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圣斗士中所有实力排名和环保居士有什么不同

   环保斗士为何向领导送锦旗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的吴立红从事环保20多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的陈法庆从事环保近20年,陈.吴二人深刻认识到,中国环境污染的根源在于中央政府,为此,2012年11月30日在美国[纽约时报]刊登&祝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当选中国领导人,希望新一届领导人保护环境言行一致&的环保公益广告。&&&因环保,吴立红多次被上门抓捕和拘留,2007年4月被诬陷入牢狱3年;2010年4月刑满出狱后(2010年底向当地公安机关申领护照,当地公安机关至今拒不颁发吴立红的护照,剥夺了吴立红的出境权利),吴出狱后,日常生活受到监控骚拢和变相打压,一到国家有重大会议和活动,吴就被禁止外岀旅游或演讲等,吴立红走出了&三年的小监狱&,又回到&社会中的大监狱&,吴立红的人权受到极大伤害。&因环保,陈法庆住宅二次被纵火,并经常受到威胁、恐吓,陈妻子患糖尿病10多年,为了生存,也为了有更好的财力从事环保事业,向当地政府申办经商证照,但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藉以各种理由刁难拒不颁发;陈法庆2012年10月向杭州市余杭区法院起诉,诉求保障残疾人的生存权益,其间9个月开庭三次,最终法院驳回陈的起诉。2010年4月12日吴立红刑满出狱后,认为&坐牢三年中&各级环保部门有所改进,吴立红在当年出狱后向上级主管部门举报太湖几家污染典型企业违法(也是吴立红十多年来一直举报企业,也多次被中央电视台、中国环境报等媒体曝光的违法企业),可在2010年12月31日由&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江苏省环保厅苏南督查中心、无锡市环保局和宜兴环保局&牵头给吴立红书面答复几家污染大户均为达标企业。吴立红在2012年5月24日、27日、7月2日、8月1日向(江苏省环保厅、环保部)再次举报以上几家太湖污染典型企业违法;而且吴立红要求处理书面答复和举报奖劢。按中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60日内必须给予举报人答复。直到2012年10月24日江苏省环保厅来电说&吴立红举报可以查询环保部;编号档案:010-52&。一进编号档案查询首先听到的&吴立红莫须有的罪名和污染企业的达标排放&。此时吴立红感到无奈和悲哀。2012年12月11日吴立红、陈法庆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国家环保部,诉求保障原告及中国13余亿人口旳生存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取消弄虚作假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评选工作;本该7天内决定是否立案的北京一中院,直到2013年9月13日&退件说明&告知:原告与本案沒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在2013年6月19日吴立红接受新加坡《联合早报》采访中说:&令人气愤的是,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其实是官员腐败惹出来的祸。不良官员是在喝老百姓的血,潇洒过生活&&一边拿着国家的高俸禄当喝茶费,另一边是将污染企业的贿赂中饱私囊。国家养的猫不抓老鼠,因为猫和老鼠喝的是同一锅粥。&水浑则有人摸鱼,要将官场的浑水变清水,不少舆论将剑指向了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反腐倡廉的力度。&&&&吴立红不但对记者揭露事实,道实情;而且还要采取行动。吴立红联系搭档陈法庆准备制作&腐败猖獗、呐喊无门&的锦旗赠在北京11月9日召开三中全会的期间送给国家主席习近平、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希望中央严惩江、浙二省的腐败行为;因考虑到吴立红家乡&恶劣的政冶气候&,故锦旗制作任务交给在陈法庆的家乡完成。江、浙两省的国保人员监控陈、吴二人送锦旗的通话,在9月25日被国保人员监听到后,二省的国保人员分别警告陈、吴,说:&不要把小事弄大,送锦旗给习总难堪&;10月17日浙江省地方政府责令陈法庆上交己制作好的锦旗,迫于无奈,陈在10月18日将锦旗上交政府。此时吴被&变相软禁&在家。&&& 環保鬥士為何向領導送錦旗   江蘇省無錫市宜興的吳立紅從事環保20多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的陳法慶從事環保近20年,陳.吳二人深刻認識到,中國環境汙染的根源在於中央政府,為此,2012年11月30日在美國[紐約時報]刊登&祝賀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當選中國領導人,希望新一屆領導人保護環境言行一致&的環保公益廣告。&&&   因環保,吳立紅多次被上門抓捕和拘留,2007年4月被誣陷入牢獄3年;2010年4月刑滿出獄後(2010年底向當地公安機關申領護照,當地公安機關至今拒不頒發吳立紅的護照,剝奪了吳立紅的出境權利),吳出獄後,日常生活受到監控騷攏和變相打壓,一到國家有重大會議和活動,吳就被禁止外岀旅遊或演講等,吳立紅走出了&三年的小監獄&,又回到&社會中的大監獄&,吳立紅的人權受到極大傷害。&   因環保,陳法慶住宅二次被縱火,並經常受到威脅、恐嚇,陳妻子患糖尿病10多年,為了生存,也為了有更好的財力從事環保事業,向當地政府申辦經商證照,但當地政府有關部門藉以各種理由刁難拒不頒發;陳法慶2012年10月向杭州市余杭區法院起訴,訴求保障殘疾人的生存權益,其間9個月開庭三次,最終法院駁回陳的起訴。   2010年4月12日吳立紅刑滿出獄後,認為&坐牢三年中&各級環保部門有所改進,吳立紅在當年出獄後向上級主管部門舉報太湖幾家汙染典型企業違法(也是吳立紅十多年來一直舉報企業,也多次被中央電視臺、中國環境報等媒體曝光的違法企業),可在2010年12月31日由&環保部華東督查中心、江蘇省環保廳蘇南督查中心、無錫市環保局和宜興環保局&牽頭給吳立紅書面答復幾家汙染大戶均為達標企業。吳立紅在2012年5月24日、27日、7月2日、8月1日向(江蘇省環保廳、環保部)再次舉報以上幾家太湖汙染典型企業違法;而且吳立紅要求處理書面答復和舉報獎勱。按中國的憲法和法律規定60日內必須給予舉報人答復。直到2012年10月24日江蘇省環保廳來電說&吳立紅舉報可以查詢環保部;編號檔案:010-52&。一進編號檔案查詢首先聽到的&吳立紅莫須有的罪名和汙染企業的達標排放&。此時吳立紅感到無奈和悲哀。   2012年12月11日吳立紅、陳法慶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起訴國家環保部,訴求保障原告及中國13余億人口旳生存環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取消弄虛作假的&國家環保模範城市&評選工作;本該7天內決定是否立案的北京一中院,直到2013年9月13日&退件說明&告知:原告與本案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   在2013年6月19日吳立紅接受新加坡《聯合早報》采訪中說:&令人氣憤的是,中國的環境汙染問題,其實是官員腐敗惹出來的禍。不良官員是在喝老百姓的血,瀟灑過生活&&一邊拿著國家的高俸祿當喝茶費,另一邊是將汙染企業的賄賂中飽私囊。國家養的貓不抓老鼠,因為貓和老鼠喝的是同一鍋粥。&水渾則有人摸魚,要將官場的渾水變清水,不少輿論將劍指向了政治體制的改革與反腐倡廉的力度。&&&&吳立紅不但對記者揭露事實,道實情;而且還要采取行動。吳立紅聯系搭檔陳法慶準備制作&腐敗猖獗、吶喊無門&的錦旗贈在北京11月9日召開三中全會的期間送給國家主席習近平、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希望中央嚴懲江、浙二省的腐敗行為;因考慮到吳立紅家鄉&惡劣的政冶氣候&,故錦旗制作任務交給在陳法慶的家鄉完成。   江、浙兩省的國保人員監控陳、吳二人送錦旗的通話,在9月25日被國保人員監聽到後,二省的國保人員分別警告陳、吳,說:&不要把小事弄大,送錦旗給習總難堪&;10月17日浙江省地方政府責令陳法慶上交己制作好的錦旗,迫於無奈,陳在10月18日將錦旗上交政府。此時吳被&變相軟禁&在家。   2013-11&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向“环保斗士”求教&中学生是环保的潜在力量--教育--人民网
向“环保斗士”求教&中学生是环保的潜在力量
&&&&来源:&&&&
&&&&&&字号
交流结束后,马军送给郭雨培2本书,其中一本是耶鲁大学教授的著作《Green to Gold》。
12月6日,新京报“强二代”活动第13期如期举行。在学校成立环保公社,并组织了一系列环保公益活动的北京市第八中学高三学生郭雨培,希望通过和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右)的交流,坚定环保之路,帮助中学生群体提升对环保的认识。
“要想让公众持续参与,你自己就要加倍努力,不能抱怨公众没有热情。但环保单靠志愿精神不能持久,希望未来它能变成社会正常工作的一部分,这就需要建立相关机制,吸引更多专业化人才。”――马军,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有“环保斗士”之称,入选《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
■ 本周出镜
17岁,北京市第八中学高三学生,曾担任2011年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气候酷派”绿色大使,也在学校成立环保公社并组织一系列公益环保活动。
互动方式:和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谈话1小时
强二代关键词:环保与公益
繁重的高中学业压力并没有影响郭雨培参与环保的热情。郭雨培说,在英国读初中的三年里收获的异国文化和公益意识让她开始关注环保,而与同学一起展开低碳宣传,成功说服教师双面印刷的经历则让她相信,普通学生也能为环保献一份力。
推广在校生拼车、组织学生去百望山植树、组织环保小论坛,倡导学校里废纸回收、双面打印,从去年10月成立四叶草环保公社以来,郭雨培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希望结合宣传与实践,改变中学生群体对环保与公益的认识。但她也发现,在高中开展环保类公益活动,远没有大部分人想象的那么简单,老师与同学们的误解或漠然、组织活动时的身心压力,都是她必须面对的挑战。她希望通过和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的交流,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路径。
“作为一个中学生,能为环保做这么多已经很棒了”,马军首先肯定了郭雨培的努力。就郭雨培所面对的困惑与挑战,他也通过讲述自己如何一步步建立我国首个水污染公益数据库――“中国水污染地图”,如何通过吸引公众参与推动环保问题的解决,以及其间曾经历的挫折,给了郭雨培很大鼓励。
“做NGO(非政府组织)非常辛苦。在中国NGO空间比较小,虽然有所扩展,但依旧很有限。我们需要在适应空间的同时,又做出一些推动。定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并执着于这个目标。同时,不断提升工作的专业性,这也有利于赢得公信力、提升各方支持。”
完成高中学业后,郭雨培计划到美国留学,也希望在留学过程继续环保事业,曾在耶鲁大学做过访问学者的马军则给郭雨培介绍了美国院校有哪些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当日,马军还给郭雨培介绍了两本书,一本是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著作《关于环境问题的若干思考》,建议她“先知道中国面临的大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另一本是耶鲁大学教授所著的《Green to Gold》,帮助她了解国外企业的绿色环保策略。
“想获得支持自己要先做好”
郭雨培:在英国读书时,我发现从政府、学校到学生都很关心环保,并积极行动。但回到国内,我的同学觉得环保很重要,但与学习关系不大。如何才能获得别人的理解和支持?
马军:我们目前的教育体系存在欠缺,教育机制也需要加以改变。在整个社会公益层面,还需要给年轻人更多空间。在欧美国家,参与社会公益需要成为素质教育和对学生全面培养的一部分,而不是学生生活中的某种调剂或做做样子。
要想获得别人的理解和支持,你首先要做好自己,即在做好主业的同时不放弃兴趣。就我的经历而言,我先在媒体工作,后来在环境咨询公司,又去美国做了一段时间访问学者。我一直有正常工作,环保是我的爱好,这是个辛苦的状态,要找两边的交集。环保没有影响我的工作,反而帮助了我的工作。比如去外地采访,空闲时我会去周围的河道探访,去社区了解情况,那时还没有专门涉及环境保护的报道,我对水资源保护的兴趣很多时候帮我开辟了新领域。
郭雨培:你觉得在环保运动中学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马军:年轻的中学生可以在环保运动中起到重要作用。作为潜在力量,年轻人往往能以全新的、开放式的想法,创造出很多有创意的传播方式。比如,前段时间针对Marks &Spencer在华供应链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北京四中的学生用iphone拍了一些视频,表明他们使用过Marks & Spencer的产品,希望企业能在环境污染问题上有所回应。我们在发布会上播放了这一视频,效果非常好。我们也通过许多方式吸引学生的参与,包括在大学做巡展,演讲。但与国外相比,我们做的还不够,未来需要开发出更多适合年轻人的工作。
郭雨培:你们会接纳中学生志愿者吗?
马军:我们的志愿者主要由年轻人组成,他们承担了大量数据整理工作,也帮助我们推动企业实施绿色采购。我们也有部分中学生志愿者,但他们大都在国外读书,他们也能做包括电子地图、网上定位等很多工作,以及在我们推行的绿色供应链、绿色信贷项目中,对上市公司信息做收集整理工作。
“希望你一直关注中国国情”
郭雨培:你建立水污染数据库时遭遇了哪些困难?
马军:2006年初开始构思,9月发布第一期数据。当时,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对着Excel表格,组织志愿者填数据,检查确认。有一位同事后来说,当时他几乎坚持不住了,人家的社团都有各种活动,我们却天天跟数据打交道。到2006年11月,终于有一家500强企业找上门,说报纸上引用了我们的数据称他们是污染企业。这件事给了我同事极大激励,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的价值。那时也有了一些公众参与,后来又有了新的工具,比如微博就给我们提供了极大帮助;有了新的IT技术,让公众可以“随手拍定位污染源”。
郭雨培:“中国水污染地图”中不少污染信息是由公众提供的,您如何让公众保持持续参与的热情呢?
马军:刚开始做水污染地图时,有一种想法认为NGO就是依靠公众,把水污染地图做成像维基百科一样的东西,但我并不认同。我们需要依靠公众,但不能坐等公众参与。打个比方,你自己有一棵大树,才能招来百鸟和凤凰。所以我们希望先建立数据基础,且这些数据要对公众有价值。我们最初的数据都来自于政府的信息披露,把它们汇总到一起,用电子地图的形式方便公众检索,形成公众可用、好用的平台。后来逐渐出现一些好的变化,即报告水污染信息后,一些问题有所解决,这时公众的热情就会被点燃了。
郭雨培:我计划大学去美国留学,您曾到美国做访问学者,美国有哪些资源或途径能帮助我了解更多环保方面的内容?
马军:在耶鲁访学时,它的图书馆是让我最羡慕的,里面有浩如烟海的材料,你可以多方涉猎。国外学习强调大量阅读,我在访学时有一门课上读“Environment Law and Policy”,它不仅介绍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政策,讲述了一个个判例,也告诉你这些法律是怎么来的,什么事件促使政府走上了立法道路。这跟我们教学的方法很不一样。但在中国实现不了。环境保护是全球共同的课题,未来很有前景,国外的学习能让你了解他们走过的道路和积累的经验教训,但希望你一直关注中国所处的现实国情。
采写/新京报记者 缪晨霞 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责任编辑:袁勃、林露)
精彩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揭王光美"私人相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环保斗士成阶下之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环保斗士成阶下之囚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环保斗士吴立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