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苏州正己烷中毒案例应该怎么办

31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护理--《第十三次全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4年
31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护理
【摘要】:目的 31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这些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康复。在工作中制定了并实施了心理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方法在治疗中加强心理护理。结果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运用积极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心理压力,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组患者27例治愈出院,4例好转出院。结论心理护理在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中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能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积极进行康复训练,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473.5【正文快照】:
31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护理@吴晓燕$广东省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门急诊部
@蒋珍玉$广东省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门急诊部
@郑洁萍$广东省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门急诊部目的 31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这些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康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殷佩君;[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9期
罗雪华;[J];江西医药;2005年01期
向素青;;[J];中国职业医学;2006年02期
胡翠菊;张巧耘;;[J];江苏卫生保健;2013年03期
陈慈珊;[J];中国职业医学;2005年04期
章一华;刘璐;;[J];职业与健康;2010年09期
刘璐;章一华;刘健;庄新耘;李银花;周宇燕;陈媛;;[J];职业与健康;2010年05期
林春梅;;[J];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35期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正己烷中毒案例
发布时间: 12:35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编辑:建生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联建公司于1999年12月建厂,注册资本1.23亿美元,主要生产新型平板显示器及相关电子零组件、五金配件等相关产品,现有员工1.6万余人,平均年龄20岁左右。
据调查,2008年10月至2009年7月,联建公司模组五课在作业场所开始使用价钱更便宜的“正己烷”替代酒精等清洗剂进行擦拭显示屏作业。模组五课车间是密闭洁净车间,车间内直接接触使用正己烷的职工有800余人。由于公司没有对正己烷使用的职业危害影响进行申报评估、检测,也没有改造相应的通风设施,导致作业现场空气中的正己烷含量严重超标,部分员工出现头晕、手脚麻木等正己烷中毒症状。
事件发生后,苏州工业园区有关部门立即介入,督促指导企业整改职业危害隐患,开展员工体检、康复、诊断、工伤鉴定等工作,并依法对企业实施行政处罚。据联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立昇介绍,公司于日停止使用正己烷,同时为员工配备了防护有机溶剂危害的个人用品,对模组五课车间加强整体通风和增加新风量,对擦拭岗位加装了局部通风装置。记者在车间看到,192个擦拭工位已全部安装上了喇叭形吸风罩。此外,当时的驻厂最高主管杨瑞祥也因“没有告知员工,没有完善工厂工作环境,违法使用正己烷”等原因离职。
记者多方核实获悉,在这次中毒事件中,联建公司总共发现有137名疑似正己烷中毒的员工,后经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为正己烷中毒的共101人,其中91人完成了工伤等级认定。
中毒员工的获赔偿情况、生活现状和身体康复情况,是目前公众关心的几大焦点问题。
记者了解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综合苏州市居民的平均年龄和苏州市社会平均工资标准等参数,完成工伤等级认定的员工中,有58人认同鉴定结果,在离职后获得了7-14万元不等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56人回到工作岗位。继续留在公司上班的生产三部员工程霄群告诉记者,对于中毒员工的去留,公司充分尊重自身意愿,像自己这样愿意留下的员工,公司全部将其调整到不接触擦拭操作的岗位。
但是,仍有一些员工不同意认定的工伤等级,一些员工纠结于去留问题,一些员工认为自己没有完全康复并且有复发迹象,提出需要进一步治疗。他们均对目前的处理结果表示不满。
27岁的员工贾景川说:“公司提出,如果想拿到伤残补助金,就必须和公司签订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书,将来再无任何纠葛。”贾景川表示,尽管医生说他已好转,但自己现在手脚依然容易出汗、怕冷,特意买了羽绒裤。“这是老年人才穿的,我现在就靠它保暖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后遗症?”
一线操作工郭瑞强出院已经7个月,但两个月前又开始感觉像最初发病时一样。“这种状况也无法换工作,而且还不知道将来对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所以他也不敢和公司轻易签离职协议,如果签了协议,按照协议的规定,以后再有症状,公司将不负任何责任。
不少中毒员工表示,他们之所以目前仍留在公司,是不想拿那一次性补助去赌自己的未来。“我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在这里坚持工作,(一旦中毒病症复发)最起码公司还要对我们负责。”员工张飞说,只是原来每月能加班120小时,现在只有力气加班50小时了。
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社会事业局副局长郎菊明表示,园区两年前就明确发出通知,要求区内电子企业不使用正己烷,并要求企业签订承诺书。“现在看来,不能轻信企业的承诺书。”
他强调,政府管理部门必须前移监督阵地,切实履行监管与查处的法定职责,必要时可进驻企业调查个案,检测劳动环境,对可能产生污染源的工艺作出警示并责令停产改进,直到消除危害、排除污染源为止。
据郎菊明介绍,中毒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已对企业进行了处罚,并责令整改。“现在每月都要抽检一次,直到整改完全到位。”
苏州第五人民医院职业病科主任医师刘杰介绍说,正己烷中毒会引起周围神经损伤,导致四肢麻木,感觉异常,严重的会导致四肢运动神经受损伤,肌肉萎缩。“但正己烷导致的中毒是可逆的,脱离原来的环境后,症状只会减轻,不会加重。”他接诊的万秋英属于中度中毒,到医院时根本不能行走,也是联建公司发病最重的一位。“她是最后一个出院的,恢复良好,目前没有明显的后遗症。”
记者在采访中,各方人士呼吁,要确保企业员工在安全和卫生的环境中作业,应要求企业依法生产,但政府监管也必不可少。而且政府的监管必须前移而不是事后补救,对违规企业的严厉处罚和威慑是保障员工权利必不可少的前提。如果劳动者在维权时只能“一个人战斗”而得不到相关部门的有力支持,事态的发展很可能一直“发酵”。
您也可以通过百姓健康网手机版访问:
百姓导医台 正己烷中毒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发病部位:
推荐手术:
推荐医院:
推荐用药:
本站图片仅为设计美化,与文章无关。如认为影响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正已烷中毒怎么办,是否有后遗症 - 百科问答
& 正已烷中毒怎么办,是否有后遗症
正已烷中毒怎么办,是否有后遗症
悬赏分:0 -
- 阅读次数:
正已烷中毒怎么办,是否有后遗症
关于"正已烷中毒怎么办,是否有后遗症"的最佳答案
正已烷中毒怎么办,是否有后遗症: 正己烷中毒是由于长期接触生产环境中正己烷气体而引起的以神经系统损伤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工业用品中正己烷常含有一定量的苯、甲苯等有机物,植物油提取、合成橡胶、聚乙烯薄膜印刷等行业均可接触到正己烷溶剂。进入人体后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能量代谢的影响,致神经纤维变性,导致神经衰弱综合征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正已烷中毒 简介 正己烷中毒 正已烷中毒是指正已烷在常态下为略带异臭的液体,其沸点为 68. 74℃,几乎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醇类与醚类有机溶剂。过去曾认为正已烷是低毒类化学物,但因其挥发性和脂溶性高,在人体内可蓄积,特别对神经系统具有毒性,故有人认为应考虑列为高毒类化合物。由于缺乏防护,对其毒性重视不够或缺乏了解,最近有些地方已陆续出现了正已烷中毒的报道。为此,有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提高警惕,采取措施,予以防范并杜绝事故的发生。 正已烷主要通过呼吸道、皮肤及胃肠道吸收进入人体,人皮肤接触其蒸气,每小时可吸收16- 27毫克。在体内 ,正已烷主要分布于血液及脑、肾、脾等器官,分布多少与各器官的脂肪含量有关。肝细胞为其生化代谢与解毒场所,一般在接触后数小时即可以原形及其代谢产物从肾脏排出。高浓度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刺激症状和头晕、麻醉等表现。长期职业性接触低浓度正已烷,可引起慢性中毒,主要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及神经衰弱综合征。其表现为起病隐匿并逐步进展。 早期表现为手足发麻、痛觉、触觉减退,呈手套、袜套样分布。进一步发展可表现为四肢无力,握拳困难,行走费力,甚至不能站立。双上肢出现肌无力时,双手难以做精细动作,如不能夹菜、扣衣扣、剥鸡蛋壳等。严重时垂足,垂腕及手脚远端肌肉萎缩。该病严重时可致瘫痪,瘫痪的特点是四肢左右对称,下肢较上肢为重,远端重于近端。在停止接触正已烷后数月病情仍可进展。经积极治疗,一般需半年至一年才能恢复健康。部份严重病例恢复不完全。正已烷中毒不仅影响生产,也影响个人生活。 [1] 正已烷中毒 毒性分类 正己烷中毒 急性毒性 正已烷小鼠吸入LC为120~15Og/m3(2h),麻醉浓度为100g/m3 (lh)。大鼠经口LD50为24~29ml/kg。兔涂皮2~5ml/kg(4h),引起共济失调与躁动。人吸入单纯正已烷180Omg/m3,3~5min无刺激;2880mg/m3,l5min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Omg/m3,lOmin,有恶心、头痛、眼及咽刺激;1800Omg/m3,lOmin, 出现眩晕、轻度麻醉。经口中毒可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刺激症状及急性支气管炎,摄入50g可致死。溅入眼内可引起结膜刺激症状。 慢性毒性 正已烷慢性毒作用主要为多发性神经病。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甚至肌肉萎缩。严重者可引起肝肾损害。大鼠每日大入2.76g/m3,143天,仅有夜间活动减少,但体重、血象、血清蛋白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处死后组织学检查见网状内皮系统有轻度反应,末梢神经有髓鞘退行性变、轴突轻度变性,腓肠肌肌纤维轻度萎缩。18000mg/m3,每周16h,共4周,周围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明显下降,肌力降低。 小鼠 吸入360mg/m3,每周6天,经1年,未引起神经病;9OOmg/m3,引起轻度神经病; 180Omg/m3,出现步态不稳、肌萎缩。长期职业性低浓度接触正已烷的工人,可发生周围神经病,特点是隐匿性和进展缓慢。轻症者多为远端感觉型周围神经病;较 重者出现运动型周围神经病;严重者可发生下肢瘫痪及肌肉萎缩,并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正已烷可刺激皮肤,引起潮红、水肿、水疱、皮肤粗糙。正已烷无致癌活性。也未见致畸报告。
正已烷中毒 临床表现 正己烷中毒 1.急性中毒 急性吸入高浓度正已烷可引起眼与呼吸道刺激及中枢神经系统麻醉症状。口服中毒可出现急性消化道和上呼吸道刺激。 2.慢性中毒 长时间接触低浓度正已烷可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起病隐匿而缓慢。 (1)轻症: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感觉型神经病,出现指趾端感觉异常和感觉低下;即麻木,触、痛觉和震动、位置觉减退,以下肢为重,肌肉疼痛,登高时明显,肌无力,腱反射减退。感觉减退一般呈手套、袜套样分布。 (2)重症:出现运动型神经病。首先表现下肢远端无力,合并肌肉疼痛或痉挛,腓肠肌压痛。腱反射消失较少,且仅限于跟腱反射。上肢较少受累。 感觉运动型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也以运动障碍为主,触、痛觉消失限于四肢远端手足部,震动觉、位置觉仅轻度减退。严重者出现下肢瘫痪及肌肉萎缩,并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此外,正已烷可抑制血胆碱酯酶,并可用解磷定复能。 [2] 正已烷中毒 诊断要点 正己烷中毒-----诊断要点 一、有正己烷气体密切接触史; 二、典型的周围神经炎等临床表现; 三、排除其他相类似的疾病; 四、诊断分级; (一)观察对象,四肢远端感觉异常,体检触、痛、温觉减退而无缺失者; (二)轻度中毒,有明显的下肢肌力减退伴类神经衰弱综合征;体检足或手部感觉有缺失,肌电图出现运动动作电位减少者; (三)中度中毒,肌肉萎缩或有垂足、垂腕,体检手足震动觉减退、跟腱反射消失,肌电图出现正相尖波者。 (四)重度中毒 肢体瘫痪或脑神经损害,或肌电图出现肌纤颤电位,多相位电位者。 正已烷中毒 实验室检查 正己烷中毒---实验室检查 1、尿正已烷与25-已二酮 两者皆与环境中正已烷浓度正相关,尤其后者为较好的监测指标。有人报告约2.2mg/L 2,5-已二酮与暴露在144mg/m3正已烷环境相对应。 2、大脑脊液与生化检查偶见蛋白增高,神经纤维变性可能已上升至脊神经根。 3、肌电图检查 轻者肌肉最大收缩时呈混合相,肌肉小力收缩时,20个运动单位平均时限延长20%以上,多相电位增多(〉20%)或出现自发电位。重者出现正锐波、纤颤电位及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 4、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轻者可正常或属正常下限。重者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性减 慢,并与肌无力程度成正比。 5、神经活检 轻者光镜及电镜检查正常,或偶见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神经细支异 常;中、重者结旁轴突极度肿胀,伴髓鞘回缩。电镜见轴突肿胀,包括lOnm神经微丝积聚,也有脱髓鞘、髓鞘再生与正常再生。
正已烷中毒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长期密切接触正已烷的职业史,以及以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为主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神经-肌电图改变、尿正已烷、2,5-已二酮测定结果,结合现场卫生学调查和空气中正已烷浓度测定资料,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后,可诊断正已烷中毒。 正已烷中毒 治疗措施 对症处理。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患者应尽早脱离接触,及时治疗。为保证职业安全、预防正已烷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有人认为生产环境正已烷的安全浓度应低于180mg/m3。 正已烷中毒 预防要点 正已烷中毒----预防及治疗要点 一、 容易引起正已烷中毒的作业 胶粘剂的配制过程,如制鞋、箱包生产,家具制造 作为清洗剂的使用过程,如印刷、电器制造 在植物油提取,化验试剂生产和橡胶合成过程中,有时也会使用到正己烷 二、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 职业性急性和慢性正己烷中毒 三、 中毒症状 急性中毒表现为眼痛、眼涩、流泪、咳嗽、恶心、头晕等 慢性中毒分为轻度和重度: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手指和脚趾双侧对称性出现麻木、发凉、痛觉降低、手脚易疲劳、疼痛等;重度中毒主要表现为手、脚、胳膊和腿出现对称性发麻、刺痛、乏力、走路困难、上楼费力和抽筋等,同时还会出现头疼、头晕、食欲减退等症状。情况严重者会出现不能站立行走,甚至肌肉萎缩 四、 简单的预防措施 工作场所保持良好的通风 工作时穿工作服,戴手套、口罩和帽子 五、 急性活慢性中毒的处理 急性中毒时需要立即脱离接触环境,严重者需要立即送往医院 长期接触正己烷的作业工人应该定期到医院体检,一经发现有异常,应该立即停止接触,情况严重者应住院治疗 六、 去医院就医时医生提示的内容 从事过的职业及时间 目前工作的种类及作业场所环境 症状出现的时间及类型 生活习惯、疾病史和家族史(家人患病情况)[3]
&&&&点击左边的图片给他一个评价吧
共 1 条最佳答案的评论
是的,中毒不能完全治愈,以后会复发
"正已烷中毒怎么办,是否有后遗症"由
提出。如果您知道该问题答案,欢迎注册/登录后回答。 &
对"正已烷中毒怎么办,是否有后遗症"最佳答案的评论
评论字数在200 字以内请选择栏目:
当前位置: &&&&&&&&& > 正文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
 来源:&&   |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长期接触正己烷所致的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的疾病。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在职业活动中因长期接触正己烷所引起的慢性中毒的诊断,非职业性所致的慢性正己烷中毒的诊断也可参考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6180&&& 职工工伤与致残程度鉴定
  GBZ76&&&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3& 诊断原则
  根据长期接触正己烷的职业史,出现以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及作业场所卫生学调查,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类似疾病后,方可诊断。
  4& 观察对象
  长期接触正己烷后无周围神经损害体征,但具有以下一项者:
  a)肢体远端麻木、疼痛,下肢沉重感,可伴有手足发凉多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头昏、等;
  b)神经—肌电图显示可疑的神经源性损害。
  5& 诊断与分级标准
  5.1& 轻度中毒
  上述症状加重,并具有以下一项者:
  a)肢体远端出现对称性分布的痛觉、触觉或音叉振动觉障碍,同时伴有跟腱反射减弱;
  a)神经—肌电图显示有肯定的神经源性损害。
  5.2& 中度中毒
  在轻度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以下一项者:
  a)跟腱反射消失;
  b)下肢肌力4度;
  c)神经—肌电图显示神经源性损害,并有较多的自发性失神经电位。
  5.3& 重度中毒
  在中度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以下一项者:
  a)下肢肌力3度或以下;
  b)四肢远端肌肉明显萎缩,并影响运动功能。
  6& 处理原则
  6.1& 治疗原则
  6.1.1& 脱离接触;
  6.1.2& 中疗法,辅以针灸、理疗和四肢运动功能锻练等。
  6.2& 其他处理
  轻度中毒者痊愈后可重返原工作岗位,中度及重度患者治愈后不宜再从事接触正己烷以及其他可引起周围神经损害的工作。如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按GB/T16180处理。
  7&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
电话:010-
 |  |  | &nbsp&&&>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业性正己烷中毒_读书报告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业性正己烷中毒_读书报告
编号:10-329661 | doc 格式 | 28.50K |
Ta 们刚刚下载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职业性慢性锰中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