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母亲留下银两想出家当和尚怎么联系的和尚是哪位

查看: 4215|回复: 37
虚云老和尚的足迹---虔礼五台报母恩
在线时间1150 小时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虔礼五台报母恩
佛教导我们:知恩报恩,在感恩中生活,在感恩中增长福德,在感恩中成就道业。
光绪八年(1882),虚云和尚在江苏扬州高渂禅寺打禅七结束后,觉得自己已到不惑之年,仍随风飘荡,道业未成。回想自己生不见母,父亲过世又不能送终尽孝子之责,辞亲割爱出家20余年亲恩未报,不禁心怀愧疚,于是发誓愿再次东朝普陀山礼拜观音菩萨,从普陀山起香后北礼五台山,以此功德回向给冥冥之中的父母莲位高升。便于春节过后前往普陀山。
普陀山,梵名补怛洛迦山,位于浙江省东部,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岛屿,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云南鸡足山同是举世闻名的佛教圣地。 《华严经 入法界品》上说:“与此南方有山名曰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观自在即是世人所共尊的观音菩萨。由于菩萨住大悲行门,自在成就,光行方便,千处祈求千处应,只要有人修其法门称念其名号或其心咒,菩萨即现其前,乃至与其共居而成就之,故观音道场虽遍布于神州各地,但以浙江普陀山为最,可见菩萨居于普陀而应化于十方。登临其山,正如《华严经 入法界品》所说:“泉流萦映,树木蓊郁,香草柔软,右旋布地,观自在菩萨于金刚石上结跏趺坐,无量菩萨皆坐宝石,恭敬围绕,而为宣说大慈悲法。”实是一大菩萨应化的道场,山上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等梵宇禅林一百多座,僧尼千众。遥望沧海洪涛滚滚,响声震天。早晚,僧尼们带领前来朝拜菩萨的善男信女们诵经、称念菩萨名号,梵音此起彼伏,与海潮音交汇共鸣。水光山色,形成天下第一大奇观,具有“海天佛国”的美誉。
虚云和尚经过一个多月的步行,于清明节前来到了普陀山。在法雨禅寺参加了一年一度的清明法会,功德回向父母,以报养育之恩。
法会圆满,虚云和尚到比较偏僻清净的法华寺挂单住下,每天除了上殿诵经、过堂用斋随众外,从早到晚持诵观音菩萨心咒绵密不断,以功德回向父母,同事祈祷菩萨神力加持自己增幅增慧、身强体壮,培积北礼五台山的资粮。如此数月,静中常入胜境,深感得菩萨大自在力量的加持。
七月初一日早晨,虚云和尚在普陀山法华寺起香,心中默念着“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的名号,每走三步一叩头,前往山西五台山。
所谓“三步一叩头”,是佛们的一种修行方法。即是佛弟子们为报父母恩、佛恩、消除无明、磨练身心意志、或以此苦修功德振溃迷惘中的终生等等,而将生死置之度外,自背行李,日晒雨淋、餐风露宿、忍饥挨饿,从出发地开始,没走三步叩一个头,穿山越岭,一直拜到所要到达的佛教圣地为止。这种修行方法是很辛苦的,然而通过这种修行方法所得到的身心意境方面的提高,也只有虔诚地实践者才能体会得到。行脚的历程异常辛苦,散步一叩头的朝拜更为艰难。笔者亦曾有分别步行千里,朝拜云南鸡足山和山西五台山的实践,饱经风霜,亲尝其味,认为很值得。如果出家为僧者均能如此实践,对道心的坚固,僧格的养成顶有很大的好处。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出家修行的僧人都能够发如是坚固之宏愿。虚云和尚从普陀上法华寺起香时,还有遍真、秋凝、山遐、觉乘等4位僧人一起朝拜。渡海后,经宁波、余姚、绍兴、杭州如是三步一叩拜,风雨无阻,有时明月当空,万籁俱寂时,亦向前叩拜。然而,背着行李,每天拜行的路也不多。到湖州时,大家都说累了,略为休息几天。
从湖州继续起香三步一拜,环绕太湖之滨,叩拜到了江苏境内。沿途信众,部分男女老少见之咸生敬仰,或合掌让路,或随喜礼拜供养。
[ 本帖最后由 陈了凡 于
21:17 编辑 ]
(33.37 KB, 下载次数: 6)
17:30 上传
支持师兄,顶礼虚云老和尚
在线时间1150 小时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虚云和尚为报父母深恩,发愿从浙江普陀山三步一叩头到山西五台山的行为,很快传遍江浙一带。听说虚云和尚一行5人将叩拜到苏州,城里学佛的善男信女、各界贤达闻讯纷纷扶老携幼,到城外观看。
见到虚云和尚等5人叩拜着来了,善男信女们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恭敬合掌,齐声唱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此情此景,谁人能不为所动?
一双手合起来了,两双手合起来了……最后,在场的人都恭敬合掌念起了:“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虚云和尚等人这一报恩精神,成为长辈教育晚辈的教材,一时在苏州街头巷尾广为流传。在苏州,虚云和尚一行朝拜了西园戒幢律寺、寒山寺、灵岩山寺后,又继续向前拜进。
然而,三步一叩头朝山的修行方式是很艰辛的。从苏州出来不远,同行的几个人都说拜不动了,向虚云和尚告退。虚云和尚再三婉言劝说,但此4人退意已定,只好随之。
虚云和尚一个人仍继续三步一叩头向前拜行。经常洲、丹阳到南京,上牛头上礼拜赖融禅师塔。唐贞观年间,赖融禅师曾在此山结茅棚修行,因其用功修行,虎狼出没山中而不侵害。师开悟后广弘禅学,利生功德卓著。师入寂,化得舍利数颗,后人建此塔以表彰他的伟德。
礼完塔,虚云和尚继续往五台山拜行。度过长江,到达江浦,朝礼浦口镇狮子山寺,恰逢春节,在此过年。
光绪九年(1883)正月十六,虚云和尚在狮子上寺继续起香,经过安徽的滁洲、明光、凤阳、蚌阜、毫州进入河南境内。经太康、许昌、到登封,上嵩山朝礼少林寺。少林寺,在河南省登封西北的嵩山上,是文明海内外的禅宗丛林。寺庙宏伟,有山门、达摩亭、白衣颠、地藏殿、毗卢阁内有明代五百罗汉朝拜毗卢遮那佛壁画。白衣殿内有少林寺拳谱。孝昌三年(527),佛教二十八世祖师----菩提达摩禅师,从印度到此面壁9年修禅定并等待机缘弘扬禅学,后传授给僧众禅法和达摩易筋经武术,史称菩提达摩禅师为震旦(中国)禅宗初祖,少林寺为祖庭。自此,寺僧皆勤习禅练武、礼佛诵经,融禅拳于一体,创下了闻名天下的少林武术禅。
在少林寺门口,有一位老禅僧见虚云和尚三步一叩头到来,即合掌念佛,恭敬地问到:“阿弥陀佛!请问法师上下怎么称呼呢?”虚云和尚告诉他:“惭愧!后学法名德清。”那位禅友说:“这也是我的法名。”虚云和尚答道:“异地相逢共一名,溪山云月岂殊行。威音尚有二万亿,因地何妨两德清?”对方听后哈哈大笑,高兴地帮虚云和尚背起行李,陪同到各个佛堂礼佛,到客堂挂单,送到云水堂住下,有热情地端来洗浴热水、敬上香茶。在少林寺,虚云和尚拜访了一些老参上座,与该寺的僧人切磋禅武,特别是在武术方面得到交流和提高。
10多天后,虚云和尚在少林寺继续起香向前拜行,寺僧们依依不舍,帮着背行李相送了十多里。晓行夜宿,风雨无阻,不几天到达洛阳,朝拜白马寺。复往前拜行,此时正值腊月,寒风刺骨,大年三十拜到了黄河铁御渡口,摆渡的船工都回家过年去了,无人摆渡。举目四望,四周一片旷野,没有村落,渡口边有一家小旅店,不得已,只好寄宿旅店过年。
初二中午,有船工来摆渡,即坐船度过黄河。到达对岸时天色已晚,飞沙走石地刺骨寒分一阵阵呼啸着吹来,看天色将要下大雪,虚云和尚弯着腰,手脚并用,扶着路面以免被大风吹滚到悬崖下。上得岸来,扶着一棵大树站住脚跟,环顾四周没有人烟,在路边巨石下有一个摆摊的草棚,没人在。歇足此地,跏趺而坐,以待天晴。夜深了,雪越下越大,天气越来越冷,天亮时举目望去,四周化为白色的琉璃世界,雪深盈尺,无法分清东西南北;只好坐念:“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因草棚四面都无遮挡,只要蜷缩在一个角落里,雪越下越大,风夹着雪吹进草棚,寒愈甚,腹愈饿,一日、两日、三日……在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冰天雪地里,如是雪,如是寒,如是饥,渐渐地昏迷了过去,仅存一息,而正念不乱。在初六那天中午,雪停了,显出了微弱的阳光,然而饥寒交迫的他已实在没有翻身的力气。到初七那天,来了一位乞丐,见生命危在旦夕中的虚云和尚卧于雪中,问话,已不能回答;知是饿坏冻伤了,立即将雪扒开,拆下棚草点火烤,又煮黄米粥给他灌下。虚云和尚腹中有了暖气,慢慢苏醒了过来。
乞丐问虚云和尚:“从哪里来?”
答:“浙江普陀山。”
问:“到哪里去?”
答:“朝拜五台山。”
虚云和尚:“请问尊姓大名。”乞丐:“姓文名吉,”
问:“从那里来?要到哪里去?”
文吉答:“从五台山来,回长安去。”
问:“既然是从五台山来,寺里有没有熟人?”
答:“寺里的人都认识我!”
问:“这里到五台山怎么走?”
答:“由孟州、沁阳,越黄沙岭进入山西境内,经晋城、高平、长治、沁县、太谷、太原城、忻州、原平、代县、峨口,即到五台山。要是先到密魔岩,该处又一位从南方来的僧人叫清一,修持很好。”
虚云和尚问:“从这儿到五台山还有多少路程?”
文吉答:“两千多里。”
天晴后。文吉又煮黄米粥,取雪代水。文吉指着锅中问:“你们那边有没有这个?”
虚云和尚答:“没有。”
问:“吃什么?”
答:“吃水。”
锅中雪融化后,文吉指着过中水又问:“是什么?”虚云和尚无言以对。
文吉问:“你拜山是什么心愿?”
答:“报父母恩。”
问:“你背负着行李,路远天寒,何时能到?我劝你不必拜香了。”
答:“我既发此誓愿,不论时间多长,路有多远我都要拜。”
文吉说:“难得你发这么大的心愿,现在虽然天气好转,但雪还没有融化,无路可寻,你踏着我来的足迹走去吧!此去二十里有小金山寺,再二十里是孟州,有洪福寺可以挂单。”
虚云和尚向文吉揖别。雪很深,顺着文吉来的足迹一步一步礼进,抵达小金山寺挂单,虚云和尚对此遭遇一字不提。第二天,起香郭孟县,由孟县将拜倒洪福寺时,有一老僧名德林,见虚云和尚在路上拜香,近前将虚云和尚行李接过,说:“请上座进寺。”唤其徒帮背行李入寺,殷勤招待。茶饭后,问:“上座由何处拜起?”虚云和尚略述为报亲恩由普陀山拜起,已1年多了。
谈话中得知虚云和尚出家鼓山,老僧不觉流着泪动情地说:“我今年八十有五,原有两位同参,一位是衡阳人,一位是福州人,我们3人相伴朝山,在禅林同住了30年,分手后,消息断绝,今闻上座湘音,又是鼓山佛子,犹如见我同参,不觉动念。本寺粮食原很富足,近岁稍差,此场大雪,今年必丰收,上座留在这里常住吧!”
(60.34 KB, 下载次数: 2)
17:31 上传
虚云老和尚,暗夜中的明灯
在线时间1150 小时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老僧至诚恳切,虚云和尚勉强留在寺里郭上元节。正月十六,由洪福寺起香,告别德林老人,老人大哭不舍,挥泪告别。两天后到沁阳府,到城内小南海寺挂单,被拒绝。只好出城外露宿在潮湿寒冷的路边,是夜腹痛急剧。第二天早上仍然坚持拜行,到晚上又发冷病,十九日起又拉痢疾,体力虚弱,每日仍勉强拜。志二十七日低黄沙岭,见山顶上有一破庙,久住无人,此时体力已虚弱得不能行走。躺倒在地,不进饮食,日夜泻数十次,无力站起。此庙孤零零的在山顶上,又无过往行人,只能瞑目待死。然而虚云和尚仍一心持诵:“南无文殊师利菩萨…….”毫不后悔。二十九日,深夜见西边墙下有人烧火,疑为匪盗,细看见是文吉,心中大喜,喊道:“文先生!”文吉举火来照,惊诧的问:“大师父!你怎么还在这里?”
虚云和尚将经过叙说,文吉坐在他身边安慰了几句,过去将刚烧开的水倒了一碗给他喝下,此时得见文吉,身心即时清净了许多。
三十日,文吉将虚云和尚之污秽衣服换洗过,又到山上采些草药煮给他喝。二月初一,病已好转,吃了两天大腕黄米粥,出了一身大汗后全身内外轻松,初二病愈。虚云和尚非常感谢文吉,说:“我两次危难,都蒙先生救护,真是感恩不尽。”
文吉说:“小事。”
虚云和尚又问:“从哪里来?”
答:“长安。”
问:“到哪里去?”
答:“回五台山。”
虚云和尚说;“如果我能和您一起走就好了!可惜我身体生病,又是拜行。”
文吉说:“看你从去年腊月到现在,叩拜的路并不多,这样哪年能到?你身体又不好,万一大病复发怎么办?照顾的人都没有,很危险的。依我说不必拜了,走着去朝礼也是一样的。”
虚云和尚鉴定地说:“我出世不见母亲,母为生我而死。父亲仅我 一子,我却偷跑出家,父亲因我出家伤心欲绝并因此早逝。为此,我一直心怀愧疚,耿耿于怀20年矣。特此发愿朝山,求佛菩萨加持,愿我父母亲于冥冥中进入极乐。任他百难当头,不到圣地死不瞑目。”
文吉说:“你报恩的孝心这么坚固,真是难得,这样吧!我现在回五台山也没有什么急事,我帮你背行李,伴随你,你尽管一心叩拜。”
虚云和尚说:“若能这样,先生功德无量,倘我拜到五台山,愿以此功德,一半回向父母,早证菩提,一半回向先生,以酬谢救护之恩,如何?”
文吉说:“不敢当,你是孝顺,我是顺便,不必表谢。”
文吉照应了4日,病已大退。初三,扶病起香,从此挑东西煮饭都由文吉负担。虚云和尚身无物累,心无挂碍,病亦日愈,体力日强,从早到晚,每天可拜行四五十里,亦不觉累。至二月底,到太谷县离相寺,主持外出参学,到客堂顶礼知客毕,知客师看文吉问:“这是你什么人?”虚云和尚如实相告。
知客师厉声说:“出门行脚,不达时务。这几年北方饥荒,朝什么山?什么大老爷,要人服侍,要享清福,何必出门?你见哪个和寺院给俗人挂单?”
当下听其呵责,不敢回声,只好致歉告辞。知客师说:“岂有此理!由你自便?谁叫你来?”
虚云和尚听话头不对,即对知客师说:“那就让这位文吉先生到客店住,我在此打搅一晚如何?”
知客师说:“可以。”
文吉说:“从这里去五台山没有多远了,我先回去,你慢慢来。你的行李,不久会有人帮你送到山上的。”
虚云和尚过意不去,苦留不住,便拿银两酬谢他,文吉不要,辞别而去。文吉走后,知客师这才和气地安排虚云和尚到热炕上住宿,端来香茶,亲自煮面条,陪着虚云和尚吃。其举动前后判若两人,看左右没人,便问:“这儿常住多少僧人?”
答:“这几年饥荒,其他人都到别处去了,只我一人守在这儿,粮食也只够维系一人。刚才举动,请勿见怪!”
虚云和尚听后非常难过,啼笑皆非。心里挂着文吉,勉强吃了半碗面,即行告辞,知客师再三挽留,他坚持要走。虚云和尚急到旅店找文吉,但问遍了所有旅店,都没有此人。此时是四月十八,夜月正明,虚云和尚为赶上文吉,星夜向太原城拜行。心急起火,次日脑热,鼻流血不止,二十日到黄土沟白云寺。知客师见虚云和尚口流鲜血,不准挂单,勉强给住一夜。二十一日到太原城,至极乐寺,饱受知客僧责骂,不给挂单。第二天早上出城礼拜,北门外遇一青年僧人,名文贤,见虚云和尚拜香即近前招呼,接过行李,请进寺内,爱敬如宾。领导方丈室,敬茶敬饭。饭后,虚云和尚问:“大和尚看来才20多岁,又是外地人,何以在此当方丈?”
文贤说:“我父亲在此做官多年,后在平阳府任上,被奸臣所害,母亲极度悲伤而死,我含泪出家,此间官绅旧有来往,故邀至此,早想辞去,今瞻上座道行,心甚钦佩,请在这儿常住亲近。”
虚云和尚告诉他发愿拜香的缘由,方丈甚敬仰,坚持留住了10天后才放行,送给衣物和银两,虚云和尚感激谢绝。临别他又帮虚云和尚背了行李相送了十余里,依依惜别。那天是五月初一日,虚云和尚三步一拜向忻州前进。一日早,在途中拜香,后面来了一辆马车,缓行不越前,虚云和尚知道后让路,车上下来一位军官,合掌问道:“法师在路上拜什么?”虚云和尚略为告知。那位军官也是湖南人,很高兴地畅谈了起来,他说:“这样吧@我们现在驻防白云寺附近,是你朝拜五台山必经之地。你的行李我帮你先带去。”虚云和尚很感激。
五月中旬,虚云和尚到白云寺,才知道帮他带行李的是该营营长。他见到虚云和尚欢喜地请到营部,热情地款待。休息了3天后,虚云和尚告辞,那位军官送他银两做路费,他谢绝了。军官便派士兵将行李银两先送到五台山显通寺。虚云和尚起香拜到密魔岩拜访了文吉介绍的清一法师。五月底,虚云和尚终于拜到了五台山显通寺,士兵早已将行李送到,下山回去了。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五台县东北,东、南、西、北、中五峰巍然耸立,山顶无树,垒土如台,故名五台山。因为山上常年清凉无炎暑,又称清凉山。是七佛之师大致文殊菩萨应化的道场,《华严经
菩萨住出品》有记载说明,山上有显通寺、佛光寺、碧山寺、普寿寺等100多所寺院,僧尼、喇嘛数千,是海内外各界人士向往的著名佛教圣地。
虚云和尚在显通寺住下后,先到附近各个寺院进香拜佛,奇怪的是问遍各个寺院,都没有人知道文吉这个人。后与一老僧详述情由,老僧合掌赞道:“阿弥陀佛!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也!”
虚云和尚即刻发愿叩拜、礼谢文殊菩萨的两次救命之恩。二十二日从显通寺起香。第二天晚上叩拜至东台,月朗星稀,进石室进香,在石室内朝夕礼诵:“南无文殊师利菩萨!……”禅坐7昼夜。下东台拜那罗延石窟,因所带食品已吃完,六月初一日回到显通寺,初二起香拜到华严岭过夜,初三拜倒北台后,复继续拜行,拜到中台过夜;初四拜到西台过夜;初五回显通寺,参加六月大法会,功德仍回向父母亲莲位高升。
法会圆满,到大螺顶拜智慧灯,第一夜无所见,第二夜见北台顶有佛灯亮起,飞到台中落下。少顷分为十余灯,大大小小不一。第三夜,又见中台空中亮起三盏天灯,上下浮动,北台亦现四五盏灯。目睹此境,虚云和尚深深地感受到这一佛山圣地的不可思议灵应,即兴赋《五台山》诗一首以赞。诗云:
名山胜概自开天,一万菩萨住五台。
积雪千年僧入定,祥云一朵犼初回。
奇哉金色清凉界,乐也曼殊智慧才。
前后三三是多少,喜师行脚不徒来。
七月初十,礼谢菩萨下山。北行,朝礼北岳恒山。
至此,虚云和尚为超度父母,发心从浙江省普陀山燃香开始,三步一叩头,穿越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河南省、山西省等5省的万水千山,历时两年零十天,拜到了山西省五台山。在这两年零十天中,虚云和尚力克风霜雪雨、酷暑暴晒、饥饿干渴、疾病缠身等种种磨难,一心正念,借境验心,愈艰辛愈心安。两次面对死神的威胁而心中无悔,他的行为感动了文殊菩萨两次化身为乞丐前来救护。他从始至终三步一拜,圆满了宏愿。
[ 本帖最后由 陈了凡 于
17:36 编辑 ]
(63.71 KB, 下载次数: 2)
17:34 上传
百年虚云,万世留芳!
在线时间1150 小时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弟子顶礼叩首虚云老和尚,南无阿弥陀佛,学习虚云老和尚保答父母深恩的大智精神
大家也来顶礼虚云老和尚,报答我们的父母,报答一切众生的恩德。在感恩的世界里学佛永不退转。
(50.85 KB, 下载次数: 2)
17:39 上传
父母恩如海,佛恩永不忘!
在线时间2872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在线时间14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顶礼虚云老和尚,赞叹赞叹啊。。
在线时间6448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4:19签到天数: 2 天连续签到: 2 天[LV.1]初来乍到帖子积分精华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在线时间336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赞叹陈了凡师兄,这可是一个字一个字敲打上来的,今天的80分都给你了,希望能把这本书坚持录入完,然后再请版主把所有的帖子集合成一个帖子,加入精华,让更多的人了解近代伟大的导师虚云老和尚的事迹,永感佛恩!
在线时间336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仔细的看过了之后,真的是心潮澎湃,竟然也动了叩拜五台山报答父母恩的念头,哪位师兄有没有同样想法的,有机会一起参拜?
在线时间382 小时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感动的唏哩哗啦的
想想真是不可思议啊
在线时间382 小时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在线时间1421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顶礼虚云老和尚
南无十方一切佛菩萨
在线时间746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顶礼虚云老和尚!
顶礼虚云老和尚!
顶礼虚云老和尚!
南无文殊菩萨!
在线时间2240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顶礼虚云老和尚
顶礼文殊菩萨
在线时间1150 小时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原帖由 晓愚 于
23:23 发表
仔细的看过了之后,真的是心潮澎湃,竟然也动了叩拜五台山报答父母恩的念头,哪位师兄有没有同样想法的,有机会一起参拜?
看完都有这想法,呵呵。但愿有天能实现。。。
在线时间12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顶礼 虚云老和尚
南无阿弥陀佛
在线时间4041 小时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妙法蓮華素食放生群
在线时间4041 小时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妙法蓮華素食放生群
今天我刚刚看了书上写的这段 实在是巧合和缘分啊
在线时间3102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随喜!赞叹!
南无阿弥陀佛& && && && &&&南无阿弥陀佛& && && &&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 && && &&&南无阿弥陀佛& && && &&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 && && &&&南无阿弥陀佛& && && &&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 && &&&南无观世音菩萨& && &&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 && &&&南无大势至菩萨& && &&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在线时间15545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虚云不见虚,实行亦非实;
堪破三千界,无心为一慈.
Powered by【现代因果】断欲去爱
佛在心中未远游,妙法应在经中求,
一字一句皆良药,对治八万四千愁。
正心诚意敦伦常,克己复礼尽本份,
欲为真佛真儒始,躬身力行写篇章。
尽管书中的一些故事神奇得像童话,但请不要怀疑她的真假,
毕竟那些主人公们,已为他们的故事付出了太多的代价。
一位三十出头的女青年金莹,在向妙法老和尚哭述自己的苦衷:
她十六七岁时偶尔看到过一本释迦牟尼佛传的画册,一下子就抓住了她的心,从此对书爱不释手,以后又陆续看了几本佛教的书,知道有个佛教圣地五台山,一直幻想着去一趟,这个愿望一直到参加工作后,二十七八岁才得以实现。
可是一到五台山她就倍感亲切,而且觉得五台山才是自己的故乡。当她住进寺院客房与出家尼众在一起时,觉得她们才是自己的亲人,这一住竟然忘记了回家,真的把家给忘了,甚至忘记了假期已过,直到有尼师提醒她:“你不上班了吗?”她才猛然想了起来,急忙返回了家。等回到家才知道,家里正准备派人去五台山找她呢,因为离家后没往家打过一个电话,又逾期不回,把她母亲急得犯了心脏病,受到家人一片责备声,妈妈抱着她说:“以后你哪也不能去了,可快急死我了!”
可是这次五台山之行,令她每时每刻都不能忘怀,甚至几次做梦自己都穿着出家人的衣服。没过多久,她下定了决心要出家,可母亲坚决不允许,她问妈妈:“您老也信佛,我出家不是件好事吗?何况家里还有我哥和我姐,孙子您也有了,还怕少我一个不成!您不让我出家,您知道我有多痛苦吗?”可是妈妈说:“你不要说了,只要我活着,谁出家都行,就是不准你出家,你出家会要了我的命你知道吗?”没有办法,她又想到学释迦牟尼佛离家出走,并悄悄地辞去了工作,断了自己后路,临走前给家里留了一封信。
她又回到了五台山,住进了寺院,向住持要求出家,可住持让她先带发修行,看看能不能适应出家生活。没想到半个月后她哥哥就找到了这里,他是在看到她离家信后第二天就被母亲派来找妹妹的,因不知她在哪个寺院,在五台山已找了半个月了,并告诉她,母亲正因她出走犯了心脏病而住进了医院,现在生死都不知道。这一下她不得不随哥哥返回了家里,好在母亲也已在家里躺着,她说:“看来真的出不了家了,可我的心至今还留在寺院里,我都三十多岁了,还没有人身的自由,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每天如行尸走肉一般,真是生不如死,请教师父开示我该怎么办?”金莹一直都是在边擦眼泪边说话,现在竟失声哭了出来。
老和尚等她稍一平静问道:“你还没有断荤腥吧?”金莹答:“没有。”“从明天开始戒除荤腥,每天早起一会儿上早课,晚上晚睡一会儿上晚课,上下班途中,心中佛号不断,或背“大悲咒”,或背“心经”,或背“四种清净明诲”。晚课后坐上它40分钟到一个小时,参“念佛是谁”,或静静回忆自己今生在“十恶业”方面所造之罪,想起来就忏悔,你能坚持这样就如同出家没有两样,多读经书,尤其是“楞严经”更要多读几遍,增长自己的智慧,在家一样可以作弘法利生的工作,随缘度化嘛!你出家的因缘还不到,不要强求,学佛就是要利益众生的,何况是母亲,不能因为自己的愿而伤害了母亲,你出家的时间大约还有三年,如果你真能放下现在的执着,也许还能提前。金莹听完老和尚的话,表示愿意照师父的开示去作。
晚上我陪师父休息时又问起了金莹,所以要出家的前世因缘。
百年之前,有位在五台山修道的年青人,被一个大家闰秀敬仰,有一天这位小姐在丫环陪同下又来到了道观,向道人行礼后递给道人一个包着东西的手帕,道士接过来之后打开一看是一些银两,立即生出感激之心,这样一来二去,就有了感情,道人经不住美色的诱惑,最终与小姐结了婚。为怕熟人议论,带着丫环搬到了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安家落户。婚后两人相敬如宾,丈夫仍喜欢修道,妻子则对他百般呵护,他对她更是情意绵绵。小姐的随身丫环也陪她们终了一生。
今生的金莹就是前世的道人,因为情执重转成了女身。她的母亲就是前生的大家闰秀。而金莹的父亲就是前生小姐的丫环,因为前生作人周正,今生转为男身,仍然对前生的小姐——今生的金莹妈妈关怀备至。
听了师父的开示,令我感叹不已,修道的人若不能断了感情的执着,终不能跳出轮回。
欢迎转载 功德无量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想出家当和尚怎么联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