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抵制西方传统文化是否应该摒弃扩张吗

日前,在网上看了一篇《十位名校博士联名抵制圣诞节》文后,再次令人深省、发人深思,深感当代中国人弘扬我中华文化之责任重大,刻不容缓。之前在2003年,我在网上也发过一篇《中国人,何时才能觉醒》的帖子,现在我博客[社会观察]栏里收藏着,与此殊途同归,再发表一下自己的感言!    首先说明我不过圣诞节!    我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西方文化,我们不是什么糟粕精华都要学,我们需要学习的是人家先进文化、科技、社会文明,以及科学的民主政治和先进的国家管理经验。而“圣诞节”是西方的宗教节日,却在中国悄然兴起,刮起了中国人过“圣诞节”之风。有学习的必要吗?看看各大商场、超市、酒店、宾馆的装扮结彩: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快乐……,这是商家强制于顾客的视觉感观,即使你是不信“耶稣”不过圣诞节的人,你也得接受这种视觉感观与氛围。请问那些商家们:这是在“教堂”里?还是在购物公共场所?说白了,这是一种强制“视觉污染”。再更深层讲,公民有不信宗教的自由,而商家的这种商业操作——强制于顾客视觉感观与接受“圣诞节”氛围,纯属于违法行为,这是在公共场所不是在“教堂”里,不是商家们想怎么搞就怎么搞,那样社会法理何在?只可叹目前我国法制不健全,还没有这种法律规定!并且商家们也不是慈善的“牧师”,有哪个商家大发慈悲借此“节日”,广开超市,物施天下?    当然,这是商家们利益驱动的商业操作,但是这种强制顾客视觉的手段,丧失了伦理,丧失了民族精神,为宣传“崇洋媚外”的“精神”起了推波助澜作用。然而,“圣诞节”以及西方文化在中国大地悄然兴起也绝非偶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宗教、文化问题,而是一个令中国人震惊的“西方文化侵略”,已上升到了一个政治问题,并且是波击到了国家民族命运的问题,将在后文讲述。    我们没有必要大张旗鼓的、大势渲染的来过洋人的节日。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眼下国人也快全不过了,现在也只剩“中秋”与“春节”了,中国人有那么多民族传统节日不过怎有兴趣过洋人的“圣诞节”?难道“圣诞节”就那么好?我们中国也有孔圣人,为什么不过中国式的“圣诞节”?并且中国自古就有自己的本土国教——道教与儒教,以及外来的佛教,几千年来蕴含着深厚中华文化内涵的“三大宗教”,哪个不是劝人向善?尤其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中国现在还有吗?中华文化之根呢?中国思想之根呢?为何不去发扬国教?弘扬国学?弘扬民族易学文化?    对于宗教信仰,这是人们的自由,我们干涉不了!但是,对于一个西方宗教以及西方文化来严重的冲击着中国文化,我们绝不能麻木不仁、执迷不悟,更不能熟视无睹、冷眼旁观。此时,有觉醒的中国人就感到中国文化已危在旦夕,这些有良知的中国人就不得不站出来呐喊——抵制“西方文化”对我国的“侵略扩张”!    先从改革开放说起,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空前的学习西洋文化“全民运动”中,尤其是“英语热”,严重地冲击着“母语”与“中华文化”,以及中国人“热衷”过洋人的这些“节日”……,这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侵略扩张”的一个典型的社会缩影。目前,中国社会已在被西方文化“同化”中,这是有目共睹的,也是无可争议的!    从近年来,国人的“崇洋媚外”思想,商家的“弃我扬外”操作,“英语热”对“国语”的冲击,以及“西方文化”在中国本土的兴起对“民族文化”的冲击……,种种迹象说明,如今中华文化已走在失落的边缘了,中国已危在旦夕!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每个上过初、高中的人,都知道政治课本里常提到的两个词:“颠覆”与“渗透”。早年毛泽东就提醒中国人民,我们要警惕帝国主义列强,警惕帝国主义的颠覆与渗透。当年中国人紧绷的那根神经,早已被西方国家用西方文化这一“软刀子”割断了。目前,商家们“弃我扬外”的商业操作,以及部分中国人“崇洋媚外”的“精神”,和中国当前的“英语热”……,全完吻合了西方国家要颠覆与渗透中国的政治企图——“全盘西化中国”!此时,美国人高兴了,西方人笑了……,“颠覆”与“渗透”中国已成功一半了!    再进一步说明,近年来西方文化在中国大地的疯狂扩张,明显是对中国的一种“文化侵略”,这是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的一种“黑客”政治手段。他们多年来用西方文化这一“软刀子”痛割中国,疯狂的“文化侵略”中国,就是为了实现一个政治目得——“全盘西化中国”:改变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形态,接受西方世界主流意识形态,接受西方人的世界观、价值观……    这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中国蓄谋已久的“颠覆”与“渗透”的政治阴谋。    一种民族文化就代表着一个民族,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失落,标志着中华民族灵魂的丧失。那么,一个失去自己文化灵魂的民族,又何谈复兴?    要知道,一种民族和国家被他国掠夺与侵略,不外乎就用他国语言或文化来渗透与颠覆是最好的手段了,一个民族和国家被他国语言、文化掠夺与侵略了,那么这个民族、国家也就快不复存在了!(《中国人,何时才能觉醒》)    此时,中华文化在被西方文化的严重冲击下,以及中华文化在近代史上的两次浩劫已是遍体鳞伤,尤其是“文革”的沉重打击更是伤痕累累,中华民族的灵魂受伤了!中国与中华文化已危在旦夕了!    所以,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失落的中华文明,才能复兴中华民族!    所以,当前中国不是要安装“防火墙”来防御西方政治“黑客”的渗透颠覆和“文化侵略”,而是要彻底“杀毒”抵制政治“黑客”攻击。否则,晚了也就完了!    让我们觉醒的中国人团结起来,共同抵制“西方文化”对我国的“侵略扩张”,彻底粉碎西方国家对我国“渗透”与“颠覆”的政治阴谋!大力向世界弘扬我中华文化,复兴我中华文明,复兴我中华民族!    此时,    中国也该觉醒了!    中华民族也该觉醒了!    中国政府也该觉醒了!    中国人民也该觉醒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抵制西方意识形态,反和平演变,反对中国人过圣诞节
导读:[size=16][/size]目前美国正凭借其经济实力在全球范围内推行他们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
其目的无非就是想让别国的人都做亡国奴
现在有些狗屁不懂的败类 喜欢过圣诞节 忘了自己姓什么
他们早晚会被美帝洗脑的 亡国奴的坯子
我们这些有头脑的左翼青年可不能这样呀
所以我们要 抵制西方意识形态,反和平演变,反对中国人过圣诞节
中国人为何要过圣诞?愚昧还是媚洋?
这几天只要打开电脑,总能收到一些热心网友的圣诞祝福,一张张图文并茂、喜气洋溢的声乐电子贺卡,让我在寒冷
目前正凭借其经济实力在全球范围内推行他们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其目的无非就是想让别国的人都做亡国奴现在有些狗屁不懂的败类 喜欢过圣诞节 忘了自己姓什么他们早晚会被美帝洗脑的 亡国奴的坯子我们这些有头脑的左翼青年可不能这样呀所以我们要 抵制西方意识形态,反和平演变,反对中国人过圣诞节中国人为何要过圣诞?愚昧还是媚洋?这几天只要打开电脑,总能收到一些热心网友的圣诞祝福,一张张图文并茂、喜气洋溢的声乐电子贺卡,让我在寒冷的冬季感受到异样的温暖。我非常感谢那些熟悉的、陌生的网友们一片诚挚的情义。但是,我对鹤发童颜的圣诞老人那笑容可鞠的模样,始终有一种强烈的外来民族排斥情绪!圣诞节又称“耶稣圣诞瞩礼”或“主降生节”。公元354年,西部拉丁教会在年历中首次把12月25日定为耶稣诞生日,由此,圣诞节就成为西方国家***纪念耶稣诞辰的世俗节日。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中国人也对西方习俗有了日愈浓厚的兴趣。每年到这个时候,书店邮局各种精美的圣诞贺卡铺天盖地,商店酒楼紧锣密鼓地装饰圣诞节日喜庆的氛围,就连报刊杂志的广告都开始出现庆祝圣诞节的套红吉语。临近节日,满世界看到的都是红色的圣诞花、白色的圣诞蜡烛、绿色的圣诞树,还有短袍角帽且滑稽可笑的圣诞老人。所有的酒吧、茶楼、咖啡馆以及舞厅、KTV都沉浸在圣诞欢乐的海洋里……我就不明白了,中国人为什么对西方***的节日有这么大的兴趣?这究竟是精神愚昧还是舍本媚洋? 一切都好象与我们有关。其实,有很多崇洋媚外的“节奴”对西方的圣诞节或情人节的内涵并不是真正了解。西方人过圣诞节除了松柏、蜡烛和圣诞老人,还要举行团聚欢宴,燃烧大块柴木,品尝木形糕饼,互相馈赠礼物,孩子睡前要把袜子放在壁炉前等候夜里圣诞老人放进礼物等等。而中国人却只是在圣诞节滥发圣诞贺卡、呆泡酒吧咖啡馆、狂饮劣等啤酒,跟西方丰富有趣的节日内涵根本就不靠谱。还有情人节,这是西方一个极富浪漫色彩又最受情侣们欢迎的节日。相传公元三世纪时,有个叫克劳多斯的暴君为了战争禁止青年男女结婚,把违抗禁令为一对情侣悄悄举行婚礼的修士瓦沦丁残忍地杀害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修士,就把他安葬的2月14日定为情人节。可是我们过情人节,更多的是把这一天当作淫妇贱汉*的幽会偷情日,成为夫妻互相检验感情是否忠贞的重点“窥测日”,完全变异甚至亵渎了西方情人节崇高而又浪漫的文化意义,这真是一个愚昧的笑话!西方国家的情人节、愚人节、狂欢节,复活节以及感恩节,同中国的、、以及、元旦一样,每个节日都是为了纪念一个特别重要的历史节点,具有深刻的民族传统印迹。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使得各自的传统习俗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各具特色。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不去挖掘自身的历史文化瑰宝,传承宏扬悠久的传统习俗文化,却一味地仰慕追捧西方文明,为西方传统习俗造势喝彩,这简直就是奴颜婢膝的羞祖辱宗,是伏地舔靴伏地自嘲自贱!======以下转载一则新闻,让我感到十分痛快===博士们对商家的“圣诞节营销”提出了批评12月25日是西方传统的圣诞节,针对“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热衷过圣诞节”的情况,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名校或科研单位的十位哲学或教育学博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号召网友慎对圣诞节。12月20日下午,新民网分别与北大、人大的博士研究生以及活动的发起人取得联系,活动发起人王达山对新民网表示,要通过此联署文章“唤醒国人、抵御西方文化扩张”。西洋文化已是“狂风骤雨”北大博士周锋提出:“西洋文化在中国已由微风细雨演变成狂风骤雨,最为直接和集中的体现,莫过于圣诞节在中国的悄然兴起与日趋流行。”文章说,“每值圣诞节来临,商场、饭店、宾馆摆放起耶诞树,网络、报刊、电视、电台充斥着各种圣诞信息;数以万计的圣诞贺卡和数以亿计的圣诞短信满天飞舞;人们相逢互祝以圣诞快乐;平安夜里,人们聚众狂欢,流连忘返——凡此种种,皆表明我们正在逐渐演变成一个西洋文化主导的社会。”博士们认为,***徒可以过圣诞节,一般人“也有自由”过圣诞节,但是“大部分国人在对西方圣诞文化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不假思索地使用“圣诞节”的称谓,甚至浑然不觉地加入到狂欢行列”。这是“国人在文化上陷入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其根本原因是“的主位性缺失和主体性沉沦”。文章还写到,西方“软力量”在中国的渗透和扩张也是圣诞节越来越多受到中国青年人热捧的重要原因。因此,博士们呼吁“国人慎对圣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主体性”。博士们最后发出希望“国人能幡然醒悟”,号召“中国人必须朝此一方向努力!”联署发起人为人大哲学博士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抵制文化侵略(原创)
&抵制文化侵略(原创)
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使人奋发向上,颓废庸俗的精神文化产品使人消沉甚至堕落,这一点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更为明显。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加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竭力推行政治霸权、军事霸权的同时,大肆进行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渗透扩张,使得我们传统的民族文化、人文精神以及价值观念受到巨大冲击。纵观我们的影视、书刊、音乐等文化市场,一些现象令人担忧:影院里放映的是外国片,书摊上畅销的是外国书,歌厅里摇滚的外国音乐......一些宣扬色情、凶杀、暴力、犯罪和消极情绪甚至是淫秽作品严重泛滥,屡禁不止。
在课堂上或在单位里,我们接受的是优秀的文化、高雅的文化,而人们业余接触的却是大量的庸俗文化、甚至是流氓文化。事实上,不良文化和价值观念,对一些人已经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有的人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视为人生追求,是非不辨,美丑不分,什么理想信念统统抛在了脑后;有的人把开洋车、吃洋饭、穿洋衣当成时尚和荣耀;有的人崇洋媚外到了病态的程度,张口闭口西方“民主、自由”、“多dang制”“人家美国”如何如何......他们把外来文化捧上了天,而把本民族文化视为“垃圾”。受此影响,在文化教育中英文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而学生的国语水平却江河日下;在追星族中有的人连贝克汉姆有几个情人哪个怀孕了都一清二楚,而不知道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是谁;上海的教科书中,资本家比尔盖茨挤占了毛主席的“地盘”;更有所谓“专家学者”扬言要废除“中国龙”的形象,换一个让西方人高兴的新图腾。这样的文化倾向继续下去,将是十分可怕的,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毛主席把青少年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对青年一代的教育,任何时候都十分重要,而潜移默化的文化的教育力量是巨大的,也是其他教育方式无法比拟的。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并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以其独具民族特色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和民风民俗著称于世。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和西方别有用心的文化渗透和“入侵”面前,我们要坚决抵制西方文化的扩张和文化殖民主义。在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大力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自尊意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青年一代自爱、自信、自立、自强,担负起“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的历史使命。而良莠不分地任凭外来文化的入#侵,必然严重消弱本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甚至亡dang亡国,这绝非是危言耸听。
其实,在维护本民族文化传统这一问题上,就连西方国家本身也是十分重视的。法国要求国内传媒播出外国歌曲不得超过本国歌曲的40%;西班牙政府明令,外国影片不得超过本国影片发行量占3/4的界限;加拿大对美国《体育》杂志等书刊征收80%的高额税率。这些看似是具体的管理办法,但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而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决不能熟视无睹,麻木不仁。
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坚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邓小平同志的谆谆告诫。否则,我们将会犯历史性的错误。
(本文已载《河北日报》、《书刊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抵制圣诞”与保护文化无关
fuma513001221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统文化是否应该摒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