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儒家,道家和儒家的区别的关系

《周易》与先秦儒家、道家思想--《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周易》与先秦儒家、道家思想
【摘要】:《易经》为群经之首,是先秦儒家、道家思想的源渊。《易传》对《易经》的解释,贯穿着儒家思想。《周易》对儒道两家的思想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易经》的取象方式为儒、道两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提供了“师法自然”的哲学起点。二、《易经》“大和”的思想为儒道两家提供了通过内修方式消解矛盾的哲学手段。三、《易经》阐述的事物关系,影响到儒道两家的人生态度与处世方法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B22【正文快照】:
《周易》与先秦儒家、道家思想何根德提要《易经》为群经之首,是先秦儒家、道家思想的源渊。《易传》对《易经》的解释,贯穿着儒家思想。《周易》对儒道两家的思想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易经》的取象方式为儒、道两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提供了“师法自然”的哲学起点。二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建芳;;[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晶晶;[D];安徽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崔永东,龙文茂;[J];比较法研究;1997年04期
陈新明;曹建东;;[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陈晓枫,付春杨;[J];法学评论;2002年06期
王盈;练成圳子;;[J];法制与社会;2009年15期
朱玮玮;[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朱腾;;[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丁以升;[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易顶强;[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汪琳;;[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黄麟茜;鲁柯君;;[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毛婷婷;[D];西南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何建南;[J];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12期
余心言;[J];百科知识;1997年08期
戴永长;[J];科学中国人;2000年06期
张世明;[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王霆钧;[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刘振怀;[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谢宝笙;[J];殷都学刊;1993年02期
陈炎;[J];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02期
倪蕊琴;[J];中国比较文学;1994年01期
李廉;[J];殷都学刊;199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蓝天;蓝文秀;;[A];孔学研究(第十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10年
李德仁;;[A];孔学研究(第十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严阵;徐杨荪;;[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陈奇;陈瑜;;[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金百林;;[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宋立林;;[A];国学论衡(第五辑)[C];2009年
李德建;;[A];中国鹿邑老子学会——海峡两岸李氏恳亲会论文集[C];2003年
黄懿陆;刘金富;;[A];孔学研究(第十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10年
韩星;;[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王慧笔;;[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
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
程铖;[N];光明日报;2010年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马良骥;[N];人民法院报;2011年
丁洁;[N];大众科技报;2009年
卢伟 实习生
任文强;[N];珠海特区报;2009年
本报记者牛文明 刘玥;[N];抚顺日报;2010年
浦家齐;[N];文汇报;2005年
张大明;[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谢文纬;[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王乃平;[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记者 钟平;[N];本溪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吕书宝;[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刘晔;[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顾修全;[D];湖南中医学院;2001年
焦杰;[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冯若春;[D];四川大学;2004年
张克宾;[D];山东大学;2010年
方毅;[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鲁杰;[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张静;[D];吉林大学;2009年
徐瑞;[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士明;[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余德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刘旭;[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任晓彤;[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钟璞;[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谢春江;[D];湘潭大学;2004年
张瑞芳;[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韩军;[D];山东大学;2006年
马骥;[D];延边大学;2007年
李培培;[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儒家和道家的本体论》
儒家和道家的本体论
儒家和道家的本体论〔美〕 (内容提要 中国语言可以说呈现了中国哲学的本体论,但中国哲学的本体论并不是惟一地决定于中国语言,儒家和道家的主张能够表明这一点。《易经?系辞》《论语》《中庸》以及《道德经》《庄子》等著作中的相关观点表明,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论可以称之为不可言喻之本体论。关键词 中国古代哲学儒家 道家 本体论〔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06-0001-06一、本体论的理解和语言———儒家的见解尽管中国语言可以说是呈现了中国哲学的本体论,但中国哲学的本体论并不是惟一地决定于中国语言。事实上,中国哲学中并没有观点主张人们可以从语言中辨认出本体论。本体论的范畴,例如太极、阴—阳、理—气以及其他类似之物并非源自主—谓表达方式这一标准。P?F?斯特劳森在其著作《个体》中表达了这一点;它们也不是W?V?奎因所提出的本体论承诺以及量化真理这一标准可以解释的。其中的原因在于,语言是一般性的,并且主—谓表达式在中国哲学的语言中尤其不占主导地位;此外,在量化逻辑方面它们也不是惟一可形式化的。一般而言,中国的哲学家们不相信有一种元哲学的或元语言的标准能够解释一种本体论。不管那种元哲学或元语言的标准是语法、语法形式、逻辑或逻辑形式。相反,他们一般相信在哲学和哲学的语言之外,存在着直接的体验以及一个人对现实的直接领悟。这种直接的体验以及对现实之直接领悟,成为所有哲学思索和哲学语言意义的根据与基础。这意味着一个人的直接体验和对现实之直接领悟构成其哲学和语言行为的基础。它们不仅形成了哲学和语言发生的原料,并进而历史地解释了二者之起源;而且,它们还不断地维持我们哲学意识和语言运用之适当与能力,并进而构成我们哲学和语言之永恒的认识上之根本事实。我们可以把这种根本的直接体验、直接体现或对现实之直接领悟称为不可言喻之本体论。这样说并不意指本体论和语言没有联系,而是指本体论不是在语言中部分或全部地得以系统阐述,并且可能根本永远也不会被部分或全部地系统阐述。人们可能想知道人的这种直接体验或现实之直接体现是如何产生的。答案是它们自然发生,因为人是天地的部分,有能力通过天地或道?1?人文杂志2004年第6期形成一个统一体。这里的“天”和“地”以及“道”是用来指称人们理解并表达出来的最终之实。这一基本的信念不仅仅是一个哲学陈述,而且是验证或证明哲学陈述之物。构成无言本体论的这种直接体验以及现实体现在《易经?系辞》中有如下清楚的说明:“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故不忧。。首先,本段告诉我们如何逐渐获得本体论的变化之实之知识。我们通过观察、沉思、仔细研究、感情移入、模仿甚至乐趣来逐渐获得这方面的知识。简言之,通过生活而和周围环境保持密切接触,以及通过在和现实的相互作用中发展我们生活的潜力(品德),便可以逐渐地获得前述有关知识。这就是所谓的现实之直接体现,并且是在这个意义上,通过现实之直接体现而使我们对现实产生了认识。其次,当然《易经》,提到的知识不是以逻辑的方式系统阐述出来的命题知识。那是一种直接产生一种感觉和存在状态的知识,一种表现在一个人的行为或生活方式中的知识。它是以无忧无虑、充满快乐和善心、拥有行动自由和实现自我满足为特点。它构成了我们旨在影响其他变化和转化的个人努力与行为之基础。使这种知识成为可能,以及构成此种知识基础的是不可言喻之本体论,或者说是我们对其理解不是借助语言的清楚表达而实现的本体论。关于这一点,我们可能注意到在当代西方哲学中有一种正在发展的趋势,即承认语言和知识的不可言喻之本体论基础。例如,M?波兰尼在他的著作《个体的知识》中,已经描绘了显知识和意会知识的区别。前者具有如下特征:概念运动,焦点意识,解析得清楚,演绎、归纳以及论证;另一方面,后者则具有如下特征:运用辅助意识,身体行为,运用技巧,行为模式,调整和适应能力。因而,显知识从名和命题方面而言是可以言说?2?的。它就是中国哲学中的言。另一方面,意会知识是可显示(但不是可言说)的。意会知识属于人的非命题行为。它是言的反面,和静(默)无言或者无言相对。值得指出的重要一点是,按照波兰尼的观点,意会知识逻辑先于显知识。构成意会知识的真理具有这样的特点:其确定性超出或低于显知识,。波兰尼这样说到:“在我们意识焦点上的事物可以被明确地识别,但没有知识是可以完全清楚的。原因之一是,正在使用的语言之意义在于它心照不宣的成分;原因之二是,使用语言包括我们身体的动作,而对这一点,我们仅有一种辅助意识。所以,意会知识比显知识更为根本:我们能知道的比我们能说的更多;而如果不通过对我们可能不能够言说的事物有所意识,那么,我们将对其不可言说。”尽管不可言喻之本体论只能够以意会的方式知道,但它可以通过一组清楚的符号使用而被象征性地指涉。一组清楚的符号并非正好等同于关于世界的一个由明确陈述或言语所构成的体系。不可言喻之本体论对大多数的由明确性陈述所构成系统之解释是开放的,这些解释依赖于特定的环境和背景知识。不可言喻之本体论要求解释者不可囿于关于被解释者经验之背景。这样,一个符号体系是关于世界的无穷陈述的一个实际分类。这些无穷多的陈述虽然不是完全可列举的,但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以某种方式是能够对其详述的。在这种意义上《易经》,的六线形符号体系是中国哲学中不可言喻之本体论的一个符号表现。这一符号体系在中国古代通过人们的直接体验,以及本质之直接体现而得到发展。《易经》中附加的看法和注释,体现了人们通过沉思六线形符号体系的方式,试图从意会知识中产生出显知识的尝试。别处我也已经指出,《易经》哲学的显知识和变之方便的会意知识之间,存在着一种符号指称和感觉统一间的相关性儒家和道家的本体论①关系。“唯天下至诚,为能经伦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执孰能知之?”但何谓至诚?它是源自一个人的本性和对其本性之意识的一种特性或力量。至诚完全等同于终极实在。这样,。知识本《中庸》,指出:;诚之者,人之道也。,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显然,保持诚也就是保持自然。通过这种努②“!不舍昼夜。”据说在《论语》中,孔子少有言及利和天的情况。但是,他把自己交给了命和仁。事实上,孔子自己并没有着力于形而上学的沉思,他也没有提出许多形而上学方面的陈述,但它并不意味着孔子没有一个对世界的本体论理解。相反,他对世界的本体论理解是如此深邃,以致于明确的陈述不能对其做出充分的清楚表达。其中原因,在于如若试图以明确的陈述表达孔子的本体论思想,其理解的深度将可能被误解或判断错误子的本体论是不可言喻的,观察:从孟子时候开始,这一言论就始终被人们认为是孔子对天、地以及其他数以万计事物最根本性质的个人体验之显示。朱熹曾就此有过注释:“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③停,乃道体之本然也。”力和自觉,一个人将会逐渐掌握关于存在的真正知识;并且,这种知识仍然展现和实现于生活的和谐经验之中。完成上述事情不需要语言和思考作为媒介。本体论理解的这种状态称之为明。它等同于性以及对某人性的肯定即诚。《中庸》曾提出这样的观点:“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诚是本体论认识的基础。这等于说本体论的理解和对本性的本体论肯定是同一件事情。做到诚就意味着明,实现了明(按照明的本体论含义)也就是保持了诚。这样,达到了本体论的理解,抑或做到了至诚,也就被称为尽性。既然保持诚和实现本体论的理解都是亲自认识到道,那么诚也就是尽某人之性并且尽世界上所有事物之性。“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⑥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尽管孔子经常谈到认真言说以及知言的重要性,但他并不认为言是无所不包的。他说“:不④知言,无以知人也。”显然,他认为言在表达人的感情、实现人际间交流以及发扬善良品性方面是必要的。关于本体论的事情,他宁愿选择通过无言的方式来表达其有关知识:他说:“予欲无言。”当他的弟子问“: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时,孔子的回答非常具有启发性和鼓舞性。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⑤尽管天不言语,但这并不意味着天是不真实的,抑或我们对天或终极实在一无所知。事实上,正是因为天的无言存在,才以至于使我们认识到天像天,以及天以天的方式而存在。这是一种意会知识的情形,并且是不可言喻的意会之本体论情形。上述意会知识在《中庸》这部著作中有进一步的说明。《中庸》认为,认识终极实在即天地之道的终极基础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至诚。文中指出:这样,人们能够表达的本体论理解最终是在①参看我的论文“中国哲学和符号指称”。在这篇文章中,关于符号指称这一问题我谈到了怀特海《、易经》和《道德经》《东西方哲学》。②《论语?子罕》。③朱熹《四书集注》中对《论语》相应章节的注释。④《论语?尧曰》。⑤《论语?阳货》。⑥《中庸》。?3?人文杂志2004年第6期如下过程中得以完成的:为显示世界上所有事物本性的实现而增强一个人的能力,并进而把自我本身和天地之道的创造性力量视为同一。人们能够表达的本体论理解是创造力本身,或者现实的创造性进化之部分。在这个意义上,本体论不再是一种客观的研究,而是一个对客观实在完全实现的过程。本体论的真正知识是实现事物和维持以及提高道的创造力的创造性活动。“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非自成己而已也,,成物,知也,措之宜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文中进一步指出:《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那么,如何吸收二、不可言喻之本体论———道家的观点道家极力主张如下观点:世界之本体论不可言喻;我们能够认识现实并进而掌握不可言喻之本体论;这样的本体论如果其真实性获得存留,那么是不能凭借语言而进行完全、清楚地表达的。为节约篇幅,我将稍微详细地讨论老子著作中的这一理论,至于庄子则简要说明。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终极实在即道既不能被谈说又不能被命名,也不可按照通常的方式加以识别。这意味着通常的言语(言和道用作动词)以及名并不适用于这一终极实在—道。著名的《道德经》之开篇句子如下:③“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论何时,一个人都能够做到这一点。当然,我们是指他认识道或现实。他不必说他知道,或他知道如何用语言表达他的理解。在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能够认识现实是基于如下看法:他能够精确或近似地按照天地的模型行动,这一模型产生了事物,保持了和谐并且显呈出伟大的所有基本特征:无穷、无间断、久远、广博、深厚、高大和光明。“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无②成。”当一个人理解了天地所显呈之物时,他也就知道了天地之道。另一方面,一个人知道了天地之道,这体现在他的行为和活动中,而非言语之中。此种情形是会意的知道,是关于不可言喻之道的本体论之派生。当然,在《中庸》中我们会注意到会意的知识并不阻止一个人从事研究和学习。《中庸》中存在着不否定通过名言学习之重要性的一个方面,并且这一方面使得《中庸》区别于道家的见解。值得注意的另一点是《中庸》,非常强调一个人察知天地以及生活中平常事件所呈现之物的能力之重要。所谓察即注视生活和变化中所呈现出来的事物性质。呈现出来的不一定是显著呈现出来的。事实上,终极真理是以一种微妙和不显著的方式而得以呈显的。因此,发展理解显示出来的何谓世界终极真理之能力是需要专心和教养的。故《中庸》这样指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4?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语言(名和言)不能真正地描述道。但是,现在一个有趣的问题就产生了:我们是如何知道道是无名的、不可命名的、无言的以及不可言说的。老子对这个问题并没有给出一个直接的回答,但是,他确实在不止一处指出,圣人通过察看在事物的过程和活动中呈显出什么,以及明白自己所有的东西—即源自于道的性质而达致对道的认识。例如,老子曾这样说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忽。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①《中庸》。②《中庸》。③《道德经?一章》。儒家和道家的本体论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①吾何以知父甫之状,以此。”道。这样做就是不要采用并非关于道的任何观点,亦即根本不采用任何观点。这就是说,一个人应当使自己摆脱关于事物的所有预想、所有知识以及所有的偏见。这就回归到本源。在那里,事物被按照其自然状况而为人们所看到;并且,人们将通过自发性的看到而看到事物。也就是,在那里人们看到道,。这就是老子想:⑤”⑥“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尽管老子称道为有名之物,但是,该名显然不是一个常名。从老子的话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出我们只有通过按照道的真实状态来察看道才能达致认识惚恍之道,而道的真实状态是不确定以及不能确定的。道是不确定的,这一点已经使人们难以根据确定的名来描绘道。只有通过拒绝使用限定或在一定的限定情况下去察看,不确定的道方可为人们所理解。除去所有的限定,们将会看到道独自在闪闪发光的限定,想。这样,闻均无结果之物。他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 ,其下不昧,绳之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②当一个人获致明白道的时候,他也就恢复了其真正本体,切实实践了道。这样,“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⑦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⑧成。”当一个人切实实践了道的时候,不须谈及他的认识他就懂得了道。当然,老子希望指出的是,如果一个人确实谈到了他的认识,那么他的认识不可能是道本身的知识。语言是分裂的、多样的,而道则是一体的、整体的。所以,真正懂得道的人并不言语。他将停止运用语言来表达这样的知识,因此,此类知识只可被呈显,而不能被言说,正如道只能被显呈,而不可被言说一样。⑨老子这样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也用明(阐明或洞察)这个字去描绘我们对道的理解。这是一种超越语言或者不依赖于语言的本体论理解。这种明在一个人努力实现自我潜在的生命力并进而达到一种内在宁静的过程中得以实现。这种明是一种存在,或更准确地说,自我中存在的创造力(即非存在———虚)之实现。老子曾这样描述明的状态:“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③既然道之本体论不可通过语言得到系统地阐述,那么,也就不能运用语言以识别道。人们可能会做出如下推理:既然按照老子的看法,道无名或不能通过语言加以识别,那么,关于不可识别的道我们能够说出什么?“无名,天地之始;υλ?有名,万物之母。”有名就是通过概念化和语言知常就是守静以及归根。这样的本体论知识是通过意会行为而获得的意会认识。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通过自我中有的东西(以此)一个人能够意会地知道道。通过自我中有什么而知道也就是感情移入地把自己和自己所知道的打成一片,并采纳自己所知道的观点。老子这样说:“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④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所以,一个人将从关于道的观点中获致认识①《道德经?二十一章》。②《道德经?十四章》。③《道德经?十六章》。④《道德经?五十四章》。⑤《道德经?十九章》。⑥《道德经?四十八章》。⑦《道德经?五十二章》。⑧《道德经?四十七章》。⑨《道德经?五十六章》。υλ?《道德经?一章》。?5?人文杂志2004年第6期的方式来区分事物:这就产生了世界的现象。但是,在如此做的过程中,做为整体、统一而又和谐的道之景象就将不可避免地被丢失,这是明显的事情。在《庄子》一书中,超出或在语言之下的道通过直接体验,以及对其直接实践而再次被人们知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庄子强调为了知道真理、具有真知识或者了解道,一个人首先必须成为一个真人。所谓成为一个真人,即通过参与道于道的意会知识无言掌握,的语言之方式,。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即庄子认为,尽管语言可能帮助我们达到对道的理解,然而一旦这样的知识获得,人们就将必须中止或忘记使用语言,以努力保持道的同一性。如果人们真正地达到了对道的理解,忘言也就自然地发生。这样,本体论的理解与忘言是一致的。为了提出自己的观点,庄子这样说到:“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①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教徒修习并得到发展,成为通过被称作心印或公案的自相矛盾之话语来实现悟的艺术。在一篇独立的论文中,我已经检查了自相矛盾的话语这③一艺术以及它的逻辑,故此也就不再赘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自相矛盾的言语艺术构成了实现本体论的理解,或者对超越语言的终极实在洞察的一种方式。到对道家而;因而,人们应该。庄子这样“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 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④而非其所是。”在我看来,道家的无名理论在西方哲学中并没有十分准确的相似之物。它是源自中国哲学中的一种独特体验和观点。这种体验和观点的结论就是:语言相对于本体论的理解而言并不是完全可有可无的;但是,为了达到对这样的本体论理解,语言又必须废除。本体论和语言是不能并立的,它们分别属于人类经验的两个层面,以及本体论和认识论之本体的两个层面。作者单位:美国夏威夷大学译者单位: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责任编辑:刘之静当我们发现一个人忘言时,显然,他根本就不需要言说。人们可能会提出,为了解释对真理或道的意会知道,老子和庄子都说明了如何通过感情移入和直觉的方式以理解事物的真正性质以及道。这解释了他们是如何运用形而上学的语言以描绘道的特性,抑或传达道是什么。运用语言说出不能用语言清楚陈述的某物,这一艺术是道家本体论理解的智慧所在。在别的地方,我已经指出老子是如何从世界上具体事物的经验②方面来构造道的形象的。对于庄子而言,这同样是真的,并且可能相对于老子,庄子运用了更多的鲜明形象,以及更多的既具体而又富有想像力的概念。关于道家,尤其是庄子,最后指出的一点是语言被用来指出不可言说之事物、显示否定语言的事物以及语言代表何物的特定方式。语言的这一获得本体论之洞察功能,在后来被禅宗派佛?6?①《庄子?外物章》。②参看我的论文“中国哲学和符号指称”《东西方哲学》,,27:3(1977,7),第307-322页。③参看我的论文“论真(禅)语言和真悖论”《中国哲学杂志》,,1:1(1973,12),第78-102页。④参看《庄子?齐物论章》。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本文所说的道家人物,是指运用太极、阴阳辩证思维的人,是为了与儒家孔孟之道作区别,不是严格界定。
  从周朝的姜子牙,汉朝的张良,唐朝的徐懋功、李靖,宋朝的苗光义,再到明朝的刘伯温,以及诸葛亮、范蠡等都是道家人物,这些人物基本上都是杰出的军事家或政治家;
  法家是道家的一个分支,独立成派,主要运用于政治领域、国家层面。法家代表人物,如管仲、李悝、吴起、商鞅、秦始皇等都是杰出的政治家或军事家。毛泽东思想与道家思想密切相关,毛泽东思想的源头是中华文化和中国革命实践,而不是马列主义,也可以说毛主席是法家人物,更可以说是道家人物。
  在政治、军事、外交领域,鬼谷子所创立的纵横学,讲述阴阳捭阖之道,更是培养了象苏秦、张仪、孙膑、庞绢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更是“一人怒而天下惧,一人熄而诸侯安,三寸之舌可抵百万雄师”;
  在阴阳思想指导下,了解战争的规律,中国的军事家层出不穷。《孙子兵法》更是集大成者。明朝杰出将领戚继光说他的军事思想主要来源于易经,易道同源。
  这些在政治、军事领域的杰出人物共同的特点都是在阴阳思想指导下,而且大都是战争频繁或开国之初涌现出来的。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证明,这是必然,而不是偶然。
  也许有人说,和平年代,当然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无法表现出来,即使表现出来了也无人知道。表面上看是有道理,但仔细分析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和平是短暂的,农民起义和外族侵略几乎每朝每代都有,从不间断。但从历史文献看,所谓和平年代,杰出的政治家很少,反而大都是奸相,如唐朝的李林甫、宋朝的高俅、秦桧、贾似道,明朝的严嵩等,也就是说和平年代奸相辈出,而战争年代,杰出的政治家辈出,这难道也是历史周期率?
  二千年的中国历史,儒家孔孟之道占据主导思想地位,基本上与阴阳辩证思维没关系,但一到战争年代,王朝末期,新王朝开国之初,战争频繁,人们首先想到的要多了解兵法,以阴阳辩证思想指导的孙子兵法肯定是首选。再说中国的阴阳辩证思想方式已融入到汉字和词汇中,如利害、吉凶、祸福、好歹、进退、否极泰来、一分为二等,稍一激发,中国人的阴阳辩证思维方式就便涌现、迸发出来,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便大量涌现。乱世能臣层出不穷,甚至不太识字的人照样可以指挥千军万马,从奴隶到将军不断重演。
  为何道家人物,拥有阴阳辩证思维能力的容易产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甚至是旷世奇才呢?因为阴阳是从自然规律中经过千万年总结出来的,拥有阴阳辩证思维能力的人掌握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能从宏观上把握事物发展的进程,具有战略眼光,能背负青下看,能预知未来,未雨绸缪。
  为何统治者尊崇儒家孔孟之道,而道家人物却隐居山林?因为儒家思想可以极大的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所以受到统治者不遗余力的支持。而道家阴阳学说领域出来的人都是擅长掌握各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人,这其中就有很多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而这两种人正是统治者最害怕最防范的两类人!所以阴阳领域的人都比较隐秘,但都是各种各样的旷世奇才。
  当然中国人都希望在和平年代也能涌现出大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总不能又要等到朝代更替、战争频发吧?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如何在和平年代使阴阳五行思维方式的巨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呢?具体如何做呢?
  一、由于中华文明的阴阳辩证思维方式已经融入到汉字、古典诗词和中华文化中,“百姓日用而不知”,自然掌握古典诗词和中华文化肯定是基础
  二、关心国家大事,对政治、军事不能陌生,自然《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毛泽东思想等是首选;
  三、了解中医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主要是阴阳五行、相生相克,这并不是为了成为医生。大医治国,不为良医,便为良相。治病和治国思维方式是一样的,最好能结合中西方的对比,这样就更容易理解。
  四、以上三点是基础,在这基础之上才可能理解老子的《道德经》和老庄的其他著作。
  五、理解了《道德经》,才有可能真正破解《易经》。
  夫五运阴阳之道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
  (大意是阴阳五行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是万物变化的基本法则,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源泉动力,是有关人生和死的重要准则,是不能不知道的)。
  中华文化的根菧全在道家,中华文明的发展、进步得益于道家,道家承载着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所取得的一切成果,如四大发明、中医、武术、酿造技术、物理学和化学(道家的炼丹术)等,可以说都是道家人物或精通阴阳辩证思维的人所创造的,如果中华民族依道家而为主流文化,中国将成为世界的主流、世界的领导者。
楼主发言:1019次 发图: | 更多
  @西伯利亚惊雷 1楼04-18 12:15  因为不想儒家伪君子那么思想狭隘  —————————————道家思想能解决实际问题  
  演义小说看多了  
  板凳?那就说两句。所谓的儒家维护统治和社会稳定的功能,只是一种主观意愿,实际作用有限,不然从独尊儒术后社会就应该不会乱了,事实如此吗?显然不是。  
  另外,提道家不应该少了墨家,他们被认为是道家的一个分支,而且其人格魅力和社会蓝图为其他家所远远不及!  
  法家的产生有多种因素,但更象对墨学的变通,借助王权实践墨家平等和共同发展的社会理想!和墨家一样具有较高的自我奉献的大智大勇!法墨一般相互认可度比较高,不同儒家。  
  道家确实很牛。中国历史上贡献科学硕果最多的就是道教。比假大空的佛教和满嘴仁义虚伪的儒教强太多了。  
  法家的对立面主要就是维护旧制度的王室宗亲,代价惨重!但促进了社会的大发展。后世孟子、荀子等吸受墨家思想后,突破了孔子提出民贵君轻的理念,孕育了源于儒家的法治思想,才始为社会所真正认可。孔子并不被看好…  
  @白鹭为邻 3楼
12:48  演义小说看多了  ---------呵呵,可以看看李约瑟、黑格尔等人的著作!  
  @白鹭为邻 3楼04-18 12:48  演义小说看多了  —————————————你眼瞎啊!我说的是小说吗?这是真事  
  @ 7楼04-18 13:11  道家确实很牛。中国历史上贡献科学硕果最多的就是道教。比假大空的佛教和满嘴仁义虚伪的儒教强太多了。  —————————————关键问题都是道家解决,尤其是军事上,政治上都非常牛逼,拨乱反正,扭转乾坤,然后佛教窃取别人的劳动果实,佛教理论啥问题都解决不了,只是自己意淫而已。我还没见过一个用佛法带兵打仗的将军呢!  
  @象山一样-18 13:16  法家的对立面主要就是维护旧制度的王室宗亲,代价惨重!但促进了社会的大发展。后世孟子、荀子等吸受墨家思想后,突破了孔子提出民贵君轻的理念,孕育了源于儒家的法治思想,才始为社会所真正认可。孔子并不被看好…—————————————法治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深入到世界各地,具有巨大的普世价值!  
  治世道,乱世佛,由治入乱是儒家
  @u_5-04-18 12:46:50  @西伯利亚惊雷
1楼04-18 12:15  因为不想儒家伪君子那么思想狭隘  —————————————道家思想能解决实际问题  -----------------------------  道家的思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简直太厉害了,看看那个《道德经》简直就是做人,做事,治国,平天下的一部宝典,道家的思想不管是修炼还是治世都能起到最高的指导作用,一个国家或者朝代可能灭亡于佛教或者儒家,但是中国历史好像没哪个朝代灭亡于道家的思想
  @西伯利亚惊雷 16楼04-18 15:00  道家思想是打天下安天下的学问,其实才真是儒家说的王道,而儒家是维护统治的伪善之道,也就是儒家说的霸道  —————————————道家用实际行动和事实证明了他的价值,儒家思想是一种统治手段,也能维持一个王朝几百年,唯独佛教最没用,就像是一个蛀虫,国家的一切重大问题都是别人解决,他来窃取劳动果实!  
@u_5-04-18 12:46:50   @西伯利亚惊雷 1楼04-18 12:15   因为不想儒家伪君子那么思想狭隘  道家思想能解决实际问题  道家的思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简直太厉害了,看看那个《道德经》简直就是做人,做事,治国,平天下的一部宝典,道家的思想不管是修炼还是治世都能起到最高的指导作用,一个国家或者朝代可能灭亡于佛教或者儒家,但是中国历史好像没哪个朝代灭亡于道家的思想  —————————————道家思想,广博精微,一语万端,得其一义可智乱天下,武逆乾坤。  
13:11:56.0  道家确实很牛。中国历史上贡献科学硕果最多的就是道教。比假大空的佛教和满嘴仁义虚伪的儒教强太多了。   —————————————  有道理。  
  @西伯利亚惊雷 16楼
15:00  道家思想是打天下安天下的学问,其实才真是儒家说的王道,而儒家是维护统治的伪善之道,也就是儒家说的霸道  -----------------------------  扯淡!大唐怎么灭亡的,知道不?有2/3的皇帝因吃道家仙丹,英年猝死——以致于“皇位斗争,朝廷内耗”空前激烈……  
15:51  @
@u_5-04-18 12:46:50   @西伯利亚惊雷 1楼04-18 12:15   因为不想儒家伪君子那么思想狭隘  道家思想能解决实际问题  道家的思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简直太厉害了,看看那个《道德经》简直就是做人,做事,治国,平天下的一部宝典,道家的思想不管是修炼还是治世都能起到最高的指导作用,一个国家或者朝代可能灭亡于佛教或者儒家,但是中国历史好像没哪个朝代灭亡于道家的思想  —————————————道家思想,广博精微,……  -----------------------------  扯淡!《易经(阴阳大道)》是儒家六经之首,好不好???老庄墨子的著作里,你见过对于“易经”的引用和注解?  
  @u_5-04-18 14:26:07  @
7楼04-18 13:11  道家确实很牛。中国
上贡献科学硕果最多的就是道教。比假大空的佛教和满嘴仁义虚伪的儒教强太多了。  —————————————关键问题都是道家解决,尤其是军事上,政治上都非常牛逼,拨乱反正,扭转乾坤,然后佛教窃取别人的劳动果实,佛教理论啥问题都解决不了,只是自己意淫而已。我还没见过一个用佛法带兵打仗的将军呢!  -----------------------------  我觉得儒道对于中国都需要,儒家思想适合统一国人思想,道家利于国家强盛。这样说吧,武帝当年尊儒,是为了凝聚国人思想,统一思想打匈奴,治国策略上依然是道为主法为辅。我觉的古中国两大概念需要澄清,治天下,和治国,截然不同,知天下侧重文化层面,治国侧重利益层面。解决不同问题
  @巴彦克拉 15楼
14:57  @u_5-04-18 12:46:50  @西伯利亚惊雷
1楼04-18 12:15  因为不想儒家伪君子那么思想狭隘  —————————————道家思想能解决实际问题  -----------------------------  道家的思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简直太厉害了,看看那个《道德经》简直就是做人,做事,治国,平天下的一部宝典,道家的思想不管是修炼还是治世都能起到最高的指导作用,一个国家或者朝代可能灭亡于佛教或者儒家,但是中国历史好像没哪……  -----------------------------  扯淡!西汉『绿林赤眉』起义、东汉『黄巾起义』,两次道家农民起义,摧毁了大汉王朝的社会基础,吹响了大汉王朝覆灭的丧钟!  
  道家和道教是两码事,道教成立时没有理论根据,把道德经扯来作虎皮。  道教多数是神仙家、方术、医学等方面的内容,没有政治理论,也不能用来治政。  道德经没有神仙,讲的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关于易经,踏实点想,周代是农业社会,对农业社会最主要的是什么?--历法。
  @u_5-04-18 14:21:05  @白鹭为邻
3楼04-18 12:48  演义小说看多了  —————————————你眼瞎啊!我说的是小说吗?这是真事  -----------------------------  诸葛亮和刘备是典型的法家,三国时期,存活下来的诸侯都是以改革为主,靠道家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那套思路根本不可能组织起来军队和后勤,早就完蛋了。事实上,这个规律也基本适合所有乱世。乱世基本都是来自自然灾害,粮食不足,打仗打到后面,拼的是动员力和高效的征收粮食的措施,道家那套除了小说里面的呼风唤雨,根本没有别的价值。
  @weiwei_nuaa 23楼
21:22  @u_5-04-18 14:26:07  @
7楼04-18 13:11  道家确实很牛。中国
上贡献科学硕果最多的就是道教。比假大空的佛教和满嘴仁义虚伪的儒教强太多了。  —————————————关键问题都是道家解决,尤其是军事上,政治上都非常牛逼,拨乱反正,扭转乾坤,然后佛教窃取别人的劳动果实,佛教理论啥问题都解决不了,只是自己意淫而已。我还没见过一个用佛法带兵打仗的将军呢!  ----------------……  -----------------------------  用道家思想治国,仅止于『盛』字,比如西汉文景、北宋南宋,就是“搞活经济,避免打仗”。若想『强』还得靠法家“举国耕战”制度——但若想社会安定强盛,就必须推重儒家: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  
  道家很多理论都是很叫人信服,叹服的。反正不管别人信还是不信,我总之是相信的。
22:14:42.0  诸葛亮和刘备是典型的法家,三国时期,存活下来的诸侯都是以改革为主,靠道家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那套思路根本不可能组织起来军队和后勤,早就完蛋了。事实上,这个规律也基本适合所有乱世。乱世基本都是来自自然灾害,粮食不足,打仗打到后面,拼的是动员力和高效的征收粮食的措施,道家那套除了小说里面的呼风唤雨,根本没有别的价值。  —————————————  你眼瞎啊!除了诸葛亮以外其他人你没看见啊!  
  @良渚神徽
21:26:42.0  扯淡!西汉『绿林赤眉』起义、东汉『黄巾起义』,两次道家农民起义,摧毁了大汉王朝的社会基础,吹响了大汉王朝覆灭的丧钟!   —————————————  你知道为什么造反吗?是因为该改朝换代了!知道汉朝谁拿下来的吗?是张良他们,还是道家,道家的作用就是变革!  
  @含笑看吴钩-18 23:06  道家很多理论都是很叫人信服,叹服的。反正不管别人信还是不信,我总之是相信的。  —————————————活生生的人,做的活生生的事,用大量事实证明了道家思想的价值,而不是个案!  
  @良渚神徽
21:26:42.0  扯淡!西汉『绿林赤眉』起义、东汉『黄巾起义』,两次道家农民起义,摧毁了大汉王朝的社会基础,吹响了大汉王朝覆灭的丧钟!   —————————————  汉武帝时期放弃道家思想,改儒家,穷兵黩武,最后国力大衰,汉武帝写了一篇《罪己诏》,你好像没学过历史吧!  
  r/  
  除了看到楼主骂人,没看到楼主拿出一条有说服力的史料证据,不愧是一位历史发明家
  @szwe 37楼04-19 13:59  除了看到楼主骂人,没看到楼主拿出一条有说服力的史料证据,不愧是一位历史发明家  —————————————你比别人更眼瞎,我的整个帖子都是史料,哪个不是真人真事,你还让我拿史料,你是是有毛病啊!你说我是历史发明家,哪发明了?  
13:59:53.0  除了看到楼主骂人,没看到楼主拿出一条有说服力的史料证据,不愧是一位历史发明家  —————————————  学过历史吗?谁是我发明的?这些军事家,政治家,是我发明的?故意来找事的吧!  
  @u_5-04-18 23:23:57  @良渚神徽
21:20:22.0  扯淡!《易经(阴阳大道)》是儒家六经之首,好不好???老庄墨子的著作里,你见过对于“易经”的引用和注解?  —————————————  你还是眼瞎,孔子没出生的时候,道家的
体系已经建立,道为体,易为用,早期道儒不分,你知道不?  -----------------------------  道家的哲学体系何时建立的?早期儒道不分?那么是您分的了?  毛泽东思想体系是那家?按您的思维?
  楼主脾气忒大,道行不深啊
  毛主席。毛泽东思想是以马列主义为主,兼取各家之长,灵活运用的一个完整体系。
  那不一定,道君宋徽宗灰头土脸了。道藏,指道教书籍的总称,包括周秦以下道家子书及六朝以来道教经典。它是道教经籍的总集,是按照一定的编纂意图、收集范围和组织结构,将许多经典编排起来的大型道教丛书。道教典籍的渊源,可以追溯至教团正式创立之前。据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先秦至西汉的道家和神仙家著作,共有47种,1198卷(篇)。此外与道教有关系的阴阳家、儒家(易学)、墨家、兵家和杂家著作,发及数术类(天文、五行、占卜)、方技类(医药、房中)等著作,更多达200余种,总数约4000卷(篇)。这些古籍现大多已经失传,留传下来的少数经典,如《老子》、《庄子》、《淮南子》、《墨子》、《孙子兵法》、《黄帝内经》等书,后来都要被当作道教的典籍,收入《道藏》之中。是为道教典籍的最早来源。有些学者认为它是模仿佛教的大藏经而创制的。事实上,魏晋时期葛洪的《抱朴子·遐览》,南北朝时陆修静公元471年编的道教《三洞经书目录》大大早于最早的佛教《大藏经》的编辑。现存最早的道藏是明朝的版本,原来收藏在北京的白云观,如今由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道书之正式结集成“藏”,始于唐开元(713—741)时。此后宋、金、元、明诸朝皆曾编修《道藏》。清代编有《道藏辑要》。当代编有《藏外道书》、《敦煌道藏》、《中华道藏》。《开元道藏》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正式的、完整的道藏。  道教开创之初,经书不多。魏晋以后,随着道教的倡行,道书日滋。据《抱朴子内篇·遐览》记载约670卷。另有符500余卷,共约1200卷。南北朝时,宋陆修静又广为搜访,于泰始七年(471)上《三洞经书目录》云:“道家经书,并方药、符图等,总一千二百二十八卷。其一千九十卷已行于世,一百三十八卷犹在天宫。”三洞之名,盖始于此。不久,梁孟法师又撰《玉纬七部经书目》,是为七部之称的由来。  道教创立于东汉末年,由于它本身托根于道家,糅合了神话传说、巫文化、神仙方伎、阴阳五行谶纬之学,又吸收了封建社会中农民的某些社会理想和政治要求,所以思想体系极为复杂。倡行以来,除了大量自造道书并将《汉书·艺文志》所载道家、房中、神仙三家的典籍列为道经外,儒家经书中的《周易》,史书中带有神异色彩的书如《列仙传》、《山海经》,诸子中的阴阳、占卜、医书等数术方伎之书等等都被列入道书,有的书,如《道藏》正一部所收唐马总《意林》,实为摘抄各种子书而成,与道教并无关涉。甚至从北周开始先秦诸子百家、周秦孤本古籍无不收录。这样一来,道教典籍越来越多。  大规模编藏道书始于北周。周武帝时,“以沙门邪滥,大革其讹”,召道士王延至京,为置通道观(即唐玄都观前身),并精选道士八人,与延共弘玄旨。北周天和五年(570)玄都观道士所上《玄都经目》,增入诸子论,共6363卷,较诸陆修静所搜集者已大大有增加。建德年间,周武帝敕置通道观,令道士王延“校三洞经图,缄藏于观内。延作《珠囊》七卷,凡经传疏论八千三十卷,奏贮于通道观”。  由于历史兴衰,兵火战乱及统治者的喜怒无常,在道家最兴、崇道之风最盛的四个时期,唐宋金元四朝所出产收录或整理收集的《道藏》竟无一流传下来;反观佛教在传入中国以后,经典日渐浩繁,经后人整理编辑成藏,内容非常庞大。《敦煌遗书》、《赵城金藏》;古佛腹中、古寺院内、山洞里、宫殿顶不断发现当初被佛教徒所藏与保护起来的《佛藏》、新出佛经与儒道异书孤本等等,《佛藏》从1卷到两万三千余卷,除了因为汉译佛经数量有所增加以外,历代编纂者不断收集增补了以中国佛教文献为重心的大量新出新见的佛教文献及相关资料。这跟对佛学义理研究与思想成果的珍视、信仰的坚定、与时俱进的长远目光,不无关系。
23:29  @白鹭为邻
12:48:48.0  演义小说看多了   —————————————  傻逼吧!我说的这些人哪个不是真人真事  -----------------------------  楼主真是个傻逼,还真人真是?  姜子牙是道家的,老庄是什么时候的人物,姜子牙是什么时候的人物  说你演义看多了,你还骂人,你是在骂自己吧,你是在打自己的脸吗?  
  北宋,是继唐朝之后又一道教兴盛的朝代。宋朝开国之初,、太宗就开始注意扶植道教,召见道士,搜访道书、敕建宫观,使唐末五代战乱破坏的道教有所恢复。  道教经书,自唐玄宗时编成道藏之后,中原一带经过五代战乱,“经笈之逸”,散乱无伦。据杜光庭《太上黄篆斋仪》卷一二论述,“玉笈琅函,十无三二”。而南方《道藏》又编纂不精,虽有人收藏较多道书,也亟待纂修入藏。  随着北宋的统一,重编道藏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宋开国后,曾先后五次收集整理道经,以唐代残存《道藏》为基础,重修恢复《道藏》。到了宋真宗时,统治者对道教的崇奉形成了第一个高潮,宋真宗加封老子为太上混元皇帝,并用6年时间收集恢复《宝文统录》4359卷。后他又派道士张君房增编道藏4565卷,并采用千字文编号,天禧三年(1019年)编成7部,称《大宋天宫宝藏》。张君房又选其精华编辑成《云笈七签》一书。宋徽宗登位后,出现了第二高潮,他自称“教主道君皇帝”,下诏搜访天下道书,刊行《政和万寿道藏》。宋徽宗崇宁年间增至5387卷,称为《崇宁重校道藏》。又有王钦若、张君房编校道书《大宋天宫宝藏》共五千四百八十一卷,并首次在福州闽县刻板印刷,史称《万寿道藏》或《政和万寿道藏》。此为道藏的木刻本的开始。然仍不及唐代《道藏》。昔在金虏蒙古之时,当宋季中微之日,其羌人呼延迈,妒中国道藏内有藏天隐月之经,玉纬、九天等经,皆上天极玄至秘之书,乃设胡主蒙哥忽必烈,尽令烧毁。其令有曰: 汉人则兴汉人之教,蒙古必兴蒙古之教,岂可使汉人的经书胜俺蒙古的,凡有一书一字见,疾烧毁,勿留人问。  刘基曰:元者祥迈等,妒中国道教之经典,皆天章龙文之书,琅函玉笈之典,时儒者多尚之,释氏归道者十有七八,祥迈乃论胡主忽必烈,尽焚中国道藏经书,其令有曰:敢有收执片纸只字者,勿赦。自是中国道藏经书始绝,时值宋遇倾圯,胡虏乱华,离明有晦,幽阴侵阳,故也。  自靖康徽钦北狩,当金虏乱华之日,羌胡乃作,灭中国大道之书,至胡元二百七十二年之问,所作妖书九十卷,假以唐人道宣、道世、玄疑、智升、法琳等所作,而灭中国之道,其辩伪录有曰:使大罗玉帝魂惊於九天之中,元始天尊胆落於三清之上,万天教主羞赧难神,九府洞仙惭惶无地,毁天帝,灭孔老,眨黄帝之恶,言不可尽书。盖黄帝乃继天立极之始祖也,老子乃唐之祖也,安有当时之人自灭时君之祖,岂中国人自灭中国之道,实辽金胡元之人所作。宋理宗端平间,因胡寇钞边,乃得 是书一二卷,帝览书叹曰:纵尔百千万卷,只以中国夷狄之道论之,其高下不待辩而可知矣。由于《宝文统录》的纲条与《琼纲》、《玉纬》之目参差不同,王钦若、戚纶等又推荐张君房主持再次校修。依三洞纲条,四部录略,品详科格,商较异同,以铨次之成藏,共4565卷;函目起《千字文》天字,终于宫字,得466函,题曰《大宋天宫宝藏》。至天禧三年(1019)春,写录成七藏。北宋崇宁年间徽宗诏令搜访天下道教遗书,就书艺局令道士校订。至崇宁、大观年间,又增至5387卷。政和中刊藏典,又两诏郡国搜访道门遗书,所获甚夥,乃设经局,敕道士元妙宗、王道坚详加校订,送龙图阁直学士中大夫福州郡守黄裳役工镂板。事毕,进经板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共540函,5481卷,名曰《政和万寿道藏》。道书雕板,始于五代,而全藏刊板,则始于此。《道藏》研究始于明清时期。明朝白云霁撰有《道藏目录详注》四卷,清末著名学者刘师培撰有《读道藏记》。最近数十年,中外学者研究《道藏》的著作和编撰的工具书更多。陈国符所撰《道藏源流考》、日本吉冈义丰《道教经典史论》,均为研究道教典籍沿革的名著。道书目录的编撰始于魏晋南北朝。唐宋金元历朝的目录学著作中,也著录了许多当时存在的道书。其中南宋郑樵的《通志·艺文略》共著录道书1320余种,3700多卷,是道教以外的学者所撰目录书中著录道书最详尽的。近代英国学者龙彼得撰有《宋代馆阁及家藏道书综录》。又,明《道藏》的编排混乱,研究者查阅时颇感不便。近人翁独健编成《道藏子目引得》一书,是查阅《道藏》的工具书。台湾精装本《正统道藏》附有目录索引一册。《中国丛书综录》中有根据《正统道藏》《道藏辑要》《道藏精华录》三种丛书编纂的道书目录索引。日本和法国学者也编有一些道书的目录和名词索引。例如大渊忍尔、石井昌子合编的《六朝唐宋の古文献所引道教典籍目录·索引》一书,依据四十五种六朝唐宋文献编成,是考察早期道教典籍的年代和名目的重要工具书。施舟人、陈耀庭编《道藏索引》(上海书店1996年),可查阅五种版本明《道藏》。  《道藏》所收典籍的内容庞杂,但许多道书的问世年代、作者均不明确,其内容仅从书名很难看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道教室编撰的《道藏提要》(任继愈主编)一书,仿照清《四库提要》体例,扼要介绍明《道藏》所收各书的成书年代、作者和内容梗概。2005年出版的荷兰学者施舟人主编英文版《道藏通考》,是欧美学者考证《道藏》经书的大作。
  因为对于旷世奇才,最终都会归于天人合一,思想超脱尘世,飘于世外,这与道家的基本思想不谋而合  
  哈哈哈,楼主,这里藏龙窝虎不晓得有好多。你毛手毛脚的,哈哈,我建议你还是多多学习,且要谦虚。
  @心烦就旅游
16:14:22  毛主席。毛泽东思想是以马列主义为主,兼取各家之长,灵活运用的一个完整体系。  -----------------------------  呵呵,对啊,哪个政治家,军事家不是兼取各家之长,灵活运用?  呵呵,辨证在毛主席那里是最活的,呵呵。  逗逗楼主,呵呵,无他。
  支持楼主,道家不是道教,从古至今的牛人,大多数都是道的践行者。
  嗯,乱世中大都是道家人物出来力挽狂澜,再定乾坤
  儒道同源,都在一个易字。  
  @水缸盛水
16:21:53.0  楼主真是个傻逼,还真人真是?   姜子牙是道家的,老庄是什么时候的人物,姜子牙是什么时候的人物   说你演义看多了,你还骂人,你是在骂自己吧,你是在打自己的脸吗?   —————————————  你到网上查一下“黄老之书”或“黄老学”,你就知道道家思想起源于什么时候,道家思想体系建立于什么时候,比在这丢人!  
  道法自然  
  @秀出水
16:46:03.0  嗯,乱世中大都是道家人物出来力挽狂澜,再定乾坤  —————————————  都是牛逼人,鬼谷子甚至都能称得上神级了!  
  @大黄瓜大萝卜
16:35:39.0  支持楼主,道家不是道教,从古至今的牛人,大多数都是道的践行者。  —————————————  道是形而上学的科学,没有数据,但起作用!  
  嗯,中国文化史上的天纵奇才李白也是道家,另外一大批的文学巨擘也受道家影响很深曹植、王勃等等。近代的金庸也是用西方的写作手法熔道家思想于核心中,中国人读金庸有种来自基因的澎湃。  可能道家是中国人对于宇宙生命的独特浪漫感悟,那种大气和豁达,其他民族没法理解。
  @张老哥-19 16:32:34.0  呵呵,对啊,哪个政治家,军事家不是兼取各家之长,灵活运用?   呵呵,辨证在毛主席那里是最活的,呵呵。   逗逗楼主,呵呵,无他。  —————————————  中国的军事斗争,离不开道家  
  @水缸盛水
16:21:53.0  楼主真是个傻逼,还真人真是?   姜子牙是道家的,老庄是什么时候的人物,姜子牙是什么时候的人物   说你演义看多了,你还骂人,你是在骂自己吧,你是在打自己的脸吗?   —————————————  去查一下“黄老”这个词,多查点资料再说话,别在这丢人。道家思想起源于黄帝,成书于老子。  
  @LSHARK2
16:07:55.0  楼主脾气忒大,道行不深啊  —————————————  其实不想骂人,但是有的人说的那话多气人,说我发明的历史,你说他该不该骂!  
  从来不觉得孔子是一个人物!还有毛泽东分明就是儒家弟子,打到一切牛鬼蛇神来看,毁了多少道家传承!  
  mark  
17:10  @水缸盛水
16:21:53.0  楼主真是个傻逼,还真人真是?   姜子牙是道家的,老庄是什么时候的人物,姜子牙是什么时候的人物   说你演义看多了,你还骂人,你是在骂自己吧,你是在打自己的脸吗?   —————————————  你到网上查一下“黄老之书”或“黄老学”,你就知道道家思想起源于什么时候,道家思想体系建立于什么时候,比在这丢人!  -----------------------------  你个傻逼怎么没把黄帝,伏羲这些人也算道家,黄帝内经哪绝对算是道家思想内核的?  你个傻逼倒是说说黄老是什么时候起源的,姜子牙是什么时候的人?  丢人现眼!  
  @张老哥-19 16:04:15.0  道家的哲学体系何时建立的?早期儒道不分?那么是您分的了?   毛泽东思想体系是那家?按您的思维?   —————————————  汉朝以后分开的,毛泽东的军事斗争理念来源于道家,这毫无悬念。  
  @江佑浪子 64楼
17:20  从来不觉得孔子是一个人物!还有毛泽东分明就是儒家弟子,打到一切牛鬼蛇神来看,毁了多少道家传承!  ------------------------------  毛是法墨,他发动文革就表明他非常反感儒家,儒家核心是阶级关系,毛是真正的普世—人民历史论的实践者。  毁道观就是毁道家?
  我认为佛法才是无边的,道家的层次没有佛法高。道家研究的最高层次是太极,那么太极以上的层次是什么?我想就是无边的佛法。
  说的太对了,老子对汉族的相当于上帝对犹太族的护佑,所以我族虽历经磨难,但依然屹立不倒。
  @u_5-04-18 14:26:07  @
7楼04-18 13:11  道家确实很牛。中国
上贡献科学硕果最多的就是道教。比假大空的佛教和满嘴仁义虚伪的儒教强太多了。  —————————————关键问题都是道家解决,尤其是军事上,政治上都非常牛逼,拨乱反正,扭转乾坤,然后佛教窃取别人的劳动果实,佛教理论啥问题都解决不了,只是自己意淫而已。我还没见过一个用佛法带兵打仗的将军呢!  -----------------------------  楼主,道教和道家是两回事,道教只是扯道家的虎皮,二者思想背道而驰。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道家遭教不是一回事,两者为两个概念。  二
易本无字。易原来不叫易经,只称周易。易有连山,归藏和周易三种。道德经出来后,孔子才用周易编攥了易经。  三
道家的东西博大精深。是用来治理天下的。儒家是用来统制天下的。  四
易老庄等书籍有时要反读。如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那是说别的国家,而不是指自己的国家。毛周就很好的理解了。参见朝鲜与越南。不过越南没搞成,让北越统了。越南还想统一中南半岛,让邓给搅和了。
  @mzdsrz
16:40:55.0  管仲也不属于法家,他是中国最早的经济学家!   李悝,孔子徒孙!  —————————————  但是他的主要功绩可不是做买卖,他帮助齐桓公成就春秋五百之首!  
  @江佑浪子
17:20:55.0  从来不觉得孔子是一个人物!还有毛泽东分明就是儒家弟子,打到一切牛鬼蛇神来看,毁了多少道家传承!   —————————————  主要是看这些人表现出来的性质进行分类的!  
  你也可以去修道,说不定还能得道升天
  楼主太激动
  @水缸盛水
17:21:49.0  你个傻逼怎么没把黄帝,伏羲这些人也算道家,黄帝内经哪绝对算是道家思想内核的?   你个傻逼倒是说说黄老是什么时候起源的,姜子牙是什么时候的人?   丢人现眼!   —————————————  道家思想起源于黄帝时期,姜子牙是周朝的,诸子百家之前的思想主流是道家。跟你没什么可说的,我从来不看什么演义。道家思想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你可别认为是起源于老子,老子只是著书而已成型而已!  
  @u_5-04-19 17:14:55  @张老哥2013
16:32:34.0  呵呵,对啊,哪个政治家,军事家不是兼取各家之长,灵活运用?  呵呵,辨证在毛主席那里是最活的,呵呵。  逗逗楼主,呵呵,无他。  —————————————  中国的军事斗争,离不开道家  -----------------------------  那毛主席就是你说的道家的了?估计那老人家,不会同意你的观点。  在有,建议你把题目改改。要不然,别人简单的问你,孔孟是道家还是儒家?你不好回答,回答了就要自相矛盾,因为孔孟也是旷世奇才啊。对不?  小伙子要敢于也要善于接纳不同的意见,不同的观点,看来你对道家也不了解啊。不知道怎么辨证的、阴阳的去思辩。呵呵。钻牛脚尖不是阴阳,也不是道家,呵呵。
  @西伯利亚惊雷 16楼
15:00  道家思想是打天下安天下的学问,其实才真是儒家说的王道,而儒家是维护统治的伪善之道,也就是儒家说的霸道  -----------------------------  @良渚神徽 20楼
21:13  扯淡!大唐怎么灭亡的,知道不?有2/3的皇帝因吃道家仙丹,英年猝死——以致于“皇位斗争,朝廷内耗”空前激烈……  ------------------------------  这个你说的不对。  楼楼说的是道家,你的例子是道教。  其实任何一种教派刚开始的思想一般是好的,但架不住后人带着功利的目的扭曲它。你的教义太理性,民众不喜欢,一定要加入大量的崇拜、迷信、神迹等民众才喜欢,才能流行开。结果就是越流传的广反而离原来的思想越远,全成怪力乱神那一套啦
  @活着必须励志
17:31:19.0  楼主太激动  —————————————  不激动不行,个别人不知道就乱喷,我还得给他们恶补历史知识!  
  @u_5-04-19 17:38:13  @活着必须励志
17:31:19.0  楼主太激动  —————————————  不激动不行,个别人不知道就乱喷,我还得给他们恶补
知识!  -----------------------------  论坛嘛 ,龙蛇混杂的 ,看开点 ,别较真 。
  @张老哥-19 17:36:39.0  那毛主席就是你说的道家的了?估计那老人家,不会同意你的观点。   在有,建议你把题目改改。要不然,别人简单的问你,孔孟是道家还是儒家?你不好回答,回答了就要自相矛盾,因为孔孟也是旷世奇才啊。对不?   小伙子要敢于也要善于接纳不同的意见,不同的观点,看来你对道家也不了解啊。不知道怎么辨证的、阴阳的去思辩。呵呵。钻牛脚尖不是阴阳,也不是道家,呵呵。  —————————————  其实我想表达的主要意思是道家在拨乱反正时期的作用,当然不同家各有所长,这个咱必须得承认!加强中央集权方面儒家确实做的不错!  
  @张老哥-19 17:36:39.0  那毛主席就是你说的道家的了?估计那老人家,不会同意你的观点。   在有,建议你把题目改改。要不然,别人简单的问你,孔孟是道家还是儒家?你不好回答,回答了就要自相矛盾,因为孔孟也是旷世奇才啊。对不?   小伙子要敢于也要善于接纳不同的意见,不同的观点,看来你对道家也不了解啊。不知道怎么辨证的、阴阳的去思辩。呵呵。钻牛脚尖不是阴阳,也不是道家,呵呵。  —————————————  其实我想表达的主要意思是道家在拨乱反正时期的作用,当然不同家各有所长,这个咱必须得承认!加强中央集权方面儒家确实做的不错!  
  @u_5-04-19 17:23:25  @张老哥2013
16:04:15.0  道家的
体系何时建立的?早期儒道不分?那么是您分的了?  毛泽东思想体系是那家?按您的思维?  —————————————  汉朝以后分开的,毛泽东的军事斗争理念来源于道家,这毫无悬念。  -----------------------------  呵呵,我依稀记得,儒家有记载以来是最早的,道家应该比儒家晚些,这是中国本土思想体系,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丰富和完善的。  儒道释三家已经融合为中国大地上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很难具体从某一个名人身上分开,只是能感觉到某些思想或观点具有儒家道家或释家的成分。
  整个汉文化就是一部道文化,道文化让人明智!
  @张老哥-19 17:45:25.0  呵呵,我依稀记得,儒家有记载以来是最早的,道家应该比儒家晚些,这是中国本土思想体系,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丰富和完善的。   儒道释三家已经融合为中国大地上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很难具体从某一个名人身上分开,只是能感觉到某些思想或观点具有儒家道家或释家的成分。   —————————————  诸子百家以前的思想其实已经有一个模糊的体系,之所以把这段时期归于道家,是因为这段时期的思想太接近道家思想了,于是后来的学者都把它归到道家了!  
  @活着必须励志
17:41:59.0  论坛嘛 ,龙蛇混杂的 ,看开点 ,别较真 。  —————————————  说的是,我这人性格比较直,慢慢改!  
  @西伯利亚惊雷
15:00  道家思想是打天下安天下的学问,其实才真是儒家说的王道,而儒家是维护统治的伪善之道,也就是儒家说的霸道  -----------------------------  @良渚神徽
21:13:40  扯淡!大唐怎么灭亡的,知道不?有2/3的皇帝因吃道家仙丹,英年猝死——以致于“皇位斗争,朝廷内耗”空前激烈……  -----------------------------  你凭什么说是亡于道教?历代的皇帝死都太早都是老婆太多的原因!
  —————————————  去查一下“黄老”这个词,多查点资料再说话,别在这丢人。道家思想起源于黄帝,成书于老子。  -----------------------------  小伙子,你这话要遗笑方家。呵呵,黄帝是个传说神话中的人物,是后人因需要树的,  你应该学点文献学方面的常识,不开玩笑。  关于老子的道德经,你更应该多去了解,呵呵,关于道德经。关于老子,关于其成书的时代。假使有人问你,你说的道德经,是传世本?帛书那个?还是简本?  如果你真不晓得这些,或者压根就没听说过,那我建议你真应该好好去学学。无他。
  @u_5-04-19 17:44:05  @张老哥2013
17:36:39.0  那毛主席就是你说的道家的了?估计那老人家,不会同意你的观点。  在有,建议你把题目改改。要不然,别人简单的问你,孔孟是道家还是儒家?你不好回答,回答了就要自相矛盾,因为孔孟也是旷世奇才啊。对不?  小伙子要敢于也要善于接纳不同的意见,不同的观点,看来你对道家也不了解啊。不知道怎么辨证的、阴阳的去思辩。呵呵。钻牛脚尖不是阴阳,也不是道家,呵呵。  ......  -----------------------------  那你表达的意思别人不一定理解到你想表达的点上,你可以看看儒学史之类的书籍。你就可以了解儒家学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王朝的发展和变化及起特色。  好学善思是对的,小伙子。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周易与道家儒家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