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县有多少人口个少数民族

四川新增7个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 四川新增7个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
四川新增7个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
来源:四川新闻网日10:38字号:|
  分别是:宣汉县、叙永县、古蔺县、珙县、筠连县、屏山县、荥经县
  记者2月18日从省民委获悉,省政府日前新批准达州市宣汉县,泸州市叙永县、古蔺县,宜宾市珙县、筠连县、屏山县和雅安市荥经县为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上述7县从今年开始在省内享受少数民族地区政策待遇,420多万各族群众将受益。至此,我省共有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16个。
  四川省从具体省情出发,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统筹兼顾、照顾特殊的原则,科学制定规范的量化入围标准,并参酌历史因素、老区因素和贫困因素,新批少数民族人口、民族乡数量、民族乡幅员面积所占比重高的7县在省内享受少数民族地区政策待遇,旨在通过发挥民族政策的特殊优势,夯实县域底部发展基础,促进全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
  省政府要求,7个县留成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的省级地方财力分成部分,只能用于当地民族乡和少数民族群众民生事项,使民族政策精准落地并发挥最大综合效益。省级有关部门要对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省级地方财力分成留县部分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此前,四川省已确定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9个,分别是攀枝花市米易县、盐边县、仁和区,乐山市金口河区,雅安市石棉县、汉源县、宝兴县,宜宾市兴文县,绵阳市平武县。
大事、小事、一切尽在四川身边事。任何猛料、八卦、趣闻,各位童鞋皆可@四川身边事。  震后平武依然美丽  平武处于北部,位于地西北部,向四川盆地过渡的东缘地带,长江的二级支流的上游地区,地处东经103°50′--104°58′、北纬31°59′--33°02′。东邻青川县,南连,西界,北靠,东南接,西北倚。全县辖9镇16乡(其中6个藏族乡)、249个行政村、1489个村民小组,10个居民委员会。全县总人口186073人(2004年底),其中农业人口164127人、非农业人口21946人,羌、藏、回等少数民族人口40022人,县境总面积59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1万亩(水田1.85万亩,旱地39.2万亩)。&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平武县  外文名称: ping quan xian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  下辖地区: 龙安镇平通镇豆叩镇响岩镇等  政府驻地: 人民政府  电话区号: 0816  邮政区码: 622553  地理位置: 四川盆地西北部  面积: 5974平方公里  人口: 186073人(2004年)  方言: 、、、  气候条件:   着名景点: “”、“”、“”等  机场: 无  火车站: &  车牌代码: 川B  平武县辖9个镇、7个乡、9个民族乡:龙安镇、古城镇、南坝镇、响岩镇、平通镇、豆叩镇、大印镇、大桥镇、水晶镇、高村乡、水田乡、坝子乡、水观乡、平南羌族乡、徐塘羌族乡、锁江羌族乡、土城乡、旧堡乡、阔达乡、黄羊关藏族乡、虎牙藏族乡、泗耳藏族乡、白马藏族乡、木座藏族乡、木皮藏族乡。共有249个行政村&历史沿革平武的板房生活照  今平武县境,周秦时期为氐羌民族聚居之地,是氐人所建白马国的一部分。《史记·西南夷列传》载:“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  与俱载:西汉六年(前201年),西汉政府析巴、蜀二郡北部地域设置广汉郡,郡治神乡(今城文昌镇)。广汉郡下设十三个县、道,其中序列十二的刚氐道,就在今平武县境内,是境内最早设置的县级政区。据县方志办副编审曾维益考证,刚氐道治地在今县城东南15公里处的古城镇。  《汉书》载当时制度:“县有蛮夷曰道。”《汉旧仪》载:“内郡为县,三边为道。”“刚氐道”本名“刚羝道”,“刚”通“岗”,指境内的白马氐人生活在岷山山脉崇山峻岭之中的高岗之上,“羝”乃公羊,指白马氐人牧羊为生,并以公羊为图腾。后演变为“刚氐道”,意指当地氐人性格剽悍、刚劲。《隋书·地理志》载当地民风:“人尤劲悍,性多质直,工习猎射,俗尚刚劲”。  东汉永初二年(108年),析广汉郡北部地域设广汉属国,治地在今甘肃省文县,刚氐道改隶广汉属国。  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改广汉属国为阴平郡,刚氐道改隶阴平郡。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军事集团为防备曹操军事集团越摩天岭南下,在刚氐道境内设置了军事要塞江由戍,后习称江油关,关址在今县城东南50公里处的南坝镇老街。《蜀中名胜记》解释,“江由”之意为“江水所由矣”。  三国蜀汉后主建兴七年(229年),蜀汉政权在刚氐道境内南部分置广武县,同时改刚氐道为刚氐县,治地未变,两县皆隶阴平郡。关于广武县的县名,有的史志着述记为平广县,系误记。“广武”意指其地战乱频繁、干戈不息。关于的治地,《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一书认定在今青川县青溪镇,此观点已被一些地方史志着述采纳和引用。县方志办副编审曾维益在《平武历史文集》、《龙安土司》等一系列着述中引用多种证据,进行充分考证后认定,广武县治地与江由戍同在一地,即今平武县南坝镇。  魏元帝景元四年(蜀汉炎兴元年,263年)十月,曹魏征西大将军邓艾兵出阴平邪径,突袭江由戍,蜀汉守将马邈不战而降。魏军由此长驱直入,攻陷成都,蜀汉灭亡,广武、刚氐二县归于曹魏。  魏元帝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代魏,建立西晋,广武、刚氐二县归于西晋。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东吴灭亡,天下归晋,乃更广武县名为平武县,此为县境内第一次以“平武”为名建县。“平武”之名,系取“阴平”之“平”与“广武”之“武”组合而成,乃“天下从此太平,永远休兵罢武”之意。  晋怀帝永嘉三年(309年),巴氐李雄建大成国,史称成汉,平武、刚氐二县归于成汉。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桓温伐蜀,成汉灭亡,平武、刚氐二县入于东晋版图。是年,省刚氐县入平武县,仍治今平武县南坝镇,上隶阴平郡,郡治今江油市小溪坝镇。  时期,南朝宋、齐两代,平武县建置未变,隶北阴平郡。其时,北阴平郡与所辖阴平县同于治今江油市小溪坝镇。  南梁武帝天监四年(北魏宣武帝正始二年,505年),梁汉中太守夏侯道迁举郡降魏。梁武帝遣益州刺史邓元起与将军孔陵、鲁方达、任僧褒率军出南安(今剑阁)拒魏。北魏遣尚书邢峦、统军王足、将军李义珍等率军入蜀接应夏侯道迁,占据了梁、益二州十四郡地。北魏据蜀后,改北阴平郡为阴平郡,并新设龙州,与阴平郡及阴平县同治今江油市小溪坝镇。同时,在蜀汉江油关所在地今平武县南坝镇设置江油郡,上隶龙州,郡下设江油县,与郡同治。“江油”之名,源于蜀汉江油关。  梁天监七年(北魏宣武帝正始五年,508年),南梁复得其地,撤销龙州及江油郡、江油县,还为平武县。天监十三年、北魏延昌三年(514年),北魏再次大举征蜀,南梁势力退至成都一带。次年,北魏宣武帝死,魏军因而北退,而南梁势力也未再进入,平武县境成为北魏与南梁都无力管辖的权力真空地带,遂为氐豪所据。  普通三年(522年),氐人首领率部众在江油关(今平武县南坝镇修建城池),建立割据政权,称藩于梁。《方舆胜览》载:“龙州城,梁李龙迁所筑。”《元和郡县志》载:“至梁,有杨、李二姓最豪,分据其地,各称藩于梁。”《读史方舆纪要》载:“《志》云:普通三年,为土豪杨杰、李龙迁所据。”  新编《梓潼县志》载:“南梁天正元年(551年),北阴平郡太守李文智趁镇守益州武陵王萧纪率军出蜀争夺王位之机,自立为王……”梁代平武县为北阴平郡所辖二县之一,其时当为李文智所据。关于此事,史书亦有记载。《隋书·地理志》载:“平武,梁末李文智自立为藩王。”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西魏趁南梁内乱,遣大将军尉迟炯伐蜀,蜀地尽入西魏版图。西魏占领蜀地后,复置龙州,并将其治地由阴平(今江油市小溪坝镇)迁徙到江油关(今平武县南坝镇)。《隋书·地理志》载:“魏置龙州”,“后周从江油郡”。《杨考》案:“‘周’为‘州’之误,‘从’为‘徙’之误”。同时,复置江油郡,与龙州同治。郡下又复置江油、平武二县。江油县与龙州及江油郡同治今平武县南坝镇,平武县治原刚氐道(县)所在地今平武县古城镇,此为县境内第二次以“平武”为名建县。  西魏所置龙州,下辖郡、县甚多。据一书考证:除在今平武县境内的江油郡及所辖江油、平武二县外,还有在今江油市境内的阴平郡及所辖龙安县(郡、县同治今江油市小溪坝镇,龙安县系原阴平县改名),在今青川县境内的马盘郡及所辖马盘县(郡、县同治今青川县青溪镇),以及在今青川县青境内的建阳郡及所辖秦兴县(郡、县同治今青川县城乔庄镇)。北周时(557~581年),改阴平郡为静龙郡,龙安县为阴平县,治地未变。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撤销江油、静龙、马盘、建阳四郡,江油、平武、阴平、马盘、秦兴五县直隶于龙州。开皇十三年(598年),改秦兴县为方维县。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龙州为平武郡,仍治今平武县南坝镇。时阴平县改隶普安郡,平武郡领江油、平武、马盘、方维四县。  武德元年(618年),改平武郡为龙门郡,其年又加一西字,称西龙门郡,仍领江油、平武、马盘、方维四县。武德四年(621年),拨出方维县,郡领江油、平武、马盘三县。  元年(627年),改西龙门郡为龙州,又称龙门州,属羁糜州,归茂州管辖,至武则天垂拱年间(685~688年)始为正州。贞观八年(634年),省平武县入江油县,州领江油、马盘二县。  天宝元年(742年),改龙州为江油郡,改马盘县为清川县,郡领江油、清川二县。  二年(757年),赐江油郡为灵应郡,并置龙州都督府。《李龙迁祠记》碑载,至德二年十月二十八日诏曰:“江油古邑,地带灵山。自梁迄唐,屡蒙显贶。眷兹龙境,礼合褒崇。可升龙州为都督府,赐号灵应郡。”“灵山”即南坝镇之牛心山。  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改灵应郡为龙州,仍领江油、清川二县。  五代时期,前蜀、后蜀政权承唐旧制,龙州及江油、清川二县建置、治地均无变化。  建立后,仍置龙州,领江油、清川二县。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改龙州为政州。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5年),复改政州为龙州,仍领江油、清川二县。  宋理宗宝庆三年(1226年),南宋政府设龙州三寨长官司,授予龙州判官王行俭世袭长官司之职,龙州土司正式产生。王行俭成为境内王姓土司始祖。  端平三年(1236年),州境内发生兵乱,清川县废。理宗宝佑六年(1258年),龙州与江油县徙治于雍村(今江油市大康镇)。此后直至明初的130年间,今平武县境内无县级以上政区建置,为龙州江油县及龙州三寨长官司辖地。  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南宋政府授予龙州知州薛严世袭土知州之职,龙州全境皆成为土司领地。薛严成为境内薛姓土司始祖。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龙州土司归附元朝,今平武县境仍为龙州江油县及龙州三寨长官司辖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省江油县入龙州,今平武县境为龙州及龙州三寨长官司管地辖地。  元顺帝至正元年(1341年),升龙州为龙州宣慰司。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又升为龙州元帅府,并将龙州三寨长官司纳入其中,今平武县境为龙州辖地。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复改龙州元帅府为龙州宣慰司。  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建立的大夏割据政权占据龙州,次年,仍置龙州宣慰司,并复置江油县,州、县同治兴教镇(今江油市武都镇)。今平武县境为龙州江油县辖地。大夏开熙元年(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改授龙州等处军民宣抚司。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龙州土司暗中归附明朝,被授予安抚司之职。洪武四年(1371年),明颖川侯傅友德率军平蜀,龙州土司积极接应,被令仍在职镇守边方。陇西千户李仁广随明军南下进入龙州,被赐世袭,成为境内李姓土司始祖。当年,明政府在唐、宋的清川县所在地今青川县青溪镇设置军政合一的青川守御千户所。今平武县境为龙州江油县与青川守御千户所辖地。  洪武六年(1373年),改龙州安抚司为龙州,仍为土司建置。洪武七年(1374年),迁龙州治地于今青川县青溪镇,与青川守御千户所同治一地。保留江油县,治地未变。洪武十年(1377年),并江油县入梓潼县。洪武十三年(1390年),复设江油县,改隶剑州。今平武县境为龙州与青川守御千户所辖地。  洪武十四年(1381年),改龙州为松潘等处安抚司,下设勒都等十三族长官司。洪武二十年(1387年),改松潘卫为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原松潘等处安抚司复为龙州,仍为土司建置。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改龙州为军政合一的龙州军民千户所,隶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龙州军民千户所迁治于箭楼山麓的乐坪(又名蟠龙坝,当地白马番人称“安老”),即今平武县城龙安镇。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改龙州军民千户所为龙州军民指挥使司。  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改龙州军民指挥使司为龙州,仍为土司建置。  明宣宗九年(1434年),复改龙州为龙州宣抚司。  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明政府平定龙州宣抚司世袭宣抚使薛兆乾叛乱后,在龙州境内实行改土设流。改龙州宣抚司为龙安府,上隶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先后拨江油、石泉二县及青川守御千户所归龙安府管辖。原世袭龙州宣抚司宣抚使之职的薛姓土司降为龙溪堡土知事,管辖虎牙河流域(今虎牙藏族乡)的木瓜番人和泗耳河流域(今泗耳藏族乡)的白草番人;原世袭龙州宣抚司宣抚副使之职的李姓土司改任艾林堡土通判,管辖石泉境内的白草番人;原世袭龙州宣抚司佥事之职的王姓土司则分为二支:黄羊关土长官司管辖白马路(今白马藏族乡及王朗自然保护区)和黄羊河流域(今黄羊关藏族乡)的白马番人,阳地隘土通判管辖火溪沟(今木座藏族乡和木皮藏族乡)的白马番人。各土司归龙安府节制,但又有其独立性。  明神宗万历十八年(1590年),新设宁武县附郭,与龙安府同治今平武县城龙安镇。万历十九年(1591年),改宁武县为平武县。此为县境内第三次以“平武”为名建县。此后,县名及治地至今未变。  清顺治六年(1649年),清军攻占龙安府,各土司亦相继归顺清朝。清政府仍设龙安府,下辖平武、江油、石泉三县,黄羊关土长官司、阳地隘土通判、龙溪堡土知事三土司和青川守御千户所。顺治十年(1653年),省江油县入平武县。顺治十六年(1659年),裁青川守御千户所并入平武县。  康熙元年(1662年),复设江油县隶龙安府,仍治今江油市武都镇。  雍正七年(1729年),拨松潘卫隶龙安府。雍正九年(1731年),拨彰明县隶龙安府,改松潘卫为松潘厅。同年,平武县设县丞署于青川(今青川县青溪镇),分管原青川守御千户所辖地。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松潘厅由散厅升为直隶厅,脱离龙安府管辖范围。  嘉庆七年(1802年),平武县设主簿署于大印,管辖县南平通河流域。  民国二年(1913年),国民政府施废除龙安府,仍设平武县和黄羊关土长官司、阳地隘土通判、龙溪堡土知事三土司,隶川西道(治成都,次年更名西川道)。平武县原县丞署辖地改设青川分县(至民国十八年撤销),主簿署辖地则直隶于县。  民国七年(1918年)后,县境进入军阀割据的防区制时期。  民国十三年(1926年),撤销西川道,平武县直隶于省。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4月11日至6月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长征过境。红军驻县期间,在当时的县境内先后建立了赤水县苏维埃(驻今青川县)、平武县(驻县城)、平南县苏维埃(驻今平南乡)。红军离境后,和平南两县建置自动撤销。  二十四年(1935年)年6月,川政统一,平武县归四川省政府设第十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剑阁县城)管辖。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分区设署,全县分设三个区:一区区署先驻县城、后迁水晶,二区区署驻煽铁沟,三区区署驻青溪。三土司世袭领地始在名义上纳入平武县管辖范围。  民国二十九年(1930年),将三土司世袭领地统一改称“夷地”,实行改土归流,分别建立黄羊、阳地、虎牙三个特编乡,预备在三土司领地内推行保甲制,因土司抵制、番民梗阻而未成,仍实行番官、头人制度。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4月,四川省政府分出平武县第三区建立青川县。同年,改土司领地三特编乡为乡,隶平武县第一区,三土司名存实亡,当代平武县基本形成。  日,成立。12月27日,平武县解放。  1950年1月,平武县人民政府建立,隶剑阁专区(治今广元市)。当年7月,建立藏族自治委员会,下设黄羊、白熊、虎牙3个大部落,在原土司世袭领地内恢复番官、头人制度。藏族自治委员会辖区以外,分设5个区、19个乡。1951年9月,改藏族自治委员会为藏族自治区。  1952年12月,剑阁专区更名广元专区。1953年3月,撤销广元专区,平武县改隶绵阳专区。1956年2月,划白石乡隶江油县,甘溪、桂溪、都坝、贯岭4乡隶,全县境域格局基本定型。  1956年10月,民主改革完成,在县境内沿袭了755年之久的土司制度正式宣告结束,全县行政区划改为4个区,32个乡、1个镇。年,全县人民公社化,后形成6个区,39个人民公社、1个镇。  1968年7月,绵阳专区更名为绵阳地区,平武县改隶绵阳地区。  1984年,改人民公社为乡,全县共辖6个区,39个乡、1个镇。  1985年2月,撤销绵阳地区,建立绵阳市,平武县改隶绵阳市。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撤销6个区,撤销和合并了部分乡,新建了部分镇,改39个乡、1个镇为9个镇、10个乡。  1995年,恢复锁江、徐塘、平南、水观、水田、旧堡等6个乡,全县共辖9个镇、16个乡(其中6个藏族乡)。  1999年3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平武县享受少数民族县待遇。  2003年7月,改徐塘、锁江、平南三乡为乡。  2005年底,全县共辖9个镇(其中3个羌族聚居镇)、16个乡(其中6个藏族乡、3个羌族乡),249个村,1486个村民小组,10个街道居民委员会。全县总人口56177户,18684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828人,占12.75%。总人口中,男性97920人,女性88927人,男女性别比为110:100。全年计划内出生人口103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19‰。县境内有藏、羌、回等11个少数民族,66144人,占总人口的35.4%。&行政区划河北唐山市援建的平武县南坝小学  位置:平武县处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区的东缘地带,长江的二级支流涪江的上游地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1°59′31″~33°02′41″,东经103°50′31″~104°59′13″。  拼音:Pingwu Xian  代码:510727  邮编:622550  驻地:县人民政府驻龙安镇  区划:平武县辖9个镇(龙安、平通、豆叩、响岩、南坝、古城、大桥、水晶、大印)、7个乡(坝子、高村、阔达、旧堡、水田、水观、土城)、9个民族乡(黄羊关藏族、木皮藏族、平南羌族、白马藏族、徐塘羌族、锁江羌族、虎牙藏族、泗耳藏族、木座藏族)。&自然地理及地势&自然地理平武县羌山石板房  平武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向四川盆地过渡区的东缘地带,长江的二级支流涪江的上游地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1°59′31″~33°02′41″,东经103°50′31″~104°59′13″;行政上隶属于四川省绵阳市,四周按东南西北的顺序,分别与广元市所属青川县,绵阳市所属江油市、北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所属松潘县、九寨沟县,以及甘肃省文县接壤。县境沿西北—东南方向略呈狭长形状,南北平均长度120公里,东西平均宽度104公里,幅员面积5974平方公里。  平武县地处盆周山区,具有典型的山地地貌景观。境内山地主要由近南北走向的岷山山脉、近东西走向的摩天岭山脉和近北东—南西走向的龙门山脉组成,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占幅员面积的94.33%。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极高山、高山,向东南渐次过度为中山、低中山和低山。西北部最高处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东南部最低处涪江二郎峡椒园子河谷海拔600米,两地高差近5000米。县境处于我国三大构造域结合部位,中生代侏罗纪及其以前各个地质时期的地层出露齐全,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十分强烈,因而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已探明的有金、银、铁、锰、钨、铅、锌、水晶石、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等30余种。  发源于主峰雪宝顶北坡的涪江由西北向东南纵贯全境,夺补河、平通河等大小430余条支流呈羽状分布,深切于绵延起伏的崇山峻岭之中。涪江干流在木瓜墩由松潘县入境,在椒园子出境流入江油市,县境内全长157公里,流域面积5510平方公里,总落差2990米,河床平均比降15‰,平均流量153立方米/秒,平均径流总量47亿立方米/年,水能理论蕴藏量102万KW,可开发量70万KW。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支流有夺补河、平通河、虎牙河等14条。其中,发源于王朗自然保护区的夺补河(又名火溪河)全长108公里,流域面积1490平方公里,总落差2485米,河床平均比降23‰,平均流量41立方米/秒,平均径流总量13亿立方米/年,水能理论蕴藏量35万KW,可开发量33万KW。  县境县城一带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具有云多、雾少、阴天多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4.7℃,最高值15.1℃,最低值13.9℃。极端最高温37℃,极端最低温~7℃。多年平均降水量866.5毫米,最高值1161.4毫米,最低值397.3毫米。多年平均日照时间1376小时,多年平均无霜期252天。由于地势起伏突出,高差悬殊,气候要素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呈垂直分布。低山河谷地带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性季风气候,低中山地带属山地温暖带气候,中山地带属寒温带气候,高山地带属亚寒带气候,极高山地带属寒带气候。  2005年,年平均气温14.5℃,年最高气温34.9℃(8月3日),年最低气温﹣5.7℃(1月1日),年总降雨量937.8毫米,年日照数1137.7小时。  县境植被种类丰富。据县林业局1988年完成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记载,森林植被常见优势树种23科、37属、78种,有银杏、苏铁等孑遗植物,珙桐、连香树、杜仲等珍稀植物和平武藤山柳等特有植物。森林植被优势建群树种有32种,其中针叶树种有云杉、冷杉等11种,阔叶树种有香樟、楠木、桦木等21种。森林植被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呈垂直分布,海拔600~1600米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米为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米为针、阔叶混交林,米为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3500米以上为亚高山灌丛带。另据县畜牧局1985年完成的草地资源调查资料记载,县内草被植物有96科、332属、573种。草地植被也呈垂直分布,有田间草地、林间草地、灌丛草地、山岗草地和迹地草地等类型。县境森林覆盖率达71%,森林面积43万公顷,其中70%以上都是优质天然林,活立木蓄积量近4000万立方米。  县境野生哺乳动物就有7目、23科、87种,其中珍稀哺乳动物18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野生大熊猫数量位居全国之首,被称为“熊猫的故乡”。&地势&&&&&& 茂县岷江大桥  平武县地处盆周山区,具有典型的山地地貌景观。境内山地主要由近南北走向的岷山山脉、近东西走向的摩天岭山脉和近北东至南西走向的龙门山脉组成,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占幅员面积的94.33%。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极高山、高山,向东南渐次过度为中山、低中山和低山。西北部最高处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东南部最低处涪江二郎峡椒园子河谷海拔600米,两地高差近5000米。县境处于我国三大沟造域结合部位,中生代侏罗纪及其以前各个地质时期的地层出露齐全,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十分强烈,因而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目前已探明的有金、银、铁、锰、钨、铅、锌、水晶石、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等30余种。此外,平武是九寨沟·黄龙旅游环线的枢纽,是四川九环线东进西出的重要门户。平武东靠“太白故里”江油市110公里,南邻“大禹故乡”北川县100公里,西界“人间瑶池”黄龙寺120公里,北抵“童话世界”九寨沟177公里。&气候特征  县境县城一带属,气候温和,降水丰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具有云多、雾少、阴天多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4.7℃,最高值15.1℃,最低值13.9℃。极端最高温37℃,极端最低温-7℃。多年平均降水量866.5毫米,最高值1161.4毫米,最低值397.3毫米。多年平均日照时间1376小时,多年平均无霜期252天。由于地势起伏突出,高差悬殊,气候要素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呈垂直分布。低山河谷地带属北亚带山地湿润性季风气候,低中山地带属山地温暖带气候,中山地带属寒温带气候,高山地带属亚寒带气候,极高山地带属寒带气候。&自然资源  平武是个资源大县,自然资源非常丰富,而且还具有自己独到的特色。主要优势资源有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  土地资源:据县1993年6月完成的《平武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资料》记载,县境土地总面积59.6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43万公顷,占72.15%;牧业用地12.4万公顷,占20.81%;农业用地5.5万公顷,占9.23%。农业用地中,耕地面积2.73万公顷,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2.55亩,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全县低产林地、园地、水面、荒山荒坡等各种土地后备资源10万公顷,占幅员面积的16.78%,具有较大开发潜力。&森林资源&&&&&&&&&&& 平武县  森林资源:县境森林覆盖率达71%,森林面积43万公顷,其中70%以上都是优质天然林,活立木蓄积量近4000万立方米,有珙桐、银杏等多种珍稀植物。解放后的50年中,共为国家提供冷杉、云杉、家杉、柏木等各种优质木材近2000万立方米。经济林木主要有茶叶、蚕桑、核桃、果梅、板栗、生漆、银杏、杜仲等,成片面积达2万余公顷,中药材、食用菌、天然野生植物食品等林副产品资源也十分丰富。其中,茶叶于1991年被列为全国供销合作系统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示范县,核桃曾为全国15个重点产区县之一,木耳、生漆也曾规划为全国生产基地县,国家中药材现代化产业基地平武天麻基地于1999年开始启动。县境森林中,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等,王朗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数量位居全国之冠,是当之无愧的“熊猫的故乡”。&水能资源  水能资源:县境位于游,境内河流众多,河道自然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水能资源。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达248KW,最优可开发量为87万KW。其中,涪江干流在县境内全长157公里,总落差2990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02万KW,可开发量70万KW;夺补河(火溪河)全长108公里,总落差2485米,水能理论蕴藏量35万KW,可开发量33万KW,开发前景十分可观。&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县境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已探明的有、、、、、、、、、、等30余种。初探估计蕴藏量为:黄金100吨、铁锰矿9000万吨、锰矿1000万吨、钨矿3500万吨、硅矿5000万吨、大理石1000万立方米、花岗石3000万立方米、石灰石1亿吨以上,大多数矿藏都具有储量大、易开采的特点。  县境植被种类丰富。据县林业局1988年完成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森林植被常见优势树种23科、37属、78种,有银杏、苏铁等孑遗植物和珙桐、连香树、杜仲、平武藤山柳等特有植物。森林植被优势建群树种等32种,其中针叶树种有云杉、冷杉等11种,阔叶树种有香樟、楠木、桦木等21种。森林植被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呈垂直分布,海拔600∽1600米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米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米为针阔叶混交林,米为川西北高山暗针叶林,3500米以上为亚高山灌丛带。另据县畜牧局1985年完成的草地资源调查资料,县内草被植物有96科、332属、573种。草地植被也呈垂直分布,有田间草地、林间草地、灌丛草地、山岗草地和迹地草地等类型。县境森林覆盖率达71%,森林面积43万公顷,其中70%以上都是优质天然林,活立木蓄积量近4000万立方米。解放后的50多年中,共为国家提供优质木材近2000万立方米。经济林木主要有茶叶、蚕桑、核桃、果梅、板栗、生漆、银杏、杜仲等,成片面积达2万余公顷,中药材、食用菌、天然野生植物食品等林副产品资源也十分丰富。县境野生哺乳动物就有7目、23科、87种,其中珍稀哺乳动物18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野生大熊猫数量位居全国之首,被称为“熊猫的故乡”。近年来,县已先后向国家提供44只熊猫,其中3只作为“国礼”赠送给、、。&水力资源  县境内水利资源丰富。境内最大河流为嘉陵江最大支流涪江,贯穿本县157公里,其次有清漪江、夺补河等涪江支流15条、溪流428条。全县流域控制面积6682平方公里(含松潘境内834平方公里),河网密度为0.3公里/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总水量56亿立方米(含过境客水8亿立方米),最大的1967年产水65亿立方米,最小的1956年产水31.1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42万千瓦,可开发量100万千瓦,最优开发量40万千瓦,目前仅开发1.7万千瓦。  发源于岷山主峰雪宝顶北坡的涪江由西北向东南纵贯全境,夺补河、平通河等大小430余条支流呈羽状分布,深切于绵延起伏的崇山峻岭之中。涪江干流在县境内全长157公里,流域面积5510平方公里,总落差2990米,河床平均比降15‰,平均流量153立方米/秒,平均径流总量47亿立方米/年,水能理论蕴藏量102万KW,可开发量70万KW。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支流有夺补河、平通河、虎牙河等14条。其中,发源于王郎自然保护区的夺补河(又名火溪河)全长108公里,流域面积1490平方公里,总落差2485米,河床平均比降23‰,平圴流量41立方米/秒,平均径流总量13亿立方米/年,水能理论蕴藏量35万KW,可开发量33万KW。&旅游资源平武县报恩寺  平武县与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寺风景区山水相依,风光相似,至九寨沟的环线旅游公路纵贯全境,是出入九寨、黄龙风景区的最佳通道和门户。同时,平武又是国家级剑门蜀道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报恩寺、三国历史遗迹蜀汉江油关、白马氐裔风情、王朗自然保护区、雪宝顶保护区、涪江龙门峡、龙门山森林公园等众多自然和人文景观,境内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民风独特,被中外游客誉为“黄金旅途”。&主要景点  勅修报恩寺:位于县城中部的勅修报恩寺,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宫殿式佛教寺院建筑群,是平武地方古代历史、文化、宗教和艺术遗迹的典型代表。报恩寺由明代龙州宣抚司世袭土官佥事王玺、王鉴父子奉圣旨主持修建,始建于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距今已有560年历史。报恩寺建筑群1956年被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寺院坐西向东,占地面积278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由山门、钟楼、天王殿、大悲殿、华严藏、大雄宝殿、碑亭、万佛阁等主要建筑构成,所有建筑沿一条300米长的中轴线对称排列,由于完全仿照北京故宫布局设计,故有“深山宫殿”之称。全寺所有用清一色珍贵楠木建成,规模宏大,布局和谐,结构谨严,建筑精美绝伦,特色浓郁,为国内所仅有,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明初罕见之遗构”。寺内古木参天,气象森严,飞檐凌空,金碧辉煌。大悲殿中的用整根楠木雕成的千手千眼观音像、华严藏中的转轮经藏和泥塑蟠龙,以及遍布全寺的彩绘壁画,都是世间罕见的艺术珍品。  蜀汉江油关:位于今平武县南坝镇的三国历史遗迹江油关,原名江由戍,系刘备入川以后,为防备曹操势力越摩天岭南下,于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建立的军事要塞。蜀汉后主炎兴元年(263年),曹魏征西大将军邓艾兵出阴平邪径,奇袭江由戍,蜀汉守将马邈不战而降,魏军长驱直入,攻陷成都,蜀汉灭亡,江由戍因此而天下闻名。此后历朝历代,多在此设关戍守,或称江油关,或称涪水关,成为蜀北名关之一。同时,在南宋理宗宝佑六年(1258年)以前的1000多年间,这里长期都是县、郡、州治地,称为古龙州,是涪江上游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交通和文化中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江油关遗址附近有牛心山、凤翅山、叮当泉、明月渡等主要景点,以及读书台、李龙迁祠、玉虚观、马邈妻李氏故里碑、吴道子绘真武祖师像碑、书御笔手诏碑等名胜古迹。牛心山相传为李唐王朝皇族远祖李龙迁之墓,当年曾被武则天派人掘断龙脉,李氏复国后,又多次派人填塞,流传着许多神奇而浪漫的故事。  王朗自然保护区:王朗自然保护区位于县境西北角,与九寨沟、山水相依。1965年9月由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建立,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以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区内野生大熊猫数量位居全国之首,被称为“熊猫的故乡”。保护区面积33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250米,年平均气温2.4℃,年平均降水1200毫米。区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特色突出,生态环境保护良好,非常适合开展科学考察、丛林探险和原始森林观光旅游。县内与王朗自然保护区功能相同,风光相似的还有近年新建的泗耳自然保护区和小河沟自然保护区。泗耳自然保护区位于县境西部的岷山主峰雪宝顶南麓,面积达750平方公里。区内雪峰剌天,高山环峙,河流湍急,峡谷幽深,天然草地成片,原始森林密布,飞泉悬瀑比比皆是,珍禽异兽时时出没,自然风光原始粗犷,雄奇峻美,与以清新秀丽、典雅玲珑见长的九寨、黄龙风光互为补充,相映成趣。  雪宝顶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3年,总面积63615公顷,区内全是原始林区,无人居住。保护区处于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中国西南山地地区,大熊猫集中分布区岷山山系的腹心地带,其大熊猫分布密度高,生境保存完好。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保护对象大熊猫的分布密度高,数量多,大熊猫生境保存好,栖息地面积大。保护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受第四纪冰川的影响较少,同时,也是古北界、东洋界动物的交汇地带,保护区北面有黄龙自然保护区、西面有白羊自然保护区,南面有片口自然保护区,是连接岷山山系大熊猫走廊带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保护区显着的稀有性和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应于优先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综述”中列为“A”级,为具有全球意义的保护区。区内雪峰刺天,高山环峙,河流湍急,峡谷幽深,原始森林密布,天然草场成片,飞瀑悬泉比比皆是,珍禽异兽时时出没,自然风光原始粗犷,雄奇峻美,大气磅礴,惊心动魄。与以清新秀丽、典雅玲珑见长的九寨沟、黄龙寺风光互为补充,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一片完美、和谐的世界级风景名胜区。  白马民族风情:平武县境自古以来都是氐羌系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自然环境相对闭塞,远古的氐羌遗裔至今仍生活在县内的高山密林之中,保留着古老而独特的民族风情。居住在县境西北部夺补河流域和黄羊河流域的,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白马人是一支十分独特的民族,经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多年的考察和研究,学术界现已基本认定,他们是古代氏族人的直系后裔。在解放初缺乏民族识别条件的情况下,他们被认定为藏族,习惯上称为白马藏族。白马人集中分布在摩天岭两侧的平武县、九寨沟县和文县三县境内,总人口约2万人。平武县境内的白马人主要分布在白马、木座、木皮和黄羊关等四个藏族乡,共计4000余人。白马人自称“贝”,有独立的语言,没有文字。民族文化与风俗习惯与相邻而居的藏族、羌族均迥然不同。其经济活动以农牧业为主,副业狩猎、采药等。日常食物以燕麦、苦荞、洋芋等杂粮为主,喜饮咂酒,吸兰花烟,忌食狗肉。传统住房为土墙板屋,日常生活以火塘为中心。实行一夫一妻制,一般不与外族通婚,有入赘习俗,婚俗与汉人相近而又略有区别。对死者一般实行屈肢土葬,亦有火葬与水葬。宗教信仰尚处于万物有灵的原始状态,崇拜自然,敬奉神山“白马老爷”,最重要的宗教活动是跳“曹盖”。白马人的服饰极具特色,男装为白色或青色右开襟长衫,系自制宽腰带;女装为白色或彩色长衫,下摆为百褶裙,上装胸、肩、袖等处和下摆边缘有彩色装饰,胸佩鱼骨牌,腰系自织彩色腰带,并配以铜钱串;男女均戴自制盘形荷叶边白色羊绒帽,顶插一支或数支白色公鸡尾羽,作为本民族的标志。白马人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日常生活常以歌舞相伴,其“”和“”独具特色,引人入胜。  平武属国家级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范围,又是九寨沟、黄龙寺的门户,1987年被省政府定为对外开放县,1997年规划为全省40个旅游兴县的范围。平武位于众多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的中心,东接“太白故里”江油市,南邻“大禹故乡”北川县,西连“人间瑶池”黄龙寺,北抵“童话世界”九寨沟。县内有“报恩寺”、“王朗自然保护区”、“泗耳自然保护区”、“小河沟自然保护区”、“北山公园”、“龙池坪森林公园”、“白马民族风情”等浏览景区。从成都起程,经绵阳、江油、平武到九寨、黄龙旅游,沿途景观连串,被中外游客誉为“黄金旅程”。&民族风情&白马民族风情平武县龙安镇  白马民族风情:平武县境内自古以来都是氐羌系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自然环境相对闭塞,远古的氐羌遗裔至今仍生活在县内的高山密林之中,保留着古老而独特的民族风情。居住在县境西北部夺补河流域和黄羊河流域的白马人,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白马人是一支十分独特的民族,经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多年的考察和研究,学术界现已基本认定,他们是古代氏族人的直系后裔。在解放初缺乏民族识别条件的情况下,他们被错误地认定为藏族,习惯上称为白马藏族。白马人集中分布在摩天岭两侧的平武县、九寨沟县和文县三县境内,总人口约1.5万人。平武县境内的白马人主要分布在白马、木座、木皮和黄羊关等四个藏族乡,共计4000余人。白马人自称“贝”,有独立的语言,没有文字。民族文化与风俗习惯与相邻而居的藏族、羌族均迥然不同。其经济活动以农牧业为主,副业狩猎、采药等。日常食物以燕麦、苦荞、洋芋等杂粮为主,喜饮咂酒,吸兰花烟,忌食狗肉。传统住房为土墙板屋,日常生活以火塘为中心。实行一夫一妻制,一般不与外族通婚,有入赘习俗,婚俗与汉人相近而略有区别。对死者一般实行屈肢土葬,亦有火葬与水葬。宗教信仰尚处于万物有灵的原始状态,崇拜自然,敬奉神山“白马老爷”,最重要的宗教活动是跳“曹盖”。白马人的服饰极具特色,男装为白色或青色右开襟长衫,系自制宽腰带;女装为白色或彩色长衫,下摆为百褶裙,上装胸、肩、袖等处和下摆边缘有彩色装饰,胸佩鱼骨牌,腰系自织彩色腰带,并配以铜钱串;男女均戴自制盘形荷叶边白色羊绒帽,顶插一支或数支白色公鸡尾羽,作为本民族的标志。白马人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日常生活常以歌舞相伴,其“酒歌”和“圆圆舞”独具特色,引人入胜。&羌族风情  羌族风情:县境南部平通河流域的羌族,自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与北川境内的羌族同胞一起,被强制汉化以来,通过与汉族长期的相互融合,民族语言已基本丢失,生活习俗已基本与汉族相同,但仍保留了较多的民族习俗。他们仍然住吊脚楼,穿大脚裤,打黑绑腿,包青色或白色头帕,束绣花围裙,穿绣花鞋,仍然能歌善舞。平武县境内的羌族主要集中分布在平通河流域的、、平南三个羌族乡境内。总人口约3.9万人。&建设发展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开明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原则,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坚持不懈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截止99年底,成都至九寨沟的环线平武地段改造工程已全部完成,建成了山岭重丘三级标美油路167公里,成都至九寨的环线贯穿平武全境,县乡公路建设方兴未艾,乡乡通公路的格局已经形成,现正着手村村通公路的工程。邮电通信也实现了通讯光纤化、数字化。全县市话装机容量11487门,已安装8020门,电话普及率4%,开通了移动电话,使平武与外界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1994年,建成了全国第二批农村电气化县,1996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对旧城实施改造,现在已建成小春坝新区、旧城街道拓宽,城市面貌焕然一新。2000年,平武达到了省级的卫生县城标准,并通过了绵阳市文明城市的验收。交通  平武公路网络四通八达。以县城为中心,南经江油至绵阳160公里。北经白马至177公里,东经青溪至青川110公里,西经黄龙寺至松潘169公里。平武至绵阳、至几寨均为水泥路面,且安装玻形护栏。进入县境各景区道路畅通。通力龙州公司有客运车辆100余台。车型以30座金龙为主。每月发70余班次,县城有的士20辆。另有人力三轮270余架。  平武就近火车站——新建成的火车客站是一座现代化的三等火车客运站,能满足2000人的候车需要。站房为6层,一楼为商业区,二、三楼为候车区,使用面积为101180平方米。外型为航天飞机模型,主楼结构似一”太“字,喻意此为太白故里,新客站充分体现了江油的特色和风貌。&经济  200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平武县蜀汉江油关  2005年是“”的最后一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县人民共同努力,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经济总量不断提升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5143万元,同比增长21.2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8744万元,同比增长8.1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6868万元,同比增长43.1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9531万元,同比增长11.7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571元/人,同比增长20.79%。  二、第一产业经济平稳增长  全年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38744万元,同比增长8.15%。其中:农业完成增加值22834万元,同比增长3.09%;林业完成增加值4300万元,同比增长6.78%;畜牧业完成增加值11197万元,同比增长20.57%;渔业完成增加值77万元,同比增长20.31%;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增加值336万元,同比增长13.9%。  三、第二产业经济快速增长  全年完成第二产业增加值46868万元,同比增长43.17%。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27618万元,同比增长66.83%;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9250万元,同比增长18.97%。  四、第三产业经济发展迅速  全年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29531万元,同比增长11.75%。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3516万元,同比增长10.12%;批发和业零售完成增加值3311万元,同比增长15.29%;住宿和餐饮业完成增加值1932万元,同比增长8.17%;金融保险业完成增加值2279万元,同比增长9.99%;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3700万元,同比增长5.87%。  五、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716万元,同比增长22.3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2385万元,同比增长19.77%;城镇新增固定资产投资37092万元,同比增长69.64%;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1760万元,同比增长36.12%;住宅固定资产投资1600万元,同比增长23.74%。  六、财政收入不断增加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7439万元,同比增长28.9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含基金收入)4760万元,同比增长11.55%。  七、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教育事业:全县共有中小学164所,在校学生26779人,入学率99%。初中升学率15.5%。高中升学率86.4%。教育投入3256万元,同比增长8.42%。  社会保障事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数6513人,同比增长5.13%;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数7992人,同比增长6.80%;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133人,同比增长1.57%;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2144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529人,同比下降14.26%。  邮电通讯事业:邮政业务总量380万元,同比增长17.65%。电信业务总量1267万元,同比增长16.35%;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8940户,同比增长12.87%;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3582户,同比增长51.56%;国际用户1617户,同比增长61.22%。  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事业: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00万元,同比增长13.97%;出口总额45万美元;旅游人数285000人次;旅游总收入15000万元,同比增长39.93%。  2005年,全县国民经济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经济运行中也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支柱产业单一、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工业企业发展后劲不足、财政实力较弱、农民收入较低、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还较慢等等,这些都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特产&蚕 桑  生产周期短,效益高,是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重要途径。现在全县有桑园面积1.72万亩,养蚕农户2.5万户以上,常年产蚕量超过390吨,产值312万元。县委县府下决心继续扩大栽桑养蚕的规模,力争实现三年内人平栽桑40株,养蚕数量达到10万张,产值达到600万元。&板 粟  该植物主要分布在平武县的青漪江流域,涪江流域的坝子、古城、高村等乡镇。年产量30-40万斤。板粟内含大量淀粉,其中:支链淀粉含量高于其它地区。本县板粟口感好,粉质细腻,吃起来糯性强,同时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其吃法主要有:生食、炒熟吃、与肉类炖食&柿 饼  平武县境内有挂果柿子树数十万株,年产鲜柿50吨以上,可对外提供柿饼5-7吨。平武县柿饼味道纯正,甜度高,但不腻;肉质红润,口感好,极易化渣。品质上乘,无农药污染。&地震受灾民族风情  平武县位于断裂带中段,县境内还有虎牙、白马、青溪等断裂带,地震地质背景复杂,一直被国家列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日14点28分04秒,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东经103.4度,北纬31度)突发8级特大地震,5秒后由南坝到北地震引发的龙门山断裂带破裂长达340余千米,从四川汶川经绵竹、北川、平武至陕西宁强,微观震中在汶川,宏观震中在北川。平武县城以南地处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平通、南坝、石砍、水观等地地震烈度达11度,山摇地动,瞬间场镇毁于一旦,山河改观,损失惨重;县城以北地区属涉及区,地震烈度为8度,人员伤亡较轻,但县城房屋大量裂缝内伤较重。此次地震属主震余震型,到日止发生余震6万次,其中6级以上8次,最大余震6.4(青川),平武县平通发生了一次6.1级余震。汶川地震破坏之大,损失之重,震惊世界,为四川有史以来之最。  “5.12”特大地震,给平武造成的灾难是巨大的。平武经济社会遭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创,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成就几乎损于一旦。震后平武被国务院认定为全国10个极重灾县之一。  全县因灾害遇难3014人、失踪2647人,受伤32191人,其中重伤1258人,轻伤30933人。因地震造成孤儿42人,孤老46人,孤残2人。全县因地震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核定为171.8亿元。&平武新貌&  日绵阳讯 ”5·12“大地震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倾情关怀,四川省委省政府、绵阳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社会各界无私奉献,河北省委省政府大力援助,平武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坚持”一手抓重建,一手抓发展“,实现了灾后大重建、项目大投入、经济大恢复、社会大和谐、民生大改善、城乡面貌大变化。  如何让平武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起跳“,早日建成全省山区经济强县?近日,平武县委书记刘少敏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平武县紧紧抓住‘四重’机遇,坚持‘四个’重建,实施‘四大’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顺势攀登,击鼓奋进,起跳跨越,力争到2012年在2009年基础上实现财政总收入翻一番、县城建成区规模扩大一倍、工业总产值翻一番的‘三个翻番’目标。“  规划为先  科学重建的前提  平武县坚持规划先行,以规划引领项目、项目带动投资、投资推动建设,营造发展优势和特色。  科学规划出精品、出效益、出特色。推进灾后重建,不是简单地恢复原貌,而是一次”发展起跳“、塑造”五彩平武“的重大机遇。要塑造好”五彩平武“,科学规划是前提。  平武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超前谋划、突出特色、科学重建“的原则,以科学规划引领科学重建,统筹住房、城镇、产业规划及要素规划,把规划贯穿灾后重建始终。  注重规划的科学性、操作性和特色性。注重生态修复、环境打造和基础设施配套。注重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产业资源和公共资源,合理安排资金投向和投资规模,避免贪大求洋和资源、资金浪费。  在灾后重建中,平武邀请省市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了规划委员会,要求重建项目必须经过规委会严格评审。邀请了河北省设计院和四个援建市规划建设方面的专家长期驻扎平武帮助进行灾后重建规划设计,并在重建规划中反复征求群众意见。  在民房建设中,平武县规划了以羌式、藏式、川西北民居和蜀汉风貌为主的民房建设图集,分发到建房户手中,推进城乡住房建设,建成了以牛飞、易阳、三桥为代表的2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在城镇建设上,平武县县城以龙安为中心,以平通、响岩、南坝、古城等九环沿线重点场镇为重点,着力将这些场镇打造成九环东线上的靓丽明珠。  项目建设&&&&&&&&&&&&&&&&&& 夕阳  务实重建的抓手  平武县坚持项目是纲,建立了”五个一“推进机制,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在推动项目建设上,平武放开视野、打开思维,抓住”过去没能干、现在应该干、将来需要干“三条主线,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民生工程、产业发展、社会事业项目为重点,按照符合国家投资方向,从符合市场和平武实际的要求出发,通过国家扩大内需挖掘项目,灾后重建拓展项目,民生需求寻找项目,资源优势转化项目,实施一批对未来发展具有战略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  坚持交通为快,破解发展”瓶颈“制约。坚持产业为重,精心规划一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农业、工业、旅游业项目。坚持民生为先,规划一批涉及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项目。  平武县着力强化全县干部群众”苦干两年、跨越二十年“的意识,用脑用心抓机遇,尽职尽责促落实,采取”白加黑,五加二“工作法,加快项目建设,重建美好新家园。  在项目建设上,严格执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完善了现场办公、项目评审、项目申报、项目融资、督查考核等工作机制。坚持正排工序、倒排工期、责任到人,做到项目业主明确、项目责任人明确、项目督查督办人明确、项目进度明确。严格实行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竭尽全力为项目实施服好务。  目前,平武县纳入重建规划的525个项目已累计开工514个,开工率97.9%,完工项目447个,占重建任务的85.1%,累计完成投资88.6亿元,占总投资的70.1%。在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鼓舞下,平武的灾后重建正在创造奇迹!  五彩平武今胜昔  五彩平武,古称”龙州“,是九寨、黄龙风景区的”东进门户“。五千年的巴蜀文明沿涪江奔流不息,在这里孕育出一颗钟灵毓秀的明珠。  全县幅员面积5974平方公里,生活着汉、藏、羌、回等二十个民族18.6万兄弟姐妹。  得高天与厚土的恩宠,平武山清水秀、物产富饶、人杰地灵,素有”天下大熊猫第一县“之美誉。  日14时28分,一场8.0级的特大地震,撕裂了美丽的家园,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地震给处于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平武县造成了史无前例的重创。  山河失色,生灵涂炭!  ”5·12“特大地震使原本秀美的平武满目疮痍,全县25个乡镇18.6万人全部受灾,房屋大面积倒塌损毁,交通、通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全部中断,机关、学校、医院无法正常运转,工厂停工停产。  全县因灾遇难3014人,受伤32193人、直接经济损失171亿多元,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成就毁于一旦。平武成为”5·12“特大地震10个极重灾县之一。  灾情就是命令!灾情吹响了全国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号角。党和国家领导人,省、市领导,先后亲临平武视察灾情,指挥救灾,并勉励灾区广大干部群众,万众一心,重建家园。  困境不是绝境,灾难更孕育着新生!  灾后重建两年来,平武县委带领各族人民,将灾难的伤痛深埋心底,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灾后的土地上重建起了新的家园。  又是一年五月天,喜看平武今胜昔!  徜徉乡间,山野上的翠绿覆盖了曾经裸露的崖坡,一座座农民新居拔地而起,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挺起了腰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步入城区,干净整齐的街道似乎从没有经历过重创,老城繁华依旧,新城锦上添花。工厂里机器轰鸣,教室里书声琅琅,集市上熙熙攘攘……  产业为重  ”发展起跳、富民强县“的根本  灾后重建不仅要实现”原地起立“,还要实现”发展起跳“。  平武县紧紧抓住灾后恢复重建和河北对口援建平武的机遇,立足幅员辽阔,资源富集的优势,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和谐发展“战略,切实抓好水电、矿产、旅游、特色农业四大支柱。  依托丰富的水能、矿产资源优势和”河北—平武“工业园、南坝工业集中区两个平台,大力推行企业招商、园区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将园区建设成为具有1-2个主导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突出的平武经济发展增长极。  该县设立了1.5亿元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和项目扶持基金,重点发展茶叶、蚕桑、核桃、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扶优做大龙头企业。  在平通镇牛飞村,500亩观光茶园映衬着美丽的山色。当地依托山区特点,引进四川香叶尖茶业有限公司做大做强平武茶产业,这家公司3年内将投资5000万元,新建有机茶园3万亩,带动清漪江流域1万余农户种茶致富。  在南坝镇旧州村,2000多亩核桃林硕果累累,小小的核桃正成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法宝“。  在锁江乡凤阳村,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引导羌族农民种植黄柏、厚朴、杜仲”三木“药材,如今,全村上万亩”三木“药材林已是香气四溢。  此外,鑫源茧丝绸、馨悦魔芋等企业积极走”公司+农户“的路子,带动了一方百姓致富。  利用河北的援建资金,该县还建立了1亿元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  目前,全县25个规模工业企业已恢复生产23个,28个龙头企业已恢复生产27个。全县发电站总数达到13座,总装机达到54.88万KW,比震前提高了19.5万KW。  平武还积极支持四川华能涪江有限责任公司,加快总投资85亿元,装机57万千瓦的涪江”一库四级“开发建设。  去年以来,新引进并开工建设了9个项目,协议投资30亿元,到位资金9.8亿元。引进深圳天雄控股企业集团公司来该县开发电解金属锰,三年投资10亿元,新建年产3万吨的电解金属锰厂。引进四川会理铅锌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3亿元与锰业集团携手新建1.3万吨电解金属锰厂和10万吨培烧锰粉厂。  平武县还充分利用毗邻大九环线的优势,建立了5000万元的旅游发展基金,深入挖掘全国唯一的白马藏族民俗文化,大力提升报恩寺4A级景区和王朗、虎牙生态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和接待能力,并包装完善地震灾区遗址游、新貌游,全力打造旅游精品。  河北援建  起跳跨越的强大动力  两年来,6900万河北人民与平武人民心手相连,共克时艰,将无边的人间大爱,洒向平武山山水水、村村寨寨。  目前,河北对口支援平武灾后重建项目108个,总投资25.9亿元。截至4月底,已完成项目65个,正在实施的项目47个,累计完成投资21.7亿元,占总投资的83.7%。  河北援建不仅带来了资金、技术,更带来了先进的思想理念,科学的工作方法和优良的工作作风,对口援建,为平武起跳跨越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在两年的援建中,河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率队赶赴平武,与平武方面沟通衔接,建立援建联系机制,明确了对口援建的总体思路,确定了援建项目。  河北从灾区实际出发,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最需要、最紧迫的民生问题。以项目建设为主线,切实做到当前与长远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同时,河北省在平武派驻了对口支援前线指挥部,常驻灾区开展援建工作。  援建平武以来,河北社会各界自发捐资319万元,捐赠物资价值2788万元。为让平武受灾群众安全过冬,河北各社会团体共募集棉衣、棉被22.8万床,让灾区群众在严冬里感受到了河北同胞的暖暖情意。  2008年7月,来自石家庄、邯郸、保定、唐山等8个兄弟市的工程技术人员,冒着余震、山体滑坡等危险,克服点多分散等重重困难,风雨无阻,昼夜奋战,边选址、边规划、边建设,用最短的时间在46个安置点搭建板房6565间,安置受灾群众2万余人。  大难之后,平武县抢险救援、安置群众、维护稳定等各项工作千头万绪、艰巨复杂,各方面人力资源十分缺乏。河北省及时派驻了卫生医疗队、公安援建队,为平武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创造了良好条件。500余名白衣天使与灾区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河北医护人员共诊疗群众近4万人次。400多名”金盾卫士“为平武恢复重建保驾护航,积极参与维护治安、维护交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以及抗洪抢险工作。河北教育系统选拔了10余名优秀教师来到平武,担任灾区高中化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学工作,并帮助平武培训师资力量,接受平武近千名职中学生到河北就读。  灾后重建,规划先行。河北省调集省内最强力量,先后帮助平武编制了《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和《灾后重建生产力布局规划》、《工业灾后重建规划》等专项规划;开展了6个重灾乡镇11个点的测绘工作,完成了平通、豆叩等6个乡镇的场镇规划设计;完成了南坝中学、县人民医院、平通卫生院的重建工程建筑设计以及县有线电视网络建设规划设计。  河北援建平武,不但注重”输血“,还注重”造血“。为提高平武的”造血功能“,河北省决定建立了两个”亿元基金“。  第一个”亿元基金“——1亿元农房重建信用担保基金。该基金按照1∶10的比例放大,共撬动金融机构资金10亿元,为每户重建户提供了约5万元的信用额度,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房重建进程。目前,在该县农村,群众都住上了永久性住房;在城镇,维修加固已全面完成,需重建的居民住房已有85.9%竣工。  第二个”亿元基金“——1亿元中小企业恢复重建担保基金。平武以该基金为依托,加快工业企业的恢复重建。到目前,全县25个规模工业企业已恢复生产23个,28个龙头企业已恢复生产27个。”河北—平武“工业园、南坝工业集中区正在抓紧建设。  为进一步加大援建力度,河北省创新援建方式,”交支票工程“与”交钥匙工程“相结合,选派实力最强的石家庄市、唐山市、保定市、邯郸市对口援建龙安镇、南坝镇、响岩镇、平通镇。四个市迅速行动,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援建领导小组,抽调精兵强将驻扎平武四个极重灾乡镇,开展援建工作。  大灾显大爱,患难见真情。今天,平武大地上一所所新修的学校、一幢幢新建的农房,就是铭记燕赵人民深情厚谊的不朽丰碑。  民生为本  和谐重建的关键  平武县坚持民生优先,优先建设住房、学校、医院、道路等群众最急需、看得到、感受深的项目,切实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确保了重建的速度。  该县始终把加快民生项目建设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首要重点,努力实现”群众居家有住房,孩子上学有校舍,群众看病有医院,城镇有功能,水电有配套,出行有道路“的目标。  住房  建设美好新家园四川省平武县南坝中学  2008年的隆冬时节,平武县平通镇牛飞村的羌族汉子赵林万万没有想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了他刚刚建好的新家,从堂屋、厨房到酿酒作坊,总书记边走边看边问,仔细了解赵林一家生产生活的情况,还高兴地品尝了一口农家自酿的苞谷酒。  一年过去了,如今的牛飞村又有了新变化。赵林家的门楣上挂起了”灶淋酒家“和”民俗旅游定点接待“的牌子。牛飞村已经成为四川民俗旅游的定点村寨。坐在崭新的场院里,老赵很想再跟总书记聊一聊生活的新变化,敬上一碗苞谷酒。  平武县按照”就地、就近、分散“安置原则,采取县级领导联系乡镇、部门包村、党员干部包户制度,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责任制,实行农户自行落实与政府统一协调解决相结合的办法为受灾群众落实宅基地。  坚持内扩产能外抓调运的办法,有效缓解建材紧缺压力。多渠道为群众筹集建房资金,除不折不扣兑现国家有关农房重建补助资金外,还利用河北援建资金,在全省率先建立了1亿元农房重建贷款担保基金,为16856户建房群众落实农房重建信用贷款4.96亿元,推动了城乡居民住房重建。  该县切实把困难群众和因灾失地农民建房作为重中之重,采取统规统建、统规联建和统规自建等方式,多渠道为困难群众筹集建房资金、落实建房要素保障,确保了1958户因灾失地群众全部建起了新房。  平武还实施困难群众建房信用担保贷款,为627个困难户发放信用担保贷款1027万元。争取和用好中华慈善总会资金,为平通、响岩、南坝三个极重灾乡镇建房户每户补助建房资金6000元。  目前,全县农房需维修加固25577户已于2008年底全面完成。全县农房需重建19619户已全部竣工。城镇居民住房需维修加固的6578户现已全面完成;城镇居民住房需重建4123户,已全部开工建设,已竣工85.9%。  学校  最美丽、最安全的建筑  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春天是个可爱的精灵,是一个伴随他们美好童年的伙伴,但对于南坝小学校长杜勇来说,眼前崭新的校舍,平整的操场,这个春天,更预示着南坝小学的破茧成蝶!  在祖国的蓝天下,孩子们是幸运的!平武以学校为重建重点,着力让山区孩子上学不再难。各级领导殚精竭虑,各地建设者们加班加点,平武的学校成为了全县最美丽、最安全的建筑。  遵循”合理调整布局、科学规划设计、提高抗震设防标准,保证建筑质量“的原则,在规划建设中,平武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学生就地入学、方便群众看病的要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严格按照城乡建设部、教育部有关建设要求,平武县进一步提高医院、学校抗震设防烈度,大幅度提高房屋使用年限,努力把每一所医院、每一所学校建设成为最牢固、最安全、最让群众和家长放心的工程。  目前,全县纳入灾后重建的55所学校全部投入使用,8所敬老院和1所福利院今年5月12日前全部完工,35个卫生建设项目9月底前能够全部建成。  道路  从此不再难  目前,平武县干线公路和通乡通村公路基本恢复,纳入国家重建规划的交通项目14个大项85个小项,已开工12个大项83个小项,完工67个小项,能够确保在今年9月前全面完成。  平武县还充分利用灾后重建重大机遇,将环境治理纳入灾后重建一并安排部署,修订完善了该县九环沿线风貌规划方案,打破”夹皮沟“、”军营式“的村庄布局。  以点带面,提升农房风貌、美化亮化城镇、改造村庄庭院、打造精品民居。  按照羌族建筑风格对农房进行外观改造,创造现代居住文明、体现地方民族文化底蕴的农民特色居所。  在注重绿化、美化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户庭院经济,打造环境优美、极富特色的川西北农家小院。  以蜀汉风格为基调,打造具有”三国遗风“的蜀汉江油关。  县城以新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为依托,着力提升城市化水平,打造汉藏羌多元文化交融、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休闲城市。  木座、木皮、白马等藏族聚居地在风貌提升中,秉承传统文化,凸显木结构、图腾文化、白羽毛等传统民族符号,同时进一步挖掘白马藏族的民族文化,体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情。”一步一景“正在形成。&&
词条分类[]
按学科分类:
按行业分类:
按地域分类:
开放式分类:
注释信息[]
扩展阅读[]
1.行政区划网:2.平武政务网:3.米胖网:4.江油论坛:5.中国网:6.百度图片:7.江油圈:
相关词条[]
申明:1.中文百科在线的词条资料来自网友(一些人是某学科领域的专家)贡献,供您查阅参考。一些和您切身相关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健康、经济、法律相关问题),出于审慎起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答案。2.中文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给予删除。3.如需转载本页面内容,请注明来源于www.zwbk.org
词条保护申请
* 如果用户不希望该词条被修改,可以申请词条保护
* 管理员审核通过后,该词条会被设为不能修改
注意:只有该词条的创建者才能申请词条保护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评论评论内容为网友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武县有什么会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