需要在这个区域来实现,同时这个公司的总部高级白领阶层他们消费也在这个地区实现,他们的旅游、健身、娱乐,以及子女的教育碰讯等等而且这个消费是比一般人的消费高得多,这个消费对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产生消费带动效应。(4)就业成熟效应就业效应,总部经济的发展必会引起商务服务产生就业与生活服务产生就业。一个地区的服务不仅带动就业,而且与整个经济的繁荣发展息息相关。总部经济会带动基础设施以及其他住宅、物业、绿化等等这方面的服务的完善,这样就会产生新的就业,从而产生就业成熟效应。(5)社会资本效应社会资本效应,一个地区总部越密集,说明这个城市的生活比较优越,而且这个城市总部越多,会带来城市的文化的多元和融合,能够使得整个城市的开放度更高,使得城市的基础设施、各种条件更趋完善,也就是说这个城市更快地融入国际化的大城市中,所以对城市的的提升是有很积极的作用。 上海总部经济的发展状况上海总部经济正在从一个时髦的经济学新名词,演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现象。上海总部经济发展现状为研究上海总部经济的发展,作者经过调查,得到部分数据如下:1)截至去年11月底,共有6批、53家在沪外企获得地区总部“认证”。[7](表2为近三批认证企业名单) 表2:获颁地区总部认证外企名录表注:经调查第1批获认证的企业共有8家,时间为日。第二批也有8家企业在日获批,而第三批则有9家企业获认证,时间为。2)由于还有大量未纳入政府认证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或投资公司、运营中心在上海运作,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具有地区总部功能的投资性公司截止到去年年底已超过了100家。3)而据不完全统计,在沪的外省市大企业总部已超过了100家。以上数据充分得表明了上海总部经济发展的光辉前景。 上海总部经济发展过程为研究上海总部经济发展,通过对已有资料的分析,从各方信息显示,上海总部经济的发展过程如下:(1)上海总部经济发展的时间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大多数跨国公司将总部设在北京,为的是可以与政府部门方便地打交道。而一些跨国公司将地区总部迁向上海,始自90年代中期以后。上世纪90年代末,“希望集团”总部由成都迁到上海后,企业“迁都”在上海悄然兴起。自从阿尔卡特亚太地区总部在2002年9月拿到“001”号证书后,在上海设立地区性总部并获得认证的跨国公司已达53家。(2)上海总部经济正在崛起,正在为上海产生双赢的结果。跨国公司将上海视为进入中国市场的“桥头堡”,内资企业在上海找到了走向国际市场的“跳板”,而上海本身,也在为企业总部提供舞台的同时获得了可观的效益,并进一步提升了作为经济中心城市的集聚能力和辐射能力。“总部经济”可以成为上海强劲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引擎”。因为“总部”在自身创造大量产值和税收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产业间的前后关联效应促进上海第三产业的壮大,并拓展各产业内部分工和专业化的程度。(3)上海总部经济发展前景十分好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正在向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迈进,而在这个进程中,上海总部经济将释放更大的潜能,提供更多的机会。所以任何有眼光的企业家,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不会错过上海。一句话,上海总部经济的发展前景非常好。
范文三:经济发展趋势北跨是拓展济南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济南也将由“大明湖时代”走向“黄河时代”。位于黄河北的济阳县将加快构建与济南互联互通、快速通达的交通网络,重点发展食品、物流、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城聚业、以业兴城”,推进北部新城产城融合。济阳将建设济南北部新城,与济南东部新城、西部新城鼎足而立,撑起从“大明湖时代”走向“黄河时代”在2016年年底的全市工作务虚会上,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直言不讳地说,济南是东西长、南北窄的带状城市。如果西进、东拓没有边界的话,整个城市的交通将不堪重负。从济南的城市总体框架来看,从长清大学城到目前的孙村片区,东西长达60公里,而从二环南到黄河只有十几公里。由于整个城市为东西带状分布,东西通勤距离过大,给市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济南城区交通拥堵状况难以得到根本缓解。王文涛表示,从长远来看,济南城市建设不可能无限拉伸延长,“未来的发展必须瞄准和实施,,北跨",要跨过黄河去,让济南从,,大明湖时代"走向,,黄河时代"。”除此之外,济南为了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也需要北跨。济南北面是京津冀城市群,南面面临着南京、合肥这些城市的强劲压力,西面的郑州不久前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济南有可能面临着“中部塌陷”的危机。与发达地区、其他副省级城市或省会城市相比,济南县域经济薄弱,尤其是远郊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十分突出,加快推动“北跨”,推动黄河以北区域县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济南在全国的竞争力,奋力突围。为了增强济南的实力,日前,山东省政府印发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年)》提出建设携黄河南北融合发展的城市新区,带动黄河北地区加快发展。随着北跨战略的逐步推进,黄河以北的济阳县区位优势逐渐显现,济阳县是“北跨”战略重要的承载地和功能区。济南市委、市政府为推动北跨采取了前所未有的举措,提出将济阳定位为省城次中心之一,支持济阳撤县设区,将济阳纳入济南城市框架。济南市还将崔寨镇作为济南重点建设的十二个地区中心之一。济阳将以济南北部新城的崭新面貌,迎接“黄河时代”,引领“黄河时代”,赢得“黄河时代”,与济南东部新城、西部新城鼎足而立,撑起济南“大省会”框架。将形成千亿级集群济南市民在超市买的旺仔牛奶、邦德咖啡、统一泡面、和其正凉茶等产品,如果仔细留意一下生产地址,发现它们可能来自同一个地方——济阳县济北开发区。济阳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凉茶、方便面、饼干、蛋糕、休闲饮料、矿物质水等休闲食品,济阳县都能生产。”目前,全县拥有食品饮料企业150余家,知名外资企业20多家,食品工业产值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五年翻了两番,占济南市同类行业总产值的1/3,食品饮料工业已经成为了济阳县的特色产业。 这些食品从济北开发区生产出来后,很大一部分经过崔寨镇的物流园输送到全国各地。崔寨镇物流产业主要集中于山东翰迪物流园,物流园2010年建设,目前占地达到2000亩。据崔寨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物流园日均车流量超过1.2万辆,货物流量超过5万吨。除了食品饮料工业和物流产业,济阳县的装备制造产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在建设北部新城时,济阳县将高举“工业强县”旗帜,突出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三大主导产业,年内实现三大产业全部产值翻番,形成千亿级集群。济阳县将以县城为中心、对接省城为导向、辐射县域为原则,加快构建与济南互联互通、快速通达的交通网络,使交通更便捷、出行更方便。除此之外,济阳县还将加快发展休闲旅游、家政服务、健康养老、产业金融等新型业态,以新业态支撑新产业,形成县域经济多点支撑、三次产业协调并举的发展格局。济阳县将进一步夯实园区载体,加快济北开发区“扩区强权”,统筹做好六大专业工业园划块经营,推进县镇联合开发。南“大省会”框架。济阳黄河大桥注重产城融合形成“一区六园”布局在建设北部新城时,济阳将按照“以城聚业、以业兴城”,推进产城融合。济阳县委书记孙斌介绍,当一个地区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规模,人口聚集、人才聚集就会呈现几何级的增长,对城市建设的质量、档次的要求也会相应大幅度提高。一个低档次运行的城市,永远跟不上实体经济发展的节奏脉搏。济阳县将以高标准来进行城市建设和管理,推动济南北部新城快速崛起,努力把济阳建设成为“产城”高度融合、宜居宜商宜业的济南城市次中心。在建设北部新城时,济阳将严格按照区域定位和功能分区,开展招商、落地项目,推进城市布局越来越合理、越来越科学。济阳县将坚持基础设施优先,加快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全力提高公共配套和服务功能,打造便捷高效的服务网络;积极构建多元善治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济北开发区以发展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为主,兼顾总部经济和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产业。加快推进开发区食品产业园、孙耿食品产业园、回河液压升降平台产业园、太平机械产业园、山东瀚迪物流园、曲堤化工产业园等6个专业园区发展,完善园区专业规划、专业配套,创新园区运行机制,推动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形成“一区六园”的产业布局。济北开发区已经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开发区还将建立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商业生活设施,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力争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为产城融合的典型园区,带动济阳整体开发,加快县城与济南市区一体化进程。 五年完成老城改造打造6平方公里新中心孙斌介绍,济阳坚持以“城市南拓”迎接“市区北跨”,突出县城改造提升拓展和崔寨片区高标准规划建设,以两个中心的率先隆起,带动县城及以南500平方公里区域,最终一体融入济南主城区。济阳县将推进崔寨、孙耿、回河、太平撤镇设办,并坚持“撤县设区”和“撤镇设办”同步推进,使济阳县在行政区划上尽快升级为市区序列,实现济阳与省城的无缝衔接。济阳县将充分发挥县城和崔寨的带动引领作用,重点突出县城改造提升拓展和崔寨片区高标准规划建设,以两个中心的率先隆起,逐步带动县城以南500平方公里区域,最终一体融入济南主城区崔寨片区将着眼承接市区中高等教育和医疗卫生等优质资源,合理布局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切实承担起济阳的城市“副中心”和省城的地区中心功能。北部新城还要大力发展城市建设,济阳将同步推进老城改造、新城提升、新区拓展。济阳将充分利用棚改旧改政策,借助政策性银行支持,推行货币化安置,每年包装策划几个片区,力争五年完成老城全部9.6平方公里整体改造。2017年,济阳县将重点完成机械厂、二百货等片区棚改拆迁任务。“济阳还将提升济北经济开发区建设管理水平。”孙斌介绍,济阳县将聚力解决小区管理、集市占道、环境卫生、基础配套等一系列城市发展遗留问题,加快产能落后企业淘汰和僵尸企业清理,实现新城面貌的改善提升。把县城沿中轴线向南推进到黄河沿线,整体实施16个村的拆迁安置,打造6平方公里的城市新中心,济阳将大力发展商务楼宇、星级酒店、机场服务等现代都市业态,以高端业态引领城市高端发展。在建设北部新城时,济阳县还将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解决多项历史遗留问题。力争2017年底,基本消除农村危房现象。未来几年内基本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济阳县还将加快筹建市民中心,逐步取消城区露天集贸市场,规划建成室内农贸市场和便民“天天市场“。
范文四: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系别:班级:姓名:学号: 一、国内外形势最终决定发展方向和定位常言道“因势利导、因势而动、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就是强调形势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什么样的形势决定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金融危机前30年,在全球经济分工合作形势下,让中国选择了“国际代工”的发展道路,并得到了长足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各国都在寻求救命稻草,连美国、欧洲这样的发达经济体都不得不反思传统的、公认的经济理论,并试图摸索新的经济模式,中国同样也面临激烈的调整。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用老思维和旧理论去分析和解决新形势下的问题,犹如刻舟求剑。归根结底一句话:国内外形势和自身状况才最终决定中国的发展道路。二、国际形势——国际制裁将长期存在,国外市场大幅萎缩,国际资本跃跃欲试抄底中国由于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加剧,加速了虚拟经济衰退和实体经济的下滑,迫使欧美发达经济体就业和民生遭遇冷冬,也让欧美各国清楚地认识到发展完整经济体系(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同步发展的经济体系)的重要性。于是,美国率先选择经济转型之路,开始摒弃一直标榜的“少而精”的国际化专业分工的产业模式(即由美国专做设计和知识产权,由发展中国家做实体生产加工),转型发展“全而专”的本土全产业链经济,为此,奥巴马提出了打造“美国制造”的经济复兴计划,以发展独立的经济体系,摆脱受制于人(主要是中国)的国外依赖。与此同时,欧洲各国也进一步提高“自给经济”依存度,大力保护本土制造业。而阻碍欧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大的威胁却是欧美用30年时间亲自扶持起来的廉价的“中国制造”。从08年至今,美国和欧洲通过采取干预汇率、抬高国际物质价格、反倾销制裁、运作热钱、限制技术出口、军事威胁、领土争议政治化、人权环保政治化等手段直接或间接抵制和打击中国出口,其目的可谓一箭双雕:一是要为欧美的民族制造业振兴减少竞争,创造发展环境,争取宝贵时间。二是逼中国经济和民生下滑,逼迫中国开放国内市场,这样,欧美就可以依靠他们的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更多参与、主导和控制中国市场,赚取更多利益。这种打击将一直持续到欧美形成与虚拟经济同步强大的制造业体系和更多抢占中国市场份额为止,我预计持续时间为4~5年。更为可怕的情况:一是欧美一旦形成制造业优势后,将进一步形成对全球制造业和核心技术领域的绝对控制,即使中国也同步启动技术升级,但受科技和人才水平限制,未来中国制造业遭挤兑程度还会增加。即便中国另辟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市场,也会因同级竞争、政治矛盾等干扰而大打折扣。所以,我认为,未来中国仍然依靠加工出口贸易为主的发展道路会越来越难。二是国外资金和技术一旦成功大规模进入中国,其经营成本、产品性能、产品价格的优势将冲击中国民族企业(国企、民营),未来国内经济竞争会出现白热化。如果未来中国民族经济质量不好,中国市场将受到巨大掠夺,中国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话语权要受到重大挑战。三、国内形势——发展不均衡动摇经济基础,国内经济的两难问题凸显,资金和技术成为重大发展瓶颈危机一是多年的单一出口导向,已使中国大部分产业过分集中于高耗能、高耗材的低端出口加工贸易中。当金融危机和欧美的人为打击迫使海外市场萎缩后,中国出口贸易瞬间降至历史冰点,大量的产能过剩和产品过剩无法消化,大批产业链条处于停滞或萎缩状态,很多沿海地区实体企业倒闭、停产或萎靡不前,危及国家经济安全。危机二是以往旺盛的出口顺差,加剧外汇储备膨胀及人民币流动,疯狂产能透支又诱发能源、原材料、劳务费价格上涨,再加之房地产的畸形炒作、输入性通胀和行政监管缺失,最终导致全国物价飞涨,投机行为泛滥,危害社会稳定。更严重的是,这两方面危机互为因果,彼此循环,进一步加剧危机恶化,导致经济发展和民生拯救呈现两难局面。尽管中央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但30年来积累的经济和社会的系统性危机不会一招得到消除,连带的产业、民生、物价、信贷、能源、环境等不和谐、不稳定问题还要持续。四、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发展内生经济和外资大举并购将成为两大主流内容(一)内生经济将是救命稻草,均衡发展将成为发展主题中国正处于产能过剩、产能档次低、产能成本高与产能消化市场萎缩、技术创新受限、国际定价权逐渐丧失的矛盾境遇中,资金和技术缺口严重。中国既不能马上扩大市场,也不能立刻创新升级,更不能左右国际贸易价格,所以按照当前形势变化判断,未来5~10年,中国只能也不得不依赖内生经济,逐步减缓出口经济,转身定位国内市场,激活并释放国内消费潜能,依靠国内消费引导中国经济高质量、和谐、可持续发展,同时借助有条件放开国内市场的契机,合理利用好外资投资,壮大国内实力同时逐步扩张国外市场,最终实现解套和突围。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 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暗示要向这方面调整)。转型发展内生经济客观上会倒逼各地政府和企业逐渐放弃以往外向型加工贸易和出口贸易为主的思路和打法,转变出口盈利模式,重点瞄准全国和本地市场,大展作为。其中,一是各地政府会真正关注并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和“速度与质量”的关系,重视产业安全,消除发展瓶颈,正确利用好内资和外资,均衡发展当地一、二、三产业,全力依赖内贸税收;二是中国产业(国企、外企、民企)会步入残忍兼并整合期。他们会尽快消化以往过剩产能,转型国内市场,从零开始,整合供应链条,投入科技研发,设计物流网络,布设营销渠道,加紧全国布点布局,同时兼并重组同业产能,最终成为行业龙头。12月26日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大唐集团、中交股份、中国兵装集团等五家大型央企与浙江省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这次签约仪式上,几十家央企还与浙江省有关部门、市县,以及各类所有制地方企业,签订合作项目52个,协议投资规模超过2700亿元。这就标志着经济转型序幕的拉开。内生经济的主要推手有:第一级是直接提供最终消费产品的企业(国企、外企、民企),他们是最迫切、最坚决的群体。从行业分具体包括:一是一直从事国内经济的企业。他们将深化传统产业布局,同时利用品牌和市场优势横向延伸、扩张发展相关产业。二是出口转内销产业。他们将加快产能消化和升级,培育品牌和市场,抢占市场份额。三是科研单位。他们会加速市场推介,极力促成科研成果的嫁接、转化和应用。四是市场运营机构。他们将加速搭建遍布全国的销售网店,如批发商城、连锁商场、直营卖场等,与企业以代理、入股、合作、加盟等方式开辟市场。五是物流运输机构。他们将抢先打通遍布全国的物流通道,实现空间布局。第二级是政府。各地政府将极力发展关系社会民生和经济可持续的关键产业。第三级是基础原材料、能源企业和金融、保险、担保企业。这类企业会随着第一级企业的集聚程度和集聚预期而跟随集聚。包括装备制造、钢铁、化工、农产品、石油、银行、保险公司、租赁机构等。(二)外资大规模进入中国,大举并购中国企业由于中国未来消费市场的诱惑、中国对资金和技术的极度渴求、外资经济入侵中国的战略策划,从明年或后年开始,外资将全面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领域(除中国政府严令禁止的传媒和通信市场等外),增加对中国经济的参与、主导、控制程度。当前,所有外资都在观望和等待中国经济的恶化和探底,如果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出现长期恶化苗头,外资将倾巢而动:一是外资会抄底中国企业,大举收购兼并中国企业,整合改造原企业资源,快速抢占中国市场。二是将直接在中国投资建厂,布局设点,直接抢占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国内市场份额。三是参与中国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民生建设。正所谓“福祸相依”,危险也是机遇,外资进入能带来资金和技术,也能逼迫国内企业加快改革创新步伐,物价也能得到有效降低,中国正确利用好本次机遇将对中国带来重大发展机遇。最终,中国会根据资源供给关系、产业集聚度、经济辐射度、地域交通等因素而自发形成新的经济区划,新型经济区将遍布全国,引领并带动全国经济发展。这种洗牌是中国不得不面对的,这个机遇期也是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迎来的最大的发展机遇。但新型经济区与目前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成渝等老经济区不同。长三角等经济开发区是重视GDP的单一出口加工经济区,由于出口市场一致和产品同质化,经济区内存在重复建设和激烈竞争,实际收益效率不高;新型经济区是以提高本区域内社会消费和百姓民生的质量和数量为发展目的,其产业门类健全,一、二、三均衡建设,经济和民生同步发展的新兴经济体,由于市场相对独立和固定,新型经济区之间竞争相对很少,更多优势企业不单纯以价格取胜,更多关注并提高综合服务效益和服务质量,因此,内生经济的扩张发展、深度发展的意愿和动力强劲。
范文五:2010中国经济发展趋势201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趋势201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事瞭望对于中国来说,新世纪以来经济最困难的2009年已经成为历史。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而言,2010年既是夯实复苏基础的调整之年,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中国与世界发展进一步融合的一年。经济增长将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2009年12月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定下基调:在中国经济企稳向好之际,2010年的经济增长将重点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专家认为,今年的经济工作将会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下更大功夫。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指出,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改善民生将成为最重要、最迫切的一项任务不久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0年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加以推进。以医疗卫生领域为例,新医改方案规划今后三年内,各级财政将新增投入8500亿元,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重点,着力推进包括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在内的五项改革。此外,2010年社会保障制度将更加完善,就业政策会更加积极,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将加快建设,教育文化事业进入全面发展的阶段。新的一年将见证落实改革举措的实际效果,人民有理由充满乐观的期待。多项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将助推结构调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进一步凸显。传统产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高新技术产业则被赋予更高期望。2009年11月,温家宝总理向首都科技界发表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对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作出详细解释。“每一次国际金融危机都会带来一场科技的革命,或者说大的变革,而决定应对经济危机取得胜利的关键,还是在于人的智慧和科技的力量。”温家宝总理日前接受新华社专访时如是说。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将带动产业格局变化2009年底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夕,中国政府作出郑重承诺:中国到2020年将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减排目标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是大势所趋,中国已着手在新的一年里为代表未来方向的低碳经济发展谋划布局。据了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在着手组织编制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规划,推动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发改委环资司巡视员何炳光日前表示,中国近期的目标主要是以拉动内需和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为重点,壮大节能环保产业的规模;从长远看,则要把环保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毫无疑问,打造环保产业正是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的着力点,如此既能促进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又将带动产业格局的变化,使得结构优化迈出实质性步伐。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将优化本土外贸结构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贸依存度高达60%至70%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2010中国经济的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如何优化外贸结构?如何保证外贸稳定增长?这些挑战必须直面应对。今年1月1日开始,中国与东盟国家90%的贸易产品将实现零关税,全面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并将实质性地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尽管外部需求依然低迷,这个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无疑将为中国2010年的外贸形势增添发展动力。与此同时,中国将继续加大对非洲、拉美、中东欧和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优化外贸的主体、商品、市场和贸易方式结构。商务部副部长钟山说,只要不发生重大变化,2010年我国进出口实现恢复性增长是完全可能的。他表示,目前我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份额维持在9%左右,预计2009出口有可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西部大开发十年成果将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极2010年1月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周年。国家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新的政策,以进一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从而逐步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极。十年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成就举世瞩目。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到2008年,西部地区累计新开工重点工程102项,投资总规模达1.7万亿元。十年来的巨大成就为西部地区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基础,也孕育了崭新的发展机遇。温家宝总理2009年10月在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表示,我们正在研究制定新的10年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心不会动摇,政策不会改变,力度不会减弱。他强调,中国将把全面提高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努力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域、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示范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域,加快构建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将给中国发展带来新挑战尽管世界经济在各国大规模刺激计划作用下呈现难得的复苏苗头,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9年10月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欧美主要经济体在迈入2010年时经济复苏表现乏力,世界经济依旧面临下滑的风险。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考虑到各种不确定性的因素,世界经济当前的表现也许仅仅是反弹而不是“强劲复苏”,2010年对中国而言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也指出,目前来看,国际经济形势仍然是不稳定的,还有很多问题都在逐步暴露出来和处理当中,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上海世博会将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就等着开幕的那一天了!”说起2010年的世博会,上海的许女士兴奋不已,“这是件展示中国积极开放姿态的大好事,希望全世界的人都来上海参观。”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这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举办的又一世界盛事。主办机构预计吸引世界各地7000万人次参观者前往,迄今为止已有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创造了世博会诞生158年的历史之最。上述数字是振奋人心的,这意味着世博会将为长三角地区拉动投资,扩大就业,并且能有效拉动旅游、购物等消费需求。上海市副市长、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委员杨雄表示,国际金融危机使上海世博会有了新的含义,“我们希望世博会不仅能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也能为全世界战胜金融危机有所帮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劳逸结合的事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