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时离退休部门微信公众号要交3万元,怎么回事

交3万元能提前退休领社保?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数字报纸 -
第14版:读者点采
下载本版PDF
相关内容:
交3万元能提前退休领社保?
记者暗访揭穿“吸金”骗局 山寨社保人员竟是“刚就业”的大学生
&&&&本报讯(记者&李芳&实习生&左新亚&熊朝阳)不到退休年龄,只要交3万元“疏通费”,就能顺利地“违规”办理病退?记者昨暗访调查,发现这不过是不法分子设下的“吸金”骗局。&&&&武昌的汪女士昨反映,她家亲戚听人介绍,武汉有人可帮人办病退,那样,就能提前按月领取社会养老保险金,但需支付3万-4万元的疏通费。她怀疑是骗局,但亲戚坚信不疑,并约了“社保局”的人见面。&&&&昨日上午,记者陪同汪女士及亲戚在铁机村见到一自称社保局人员的柯姓男子。小柯很年轻,22岁左右。&&&&他说,客户缴钱后,只要将登记照及个人身份信息给他,病历、工资存折及其他退休手续一概由他们负责。1个月后就能领到退休工资。“需要提供个人档案吗?”记者问。&“这我不清楚。”小柯到远处打了个电话,回话说领导说不用档案。记者提出去局里找领导谈,小柯以“领导说不方便”为由拒绝。&&&&见来人业务如此不熟悉,汪女士亲戚也有些怀疑:“怎么什么都要问领导?”小柯也急了,涨红了脸解释,他才毕业,找到这份工作没几天,只培训了两天,就被安排出来“谈业务”了。“那你怎么找到这工作的?”小柯的回答“雷”倒了在场的人,他说,他是从学校附近贴的小广告找到这份“社保办理员”工作的。&&&&经历此破绽百出的谈话,汪女士亲戚终于认清“这就是个套子。”&&&&当天下午,记者多次联系小柯,可他的手机再无法接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办退休有严格的程序,不符合条件,根本无法退休,这分明是有人借社保局名义行骗。&&&&据了解,公安部早在2009年7月就发布预警信息,曝光冒充社保局“违规”为未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办理正式退休等非法集资犯罪的新手段:作案分子冒充社保局人员,在收取2万至3万元不等的好处费后,组织受害群众在租赁场地登记,造成补办手续的假象,随后即以受害者名义办理银行卡,并存入当月的“退休金”,进一步骗取被害人的信任,以诈骗更多的资产。
您对本文话题有什么感想或看法?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均可发送信息到<font color="#FF75925(不含通信费,信息费免费)留言。
武汉汉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特1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汉网: [办公室] 027-&
[广告热线] 027- 转 & [新闻热线]
027- 转 3023专家解读养老保险:不是缴费满15年就能退休
漫画 原标题:一生社保缴费上百万这些&道道&你得知道 目前我国单位和个人为在职职工缴纳的五项社会保险,约为职工个人工资的46%。人社部曾表示,在列出统计数据的173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社会保险缴费率居第13位,高于16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养老保险缴费率偏高。 补缴养老保险不是想补就能补 自由职业者入医保&观察&半年 全职妈妈生娃无法享生育津贴 工伤保险有条&48小时生死线& 职工主动辞职不能领取失业金 上班族按月缴纳社保,即使你只拿着约为北京社会平均工资水准的收入,整个职业生涯你和单位的社保缴费也会达到百万元之巨。但是诸如主动辞职不能领取失业金、补缴养老险不是想补就能补、美容体检不能报销等社保应用中的细节问题,却并非人尽皆知。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缴费的含金量,尽量享受更多由社保带来的福利待遇,是每名参保者都有必要知晓的问题。 针对当前社保实施过程中参保者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社保制度完善的方向,京华时报记者采访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保学会理事孙洁教授和社保实务专家、51社保网CEO余清泉。 专家认为,五险政策还有不少值得完善之处,比如养老保险替代率过低,生育保险尚未覆盖全部育龄女性,失业保险钱少限制多导致钱花不出去的问题,工伤保险&48小时生死线&更是争议不断。专家建议社保部门简化失业保险领取手续提高发放率,医保方面,专家建议将体检项目纳入报销,相对降低基金支出等举措。 养老保险养老金替代率目前仅四五成 养老险缴费是五险中的第一&大头儿&,占五险的约六成。虽然个人和企业缴费不少,可相比于财政买单的公务员退休金,企业职工养老金的替代率,即劳动者退休时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却差了一大块。 目前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收入替代率已经超过80%,甚至达到90%左右。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却呈现逐渐走低的趋势,从改革初期的60%多降至四五成水平。 此前国务院已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正式废除养老金双轨制。然而目前只是实现了制度并轨,待遇并未并轨。同时有关部门也基本明确,保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待遇水平不降低。而对于提高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和养老金水平,目前有关部门暂无新政出台。企业职工无论你在职时收入有多高,都要做好退休后收入立刻降低一大截的准备。 不是缴费满15年就能够退休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本决定实施后参加工作的职工,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部分职工因此存在一个误区,以为只要参加养老保险并缴费满15年,就能退休回家领养老金了。实际上对于劳动者来说,退休年龄才是最重要的一环,以男性职工为例,不到60岁,即使你已经缴了30年的养老险,也暂不能退休。 补缴养老险不是想补就能补 目前对于养老险补缴,单位应缴未缴而导致的养老险缴费中断,有关部门是允许进行补缴的。而对于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员来说,在领取期间是不能参加养老保险并缴费的。这也势必造成个人养老险缴费年限一定程度的中断,并且对于这一时段中断的养老险缴费,有关政策是不允许事后进行补缴的。 专家点评养老金替代率短期难提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经济学院副院长孙洁教授认为,养老险是五项社保中制度最复杂、历史遗留问题最多的一项保险,有关部门能做出养老双轨制制度并轨的决定,已经是冲破了重重阻力,是一大进步。虽然进一步拉近公务员和企业职工退休待遇水平,特别是替代率水平,应该是有关部门下一步的重要工作任务,但显然这无法一蹴而就。 她分析说,如果硬性降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待遇,可能会造成新的社会问题。由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养老险的制度尚未建设完成,参保工作尚未完成,而且当前有关部门确定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作重点是加快实现全国统筹,因此短期内提高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可能尚不是有关部门的工作重点。 51社保网CEO余清泉则表示,相比提高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有关部门更应尽快降低养老险的缴费率。人社部曾表示,在列出统计数据的173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社会保险缴费率居第13位,确实高于16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养老保险缴费率偏高。余清泉认为,养老险中单位约20%的费率确实太高,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同时考虑到有关部门已明确表态我国将会逐步推出延迟退休的政策,企业缴费负担还会继续加重。因此降低企业缴费率是当务之急。 医疗保险就医要尽量去自己选定医院 关于医保,有些参保者会忽略一项重要规则,除了A类医保医院和专科医院、中医医院以外,大家就医尽量要去自己选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否则除急诊外,你即便是去医保医院,诊疗项目也是医保范围内的项目,也得全额自费。 即使是在定点医疗机构,也并非所有的医疗项目都能医保报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管理、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意见的通知》规定,基本医疗保险不予支付费用的诊疗项目范围在非疾病治疗项目类,包括各种美容、健美项目以及非功能性整容、矫形手术等;各种减肥、增胖、增高项目;各种健康体检等。治疗项目类则包括除肾脏、心脏瓣膜、角膜、皮肤、血管、骨、骨髓移植外的其他器官或组织移植;近视眼矫形术等。此外,各种不育(孕)症、性功能障碍的诊疗项目也不予支付。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也规定,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下列医疗费用,包括因交通事故等责任事故造成的伤害。不过对于责任在于对方,且能够提供公安部门关于肇事方逃逸或无法查找责任人相关文字证明的,其医疗费用也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半年&观察期&只缴费不报销 对于京籍职工来说,如果在解除劳动合同后60天内没有参加医保,后续选择在职介、人才中心存档以自由职业者身份自行参加医保,就要面临6个月的医保&观察期&了。在此期间,参保者需要缴费但不能报销,6个月后才能正常报销。不过不管京籍职工还是非京籍职工,即使在解除劳动合同后60天内没有参加医保,只要之后找到单位,通过单位参加职工医保,即可&当月缴纳当月享受医保&。 对于京籍且一直在职介、人才中心存档以自由职业者身份自行参加医保的人员来说,假如中断缴费3个月,那么他们再次在职介、人才中心以自由职业者身份参加医保,也要面临6个月的医保&观察期&。 专家点评体检报销能减轻医保支出 医保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向京华时报记者表示,医保制度的最重要原则就是保证基本医疗支出,因此对于美容、体检等非医疗治疗的行为,是不予报销的。而对于交通事故,只有责任完全在于对方,且出现对方逃逸不负担医疗费的问题,才能由医保报销。 针对&观察期&只缴费不报销的问题,该工作人员解释,这是考虑到职工医保缴费费率超过12%,存档者的缴费费率却只有约7%,低了不少。由于缴费水平不同等因素,才设置了&观察期&。 针对&观察期&的问题,余清泉认为,这一限定确实有存在的必要。职工医保参保者从一家单位跳槽到另一家单位,即使中间中断缴费,续保后也没有&观察期&,这是因为职工医保参保具有强制性,而自由职业者是否存档和参保则是自愿的。如果不设置&观察期&,可能出现自由职业者在需要手术、住院等医疗花费高昂的情况下才参保,术后又中断缴费的可能。而这种选择性参保,会给医保基金带来支出剧增的冲击。因此&观察期&的设置是有其合理性的。 对于体检项目不能报销的问题,余清泉向京华时报记者表示,体检对于及时参保者潜在疾病和小病大有裨益,可以防范一些小病演化成大病或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从根本上说,这对于减轻医保基金未来的支出规模,是一种未雨绸缪的做法,花小钱办大事。他建议有关部门可规定一些体检项目能纳入医保报销,或者也可采取每年报销300元体检费这种直接的办法。 工伤保险工伤认定有条&48小时生死线& 无论是自日起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还是修改后自日起施行的新《工伤保险条例》,始终存在争议较大的一条,即&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这就意味着,如果工亡职工是在第49小时死亡的,即使只多了1个小时,也无法被视同工伤了。对于工亡职工的直系亲属来说,即使单位和职工为其缴纳了多年的工伤保险费,也无济于事,其损失不可谓不大。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其中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调整为26955元。据此,2014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539100元。 48小时大限来临之际,保命还是要工伤赔偿,对工伤职工家属来说,至今是个残酷的抉择。 专家点评工伤认定时限难取消但可放宽 48小时的限制能否放宽或者修改,是如今对于工伤保险争论较大的问题。余清泉表示,现阶段来看,当时立法者考虑更多的是操作性。虽然条文是死板了一些,不过作为一项制度,总得有个时限类的规定,以简化认定标准,提高政策执行力。 他认为,工伤认定应主要看是否与工作相关,只要被认定和工作相关,工作对职工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影响,应该即可获得工伤保护。虽然完全取消时间限制不现实,但建议有关部门可适当考虑将这一时间范畴扩大,例如72小时甚至更长,以减少争议的发生。同时,对于工作过劳以及长期加班对职工身体健康形成的影响,也应作为认定标准之一。 失业保险职工主动辞职不能领失业金 《北京市失业保险规定》提出,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才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即所在单位和本人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换言之,主动辞职的不算,缴费不满1年也不行。 财政部今年5月发布的&2015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情况&显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的收入规模和支出规模均大体相同。只有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401.97亿元,支出745.25亿元,支出仅为收入的53.1%。在公众和专家频频为养老险和医保的资金缺口问题而困扰时,失业保险却面临着钱&花不出去&的问题。 除了上述标准相对较低而限制条件较多外,有关政策还规定,在领取失业金期间是不能参加养老保险并缴费的。根据我国养老险多缴多得的制度设计,为了保证自己的退休待遇尽量少下降,部分失业人员选择不领失业金,而是把档案存在职介或人才中心,以自由职业者身份自己缴纳养老保险。这也进一步造就了五险中失业险特有的收入较多而支出相对较少的情况。 多次失业者最长只能领两年 按照北京现行标准,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满5年的,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为1122元;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满10年的,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为1149元;累计缴费时间满10年不满15年的,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为1176元;累计缴费时间满15年不满20年的,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为1203元;累计缴费时间满20年以上的,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为1231元。从第13个月起,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一律按1122元发放。 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内,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以与前次失业应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但是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的上限。 专家点评简化领取手续促失业金发放 对于目前在五险中较为独特的支出相对较少问题,余清泉认为这与失业金在领取时手续过于复杂等因素有关。 例如北京市《关于调整失业保险待遇发放流程的通知》规定,失业人员自与用人单位终止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60日内,持《就业失业登记证》等材料到社保所办理失业登记和申领失业保险金手续。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应每月向社保所报告本人求职经历、就业状态和培训等情况,履行申领失业保险金签字手续。未履行报告和申领手续的,按相关规定停发其失业保险金及其他失业保险待遇。在当前我国政府简政放权的大环境下,余清泉建议有关部门可考虑简化相关领取手续。 对于领失业金期间不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规定,余清泉则表示认可。领取失业金意味着相关人员已失去职工身份,再允许其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与政策设置相悖。同样,因为领取了失业金,不允许相关人员事后补缴这一阶段的养老险,也属于合理做法。 生育保险全职妈妈无法享受生育津贴 以北京市为例,目前无论京籍职工还是非京籍职工,都已经先后被纳入生育保险范畴。但是对于无业的全职妈妈,则尚未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虽然无法享受按月领生育津贴的待遇,但只要京籍无业的全职妈妈在职介、人才中心参加了医保,还是可以按规定报销生育当次医疗费用的。 专家点评生育险难成&女性保险& 孙洁介绍,曾有观点提出生育保险应成为女性保险而不仅是女工保险,例如让无业女性按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享受生育津贴。这一难点在于其首先于法不通,其次对于收入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女性职工来说,更会形成新的不公。 孙洁认为,完善生育保险政策的当务之急是让《社会保险法》关于&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的框架规定在各地加快落实,对于无业的全职妈妈,无论是否当地户籍,即使不参加医保,只要其配偶参加了生育保险,就应该享受报销生育当次医疗费用的待遇。 单位个人社保缴费超工资四成我国社保分为单位缴纳部分和个人缴纳部分,五项社保的具体缴费比例各地有所区别,但大致分别为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个人工资的20%和8%;医疗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约10%和2%;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约2%和1%;生育保险:单位缴纳约0.8%,个人不缴费;工伤保险:单位缴纳约2%,个人不缴费。五项社保相加,单位缴费比例约为35%,个人约为11%,整体缴费约为个人工资的46%。 以北京市为例,2014年公布的2013年度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69521元,月平均工资为5793元。假定北京市今年执行的2014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即缴费基数)突破6000元/月。以一名30岁且月薪为6000元的男性职工为例,其每月单位和个人缴费金额为2700多元,1年约为3.3万元。即便不考虑这名职工今后的工资增长问题,只要大约30年,到他60岁退休时,其单位与个人的总缴费就已经达到100万元。考虑到其30岁前的缴费积累,以及今后我国可能实施的延迟退休制度,一个只拿北京社会平均工资的职工,其在职期间的单位与个人社保总缴费将超过100万元。 京华时报记者 赵鹏 京华时报 漫画 谢瑶
[责任编辑:spider]【图文】《广州市退休人员移交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程序》ppt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广州市退休人员移交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程序》ppt
大小:1.08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淄川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涉及3万余人
&&& 作者:徐子喻&& 来源:鲁中晨报
关键词: 企业退休;基本养老金;退休人员养老金;缴费年限;调整范围
[提要]近日,根据鲁人社发[2015]25号、26号、27号和28号文件规定,淄川区对企业退休人员、退职人员、军转干部、建国前老工人和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一次性补缴退休人员养老金分别进行了调整,这是2005年以来连续第11次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
  晨报讯 近日,根据鲁人社发[2015]25号、26号、27号和28号文件规定,淄川区对企业退休人员、退职人员、军转干部、建国前老工人和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一次性补缴退休人员养老金分别进行了调整,这是2005年以来连续第11次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
  据了解,此次调整养老金是山东省首次实行与缴费年限挂钩。调整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退休人员按每人每月125元增加,退职人员按每人每月100元增加。第二部分与缴费年限挂钩调整,根据退休人员缴费年限长短划分为7个档次,15年及以下月增加额30元,16年至20年月增加额40元,21年至25年月增加额50元,26年至30年月增加额60元,31年至35年月增加额70年,36年至40年月增加额80元,41年以上月增加额90元。缴费年限不足1年度,按1年计算。第三部分与本人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按2014年12月本人月基本养老金的3.3%计算增加。
  具备下列条件的可累加享受:日前年满70周岁以上的退休(退职)人员。按年满70周岁不满75周岁、年满75周岁不满80周岁和年满80周岁三个年龄段,每人每月分别提高20元、40元和80元。其中,日至12月31日期间刚达到70周岁、75周岁和80周岁的,每人每月再分别提高250元、150元和280元;符合本次调整范围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每人每月再提高50元。
  建国前老工人:对去年12月31日前已按原劳动人事部劳人险[1983]3号文件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的建国前老工人,红军时期参加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555元,抗战时期参加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475元,解放战争时期参加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395元。本次增发的待遇,作为计发1至3个月生活补贴的基数。
  对去年12月31日前,已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了一次性补缴参保手续并按月领取养老金的人员,也将采取普遍调整和适当倾斜的办法调整养老金标准。具体办法是:一是普遍调整。1.定额调整,每人每月增加100元;2.与缴费年限挂钩,每人每月增加30元;3.与本人养老金水平挂钩,按照2014年12月本人月基本养老金的3.3%计算增加。二是适当倾斜。对去年12月31日前,年满70周岁不满75周岁、年满75周岁不满80周岁和年满80周岁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分别提高20元、40元和80元。其中,日至12月31日期间达到70周岁、75周岁和80周岁的,每人每月再分别提高30元、20元和40元。
  此次调整共涉及30185人,月人均提高225元(其中,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一次性补缴退休人员月人均提高160元,其他人员月人均提高249元)。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5月底前已经将养老金调整增资1-5月份的补发全部发放到位。为此,淄川区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分处专门制定养老金调整工作方案,安排人员,确保了此次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工作的顺利完成。
  记者 徐子喻 通讯员 谢钱 王丽君报道
初审编辑:曹亮责任编辑:刘颖
新闻热线: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Email:zibo@
Copyright (C)
& .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 。
查看: 8919|回复: 30
算算你的养老金交得值不值!
开篇先请大家陪我做两件事。
  第一件事,烦请回答我几个问题:在您的行业、您的公司、您的岗位上,每月所有的“收入”都是打在明帐上、要交税收入吗?要不要每月贴一堆发票来冲抵一部分,或是用这样或那样的福利、这样或那样的“业务费用”来完成了薪酬费用化?每月上税的收入,是否都按照“300%封顶、60%托底”(即工资里的缴费基数最高需至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倍,最低为平均工资的60%)的缴费基数缴纳了养老金?
  第二件事,我们一起来做一道计算题,到底是交社保养老金划算,还是自己存钱养老划算?
  假设我现在30岁,打算工作到60岁退休,每月收入1万多块钱,为了计算方便,就当我30年工作都加不了薪吧,按照单位缴20%+个人缴8%的比例,每月有3000块钱交了出去,我用新浪退休养老保险金计算器算了一下,发现按照现行政策,我退休后每月能拿大约5300元。
  这5300划不划算呢?每月3000元,假设我不被强制交社保可以自己打理,再假设我是理财小白,白到连银行4%-5%的理财产品都不敢买,那我就去存5年期的银行定期存款,找个利率上浮最多的上市商业银行,年化利率有3.3%,且几乎没有风险吧,按此利率算上复利,我退休时可以拿到手164万。
  如果这164万我再也不存银行也不理财了,那算我活到80岁的话,我每月有6800元,高于交社保拿到的5300。如果我还是继续存银行算复利,每月算好留出5300元当养老金,那我长命百岁也用不完这笔钱。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活得久,交养老金就划算”这句话挺忽悠的。
  当然,我的计算里忽视了存款利率是根据货币政策浮动的,也忽视了退休养老金还会根据国家政策逐年提高。可反过来,我也没计较通货膨胀,没计较政策的不确定性,和被怀疑是否“寅吃卯粮”的社保养老金现状。因此,上述这种静态的假设算法并不科学,只是给大家打个比方,估个轮廓。
  问题问完,算术算完,下面我们来聊点正题。
  大家都喜欢老板给咱加点工资,可是老板也苦,他每给多我们100元,另一头就要替我们再交44.3元——企业需要承担的部分包含20%养老保险、12%的住房公积金、10%医疗保险、1%失业保险、0.5%工伤保险、0.8%生育保险。这里面的大头,很明显就是社保。
  所以今年开全国“两会”的时候,就有企业家代表诉苦说社保给了企业重负担,甚至都影响到了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以及产业转型。
  那社保负担重了怎么办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呗。给大家扒一扒内幕,很多企业都会在前面我们说到的“300%封顶、60%托底”缴费基数上耍滑头。里面有个关键点:在很多地方,税务部门和社保部门的数据是不通的,所以不少企业的做法是,统一按最低基数缴纳,或者呢统一划固定的档次缴纳,比如普通员工级别就交2000元,加薪了也交2000。
  还有一种常见的办法,就是干脆加薪不加到薪水里,换别的账户别的名义别的报销,给员工好处的同时,企业也逃过加金。但对于漏缴现象,社保部门是会进行稽查的。
  至于这样做的企业比例有多少,我不敢妄断估算,所以在本文开篇,我问了各位这个问题,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的工资条,匿名留言。据某网调查的北京某区的数据,2006年到2014年的退休人员中,90%的人员缴费基数在社会平均工资以下,这显然是有猫腻的。
  最后呢,我们得说说好势头在哪儿。
  社保负担重,上层不是不关心。2014年底,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就表示过,五险一金的缴费水平偏高。今年1月下旬,人社部表示过,社保缴费率将会适时下调。很快,失业、工伤、生育这些保险费率都下调过了。
  可是呀,失业保险好调是因为它“进多出少”,但养老保险却已经“进少出多”了,这里头的钱用得紧巴巴,也是大伙都知道的事。据财政部社会保障司上个月刚公布的数据,2014年基本养老基金收入首次低于支出,差额达319亿元。
  现实问题不能不顾,总不能简单降低费率引起更大的问题。这二胎也得从妈妈肚子里开始孕育,等到他们缴社保来养我们,还需要很久。面对现实,也有学者建议,干脆调调结构,比如用国有资产的划拨和国有企业的分红支持社保,养老保险也别那么依赖于政府强制征收。
  我不是专家,也提不出更好的建议。但是会继续为大家关注和报道最新的进展。相信改革即将到来,相信未来会更好。
交养老保险比把这笔钱存银行亏多少?
  作者:刘植荣
  目前中国的社保基金是“大斗进,小斗出”,就是交的养老保险多,领的养老金少,还不如自己把每月交的养老保险存银行作为养老钱划算。如果每月工资3500元,个人每月交养老保险280元,每月把这笔钱存银行退休后取出来本息37万,然后再存入银行整存零取,每月可取4385元,而社保个人账户仅为3631元。单位每月交养老保险700元,每月把这笔钱存银行退休后取出来本息92万元,然后再存入银行整存零取,每月可取10962元,而社保统筹账户仅为1575元。如果个人和单位都不交养老保险,而是把这笔钱存入银行,职工退休后每月可从银行取15347元养老钱,而社保发放的养老金仅为5206元,把钱存银行比交养老保险每月多拿10141元养老金。
  我们先看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情况。
  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制度的决定》,从此,企业职工个人要交15年以上的养老保险才能在退休后领到养老金。按目前规定,职工每月领工资时,要扣除8%的养老保险金,这笔钱打入个人养老账户;同时,单位还要为职工交20%的养老保险金打入社会统筹账户。
  职工最关心的是个人账户上的养老金,延迟退休,意味着交养老保险的年限长了,领取养老金的年限短了。对职工来讲,就要算算自己多辛苦工作几年,退休后增加的养老金是否能够弥补自己为此多交的养老保险。
  职工退休时,每月从个人账户领取的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目前全国有统一规定,5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95个月,55岁退休是170个月,60岁退休是139个月,65岁退休是101个月。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数据,201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2452元,也就是月平均工资为48元,为了计算方便,我们用3500元。现在,我们看看一个拿全国平均工资的人的个人养老账户情况。
  个人每月要交的养老保险金为0元,养老账户上的钱是有利息的,我们按年利率3.5%计算,如果20岁工作,工作40年(480个月)60岁退休,假定工资保持不变,且都是月末发工资,则第一个月交的养老保险金到退休时的本息合计为280×(1+3.5%÷12)479元,第二个月为280×(1+3.5%÷12)478元,第三个月为280×(1+3.5%÷12)477元,依此类推,最后一个月为280×(1+3.5%÷12)0元。这是个等比数列,公比为1/(1+3.5%÷12)。所以,每月交280元的养老保险金,工作40年退休时个人账户上的本息总额为〔280×(1+3.5%÷12)479〕×{1-〔1÷(1+3.5%÷12)〕480}÷{1-〔1÷(1+3.5%÷12)〕}=292507元,约30万元。职工每月从个人账户领取的养老金为9=2104元。
  如果把个人交的养老保险金不让社保机构管理,而是自己存入银行,那就意味着退休时个人可以取出约30万元,然后再把这笔钱按整存零取存入银行,每个月取等额的一笔钱供自己养老,到73岁,也就是用13年(156个月)把这笔钱取空。我们直接用公式:月取本息金额=整存金额×(年利率÷12)×〔1+(年利率÷12)〕期数÷{〔1+(年利率÷12)〕期数-1},代入数值可计算出每月可取2337元,这要比交给社保管理每月多领3元,156个月就是233×156=36348元。
  如果推迟5年退休,那就要工作45年(540个月)。65岁退休时个人账户上的本息总额为366689元。职工每月从个人账户领取的养老金为1=3631元。
  同样,如果退休时把个人账户约37万元的养老金储存额按整存零取存入银行,每个月取等额的一笔钱供自己养老,到73岁,也就是用8年(96个月)把这笔钱取空,则每月可取4385元(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只能领3631元),这要比交给社保管理每月多领4元,96个月就是754×96=72384元。
  可见,推迟退休年龄,虽然多辛苦了几年,个人养老账户损失却增大了,由60岁退休损失36348元,增大到65岁退休损失72384元,额外增加损失=36036元。
  以上没考虑工资增长情况,如果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过去10年城镇职工工资平均每年增长12.3%,前面的公比就成了(1+12.3%÷12)/(1+3.5%÷12),20岁的人工作45年65岁退休个人养老账户上就有9222746元,将近一千万元!如果自己管理这笔钱,退休后每月就有110286元的养老金。即使按每年CPI涨幅为3.6%计算,45年后的11万元也相当于现在的2万多元。通过此计算也可推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工资涨幅可能会高出实际水平很多,多数劳动者感到自己的工资“被增长”了,这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我们接着分析养老保险统筹账户的情况。
  用人单位要为职工交纳数额为工资20%的养老保险金,这笔钱打入社保机构的养老保险统筹账户,这样,职工退休后才有资格从统筹账户领取养老金。统筹养老金的发放标准是:统筹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这个公式看起来比较复杂,其实就是先求出当地平均工资与本人交养老保险期间平均工资的平均值,然后每交一年养老保险乘以一个百分点。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数据,201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约为3500元。一个人20岁开始工作,一直领取平均工资,工作40年后60岁退休,他每月能从统筹账户上领取的养老金为(×1)÷2×40×1%=1400元,活到73岁(2010年中国人口预期寿命)要领13年(156个月)的养老金,领取统筹养老金总额为8400元。
  用人单位每月为他交纳的养老保险金为0元,我们按年利率3.5%计算,假定40年期间工资没有增长,工作40年60岁退休工龄就是480个月,退休时单位为他交的养老保险金本息总额为〔700×(1+3.5%÷12)479〕×{1-〔1÷(1+3.5%÷12)〕480}÷{1-〔1÷(1+3.5%÷12)〕}=731267元。
  如果退休时把这笔钱取出再按存本取息的方式存入银行,每月可取利息731267×(3.5%÷12)=2133元。可见,如果单位为职工交的养老保险金自己管理,职工退休时就是吃利息也比交给社保机构的统筹养老金标准高出3元。
  如果把731267元存入银行,每月按社保机构统筹养老金标准1400元发给职工,13年后账户上的利息结余为〔733×(1+3.5%÷12)155〕×{1-〔1÷(1+3.5%÷12)〕156}÷{1-〔1÷(1+3.5%÷12)〕}=144538元,本息合计538=875805元。也就是说,工作40年60岁退休,养老金在统筹账户损失约88万元。
  如果把731267元存入银行,每个月取等额的一笔钱供自己养老,到73岁,也就是用13年(156个月)把这笔钱取空。我们直接用公式:月取本息金额=整存金额×(年利率÷12)×〔1+(年利率÷12)〕期数÷{〔1+(年利率÷12)〕期数-1},代入数值可计算出每月可取5841元,13年就是1196元,统筹账户养老金返还率为1196=24%。
  由此可见,我国养老金返还率非常低,如果单位自己为职工办理养老账户,职工退休时用账户的利息支付职工的养老金,也比现在社保机构的统筹养老金高出733÷1400=52%来,等退休职工死亡后,单位还可以把账户上73万元的养老金结余收回。
  如果延迟5年退休就要工作45年(540个月)65岁退休,退休时,单位给个人交到统筹账户上的养老保险金本息总额为916732元。而职工退休后每月领取的统筹养老金为×1)÷2×45×1%=1575元,活到73岁只能领8年(96个月)的养老金,实际领取统筹养老金总额为200元,比60岁退休少领200=67200元。
  同样,如果把916732元存入银行,每个月的利息就是916732×(3.5%÷12)=2674元,高出统筹养老金99元。如果到73岁,也就是用8年(96个月)把这笔钱取空,则每月可取10962元(养老保险统筹账户只能领1575元),96个月就是12352元,统筹账户养老金返还率为52352=14%。
  通过以上分析计算可知,推迟退休不管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还是统筹账户,损失都会增大。推迟5年退休,统筹账户返还率由60岁退休的24%降到65岁退休的14%。
  以上计算还有没把工资增长因素考虑进去。由于四五十年间工资不可能不增长,如果按国家统计局过去10年平均每年工资涨幅为12.3%计算,假如一个20岁的人去年开始工作,月薪3500元,那他工作45年65岁退休后,单位向统筹账户为他交纳的养老保险金本息总额为2306万元,退休后即便吃利息,每月也能拿到将近7万的养老金。这样推算,延迟退休给个人养老金造成的损失就更大了。
  通常来讲,工龄越长,工资越高,延迟退休,意味着在职工人数不变的情况下,企业为职工交纳的养老金总额会增加。从另一方面考虑,多数工作岗位职工超过一定年龄后,年龄越大,工作效率越低,由于人体部件的老化,在某些岗位上发生事故的几率越高。所以,推迟退休,会使企业的雇工成本上升,生产效率下降,生产事故增多
  由于“延迟退休”意味着交的养老保险总额增加了很多和将来领的养老金总额减少很多,它关系到所有居民的重大切身利益,对职工和企业,都会带来巨大的利益损失,不利于调动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妨碍经济发展,从某种程度上限制劳动人民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权利。所以,一些国家甚至要通过公投来决定退休年龄和养老金的变动。
  对那些个人交纳养老保险才能在退休后领到养老金的企业职工来说,用自己的辛苦钱买保险养老,这笔钱收不回来心里总不踏实。三十年前宣传“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十几年前宣传“养老不能靠政府,企业职工入社保”,现又宣传“养老基金亏空了,退休年龄要提高”,加之又要把养老保险基金拿去炒股,使得百姓担心自己的养老钱就像变戏法一样给变没了。
本帖最后由 重阳老人 于
15:15 编辑
交养老保险比把这笔钱存银行亏多少?
  作者:刘植荣
& & 目前中国的社保基金是“大斗进,小斗出”,就是交的养老保险多,领的养老金少,还不如自己把每月交的养老保险存银行作为养老钱划算。如果每月工资3500元,个人每月交养老保险280元,每月把这笔钱存银行退休后取出来本息37万,然后再存入银行整存零取,每月可取4385元,而社保个人账户仅为3631元。单位每月交养老保险700元,每月把这笔钱存银行退休后取出来本息92万元,然后再存入银行整存零取,每月可取10962元,而社保统筹账户仅为1575元。如果个人和单位都不交养老保险,而是把这笔钱存入银行,职工退休后每月可从银行取15347元养老钱,而社保发放的养老金仅为5206元,把钱存银行比交养老保险每月多拿10141元养老金。
  我们先看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情况。
  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制度的决定》,从此,企业职工个人要交15年以上的养老保险才能在退休后领到养老金。按目前规定,职工每月领工资时,要扣除8%的养老保险金,这笔钱打入个人养老账户;同时,单位还要为职工交20%的养老保险金打入社会统筹账户。
  职工最关心的是个人账户上的养老金,延迟退休,意味着交养老保险的年限长了,领取养老金的年限短了。对职工来讲,就要算算自己多辛苦工作几年,退休后增加的养老金是否能够弥补自己为此多交的养老保险。
  职工退休时,每月从个人账户领取的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目前全国有统一规定,5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95个月,55岁退休是170个月,60岁退休是139个月,65岁退休是101个月。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数据,201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2452元,也就是月平均工资为48元,为了计算方便,我们用3500元。现在,我们看看一个拿全国平均工资的人的个人养老账户情况。
  个人每月要交的养老保险金为0元,养老账户上的钱是有利息的,我们按年利率3.5%计算,如果20岁工作,工作40年(480个月)60岁退休,假定工资保持不变,且都是月末发工资,则第一个月交的养老保险金到退休时的本息合计为280×(1+3.5%÷12)479元,第二个月为280×(1+3.5%÷12)478元,第三个月为280×(1+3.5%÷12)477元,依此类推,最后一个月为280×(1+3.5%÷12)0元。这是个等比数列,公比为1/(1+3.5%÷12)。所以,每月交280元的养老保险金,工作40年退休时个人账户上的本息总额为〔280×(1+3.5%÷12)479〕×{1-〔1÷(1+3.5%÷12)〕480}÷{1-〔1÷(1+3.5%÷12)〕}=292507元,约30万元。职工每月从个人账户领取的养老金为9=2104元。
  如果把个人交的养老保险金不让社保机构管理,而是自己存入银行,那就意味着退休时个人可以取出约30万元,然后再把这笔钱按整存零取存入银行,每个月取等额的一笔钱供自己养老,到73岁,也就是用13年(156个月)把这笔钱取空。我们直接用公式:月取本息金额=整存金额×(年利率÷12)×〔1+(年利率÷12)〕期数÷{〔1+(年利率÷12)〕期数-1},代入数值可计算出每月可取2337元,这要比交给社保管理每月多领3元,156个月就是233×156=36348元。
  如果推迟5年退休,那就要工作45年(540个月)。65岁退休时个人账户上的本息总额为366689元。职工每月从个人账户领取的养老金为1=3631元。
  同样,如果退休时把个人账户约37万元的养老金储存额按整存零取存入银行,每个月取等额的一笔钱供自己养老,到73岁,也就是用8年(96个月)把这笔钱取空,则每月可取4385元(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只能领3631元),这要比交给社保管理每月多领4元,96个月就是754×96=72384元。
  可见,推迟退休年龄,虽然多辛苦了几年,个人养老账户损失却增大了,由60岁退休损失36348元,增大到65岁退休损失72384元,额外增加损失=36036元。
  以上没考虑工资增长情况,如果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过去10年城镇职工工资平均每年增长12.3%,前面的公比就成了(1+12.3%÷12)/(1+3.5%÷12),20岁的人工作45年65岁退休个人养老账户上就有9222746元,将近一千万元!如果自己管理这笔钱,退休后每月就有110286元的养老金。即使按每年CPI涨幅为3.6%计算,45年后的11万元也相当于现在的2万多元。通过此计算也可推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工资涨幅可能会高出实际水平很多,多数劳动者感到自己的工资“被增长”了,这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我们接着分析养老保险统筹账户的情况。
  用人单位要为职工交纳数额为工资20%的养老保险金,这笔钱打入社保机构的养老保险统筹账户,这样,职工退休后才有资格从统筹账户领取养老金。统筹养老金的发放标准是:统筹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这个公式看起来比较复杂,其实就是先求出当地平均工资与本人交养老保险期间平均工资的平均值,然后每交一年养老保险乘以一个百分点。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数据,201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约为3500元。一个人20岁开始工作,一直领取平均工资,工作40年后60岁退休,他每月能从统筹账户上领取的养老金为(×1)÷2×40×1%=1400元,活到73岁(2010年中国人口预期寿命)要领13年(156个月)的养老金,领取统筹养老金总额为8400元。
  用人单位每月为他交纳的养老保险金为0元,我们按年利率3.5%计算,假定40年期间工资没有增长,工作40年60岁退休工龄就是480个月,退休时单位为他交的养老保险金本息总额为〔700×(1+3.5%÷12)479〕×{1-〔1÷(1+3.5%÷12)〕480}÷{1-〔1÷(1+3.5%÷12)〕}=731267元。
  如果退休时把这笔钱取出再按存本取息的方式存入银行,每月可取利息731267×(3.5%÷12)=2133元。可见,如果单位为职工交的养老保险金自己管理,职工退休时就是吃利息也比交给社保机构的统筹养老金标准高出3元。
  如果把731267元存入银行,每月按社保机构统筹养老金标准1400元发给职工,13年后账户上的利息结余为〔733×(1+3.5%÷12)155〕×{1-〔1÷(1+3.5%÷12)〕156}÷{1-〔1÷(1+3.5%÷12)〕}=144538元,本息合计538=875805元。也就是说,工作40年60岁退休,养老金在统筹账户损失约88万元。
  如果把731267元存入银行,每个月取等额的一笔钱供自己养老,到73岁,也就是用13年(156个月)把这笔钱取空。我们直接用公式:月取本息金额=整存金额×(年利率÷12)×〔1+(年利率÷12)〕期数÷{〔1+(年利率÷12)〕期数-1},代入数值可计算出每月可取5841元,13年就是1196元,统筹账户养老金返还率为1196=24%。
  由此可见,我国养老金返还率非常低,如果单位自己为职工办理养老账户,职工退休时用账户的利息支付职工的养老金,也比现在社保机构的统筹养老金高出733÷1400=52%来,等退休职工死亡后,单位还可以把账户上73万元的养老金结余收回。
  如果延迟5年退休就要工作45年(540个月)65岁退休,退休时,单位给个人交到统筹账户上的养老保险金本息总额为916732元。而职工退休后每月领取的统筹养老金为×1)÷2×45×1%=1575元,活到73岁只能领8年(96个月)的养老金,实际领取统筹养老金总额为200元,比60岁退休少领200=67200元。
  同样,如果把916732元存入银行,每个月的利息就是916732×(3.5%÷12)=2674元,高出统筹养老金99元。如果到73岁,也就是用8年(96个月)把这笔钱取空,则每月可取10962元(养老保险统筹账户只能领1575元),96个月就是12352元,统筹账户养老金返还率为52352=14%。
  通过以上分析计算可知,推迟退休不管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还是统筹账户,损失都会增大。推迟5年退休,统筹账户返还率由60岁退休的24%降到65岁退休的14%。
  以上计算还有没把工资增长因素考虑进去。由于四五十年间工资不可能不增长,如果按国家统计局过去10年平均每年工资涨幅为12.3%计算,假如一个20岁的人去年开始工作,月薪3500元,那他工作45年65岁退休后,单位向统筹账户为他交纳的养老保险金本息总额为2306万元,退休后即便吃利息,每月也能拿到将近7万的养老金。这样推算,延迟退休给个人养老金造成的损失就更大了。
  通常来讲,工龄越长,工资越高,延迟退休,意味着在职工人数不变的情况下,企业为职工交纳的养老金总额会增加。从另一方面考虑,多数工作岗位职工超过一定年龄后,年龄越大,工作效率越低,由于人体部件的老化,在某些岗位上发生事故的几率越高。所以,推迟退休,会使企业的雇工成本上升,生产效率下降,生产事故增多
  由于“延迟退休”意味着交的养老保险总额增加了很多和将来领的养老金总额减少很多,它关系到所有居民的重大切身利益,对职工和企业,都会带来巨大的利益损失,不利于调动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妨碍经济发展,从某种程度上限制劳动人民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权利。所以,一些国家甚至要通过公投来决定退休年龄和养老金的变动。
  对那些个人交纳养老保险才能在退休后领到养老金的企业职工来说,用自己的辛苦钱买保险养老,这笔钱收不回来心里总不踏实。三十年前宣传“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十几年前宣传“养老不能靠政府,企业职工入社保”,现又宣传“养老基金亏空了,退休年龄要提高”,加之又要把养老保险基金拿去炒股,使得百姓担心自己的养老钱就像变戏法一样给变没了。
人在做,天在看
太长了 谁来概括下
楼主是做保险的吧
养老保险是不合算,但是买养老保险很多人是为了医保的,这怎么算呢,所以你想的简单了
谁让养老跟医疗一定要同时缴纳呢,国家又不是傻子 这是保险不是理财产品
65岁退休了,还算个屁啊。说不定还没倒65.GCD这帮畜生又改成75退休呢,这帮畜生做的出来的。
养老拴牢医保,狠招没人能解,屁民等着被坑吧,算也白算,终归坑你没商量~~
以后就共产共期了
养老拴牢医保,狠招没人能解,屁民等着被坑吧,算也白算,终归坑你没商量~~ ...
对滴,核心问题:社保被医保绑定不能拆分,此题如何解?算的越清越凭添烦恼,认命吧。
社保就是国运,不要这么精明好不好
什么都算的那么精明 累不???
只要共产党执政,肯定一天比一天好。
算了更伤心,还是装糊涂吧
从来不算账的人飘过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 。
Powered by
东太湖论坛中发表的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东太湖论坛支持或反对此观点。
如果在论坛中有网民发表的不实内容,侵害到您个人或者团体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投诉。
如果您认为情节严重,您可以向警方报案,我们将积极配合公安、按法律程序处理造谣者。
赞助合作: 1 90111 客服QQ:
发现网络谣言请及时向区公安局举报,举报电话: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退休办理属于那个部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