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是穆斯林,都是游牧民族吗?都是穆斯林吗?

为什么游牧民族(比如蒙古人)只吃肉不吃菜却鲜有脂肪肝高血压之
请将本文分享给你的朋友:
根据大家的回答,得知牧民三高几乎是标配。可见人还是要吃菜的。 ~~~~~~~~~~~~~~~~~~~~~~~~~~~~ 网友回复: ~~~~~~~~~~~~~~~~~~~~~~~~~~~~ 网友回复: 做为一个从小就吃牛羊肉,喝奶茶的藏族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三高在游牧民族中很常见,而且是致死的主
【为什么游牧民族(比如蒙古人)只吃肉不吃菜却鲜有脂肪肝高血压之】
请将本文分享给你的朋友:
------分隔线----------------------------蒙古族与汉族的基因联系【大元王朝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900贴子:
蒙古族与汉族的基因联系收藏
蒙古族与汉族的基因联系在漫长的历史上,基因(种族)是不能改变,但是却是不断漂移的,而民族则和一个人受到的教育相关,人受到的教育会决定一个人的文化归属,而文化归属是判断民族的决定因素。比如一个蒙古族从小在汉族家庭抚养长大,那么它具有汉族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那么他可能在民族上成为汉族,而基因(种族上)仍然是蒙古人。同理,历史上蒙古人多次南下中原进行掠夺,有众多汉人平民被掳往草原,他们的后代大多变成了蒙古族,但是他们在基因(种族上)仍然是汉人。对于汉人来讲,其最初的特征基因是O3型,而蒙古人作为发源于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的人种,其特征基因是C型。那么汉人和蒙古人在基因上有什么联系呢?谁是主要影响者,谁是被影响者呢?是谁对谁输血呢?由下图可知汉族基因中几乎没有蒙古人的C型,自身主体基因O3占70%左右;而蒙古人基因中有30%左右的汉人基因O3,其自身主体基因C约为48%左右。赤峰蒙古族的基因检测数据,受检蒙古族中,汉人基因O3比例高达51.7%,而蒙古人基因C只有21.7%。对比其他地区的蒙古族中的汉人基因O3比例,如呼和浩特汉人基因O3所占的比例为17.9%,海拉尔为28.9%,新疆蒙古族为1.7%。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赤峰当地蒙古族中,相当比例是被掳走的汉人后代。如果我们把目光放的更广,整个内蒙古各地的蒙古人中,都有非常强烈的汉人基因影响,在外蒙古,喀尔喀蒙古人也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乌兰巴托,有非常强烈的汉族影响)。而在广阔西部蒙古地区,如外蒙古西部的乌梁海蒙古,zakhchin蒙古、图瓦蒙古、khoton蒙古人,基本汉人基因O3的比例均在5%以下,大部分只有1、2%左右,而欧洲卡尔梅克蒙古人从的汉人基因O3几乎可以忽略不记,但其蒙古人基因C3的比例却高达70%!保持了东亚原始的蒙古人成分,结合新疆蒙古族中汉人基因O3比例为1.7%,可以看出,在西部蒙古人中,O3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在布里亚特蒙古人中,汉人基因O3的比例三组数据分别为0%、0%、2.5%,也是十分少见的。从这个宏观的角度上看,整个东部的蒙古族,包括外蒙古喀尔喀人(尤其乌兰巴托),内蒙古中部喀尔喀方言区,内蒙古东部科尔沁——喀喇沁方言区,都有强烈的汉人基因。而西部蒙古语人群,比较少的受到汉汉人基因的影响。汉族人迁居蒙古地区,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汉族人或是商人、降将、战俘等等,进入蒙古地区并留居下来,这些人在东部蒙古留下了痕迹。而清朝晚期,华北汉族迁入蒙古,如给蒙古王公种地而成为蒙古人,曰为“随蒙”,又如进入蒙古地区从商而留居下来(山西等地有传说:蒙古地区喇嘛多而世俗男性少,汉人男性商人去做买卖往往会被留下结婚),大量的汉族成分进入蒙古人中,表现为O3。而从西部蒙古的数据我们推测,原始蒙古几乎没有O3。对比蒙古西部和东部,我们可以推论出,古代游牧民族,经常掠夺其他周边民族(包括游牧的和定居的),其血统的来源是十分复杂的,而且变换频率是非常高的,这在下图也可以得到印证。草原就是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舞台。内蒙蒙古族、外蠓蒙古族、内蒙达斡尔族,大概都有30%左右的汉人基因O3,也就是说他们当中约有30%左右的祖先是汉人。所以说蒙古族和汉族从血缘上是有深厚渊源的兄弟民族,我们应该紧密团结,共同奋斗,建设祖国。紧密团结、共同奋斗!
正版授权奇迹MU页游,奇迹重生!原汁原味还原奇迹,十年轮回!
煞笔楼主,你知道为什么黄种人的英文单词是Mongoloid么
蒙古里面有汉人,而汉人里面不一定有蒙古,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蒙古(从基因上看),可见蒙古只是个文化族群。
蒙古族就是大傻逼
谁喜欢你们呼麦
我想问问 粉色和红色是?
蒙古里面有大量的矮黑人基因以及棕色基因和日本满族一样都是侵略成性
辽宁满族Y染色体单倍群C总比例占22.52%,其中C3*占17.39%,C3c占0.9%,C3d占4.5%黑龙江满族Y染色体单倍群C总比例占44%,其中C3*占32%,C3c占12%。内蒙蒙古族东北亚基因不如辽宁汉族多??
在赤峰测了几个假蒙古就下结论东部蒙古基因接近汉族???
音基考试,就去我爱音乐考试网
赤峰汉人基因当然接近汉人,内蒙古纯蒙古族的基因你们敢测跟蒙古国基因比较吗!?
谁有汉人基因,睡个汉朝人的女人,就会有汉人的基因,这也太奇怪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游牧民族的血统动荡性——从赤峰蒙古族52%的O3说起
游牧民族的血统动荡性是特别强的——从赤峰蒙古族52%的O3说起。
Y染色体O3单倍型,在汉族中十分常见,出现频率大致在60%(范围从50%-80%),是可以区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标志性Y染色体类型。
数据——根据karafet的2001年的数据,陕西汉族为65.9%(29/44)、台湾汉族58.3%(49/84),2003年李辉数据的福建长汀客家人74.3%(110/148),而文波2004年数据为:山东汉族为59.5%(110/185)、河南52%(26/50)、陕西汉族56.7%(51/90)、云南汉族63.4%(59/93)、广东汉族53.9%(34/64)、河北汉族83.3%(10/12)、四川汉族57.1%(36/63)、浙江汉族是50.9%(54/106),周瑞霞2007甘肃汉族71.3%(62/87),Nonaka的台湾汉族58.2%(106/183),2007年马明义的四川汉族61.8%(211/341),2002年李辉广西六甲人77.8%(21/27),薛雅丽2006年的哈尔滨汉族68.6%(23/35)。
但有一组数据,却另我十分惊讶。
2001年文波的复旦博士毕业论文,里面有组赤峰蒙古族的数据,60个蒙古族中,O3为31例,C为13例,O3比例高达51.7%,而C只有21.7%。
对比其他地区的蒙古族中的O3比例,如呼和浩特O3所占的比例为17.9%(7/39,文波,2001),海拉尔为28.9%(13/45,薛雅丽,2006),新疆蒙古族为1.7%(1/60,文波)。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赤峰当地蒙古族中,有非常明显的汉族影响。
如果我们把目光放的更广,整个内蒙古各地的蒙古人中,都有非常强烈的汉族影响,在外蒙古,只有喀尔喀蒙古人也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乌兰巴托,有非常强烈的汉族影响)。
而在广阔西部蒙古地区,如外蒙古西部的乌梁海蒙古,zakhchin蒙古、图瓦蒙古、khoton蒙古人,基本O3的比例5%以下,大部分只有1、2%左右,而欧洲卡尔梅克蒙古人从理论上,扣除N后,O3几乎可以忽略不记,但其C3的比例却高达70%!保持了东亚原始的蒙古人成分,结合文波新疆蒙古族中3比例为1.7%,可以看出,在西部蒙古人中,O3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在布里亚特蒙古人中,O3的比例三组数据分别为0%、0%、2.5%,是十分少见的。
从这个宏观的角度上看,整个东部的蒙古族,包括外蒙古喀尔喀人(尤其乌兰巴托),内蒙古中部喀尔喀方言区,内蒙古东部科尔沁——喀喇沁方言区,都有强烈的汉族影响。而西部蒙古语人群,比较少的受到汉族人的影响。
汉族人迁居蒙古地区,是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从元朝开始,就有汉族人或是商人、降将、战俘等等,进入蒙古地区并留居下来,这些人在东部蒙古留下了痕迹。而清朝晚期,华北汉族迁入蒙古,如给蒙古王公种地而成为蒙古人,曰为“随蒙”,又如进入蒙古地区从商而留居下来(山西等地有传说:蒙古地区喇嘛多而世俗男性少,汉人男性商人去做买卖往往会被留下结婚),大量的汉族成分进入蒙古人中,表现为O3。而从西部蒙古的数据我们推测,古代蒙古可能几乎没有O3的。
(蒙古人O3的分布图)
对比蒙古西部和东部,我们可以推论出,古代游牧民族,经常掠夺其他周边民族(包括游牧的和定居的),其血统的来源是十分复杂的,而且变换频率是非常高的。蒙古草原就是一个大舞台,在成吉思汗之前,这里各种游牧民族的Y成分是十分不同的,也是经常随着部族的兴衰而变化的。
直到成吉思汗崛起,C3才彻底成为蒙古草原的主人,今天各地蒙古人20-70%的人有C3(含C3*和C3c)成分,各地合计大致比例在50%,从成吉思汗以后,基本是稳定的,而在之前,肯定是混乱和经常变换霸主地位的。
我们认为C*、C3(含C3c)、R1a、N3、N2、P*、Q*(扣除Q1),甚至O2a和O2b(达斡尔族和撒拉族都有高比例O2a,在周边包括北方汉族中不存在的,这显然是一个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遗留,而O2b比例虽少,但却在蒙古西部和布里亚特等人群中出现,是十分古老的),乃至O3和O1、O2*,我们甚至不能排除有些游牧民族的王族来自O3人群,因为在成吉思汗以前,蒙古草原上的Y类型一定是非常不稳定和反复变换的。
游牧的部族,起迁徙和掠夺的习惯,还有其本身人口太少无法达到稳定,其血统的波动是十分剧烈的,而定
居民族则相反。
这里还有一个比较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历次少数民族的数据中O3,是否真实。
陈白滨《中国赫哲族体质人类学研究》一文,有组惊人的数据,184个赫哲族年轻一代中,纯赫哲族血统只有14.73%(25/184人),而新结婚的赫哲族中,异族通婚率高达94.14%!主要通婚对象是汉族。对比薛的2006年赫哲族数据,其中赫哲族有40%的O3,而赫哲族94%异族通婚率理论上大致有47%异族(汉族)父系,对应40%的O3比例是十分接近的。
(不是针对赫哲族,其他取样也一样)虽然调查中有要求三代无异族通婚史,但却难以避免有的人为了得到一点点的取样报酬,谎报通婚史,还有就是,出于一种感情或者其他因素,在没有报酬的情况下也自称自己是纯血的,而取样者只能看身份证明,所以难免把混血个体当成纯血个体。
我认为,很多民族数据中高比例的O3都不真实,如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因为西伯利亚的数据,如通古斯人、雅库特人,数据量超过1000了,还从来没有发现过O3呢,而我国很多通古斯民族大量发现O3(20-30%),可能并不准确(通婚产物),中国的少数民族,只有一些新疆的少数民族和汉族通婚很少,其他民族中都有大量汉族成分。
这里我们也要反思满族的数据,取样要求的三代以内无通婚历史,但这并不能排除汉军八旗的血统,满族人最核心的成分,应该还是C3(虽然O3里有不少大簇,满族“八大家”中肯定有好几个家族是O3类型的),O3(占40%)比例太高,可能都是来自汉军八旗,虽然我们不能因此就是至少40%的满族人父系祖先其实是汉族,但肯定不能排除今天满族人中很多人的父系其实是来自通婚的汉族(汉军八旗)。
还有满族的的O2b问题,如hammer的2006年数据(实则是karafet的2001年取样),xue的2006年数据,满族O2b只有5.8%和3.8%,而对比hammer、karafet、xue等人的赫哲族、锡伯族、达斡尔族等数据,大致都在2-5%之间,所以O2b在2-5%大致应该是南部通古斯人的特征。
而日本学者toru
katoh的数据却非常惊人,里面满族O2b居然达到34%,这和其他东北的通古斯语民族就完全不同了,很不满族,很不通古斯,而在朝鲜人双起源一文里,满族的O2b居然主要是O2b1而非锡伯、赫哲等的O2b*。
其原因,我认为是取样地点不同造成的。
xue、hammer(karafet)等人的文章中明确说地点是辽宁岫岩县,而toru
katoh并没有说明地点,只是说东北(注意其用词northeast)。我认为,如果其取样是客观的话,那么他取样地当地满族应该主要来自清朝被俘虏的朝鲜人后裔(也被编入八旗),否则不可能有那么高比例的O2b。
而辽宁岫岩(xue、hammer、karafet)数据,则显示辽宁岫岩当地的满族和其他东北的通古斯人很类似。
从这个角度上说,由于满族来源的复杂,不同的取样地点,一定会造成数据的巨大波动,O2b的情况就是一个例子。
蒙古人中的O3数据:(24组数据)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已收藏本页面
(转)蒙古族和我国古代别的游牧民族 一样,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他们经常带着帐篷式的蒙古包,赶着牛羊和马群,遇到水草丰盛的地方,就扎下蒙古包,落下脚来。蒙古包在古代被称作穹庐、毡包或者毡帐,与游牧民族的生活密不可分。在当时,成年男人是主要劳动力,白天要去放牧牛羊,老人、女人和孩子则留下看守帐篷,并做些家务。这时候就会有一些别有用心的小伙子趁机去找中意的姑娘谈情说爱,他们故意在帐篷中间乱窜,找机会溜进姑娘家的帐篷。如果姑娘一个人在家,就有机会敞开心扉、打情骂俏,如果运气不好有老人在帐篷里,姑娘就会笑着为他开脱道:“你又混账了?!”小伙子赶紧借机说:“对不起,走错了,帐篷太多,弄混了。”时间长了,老人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于是在小伙子再次跨进帐篷时,也会笑着骂:“你这个混账东西,怎么又来了!”或者骂声“好你个混账的家伙!”久而久之,“混账”就成了一句骂人的口语,但是和别的骂人词汇不一样,”混账“总是含着七分骂、三分戏谑。
现在可不是这样了,一般都是区域老大批评下下一级的,准用语。
后才能发表评论
你可能喜欢的图片笑话
最受欢迎的爆笑笑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蒙古族游牧民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