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全域经济开放程度衡量指标发展的指标有哪些

请输入您的产品关键词,多个词请用逗号隔开(例:变压器,电缆)
您当前位置:&&&&&&&&&
全域旅游统计指标体系课题研究及旅游宣传招标公告
全域旅游统计指标体系课题研究及旅游宣传招标公告
来自:中国采招网(.cn/)
招标业主 招标代理
注册即可查看免费招标信息&&
服务热线:400-810-9688
如果您已经是会员请先
贵阳市花溪区政府采购中心申请全域旅游统计指标体系课题研究及旅游宣传采购项目项目将采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现将有关情况向潜在政府采购供应商征求意见。潜在政府采购供应商对此公告有异议的,应在公示期内,采用实名制书面(包括联系人、地址、联系电话)形式将意见反馈至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并同时抄送相关财政部门。
一、项目名称:全域旅游统计指标体系课题研究及旅游宣传采购项目
二、项目编号:GZMC-ZD********或后可见
三、采购货物或服务情况:
采购主要内容
采购的货物或服务说明
全域旅游统计指标体系课题研究及旅游宣传
品目一:全域旅游统计指标体系课题研究;品目二:旅游宣传
采购预算:385000元
四、采用单一来源方式的原因及相关说明:
品目一:根据国家旅游局《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征求意见稿)》“建立全面反映旅游综合贡献的统计体系”要求,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必须确保花溪区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率达到15%以上,旅游新增就业占当年新增就业的20%以上。为实现该项创建指标,花溪区旅游局会同花溪区统计局多次征询贵州省旅委与贵州省统计局的指导意见,拟委托相应团队开展课题研究,对花溪区旅游统计指标体系进行科学测算。贵州财经大学团队为全省唯一开展过旅游指标体系课题研究的专业团队,其团队负责人在贵州省从事旅游统计指标研究具有丰富的经验。故采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品目二:为全面宣传花溪旅游资源,提高花溪在全国的知名度,扩大花溪旅游资源影响力,花溪区旅游局在《中国旅游报》推出两期宣传专栏,贵州高地时代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系中国旅游报社在贵州省经营发行 独家代理机构,故采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
五、拟定的唯一供应商名称及地址:
供应商名称
贵州财经大学
贵阳市花溪区
贵州高地时代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贵阳市省府路
六、专业人员论证意见(对相关供应商因专利、专有技术等原因具有唯一性的具体论证意见):
中国采招网(.cn),
七、专业人员情况(姓名、工作单位和职称):
八、公示期限:
九、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1)采购人名称:贵阳市花溪区政府采购中心
地址:贵阳市花溪区政府内
联系人:张荣海
联系电话:****-********或后可见
(2)采购代理机构名称:贵州明诚招标有限公司
地址:贵阳市云岩区北京路银海?元隆广场第3幢5层3号
联系人:孙成作
联系电话:****-********-***或后可见
十、ppp项目:否
贵阳市花溪区政府采购中心
供应商服务
供应信息发布
采购商服务
手机客户端
微信公众号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810-9688
,即可查看免费招标信息
法人/总经理
招投标负责人(招投标办)
销售人员(业务部)
后勤人员(行政部)
我同意接受网站《用户服务条款》
服务热线:400-810-9688
,即可查看免费招标信息
服务热线:400-810-9688
,优先匹配项目,提高中标率!
电子邮箱:
填写您所关注的产品关键词分,以便我们将优质招标、项目及是发送至您的邮箱。当前位置:
江苏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有了具体指数
来源:中国旅游报
该评价指数实行百分制,包括全域旅游规划引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旅游综合管理、旅游项目建设与旅游产品供给、旅游业态发展、“旅游+”产业融合、旅游宣传营销、旅游安全和市场秩序管理、全民共建共享、实施保障十方面内容,共37条考核项目。
为指导与促进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创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实,按照“强化指导、过程监督、注重成效”的原则,江苏省“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评价指数在前不久举办的全省“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培训暨推进会上正式发布,这意味着全省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从此有了具体指数。
据悉,2016年开始,“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在全国拉开大幕。今年是国家旅游局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之年,江苏28家单位创建单位将以评价指数为基础,对标找差补短板,备战国检。
把工作要求转化为具体指数
笔者注意到,该评价指数实行百分制,包括全域旅游规划引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旅游综合管理、旅游项目建设与旅游产品供给、旅游业态发展、“旅游+”产业融合、旅游宣传营销、旅游安全和市场秩序管理、全民共建共享、实施保障十方面内容,共37条考核项目。
据悉,该指数是在2016年出台《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指南》的基础上制定的具体标准,通过各创建单位自评打分、第三方专业评审等形式进行考核评价,并将结果公布和报送至各创建单位所在政府。
中国旅游智库秘书长、国家信息中心旅游规划研究中心主任石培华说,江苏这次发布的工作评价指数,既落实了国家旅游局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基本要求,也结合省情体现了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的江苏特点,操作性很强。
前不久,江苏省组织了一次自评打分。据透露,各地初次自评“成绩”高低不一。一位创建单位负责人说,虽然这不是最终的评判结果,但反映出全域旅游创建的客观情况,“比一比,找差距,回去后尽快把短板补上。”
江苏省旅游局局长秦景安表示,全域旅游是落实中央“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积极探索,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对照评价指数,全省将力争促进创建单位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成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
鼓励旅游综合管理体制创新
据了解,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正式启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明确提出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要适应现代旅游综合产业、综合执法要求,加快旅游业管理体制和执法机制改革创新,鼓励有条件的创建单位率先推广设立综合性旅游管理机构和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工商分局等“1+3”模式。
笔者了解到,江苏在此次发布的评价指数中,旅游综合管理也是分值最高的部分,达到20分,其中明确考核建立旅游综合执法体系,不仅有“1+3”模式的要求,还提出要在人流量大的重点景区(5A级、4A级景区,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等)设立旅游综合执法大厅。
事实上,目前,全省各创建单位正在结合各地特点积极探索“1+3”模式。苏州在姑苏区范围内设立了一体化的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泰州兴化市将法庭搬到旅游纠纷“案发地”,在千垛菜花风景区、水上森林风景区设立旅游巡回审理点,采取定点审理与巡回审理相结合的方式,就地解决各类旅游纠纷。
近日,笔者还在盐城市大丰区荷兰花海景区入口看到了一个集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法律咨询、市场监管等职能于一体的“全域旅游综合诉调中心”,公安、法院、市场监管等部门采取联合办公的方式驻点为游客提供服务。
南京市秦淮区旅游局局长姜勇美说,秦淮区目前已组建了旅游综合执法办公室,建立了投诉受理快速反应平台,驻点服务最大的优势在于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调解问题,很适合开放式景区,有利于把游客投诉和怨气化解在萌芽状态。
江苏省旅游局综合法规处处长陈劲松表示,集成式的综合改革落到功能区内,这是江苏的有益尝试,下一步所有的创建单位也都要按照国家旅游局的要求,积极构建和完善与地区全域旅游发展相适宜的“1+3”高效运转的综合管理机制,同时要加强纵向和横向的交流沟通,确保工作推进顺畅有序。
强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笔者发现,评价指数中,和旅游综合管理分值“旗鼓相当”的就是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其中单单旅游厕所的考核办法就有三条,此外还有诸如建立全域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有常态化运营的旅游巴士线路,地市级创建单位辖区内要建设不少于150公里的休闲绿道,4A级以上旅游景区、城市休闲区免费WiFi全覆盖等硬性指标。
据悉,江苏已持续3年实施停车场、标识标牌、游客中心、智慧旅游等提档升级工程,今年4月1日,江苏省旅游局又与各设区市旅游局签订了“2017年旅游厕所建设任务书”,拉开了全省旅游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工作的序幕。
当前,公共服务正在成为各地全域旅游发展的牵引器。南京江宁区专门设立了全域旅游服务中心,统筹数字公安、城管、交通等各类数字平台,建设“江宁旅游在线”智慧旅游平台;苏州市设立“12345”旅游专席,开通“苏州好行”旅游巴士,为自由行的散客提供“一站式”景区交通服务,受到游客热捧,还将建设游客“线上总入口”和“线下总入口”;镇江句容市建设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全域旅游服务中心;淮安金湖县则实施以交通建设为主的“快旅慢游”工程,全长21.4公里的荷花荡旅游公路建成通车,300公里的全域旅游绿道正式动工。
“全域旅游好不好,还要游客说了算。”秦景安认为,游客的满意度是对全域整体旅游环境、旅游全过程、旅游配套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旅游服务要素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江苏下一步要坚持问题导向,明确验收步骤,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基础工作,扎实做好全域旅游创建迎检工作,为建设水韵江苏的全域旅游画卷做出贡献。(雷琛烨)
(责任编辑:于阗)
国家旅游局
国家旅游局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验收标准首次公开_入迷_新浪博客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验收标准首次公开
&&#日的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上,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验收标准首次被公开披露。
  红网长沙3月30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姚冶
张勇)在今天召开的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上,中国旅游智库秘书长、委员,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石培华首次公开披露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验收标准。
根据国家旅游局创建示范区文件、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2016旅游工作会提出的要求,形成以下8个方面1000分的验收标准,四个基本标准为准入门槛,总分750通过验收。
这四个基本标准分别为:旅游对当地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达到一定水平、建立旅游综合管理和执法体系、厕所革命及其他公共服务建设成效明显、建成旅游数据中心。而8个方面的验收标准,则分别从地方政府重视和推进程度、旅游业发展情况、旅游产品特色、公共服务体系、要素配套、环境保护以及旅游安全、文明和游客满意情况作出了要求。
(一)推进全域旅游改革创新的力度与效果(130分)
(1)推进旅游发展综合协调体制机制改革创新(30分),建立旅游领导协调机制,设立旅游委或类似综合协调管理机构等改革。
(2)旅游综合执法改革创新(30分),鼓励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或类似功能机构等。
(3)推进旅游统计改革创新(30分),鼓励设立旅游数据中心,建立全域旅游统计指标体系,构建数据统计体系。
(4)推进旅游用地政策(包括用岛、用海、荒山荒坡利用)改革创新(10分);
(5)推进多规合一的全域旅游规划改革创新(10分);
(6)开展景区门票价格改革、导游管理体制改革等、创建国家旅游改革先行区、各级旅游综合改革、专项旅游改革试验区(每项5分,最高20分)等。
(二)对全域旅游创建和旅游发展的重视程度(130分)
(1)建立推进全域旅游的领导推进机制,成立全域旅游创建领导小组等类似机制(25分)。
(2)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推动全域旅游创建工作。(30分)
(3)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实施方案,将全域旅游创建纳入考核,明确责任分工,加强考核督办(30分)。
(4)召开推进全域旅游创建会议、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20分)。
(5)制定支持全域旅游创建的文件,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旅游发展(25分)。
(三)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贡献(120分)
(1)旅游业对当地gdp的综合贡献比重(30分);
(2)旅游业对当地就业和新增就业的贡献(30分);
(3)旅游对农民居民增收的综合贡献(20分);
(4)旅游业对财政税收的综合贡献(20分);
(5)旅游业对脱贫的综合贡献(20分)。旅游业发展水平、对地方发展的贡献程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旅游业增加值对gdp综合贡献15%以上;旅游从业人数占对就业总数的综合贡献20%以上;年游客接待人次达到本地常住人口数量10倍以上;当地农民年纯收入20%以上来源于旅游收入;旅游税收占地方财政税收10%左右。
(四)旅游产品的特色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120分)
(1)有特色鲜明、市场号召力强的核心吸引物(4a、5a、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30分);
(2)年接待游客的数量、过夜游客的数量和比重(30分);
(3)旅游产品、业态类型的多样性、丰富度、旅游产品的空间覆盖度(20分);
(4)旅游产品的空间组合度和不同空间区域的差异性(20分);
(5)旅游产品的不同季节的时间组合(10分);
(6)全域旅游品牌的整合宣传推广力度、品牌知名度(10分)。
(五)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程度(130分)
(1)旅游交通覆盖便捷程度(30分);
(2)旅游厕所覆盖便捷程度(30分);
(3)旅游集散体系的完善程度(20分);
(4)旅游信息化和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完善程度(30分);
(5)旅游标识体系与自驾车服务体系。(20分)
(六)旅游服务要素配套及旅游+新业态水平(130分)
(1)旅游住宿配套完善程度(15分);
(2)旅游餐饮配套完善程度(15分);
(3)旅游购物配套完善程度(15分);
(4)旅游文化娱乐休闲配套完善程度(15分);
(5)旅游交通服务配套完善程度(15分);
(6)旅游导游服务配套完善程度(15分);
(7)旅游+新业态发育程度(40分)。
(七)旅游安全、文明、有序和游客满意状况(120分)
(1)旅游安全状况(30分);
(2)旅游市场秩序(旅游投诉、投诉处理、旅游诚信经营等情况)(30分);
(3)文明旅游程度(30分);
(4)游客满意度(30分)。
(八)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整治(120分)
(1)旅游资源遗产保护(20分);
(2)生态环境保护(20分);
(3)重点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与控制(20分);
(4)创建生态旅游示范区、绿色旅游认证(20分);
(5)旅游企业节能减排(20分);
(6)环卫体系(20分)。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3,266,847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浙江省县域创新产出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自1912年熊彼得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以来,创新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2006年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先后又有2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已成为国家乃至地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推动力。现有大量关于区域创新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较大的空间层面,如国家、省份,且多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关注较小的空间层面—县域经济的创新产出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本文以专利授权数作为区域创新产出的衡量指标,利用标准差、极差、基尼系数、全域及局域Moran’s I等指标,结合 ARCgis软件中的空间分析模块,对20...展开
自1912年熊彼得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以来,创新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2006年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先后又有2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已成为国家乃至地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推动力。现有大量关于区域创新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较大的空间层面,如国家、省份,且多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关注较小的空间层面—县域经济的创新产出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本文以专利授权数作为区域创新产出的衡量指标,利用标准差、极差、基尼系数、全域及局域Moran’s I等指标,结合 ARCgis软件中的空间分析模块,对年浙江省71个县域创新产出的空间差异演变进行分析,发现浙江省71个县域创新产出呈两极分化态势,以杭州市辖区及宁波市辖区为核心的浙东北为高创新产出地区,浙西南则分布着大量低创新产出地区,区域创新产出在空间上具有强烈的自相关性,区域创新集群模式演变说明了创新具有路径依赖性。实证结果发现,研发人员和研发经费投入是影响区域创新产出的关键因素,然而对于不同创新水平的地区,其对区域创新产出的贡献度不一样,如浙东北地区大部分的高创新产出县域,研发人员对区域创新产出的贡献度较大,而对浙西南地区的低创新产出县域,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将在短时间内对区域创新产出提升有显著效果,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也具有同样的现象,即对不同的地区其影响效果不同。  此外,与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方法不同,本文采用空间经济学模型,能有效考察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在区域创新活动中,知识溢出是普遍存在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区域创新产出在空间上的集聚趋势及集群模式——高创新产出地区与高创新产出相邻、低创新产出地区与低创新产出地区相邻,知识溢出效应对相邻区域创新产出的增长具有正向效应。因此,对不同创新水平的地区,应对创新要素投入各有侧重,根据各地区自身的创新水平采取不同的创新支持政策,同时还应对地区之间的科技合作交流、人才流动、知识溢出给予足够的重视。收起
学位授予单位
机标分类号
本文读者也读过
加载中,请稍候
.客服电话
&&8:00-11:30,13:00-17:00(工作日)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通知
内旅办发〔2016〕45号
各盟市旅游局,满洲里、二连浩特市旅游局:&
  今年初,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推进全国旅游业发展由“景点旅游模式”转变为“全域旅游模式”,以全域旅游引领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新理念,这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也是世界旅游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大趋势,代表着现代旅游发展的新方向。&
  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通过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于扩就业、增收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平稳发展、贫困地区致富和生态文明建设作用显著,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重要作用。现就加快推进我区全域旅游发展,促进我区旅游业转型升级等有关事项部署通知如下:&
  一、我区发展全域旅游基础扎实,正逢其时&
  内蒙古位于祖国正北方,横跨29个经度,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历史上有众多北方少数民族在此繁衍生息,这一特殊地理位置和深厚民族历史文化积淀,造就了包括草原、森林、沙漠、地质奇观、温泉、河湖、冰雪、口岸、民俗、历史在内的多样化、全生态、全域型资源基底。依托这些资源,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区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十二五期间,自治区党委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大力培育发展,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推动旅游产业做大做强,使自治区旅游业蓬勃发展,增长速度和质量效益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势头,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对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经济新常态后,我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入攻坚克难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艰巨繁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入关键时期。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全国和我区的旅游产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旅游行为普遍化、旅游生活常态化、旅游市场全球化、旅游通行便利化、旅游消费个性化、旅游选择精准化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常态。将整个区域打造成为一个旅游目的地,为旅游者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旅游产品,实现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全景化,发展资源集约、空间有序、业态丰富、产业发达的全域旅游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 我区资源环境优越,经济基础良好,区位条件独特,政策优势明显,具备发展“全域旅游”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第一是客流量和旅游形象初具规模。在十二五期间我区旅游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全区年平均接待游客7000万人次,几乎所有地域都有旅游者的足迹,从最早诗词中的“天苍苍野茫茫”自然印象,创新策划了“祖国正北方、靓丽内蒙古”、“自游自在内蒙古”等系列响亮的旅游形象口号,极大的提升了我区旅游在全国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第二是自然环境容量广袤。我区地广人稀,自然资源富集、生态环境优越;第三是经济发展与旅游通道条件成熟。我区的经济发展总量已经步入全国中等发达行列,航空、铁路、公路交通方便,城镇和现代工业化发展迅速,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第四是社会文化条件,我区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鲜卑遗迹、成吉思汗蒙元帝国、草原民俗风情等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二、全面理解全域旅游内涵&
  “全域旅游”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其内涵包括全地域、全要素、全产业、全民参与、全方位打造等方面,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全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发展理念和模式。全域旅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行政区域范围内都是风景旅游的目的地;二是指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各行业各设施各单位都可以有选择地对游客开放,成为自然或人文的风景地。&
  推进全域旅游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具体要实现九大转变:一是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和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破除景点景区内外的体制壁垒和管理围墙,实行多规合一,实行公共服务一体化,旅游监管全覆盖,实现产品营销与目的地推广的有效结合。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从景点景区拓展到全域。二是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实行分类改革,公益性景区要实行低价或免费开放,市场性投资开发的景点景区门票价格也要限高,遏制景点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过快势头,打击乱涨价和价格欺诈行为。三是从导游必须由旅行社委派的封闭式管理体制向导游依法自由有序流动的开放式管理转变。实现导游执业的法制化和市场化。四是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转变。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引导旅游需求,实现旅游供求的积极平衡。五是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加大旅游与农业、林业、工业、商贸、金融、文化、体育、医药等产业的融合力度,形成综合新产能。六是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社会共建共享转变。充分调动各方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以旅游为导向整合资源,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推动建立旅游发展共建共享机制。七是从景点景区围墙内的“民团式”治安管理、社会管理向全域旅游依法治理转变。旅游、公安、工商、物价、交通等部门各司其职。八是从部门行为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局面。九是从仅是景点景区接待国际游客和狭窄的国际合作向全域接待国际游客、全方位、多层次国际交流合作转变。&
  &&& 三、深刻认识发展“全域旅游”的重大意义&
  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必须转变旅游发展思路,创新旅游发展战略,发展全域旅游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是区域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是区域消费升级的重要途径,是旅游业提质增效的新抓手,是统筹城乡二元、提升城乡生活品质、优化生活方式的新方向。&
  &&& (一)发展“全域旅游”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创新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发展重点来看,全国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增强硬实力和软实力、增强薄弱领域发展后劲、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美丽中国建设、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天然林和蓝色海湾保护、加强国际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我区努力扩大旅游消费、完善旅游路网,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促进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深化旅游国际合作、建设中俄蒙旅游合作区、培育跨境旅游,建设景区城市,开展旅游扶贫等等,为全域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全面推进全域旅游遵循了经济客观规律,是适应市场供需变化、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是推动经济社会整体转型升级的科学实践,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高度统一且有机融合。发展全域旅游有利于创新旅游市场供给,激发“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主体市场活力,有利于调动市场资源合理配置和流动,统筹协调城乡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发挥我区青山绿水的资源优势,有利于提升对外开放环境、拓展开放合作内容,有利于丰富旅游产品,提升人民群众实现小康生活的幸福感。同时,发展全域旅游在促进投资消费、建设生态文明、增强文明法制素养,营造和谐社会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意义重大、作用显著、效果持久。&
  &&& (二)发展“全域旅游”是自治区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阶段,引领全区各族人民共建小康社会、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创新举措,是把我区建设成为“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的具体实践,打造祖国北疆靓丽风景线的科学路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旅游基地,需要全面提升城乡统筹水平、拓展游览时空、增加旅游产品供给,调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共建共享。实施全域旅游,可以促进城乡旅游互动和城乡二元一体化发展,能够带动广大乡村的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厕所革命、道路建设、农田改造等,提高农业人口的福祉,提升城市人口的生活质量,并形成统一高效、平等有序的城乡旅游大市场。通过对区域内资源和产业整合,能更加全面地梳理土地、资金、人口、文化等诸多要素,加快与旅游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小城镇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城乡文化、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事业的均衡发展,促进旅游资源和特色产业的市场化开发,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的转型升级,最终实现城乡统筹、产业协同、资源整合的全域协同发展格局。&
  &&& (三)发展“全域旅游”是“新常态”下,协同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我区处于建成“旅游基地、打造靓丽风景线”的关键时期,在各行各业进行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提出,充分发挥了旅游产业的综合作用,为我区旅游产业协同经济社会同步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发展全域旅游要求将旅游业培育成为经济转型的动力产业、推动富民增收的民生产业、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产业、展示内蒙古形象的品牌产业。《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要牢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的观念,大力推进旅游全域化、现代化、国际化和信息化,加快项目建设和品牌培育,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旅游业发展的转型,除了体现在新一轮全域旅游发展中,也体现于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引领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带动城乡一体化、产城一体化,使经济社会更快的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 (四)发展“全域旅游”是推进我区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旅游作为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容量大、综合效益高的综合产业,已成为优化区域布局、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的新增长点。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将全域旅游工作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融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与新型城镇化工作共同布局、共同谋划,注重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的保护利用和文化产业的传承创新。以旅游全域化为核心,整合旅游产业,主动融入、主导和带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在全区实现旅游空间全区域、旅游产业全领域、旅游服务全民化。可以加快城镇化建设,有效改善城镇和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大城市人口有序地向星罗棋布的特色旅游小城镇转移;可以聚集人气商机,带动生态现代农业、农副产业加工、商贸物流、交通运输、餐饮酒店等其他行业联动发展,为城镇化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使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就地市民化;通过发展全域旅游,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真正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城市文明和农村文明的直接相融,促进农民在家就能开阔视野,提升文明素质,加快从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转变。&
  &&& (五)发展“全域旅游”有利于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旅游+”和“+旅游”。用大产业、大环境、大民生的理念来谋划发展旅游业,把“全域资源、全面布局、全境打造、全民参与”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在促进大产业发展方面,以旅游为纽带,整合休闲、农业、商业、文化、运动、康疗、养老等相关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龙头产业作用和对其他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推动旅游产业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由突出经济功能向发挥综合效能转变,由以景点建设为主向全产业链打造转变,加快产业转型。在优化大环境方面,围绕旅游产业发展统筹谋划市政设施配套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文化文明建设等工作,把旅游元素融入到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实施城乡景区化战略,把全区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发展全域旅游。通过提升旅游服务意识和观念,营造规范有序的旅游市场秩序,建立便捷的旅游咨询服务系统,构建诚信旅游服务及监管体系,提高旅游产品品质。&&&& 四、准确把握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各项要求&
  &&& (一)基本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尊重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推动旅游业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3.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处里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完善旅游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旅游综合执法模式、创新旅游投融资模式,加强区域合作、区间合作,提高旅游对外开放水平。&
  4.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积极营造良好旅游环境,让广大游客游得放心、舒心和开心,动员全区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全域旅游发展,在共同建设靓丽内蒙古的过程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5.坚持科学统筹,协调发展。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避免一哄而上、简单复制,从实际出发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鼓励各地的首创精神,通过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旗、市、区)、全域旅游示范市(盟)进行引导示范,以点带面,有序推进。&
  &&& (二)四项基本标准和六大考核指标&
  四大基本标准:&
  1.旅游对当地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达到一定水平;&
  2.建立旅游综合管理和执法体系;&
  3.厕所革命及其他公共服务建设成效明显;&
  4.建成旅游数据中心。&
  &&& 六大主要考核指标:&
  1.旅游业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15%以上;&
  2.旅游从业人数占本地就业总数的比重20%以上;&
  3.年游客接待人次达到本地常住人口数量10倍以上;&
  4.当地农民年纯收入20%以上来源于旅游收入;&
  5.旅游税收占地方财政税收10%左右;&
  6.区域内有明确的主打产品,丰度高、覆盖度广。&
  &&& 五、努力实施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重点任务&
  实施全域旅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系统的改革和创新,多方面努力推进。&
  (一)创新发展战略,改革管理体制&
  发展全域旅游,是一项改革创新工程,重在围绕适应旅游综合产业发展和综合执法需求,改革创新旅游体制,从旅游市场监管、旅游公共服务、旅游产业促进、扩大旅游开放、旅游管理体制和基础制度等推进综合改革。&
  1.改革创新全域综合统筹发展的领导体制,构建从全局谋划和推进、有效整合区域资源、统筹推进全域旅游的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各部门联动的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充分考虑旅游配套设施及其公共服务的需求,促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融合、衔接。&
  2.改革创新旅游管理的综合协调机制,推进旅游管理体制的综合改革,适应旅游业从单一业态向综合产业、从行业监管向综合服务升级的客观需求,这也是地方政府对旅游发展认识升级的最典型和最生动表现。&
  3.改革创新旅游综合执法机制,鼓励推进旅游综合执法队伍等改革创新,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综合执法保障。要把旅游市场环境治理,纳入到城市综合治理的范畴内,加大治理力度,形成管理联动。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主体负责”的旅游安全责任体系与工作机制,探索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工商分局、旅游巡回法庭等。&
  (二)创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旅游规划&
  发展全域旅游,必须改革创新规划。一是创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理念,将旅游规划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合理配置。二是改革规划体制,推进多规合一。三是创新旅游规划,全域旅游模式的规划与景点旅游模式的规划不同,不再只是规划景点景区、宾馆饭店,需要系统全面规划景点景区内外、协调整合各类资源要素。&
  (三)改革评价体系&
  发展全域旅游,必须树立科学的旅游观念,按照五大发展理念创新相关的统计监测和评价体系。&
  1.将发展旅游作为区域内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要发展目标和重要考核内容,形成明确的任务分工要求,形成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合力。&
  2.创新旅游数据征集、分析体系。按照旅游发展的新业态、新特点、新趋势设置评价指标。探索建立适应全域旅游特点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建立现代旅游的科学评价机制。&
  3.加强综合效益评估,摆脱门票经济依赖。从门票经济向全域旅游经济转变,建立全域旅游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逐步摆脱对门票收入的严重依赖。&
  (四)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
  推进全域旅游,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撑,要抓住供给侧改革的机遇,改革创新投融资模式。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PPP等投融资模式改革创新,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融资支持,鼓励私营企业、民间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吸引国际资本参与重大旅游项目开发,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五)创新旅游业态&
  创新旅游产品,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构建新的发展载体。推进旅游小镇、旅游风景道、旅游绿道、旅游度假区、旅游产业集聚区、特色旅游基地、研学旅游基地、养老旅游基地等新兴旅游业态和产品建设。大力培育和扶持以休闲农业、乡村度假、古镇村落、特色民宿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新业态,推进特色旅游目的地、国家休闲区、休闲旅游示范城市等目的地建设。推进旅游+新的生活方式,包括旅游+研学(教育)、旅游+交通、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新型养老、旅游+健康养生、旅游+购物等,大力培育全域旅游的新产品新业态。要加快特色提炼,在创建精品旅游品牌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区域自然人文资源优势,创建区域品牌。&
  (六)试点先行、示范引领&
  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能强求一律。作为推进全域旅游主体的地方党委政府,要积极务实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突出本地特色的全域旅游的好经验、好做法。从完善旅游厕所、标识体系等公共服务,加强旅游产品创新、精品品牌创建,探索系列措施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开展,分步实施、滚动发展,走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的科学发展之路。&
  六、开拓创新,做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对不能保持创建成果的,将及时退出。凡正式提出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地区,将优先纳入自治区旅游资金投资支持对象,优先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先纳入旅游投资优选项目名录,优先安排旅游规划编制和评审、宣传推广重点活动,优先支持A级景区等国家系列旅游品牌创建,优先安排旅游人才培训等。&
  (一)做好首批创建示范区迎检工作&
  今年初,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我区包头市达茂旗、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兴安盟阿尔山市、二连浩特和赤峰市宁城县等5个地区入选。为确保首批创建工作取得预期成效,以上5个地区的党委政府要立即统筹推进创建迎检工作,细化前期申报时制定的创建方案,明确各部门工作责任,落实工作进度,各盟市旗县旅游部门要加大对创建工作的协调推进力度。率先实现:旅游业对当地经济贡献率15%和新增就业贡献率20%、实施“1+3”旅游综合管理和综合执法模式、旅游厕所建设达标、建成旅游数据中心,争取国家旅游局优先组织验收,正式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录,树立推进全区全域旅游发展的典范。&
  (二)做好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申报工作&
  各盟市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挖掘旅游发展潜力,拓展全域发展空间,组织做好示范区创建申报工作,推荐空间覆盖度广、产业融合度深、综合贡献度大、地方支持力度大的进行申报创建,准备经盟市级以上旅游部门认可的旅游总体规划文本、发展现状说明、形象宣传片(光盘)、创建工作计划、改革举措等材料。按照成熟一个、推荐一个的原则,由相关地方人民政府于4月1日前,向我局提交申请创建的报告。&
  总的来看,国家旅游局提出的全域旅游战略的意义和影响将远远超越旅游领域。各级旅游部门要立足当前,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内蒙古期间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瞄准“8337”发展思路提出的“建设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目标,加快推进实施全区旅游业“643X”品牌战略和“十大旅游工程”等系列行动计划,树立城乡一体、景城一体、四季皆宜和“旅游+”、“+旅游”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坚持创新驱动、项目带动,以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切入点,不断完善涉旅服务设施、改善旅游服务环境、提高接待服务水平,推动旅游产业向深度和广度空间拓展,逐步实现全域布局、全产业融合、全民参与、全新发展。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全域旅游”发展推动“靓丽内蒙古”建设进程,积极构建内蒙古大旅游发展格局,努力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特此通知&
  &&&&&&&&&&&&&&&&&&&&&&&&&&&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
  &&&&&&&&&&&&&&&&&&&&&&&&&&&&&& 2016年2月22&&&&&
btn:[ '继续访问', '放弃' ],
title: false,
shade: 0.7,
area: [w, h],
cancel: function(index){ o.attr('href',href); }
}, function() {
o.attr('href',href);
o.attr('target','_blank');
o.data('ask','1');
layer.close(cf);
o[0].click();
}, function() {
o.attr('href',href);
//截取URL域名部份
var getHost = function(url) {
var host = "null";
if (typeof url == "undefined" || null == url) url = window.location.
var regex = /.*\:\/\/([^\/]*).*/;
var match = url.match(regex);
if (typeof match != "undefined" && null != match) host = match[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指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