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一体化的兰州市生态建设管理局体系,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作为最大课题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日作者:记者 熊志强来源:
&&&&中国环境报记者 熊志强 南昌报道
&&&&江西省委日前召开十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江西省委书记苏荣指出,要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强大动力,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目标,从江西实际出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开创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新局面。
  苏荣强调,要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绿色崛起之路。要切实按照党的十八大战略部署,在继续巩固提升江西省生态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和贯穿于全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苏荣强调,要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确保经济发展对土地、能源等要素的基本需求;更加注重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赢得最大的发展收益,努力在加快发展中保护和建设好江西的青山绿水;更加注重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构建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
编辑:宋阳新民网移动客户端
您现在的位置: >
原标题:生态环境如何 政府每年报告
  31日,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将表决《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大力推进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决议(草案)》(以下简称《决议(草案)》),这也是我省首次由省人大通过决议推动国家战略实施。这份决议中有哪些亮点?记者邀请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屠永发进行了解读。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当前,全省正处于加速发展的爬坡期、全面小康的攻坚期和生态建设的提升期。建设先行示范区,是我省又一项重大国家战略,为实现&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谈及《决议(草案)》的重大意义,屠永发用四个有利于进行了概括,“有利于提升我省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形成竞争新优势;有利于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有利于巩固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屏障,更好地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利于探索建设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屠永发说,为举全省之力实施这一国家战略,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作出《决议(草案)》,动员全省上下凝聚共识、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全面落实好国家六部委批复的实施方案,确保先行示范区建设各项目标如期实现,是十分必要的,也具有重大意义。
  省人大通过决议推动国家战略实施
  屠永发说,由省人大通过决议推动国家战略实施,这在我省是首次,本身就是一个亮点。而且,这是我省第一个涵盖全省全境的国家级发展战略,这个战略使江西建设迈入了全国第一方阵,有利于推动江西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这也是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度契合的。
  要求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决议(草案)》中有一条内容,就是要求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构建“一湖五河三屏”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确保生态保护红线成为任何单位、任何个人都不能踩不能碰的“高压线”。
  “同时,也改变了干部考核方式,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建设的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管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例如,过去干部提拔主要是GDP政绩观,现在《决议(草案)》里提到领导干部政绩里面包括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指标是否达标,如果没达标,也是不够格的,这就迫使干部在今后工作中、在经济发展上要多考虑生态环境的建设,比如是不是影响了生态环境,是不是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达到了人和自然的高度和谐。”屠永发表示,此外,还将实施与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相挂钩的领导干部约谈制度,建立责任终身追究制度,“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唯GDP至上的局面,这也是我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现。”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报告制度
  “《决议(草案)》中还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委会报告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屠永发解释说,这种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报告制度的建立,也就是要向社会公开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情况。
  屠永发说,《决议(草案)》本身具有法律地位,这次明确要求新闻媒体要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在草案修改过程中,也有代表提出,应该从中小学就开始加强对建设的教育。因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要从维护和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所以应从中小学开始抓起。当然,最终的内容还要看31日表决后的《决议(草案)》内容。
  ■信息日报记者王欢、赵婉露/文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微信号:xmwb1929有用、有益、有趣
新民网茶馆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newteahouse无节操、有道理最麻辣,最有趣的时事脱口秀!你今天脑补了吗?
新民网事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xinminwangshi突发事、新鲜事、有趣事感人事、烦心事等你来爆料!扫一扫,关注有礼!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更多关于的新闻
数据加载中……
上海交警微信上线 邀客车驾驶员现场...
一男子趁店员不备,抢走2根黄金项链...
日,湖南省张家界...
各委办局今现场处理代表书面意见,既...
1月28日,上海文化广场开放了彩排...
海市食安办主任、市食药监局局长阎祖...
一场高层住宅消防演练在长宁区的路易...
浦东代表团第一、二组超过40名代表...
【看4D大片,玩科技馆!】 最近,小侬给小朋友们的福利一波接一波。报名时间:5月23日—5月27日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新民网友: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
点“看微博”查看您的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惠州市委书记陈奕威看2015年: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广东频道--人民网
惠州市委书记陈奕威看2015年: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来源:&&&&&
&惠州是一座生态优美的山水丽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惠州的最大特色,也是最大优势。惠州历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最近,环保部发布了2014年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惠州空气质量名列全国第六,在珠三角排第三。总结这几年的工作,我们主要是“做好四绿文章”、“守住一条底线”。
一是打造“绿谷”。推进森林碳汇工程建设,保护提升罗浮山、南昆山、象头山的自然资源,罗浮山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推动南昆山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象头山建成生态休闲旅游基地,把三座名山打造成“生态绿谷”、“森林氧吧”。去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1.6%,成功创建成为国家森林城市。
二是养护“绿肺”。推进森林进城、公园下乡,实施城市增绿工程,每年新建一批森林公园,城市居民出行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推进西湖、红花湖、金山湖“三大湖”建设,从生态保护、水质治理、环境美化等方面提升景观档次和文化品位。开展“千村家园绿化”行动,每年绿化村庄200个,改善农村生态和生活环境。
三是强壮“绿肾”。遵循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利用、持续发展原则,高标准推进潼湖湿地公园、惠州海洋生态公园、考洲洋海洋生态公园建设,将其打造集生态、休闲、科普、人文为一体的“三大湿地”公园,充分发挥湿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净化城市的作用。
四是贯通“绿脉”。推进绿色廊道建设,加快东江、西枝江景观林带建设,对两江四岸进行林相改造提升,完成10余条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加大高速公路节点绿化力度,与绿色廊道结合,形成“线上缀珠”的绿色空间体系。继续推进绿道建设,把绿道建设成为生态通道、美丽通道。
“守住一条底线”,即严守生态底线。强化“生态自觉”,担当“生态责任”,绝对不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发展经济。强化源头管控,狠抓环保准入,对新上项目,坚决执行“三个一律不批”:凡是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项目一律不批;凡是不符合相关规划和功能区划的项目一律不批;凡是达不到节能标准、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目标的项目一律不批。对重点流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严格执行项目限批。近年来,每年都否决一大批不符合环保要求项目,否决率超过10%,“十二五”以来否决项目超过800宗。特别是实施最严格的饮用水保护管理制度,用最严厉的法律手段确保东江水质安全,确保了东江干流惠州段长年保持Ⅱ类水标准,城市饮用水源达标率长年保持100%。
下来,惠州市一如既往地坚持生态优先,坚守生态红线,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市,更加自觉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宜居环境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农村美是中国美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基石,美丽城市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才是真正的美丽中国。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惠州的基础,也是重点和难点。惠州去年开展了“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此基础上,今年启动了“美丽乡村?绿满家园”和“美丽乡村?清水治污”活动,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乡村。“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这是对以前乡村环境的形象描绘,而如今惠州的乡村面貌已悄然变化。
我们对“美丽乡村”三大行动设定了一个目标,第一阶段,今年见成效,2015年,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80%以上镇村建设成为生态镇村;第二阶段,到2017年实现“水质清、绿满园”;第三阶段,到2020年实现“上水平、大提升”。我们注重三大行动的统筹协调,将其与创建国家生态市、巩固国家森林城市成果、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工作结合起来,推动工作重心下移,确保取得实效。
在“清洁先行”方面,将进一步深化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健全市、县、镇、村四级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完善“户收集、村集中、镇运输、县处理”的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保障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常态化运行,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管理规范,发挥效用。到目前为止,全市农村已初步落实保洁人员9333名,建成镇级生活垃圾转运站94个、垃圾收集点多2万个,配备专用压缩车辆152台、农村收运车辆3000多台,各县区基本实现了“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镇一辆”、“一村一点”的目标;“一村一部”配备正根据需要,加快推进中。
在“清水治污”方面,将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农村河道整治、农村工业废水治理、农村养殖废水治理、农村水生态文化培育等行动,每年新建一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特别是各县(区)要加快落实“一年整治一条河涌”的任务,力争实现“一年见成效、三年水质清、六年上水平”。
在“绿满家园”方面,将开展公园下乡、环村绿化带建设、风景林营造、水源涵养林营造、“送苗下乡”等行动,全面做好六个重点区域(镇街、道路、村庄、庭院、水边、山坡)的绿化美化,建立健全村庄生态保护体系,保障村庄生态安全,构建优美宜居生态家园,力争实现“一年见成效、三年绿满园、六年大提升”。
美丽乡村必须要有美丽心灵,培养美丽心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孩子抓起。环境改变着人,人也改变环境,在开展“美丽乡村”三大行动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培养孩子们的卫生意识,再由孩子们去影响身边的人。(人民日报记者邓圩整理)
(责编:刘卫东、甘霖)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_凤凰资讯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青浦区区长
夏科家   近年来,我们在市委、市
原标题: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青浦区区长 夏科家
  近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围绕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青浦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筑牢生态优势,抢抓机遇,发展全面提速,经济持续增长、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持续提升。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6%和10.6%,持续领先经济增长。
  创新转型培育新动能。推进区域东中西科创布局,积极打造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功能载体。借鉴自贸区经验,聚焦“放管服”改革,产业项目行政审批时间压缩73%。率先启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滚动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区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8.9%,服务经济占比已突破50%。
  城乡统筹打开新局面。深化“一城两翼”战略布局,横贯东西的轨交17号线即将通车,青浦的枢纽门户地位提升。西虹桥商务区功能不断完善,国家会展中心效应日益凸现。青浦新城城市功能和品质不断提升。推进淀山湖地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青西三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联动发展。率先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生态建设取得新优势。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区、国家卫生城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从公共安全五项整治,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小河道整治攻坚战,环境整治力度不断加大,青东农场、练塘198地块、吴淞江沿线、香花桥等市级重点整治区域全面完成,今年将实现“五违”基本清零。率先提出创建“无违村(居)”。全面推行“河长制”,年底全区中小河道、断头河将基本消除黑臭。生态优势正转化为发展优势,“绿色青浦?上善之城”深入人心。
  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全面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青浦,为人民群众幸福美好新生活而努力奋斗。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443905
播放数:1867765
播放数:497038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态建设与美丽中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