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好多人提到投资理财要看abs底层资产产,是什么意思呢?

恒大金服测评:已无关联交易 仍然有四大疑点
- 希财新金融
希财APP下载
恒大金服测评:已无关联交易 仍然有四大疑点
布谷君&&&&&&
&&&&&&来源:布谷TIME
  恒大金服已经成立数月,那么这几个月来有什么变化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恒大金服测评吧。  最近布谷君收到恒大金服好多好多广告,比如“我们为您定制了历史年化10%的理财项目,用券还可加2%额外历史预期年化收益”,再比如,投资1,5……,有种想要用钱把人压死的架势,朋友圈、短信轮番轰炸。布谷君的麻麻受不了诱惑,投了一笔钱。  在恒大金服成立之初,布谷君就了解过这家平台,点击这里查看。时间过了几个月,再来重新看看。  基本面:背景强,推广壕,预期年化收益正常  头顶着恒大集团旗下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旗号,恒大金服自出生起就自带光环,亲爹声誉全国扬名。10亿注册资本,全国90%互联网金融平台都只能望其项背。3月17日上线,3月25日就加入了互联网金融协会,也是厉害的不得了。  恒大金服刚成立那阵,好些明星在微博上一起给它打广告,反正最后布谷君记住的也不多,不过对陈赫柳岩韩庚啥的印象深刻,当时还吐槽说为啥为啥找他们来做广告……后来又在朋友圈收到了恒大金服的土豪推送,电梯广告什么的就更不要说啦,反正推广方式就是就是壕,亲爹舍得撒钱真是好。  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做了这么多推广,恒大金服居然连百度的品牌专区都没有买,也是挺有意思的。所以布谷君每次搜索”恒大金服“的时候,总是得费一番功夫才能把它找出来。百度也很给“面子”,恒大金服首个跳转的关键词就是“恒大金服不能投资”。  说回平台的产品,新人项目预期年化利率为10%,基本在3个月以内。其他产品,添利系列为短期投资项目,期限在0-3个月,预期年化利率最高6.5%,稳享系列为中短期投资,期限3-6个月,预期年化利率最高为7.5%,安益系列为中长期投资,期限在6-12个月,预期年化利率不超过8%。作为一个有如此大牌亲爹的平台,这个预期年化利率虽然不算高,但也说的过去。布谷君在平台上没见到“添利”系列的产品,但看到了另两个系列的产品——“惠享”系列和“惠赢”系列,前者期限在8个月左右,预期年化利率6.6%左右,后者期限接近2年,预期年化利率在8%左右。  除了一些新手标和某些活动标起投门槛在100元,其他标的的起投门槛都比较高,几乎都在1万元或者5万元,有的甚至高达50万。  平台并未设有债权转让功能,流动性一般。  布谷TIME实测:股权交易所信息少,恒大地产不提供本息保障  -让人想不通的资金委托投资计划  之前布谷TIME的测评中有提到,投资者投入的资金是委托给一个名为宸宇投资管理(深圳)有限公司的公司,定向投资到某一个借款项目中。这家公司是恒大金服母公司,恒大互联网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从架构上看应该和恒大金服是平级的。  而目前,平台上还有另一家和宸宇投资类似的公司,是寓驰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成立于今年1月6日,也是恒大互联网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平台上部分项目是委托给这家公司进行投资。  布谷君还是没太搞不明白定向委托投资背后的奥秘,但看起来资金使用更神秘。投资者的钱,先进入“资管”池子,通过这个资管计划再进一步投资。不过,业内也有些平台,比如陆金所之前也有这个委托投资的现象。陆金所对接的是私募产品,可以把投资人的钱通过委托投资的方式集中在一起,然后在统一投入私募产品里,实质上是“私募拆分”,这个做法其实是踩了政策的红线,此前已经被媒体“批评”好几次了。但恒大金服这个,对接的都是一个个的借款企业,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么一个委托投资,恒大集团在下一招什么棋呢?有了解的可以交流下。  -股权交易所也来分一杯羹?  除去上面说的这两家公司以外,恒大金服平台上的项目提供方,还有“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根据项目介绍,这类项目实际上是投资人委托恒大金服在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粤股交”)的网上登记账户开户,并认购粤股交相关产品。这种操作方式是否符合政策规范也有待商榷。  布谷君研究的那个标的,投资的是粤股交的《恒远21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但在粤股交的官网上并未见到这个资产管理计划的披露。具体资金投向哪里,暂时无法了解,而且,布谷君投资后也没拿到合同。  再来说一下粤股交,属于区域性的公司股权交易场所,地方股权交易中心主要是为特定区域内达不到上市要求的企业提供股权、债券的转让和融资服务的私募市场。如果把上交所和深交所比喻成证券交易的“正规军”,那么新三板就是正规军的“预科班”,而地方性股权交易中心则被一些人认为是“预科班的预备队”,相当于“四板”。挂牌企业资质要求要差一些。因此,在粤股交进行投资的风险性也不容忽略。  -信息披露做得还不错  关于信息披露,布谷君想说一点,宸宇投资与寓驰投资的项目中,恒大金服大多数都能把借款企业的名称披露出来,这点着实不容易。除企业名称以外,还会披露企业的经营范围,借款用途,还款来源。这些信息对于投资人来说都算是比较有用的信息。不过关于企业具体的经营状况还可进一步提高。  因为之前有媒体报道,恒大金服有为关联企业融资以及为失信企业融资现象,布谷君也做了一定的再调查。  就7月9日的这些项目来看,在核实过程中,布谷君并没有发现借款企业与恒大集团有关联的现象,也没有查到这几家借款企业有失信或者其它不合规的地方。布谷君的核实渠道为工商信息登记系统以及百度查询的借款企业与恒大关系的相关新闻,如有不足,谷粒们可以指正。  近期借款的企业:  -深圳市联顺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深圳市爱得威电联电器有限公司  -深圳南北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福州凯胜塑胶有限公司  -汝阳君信物资有限公司  -宁波某贸易有限公司(未披露)  之前的一些标的,布谷君也抽查了一些,也没有发现恒大集团的关联企业。  不过,有一个现象有必要说一下,基本从7月9日往前数10天或者更多的时间里,恒大金服所发标的借款人都是这几家企业,但由于每个标的的金额没有公布,所以也无法统计这几家企业的借款总额。  -资金存管说不清道不明  布谷君看到的首页写着“资金全程银行监管”,而且首页上标明的合作方有恒丰银行,就向客服求证,是不是很恒丰银行合作进行了资金存管。客服的答案十分模糊,既不肯定,也没有否认。他表示”恒大金服会对合作伙伴的选择不断优化,选择的托管银行也会不同时期有调整的“,布谷君还是头一次听到这种“对托管银行会在不同时期进行调整”的观点。同时,该客服表示“具体托管机构也是以具体项目的说明书中第八章为准”。  布谷君查阅了客服所指的章节,“本定向委托投资项目由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提供托管服务,通过托管账户进行管理。托管服务的内容包括:托管账户内资金的保管,资金的划拨及费用的核算和扣划等服务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监管机构规定的其他保管职责”。  从这个条款的意思上看,布谷君的理解是某些具体项目是通过恒丰银行存管来完成的,但布谷君想进一步证实猜测是否正确,平台客服只是回一句“关于相关信息都在每个项目说明书或者协议中有标注的,也麻烦您自行查阅”,并不给出正面回答。测评过程中,几乎布谷君所有的问题,平台客服都是以“请自行查阅”这一理由回应。  按道理来说,上线资金存管应该是值得平台大书特书的宣传材料,然而在却网上搜不到任何相关的资料,而这么个模糊暧昧的答案算怎么个说法?  -担保or不担保?  在说到担保之前,布谷君想先说一下平台的风险提示。恒大金服在项目介绍的很多地方都提到了不提供担保。  风险提示:委托人应对委托人作出的判断承担全部责任,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  免责声明:恒大金服作为交易服务平台提供信息中介服务,不对任何委托人及/或任何交易提供任何担保,无论是明示、默示或法定的。  项目及交易说明书:受托人或恒大金服不对任何委托人及(或)任何交易提供任何明示或默示的担保。  与客服对话的过程中,他也经常强调一句话:我们是信息中介平台,不能承诺本息担保。  其实,原则上说,作为信息中介平台,不提供兑付,不提供担保是完全没有问题,毕竟打破刚兑是大势所趋,投资人也需要有一定的风险意识。  不过,在恒大的首页却出现了“恒大实力保证”的宣传字样,在项目及交易说明书中列举的增信措施是“由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为定向委托投资底层资产提供担保”。  布谷君资讯了客服,所谓的“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为定向委托投资底层资产提供担保”。指的是“恒大地产集团担保的是项目的真实性”,本息担保什么的,noway。  所以,恒大地产钱再多,出了事也没有责任。恒大金服只是信息中介,项目出了问题,也不担保。  又说不提供本息保障,又宣传“恒大实力保证”、“恒大地产提供担保”这种做法,真是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  总结:背景强大,借款类项目还算透明,借款企业基本上已与恒大的无关联,但是委托投资模式、交易所资产披露、资金存管和恒大担保四大问题仍说不清道不明。
扫一扫“希财理财”,福利满满等你来!
专业的产品测评,贴心的理财攻略,及时的平台资讯,更有超高的红包活动,统统一手掌握。
微信公众号:希财理财(xicaiwang-p2p)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新金融”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您也可以后再评价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哦,来说两句吧!
风险提示:广告信息均来自平台方,不代表平台安全性,不构成投资建议!红包、体验金、理财金、大礼包、加息券、满减券、优惠券等都不直接等同于现金。参考收益说明不是收益承诺,不代表最终真实收益。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理财_人大经济论坛
您的位置:
  又到年关,2013年已经过去,面对2014年,个人应该如何投资理财呢?2014年各个理财产品来势汹汹,银行理财产品更是一波接一波的推出,虽然在2013年里互联网理财产品对传统银行造成了很大的用户流失,但是在2014年银行也推出了更多的个人投资理财产品揽储。  2014年个人理财应该如何选择理财产品呢?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的召开,为今年投资理财市场打开了新局面,中国金融市场的理财产品频频出场,这让更多的个人投资者们无从下手,面对2014年我们应该如何投资理财,每到年初,很多投资者的理财产品都将到期,面对如此好时机,各个理财机构纷纷推出各自的特色产品,高收益理财产品不绝于耳,但是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的个人理财产品也非易事,根据2013年行情,一起来分析一下今年各个理财产品趋势吧,看看2014年哪一款个人投资理财产品更适合你。  互联网理财掀起了国民理财的狂潮,2014年互联网是否还会独占鳌头呢?  2013年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讲,称得上是新的里程碑,掀起了不少国民开动互联网理财,余额宝推出的年收益6%的理财产品规模破千亿,然而各个互联网大亨们相互效仿,百度推出的首款理财产品仅仅数小时销售额突破十亿,这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不断在发生,然而也推翻了所有人对中国的看法,互联网理财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由于互联网理财的收益不错,流动性高,所以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其中,互联网理财将成为2014年八零后、九零后个人投资理财的首选。  互联网助跑基金理财,2014年个人理财你选谁?  在互联网的借助下,基金公司不再仅仅依托于银行,互联网等各个渠道让基金有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那么在2014年个人如何投资理财呢?据华夏泉盛首席理财顾问了解到,2013年基金市场风起云涌,在金融行业独领风骚,但是由于改革执行力度与市场有明显落差,风险较大,在2014年市场如此不稳定的情况下,“震荡上行概率较大,结构性机会为主”,因此选择基金时还是多注重基金的灵活性和调整能力,2014年在挑选个人基金投资理财产品时切勿盲从,一定要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  信托理财钱生钱,2014年个人投资理财不得不看  信托行业在2013年可谓大火一把,2013年一年里各个信托理财机构都以高收益收官,华夏泉盛数据显示,2013年12月份信托产品集合资金达到规模1121.73亿元,同2013年11月相比,信托产品数量以及规模在不断上涨,2013年总体与2012年相比,集合产品成立数量和成立规模同比均有增长,2013年5月房地产信托开始稳坐收益排行榜,那么2014年个人如何投资理财,信托理财是否可信服?据调查,2013年信托行业年收益均在百分之九左右,而且自从信托行业开展至今没有任何无法兑现的现象发生,因此信托理财在2014年个人投资理财中成为众多投资者指定的理财产品。  2014年已经到来,个人应该如何挑选理财产品呢?2014年哪些理财产品比较合适?对于投资理财市场来讲,2014年也将是理财产品爆发的年代,各个行业的理财产品繁多,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上海交大《国际金融投资高阶课程》课程特色1.上海市金融工委推荐课程,学会合理投资实现财富增值;2.引进先进金融投资理念,系统学习多渠道投资方法,捕捉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国内外金融市场的投资机会。3.移动课堂赴英国、香港访问学习,与海外资深专家直接对话,交流学习。4.理论与实战课程相结合,极大提高操作能力。5.共享2.7万名高端校友资源。与各行业精英合作共赢。免费参加丰富互动活动、讲座、论坛及沙龙。课程模块:宏观战略篇:模块1:经济全球化模块2:投资行为学金融投资篇:模块3:企业融资并购与公司理财4:金融租赁模块5:海外金融机构模块6: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财富管理篇:模块7:证券投资实战模块8:房地产投资新发展模块9:外汇投资模块10:黄金投资模块11:对冲基金模块12:期货与期权投资部分任课及讲座师资:JesseParker、金岩石、夏斌、吴晓波、叶檀、华伟、华民、屈延凯、赵力群、宋鸿兵、李骏等在研修过程中,海外学院将邀请知名学者和著名专家和ZF高层为全体学员做每年8-10次内容丰富的综合讲座,及班级的讲座沙龙等活动。2011年讲座专家职 位讲座内容夏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中国金融战争的大思考》宋鸿兵著名财经作家《货币战争的硝烟》潘石屹SOHO中国董事长《悲观和乐观之间》叶檀著名财经评论人《中国房地产战争》黄亚生麻绳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世界银行顾问《“龙象之争”中印经济比较》马云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梦想与坚持》吴晓波著名经济学家、财经作家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政商关系》王石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低碳王石》余世维交通大学领导力研究所所长、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博士后《赢在执行》郑永刚杉杉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综合战略,规划人生》何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主任《最后一次改革》冯仑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决胜未来商业的四种力量》联系方式:王老师021-E-mail:wangnn@
      总主持人(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金融与投资项目负责人张焱):  尊敬的清华大学胡东成校长,尊敬的周道炯主席,夏斌所长,秦宝波主任,尊敬的各位媒体合作伙伴,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  盛夏的7月,美丽的清华,非常高兴今天能和各位企业界和金融界人士共聚一趟,一起出席清华大学金融投资理财峰会,本次峰会是由清华大学金融大讲堂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我们清华金融大讲堂全国巡讲的第一站,得到了各金融机构、各金融媒体、各工商企业的大力支持。在这里作为主办方我对出席本次峰会的各位领导和企业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  预祝大家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在学习上取得较大的收获,在清华园时间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主席台上的嘉宾出席本次峰会,他们是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主任胡东成教授;PECC中国金融市场委员会中国证监会前主席周道炯先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教授;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金融培训中心秦宝波主任。本次会议得到了近百家金融媒体的大力支持,他们是华夏时报、典生传媒、搜狐财经、和讯财经、雅虎财经、中国教育卫视、财富中国、湖北卫视、中国证券报、经济观察报、蓬勃新闻社、路透新闻社,管理学家、中国经济网、中国资本证券网、凤凰财经网等众多财经媒体合作伙伴,他们将对中国企业家金融投资理财峰会进行系列报道。对以上到会的媒体对您的鼎立支持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接下来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胡东成校长为本次峰会致辞。  胡东成:尊敬的夏所长、周道炯主席、水皮先生,各位来宾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清华大学和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欢迎大家参加本次峰会,并对出席本次峰会的领导专家表示诚挚的感谢。  最近几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腾飞,我国的金融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整个行业在蓬勃的发展。但同时中国的金融也面临从事未有的挑战。对于工商企业来说如何把握金融发展的机会,如何进行实务和进一步的结合,是每个企业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目前许多企业家还比较缺乏金融知识,不熟悉金融操作、制约了金融和工商企业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两年多以前开始设立了金融合资高企研究项目,致力于培养懂金融、会投资、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帮助企业家提高金融水平集成领先的水平。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是清华大学唯一一所面临在职人员开展高层次的培训学院,课程包括了公共金融、公共卫生实业管理、房地产业、广告产业、汽车、农业等方面。去年一年培训人次达到10万人次,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已经成为建设世界大校以及旅行社会责任的一支主力军。  今天推出大讲坛全国巡讲活动,今天是第一站,接下来半年时间展现给其他的城市,让我们的企业家能够通过学习有效的进行资本运作,使企业能够不断的发展壮大。本次峰会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十多位校内外著名的教育专家,他们将为我们做精彩的演讲,希望帮助大家理清金融管理的思路,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展望未来,在充满风险与财富的领域,需要更科学的管理、更现金的技术,更进取的精神,让我们一起坚持信念,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共同铸就中国辉煌的未来。  总主持人(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金融与投资项目负责人张焱):  感谢胡校长的精彩致辞,向胡校长所说的一样,我们的大讲堂能够为全国的企业家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下面开始进入峰会演讲部分,在开始之前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本次峰会的安排思路,这样有利于大家对这两天的峰会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本次峰会有三个原则,一个原则是从宏观到微观,第二原则是从理论到实践,第三个原则是从现在到未来。根据这三个原则在本次峰会的日程安排表上,我们安排了八个主题模块:模块一,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模块二是金融与企业,模块三是金融创新,模块四是股权激励,模块五新金融时代与股票投资,模块六基金与股票投资策略,模块七黄金与债券,模块八是金融2008与税收策划。我们力求让参会者构建科学的金融知识体系,接下来有请夏斌所长为我们带来经常的演讲。  夏斌:  一、当前经济的特征问题  近年来我们的媒体、政府有关部门,主要的宏观调控部门都在研究讨论"三过"问题,外汇储备过多,外贸顺差过多,投资增长过快,三过。这是当前突出的问题,也是政府部门研究讨论的问题。"三过"之间谁因、谁果,是哪一种理论逻辑关系,基于这样的基础,我们应该在宏观政策面上寻找什么样的对策,这是决策部门考虑的。从理论上讲,当前情况用国民经济核算的恒等式来表示,外贸顺差等于储蓄减投资。也就是说大家在报纸上、媒体上所看到的储蓄过多,这一储蓄不仅仅是老百姓的存款储蓄,核算出来的储蓄过多,储蓄减投资,很多产品在国内花不掉,促使在外地去花去消费。  从国民经济的核算角度来说,顺差等于储蓄减投资。风险永远是对的,在等式当中是看不出谁因谁果,是因为外贸顺差多了,外汇多。还是因为国内消费不足引起的投资多,出口表现为顺差。本身的等式是看不出来的,我个人认为看不出因果关系。尽管报纸、媒体上有很多的文章,在讲各种各样的观点。如果归纳起来,我想帮助大家一块儿进行分析,我个人认为可以用两条理论逻辑来分析。  从中国经济对外失衡的角度来分析,外贸顺差过多、外汇储备过多这一角度来分析,顺差多就是出口多,出口多赚的外汇就多,外汇多,尽管中央银行在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进行对此操作,从目前表现来看仍然是流动性多,就是钱多。钱多必然投资高,在中国结构调整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我们的投资不断会增长,表现为产能多,因此又表现为顺差多。有的海外专家和国内的专家陷入了货币政策的陷井。这种风气是从中国经济对外失衡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报纸上也有另外一种分析,是从对内失衡的角度分析,国内消费不足、收入分配不足。国内消费不足引起生产的这么多的东西可以出口,而出口自然顺差就多。顺差多,外汇多,流动性多,因此进入这样一个循环。这着重于从中国经济对外失衡的角度分析的当前"三过"的矛盾。按照这两条逻辑分析,到底谁是因、谁是果,简单讲是因为外贸顺差太多了,引起了当前的"三过",还是因为国内的消费不足引起了外贸顺差引起现在的战略。  到底谁因谁果,是人民银行没有控制住,还是外贸顺差没有压下来,还是因为发改委的投资工作没有做好,互相之间从不同的角度也在进行研究。不同的角度结论大家可能会感觉到,不是我这个部门怎么样,是你这个部门怎么样,是从当前宏观经济中间突出的特证和存在的问题。当然基本形势很好,总体经济形势确实不错,我不是讲官话,增长很快,国家是有压力,但基本还是在控制的范围之内。刚才说的这些问题也是一个明显的问题,中国经济能不能持续稳定的增长下去,取决于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以及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措施,来缓解这些矛盾。  如果说从对外失衡角度来讲,因为外贸顺差多引起外汇多、流动性高、投资高。如果要解决这一问题,从理论上说很好解决。就是因为汇率,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大幅度升值,我们的出口就会减少,而不是小幅度,是大幅度的升值。但大家也了解如果人民币大幅度的升值,大幅度的压顺差,不要说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他的矛盾我们也已经看到。当前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或者说中国快速增长的顺差本身有他一定的便性,还是汇率。其实质是因为布局生产分工起的变化,是因为世界的生产结构发生了变化,是因为中国这样的一个变化遇到了中国这样一个改革开放、制度转轨,大量的国际资本和中国广阔的市场、中国众多的便宜劳动力,便宜的各种资源相结合,自然产生大量的便宜商品出口国外。通过这几年的贸易顺差压低了全国的通货膨胀水平,繁荣了中国也繁荣了世界。所以这样一种生产大格局的变化,以通过汇率来改就像美国政府的精英都已经看到这一问题。中国不出口,把中国的出口挡在外边,暂且不说能不能档住中国产品,如果把中国产品挡在外边,其他的国家便宜的劳改力产品照样出口美国,这是全国生产的一个结果。  这是一个矛盾,动汇率压顺差能不能压下来。如果从对面的解决来说,顺差减去投资,因此加快国内消费来解决这一矛盾。国内消费了少减少出口,对外汇逆差可以少缓和。关键是在中国的短期内能不能很快增大国内消费,这不是短期政策所能够解决的,尽管6月份的数据表面,中国最近的消费水平在提高,好像是15.0%多的速度增长,这是好势头,但一下子要提的很高,提到现在发达国家的水平,或者韩国、日本的水平是不可能的。这涉及到一系列社会政策的调整,因此单纯从对内来解决,我们当前的经济"三过"的矛盾我认为也不行。如何看待当前这样的矛盾,或者说如何看待经济领域中"三过"的现象。我认为:这是上帝给中国的机遇,也是上帝给中国的挑战,是上帝给中华民族的机遇,是上帝给中华民族的挑战。什么是机遇?我们的改革开放遇到了国际资本、国际市场的格局变化和经济资本的大流动。30年的高增长其中造成的因素是低于我们的人口活力,这么多的农村、劳动力要进城,而是劳动成本非常的低廉。交易成本更低廉的因素。所以持续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在这一增长中间从1978年国家外汇储备才9亿美金到今天13000亿美金是困惑,同时也是我们发展中国家梦寐以求的梦想。原来国家改革开放才是几亿美金,改革开放出来前几十年平均也才38亿美金,现在一不小心是13000亿,而且是想尽办法在控制外汇增长的势头。所以外汇多,本生是我们发展中国家梦寐以求的事情。这么的外汇用的好,也同样可以增加国家的竞争整体竞争势力。  二、同时我说的是挑战,这一点大家都能理解。第一,快超越德国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中国,在这样一个短时间内持续的高速的增长,环境的问题、资源的问题、矛盾越来越突出。第二,国际摩擦的压力越来越大,中美战略变化好几次。前几天报纸上说又要对人民币增加压力,欧盟以及其他国家对中国产品的质量,对中国食品的安全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出来。第三,挑战。由于国内消费需求的提高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是短时间之内半年一年解决不了,既然解决不了是内外失衡的问题,外贸增加还要不断扩大,流动性增大,说明就是通货膨胀的问题。或者说由于市场格局的变化,当前可贸易的商品价格不容易涨的很快。比如说电脑,老百姓吃穿用制造品不会涨的很快。但亚洲国家的金融危机教训或者其他国家的金融危机教训告诉我们,长期流动性资源的过剩,对资产价格主要是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战会形成很大的压力。所以这是对我们的另外一个挑战,就是这三个挑战。  我们关注一下新兴国家在崛起的过程中,外美国一位经济学家的语言来说,好像到现在还哪个国家躲过了金融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我们搞金融政策研究的,我认为我们的脑子非常清新,要非常担心中国出现金融危机。而且中国是这么多的人口国家,是这么大的经济体,我们经不起折腾。  三、看到"三过"问题是上帝给我们的机遇又是挑战,这是好事但又困难重重,我们应该怎么办?  光从对内解决不行、光从对外解决也不行,必须内外政策的结合。我归纳一下,也就是说我去年7月21日会改一周年的时候在《第一财经时报》解决当前内外失衡的矛盾我们应该用了五个字:改、堵、疏、冲、内。我认为通过这个办法综合解决国民经济遇到的问题,我个人感觉,其实很多的政策也都是围绕这五个字一条条出。我说的网上都有,当时我提出改,就是面对这样的矛盾不要回避人民币汇率要改革,不能因为外面有压力我们就改,没有压力人民币汇率就不改,按照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人民币的汇率应该逐步的市场化,应该主动的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改革。  针对这些问题根据今年的形势要补充几句:在当前人民币形成汇率的机制之间,要打破当前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怎么说?这一两年来,我们是逐步的、缓步的、幅度比较平均的升值,整个市场都很了解,已经基本形成了市场可以测算的预期,与中国人民银行是怎么升的,升多少,因此在很明朗的生产预期之下我们流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在当前的情况之下,我认为要打破预期,怎么打破?我们也不可能按照美国议员的要求,要中国政府一下子升这么高?这不可能。但我们也不可能一下子来一个出其不意升到多少,如果这么升更会遭到美国议员的得寸进尺,感觉中国政府就是要压,压你才大幅度升,不压你不升。而且说心理话,再来一次出其不意对政府的公心力也不合适。根据这一两年的发展,从实际的发展测算大概应该升值多少,策略应该是时密、时疏、时高、时低。再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尽量把想升的位置升到位,一定要让市场看不懂。管制规律在市场控制中间,市场预期是一股很大的压力。  堵,针对当前的状态,我们应该不像过去越弄矛盾越大,因此我们改堵的要堵,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旗仍然要高高举起,但是中国当前经过30年的发展状况,我们开放的策略要变化。简单讲、概括讲,一些有利于提升中国管理水平,有利于提升中国技术的外资,仍然要想尽办法大力吸取。一些纯粹资金的外资,我们要想尽办法拒之门外不让进来。简单讲房地产政策,当时提出要克服对外资金进入中国房地产毫无拒绝的中国现象。比如是贸易政策,我们不是说出口越多越好,因此要结合中国国情,耗中国资源的,污染放在中国的,这样一种高污染企业的出口我们应该适当的抑制,现在出口退税政策都是有选择的。加工贸易政策已经慢慢起来,比如说海外上市政策,我不是说反对中国到外国上市,但作为中国政府应该有引导性的政策,起码把前两个市场搞好,06年讲的继续放慢海外的市场结构,中国的市场崛起没有一个大国的崛起依托人家的市场。中国的改革回报,我们很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上市,国家承担了大量的代价,剥离了大量的不良资产,最后国人不能享受改革的成果。中国的外汇已经很多,我们有一些企业关键性的企业还到外界筹集外汇搞建设,外汇越来越多。从几个方面来说海外上市政策要调整,贸易政策要调整,招商引资政策要调整。中央政府应该拿出有关措施对各地方政府不讲究代价,不断吸引外资,特别是在生产安全标准、项目环保标准、国家产业政策标准方面不讲任何条件,想尽办法招商引资,这种办法一定要拒绝。报纸上曾经披露过,不知道是某一地市,就是因为当地的环保局长完不成招商引资的任务要下岗。  短期的外债政策,最近也在改,金融机构到外边借钱。针对去年讲的堵住的问题,今年我说了在很多情况下要加强私募资金,我们的企业已经面临外资,有的是私募股权基金,在拐弯抹角的绕道进来收购中国企业。为什么中国不能尽快的发展中国自己的PECC私募股权基金,一方面钱这么多,另外一方面企业的资本规模不够,发展后劲不足,为什么不能在国内找资金。这恰恰是我们的金融工作没有做好,这一方面我认为有关部门杠杆收购也好,背后要有金融的支持。外资的背后在海外是有金融支持的,70%的资金来源是背后的银行支持,中国的金融机构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当然我知道,在90年代初中国的金融秩序出了一些规定,不允许出来股权型的贷款。但是有一些不适应中国股权发展的,特别是在金融开放不断加快的步伐之下,我们的制度跟不上。我认为对中国企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所以在这方面应该在当前堵的问题上。  疏,外汇多要想尽办法赶紧花。去年7月份提出,保留7000亿的外汇储备就够了,对内可能多一些,因为不涉及到政治。如果涉及到政治,台海的形势问题,不考虑那些军事政治因素,保存经济考虑,保存7000。超过这些外汇储备相尽办法花,拿到这个纸是越来越紧张,我们相近办法中国缺什么赶紧买什么。这是重要资源,以及产生重要企业的稀缺资源,应该成立某个机构专门干这样一个事,现在一切都已经做了。国家30亿美金进了3次,前一段时间83银行我们又进了,媒体的报道很多,外国媒体也很多。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这一举动。因为外国媒体说中国1000多亿的外国储备,现在是在中国政府手中拿着,我们不希望市场金融秩序不应该出现的现象但我个人认为,我们拿了这么多的外汇,我们拿这么多的外汇储备,我们应该智慧些,起码是一个谈判的筹码。  当前疏也在加快QI,鼓励大家去外边炒股票、炒基金,鼓励企业走出去。一年5万美金可以还,出去留学出去买东西,我们也鼓励企业走出去。因此购买黄金,当时有人反对,要买买多少,世界国有黄金怎么样,我说这是方向,我们原来关注的方向,起码要在这方面思考。至于怎么买,买多少我相信政府决策部门没有市场,懂什么时候买,关键是要下这个力。当前的问题在疏导的问题上除了之前讲过的,我个人认为要加快步伐,外汇储备在不断的增长,按照现在的增长方式,一下子扭转过来是很难的,有很多的资源因素,因此外汇不断增长,对外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我们想尽办法去花。实际上我已经感觉到政府在加快速度,中国的外汇还没有成立我们已经开始干了。我认为更应该加快,而且在加快的过程中,发挥中国东方文化的智慧,如何最大可能的发挥用外汇的效率,不仅仅是股权,不仅仅是资源,发挥在用的过程中的效率。通过谈判等一系列的途径,发挥其他更大的效应。总体而言都是围绕着中国,提高中国长期的竞争实力。  内,吸引大量的因素,医疗保险、社保、医院改革、教育、就业,特别是对三农农村政府预算这方面的支出,在不断的扩长。在当前内需的问题要扩大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小企业的发展。因为从社保政府这一块钱,帮他社保给他解决了很多的后顾之忧,相信老百姓把他原来的存款给出来消费,但是有限的。我们还是应该让老百姓更多的创业,在创业中间增长更多的收入。  冲,外汇多了,换回人民币多了,因此就需要对冲,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特别是国债,财务帮助银行,具体就不展开说了。当前需要注意的,我认为央行在调控流动性的问题上,可能很重要的是把我们流动性管理的目标要下降。长期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我们的货币供应量都是在16时期,我们的目标也是定在16,我想说的目标本身太高了,我想告诉大家,近20多年来,货币供应量M2相对应经济不佳的增长平均10%左右,货币供应量达到39%。大家不知道曾经90年代初一年的货币供应量一年达到37%的增长,最低的年份04年货币供应量增长14.7%。在经济稳定增长10%左右的二十多年,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无规律可寻。  当前提高准备金,市场的利率还在下降。或者说提高的不快,货币市场金融机构,这是市场的问题。从这一块是银行的纯贷款,这一块的利率水平低,再加上商业银行,商业金融机构拿了这么多的政府债券和银行发出的票据,特别是央行票据没有卖出的意图。资金调度的几个人说用不着,资金不够了,就把商业票据卖出去,现在用不着,说明资金多。在资金多的情况之下,说明什么?说明调控没有到位,也许央行认为我的基础货币控制住了,比过去增长少了,但我想说的,整个反映实体经济M2的数量也很高。也有可能说16是计划的目标,我想说的是16的计划目标定高了,应该定低。  我想说以这个方式把近两三年的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定在14%到15%,甚至更低。到底多少在调控之间不断的部署,只有这样可能流动性管理的压力小一些,只有这样把市场利率推高,把市场利率推高肯定对金融机构信用扩张的能力有一个抵销。当然我的这些想法可能对市场也会有压力,当然对于市场人士来说,对于企业家来说应该看到这一趋势。  四、投资问题。  各项措施都在做,前一段时间讲到了几个政策,实际上不要一味地简单压投资,上半年的数字是高一点,但要看到很多的因素,说明他已经并不是很可怕,应该更多的通过市场手段来进行调控,更多的应该一致。国有企业促进他加快利润的分红,减少盲目投资,促进社会消费。讲到政策之后,我认为肯定有最佳产能出来,这对企业意味着什么?我想讲几个结论:应该看到利润趋势是上升的,我们不要抱着幻想,他们是在流动性过多的压力之下,央行不断上升,因此流动成本会上升。自然对股市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取决于企业的资产负债拿多少,这一点自己考虑。  第二,考虑投资项目的政策问题,因为我们的调整大家还可以看到,现在是市场准入的政策在不断的调整。环保、技术标准、排污等等,中国起来看是市场准入的政策,其结果都会起到抑制投资的效果。  第三,给企业提一个醒,融资的方式不要简单靠在银行身上,还是要发展直接融资。但是我认为现在的上海、深圳对PECC的发展很快,中国需要大量PECC的职业经理人,来经营社会资金,经营资金领域。  因为时间关系,讲错了大家指责。  提问:  (听不清楚)大概是发展的困难哪里?  夏斌: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都在学习天津产业基金。我在有关场合已经说了,在国外没有这个词,其实质天津做的也是私募股权基金。呼吁很多增长不能要北京去批私募股权基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自己注册自己去干没有违规。对于市场来说,当前的情况之下应该认识到在法规上没有任何的障碍。关键是大家也不放心,这个钱交给谁。职业经理人的团队非常重要,一开始做小一些,慢慢做,取得社会的信任把钱给你,你帮我参股,帮我投资。其实你要知道,海外进来的私募股权基金也是人家委托的企业公司,很多也是委托的,无非是通过公司的形式注册公司,通过合伙企业的形式注册合伙企业,在这方面我们探索的不够,大家的实践也比较少,可能这方面的发展比较慢。  主持人(CCTV主持人、管理学家执行主编樊登):  实际上政府不要禁止做的话,就可以尝试。  夏斌:  我认为是政府已经立法允许做,我们几个人拿钱投资企业,这是《公司法》规定的。我们有一些人按照《公司法》、《合同法》的要求注册企业,你负有限责任、我负无限责任,我们拿钱去投资,你去收购,我也收购,把老百姓的钱收购在一起,这也可以。只是这方面的队伍还不够。但中国的经营圈现在有一批海外的,有一批国内的精英都在主动的发展。他已经看到了前途无限,比炒股票稳定的多,比存款利息不知道高多少倍。看到这些钱拿去投资,投资一两亿回来上市,回来之后不是20%-50%,是百分之几百的利润。  提问:  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调控价格越大,股票打压越乱。不知道政府有困难还是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夏斌:  关于房地产的市场情况,一些出去我没有,我也不敢乱说。关于股票没有,政府也不是乱打压。在530以前这样的状况,其实谁都明白,不要说专业人士,老头老太太都明白了,炒股票太好赚钱了,这样下去危险不危险。这样下去几乎全社会,所有人都要算帐,哪个场合听到的都在讲股票,几乎全社会都在这样的情况下,冷静一下是没有必要的。  主持人(CCTV主持人、管理学家执行主编樊登):  这位先生是说国家想让他冷静,而他没有冷静。  夏斌:  给我的初步感觉说错了大家批评,530前是大家都往里边拥,真正的我在交易所的故事来讲,交易所的部下是在熊市赚钱,不是现在赚钱。熊市赚钱在530前都看不懂,赚不到钱。在那样的背景之下稍微冷静一下,有一些输了,有一些退出市场。而现在的七三几几的变化,我是不断的奉劝,以前我在交易所的时候一般劝散户不要炒股票,不懂就不要炒股票。看报纸上的东西真真假假太了解,所以不要轻易炒股票。当时炒股票怎么办?现在好了有基金了,相信年纪轻的,把钱给他让他盯着你少赚一点儿就完了。现在的结构与当时的变化,你说不好也好,我认为是好。  我不是说媒体的话不能相信,但对于股市的行情的金融分析这要小心。  主持人(CCTV主持人、管理学家执行主编樊登):  昨天看到一个消息,著名的投资人罗杰斯先生说中国的牛市还要走80年,所以他大量买入了中国的股票,您认为这是可信吗?  夏斌:  前天我跟在一个共同的论坛上,我没有听到。他对股票上来说看好中国,我同样也看好中国,我对中国的经济是充满希望的。从这一角度来讲是对的,但80年我不知道他怎么算的。因为股市的分析说到4300点,又少要上涨到七八千点,一万点。最后还会两万点,我还说地球会爆炸呢。  主持人(CCTV主持人、管理学家执行主编樊登):  谢谢。作为金融爱好者,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中国会是什么样子,老百姓可能没有这样的想法,待会的嘉宾会做出讲解。下一位演讲的嘉宾是PECC中国委员会主席,中国证监会前主席,中国建设银行前行长,周道炯先生,他的演讲主题是加快金融业改革创新,迎接国际竞争。  周道炯:  各位嘉宾、各位来宾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参加中国企业家金融投资理财峰会,我是长期从事财政经营工作的,现在来讲是退伍兵。但是一辈子50多年了都在财政界工作的,还是有感情的,还是比较关注这方面的情况。今天的会议应该是学者讲的多,我作为老兵实践工作者到这儿来讲一些个人的感受和想法供大家批评。  我所讲的是如何进一步作为中国改革创新来迎接国际竞争。  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20多年,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发展,我总的评价变化是巨大的,发展是快速的,成就是显著的。这20多年来的经济改革,在建国初期全国有三五家银行,就是人民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三家,后来又成立了农业银行,到了后期又从人民银行划出的新成立的工商银行,后来又成立了招商银行。  文化大革命中,人民银行被并入财政部,在省叫做财政局。所谓银行基本上是七折国家财政的"出纳"和"记帐"作用。目前我们知道中央银行、银监会为领导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三大政策银行为主体,一大批数以百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机构正完善发展。另外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也正在迅速发展,特别是国有四大银行发展增快,其中有三家已经上市,农业银行正在积极发展。  到06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币资产达43.9万亿元,其中国有银行22.5万亿元,股份制银行7.14万亿元,城市商业银行2.59万亿元。存款已突破32万亿元。其中储蓄17万亿元,贷款22万亿元。银行从记帐、出纳会计作用在改革开放当中并逐步地现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当中具有"血液"和"核心"的作用。至于证券市场则更是从无到有,当然从历史上来讲,股票市场、基金市场很早。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采取的计划经济不久资本市场就没有了。改革开放以后目前的发展情况是很快的,上市公司已经达到了1500多家,市值已经17万亿元,占到了GDP的70%以上。现在涨了以后已经不得17万亿元,开户人已经突破1亿户,各类基金已经长足发展,目前已经发行了58家基金公司,发行基金307只,基金总现值3221亿份,基金净值8565万亿。还有一大批证券、会计、律师事务所及咨询服务公司,这些为证券市场服务的中介机构。另外保险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以及票据贴现业务、信用卡业务等等正在发展壮大起来。至于金融法制建设、依法治市、人才培育方面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总之,中国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促进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资源的合理配置、筹借低成本资金、改善企业管理、培育人才、增加国家税收和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有目共睹的,必须充分肯定的。在肯定的同时,一定要清醒地看到,中国金融业在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挑战,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有的还很突出。所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  我认为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加快金融业改革创新步伐,迎接挑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是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金融市场是市场经济最前沿的,竞争十分激烈,信息瞬息万变。中国加入WTO后,从2007年起,国外银行、保险、证券机构将大踏步进入我国,在治理结构、客户、人才等方面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中国一句古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客户也一样,哪儿的服务好我就哪儿。外资运营机构已经有300多家,上海外资的金融机构的市场已经占到了总市场的10%多。所以竞争越来越激烈。至于国内同行业之间的竞争早已开始,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竞争更趋激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不可抗拒的规律。所以要有紧迫感、危机感加快金融业改革创新的步伐,国际上也是同样的。根据这一情况我讲一点个人观点:  第一,要在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扩大资金融资比重方面进一步统一认识,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实际上这一问题很重要,我们搞市场经济总要进一步深化认识,虚拟经济在我们经济发展过程中他的作用、他的地位,市场经济没有问题,但要在国内搞虚拟经济,在座的学界专家熟悉,但在广大干部群众,包括领导干部对虚拟经济资本市场的认识不足。所以要采取统一认识,采取措施加大力度。诸如在加强主板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板块,积极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大力推动公司债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发展,完善股份代办转让系统,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和不同层次市场间的进入、退出机制,满足不同企业间的融资需求。现在存款32万亿、贷款只有22万亿,存款11万亿形成流动性过剩,存款贷不出去。但另一部分中小企业很困难,现在全国中小企业是400多万个,占到总共企业总数的99%。  第二,增加金融产品品种,在已试办衍生工具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金融期货市场建设。同时,要总结商品期货市场的经验,扩大商品期货品种,特别是农产品品种,以利"三农"问题的解决,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一开始一哄而起搞的很多,现在根据我们的发展需要要慢慢扩大平台。我感觉到特别是农产品经济,农民看到价格涨了马上就种、养,如果搞期货市场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第三,深化银行体制改革,积极推动金融业分业经营专项混业经营,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中央银行和银监会应在货币政策、宏观管理、防范风险、组织机构、人事任免以及国际交流合作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相互配合,协同运作,真正做到该管得一定要管住管好,不该管,管不了的要放开。要尊重市场规律,有的应由协会之类的自律机构去管理。  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控和激励机制、降低不良资产比率,提高经济效益方面下大工夫,尽早办成真正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商业银行。现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变政策开展各大发展银行还是大局,但离现代化的国际商业标准还有很大的问题,特别是资金结构。至于三大政策性银行,我认为要总结经验,第一是国家开发银行,以及后来成立的证券会银行、农发行。要总结十几年的经验,总结经营改革创新,既然是证券性银行,既要研究承担国家重任方面要提进去,不然就没有区别。同时要在创新和提高经营效果上有所作为,国家在财政上应该给政策银行支持,不然就没有区别了。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差别很大,广大的农村城市在心态上通过政策,同时还要加快修订法律法规,要加快推进银行业混业经营。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早已立法允许混合经营。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是实行混业经营的,中间在混业经营中有些机构发生了一些问题,就"一刀切"停止了混业经营,并立法规定。现在是需要重新考虑修订法律,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现在已经开始做了,但真正严格上的法律规定还是不允许的,所以要加快速度。  第四,加快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和债券、基金业的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支持促进城乡经济全面发展。直接融资比重过低,是我国金融业一个突出的问题,发达国家和地区直接融资的比重都在50%以上,有达到80%,甚至更多,我国直接融资比重只有10%-15%。目前城乡居民储蓄达到417万亿元,发展直接融资的潜力是很大的。开辟直接融资业务有利于融资渠道多元化,充分利用闲置资金,为居民个人开辟新的投资渠道,也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促进证券市场健康稳步发展。  第五,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市公司质量是证券市场的基石,一座大厦如果基石不牢那是很危险的。目前,1500多家上市公司在进行两年多股权分置改革后,总体来看,在资产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了与宏观经济同步发展的趋势。2006年底,境内1474家上市公司总资产达24.5万亿元,净资产3.4万亿元,净利润3787亿元。大盘蓝抽股份公司已成为稳定市场和业绩提升的中坚力量。去年有756家上市公司提出分配方案,占总数的51.28%,实际分配红利1198.4亿元,同比增长40%。从数据来看我认为形势是好的,特别是经过改革以后形势越来越好。但我也认为应该看到尚有一些上市公司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有些上市公司盈利水平下降,甚至亏损,极少数违法违纪的现象仍然存在。总之,没有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运作,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集团公司和尚是公司之间兼职过多,行政干预多,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削弱,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不够等等,对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要具体分析,有的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应在股权分置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自觉再进行一次检查总结,好的成功经验要坚持和发扬,缺什么、补什么,该纠正的及时纠正。真正建立起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管理层之间的制衡关系,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和退出机制,严格信息披露制度。  第六,加强证券中介机构自律建设,进一步做强做大,走向国际,迎接竞争。中国证券市场拥有今天这样的局面,作为投资者和筹建者"桥梁"的证券公司、会计、律师事物所和投资咨询机构及其广大从业人员的辛勤努力和贡献是分不开的,功不可沫。但也要指出在中介机构中也还存在这样那样一些问题,极少数机构还很严重,如参与弄虚作假,挪用客户保证金,违规违法等损害市场声誉行为。经过近两年的治理整顿和规范,依法严肃处理了一些违法违规机构和从业人员,已取得显著成效。在国际过类激烈竞争中,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一定要进一步自律规范,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国际和作交流,要走向国际,做强做大,目前证券公司一个突出问题是"个子太小",资本金只有几亿元人民币,最大也只几十亿元,与外国证券公司数十亿上百亿美元根本不可比,要加快改制,要增资扩股,符合条件要争取尽快上市。  第七,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市,强化监管,防范和减少金融风险。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中国在金融、证券、保险、期货、企业等方面已出台了一大批法律、法规,注入"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公司法"、"会计法"、"银行监督法"、"保险法"、"证券投资基金法"、"信托法"等等,从总体上说不是无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有规不寻、执法不严和法制观念淡薄。目前,银行、证券、保险业内部甚至离奇古怪,事后看一看,绝大部分问题都是有法可依的有规不寻和管理松驰,缺乏制约而造成。因此,首先要增强法制观念,加强法规教育,大家要自觉遵纪守法。监管当局要把执法治市,规范监管,实现"三公"原则,依法保护投资者、投保人、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作为行动准则。其次要有一支素质高的执法队伍,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纠。还应是扩大执法部门的稽查权力。当然,对失职渎职者亦应追究责任。再次,要针对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修订现行法律法规,并在知性过程中加强协作和衔接。  第八,大力培养金融人才,尤其是熟悉国际金融人才,以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对此,大家都有同感,所谓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你是企业、你是银行,能不能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取决于银行的成败。我想不多说了。  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提一点建议,就是各级政府如省、市、县政府都要配备懂金融的领导干部,地方政府要有懂工业,懂农业,懂文教的领导干部是无庸置疑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年代如果没有熟悉金融的领导干部是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我的看法是各地政府早配早得益。谢谢!  提问:  在银行业平衡新旧管理理念冲突?旧的管理理念是突出社会营销,以社会关系作为突破。新的观念是提高服务质量和产品多样化,如何平衡新旧管理理念的冲突?  周道炯:  银行业要向国际学习就是要改善我们的金融,包括方方面面,刚才您讲的。现在我们主要是靠立场,完全的贷款。进一步靠完善银行以及混合经营,因此发挥就广了。贷款的业务、以及其他的业务银行一定要服务好,服务不好不行。  主持人(CCTV主持人、管理学家执行主编樊登):  由于时间紧迫休息十分钟,十分钟之后是水皮先生和左小蕾博士的演讲。  下面有请水皮先生。  水皮:  刚才夏斌讲的很对,人太多就有一些拘束。夏斌刚才讲的时候有人问到了罗杰斯的评价,罗杰斯的评价一直在变。今年年初也有过评论,他老人家说的话大喘气,在北京说的话,下半年还要到澳大利亚说。前一段时间又说了,中国股市走的不错,当然我也不会卖,但如果翻了倍我就卖。最新的评价大家刚才听到了,中国牛市80年,原来翻倍就卖改成翻三倍就卖。大家知道他的讲话特点就可以了。  中国会不会有80年的牛市,理论上讲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从各股的情况来都是常有的,都是一个上升的趋势。对于过于长期的判断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做一些有价值的,比如说短线。就说今年会怎么样,我带来我们新改版的报纸,这是第二期。主题是被压抑的5000点或6000点。做这个文章的时候是7月7日,做股票的人知道最近一次暴跌是7月5日下跌了200点,我们7月6日下的报道,因此记者过来问我改不改,是不是不合适。星期五暴跌、星期六我们上涨的新闻还上刊,读者会怎么看?下边附了一句话:人无远虑、必有尽忧。从做报纸的角度来讲在座有很多的记者,你不能判断自己所接触的东西不一定就是珍品,新闻强调客观、客观,因为做不到所以才强调客观。我做新闻出生知道很多话是倒过来的,既然做不到客观,100%的客观不凡主观一些。  谁不会把一家报纸的判断作为人生的指南,错了就要找你算帐,就像嫁错人一样并不一定非得要把自己关起来。如果坚信判断,上两周市场这么低迷的情况下,找不到方向的情况下,只有旗帜鲜明的旗号下我们才能对投资者真正有帮助的价值。这就是我做华夏时报的特点,我们不是文人办报,也不是新闻办报,做的是财经类的报纸,实际上我们是给投资者办报,所以必须要有一定相对专业的价值在里边。我们强调的是投资跟报道相比是一个手段,或者报道本身就是一个媒体,报道本身不是目的。所以有一个口号,投资为纲、报道为目,钢锯钼钢共创财富。  说3600点的时候,我明确跟您说今后几个月走到5000点或者6000点,差就在2000点,何必对这2000点惊弓之鸟呢。对于各股来讲50%对应投资来讲也是个人所能解决的。大牛市中两周之内赔50%,搁在任何投资者的身上都是受不了的。人的心理没有说一定要坚硬如铁,都这么刚强。后边的内容就不说了,说多了有一些广告效应了。只说一点,后边我们做了一个题目叫做奥运神话,他跟奥运经济有关。当然还做了红筹回归,红筹海归,这是今年下半年最主要的话题。海归选择的方式不同,后果和终端不一样。为什么做这个选题,我们希望能够与我们的分析报道尽可能的来影响决策层和管理层,选择一个有利于市场稳定发展的海归模式和方式。所以的确跟很多媒体做报纸不太一样,我们的确是主观兴趣的,主观意识非常强烈。  今天刚到的报纸可能各位都能看到,讲股值期货,股值期货是中国资本市场品种齐备的很重要的内容。大家都知道中国股市的单边史,什么时候能赚钱,只有涨的时候才能赚钱,跌的时候赚不了钱。股值期货推出来之后就能有效的改变,为市场的平衡掌握出一个切合点。所以股值期货是撬动股市最好的机会,围绕3000点是底,空间非常大。股值期货一旦方向明确有助涨或者猛跌的作用,他会投资行情,如果与其向上是上涨,预期向下肯定是助跌。这个时候推出来就是一个平衡的契机,为什么抓紧时间要做这一选题,就因为我们觉得市场又一次提供了这一机会,是在4000点附近。尤其是在没有突破新高的时候,策划主题有一个过程,两周时间的策划在4000点不到,现在是3710点创造了新高,但是新高没有持续下去,昨天就下去了。  言规正传,说说宏观调控,他是为了防止偏快向过快转化,用了一个词叫做“遏制”。如何解读?关键还是三个过快,一个是投资过快、一个是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快。贸易顺差过之外其实投资增长过快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在里边,以行政的方式是可以有效的把投资降下来。另外,货币投放增长过快,刚才下来谈到了这些问题。把北边的贸易增幅降下来那也没有办法,唯独是外贸。大家一直担心外贸,包括出口退税已经取消了,说白了就是竞争力比较强。偏快是一个什么概念?偏快不是过快,说明还没有过快,中国用词非常精准,防止偏快向过快的转化。我认为有几个基本主题,对目前的宏观调控首先是要肯定的,所以中央为什么要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认识上,话里话外有一部分人有一些部门的思想是不统一的。包括对基本竞争来看是好是坏,宏观调控是成功还是失败。大家看到中央电视台的对话节目,这一节目是在国务院的会之前做的,当然是总理安排做的。主要是为了思想统一,谢副昌的话基本上可以解读中央的认识,政治局说的话很抽象,不知道统一到中央的认识,具体来讲是一个什么样的。谢副昌的话,包括姚景远的谈话基本上是可以作为一个精神的。  上一期的报纸转载率最高就是姚景远的专访,题目就是“中国经济没有过热”,这是一个基准,如果措施采取不当的话,可能会过热,但现在没有过热。当然有人说现在没有过热,就会有人说现在过热。有人说现在宏观调控很成功,就会有人说宏观调控不成功,不成功是一组的说法。就是没有调整到位,要降的速度没有降下来,要降的价格没有降下来。其中一种说法应该是可以商榷的。04年初调整三个过剩,过热产业为标志,以铁本事件为象征,开始搞宏观调控。那个时候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记得,第一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是多少?好像是56左右。相比之下第二季度的25.9%,当然也不低,跟04年相比也就只有一半。04年到05年的宏观调控直接后果是遏制住了上海房价的猛烈上升,至少是暂时稳定,或者从表面上看是稳定的。至少出现了滞涨,如果没有这一调控就很难想象现在上海的房价是什么样的价。当然不能压了两年之后现在在弹升,对宏观调控是一种,这是认为宏观调控不到位。  还有一种认为根本就不该调控,也是下调,把挺好的发展机遇给错失了。这种声音不大但也有,比如说陈梁俞在04年的时候这么理解,认为是胡搞乱搞耽误了大家的发展进程。这一观点现在可能比较少,今天写了一个评论说到股市是最讲政治的。26日上证指数创了新高,好不容易创到了4371点。调控了30,为什么?我把电脑一开怎么又调到了30,后来一想是国务院的会,政治局的会作为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的要求。首先市场低开30股,说明什么?说明我们非常讲政治,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因为宏观调控要调控,当然不是往上的,理论上是大家要调控。盘中的走势实际上反映了大家统一的过程,最终还是要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什么样的过程?探底、震旦、回升、收平的过程。  基本上反映了大家的一个判断,首先目前的形势是没有问题的,这是中央的基本判断,经济总的形势是好的,但的确有过快的可能,是从过快到过热的可能。措施调控的大可以避免这一事情的发生,也可以说是打预防针。市场的过激反映可以冷不丁的作为一个比较强硬的反映,回过头来认识到他所说的全部,全面的理解大家就知道目前依然是一个比较安全的状态,这是一个基本的预期。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开始相当不错,今年上半年45%的增长,远超过了GDP,是近年来少见的。这一增长实际上为股价的上涨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现在让金融股往下跌很难,为什么?大家知道遏制信贷过快增长,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金融股。理论上讲,昨天金融股跌了5%-10%的跌幅是很正常的,因为金融股基本上处在高位,除了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的大盘之外,其他的盘基本上处在高位,包括民生、中兴、浦发、兴业。招商银行100%,中兴银行160%,大不了暂时充当不了零涨的作用,但是充当临跌,这就是一个基本形式。  相信下周之后市场会有震旦,但方向不会受到影响,方向是继续往上走的方向。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一个局面的情况?我们还是以金融股,以银行的例子来说明这一情况。23日、24日,中国工商银行的市值超过了花旗,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值的银行。这一次动静不大,关注的也不多,我们报纸做了一期,工商银行26日也开了一次会,提出一个口号:要做世界上最赚钱的银行。他们还是有一点儿自知之明的,无论市场冲击力还是其他激励能力上跟花旗不能比,去年被评为亚洲最赚钱的银行,今年在市值超过花旗成为全球第一的时候,他提了一个口号要做世界上最赚钱的银行。今年工商银行年初A股曾经到了6.8元,现在的工商银行的A股是5.7块,差了1块钱。差1块钱的市值怎么还会超过花旗,为什么?因为H股大涨,H股涨的幅度比较大。第一次可能是4月1日,各位看一下我们的报纸,是我们的同事发行,当然那个时候我还不在华夏时报,还在别的报纸。当时第一时间就写了博客,工商银行市值超过了花旗。当然绝大多数人的反映:这不对,这是泡沫,什么是泡沫?这就是泡沫。工商银行市值怎么能超过花旗呢?刚才我们说到了罗杰斯,罗杰斯自己买了工商银行,跟着电视台的记者一起跑到工商银行调查,得出一个结论,工商银行连同行之间的转帐支票都做不了,说服务太糟糕。做出了否定性的结论,当然老头最快的毛病是这半句话,继续看好或者说持有工商银行,他是想把工商银行打下来他去买。  在这样的情况下,工商银行怎么可能超过花旗,这就是泡沫。其实很多人不了解,当时我问江振青,我有一个感觉,牛市什么时候快结束,或者说什么时候是一个疯狂的标志。工商银行不上10块钱,市场也疯不了。我说可能性有多大?这是属于信息披露的范围,大家听完就算了,(略)。前一段时间银行之间有搬家的迹象,存款少,办银行的人就着急了。说有风险、有危险。降低有间接融资的比例,我写过类似这一偏的文章,大家可以上网看。那一点儿存款的转移或者减少,一直是我们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怎么真的出现了就受不了呢?可能跟每个人的心态不一样。而且银行存款的搬家,应该是刚刚开始,而不是结束,也不可能结束。  昨天正好参加工商银行的理财会,我解释工商银行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业绩增长,为什么?主要来至于中间业务,不是承担差额,不是靠银行利息、贷款利息的那些差,那些差是要冒着不良资产全部亏掉的风险。以工商银行为代表,老的拥有巨大的城市商业网点的国有商业银行,今后几年利润增长最大的来源,或者高速增长最大的支撑就在于中心业务非常巨大。中心业务在中国对于银行来讲,仅仅是起步,工商银行也推出了很多的理财产品,银行推出的里产品不知道在座的知道有多少。全国的银行在各地之间推出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整整有一千个,相信清华学金融的同学也不知道几个,但是在生活中银行的理财产品整整一千个。很多人是想不到的,这个钱还在工商银行,但是由表内资产变成了表外资产,银行拿手续费就不得了,这是你想象不到的。工商银行在组建创新类的准基金品种,光用于打新股的资金,当然通过信托的方式就是500亿。大家知道证券市场的存量资金用于打新股是20000亿。这里边工商银行一家就占500亿。相信重伤银行有500亿,建设银行恐怕也有300亿,这就是银行的资金。  仅仅是一个方式的转变,银行提供巨大的利益增长点,中间义务非常大。还有一块是信用卡,刚才提到招商银行的业绩增长是100%。大家知道花旗为什么要买广发?除了看中他是全国性的牌照之外,更主要的不是看中那几个营业网点,或者说比较破烂的客户资源,大家都知道他的客户质量非常糟糕,他主要看中了中国信用卡的巨大的10倍以上的增长空间。花旗最青睐的是招行,青睐的是招行的信用卡。买了广发之后重点也会放在信用卡上。中国的信用卡用户有5000万,美国的信用卡用户有6.5亿张,一个美国人有两张信用卡。不说跟美国一样,在中国一个人有一张也得有13亿张,再打个对折两个人有一张就有6.5亿张,所以信用卡业务不得了。每个银行的信用卡做的好,今后的增长率就是非常巨大的。  前期报纸上有一片文章,是我们高级记者写的。中国的银行业集体进入业绩增长的爆发期。世界上有哪个国家有这种境界?不可能吧。工商银行怎么就不能超过花旗,只要相信中国的经济是健康的、是可持续的,中国现在没有乱,就没有理由怀疑工商银行超过花旗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这是基本的逻辑。第一次还有很多人大惊小怪,有帮经踏论,这次没有人议论了,也就是路透做了一个排名,工商银行排名超过了花旗银行。  银行的中间业务的大量增长得益于我们现在的时代,这是什么时代,这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个人理财的时代,或者说全民理财的时代,也可以理解成全民投资的时代,当然没有必要理解成全民炒股的时代。其实我一直不认为全民炒股有犯什么天条。说一下为什么是这样?有三个因素造成现在社会的发展阶段:  第一,改革开放三十年,大家知道1978年开始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之后,民间财富的积累是巨大的,当然国家的财富累计的也很多。  第二,这笔钱大部分在银行,现在慢慢的变的可以流动了,为什么说慢慢的可以流动呢。因为大家说了30年这笔钱不是一天就能流起来的,怎么不说全年是全民理财的时代。去年不说是全民理财的时代,到了今年就是全民理财的时代。大家知道十年前我们的存款是10万亿元,当时说了一出来就会造成通货膨胀,东西会供不应求。但笼中虎不但没有出来反而还更紧,这10万亿不敢动,改革是一个历程,也是旧的东西打了之后慢慢建立的一个过程。首当其冲的是房改,大家都需要买房子,房改是一个什么样的级别?是几十万的数量级。可能是一家人两倍的积蓄就全部花在这上边了。这是房改、教改。我们在清华大家都知道,一年清华的学费是多少?一个家庭的教育费是多少?现在的改革越改越看不起病,很多因素决定老百姓的钱是不敢动的,那个钱是死钱,要准备买房子、要准备生老病死,要准备孩子的上学。现在的改革房改基本上告一段落,现在的买房都是投资性的买房,这最大一块是教改,在国务院的资金投放很大,包括助学贷款从几十亿上升到两百亿,这种不确定的减弱。  这几年社保慢慢建立健全,医改下一步的目标是全民医保,政府该承担他的责任。这说明什么?存款支出的不确定性在消失或减弱,也就是说这个钱是闲钱,家里的钱变成闲钱,至少一部分变成了闲钱。另外一个因素是银行的负利率,负利率在今后一段时间会长期存在。什么是最危险的?把钱放在银行里,越来越多的人是最危险的钱发毛,十年前的十万块钱跟现在没法比,这就是钱发毛的原因。这个时候就必须把钱动起来,必须管起来,这就是一个理财的概念,必然深入人心的过程。而不是说仅仅是因为股票涨了,大家都赚钱了,在股市上赚钱了,大家说理财理财,看着说赚钱了。要说投资成本涨的最多,既不是楼市,也不是股票,大家知道是普尔茶,普尔茶涨了10倍。我说一个大家不知道的是兰花,兰花也是一个炒作投资品种,兰花的涨幅,如果短期的涨幅比普尔茶还要高。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北京是不行的,经常上花卉去我感觉破兰花跟草一样这么贵,至少上百块钱。兰花不就是草吗,就是长的模样好看一点儿的草。后来有一次去了一个地方才知道,兰花草是这么可怜,大概就这么几棵。成都地区的草兰花,两个花围的兰花半个月好的品种能卖140万,两个月以后就是500万,半年以后是1000万。成都地区的房价在这几年中乔默生长,我说怎么会这么高?不知道成都地区的消费力特强,都是花农买,他们把房价台起来了。  这是一个投资品种,倒不是说股市怎么好,大家做股票的概念。他说的是这么一个道理,资金就是一个整体过剩的状态,你不进股市,他进楼市,不进楼市进哪里?制花收藏不是一般人都能干的掉的,我刚才说的兰花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干的,那么上哪里,期货?风险更大。从国际上的资金流向来看,00年到04年房地产价全球暴涨,不仅仅是上海中国,整体都一样。美国楼市到去年才告一段落,英国房价也翻倍,04年主要的炒作品种就是房地产市场。接下来05、06年是商品期货市场。石油价格什么时候涨的?就是那个时候,包括有色金属,全世界在上涨。那一段时间之后06-07是全球股市的优势,不光是中国。千万不要像有的人自作多情,泡沫只是在中国有,不是的,全世界都一样,真以为自己这么大的力量一家能制作泡沫,不可能的事情。  这是现在的基本状态,时间有限,也不能跟大家交流太多。我就说在目前的阶段的操作建议,一直说过3500点之上是泡沫膨胀的过程,问题是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破,而且也是绝大多数股票下跌的过程。指数会不断的创新高,别说刚才5000点、6000点,涨到现在70%的股票会下跌,30%的股票有可能上升,现在已经被这一事实证明。从5月30日到现在指数创新高,但70%的股票没有回到前期的高点,甚至还低破了前期的基点。这一判断基本上是正确的,为什么?下一步指数的上涨力量主要来至于大盘的资源,尤其是海归。  所以并不改变战略看空,战术做多。指数不会单边上来,另外一个可能性是大涨大卖,小涨小卖,不涨不买。什么叫小涨,一个涨停是小涨,不涨大家知道不死不知道不惨。道理就不展开讲,还是跟整个宏观经济相关的。虽然说目前短期金融股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不具备零涨的角色,但过一段时间之后仍然会成为市场主要的指标。  提问:  请问对明年的钢铁股怎么看待?  水皮:  钢铁股实际上是最让人头疼的板块,理顺上是严重低估。最重要的是无法跟同行业做一个类比,因为在国际上的钢铁是一个夕阳工业,在中国实际上是朝阳工业但朝阳到什么程度还不知道。因为他有很大受限制的国际上钢铁业制造的产能,理论上是低估,但最多的是一个涨停,这个实际上是最犯难的地方,严格上来讲还是积了一个板块。对于长期价值投资的有助于,对于短线来看意义不大。  主持人(CCTV主持人、管理学家执行主编樊登):  谢谢水皮先生。今天上午最后一位为大家演讲的嘉宾是在风口浪边上的,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博士,演讲的题目是全球流动性过剩对中国的影响。有请!  左小蕾:  很高兴有机会跟企业界的精英在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交流。刚才听到主持人的最后一句,对我们的文章有很多不同的评价,我更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让大家认识我。有一个角度中间还是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这一交流机会可能会重新评价这些问题,今天是这样的。我看了大讲堂的整个介绍,他希望企业家在两天的时间内把握经济金融的大形势,可以从中把握到发展机会,从这一角度其实我是挺感动的。企业家们都很忙,在周末时间来讨论这样的大问题,希望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自由化的大的前提下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把握机会。所以今天我跟大家交流一下大形势的个人这方面的看法。特别是最近半年的中国经济数字出来之后,有各种各样的讨论,各种各样的分析。在这里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以及分享一些我认为应该注意的问题,问题实际上就潜藏着机会。  首先讲一下对经济形式的判断,半年的经济数据,经济增长11.5,CPI是3.2,6月份的CPI是4.4,固定投资等等数据都已经出来了。对评价就有很多,有人说偏热,有人说没有问题是正常的增长。而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从数据中对经济形式的分析判断,我个人看法是短期内套一句官方的话是平稳较快,为什么这么说?  数据本生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期,因为在年初和去年年底时,很多国内外大机构都预测中国的经济发展。他基本上是8-9之间。很多国际性的大机构都是增长8%-9%之间。前半年出现了11.5%,大家认为是超过了预期,这是非常奇怪的。到了一季度公布数据是11.1的属于,数字都有了一些调整,大概数字也就是9-10之间。所以很多机构从这个数字上来说都超过了预期,我为什么说他是平稳较快的态势,他与去年比较,短期内去年调整后的数据是11.1,就差0.4个百分点。  所以从平稳的角度来说是可以这样比较的,因为较快,中间有一个基础更谁比平稳,更去年比平稳,较快去年11.1是较快,今年11.5当然是更较快。这样的比较会有一个基础,当然很多人都拿他跟“两会”定的8%的目标相比,我觉得是这样,在8%“两会”的标准出来之后,当时有一个自己的解读,为什么定8%。肯定不是一个实际的增长,肯定要起两个作用,一个是定底线,每个经济体的增长,都有一个基本增长的水平去保证基本就业和基本生活水平。也就是说低于这一水平之后不能保证正常的增长,不能保证正常的就业,经济肯定衰退,所以80%首先是一个底线。另外还有一个上线,中国的特色是特制性的问题,如果在2005年定的每个人是8%,006年涨到了10%,06年定了10%,07年就要12%。实际上他给出了这样一个指导性的上线,实际上的增长率应该不要跟8%相比,如果跟8%比较他当然会偏热。所以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应该跟这个相比,这样去解读,应该比较合理。  关键偏热的问题,我个人的看法应该从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认识他,经济偏热不偏热也得有一个标准,不能说涨10%就是偏快,11%就是偏热,这不太有道理的,因为背后的约束条件在短期内都会发生变化。所以说要偏热我个人的观点,从经济学的理论上来说,我的储蓄等于投资,如果等于就是均衡的状态。如果投资超过了储蓄那就不平衡,可能就不能持续了。现在这一问题,现在的增长是否过热?就看他是不是能够持续的靠这种增加投资来支持高增长,是不是可以做的到,那也就是看投资和储蓄的水平是不是还有很大的差异、很大的空间去做这个事情,保持高投资、推动高增长。  现在看起来,我们的储蓄差不多是30%多,差不多到40%,根据最新的各种各样的数据统计。我们的投资不是指投资增长率,是投资的形成,按照统计局的统计也是30%-40%之间,这两个数字是比较接近的,当然还会有一些细节的问题,总体很接近。从长期来看要想保持这样高投资推动这样的高增长,可能受到我们这样一个最重要的宏观的均衡条件的约束,如果我们的收入、我们的储蓄不可能引用这样的高速增长,因为我们已经增长了20年、30年了,如果没有这样的高增长可能支持不了这样一个比较大的投资去支持你的激励增长,就没有这样一个支撑力。从这一点来说经济实力增长非常快、非常大,也可以向美国人那样,就低储蓄向全世界人借钱,那也可以,可以突破这样一个宏观约束的条件,能保持高增长。应该承认我们现在还不具有这样的实力,所以我们还要有自己的实力保持高增长。  从这一点来说不能等多5年、10年以后,通过约束条件我的经济就衰退就放缓,为什么要有5年、10年的保值增长,现在就要做一些调整,使得经济增长和投资能够匹配储蓄约束条件的增长。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现在敢做。从这一意义上说他的投入根据现在的所有信息,他的增长速度用这种大投入的方式去推动的高增长,具有持续性,所以说偏热,太快了。基本的条件很快就接近零结点。做市场调整会有一些变化,感觉我们有很多其他的东西,像节能环保蚝油量以及技术进步等等,都有可能高增长,像全要素的推动模式,最后也能高增长,可以持续十年、五年等等。从这一意义上来理解,当前大家在讨论各种各样的热门话题跟经济增长的形势怎么认识、怎么把握、怎么应对,这是我第一个想说的事情。  第二还是想说的11.5的增长,目前从统计数据来看,还是由外需和投资拉动的。这种特征非常明显,首先内需也在增长,内需在成倍的增长,当然这也是非常好的现象。如果去掉了通胀水平,因为GDP是实际增长,通过通胀的增长,人口公布的消费增长是名誉上的增长率。从这一意义来说投资不太一样,投资还是两倍于GDP的增长,因为是20%多,还是两个单位、两个百分点支持一个百点的增长。所以这一拉动是非常明显的。  特别是从生产的角度,重工业的生产非常快,18.0%多,一季度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量60%的六大工业部门增长的20%。工业是密集型的产业,工业的大幅度增长说明他的投资是一个固定性的增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投资推动了经济增长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因为他大量的是在资本密集的行业中,所以这一特征还是应该要看到的,还是投资在拉动,还没有真正达到的增长模式,还需要从这种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还要继续向消费增长模式推动,经济的成长才会有真正的需求基础。  所以需要注意的,从投资来说总量是被调整下来了,但投资结构的调整是需要下很大力气的。包括结构环保以及能量的有效使用等等。这些东西虽然有了一些成效,但还是不够的。所以投资的结构性调整在产业中间会进一步地加大力度。在工业和服务业比例上的调整可能也是很重要的下一步的调整方向。  外需的推动也更明显,上半年顺差是1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1.2,是历史的最高水平。上半年贸易顺差占GDP的增长,对GDP的贡献是达到8%,去年是4%左右增长一倍,外需拉动也特别明显。外需拉动有几个原因:跟国外的大的消费市场或者说大的经济体,主要的贸易伙伴,他的经济还是比较平稳的,没有像过去所担心的那样,受到方方面面很大的冲击,放缓的速度很快,消费市场没有很大的变化,这是很关键的。你卖东西人家买不起,得人家愿意买你才卖的出去,所以跟国外的市场有很大的关系。美国的贸易摩擦方方面面的问题,贸易顺差太大造成的原因,对美国的市场有一些顺差的下降,但对欧洲增长了37%,还有一些新的市场比如说非洲等其他的市场增长30%,所以跟大的经济体的经济,还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状态,和一个新的市场的开发有很大的关系。  另外,中国的产品还是有比较优势的,虽然人民币对每年的汇率在不断的上升,但是汇率实际上是这样一个问题。老是赋予汇率调整太多的负担,希望他改变这个、改变那个,实际上他只是我们经济体制中的一个机制,不要赋予他太多的很沉重的责任,因为他做不到。汇率调整对于贸易顺差来说,老希望把内需提上去国内收支就平衡了。现在显然是做不到,因为国际贸易跟理论是一个比较优势,根据比较优势的理论再出口,为什么你进口内的东西,所以汇率不断的上升,升汇率无非是部分抵消他的优势,如果没有抵消完呢,因为比较优势体现在价格上,如果把比较优势全部抵销光了以后还是照样出口。当然这里边还有其他的问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我们还是要遵行经济的规律的比较优势,外贸顺差的增长,外需拉对经济是第二个原因。  7月1日再一次大规模的出口退税,出口退税的政策要实施,很多出口企业抢着出口,我想这里边有很大的关系。有了这一原因之后,我们的出口是不是就大幅度的调整,我好像没有这种感觉。这两个特征对GDP的增长的贡献是主要的,推动的力量和拉动的力量是非常明显的。假定我们贸易顺差太大,其实这以后是没有标准的,至少是在经济学理论上找不到,一个贸易的顺差,一个GDP占多大的比例是合适的、合理的。至少可以论证的德国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是贸易顺差,而且顺差达到了每年差不多2000多亿美元的水平,2000多亿美元的水平占到了德国的GDP差不多是8-10的水平。  所以说实际上是没有一个标准来衡量的。从标准来说,如果贸易顺差大家感觉到增加了太多的贸易摩擦,我觉得我们应该调整的可能不完全是汇率,汇率的灵活性是需要的,但是一个灵活的方式。可能是我们的出口企业更多的从制度上进行完善,从社会成本、环境成本,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包括劳动成本,从这一角度去改变,去完善,进行制度性的建设。实际上从根本上提升他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肯定也会提升价值会调整我们的贸易顺差。从中提升的升值和价值就会抵消优势了。所以更合适一些。  对经济形势的基本看法和特点的分析,从中相信企业家们也可以在里头把握到一些机会,因为政策可能有针对性的话,政策会有一些调整。其实可能会带来一些机会。另外想说的,关于通货膨胀预期的变化,下一个经济形式中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短期内今年或者稍长一些的时间有三个问题值得特别关注。  第一,通货膨胀的问题。适度的通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包括方方面面,但什么叫做适度?这就很界定他。而且这么多年来一直是叫低通胀高增长。为什么不说他经济过热呢?现在的经济过热其实低通胀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低通胀的意思就是说总需求、总供给均衡在一个非常低的价格水平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样的一个通胀水平,他的经济增长是健康的,是合理的,是一个均衡状态,所以这也是很重要的。如果通货膨胀水平一下子上去的话,这个时候可能就是过热的。高通胀、高增长是典型的经济过热的表现。近两年多,差不多是三年的时间通胀水平都是很低的。  去年年底因为粮食的价格上去,我们前半年通胀指标就变成了3.2。这个时候当然有很多的讨论,因为猪肉涨价,因为其他的食品涨价,关系到老百姓的贴身体会,反映特别强烈,因此对他们的讨论就比较多了。讨论时要注意几个问题,否则会忽视对潜在的真正推动通胀上升的预期的因素,可能会带来将来经济增长的问题。现在老在解读猪肉上涨就事论事,因为供给的问题,因为去年的收购价格太低,所以这是一个短期的问题没有关系。其他的价格有很多的分析,价格货运供求,比如说煤电油过去都是瓶颈,现在都得到了缓解。  我们应该深入地分析一下,比方说猪肉的价格上涨,他是不是完全是价格供给关系来引起的。或者说由供求关系引起的价格上涨,会不会摧毁他,把通货膨胀的问题真正的引发成真正的通货膨胀。为什么要注意这样一个分析,因为现在所谓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流动性过剩就是钱太多了、货币太多了。通货膨胀实际上根本上是一个货币的现象,当你的货币供应总量,经济运行中间的货币总量超过了总需求,这时候就一定表现为一个价格的上涨。比方说猪肉的问题。如果猪肉价格上涨发生在收购环节,那这是问题不大的,这对农民来说是好事情。经过一个周期最多也是养猪的周期,这一情况就可以解决。问题在这里,这个价格不是涨在收购环节,是流通环节。  这就得小心,原来只是一块钱一个单位,因为钱多了,超过总需求,在实际的运行中间是总需求,就得需要2块钱去买,所以纯粹是价格的上涨。这时候非常典型的是货币贬值,那就是通货膨胀。所以不能不关注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价格上涨还不完全是猪肉,我们还看到一般的食品价格也在上涨,最近的方便就闹的沸沸扬扬。食品属于一般消费品,从多年来都是生产过剩的,他不太可能因为供给的提升突然不够了。我想这一可能性比较小,另外还有一个他是相对完全竞争的市场,竞争程度比较高的市场,所以不太可能有人去操纵他的价格。因此就得注重一下,他有可能就是钱多了的原因,这一通胀一定是要防范的,如果仅仅是供求关系的问题,去调整三个周期的问题。所以这一情景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统计数据上,在价格上还是收购、还是流通环节。但一般食品价格上涨还有方便面的上涨,会不会把由于某些供求关系的上涨引起了真正流动性意义上的通货膨胀。  另外,我们老说粮食上涨,因为自然灾害欠收了。我们不能仅仅看中国的粮价,因为中国的粮价受国际的临价影响很大,去年的表现是国际粮价的上涨,完全由于我们欠收。原因是因为去年粮食市场的储备,到接近历史的最低,历史最低是72年的73点,大概15%左右,我们差不多赢了0.4个点。去年的粮价是在72年、73年以后的,因为粮食储备减少,慢慢在73年、74年的时候,国际粮价涨的很高,当时的粮价是1/3,这是什么意思?  如果因为粮食储备下降到粮价大幅度的上涨,有没有可能近期由于储备的降低,粮价是不是会涨到一样高。我们得把他提出来,因为因素影响太大。而且国际上的粮食还不光是吃的问题,生物能源、再生能源等等这样的问题,已经成为粮食消费、工业消费很重要的需求。美国宣布要把种玉米的地从7%增长到15恩%,他就会减少其他粮食的种植面积,减少其他粮食的种植面积那么粮食也会涨价。等等这样的因素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可能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底层资产穿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