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辐射范围专业怎么样?毕业后好就业吗?辐射影响大吗?

14被浏览1576分享邀请回答1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其实,核电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看完心里挺难受)---转自天涯
其实,核电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看完心里挺难受)---转自天涯
来到这里已经工作8个月了,我发现其实这里是不适合女孩子待的,圈子太窄,连谈恋爱
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旦谈上,要是恰好合适,那自然是美事一桩。要是发现不合适,想分手都难,不是惧怕公众的舆论,而是本单位就几乎不会有男生追你了,大家都是同事,老婆是谁谁谁的前女友,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总觉得是别扭,不如上外面找。一旦过了25岁,你就没了挑别人的资本,而且别人也不会挑你了。所以,女生在这里,牺牲是非常大的,不管是恋爱还是婚后还是当妈了,总归不会那么的顺利。家里有学电的
孩子,还是去国家电网吧,挣得不比核电差,生活质量还高。
这是一位核电家属的内心表述。
我虽然不同于这位家属的经历,但她的确表达了我们核电实实在在的生活,我赞同。
第一次在天涯上发帖,而且有难以抑制的冲动。可能因为心里想说的话无处排解,而且憋太久了,也没解决的办法,所以,特想说出来。
有人说,要信命。
年轻时,我不以为然。现在,越来越有点信的意味,尽管,我也才三十不到。
难道,冥冥中,我和核的缘分就是注定的吗?
2 上学生涯
在核工程专业的那一年,老天恩赐给我一个男人,似乎因为这个男人,我断不开跟核电站的联系。即使我不再学那个专业。
  2006年,他毕业,第一份工作就顺利的签到了某核集团成为核电站建设大军里的一员。
  那时候,我们都很懵懂。
  他工作,我继续留在学校读研。开始了异地的恋爱,通常三个月我飞到S城,跋山涉水的来到他工作的海边,见一面。
  那时候的我们,年轻,对生活充满了无限想象。
  而他的身边,也到处是像我们一样维持着异地恋的年轻人。
  他们说,他们赶上了中国核电事业大发展的列车,这样的机遇是过去二三十年都无法想象的。
  中国核电发展的春天确实到来了。
  核电项目到处上马,能够数出来的就有大亚湾,秦山,阳江,台山,防城港,陆丰,红沿河,宁德,咸宁,吉阳,芜湖。。。。。
  中国正朝着自主设计、自主施工、自主调试,还有个啥自主来着,我给忘了。。。的方向奔跑着,走进世界核电大国的行列。
  这意味着,核电事业,需要很多新鲜血液的加入,对于核电工作者来说,这当然是难得的春天。
  有一个事例可以证明,2002年,我们曾经读的核工程专业是第一届,2007年,到了第五届的时候,已经开始独立成立核学院了,核集团们到处到各大理工院校与相应专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定向输送人才。
  事实上,核电站的神秘性和外界对于核电站工资待遇的传闻,让核电站的工作充满了想象色彩。
  一般人,听到你在核电站工作,立马用惊叹的眼神看着你,”听说,你们那儿工资特高,一年怎么说也得百八十万,而且退休时间特早,还得让你们早点生小孩,是吧?”大多数人都会问这样的问题。
  核电站的待遇,不想说了,这似乎也属于公司机密的范畴,不过,没有传言的那么吓人。只是中等水平,而且在深圳这样的城市,他们的待遇也没什么竞争力可言。
  我想说的是,他们的工作性质给家庭带来的影响。
  说年薪在35以上的那个哥们,是从哪儿了解的呢?作为家属,我可以告诉你,那是非常不靠谱的谣传。
  一个大学毕业生从一个科的小科员开始干起,有那么高的工资,那家属们完全可以不用工作,像个太太一样享受到处游历的生活了,也可以不用整天忽而嘿幺的为了两地分居而发愁,吵架了。
  如果你的身边有在油田,矿产,航海,甚至是军队里供职的人,你大概可以体会他们的家属的辛苦。
  而我并不想特别强调家属的辛苦。毕竟,选择一个人,就和他的职业,他的命运联系了一起,成立的家庭也将和这份职业联系在一起。
  即使有很多困难,也是你的选择决定的。
  我的身边,有一些姐妹,她们和我一样,男朋友或者老公在核电工作,我们会几个结成一个群,称自己为核电家属,或者核电“领导”,自诩为领导,其实有点弱势的味道。男人们认为什么都听老婆的,所以,在家里尊称为领导,其实他们知道,只有对家里这个女人好一点,才能让她们受委屈的心得到一些安慰。
建立分居各面开始
  想在这里找到一些慰藉,还是要找到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呢?
  不知道。
  似乎命,这个东西只有我们自己才能解的开。
  2006年9月--2006年年末,他在北京培训,我在C城。后来他正式回到了S城的基地,
海边,一个要顺着沿海公路开一个小时,穿过三四个隧道才能到达的一个镇上,再往前走的一个海边。
2007年一年,每天晚上打电话,要么我在宿舍的楼道里打IC卡电话,要么他买卡打
。状态还是恋爱的时候。
  2008年,我找到了一个在S城的实习的机会。于是,开始在S城租房,他周末回来,或者我周末过去看他。他们都是双人间的宿舍,和同事一起,所以一般有谁的女友过去,室友就被赶出去,另外找个宿舍暂居。所以,我一般不想去他们那儿打扰室友的生活。其实,我也是个有自己想法,想实现自己职业理想的女孩。2009年,我找到了一个更好的实习机会。于是,又拖着行李去了G城。城际列车,和S城有一个小时车程。但是,对于他来说,要从核电站到G城,我租的小屋,那真的是跋山涉水。通常,是坐他们公司的大巴,又坐地铁到火车站,再坐城际列车,下了城际,继续做公交车,最后步行到我的窝。周五的下午,他一般下午四点下班,可两个人见面通常要10点钟了。
  我感激他的坚持,一直守着我们的这份爱情,尊重我的选择。当然,我也尊重他的选择。
  我的实习一直持续到了2010年。我的毕业季到了。
  于是,回C城的学校,写毕业论文,论文答辩,聚餐,办各种繁琐的手续,然后收拾铺盖走人。
  中间,我们面临的最激烈的冲突,就是找工作。
呵呵,看到有人关注,那我就继续写。写的速度有点慢,还请忍耐。
  最近两天,大家关注的目光是在那个雷人的小月月身上,恐怕关注我这个帖子的人不多。
  工作,是个很长很长的段落。
4 经验反馈
我有四个女性朋友,他们的另一半都在核电站工作。我们各自身上都围绕着工作发生着一些故事。暂且用A,B,C,D来代替我这四个女性朋友吧。
  A,大学本科毕业后,在事业单位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无法忍受两地分居的痛苦,就想和男友在一起。
  通常,在一起,就有几种选择,第一,不工作,在家里做全职太太。等着为他养个孩子。
  第二,工作,要么在核电站所在的镇工作,要么,就直接到核电站里工作。
  到镇上工作,其实一般很难找到称心的工作。
  我们都是名牌大学本科毕业,在镇上很难有用武之地。做小生意吧,又没有经验,缺少投资,于是,很多人想到,去核电站工作。
  但是专业不对口,而且通过社会招聘进去,需要有文章可做,就是要打通一定的关系。如果没有关系,很难实现。
  A的男友,是个很有才能的人,他从一开始就留心着女友的工作,在他们的恋情还没有公布之前,就安排好了时机,通过社会招聘让她成为了核电站的正式员工。
  当然,A本人也是有一定能力的女孩。
  如今,他们两个在一个单位工作,可以出双入对,这样的一般称为双职工。结婚了,可以分到夫妻房。也就是双人宿舍给他们住。
  但是有一个问题,如果有了孩子,他们的孩子,可能要给奶奶,或者姥姥带。为了让孩子有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他们一般会在附近的城市,买个房子,一周见孩子一两次。或者天天奔波,冒着堵车的长途跋涉到回家见孩子。
B,她也是一个有能力,敢于为爱情付出的女孩。她和男友同个专业,只是可惜,在校园招聘时,没有进入核电站。
  社会招聘,又没有关系,于是,她为了跟男友一起,就先进入到劳务服务公司工作,这个公司给核电站输出秘书。
  当然,待遇就完全没有竞争力。但是为了跟男友在一起,B已经做了三年多的秘书了。据说,公司出了一个政策,做够了五年就可以转为正式员工。
  想想,B也挺伟大的,她不是没有能力的女孩,却为了男人可以做每月挣两三千块的工作。
C呢,和我一样读研。研究生毕业时,她在S城,找到一份工作,但是干了没多久,就觉得心慌。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即使在同个城市,他们也是每周见一次,她有种不祥的预感,害怕有人趁虚而入,于是,她辞掉工作,去了核电站,过了一段没有工作的日子。
  我佩服她的勇气。
  其实,因为不在一个地方,对于感情纯度的担心,很多人都有。因为毕竟,我们都年轻,有无限可能,而关于某人和女友分手,找了一个同电站的女人的传说,随处可见。
  而且,核电站里几乎女人很少,一般长的过去的女人,都会成为美女,有一堆人在后面追着排队。
  C最后也找了一个核电站合作公司的工作,因为不是正式员工,收入上也差一些。但她觉得总比没有工作好。C在学校也曾经是叱咤风云的人物,能干,组织力强,做她现在的工作绰绰有余。只是没有机会,进入核电站。
最后说D,她也读研,找工作时和男友发生了口角。因为在S城,她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且,不想放下职业理想,去随便找个工作,或者去做秘书。
  她想回老家,于是他们吵架了,吵到很激烈,说到了分手吧。
  于是就拉扯着,关于分手吵了很多次,又哭,又闹,经常在宿舍的走廊上打着电话哭。
  那段时间,真的像炼狱。
  最后,他们还是分手了。如今,D回到了老家。
  男友经历了伤口弥合的六个月后,很快在本核电站找到了一个女孩,两个人闪电结婚了。据说,那个女孩还OK,我从来没见过。这样双职工的结合也不错,至少在没有孩子前看起来不错。
  有了孩子就很难说了。
  因为核电站周围基本没有什么生活和教育可言。
  而我,一直都坚守着自己所谓的职业理想。尽量让工作和S城挨的不远。
  我锁定了几个城市,于是,超出这些城市范围的工作一概不考虑,又加上,我对专业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剩下的选择就没多少了。
  不过,感谢老天,在毕业前,找到了一份可以发挥专业,离核电站120公里的工作。
  他每个周末开车回家,两个小时车程。
  我暂时满足了。
孪生--幸福与心痛
  每次,睡觉前,都要条件反射的看看门锁好没有。
  每次,下午万家灯火的时候,回家,开门,里面是黑灯的,一个人的孤独感就上来了。
  然后开始上网,有时候自己做饭,收拾房间。
  总是让电视开着,这样好像有人在身边说话,就不会多害怕了。
  一开始,害怕走夜路。加班了,必须要走。于是,他给我买了一把刀子。让我随身携带。
  慢慢的走多了,似乎也好了。
  想想,城市里有多少单身的MM,像我一样过这样的生活。
  只是,她们没有男友,我有,但不在身边。
  于是,晚上9点多的时候,想想,他在干什么,就给他打电话。
  他是个运动狂,加上电站里其实晚上没什么事情可做,除了打篮球,就是踢足球,羽毛球,健身房,或者几个人打麻将,打游戏,打牌。
  他喜欢羽毛球和健身房。所以,我打电话时,他经常听不到。
  当听到那头的嘟嘟声,一直绵延着没有人听的时候,我的心一直往下跌,很绝望。
  很难受。于是,多打几遍,不停的打。
  过了半个多小时,他回过来,我就开始气不打一处来。开始喊,这段时间,要是我出了什么事儿,你也不会知道。。
  他觉得我莫名其妙,就开始跟我生气。。。两个人吵架。
  于是,我又在委屈的哭中放下电话。
我正式开始工作已经一年零3个月了。他每周都开车回家。
  车对于核电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虽然有班车从电站到市里,但是班车发车有时间限制,早上8点一趟,下午下班一趟。错过了,就自己转公交车回来。公交车会让原本一小时的车程,变成两小时,甚至是三小时。一趟转下来,整个人都要散架的感觉。
  所以,核电人,基本首先考虑的是有点钱就买个车,不管好坏。他们的车库里几乎是要抢车位的。
  核电的发展,一般会带动靠近电站的那个镇。
  或许,以前,这个镇是个贫困镇,但因为有了核电站的建设,运行人员,这个镇就开始稍稍有点发展。
  但是,或许从安全角度考虑,又不能有太大的发展。比如,教育、医疗还停留在几乎原始的状态。
  所以,核电站的人一般消费还是在附近的城市。
  07年08年那会儿,去趟超市,要去镇上,看场电影要做班车到60公里以外的城市,他们管这个叫进城。
  于是,在某个节假日,和核电班车靠近的那个商场里,总会遇到熟悉的面孔。
  哎,大家的活动范围这就只有这些了。
  到了节假日,核电站里也会有很多妈妈带着孩子,爷爷奶奶领着孙子,在食堂里一起吃饭。当然也会很多异地恋的年轻人,异地的女友节日里来电站里,和男友见一面。
  这样的节日,就像七夕一样,牛郎织女似的的见面。
  搭在空中的鹊桥,就是机票,电话费,火车票。。。。。
  所以,核电人为交通、通信事业做出的贡献真是非常巨大。谁没有晚上煲电话粥的经历,想念却不能见面。
  所以,想节约交通,通信成本,减少见面时要费的周折,那就尽量在一起吧。
  又回到了最核心的问题。  
6 真正的心痛
和他在一起之后,你可以做点什么工作?
对于一些在工作上没有什么想法的人来说,追随着他,让他养活着,女人在附近的镇上租个房子,每天收拾家,等着他们回来。
时间长了,有些人也会熬不住。觉得自己对于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生活百无聊赖,而且,长此以往,以后几十年的生活似乎都能看到头了。
  于是,就随便找点工作做做。
  但是,80后的核电家属,大部分都是大学毕业,很难这么年轻就去做小镇上的全职WIFE。
  摆在眼前的问题就是,你要工作,那你就忍受两地分居吧。
  你要在一起,你就要忍受失去工作吧。
  总之,你的工作和健全的家庭生活总是不能两全的。
  这问题,真他妈的难办。
  我已近被折磨了四五年。
生活是爱情的判官
以前,觉得车道山前必有路。后来发现,越到山前,路越窄。因为你始终要生孩子,有了孩子最好不能两地分居了。
  想要让孩子能尽量多的看到爸爸,有个不坏的童年,和不坏的人格发育,那就只能你放下工作。
  如果他做的是运行,那还好,会固定在一个电站里,一直干下去。
  如果他做的是工程建设,那可能性就多了。一个电站建个五六年,在一个地方,建成了,又可能到下个电站去了。
  可能从深圳到辽宁,或者从深圳到宁德,从深圳到阳江。。。。。
我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来,工作和家庭咋解决。
  在听到一些同事的家属面临的状况后,就更加担忧。
  比如一个核电男人在距离电站60公里的地方买了个房子,事实上,很多人在那里买房。他家里只有一个妈妈,妈妈为了跟着儿子,就一个人在那个地方住着。等着儿子隔三差五的回来看看自己。
  另个男人也在那儿买了个房子,他的老婆辞掉了工作,盯着装修,而且还挺着个大肚子。坐着公交车跑建材,跑现场,最终,杯具发生了。
  流产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心里真他妈的不是滋味。因为,很多核电家属从这种状况里看到了自己可能的影子。
  还有一个核电80后男人,女友读研,最近刚毕业,在离他比较近的城市找到了工作,可他却投来一个炸弹,说他移情别恋了,爱上了自己的同事。
  他们之间的爱情,详情我不知,分手总是有双方的原因。但,不得不说,这种距离,让爱情随时置于考验之下,只要有一方,觉得很累,就很难坚持下去。
  从另个方面讲,那些一直坚持下来的夫妻们,真的值得敬佩。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比常人付出很多,去维持家庭。
  每次,睡觉前,他打来电话,我在这边,悲从中来的时候,他都会说,我再努力点,常回家。
  我心里就不是滋味。我也体谅他,上班干活,下班了就5点多,开着车穿过晚高峰,回到家基本8、9点了。
  第二天为了赶上早上8点半上班,早上6点多就要起来开车去上班。
鱼和熊掌确实不能兼得,只是这个不能兼得,在他们这个行业太特殊了一些。原因就是他们的工作地点太特殊了。
  他会说,以前,核电没有遇到发展的机遇,到处转换工作地点的问题,很多人没有遇到。现在不同了,遇到了,但也没有对策。
  曾经写过一篇小文,抒发自己的无奈。好像曾被某核电人转发到内部论坛上,后来,这篇文章就不允许被转了,可能害怕引起更多人的同感。
  不想指责什么,只是想说,这是一种现实,公司是否可以正视这种现实,多为员工考虑一下这个事实。
  要知道,如果不考虑,随着核电发展的到来,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将越来越多,随之和核电发生关系的家庭也越来越多,直接受到影响的是他们的孩子们。
  孩子的成长,是什么样的,到现在还没有结果,但相信,20年后,如果有人愿意做个调查,那就可以看到。
核电站,牛吧,一听就牛的很,乍一听觉得好神秘的东东,核这玩意可不是咱老百姓日常生活接触到的,一般认为有辐射,二般认为能量大,一般人还是少碰的好。
  要是你家有口子在核电站工作,更牛,能成为神秘团队的一员,而且据说核电工资超高,外界传言,一年不拿百八十万也有二三十万,日子逍遥自在,众人听说都用口水连连的眼光看你。
  这也仅仅是“据说”而已。
  估计S昨一天都在为一件事儿闹心,那就是三、四年之后做核电运行的夫君可能离开大亚湾去其他目前正在建,几年就建好的核电站工作。
  本姑娘何尝不愁这个?人跟着项目走,领导的指挥棒指到哪儿,人就要往哪儿走。一个项目完了还有下一个。
  但这事儿好像现在愁不来,因为信息完全不对称,要去哪儿那些个傻男人们根本不知道,当媳妇儿的还不能整天为这事儿聒噪,第一他们会觉得特有压力,第二,他们会觉得自个特无能。
  所以,贤惠起见,我们媳妇儿就只能自己琢磨。
  琢磨着在离他们最近的地方找工作,免得成牛郎织女,琢磨着在哪儿安家,能让生活有点质量可言。琢磨啊,琢磨。。。。
  有人说,不就是工作迁移么。
  哇,您真的是说话不腰疼,您以为我们是游牧民族啊,住帐篷,赶着牛羊,跟着水草跑?
  或者我们不想要稳定的、和睦的、团聚的夫妻生活,喜欢像个蜗牛一样背着家到处游荡?
  这几年不要紧,咱们都是两条棍儿,去哪儿好说,以后有了孩子,迁徙起来恐怕就没那么方便。
  更大的问题是:
  核电站这牛玩意儿都建在鸟不生蛋的某市某镇某村。各位注意了,最后落脚点是村儿。。。。
  有人说,村不好啊?
  咱没有歧视人家村的意思。而且不是有口号么?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但是人各有志,要是村儿那么好的话,为啥留守儿童会这么多,这爹妈不在村里呆着都赶着往长三角、珠三角跑啥?
  村里确实风光宜人,空气清新,尤其是建选址在海边的核电站,那简直是蓝天白云,椰林树影、水清沙白,哇,比不了印度洋上的世外桃源----马尔代夫,也能跟中国的海滨之城---三亚比比。
  但是,那儿的核电基地除了“风景”和基本生活消费,基本无他。电影院、剧院、博物馆、音乐厅、书店、美术馆都妄想。去度假可以,要长期居住,您愿意么?
城市不断发展壮大自然有其道理和规律,只想生活便利,安居乐业,小老百姓就这点要求。
理想与现实的梦
  核电人的婚姻结合一般是什么模式?按工作地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核电女+核电男
  核电女或男+镇男、女(核电站所在的镇)
  核电女或男+城男、女(核电站所在的城)
  核电女或男+其他城男、女(其他城,就是和核电站不在同一城)
  说到夫妻生活,是双职工的,可以天天见面,非双职工的就是周见面,甚至是月见面。
  至于以后有了孩子,孩子绝对不可能天天同时看到父母。。。。。就是说,孩子可能只看到爸,也可能只看到妈,或者在双休日同时看到爸妈。
  要是天天回家也可以,那就坐至少一个小时的班车回家吧,遇到堵车回到家7、8点,第二天早晨6点半就出门赶车。
  人家生活再清贫的夫妻每天晚上吃了饭也可以牵着手溜溜弯,聊聊天,一起坐着看看电视,或者带孩子出去玩,异地的核电夫妻就是妄想。
  搜索每个即将建成的核电站位置,最后绝望了,发现只有大亚湾和阳江地理位置对于要成家过日子的人来说还可以接受。。。。
9 实例说明
  下面,都来看看这些个核电站的位置吧。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东岗镇,厂址东距瓦房店市火车站约50 km,南距大连港110 km,北距海城160
km。厂区三面环海,一面与陆地接壤。
  宁德核电项目选址福鼎市秦屿镇备湾村,南距福州143公里,北距温州113公里。
  广西防城港核电站游程广西白龙核电站,厂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江山乡白龙村,地处江山半岛的最南端,厂址东、南、西三侧临北部湾海域,属滨海厂址。北距防城港市江山乡乡政府驻地约15公里,东北距防城港市里17.3公里。防城港的核电站离越南边境以公路里程计大约40公里。
  阳江核电站位于广东省阳江市东平镇沙环村,广州约250公里,距大亚湾核电基地约400公里,是中广核集团在广东地区的第二核电基地。
  吉阳核电厂址坐落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瓦垅乡西南部。
  芜湖核电项目位于芜湖繁昌县荻港镇和新港镇交界处的芭茅山和董公山,
  桂东核电拟选的福传和白沙厂址分别位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和贵港市平南县。
  湖北大畈核电厂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大畈镇大墈村附近的狮子岩,
  小墨山核电厂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东山镇塔市驿管理区老垱村的小墨山北坡。
  吉林核电项目位于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平岗村。
  100公里的距离地图上看是很近,可咱们用脚和用车量可就远了,再说,难道人人都能买小车开着回家?还不是有人要赶了汽车转地铁的。
  如果你想离夫君近点,那你就放下自己的工作跟着他吧,做个全职WIFE,要是你放不下自己的工作,那就忍受两地生活带来的种种吧。
  你一定要受的了独居的考验,且热爱独居,有极强的心理素质,不要怕黑,不要怕一个人走夜路,不要怕一个人睡觉。不然你会崩溃的。要成为大力水手,还要学着自娱自乐。。。。天天惦记着不能回家的夫君。
  所以,如果你家有个核电媳妇的话,赶快给她发个奖状,好好爱护,别让她受委屈。
  话说回来,核电男人也不容易,做着看似伟大的事业,用生命和巨大的虚无顽强的做着斗争,为了妻儿奔波,不能天天回家。。。。。
  对了,还要更正一下,和核电人的付出相比,他们的工资真的太少。
  尤其是毕业五年内的大学生。。。。。。
  所以,要是有关部门看到,赶快重视一下,关心一下这些刚大学毕业还没成家就为祖国的核电事业奉献的80后核电人吧。
  不是仅仅做点表面文章,喊喊口号,办个集体婚礼,搞个面子工程就完事儿的,他们可是核电将来的生力军啊,他们以后家庭有问题,他们小孩心理发育不健全的话,对企业、对社会也不好啊。。。。。。。。。
今天下午,他又走了。
  我熟悉了一年多,都不能适应,每周日下午他要离开去上班,留我自己一个人在家五天。
  在北京的好朋友说,她又要跟着老公迁徙了。他们也是大学时的恋人,后来老公去了香港读书,她跟着去了香港。毕业了,老公去了上海工作,她跟着去了上海。随后,老公去了北京,她跟着去了北京。过几天,又要到香港去工作,她只能跟着去香港。
  他的老公在一家银行工作。
  未来,我一样会跟着迁徙,不同的是,每次迁徙,都会到一个没怎么开发的海边,湖边,镇上和村上,一个找不到什么就业机会,没有教育和医疗的地方。
  好吧。。。或许这就是命。
10 社会交流
上周末和这周末,参加了两个他们同事的聚会。
  一个是和他的三个同事和家属一起吃饭。
  一个是上周末他们处组织的二日游。
  因为工作地点在海边,核电员工买房子总喜欢扎堆,开放商也会到核电里去推介,打个折什么的。因为,如果住在同个地方的员工多了,或许能开个来往班车,或者几个人一起拼车,节约一点资源。
  他的三个同事就是如此,都住在同个小区。
  我们则住在距离他们小区45分钟车程的地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的工作。我不想放弃自己的工作,所以,他把房子买在离我上班走路15分钟的地方,自己每周都开车一个半小时回家。
  因为各自都有各自的生活和圈子,所以,我和他的同事很少聚在一起。
  聚在一起,会发现,几乎每个核电人的焦虑和家属的焦虑都类似。
  就是,老婆会抱怨老公,为什么不能经常回家,自己一个人在家孤单害怕。
  老公,总是害怕老婆抱怨,觉得自己一个人在外挣钱不容易,回家了,还要跟老婆经常为了分居吵架。
  他们一个同事说的好,在我们自己还没有能力脱离这个群体的时候,只能忍受。
  他的意思也是我经常说的,我们都被工资和生存束缚着,没能力脱离这个群体,就只能想办法让生活好点。
  有个家属表现的就很独立。她说她喜欢看娱乐节目,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看看非诚勿扰,笑一笑,上上班,不觉得孤单。
  我应该向她学习,大条一点,少想点杂七杂八的事儿。
  那天,他的一个同事提议,我们应该形成一个圈子,多聚聚,不然大家的生活都很单调。
  其实,对我的工作来说,圈子倒不怎么单调,只是缺个男人在身边。
  对于核电人来说,圈子确实单调的可以。
  几乎跟社会关系绝缘,里里外外的朋友都是公司里的人。聊的话题,除了工资就是工作,要么就是福利,或者是某个领导怎样怎样。
  大家说,以后争取找点喜欢的事儿来干,比如烧烤,杀人游戏什么的。
  人真的很难脱离群体。一旦脱离,孤单感再所难免。
  其实,他们真的没觉得,自从选择了那个职业,就已经脱离了社会上的大部分群体了。
那天晚上,我们开车回到家已经快零点了。
  第二天早上一早,他又开车上班了。每次周一早上,我睡眼惺忪,他就爬起来洗漱。他过来吻我一下,道别。我心里小难受一下,转身睡去。
  有时候,也会送他到楼下。但每次送到楼下,总觉得我们俩可怜,还不如不送别。
  上周末,参加了他们处的二日游。几乎每个人都带着家属,而且见到了一些老员工的家属。
  跟我分析的差不多,核电员工的家属很少有自己的职业生涯的。
  因为到了要孩子的那一天,就不得不生活在一起了。一般辞掉工作的都是老婆。团里有四个小孩,两个男孩上初二,两个小女孩才上二年级。
  但这些孩子大多跟妈妈很亲近,跟爸爸则有些生疏。
  我在父亲节时曾经做个一个专题,叫遗失的父爱。
  采访过一些家庭婚姻心理学专家,还有教育专家,他们都曾表示,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成长中缺父爱,和缺少和父亲的亲近,对孩子性格都有不利的影响。
  而,生在核电家庭的孩子,还真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
  因为是国企单位,核电人的性格少有张扬者。中间和两个在里面工作的女孩聊天,据说,公司对于她们上班穿什么也做了规定,不能太有个性,连涂睫毛膏都要管。
  呵呵,这个我大抵可以感受到。一起吃饭时,饭桌上大多都是埋头苦吃,少言少语。如果是我的同事们,那已经吵翻了天。毕竟从事的行业不同。
  那两位女孩的男友也都在核电工作,他们刚工作一年,对工作还没有完全依赖,而且也充满了抱怨。
  一个说,里面实在太单调,呆一年,真要呆傻。所以,她每周都要进城。坐班车进城购物是他们周末的活动项目。每次都要买一些时尚杂志来提醒自己,不要和潮流脱节。
  其实,我倒觉得,和潮流脱节是其次,人的心变钝,变懒,变的无趣,才是最可怕的。
  如果变成了井底之蛙,那将被生活的温水慢慢煮死,没有新鲜感,没有冲劲儿,也很难有创新。
  这更坚定了,不能轻易放弃自己工作的想法。
  我和他在一起的七年,也因为幸好不同在核电工作,才保持了一种新鲜感。也没有跟社会脱节。
  这两天,再看刘瑜的《给你一颗子弹》,里面有句话,说“我是个虚荣的人,怎么可能做家庭主妇。”
  她承认自己的虚荣。
  我不想做家庭主妇也多半因为如此。把可能跟社会的交集放下,囚困在家里,那真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
  所以,我会坚持现在的工作,哪怕忍受着分居,直到实在没有办法为止。
11 内心表白
核饭难咽呀。
  核电工作的人也不容易。一天到晚在基地,要去办个事儿花在路上的时间成本自然比别人多,所以,周六周日核电人的安排总比较多。去市里逛个商场买点衣服,去超市购物,买点生活用品,再去书城买点书,去医院看个病,再去办证,照个相啥的,反正需要在城里做的都要安排着时间去做。
  要是碰到必须要在周一到周五上班时间做的,那就得请假,去市里办事。呵呵,他们的生活群落是大城市边缘的卫星城。
  卫星城里无法满足的需求,就自然要到大城市满足了。
  不过,对于那些不喜欢大城市生活,喜欢亲山近水,喜欢隐居于世的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还算惬意呢。
  要忍得住寂寞,孤独,内心世界很丰富很强大的人才能把卫星城的生活过的很丰富多彩吧。
  毕竟,你的朋友圈子可能在城市,你的工作机会可能在城市,你对电影院、美术馆、剧院、咖啡馆,都特殊偏好的话,那你就很难在卫星城安乐。
  以后,再加上,你的孩子的出生,生活的很多需求需要在大城市满足,那时候,你就要考虑更多实际的问题了。
  话说,虽然大城市的城市病一大堆,堵车,拥挤,生活贵,节奏快,压力大。。。。但是,真能离开大城市的人不多。
  不然,为啥那么多北漂,海漂。。。。宁可在大城市的城中村,也不愿意回到自己出生的小城市。
  呵呵。生活真是一部辩证哲学。
  就在这天平上保持平衡吧。
  这是我这周去基
  而且,就算他去了防城港,甚至去了越南,去了南非,我也不能自杀呀。。
  我不喜欢你这种说话的方式。
  每个人都有感情的起伏和需要发泄的出口,如果没有出口,那人真要憋出病来。
  如果你是核电人,我不喜欢那种,明明工作性质可能带来一些生存上的问题,家属也有不适应的地方,却非得不让家属有情绪。
  情绪不是压制下去的,也不是嘲笑下去的。而是疏导出去的。
  就像孩子哭了,你非得训斥着不让他哭。。。越哭你越生气,越生气越哭。。。。恶性循环。
  所以,你是核电人的话,别这么对待你的家属。
  自杀谁也犯不着。。这天底下,谁都有郁闷和发泄的权利,只要不妨碍别人就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亚湾核电站辐射范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