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候中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体?

中国超日本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_财经频道_新浪网
专题摘要:日本内阁府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2010年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中国GDP超日本正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自此,日本终结了二战后40多年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奇迹”。[] []
不支持Flash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72840亿,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1%。
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2.77%提高到了4.42%。德英法世行投票权份额下降。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超预期,中国宏观调控面临两难问题增多。
中日经济对比
中国二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13369亿美元。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728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
二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12883亿美元,环比增长0.1%,按年率计算增长0.4%,这是日本3个季度以来最小的经济增幅,远低于市场预期的2.3%年率增幅。
韬光养晦应该成为未来30年中国发展的大战略。
这是里程碑,但并不能证明中国已经完成强国富民的目标。
中国人均GDP是日本十分之一,还是穷国的事实并未改变。
日本经济停滞不前已经20年,跟中国的高速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
日本的问题是它自己造成的。在沉溺于出口多年后,日本经济理应转向消费。
中国已是全球增长主要推动力量,但人均收入水平与阿尔及利亚等国为伍。
G20各主要国家09年GDP对比
IMF预估G20各主要国家2010年GDP数值
专题内搜索
专题制作:明晨 何夕问下关于中国在今年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现实吗?【罗辑思维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72,356贴子:
问下关于中国在今年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现实吗?收藏
不管你们信不信我无法相信。
数字游戏罢了,国富民穷,财富还是掌握在邓所谓的一部分人手里
货币财富,算个屁。哈哈哈,最后还不是靠软实力?任何时代都一样,在劳动工作,技能学习中积累出来的知识财富才是王道。
天朝喜欢吹。吹就吹吧,不要当真。经济体再大,你买车买那国的?你买手机想买那国的?吃的喝的你想买那国?住房你想住哪里?
一群白痴穷鬼,哈哈哈,还想拿对付我们上一代的玩意,来对付我们这群二代。琢磨什么呢?上一代的弱点,到我们这一代,都已经克服的差不多了。我们是跟一群无赖博弈,从当流氓开始长大的一代。哈哈哈。一群臭无赖跟真流氓耍流氓,哈哈哈,这不是关公门前耍大刀么?无赖慢慢耍,我们慢慢看。哈哈哈。看看这群小时候被踩在脚底下,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臭无赖,哈哈哈,长进了没有。
还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中国内部事务中来,去想中国国内,第一经济体在哪里,自己所在的区域算老几吧。哈哈哈。能不能在国内第一经济体中很好工作适应生活,能不能在自己所在的区域发挥出作用,创造财富。这才是面对现实,着眼于脚下。把着眼点放准的人,很少有不务实的。哈哈哈。
所谓的经济大国有多种解释,能让我们骄傲的应该是财富大国。你只要想想现在财富集中在哪里,哪里制造的财富更多就能回答这个问题了。
美国在人权问题上不跟中国纠缠扯淡了。中国就可以进行法制化建设了。中国要发展,还是需要资源。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真正资源聚集在亚洲和非洲。北靠老毛子,粮食轻工产品换资源,中国用于发展的资源就不会缺乏。抓紧时间解决好内部矛盾,搞好内生性经济基础建设,在带领公民共同致富的同时抓好群众二代的教育实践工作,发展起来中国可持续的消费市场。中国就可以和平崛起了。美国主要的对手还是欧洲。趁着美国制造美俄矛盾,挤兑欧洲的关键和平发展期,好好的利用美欧矛盾,美俄矛盾,发展好自己才是真的。至于中国与亚洲的矛盾。那些都是浮云,大陆大国,跟一群严重依赖外向型经济,资源匮乏的岛国无赖,一群疯狗较什么劲?自己和平发展起来之后,不老实就经济制裁他们,无赖敢嘚瑟,就用武力宣誓主权。让一群臭无赖乱嘚瑟。攘外必先安内。内部吧国内打着人权大旗耍无赖的老赖解决玩,发展好自己,哈哈哈。外部的那些无赖就好对付了。
我看了标题,然后笑了一下,这还用问
做梦呢,中国梦还没醒,靠开印钞机,印钞印出世界第一,也只有TG能想出这种主意!!!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无所不能 健康点 运动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钱颖一:20年内中国将成为第一大经济体
  【财新网】(记者
于海荣)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关于中国何时超越美国的预测颇多。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认为,中国可以在20年内达到这一目标。
  钱颖一7月6日在国际经济学会第16届全球大会上发言时表示,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几乎可以确定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按汇率计算,中国可能会在2030年成为最大的经济体。
  “如果中国与美国的实际增速差距能保持在5%以上,人民币对美元年均升值超过2%,中国将在2025年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钱颖一称,但即使如此,届时美国的人均仍将是中国的4.5倍。
  钱颖一认为,从国际视角看,中国增长模式与日本、韩国、台湾等东亚经济体非常类似,都是依靠高储蓄率、高投资率、人口红利、基础教育、灵活的劳动市场和开放,“只是中国规模更大而已。”
  目前,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其他国家,但如果比较各地经济起飞的过程,即日本从1950年开始、中国台湾和韩国分别从1958年和1962年开始考察,目前中国的人均GDP增速要低于日本同一发展时期,并非最高。
  韩国、中国台湾等经济体成功地避免了“中等收入陷阱”,中国能否同样避免?钱颖一提醒,虽然发展模式相似,但中国与其他东亚经济体在规模、开放度和体制等深层面上仍有区别。
  中国的人口几乎是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印尼、泰国和马来西亚八个经济体综合的三倍,“虽然会产生规模经济,但是对资源需求会带来全球影响。”
  中国出口占GDP的比重超过30%,拥有3万亿美元以上的,开放虽然给中国带来了市场、技术和竞争,但也延缓了国内的改革和产业升级。
  另外,作为一个带有中央计划遗产的市场经济,中国比其他东亚经济体有更多的政府干预,体制转型尚未完成,近期改革停止,甚至后退。“这会导致结构调整推迟,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放缓,同时社会问题不断出现,维持社会稳定成本提高。”钱颖一称。■  
责任编辑:朱长征 | 版面编辑:朱张锁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caixinenergy
caixin-enjoy
caixin-life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
热词推荐:葛霖: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只是时间问题_网易财经
葛霖: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只是时间问题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他领导的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他的著作被业内称为拯救世界的哲学;他如何评价当前的全球经济;他如何判断中国的经济前景;2010年3月,汇丰集团主席葛霖携他的新书《金融的王道》做客财经会客厅。
网易财经:您在书中一再强调,21世纪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新崛起。您是否看好中国未来20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为什么?
葛霖:对。因为从中国的人口以及经济动力来看,中国就具有相当大的能量和规模取代美国在未来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会说是20年,我无法肯定,但是我认为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这不是什么新的事情,而只是回到了过去。在1820年之前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在未来将会再次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当然并非说中国的发展不会面临挑战,从人均收入角度来看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也无法达到最富裕国家的水平。但是中国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网易财经:中国将会面临哪些挑战呢?比如,财政改革问题,养老问题,医疗问题?
葛霖:当然我无法给出具体的建议。当然有很多显而易见的挑战,政府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医疗问题,农村发展,教育问题,环境问题,环境污染,能源问题,基础建设问题,因为中国的城市化将会导致大量人口从农村迁往城市。所以我们看到在过去20年里中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这必然是一场漫长的征途,当然目前的转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很多路要走。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意味着什么?_经济观察_人民论坛网
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意味着什么?
中国可以被算成最大经济体,但我们绝不可以由此而狂妄自大。经济规模不等于经济实力,规模增大值得我们自豪,但国家整体实力的切实提升,才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宏大的目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称:根据购买力平价测算,2014年中国的经济总规模为17.6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7.4万亿美元,从经济总规模上看,中国超越了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然而,第一大经济体意味着什么?它除了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近35年来的经济增长成就的认同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或者说谨慎乐观外,是否真的意味着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就是世界最强的?我以为,这需要我们理性的思考与科学、客观地面对。
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用以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比较的方法。它最早是由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提出来的。
简单地说,购买力平价是国家间综合价格之比,即两种或多种货币在不同国家购买相同数量和质量的商品和服务时的价格的比率,借以来衡量对比国与国之间价格水平的差异。例如,购买相同数量和质量的一篮子商品在中国用了80元人民币,而在美国则只花了20美元,那么对于这一篮子商品来说,人民币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就是4:1,也就是说,在这些商品上,4元人民币购买力相当于1美元的购买力。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在贸易平衡的情况下,两国之间的汇率将会趋向于靠拢购买力平价。但一般来讲,这个指标要根据相对于经济的重要性考察许多货物才能得出。其实,所谓购买力平价,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购买力水平。购买力评价认为,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之间的比例。用购买力平价汇率来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生活水平,可以避免使用现行汇率来对比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时所产生的某些误导。比如,假设墨西哥比索相对于美元贬值了50%,但是,这并不一定或必然表明墨西哥人真的变穷了。如果以比索为单位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保持不变,而且对进口货物的消费在墨西哥人的生活中并不重要(因为如当比索相对美元贬值50%时,进口货物的价格将会翻倍),那么比索的贬值并不会必然带来墨西哥人的生活质量的恶化。
一个测量购买力平价的简单而风趣的例子就是由《经济学人》杂志创造的闻名于世的&巨无霸指数&。《经济学人》杂志把麦当劳在各国分店出售的巨无霸汉堡包的价格进行了比较。如果一个巨无霸在美国的价格是4美元,而在英国的价格是3英镑,那么美元与英镑的购买力平价就是3英镑=4美元,在这个例子中,美元与英镑的汇率就是4:3。
购买力平价实质上是一个特殊空间的价格指数,它与比较某一国家两个时期价格水平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不同,它是用于比较某一时期内两个国家的综合价格水平的一种方法。作为一种方法,它无疑只是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比较的方法之一,它既有研究角度的独到之处,同时又具有比较视角和方法上的局限性。比如它研究的假设前提是,在贸易平衡的情况下,两国之间的汇率将会趋向于靠拢购买力平价。再如,它研究的方法和结论的得出是建立在两种或多种货币在不同国家购买相同数量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的价格比例基础之上的,或者说是建立在等值系数基础之上的(用得出来的等值系数),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这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无疑具有客观现实意义。
当然,评价一国整体经济实力,仅凭购买力平价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购买力平价更多所表明或反映的是高居世界榜首的经济总体量这一事实。尤其是在人民币相对美元货币购买力日益强劲的情况下,这种&高居&的势头既是现实的体现,又是逻辑的必然(实质上人民币相对美元越来越坚挺)。但是,PPP无法反映人均GDP水平、经济发展质量与模式、更无法反映出一个社会为经济高速增长所支付的代价和成本。诸如贫富差距、环境污染和平等获得、享有社会剩余的权力等等。另一方面,从中美的经济存量上看,两国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在原始GDP数据方面,中国经济总规模依然大幅度小于美国,其差距为6.5万亿美元。据估算,2024年前,中国依然不会在绝对经济体量上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大国。同时,从人均GDP上看,中国的人均GDP只占美国人均GDP的1/10左右,这意味着超越美国的购买力平价,并不必然使中国人的生活比美国人更富有。
中国可以被算成最大经济体,但我们绝不可以由此而狂妄自大。经济规模不等于经济实力,规模增大值得我们自豪,但国家整体实力的切实提升,才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宏大的目标。
(作者系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责任编辑:焦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实体经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