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新媒体公司实训要前p2p网贷模拟实训系统

网络贷款进校园 “福音”还是“陷阱”?
新华社北京3月19日新媒体专电 题:网络贷款进校园 “福音”还是“陷阱”?
新华社“网事”记者郭敬丹 冯大鹏
近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一在校生因无力偿还网络贷款而跳楼自杀的消息引起网友广泛关注。“网络贷款”流行校园,究竟是学生的“福音”还是“陷阱”?专家表示,当前大学生强烈的消费需求为网络贷款平台提供了商机,学生在被便利性和低门槛吸引的同时却容易忽视潜在风险,网贷市场亟待健全规则、加强监管。
大学生欠债50余万后跳楼自杀
日前据媒体报道,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小郑因无力偿还共计几十万元的各种网络贷款,最终跳楼自杀。小郑为何要频繁网上贷款,又是如何屡次贷款成功最终债务缠身的?
记者前往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采访了解到,小郑在2015年暑假期间曾参与网络博彩并炒股,为此已欠下债务累计50余万元。
小郑的室友小曹告诉记者,2015年9月,身为班长的小郑向同学借用身份证、学生证等,用来在网上“刷单”“做兼职赚生活费”。“我们很信任他,也看他平时生活很艰苦,所以没问具体是做什么用就把自己的信息给他了。”小曹说,“到了去年年底突然有贷款公司给我打电话让还款,我才意识到出了问题。”
据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面向在校大学生的网络小额贷款平台成了小郑赖以“周转资金”的依靠。并且,为借到更多钱,小郑开始借用、冒用共计28名同学的身份证、学生证、家庭住址等信息,分别在诺诺镑客、人人分期、趣分期、爱学贷、优分期、闪银等14家网络小额贷款平台,共计贷款58.95万元。
小郑在网络平台的“帮助”下还债,但债务不断累积,一次又一次的“小额”贷款和利息,最终叠加成让小郑难以承受的“巨额欠债”。
方便快速?警惕网贷潜在风险
网络小额贷款这一方式在大学生中已经十分普及。相较于小郑原来就有的高额债务,更多学生是利用网络借贷平台满足日常消费需求,如购买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小陈向记者介绍,现在学校里有很多同学都有过在网络贷款的经历。“这种借款方式很方便,只需要身份证和学生证就行。相比之下去银行办理手续就麻烦得多。”
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瞄准大学生日常生活开销的需求,校园网络借贷平台迅速发展起来。记者调查发现,网络借贷平台很受学生欢迎,但部分贷款存在信息审核不严、高利率、高违约金的特点,而学生在增长的消费欲和侥幸心理之下可能“连环贷”,坠入财务“陷阱”。
“现在银行已经叫停了大学生信用卡业务,而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又有买电脑、手机等产品的用钱需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表示,“爸妈给的钱不够,又不好意思和同学借,面向在校生的小额贷款平台就有了市场空间。”
“1分钟申请,10分钟审核,快至1天放款,0抵押0担保,最高额度达50万元。”“大专及以上学历可申请大学生贷款,无需抵押,比信用卡便宜50%,100元-5万元额度等你来!”——记者在网络上搜索“大学生贷款”,页面上即显示数十个平台官网,并有不少这样“诱人”的广告语。
“不过,有些贷款的利息很高。”小陈对记者说,“比如我有同学贷款10000元,合同约定利息2000元,那么最后本息共计要还款12000元,但其实到他手中的贷款只有8000元。还差的2000元要被平台暂时扣留,等款还清的时候才打给你。”
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律师付建向记者透露,部分网贷平台还要收取贷款金额约10%的“服务费”。“在对借款人的信用审核上也并不严格。不需要任何抵押,不看信用记录,仅强调贷款便利性和低门槛。”付建说。
贷款看起来容易,但一旦消费欲膨胀,就可能陷入如小郑一样的连环债务之中。“学生还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也就没有偿还能力,最终还是要父母兜底,自己也会承担很大的精神压力和法律责任。”杨东说。
学生消费贷款应理性不要“任性”
当大学生“有钱任性”的消费需求遇上“方便快捷”的网贷平台,能否“皆大欢喜”?专家表示,大学生网贷需要警惕“力所不及”的风险,同时应具备正确合理的消费观,而平台则应规范审批流程,在法律法规框架内经营业务。
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员马骏指出,大学生有强烈且实际的消费需求,又有较高的违约成本,平台也因此有相对好操作的风控手段。“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不会轻易违约。对于不还款的大学生,可以通过通知同学、辅导老师的形式来督促其还款,或写进诚信记录里,不还款会影响毕业,这样就能对学生网贷群体形成有效约束。”马骏说。
“目前信用体系还不完善,网贷平台在推广的过程中会有漏洞。有关部门应对平台加强监管,平台要对大学生贷款资质进行一定的审核,对虚假信息审核不实的,平台也要承担责任。”杨东建议。
付建同时谈到,学校也应强化校园管理,同时引导、教育学生具有正确的消费观。而家长需要及时和孩子沟通,注意学生的言行,防患于未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大学生网贷乱象严重 不可忽视“裸条”敲响的警钟 | 北晚新视觉
大学生网贷乱象严重 不可忽视“裸条”敲响的警钟
日讯,大学生网贷乱象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昨日,南方都市报的一篇报道,又让“裸条”这一招数为大众所知。文章中称,有高利贷团伙通过一些网络借贷平台向大学生提供“裸条放款”,即进行借款时,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裸照替代借条。当发生违约不还款时,放贷人以公开裸照和与借款人父母联系的手段作为要挟逼迫借款人还款。放款者在多个互联网借贷平台提供这一服务,但大多为私下交易,互联网平台只是一个幌子,或者是变相隐藏的手段。有名女生借了500元,周息30%,因为到期无法还款只好借新还旧,已经滚出5.5万元。有受害者表示将在家人陪同下报警,另有借款者通过借钱了解到该途径存在暴利,转而又成为放贷者。
报道中还提到,这样的“裸条”并非新生事物,以前就曾出现在某支付平台,被查禁后转战于网络其他应用上。参与者在这些私人借贷平台上放高利贷,通过各种不同的“玩法”赚利差,网贷中介也从中赚取佣金或直接收取利息等。也确实出现过有人因为还不了钱,裸照被张贴在街上的事。
作恶的平台将黑手伸向大学生并不令人意外,但是,作为年满18岁的成人,作为公认的受到高等教育的个体,却丧失了基本判断是非的能力,进而沉迷其中则令人不解。尤其是一些女学生,心甘情愿打“裸条”,实在是有点不知自尊自爱为何物了。这一点,必须加以严厉批评,绝不能以“还是个孩子”之类的理由推脱。
事实上,大学生中对于金融理财、信用体系等概念模糊不清的大有人在。据人民网上月底报道,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上海市信用研究会在5月27日共同发布了《上海市大学生信用消费指数调查报告》。调查的19所上海高校学生样本中,超两成学生认为助学贷款不需偿还或对此不清楚,超过一半的学生使用分期付款平台。
从调查结果看,采取信用消费方式的大学生中,虽然逾期无法还款的比例仅占1.62%,但绝对总数也超过万人以上。从另一项问卷调查结果看,忘记还款日期的占35.99%;主观上不愿还款的占11.11%,两项之和占比达到47%,有将近50%的学生是主观上不够重视造成的。更有数据显示,认为逾期不还会对未来个人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占54.03%;影响不严重的占33.21%;没有影响的占4.16%;不了解的占8.6%,有将近 50%的学生认为逾期不还对未来个人工作和生活造成的影响不严重或不了解。可见,上海市高校大学生对信用消费逾期主观上认识不够的现象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及时加以引导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上海是金融重镇,民间又有着悠久的理财传统和社会氛围,可在那里学习生活的学生们尚且观念淡薄且疏漏颇多。窥一斑而知全豹,在校园内进行金融知识普及、信用意识提升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事实上,今年4月份,教育部办公厅已经联合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未经批准在校园推广网络借贷的要依法处置。但,针对目前来势汹涌却又隐蔽异常地网络借贷平台该如何监管,如何查处,还需要有关方面深入了解,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来。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报道中还提到,这样的“裸条”并非新生事物,以前就曾出现在某支付平台,被查禁后转战于网络其他应用上。参与者在这些私人借贷平台上放高利贷,通过各种不同的“玩法”赚利差,网贷中介也从中赚取佣金或直接收取利息等。也确实出现过有人因为还不了钱,裸照被张贴在街上的事。
作恶的平台将黑手伸向大学生并不令人意外,但是,作为年满18岁的成人,作为公认的受到高等教育的个体,却丧失了基本判断是非的能力,进而沉迷其中则令人不解。尤其是一些女学生,心甘情愿打“裸条”,实在是有点不知自尊自爱为何物了。这一点,必须加以严厉批评,绝不能以“还是个孩子”之类的理由推脱。
事实上,大学生中对于金融理财、信用体系等概念模糊不清的大有人在。据人民网上月底报道,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上海市信用研究会在5月27日共同发布了《上海市大学生信用消费指数调查报告》。调查的19所上海高校学生样本中,超两成学生认为助学贷款不需偿还或对此不清楚,超过一半的学生使用分期付款平台。
从调查结果看,采取信用消费方式的大学生中,虽然逾期无法还款的比例仅占1.62%,但绝对总数也超过万人以上。从另一项问卷调查结果看,忘记还款日期的占35.99%;主观上不愿还款的占11.11%,两项之和占比达到47%,有将近50%的学生是主观上不够重视造成的。更有数据显示,认为逾期不还会对未来个人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占54.03%;影响不严重的占33.21%;没有影响的占4.16%;不了解的占8.6%,有将近 50%的学生认为逾期不还对未来个人工作和生活造成的影响不严重或不了解。可见,上海市高校大学生对信用消费逾期主观上认识不够的现象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及时加以引导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上海是金融重镇,民间又有着悠久的理财传统和社会氛围,可在那里学习生活的学生们尚且观念淡薄且疏漏颇多。窥一斑而知全豹,在校园内进行金融知识普及、信用意识提升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事实上,今年4月份,教育部办公厅已经联合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未经批准在校园推广网络借贷的要依法处置。但,针对目前来势汹涌却又隐蔽异常地网络借贷平台该如何监管,如何查处,还需要有关方面深入了解,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来。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网页至朋友圈(点击二维码隐藏)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
新视觉·新媒体
北晚新视觉微博
北晚新视觉手机版
北京晚报APP
北晚新视觉微信
新视觉影社微信
地址:北京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0号北京日报社新闻采编中心205室 电话:010-邮箱:takefoto(at)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号公安机关备案号:09媒体评校园网贷:缺准入门槛 鲜有可操作性文件_网易新闻
媒体评校园网贷:缺准入门槛 鲜有可操作性文件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法制日报评校园网贷:缺乏准入门槛,鲜有地方可操作性文件)
如果本着良好的初衷出发,校园网贷应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实现更多自我价值,弥补学生金融服务领域的空缺。但有的机构初衷就有问题,采用一些夸张甚至是虚假的宣传去诱导学生。目前,校园网贷基本上没有准入门槛、标准,一些地方下发的相关文件可操作性几乎为零,各地各自为战,应该全国统一起来,推进校园网贷规范化发展。今年以来,围绕校园网贷风波不断。不久前,湖南一所大学大四学生黄某利用十多名大学生个人信息网贷,贷款50余万元,此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针对校园网贷现象,教育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利用秋季开学一段时间,面向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集中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专项教育。除了风险防范教育,还有什么办法治理校园网贷?就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从多个方面进行解析。超前消费心理作祟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校园网贷已经日益融入校园生活。张成是北京一所高校的学生,他告诉记者,“网贷行业对于学生们来说比较陌生,我也看到过不少可以提供网上借贷网站的广告和宣传语,不过一直没有尝试。后来有一段时间想换个笔记本电脑,于是就想到使用校园网贷”。张成说,校园网贷办理过程很简单,拿着身份证然后填上个人信息就可以借到钱。“我当时都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借到钱,后来经过仔细计算发现,校园网贷的成本还是比较高”。和张成一样,北京高校学生陈辰也是在接触到一些广告和宣传语之后开始考虑校园网贷的。“当时各种各样的校园网贷在学校的广告和宣传语很多,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都说得天花乱坠。光看广告和宣传语就挺让人动心的,有的网站还承诺只要注册就送钱。”陈辰说,“当时我想换一台新的相机,还差一点钱,于是就使用了校园网贷。我觉得,如果想要买某个东西或者说进行某项消费的心理特别强烈的话,可以考虑校园网贷,但必须要按时还,否则就会产生很高的利息。”“我当时的心理就是特别迫切,于是一冲动就用上校园网贷了,后来好歹还是按时还上了。现在想想还是有点后怕,以后不会再用校园网贷了,如果真需要钱的话还是尽量找家里帮忙。”陈辰说。在采访中,一些同学向记者提到,不切实际的消费欲望是学生使用校园网贷的重要动机之一。记者查阅了陈辰所提到的一家校园网贷的网站,在这上面可以分期购买很多年轻人喜欢的东西,比如电子产品、化妆品还有衣服鞋子。网站说明中写到,“我们成立的动机,就是为了帮助年轻的你提前实现梦想”。有些机构打擦边球教育部下发的通知中提到,随着各高校相继开学,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加大校园业务力度。部分不良网贷平台通过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甚至为此背上高利贷。各地各高校要利用秋季开学一段时间,面向广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集中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专项教育工作。贺锋(化名)是一位创业者,如今他已经决定放弃校园网贷业务,此前他也曾经一度开拓过校园网贷业务。“校园网贷发展到现在,确实媒体关注较多,也出现了一些负面新闻,最大的问题就是一些从业机构良莠不齐。有些借贷机构的初衷就有问题。如果本着良好的初衷出发,校园网贷应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实现更多自我价值,弥补学生金融服务领域的空缺。”贺锋说,但是有的机构并不这么想,而是采用一些离谱的方法,比如裸贷、高利贷等。这些机构进入这个行业之后,牟利性表现得很强,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会采用一些夸张甚至是虚假的宣传去诱导学生。总体来看,做这些事情的都是比较小的机构。相对而言,小机构出事之后,对于校园网贷大环境的破坏还是存在的。“对于一些比较大的、正规的借贷机构而言,还是希望这个行业能够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贺锋说。学生信用教育缺失对于校园网贷在短时期内迅速普及的原因,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认为,现在的高校学生自身具备了这样的基础,“有需求就会有供给,现在的大学生喜欢购买各种消费品,客观上而言,校园网贷也是有市场的”。郭田勇认为,校园网贷的一大风险在于,高校学生比较强的消费需求和他们的收入不成正比,“这会带来一定的信用风险”。“现在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在于,对于学生在契约、信用方面的教育还不够。但是现在的市场环境就这样,很多企业和机构比较急功近利,没时间等学生养成应有的信用意识就大张旗鼓地推广和销售。”贺锋说,“令人欣慰的是,这次教育部下发的通知中也提到了金融知识、信用意识的辅导和培训。这是很有必要的。”教育部下发的通知中指出,做好校园网贷风险防范工作。提升防范能力,教育引导新生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对于推销的网贷产品,切勿盲目信任,尤其警惕熟人推销,增强学生对网贷业务甄别、抵制能力,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普及信贷知识,会同金融机构、网贷监管机构、网络安全等部门组织举办报告会、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普及金融信贷和网络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要让学生明白有能力甄别哪些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是正规、合法的,哪些又是高利贷。不少学生对金融机构的性质分不清,他们只关心到手多少钱,每个月还多少钱,一旦还不起也没有太多考虑后果。”贺锋说,“以后可能还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学生信用体系。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喜欢到处借钱,这里借500元,那里借1000元,这在无形中提高了信用额度,这样的情况还很难监控。应该通过完整的信用体系把学生的贷款额度锁定。”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自杀的河南大学生郑某就是利用多名同学的个人信息到处借款,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赌球。“那名自杀的大学生就是从多个机构借钱,这些机构之间又没有可以沟通或者约束的平台,使得这个学生越借越多。而且他还借了同学的身份证借钱,那么意味着他的同学对这个事情一点也不敏感,这也暴露出现在的大学生在金融意识、法律风险防范方面有所欠缺。”贺锋说。一些地方规定难操作“还有一个问题是,校园网贷要提高准入门槛。现在基本上没什么门槛,要明确什么样的机构才能从事校园网贷。关于校园网贷的门槛、标准,感觉还是各地各自为战,应该全国统一起来。一些地方下发的相关文件读起来感觉可操作性几乎为零。比如说裸条借贷,就是一些小机构、不正规机构乱来所致,也暴露出监管方面存在的空白。”贺锋说。郭田勇认为,推进校园网贷规范化发展很重要,但需要一个过程。未来校园网贷就是要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尽量实现规范化,但适用过程并没有那么快。
“各类校园网贷机构一定要规范。同时要对家庭背景,包括担保人、收入能力进行调查,真正就大学生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调查。校园网贷最好由合法合规的正规金融机构或者经验比较丰富的机构来做。”郭田勇说。贺锋认为,大学生即将走入社会,也有了一定的赚钱能力,借贷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客观的需求,要想完全遏制这种需求不太现实。“学生借贷就是比较灵活,借个一两千块钱,如果风控到位,比传统金融机构效率要高。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包括金融常识、法律意识一定要不断加强,这不仅事关校园网贷,对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说也是必须要推进的工作。普及信用意识实际上就是普及契约精神”。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责任编辑:程钢_MN7377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前几天有人曝光妥妥当本金不能回款,邀请奖励一直不给,客服简直就是刘忙,详见[url=/ 搜索公众号:wangdaiyujing 进行查询]/ 搜索公众号:wangdaiyujing 进行查询本人也投资了,本金现在一直被冻结,邀请奖励也是不给,打电话过去,女客服三分钟内先后找了三个理由1,最近公司忙别的事,2,领导不在,3,回访人员前段时间都休假了多恶心的理由,你再垃圾,也不能垃圾到这个地步吧,你们还是公司吗??????骗人也要有点基础吧。然后百度搜索这个平台,果然,新闻第一条,今天的新闻,就曝光这个骗子网站了。
随着各路资本竞相布局互联网金融后,业内出现了不同体系的互金平台。其中,打着“国资系”旗号的平台备受投资者欢迎,与此同时,也促使市场上出现一批借“国资系”标签夸大国资股权占比或者偷换概念、过度宣传的P2P平台。日前国资委与银监会召开“国资系”网贷平台座谈会,责成“国资系”P2P做好表率作用,责成国企尽快解决“冒牌”国资系P2P的问题。而一直对外宣称国资系互联网[url=/news/finance/]金融平台的安徽网贷平台妥妥当,虽然其工商资料中确实显示有国资企业――合肥市兴泰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兴泰”)参股10%。但在《中国经营报》记者与合肥兴泰方面进行求证时得知,合肥兴泰方面称并没有真正参股该平台,并且表示占股只是由于法院判决的一项保证措施。此后记者致电妥妥当,平台市场方面仍自称是合肥兴泰参股的国资互联网金融平台。而当记者提出合肥兴泰否认参股一事之后,对方则表示领导不在公司,会将记者的采访需求汇报领导。截至发稿,记者仍未得到回复。新闻地址:.cn/tech/.shtml[url=/a/89560_0.shtml]/a/89560_0.shtml警惕吧投资人,妥妥当原来是个骗子
帮助更多人
相关阅读:
最新网贷资讯:
Copyright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钱进 网贷天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