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少个省已经开展环境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险试点

湖南保监局与省环保厅联合下发《关于深入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_保险公司_保监会动态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湖南保监局与省环保厅联合下发《关于深入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
  湖南保监局协调省环保厅联合下发《关于深入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一是要求各市州环保局对辖区内属于试点范围内的化工、有色、金属矿采选、砷制品、涉镉等高环境污染风险企业进行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排查中发现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企业一律列为试点对象,必须投保环境污染责任险。二是各级环保部门将试点范围内的企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作为日常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并作为核发和换发排污许可证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开展行业准入审查、上市环保核查、申报环保专项资金、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等工作中的重要审查内容。
&nbsp&nbsp&nbsp&nbsp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电话:010-
不支持Flash您所在的位置:
项俊波:环境污染责任险已在30多个省市试点
证券时报网()03月12日讯
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今日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发展绿色金融,其实包含了环境污染责任险的内容,保监会已经在30多个省市进行试点,包括重工业、重金属、印染、化工等行业,去年环境污染责任险的收入28亿左右,风险保障达60%;去年保监会还和环保部研究制定环境污染强制责任险的方案。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APP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新闻APP,是证券时报社提供的官方新闻客户端。主要包括新闻资讯、个股行情公告、热点话题关注等,为投资者提供更多财经资讯。
微信证券时报网
扫描二维码添加《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wwwstcncom)。追求重磅、独家、原创、有用。财经资讯、政策解读、股市情报、投资机会……每日发布,全年不休。
时报财经微信群
创业资本汇
欢迎登录证券时报网
没有账号?我国19省开展环境责任保险试点 望终结政府埋单|保险|责任|环境污染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我国19省开展环境责任保险试点 望终结政府埋单
  □本报记者郄建荣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19个省(区、市)开展了环境责任保险试点,投保企业达4000多家。但是,由于相关法律规定的缺失,目前,要想强制推行环境责任保险仍不现实。
  今年1月21日,环保部与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虽然文件被冠以“强制”二字,但实际上并无法实现。
  《法制日报》记者近日在对江苏省无锡市、云南省昆明市的采访中发现,由于该指导意见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再加上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事实上,各地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强制企业上保险。出台法律规定被认为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根本所在。2007年环境保险推出以来加强立法的呼声不断,然而,5年过去了,不但法律没有出台,环境责任保险反而陷入“叫好难叫座”的窘境。
  环境责任险期望终结政府埋单
  出了大的环境污染事件,企业无力赔偿,最后只得政府掏腰包埋单。这样的事例绝不止陕西凤翔“儿童血铅超标事件”一例。“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埋单”这似乎已经成为我国处理环境污染事件特别是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一种惯用手法。以陕西凤翔“儿童血铅超标事件”为例,污染事件发生了,血铅超标儿童需要救治,企业又无力出资,怎么办?只得政府埋单。
  对于这种救助方式,原环保部核安全总工程师杨朝飞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由政府出资为污染企业埋单,实际动用的是纳税人的钱,他认为,这会引发新的不公。
  环保部有关负责人今日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根据环保部的调查,我国7555个大型重化工业项目中,81%布设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45%为重大风险源,相应的防范机制存在缺陷。
  另据介绍,近年来,我国环境群体事件年均递增29%。
  “污染事故发生后,善后处理没有保障机制,企业应承担的赔偿和恢复环境责任往往不能落实,污染受害人不能及时获得补偿,极易引发社会矛盾。”环保部这位负责人说。而杨朝飞则认为,依靠单一的行政手段已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2007年,原国家环保总局接报处置的突发环境事件达到108起,平均每两个工作日一起。”法规司这位负责人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也就是在这一年,原国家环保总局与保监会联合启动调研,决意推出环境责任保险制度。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08年2月,原国家环保总局与保监会签署了《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从此,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正式在我国推行。
  强制保险仍停留在政策层面
  今年1月21日,环保部、保监会联合发布指导意见,明确建议地方环保及保监部门,争取将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政策纳入地方性法规、规章,或推动地方人民政府出台规范性文件,来推动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工作。指导意见对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企业范围也给予了明确,其中,首推的是涉重金属企业。此外,指导意见还将“高环境风险企业”列为“强制”保险范围。
  “指导意见是有明确规定,但强制推行起来仍面临困难。”江苏省无锡市环保局副局长王晓栋近日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该指导意见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因此,地方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强制企业上保险。他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从2009年至今,无锡市累计参加环境责任保险企业有1270多家,保险责任限额达到20亿元。
  据记者了解,无锡市在全国地级市中环境责任保险是做得最好的地方之一。但是,无锡市高环境风险企业参保率仍然只有50%。
  2009年9月,昆明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实施意见》,在国内昆明是首推环境责任保险的城市。昆明市将辖区内的企业根据滇池的周边分布范围和环境风险等级分为“应当”参加保险和“鼓励”参加保险两类,分别为340家和56家。
  “虽然实施意见规定部分企业‘应当’参保,但是目前只有80%左右的‘应当’企业进行了投保。”昆明市环保局污防处处长李伟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环保部法规司有关负责人告诉《法制日报》记者,2013年4月,湖南湘江流域保护条例以地方法规的形式规定了强制保险制度。据他介绍,这也是我国出台的唯一一个地方条例。
  “威逼利诱”企业就是不上钩
  为了吸引企业投保,地方层面可谓“威逼利诱”用尽了招数,但收效甚微。
  王晓栋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无锡市为了吸引鼓励企业参保,除了做好为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提供政策指导等外,还对投保后当年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企业在续保时给予保费下降10%的优惠,同时,对参保企业完成风险整改的,在企业申报污染防治资金时给予优先解决;对部分规模小、风险低的企业缴纳保费降到1万元。
  在“利诱”的同时,无锡市也使出“威逼”措施。王晓栋说,无锡市把企业是否投保与项目环评审批、“三同时”验收、排污许可证、信用评价等多项制度结合起来。对参保企业不积极的高、中污染和风险行业企业,在等级评定时扣分,并将评定结果与绿色信贷挂钩并通报给中国人民银行。
  事实上,这些政策措施在国家层面也在推行。
  但是,专家认为,综合评价企业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推进5年来的情况,仍然未摆脱“叫好难叫座”的困局。
  就是在无锡市,也出现了“部分地区为了完成任务,将那些规模小,环境风险小的企业纳入了参保范围”的情况。
  期望环保险成为强制险
  可以说,出台环境责任保险立法呼声始终伴随着这项制度的试行。2010年,就有专家表示,已经开始修改的《大气污染防治法》里写入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一章;在目前正在修改的环保法修证案中加入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呼声最高。
  事实上,在环保法的修改过程中,“环境保险、绿色信贷、环境税等经济政策”作为需要补充的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之一曾被着重提出,但是,在环保法修正案二审稿征求意见稿中,却没有相关内容。
  “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列入正在修订的环保法当中,为推进环境责任保险提供法律依据。”这是无锡市环保局的建议。无锡市环保局甚至认为,未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有望成为继交强险之后,全国大范围推广实施的第二个强制险产品。
  本报北京10月14日讯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S]环污险走过六年:十余省市参与试点投保企业2000多家_网易新闻
[S]环污险走过六年:十余省市参与试点投保企业2000多家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报见习记者 冷翠华
  陕西、安徽、河北、辽宁……近期,多个省市纷纷开始推行。这反映出,在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下,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各地推进环境责任险的力度正在进一步加大,但环境责任险要很好地发挥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与省市已有十多个
  从2007年试点算起,环境责任险已经走过6年历程。截止到目前,已经有四川、广东、湖南、山西及江苏等十多个省份开展环境责任险试点工作,投保企业有2000多家,保险金额约200亿元。今年2月份,保监会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首次将“强制”二字与环境责任险相连。这显著加快了各地推广该险种的步伐,试点范围在全国扩大。
  陕西:确定594家企业投保环污险。3月12日,陕西省环保厅和陕西保监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启动陕西省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
  此次确定了594家企业要投保环境污染责任,同时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了保险公司,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大地财险和永安财险4家保险公司组成共同体,共同承担保险服务。其中,人保财险是陕西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共保体的首席保险人。同时,金晟保险经纪公司承担保险经纪服务。
  此次试点工作的实施范围包括涉及重金属的企业;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化品的企业;化工、造纸、印染等企业等。试点阶段,企业可以按照生产经营规模和环境风险等级选择100万元至6000万元共9档责任限额。投保期间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续保时保险公司应当对该企业给予下浮保险费率的优惠。
  辽宁:保险公司已确定。据辽宁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省已经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了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华泰保险等3家保险公司为该省环境污染责任险承保人。同时,强制保险的保障范围、保额保费厘定、环境风险评估、环境事故理赔机制等具体的保险细则也将在近期出台。
  安徽:高危污染企业名录正在拟定。据马鞍山政府官网信息,安徽省已经全面启动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目前,相关工作已经准备就绪,只等高危污染企业名录确定。
  河北:正进行基础情况调研。据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河北省目前正在进行相关行业的基础情况调研,力争年底前该省全省基础工作到位,明年在重金属等行业全面实施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
  探索之路仍漫长
  “从试点到现在的近一个月时间里,我们还没有承接到环境责任险保单,具体的保险模式还在探索之中。”陕西环境污染责任险唯一的保险经纪公司金晟保险经纪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在探索阶段,该负责人不愿透露更多信息。
  这也折射出当前我国的环境责任险还处在发展初期,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并逐步完善,运用保险工具,以社会化、市场化途径解决环境污染损害。
  尽管有2000多家企业已经投保环境责任险,但总体上看,我国环境责任险的推广缓慢,试点效果并不理想,缺乏完善的制度支撑、专业人才的保障,环境责任险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方面,部分企业认为只要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就不会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或者认为买保险会增加企业负担而不愿投保;另一方面,在可能承接到的保单较少的情况下,保险公司难以发挥“大数法则”的作用,一旦发生环境污染赔付,后果可能很严重,因此在推广这一业务时也有疑虑。
  从目前的试点情况看,各地主要还处在推广和险企承保阶段,鲜有赔付案例发生。近期,四川遂宁市和攀枝花市各有一家购买了环境责任险的企业发生了环境污染事故,正在通过保险公司进行理赔。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环境责任险完整周期运作案例的增加,相关经验将不断增加,但对保险企业以及环保部门等相关政府部门的挑战才真正开始。
(原标题:环污险走过六年:十余省市参与试点投保企业2000多家)
本文来源:证券日报-资本证券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试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