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断中释放信号量什么信号

获得约 236,852条结果,这是第1-10条,(用时0.099秒)习近平: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新网
习近平: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北京7月29日电 中共中央7月29日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上表示,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俞正声、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座谈会。李克强通报了上半年经济工作有关情况,介绍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考虑。
  习近平在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后指出,中国经济运行正面临着一些困难,特别是出现了一些可能引发经济下行和风险增大的边际变化。必须审时度势,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新挑战的准备。
  习近平强调,针对突出问题,应主动作为,努力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要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习近平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要围绕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加快推进改革,加大产权保护力度,加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增大简政放权势含金量,加快放宽民间投资准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服务业有序开放,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习近平还希望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深入调查研究,讲真话、献良策、出实招。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为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完)
>相关新闻:
>国内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 > 查看详细
中国首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释放什么信号?
添加时间: 作者: 来源:国是直通车
  中共十九大18日在北京开幕。在这次描绘未来中国发展蓝图的会议上,习近平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变化,并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观察人士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认为,这释放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诸多新信号。  为何要现代化?  其一,这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此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通常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称,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对中国经济、政治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因应这一变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步骤”,“没有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个新时代的最终目标是达不到的”。  在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看来,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题将发生深刻转变,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与过去40年相比也有了重大变化。“在新时代完成‘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一大核心基础就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其二,这是中国经济走向更高水平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当前,中国经济体系仍存在不少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正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来的。”刘元春说。  何为“现代化”?  现代化经济体系,意味着高质量、高效益。“大而不强”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对此,习近平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魏建国看来,现代化表明中国整个经济发展方式将从高速但粗放的增长向高质量、高效益增长过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全面落实到位,真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现代化经济体系,意味着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在报告中,习近平明确表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提出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部署,包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及税收制度、金融体制改革等。“可以预见,今后中国经济将在质量、效益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做足文章。”刘元春说。  习近平还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在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钢看来,要素实现自由流动,市场的“无形之手”和政府的“有形之手”紧密“握手”,是现代经济发展大趋势。中国经济体系向现代化升级的过程,也将是双向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不断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过程。刘元春表示,经济体系的现代化,将使中国经济越发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石,也将进一步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
鲁ICP备  电话: 2102902 传真:
地址:泰安市迎暄大街200号     邮编:271000
泰安广播电视台 主办中国首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释放什么信号?
  【聚焦十九大】(十九大观察)中国首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释放什么信号?
  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共十九大18日在北京开幕。在这次描绘未来中国发展蓝图的会议上,习近平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变化,并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观察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释放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诸多新信号。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记者 毛建军 摄
  为何要现代化?
  其一,这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客观要求。
  习近平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此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通常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称,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对中国经济、政治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因应这一变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步骤”,“没有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个新时代的最终目标是达不到的”。
  在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看来,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题将发生深刻转变,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与过去40年相比也有了重大变化。“在新时代完成‘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一大核心基础就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其二,这是中国经济走向更高水平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当前,中国经济体系仍存在不少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正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来的。”刘元春说。
10月1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记者 刘震 摄
  何为“现代化”?
  现代化经济体系,意味着高质量、高效益。
  “大而不强”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对此,习近平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在魏建国看来,现代化表明中国整个经济发展方式将从高速但粗放的增长向高质量、高效益增长过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全面落实到位,真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现代化经济体系,意味着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在报告中,习近平明确表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提出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部署,包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及税收制度、金融体制改革等。
  “可以预见,今后中国经济将在质量、效益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做足文章。”刘元春说。
  习近平还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在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钢看来,要素实现自由流动,市场的“无形之手”和政府的“有形之手”紧密“握手”,是现代经济发展大趋势。中国经济体系向现代化升级的过程,也将是双向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不断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过程。
  刘元春表示,经济体系的现代化,将使中国经济越发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石,也将进一步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完)
【责任编辑:于淇】
>相关新闻: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中国首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释放什么信号?_网易财经
中国首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释放什么信号?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中国首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释放什么信号?)
中共十九大18日在北京开幕。在这次描绘未来中国发展蓝图的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变化,并提出建设现代化。观察人士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认为,这释放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诸多新信号。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为何要现代化?其一,这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此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通常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新社发 周长国 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称,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对中国经济、政治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因应这一变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步骤”,“没有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个新时代的最终目标是达不到的”。在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看来,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题将发生深刻转变,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与过去40年相比也有了重大变化。“在新时代完成‘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一大核心基础就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其二,这是中国经济走向更高水平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当前,中国经济体系仍存在不少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正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来的。”刘元春说。何为“现代化”?现代化经济体系,意味着高质量、高效益。“大而不强”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对此,习近平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魏建国看来,现代化表明中国整个经济发展方式将从高速但粗放的增长向高质量、高效益增长过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全面落实到位,真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现代化经济体系,意味着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新社发 胡庆明 摄在报告中,习近平明确表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提出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部署,包括深化、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及税收制度、金融体制改革等。
“可以预见,今后中国经济将在质量、效益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做足文章。”刘元春说。习近平还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在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钢看来,要素实现自由流动,市场的“无形之手”和政府的“有形之手”紧密“握手”,是现代经济发展大趋势。中国经济体系向现代化升级的过程,也将是双向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不断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过程。刘元春表示,经济体系的现代化,将使中国经济越发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石,也将进一步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
本文来源:国是直通车
责任编辑:钟齐鸣_NF5619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号量释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