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美元的人的生活和普通美国中产阶级级相比有什么不同

-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美国中产阶级真实生活 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阔绰
来源:网易家居综合作者:
美国中产阶级真实生活 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阔绰
近来看见很多文章探讨国内中产阶级的标准和生活,比如有以家庭年收入达8万以上的划分标准,也有以有房有车为要求,也有进一步指出应该以有房有车无贷款为前提。
甚至还有人提出具体的生活标准,比如某所谓成功男士觉得中产的标准是吃饭上哪家餐厅、饮料得是咖啡、衣服手表得是什么牌子。
这个标准有点荒唐,穿衣吃饭个人有个人的喜好,有千万富翁喜爱粗茶淡饭的,也有工薪阶层节衣缩食买名牌包的;这样的标准同时反映我们社会现在过度追求物质、急于用名牌来证明自己成功或幸福浮躁心情。
中产阶级的提法来自西方,在美国,最早对中产阶级做出学术界定并分类是在1951年,但是不同的学者对中产阶级的界定有不同的标准,根据这些标准,美国有25%---66%的人口可以划分为中产阶级。
后来的学者还对中产阶级群体进行了细分,比如上层中产阶级和下层中产阶级。虽然各个学者对中产阶级划分有不同的标准,但是相同的是他们都是根据家庭年收入、从事的职业、教育程度来划分的。受过大学教育是中产阶级的最基本的一个条件。
美国的中层阶级占到一半或者65%(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因此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消费的最大群体,进而他们生活是否稳定对社会是否稳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美国的中低收入者例如工人阶层、穷人群体在税收、福利方面都得到政府的救济和帮助。
至于中产阶级的生活似乎也有一定的标准,一栋房子,一到两部车,甚至一两只宠物是美国中产阶级生活最生动的描述。
不过车在美国并不是有权、有钱人士的专属,而只是必备的生活工具,因为在美国除了大城市外,并没有我们国内品种齐全的交通工具,而且美国人大都喜住郊区,因此拥有车辆是生活必需品。
美国房价远比国内便宜(房价和当地居民收入比)。美国中等大小房屋(独立式房屋)全国平均价位18万的样子,居民年家庭收入去年为5.9万,因此置房的压力没有国内大。
但是美国绝大多数人都只有一套房子,我想原因一是因为美国炒房成本太高:地产税每年交,一般为房屋价格的1.5%-5%,各个州各个郡规定不同;
其二是美国再好的单位,包括政府机构都不会为员工分配住房,像国内好的国有垄断单位及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可以享受福利分房或者低于市场价购房然后出售获得巨额盈利自己再购房的现象不存在。
除了超级富豪,美国人买房都会贷款,包括美国现在的总统和副总统,除了他们习惯今天花明天的钱以外,还因为贷款的利息可以减税,而且一但国家大的经济环境不好,政府会出台一些救助屋主的政策。
和国内那些富裕中产家庭个个拥有几套住房,热烈购买奢侈品不同的是,美国的富裕中产更在意的是享受每一天的生活,比如海外度假、在花园里建游泳池,购买船舶等。
在美国中产阶级都有还款的压力,而且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失业,在国内的国有单位、机关上班一般只要无重大道德或职业上的大差错,可以在一个单位混到退休。
而美国除政府外几乎都是私人公司,工作不努力可以让你走人,银行上班的,出过几次差错的,考核老在后面的也得走人,还有很多理由可以解雇员工。失业后没有找到工作,有没有储蓄缴纳贷款的,几个月后银行就会拍卖房子。
和国内比,美国中产阶级比较无忧的是医疗,当然前提是得有一份工作,美国的绝大部分公司都提供医疗保险,包括那些几个人的小公司,店铺等,很多公司为兼职人员提供全面的保险——我以前兼职时,也是医疗、牙科、眼科、人寿险等保险全部都有。
一般的小病,得先去看自己的家庭医生,每次的费用大概在20美金左右,包括一些检查,笔者这段时间背疼,先后做了血液检查,超声波,背部扫描,甚至CT等,每次检查的费用也就是10-20块,有时还不付。
进医院也是绝大部分费用由保险公司承担,很多公司还规定了自付的最大比例,比如我们银行有两种,一种保险是自己年最大自付额度为1500美金,一种是3000美金(都是指进医院的手术治疗等)。
在教育费用上,美国中产阶级也要轻松很多,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免费,家庭贫困或者低收入群体孩子还能在学校享受免费早餐、午餐,甚至有些学校还允许他们带些回家给家人享用。
不过美国幼儿园和托儿所很贵,因此很多女性都选择在家里将孩子带到6、7岁再回到职场,移民则通常将孩子送回自己的国家或者接父母来帮着带孩子。
美国大学学费也很昂贵,在自己所在的州读大学比较便宜(学校对自己州的学生学费有很大的优惠),但是夸州又是名校就很贵了,不过美国学校一般为学生设有一些顾问,为他们设计合适的融资途径,比如学生贷款,兼职工作,奖学金等。
日常生活:我接触到的家庭(常来往的)家庭年收入大都在25-40万美金,在美国他们也属于富裕家庭或者最上层的中产家庭了,但是感觉他们的生活远远没有我看到国内的那些好单位的普通员工过的阔绰。
房子大都是一套,夏天的衣服、鞋子上一百美金她们觉得很贵,周一到五也都自己在家煮饭,也少有每周都去美容院,或者下班后去桑拿按摩的(不过这个在美国并不流行,大部分人都是下班就回家)。
我想很重要的原因是美国的税收和其它政策都是典型的劫富济贫,这些收入听上去很高,除掉税金、保险,一般都没有了,而且很重要的是美国的公司是不会为员工“合理”避税的,上税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分的股票,甚至加班,可以说是你得到的每一分钱都得纳入税收的范围,他们也没有任何隐性的收入。
例如一家保险公司在新州的CFO拿到10万美金的年终奖,可是扣除了税金、保险就只有五万了。我家先生的年终奖也是扣了税和保险也就只有一半了。我记得以前在中行上班时发的节日奖、季度奖、年终奖,从来就没有交过税,不知道现在是否有所改变?
所以综合来讲,美国的中产阶级在医疗、教育费用上,不太有后顾之忧,他们不用为还没有将来的疾病和未来孩子的教育拼命攒钱,没有那种因为没有一定存款而心里恐慌的感觉。
他们也没有抚养老人的负担,虽然美国的养老体系和西欧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绝大多数老人都有自己的社会保险金,老人医疗保险等,而且美国的老人很多70多岁还照样工作,子女在父母遇到困难还是会给与经济上的帮之,但是整体讲,美国大多数人并没有赡养老人的负担。
但是在另外一方面,他们又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富有和阔绰,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还挺节约的(仅指大多数人而言)——他们用折扣券,衣饰包类不追求名牌,也不会天天去餐厅吃饭,去餐厅吃饭点菜也没有点上一大桌的豪爽和气派,
更不去高档场所按摩桑拿。
他们最典型的生活是下班回家和家人呆在一起,分担家务,陪伴孩子,发展自己工作外的爱好,周末出去吃饭、去教堂、也去看电影,打球,夏天在自己的花园里BBQ,休假时带上全家去沙滩度假,条件好的出国旅游。
除了孩子小时而那时双方都上班要雇请保姆外,其它时候美国中产阶级都很少会请保姆。
美国中产阶级为什么不买奢侈品
圈子和阶层住在街对面的卡梅隆一家是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
美国中产阶级为什么不买奢侈品
男主人安东尼是一家金融机构的中层管理者,太太梅丽尔是一位小学教师,收入属于上层中产之列。可每次看到这对夫妇,发现两个人的衣着打扮都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美国中产阶级为什么不买奢侈品
2008年年底,我所在的社区要举办新年派对。这也是我第一次出席正式的社交活动,所以特意花300美元租下了一件老款普拉达礼服,希望它能帮忙撑撑场面。
美国中产阶级为什么不买奢侈品
我想梅丽尔也会在这种场合亮出自己隐藏很深的“实力”。可当晚,她只穿了一件湖蓝色的CK礼服,让我大跌眼镜。而梅丽尔对此的解释是,选择CK符合她的中产阶级身份。
美国中产阶级为什么不买奢侈品
梅丽尔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山鸡不会因为背上插了几根五彩斑斓的羽毛就变成孔雀。其实,美国人也不是不喜欢高端品牌,但奢侈品的消费者大多只限定在固定人群,比如企业金领、时尚界人士、演艺明星、职业运动员等。
美国中产阶级为什么不买奢侈品
美国人没有“面子”的说法,人们不会因为虚荣心而花几个月的薪水去买一双LV(路易威登)的鞋子。不仅成年人如此,年轻人也完全不会打肿脸充胖子。
美国中产阶级为什么不买奢侈品
有一次在超市遇到梅丽尔的儿子马克,看他正在认真地挑选Levis(李维斯)牛仔裤的打折款。我问他为什么不去专卖店购买刚上市的主打新款,马克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
美国中产阶级为什么不买奢侈品
“我父母并不是什么有钱人,即便我穿上Levis的新款,也变不成‘富二代’。再说l8岁之后我还要赚钱养活自己,那时就更没有什么钱买名牌货,所以现在这样挺好。”
美国中产阶级为什么不买奢侈品
看着一脸淡然而满足的马克,我开始心疼当初租用那件普拉达礼服用掉的300美元了,爱面子可真能害死人。
美国中产阶级为什么不买奢侈品
个性与品位慢慢地,我发现美国人之所以对大牌奢侈品不那么感冒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在美国能够买到的品牌实在太多,人们的选择面很宽。
美国中产阶级为什么不买奢侈品
有一年圣诞节前,和同事珍妮去逛“梅西百货”。因为早就听说珍妮从祖父母那里继承了一大笔遗产,她平时的消费水准也和普通的打工族不一样,所以很好奇她会给老公和儿子买什么贵重的礼物。她很快选中了两条男士围巾。
美国中产阶级为什么不买奢侈品
我拿过价签看了一眼,天哪,还真是不便宜呢,和临近柜台的Burberry(博柏利)简直不相上下。我问珍妮:“既然价位都差不多,怎么不给你老公买那条Burberry的格子围巾?”
美国中产阶级为什么不买奢侈品
珍妮用不解的眼光看着我,拿出围巾,从花色到样式,从设计到质地,说得头头是道。最后,她问我:“价格相差不多,性价比却不一样,如果换成你,会选哪个?当然是品质好的那个呀。我为什么要为那些大牌的天价广告费买单呢?”几句话说得我哑口无言,美国人注重现实,不玩虚的,这点我算是领教了。
美国中产阶级为什么不买奢侈品
其实,美国人不愿意用大牌来包装自己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他们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就把个体看得高于一切,喜欢彰显个性,标新立异,把自己搞得越小众越好,选择那几个所谓的大牌,显然并不能帮助他们实现这个目的。
美国中产阶级为什么不买奢侈品
2012年6月,老公所在的证券公司要举办一场慈善晚会,我也在受邀之列。
美国中产阶级为什么不买奢侈品
因为听说大名鼎鼎的“股神”巴菲特和比尔·盖茨都在嘉宾名单里。当晚,我利用两次近距离的机会仔细观察了两位“领衔主演”的衣着,发现无论巴菲特还是盖茨,都选择了小众品牌的正装。
美国中产阶级为什么不买奢侈品
我拉住老公同事的太太索菲,问她巴菲特和盖茨的正装是什么品牌,结果这位时尚杂志的资深编辑居然也一头雾水,找不到出处。
美国中产阶级为什么不买奢侈品
不过,索菲对此也做出了极有道理的一番分析和解释:像巴菲特和盖茨这种人物,完全不需要用一套杰尼亚来验明正身,他们都是热衷于慈善事业的低调之人,如果真是穿了杰尼亚,反倒显得流于庸俗了。
美国中产阶级为什么不买奢侈品
个人与家庭越深入美国人的生活,我就越觉得他们的金钱价值观与众不同。相较于用奢侈品来往自己身上贴金的中国人,美国人则更愿意把钱投入维系家人情感以及家庭基础建设上。
美国中产阶级为什么不买奢侈品
蒂芙妮是我常去的那家健身会所的瑜伽教练,日常生活中她总穿着很休闲的平价衣服进进出出,所以当她告诉我为了去看一场丹佛野马队的比赛,她居然给全家每个人都买了一套400美元起价的标准橄榄球套装后,我半天都没有合拢嘴。
美国中产阶级为什么不买奢侈品
我问:“蒂芙妮难道不想用这些钱给自己添置一些上档次的新衣和鞋子吗?”
美国中产阶级为什么不买奢侈品
她眨着一双湛蓝的大眼睛微笑着说:“和装扮我自己相比,我更愿意花钱为家人做一些事情。”很多人都认为美国人的亲情观念淡薄,家庭概念也不太强,可事实上,美国人是十分重视与家人的感情联络的。
美国中产阶级为什么不买奢侈品
后来我发现,即便是收入有限、生活节俭的中下层美国人,也不会积攒一笔钱用来给自己买大牌货,而是为家中添置、更新大件的用品。
美国中产阶级为什么不买奢侈品
有一次,给我们家做固定小时工的露西跟我请假,说她给家里买了一台双开门的冰箱,我问她冰箱是什么牌子的,露西一脸骄傲地答道:“Kenmore(肯摩尔)。”这个牌子的冰箱可不便宜。
美国中产阶级为什么不买奢侈品
“对于我来说,能让老公在下班后痛快地喝上冰镇啤酒,让放学的孩子们吃到可口的冰淇淋,这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看着露西那朴实憨厚的笑容,我打定主意:过几天也给家人换一台超级好用的大冰箱。
美国中产阶级为什么不买奢侈品
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有些人倾尽金钱把大牌穿在身上,而美国人却用金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为家人和家庭谋福谋利,哪个更有价值?你的答案是什么?
1.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如果只从收入角度,中产阶级指的是年收入在5000美元(约3.1万人民币)35000美元(约34万人民币)之间的人群。
2.整体来说,这些人不愁吃穿,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购买力。不过这只是世界范围的数据,具体到不同国家标准又不尽相同。
3.先来看下大英帝国的。
4.要说什么是英国中产阶级的标准,其实在英国人自己也没有弄明白,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5.根据《每日邮报》在2013年的一项社会调查,就经济收入出发,普通英国人认为过上这样的人自己你就可以贴上“中产阶级”的标签了。
6.首先是要有一份全职的工作,平均年薪超过2.4万英镑(约23万人民币);如果另一半的收入差不多,两个人的年薪达到4.3万英镑(约41万人民币)。
7.然后还有拥有一套平均价格27万英镑(约260万人民币)左右、有三个卧室的住宅。
8.家里有1-2辆汽车,品牌通常是美国福特、日本丰田、美国沃克斯豪尔或同等级别的品牌。
9.有平均价值超过2.6万英镑(约25万人民币)的存款或投资。
10.不过,对于英国人来说,经济收入还真不算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家庭出身、教育背景等软性因素也会影响英国人对中产阶级的判定。
11.就算你挣得钱比我多很多,就算你开着兰博基尼、戴着百达翡丽,就算你在Instagram上不断炫耀你的车子、房子和票子,但只要你一张口,你的口音就出卖了你“乡下人”的身份。
12.再一看你的教育背景,非名校背景,另外还听说你对骑马和高尔夫一窍不通,平时很喜欢去酒吧看足球(尽管足球是英国最流行的运动,但有时候还是被归为工人阶级的趣味)——所有这些,对于身为“城里人”的英国中产阶级只能对你“呵呵”。
13.在《北京人在纽约》这部电视剧中的片头,有这么一句话:“如果你爱一个人,就把她送到美国,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也把她送到美国,因为那里是地狱。”从这句话中足见美国社会的复杂。
14.在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丹尼斯·盖伯特 (Dennis Gilbert)所著的《美国社会阶层》(The American
Class Structure)一书中,他从经济收入角度,给出了一个大致的划分依据。
15.上层中产:占总人口的15%左右,平均年收入10万美元(约62万人民币)以上,主要职业为律师、医生、会计师、作家、编辑、工程师等,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
16.下层中产:占总人口的32%左右,平均年收入3.5万美元(约21万人民币)以上,主要职业为普通工作人员,接受过一些教育。
17.2015年5月,《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的一篇报道指出,在美国界定中产阶级非常棘手,不同的地方的中产阶级有不同的平均收入。根据2013年美国的社区调查(2013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美国一间独立性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分析出了美国不同州的中产阶级收入级别对照表。
18.想要挤进中产阶级的行列,在马里兰州是最难的,平均年收入要达到7.2
万美元(约44万人民币),在密西西比州是最容易的,平均每年赚3.8万美元(约24万人民币)就能为自己贴上“中产阶级”的标签。
19.不过话说回来,在美国即使年薪超10万美元,生活也不是非常轻松的一件事,因为要支付联邦税、房贷、房租、各种保险。
20.剩下的银子还要养家糊口、应付一家人的吃喝拉撒睡,孩子的教育开销,最后口袋里也所剩无几。
21.在众说纷纭的德国社会中,一份由德国不莱梅大学贝塔斯曼基金会和德国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指出,从经济角度来说,如果一个德国人的经济收入为全德国平均工资的70%到150%之间,那他/她就是中产阶级的一员。
22.举个栗子,一个拥有两个小孩的四口之家,月收入在2400欧元(约1.6万人民币)到5000欧元(约3.4万人民币)之间的家庭,都可以被划分为中产阶级。
23.根据贝塔斯曼基金会的研究报告,德国中产阶级占总人口的58%左右,构成十分复杂,没有明确的职业界限,包括建筑师、公务员、律师、艺术家、教师、音乐家、记者,甚至政治家等多个职业类别。
24.不过他们都拥有一个相似点,就是非常重视生活品质。
25.日耳曼民族是出了名的严谨,大部分中产阶级居住环境虽谈不上奢华,但是在装修、家具等方面的选择却格外用心。
26.高质量的沙发、床垫、甚至烧烤架、啤酒起子都会一丝不苟。
27.家庭用车方面,基本上都是支持“国货四大件”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中的中高端车型。
28.作为金砖五国之一的印度,已经吸引了众多国际目光。近年来印度经济的迅速发展也造就了中产阶级的崛起。
29.根据麦肯锡的发布的数据报告,平均年收入在20万卢布(约2万人民币)到100万卢布(约9.8万人民币)的家庭,都可以算作中产阶级,总人数约2.5亿。
30.制造印度中产阶级的“工厂”很多,比如房地产、跨国公司、金融行业以及软件行业。
31.相对于其他国家,印度的中产阶级的崛起还处于起步阶段,贫富差距严重,他们的日子也和其他国家的中产阶级不一样,没有多少人有房有车。
32.根据印度理工学院交通研究与伤害预防研究项目的报告,印度只有4.7%的人口拥有汽车,9.5%的人口拥有电脑、21%的人拥有摩托车、47.2%的人口拥有电视。
33.同样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中产阶级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同样是众说纷纭。
34.中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2004)将现阶段家庭财产达到45万元人民币作为划分中产阶级的重要标准。
35.2010年,《福布斯》为中国中产阶层下了一个定义:城里人,年龄在25至45岁之间,拥有大学学位,是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和企业家,年收入在1万美元(约合6.2万元人民币)到6万美元(约合37万元人民币)之间。
36.亚洲开发银行在2010年发布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2010年关键指标》中,界定每天消费2到20美元(约12到124元人民币)的人可以被称为中产阶级。中国社科院2011年的《城市蓝皮书》中,认为年均可支配收入在1.6万到3.7万人民币之间的也算中产阶级。
37.相对于各种机构的各种统计数据,老百姓为中产阶级有一个更为简单的划分:新式“三大件”:车子、房子、票子。38.曾经作为中国中产阶级标签的“三转一响”已经更新换代,但经济因素在划分中产阶级的标准中还是起关键性作用的。
38.曾经作为中国中产阶级标签的“三转一响”已经更新换代,但经济因素在划分中产阶级的标准中还是起关键性作用的。
  美国的中产阶级在医疗、教育费用上,不太有后顾之忧,他们不用为还没有将来的疾病和未来孩子的教育拼命攒钱,没有那种因为没有一定存款而心里恐慌的感觉。但他们又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富有和阔绰,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还挺节约的。
  (来源:欧洲移民家园)
  美国中产阶级即使有钱,他们也绝对不会为了买奢侈品来炫耀,他们会用来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相关阅读:美国中产阶级为什么不买奢侈品
  了解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真实生活后,一起来看看世界各国中产阶级的标准又是什么?
  相关阅读:各国中产阶级生活标准怎么样
欢迎关注“南方新闻网”公众号(微信上长按二维码识别 )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美国中产阶级生活花费:年入8万花钱也得悠着点_网易财经
美国中产阶级生活花费:年入8万花钱也得悠着点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美国收入多少才能过上中产生活?答案是:一对夫妇带有两个未成年孩子的四口之家,需要年收入在4美元之间。而在经济不景气的当下,支撑中产生活的几大要素都是要以支出作为代价的。
在美国收入多少才能过上中产生活?标准的答案是一对夫妇带有两个未成年孩子的四口之家需要年收入70000美元。但十个指头不一般齐,过中产生活的收入也就变成了四口之家的年收入可以在4美元之间。而按照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在全美四口之家家庭中,收入最低的25%家庭年平均收入为50800美元,收入最高的25%家庭的平均收入为122800美元,而四口之家的年中位收入为80600美元。设立家庭理财规划是过上中产生活的一个基础,因为不论是收入低还是收入高的家庭都会面临生活开支加大的挑战,而要想维持较为舒适的中产生活,就要合理规划家庭的储蓄和支出,因为支撑中产生活的几大要素都是要以支出做为代价的。
收入多少才能过上中产生活
在美国论及有句笑话,说的是人人都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即使是收入百万、千万的人也不愿意称自己是富翁,而是喜欢以中产阶级自居。至于低收入家庭也不愿意带着穷人的“高帽”,干脆也把自己列入中产阶级行列的一员。事实上,在美国能过上中产生活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特别是中上中产阶级家庭的收入和资产差不多等于一个小富人。那么在美国人心目中,什么样的收入才能过上中产生活呢?
根据皮尤民调公司最新的调查,在美国人心目中一个四口之家要过上较为舒适的中产生活,年收入要在70000美元。这样的收入水平过上中产生活应当说比较靠谱,美国学者曾把年收入75000美元列为金钱可以带来幸福的临界点,年收入低于75000美元,就会有差钱的感觉,而人这一差钱,那就不幸福了。要想幸福也不是非要金山银山,收入一但超过75000美元,金钱就对幸福感不起大作用了。不过人过日子,每家的过法会不同,多少收入才能满足中产生活的需要,掰开指头算那也是五个指头不一般齐。论及过中产生活,白人说年收入需要70000美元,黑人讲怎么地也得75000美元,讲西班牙语的南美洲移民要求不高,50000美元就够。
年龄不同、有妻儿老小和单身汉过日子的人,对多少收入可过上中产生活的的答案也不一致。18至29岁人群认为70000美元足够了,30至49岁人群表态哪得需要76000美元,50至64岁人群也不甘心,怎么地也需要75000美元。65岁以上老人最省心,年收入55000美元就能让他们过上个中产生活。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就是有文化,这一有文化什么事情都得来个高标准。年收入80000美元是大学以上学历者对过中产生活的收入要求,高中学历以下的人就不能这么攀比了,他们认为年收入60000美元就可以享受中产生活了。
收入越高对过中产生活的收入要求也越高,收入越低过中产生活的门槛也随之下调。年收入30000美元以下的人群最容易打发,40000美元是他们过中产生活的门槛。年收入3美元之间的人群也很实际,只要收入达到60000美元,就铁定可以过上中产生活。年收入5美元的人群是地地道道的中产阶级,他们心目中过上中产生活的收入标准也就就是金钱能最大限度带来幸福的标准,年收入75000美元。而年收入100000美元以上人群,基本上就是奔小富人去的主,要让他们和其他收入人群看齐是做不到的,这类收入人群把过中产生活的收入定为100000美元,可以说是进一步提高了中产生活的标准。
表1:四口之家过中产生活年收入要多少调查一览表(美元)
收入100000以上
收入30000以下
东部地区居民
大学以上学历
中西部地区居民
南部地区居民
高中以下学历
西部地区居民
美国四口之家的年中位收入是多少?
以上谈的是过中产生活需要的收入情况,同时中产生活也与家庭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追求密切相连,按照美国商务部对中产阶级的调查,美国家庭要过上中产阶级生活,以下几大要素是不可缺的。首先是要拥有住房、其次是每个成年人要有一辆汽车、接下来是孩子能够接受大学教育、大人孩子有医疗保险、还有退休时生活要有保障、最后是家庭每年可以去度假。
一对夫妇带有两个未成年孩子是典型的美国家庭结构,这类家庭构成了中产阶家庭的主体。在美国四口之家家庭中,收入最低25%家庭年平均收入为50800美元,收入最高25%家庭的平均收入为122800美元,而四口之家的年中位收入为80600美元。虽然同为四口之家,但年收入50800美元和年收入122800美元的家庭在生活上会有很大的差异,即使这些家庭的生活均可称之为中产生活,但在生活上的各类支出上会有紧有松。设立家庭理财规划是过上中产生活的一个基础,因为不论是收入低还是收入高的家庭都会面临生活开支加大的挑战,而要想维持较为舒适的中产生活,就要合理规划家庭的储蓄和支出,因为支撑中产生活的几大要素都是要以支出做为代价的。
四口中产家庭的基本开销
年收入50800美元的四口之家可以过上中产生活,但生活上的挑战比较大,这类家庭更需加强理财规划,而且在家庭支出上不可太高攀。年收入50800美元的家庭支出的最大项目是食品、服装、水电煤气等基本生活消费,一年的支出约需要17900美元。可以说这类家庭还是处于中产生活的原始阶段,先保证丰衣足食、吃穿不愁,然后再锦上添花。这锦上添花的事头一件就是要拥有自己的住宅,
年收入50800美元的家庭应当说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实现住房梦,他们可以买的起房,但住宅价值属于大众化。按照这类家庭的收入如果购买150000美元以下的住房不会对家庭生活造成太大的压力,每月房贷、地产税支出10900美元也在情理之中。
拥有汽车好处是方便、但汽车的支出不小,也容易成为家庭的财务负担。美国中产生活的一个要素是每个成年人拥有一辆汽车,夫妇家庭如果拥有两辆汽车,买名牌车不现实,不管是新车还是二手车,每辆车的购价不要超过7500美元也算凑合。这样一年下来汽车的分期付款、汽油钱等化费要在7900美元。有工作的人大多会由雇主提供医疗保险,但孩子的医疗保险父母还需掏出一笔钱,一年的全家医疗保险支出3800美元,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两个孩子要上大学,父母就要未雨绸缪,每年为孩子的大学教育费用积攒1800美元。但在实际上即使父母每年能为子女教育经费攒下1800美元,要供孩子上大学费用还是差了一大截。家长辛辛苦苦积攒下的教育费用只能满足孩子上两年制社区学院和两年大学的部分费用需求,除了需要教育贷款外,子女还必须住在家中以节省住校的花销。
退休储蓄是少不了的,否则老了没钱养那就不是中产阶级生活了。好在退休储蓄上自己拿一部分钱,雇主也补贴上一些钱,一年退休储蓄积攒1000美元,也算是为养老尽尽心力。家庭度假能成为中产生活的一部分自有它的道理,这就要有劳有逸。考虑到年收入50800美元的家庭年年全家度假有点太奢侈,两年来一次,每年平均度假支出平均下来1500美元还可以接受。收入低缴税自然少,按照年50800美元的收入,一年缴税6000美元,税率在11.75%,也算合理。
年入8万花钱也要悠着点
年收入80600美元的家庭过的是典型的中产生活这已不容质疑,按照美国中产生活的标准,年收入80600美元的家庭在生活支出上其实也要悠着点花钱才行,尽管生活质量看起来有所提升,但要化的钱也水涨船高,稍不留意也会入不敷出。
在住房上,年收入80600美元的家庭如果购买0000美元的住宅可以说经济上完全承担得起。美国的中位房价在180000美元左右,200000美元以上住宅在美国大部分地区还算不错的住宅。在住房上的开支每年约在17600美元,负担不算太重。在生活上的支出也是年收入80600美元家庭所有支出的大项,每年需要23200美元,看起来即使是过上中产生活,这吃穿和日常生活的开销也是头等大事。
收入高了,消费起来也就有点高标准了。年收入80600美元的家庭在买车上就有了底气,不需要买二手车代步,夫妻俩每人买辆20000美元的新车基本上不需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当然要享受就需付出,每年汽车开销起码需要12400美元,比年收入50800美元在汽车上的开销要多出4500美元。
在医疗保险支出上,年收入80600美元家庭的年支出要5100美元,这主要是因为低收入家庭可以获得政府的一些补助,而收入高了自然就得多从自己的腰包里掏钱。年收入80600美元的家庭算是经济条件不错,因此送孩子上大学最起码可以选择公立四年制大学,家长每年要为子女的教育费用积攒4200美元,同时子女需要获得奖学金或是一部分教育贷款,这样才能保障他们的大学教育顺利完成。
在退休储蓄上,这类收入家庭的支出也会高一些,一年大约需要投入2500美元。至于家庭度假的花销那也是省不了的,每年一次家庭度假至少也需要3000美元。以上的花销是为家庭生活而出手,而最后还要为“山姆大叔”做贡献,收入多了,这税也多,赋税支出一年大约需要12400美元。
高收入中产家庭开销也大
人们常说收入高,这日子自然好过,但收入高的家庭也有难念的经,钱多了是好事,但需要花钱的地方也多。不过肥水不流外人田,花出去的钱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这也算是能挣会花。在年收入122800美元收入的家庭,当仁不让可以买得起大房子,至于叫不叫豪宅只能因地宜。这样收入的家庭购买的住宅价值可以在40万元左右,每年用在住宅上的开销约在30400美元。医疗保险支出与8万元收入家庭的支出差不多,一年5100美元。购买汽车可以稍微奢侈一点,每辆汽车的价钱可以在30000美元,如果只买一辆车,就可以享受一下豪华车的风光。尽管如此,一年在汽车上的花销15400美元基本上可以应对。
收入高了,对食品、服装的要求就会来点高标准,一年下来围绕着家庭生活的支出需要30300美元,仅比住房支出少了那么一点点。子女教育储蓄每年需要6800美元,这样可以供孩子上四年制私立大学。年退休储蓄可以多放一些,4100美元可谓不算多。至于家庭度假,就不要紧紧巴巴了,一年两个星期的度假,也就是花费6100美元。挣得多不仅花的也多,更重要的是交的税也多。年收入122800美元家庭一年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需要24600美元。
表2:四口之家中产生活的基本开销(美元)
50800收入家庭
80600收入家庭
122800收入家庭
年住房支出
年医疗保险支出
年汽车支出
子女教育储蓄
家庭度假支出
年退休储蓄
年生活支出
近八成中产对家庭生活感到满意
收入高、有钱了,这就叫向中产阶级跨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但作为一个社会阶层,中产阶级还要拥有其社会价值和生活观。美国中阶级所具有的社会价值观包括:对人生活未来要有规划、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通过辛勤的劳动和教育提升自身的经济地位、能够使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有能力应对生活中的艰辛、有能力不断积累家庭财富、遵守法律。对于生活状况,虽然多数中产阶级家庭感到历尽艰难,但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还是较高的。在皮由中心所做的民调中,78%的中产阶级受访者对家庭生活感到满意,67%的人对现有的住房条件满意,61%的人对子女的教育状况感到满意。对于家庭财务状况,感到满意的人数比例只有32%,由此可见“差钱”成了中产阶级家庭在过去10年最大的困扰。当然“差钱”不仅仅是中产阶级面临的困扰,整个美国社会似乎得上了“差钱症”,美国高收入家庭也仅有49%的人对家庭财务状况感到满意,而低收入家庭对家庭财务状况感到满意的比例只有13%。
中产阶级经历了10年失落之痒,反映了中产家庭在生活上面临的挑战。而好的消息是,尽管日子变得艰难,但近八成中产却对家庭生活感到满意。根据调查,在18至24岁中产家庭中,有69%的家庭对生活感到满意。在25至34岁中产家庭中,有86%的家庭对生活感到满意。在35至49岁中产家庭中,有83%的家庭对生活感到满意。在50岁以上中产家庭中,有74%的家庭对生活感到满意。在已婚的中产阶级人群中,有84%的人对生活感到满意。而在未婚中产阶级人群中,有69%的人对生或感到满意。有孩子的家庭养儿育女花销大,但在美国有18岁以下孩子的中产家庭中,有84%的家庭对生活感到满意。而在没有18岁以下孩子的中产家庭中,对生活感到满意的家庭比例为75%。看起来尽管养孩子操心费力,但有了孩子就等于为生活带来了乐趣,虽然辛苦,但却也可以体验到生活中阖家欢乐的幸福。
这年头住房是大事,房地产泡沫让一部分美国人的住房梦成了噩梦,但仍然有近七成的中产家庭对现有的住房条件感到满意。在拥有住房的中产家庭中,有77%的家庭对住房条件感到满意。而在租房的中产家庭中,只有46%的家庭对住房条件感到满意。如果从年龄段观察,年龄越大的中产家庭对住房条件满意的比例越高,这说明年轻人在拥有住宅上还不尽人意,而老年人的住房家底相应来说比较厚实。在18至24岁中产家庭中,有56%的家庭对住房条件感到满意。在25至34岁中产家庭中,有60%的家庭对住房条件感到满意。在35至49岁中产家庭中,有67%的家庭对住房条件感到满意。在50岁以上中产家庭中,有72%的家庭对住房条件感到满意。
本文来源:理财周刊
作者:乔磊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虎证券 中产阶级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