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工作的工作人员在哪找

以下回答在央行发布《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之后全被打破,仅供完全没概念的人士作为入门级参考。&br&&br&挖个坑,参完会后来填《通知》发布后的定价机制。&br&&br&我是分割线——————————————————&br&&br&客户、商家、收单机构、卡组织、发卡机构,是卡消费关系链中的主要角色。&br&其中具体费率牵涉到商业机密,而且因为不同的以上各角色,在整个交易链中的话语权不同,待遇肯定也不同,所以我就举个例子来说明,现实中具体费率都是可以谈的。&br&&br&客户买了一件100元的商品,刷卡并且签单,签收单上100元,卡中额度也实时少了100元。&br&&br&商家拿着收单行发的POS,刷了下客户的卡,打出签收单,然后拿着签收单去问收单行清算(非实时,可周结或月结),收单行根据与商家之间的合同付给商家97元,扣除3元手续费(3%手续费算高的)。&br&&br&那么这个3元去哪了呢,继续看下去&br&&br&收单行拿着商户的签收单一看,客户刷卡不是自家银行的,(比如在工行的POS上刷了农行卡),把签收单发给银联去清算,假定银联依据这家收单行与自己的协议,要抽走手续费中的10%作为交易费。银联给了收单行97.6元,然后拿着签收单去问发卡行要钱。&br&&br&发卡行接到银联的清算文件后,看到这笔消费,就把100元从客户的账户上扣掉(称作入账posting),并记上账单准备发给客户。然后按照和银联的协议,抽走手续费中的70%,打了97.9元给银联。&br&&br&客户在N天后收到账单,跑到发卡行把这100元钱还了,至此交易款才算流转完毕。&br&&br&总结手续费收入如下:&br&收单赚了0.6元 占手续费的2成&br&银联也就是卡组织赚了0.3元 占手续费的1成&br&发卡行赚了2.1元 占手续费的7成&br&分赃完毕。。。。这只是例子不代表真实情况,真实情况要看各家的合同。&br&银联以外卡组织全部用美金看待上述金额就行。&br&再另外,如果收单和发卡是同一家机构,交易不需要经过银联,这样3元手续费全部都给这家机构了。
以下回答在央行发布《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之后全被打破,仅供完全没概念的人士作为入门级参考。 挖个坑,参完会后来填《通知》发布后的定价机制。 我是分割线—————————————————— 客户、商家、收单机构、卡…
其实五毛爱国人士是一个数量极为庞大的媒体受众,争取他们,从他们手里榨取价值,是媒体人的本能。&br&说白了,他们也是客户,他们的生意,就看你做不做而已。&br&每天都在出笼各种这种文章,其核心的诉求就是不断将这个受众捏在手里,不让他们流失。&br&办法是什么?不断制造话题,制造电子性高潮。&br&其实很多写这种文章的人也知道,不隔几天弄出一篇这样的东西,自己也要被边缘化。&br&这好比,手里不常备几个耸人听闻的小段子,怎么在广场舞大妈中保持红人的位置?
其实五毛爱国人士是一个数量极为庞大的媒体受众,争取他们,从他们手里榨取价值,是媒体人的本能。 说白了,他们也是客户,他们的生意,就看你做不做而已。 每天都在出笼各种这种文章,其核心的诉求就是不断将这个受众捏在手里,不让他们流失。 办法是什么…
刚写了篇文章,直接贴到这儿吧&br&&br&Apple pay的推出,可以说给业界树立了标杆,从此以后,移动支付到底应该什么样子大家应该心里有数了。&br&&br&&b&安全,快捷,可靠是移动支付的基本要求。&/b&采用NFC技术可以解决快捷的问题,之前已经有公司推出过NFC方案,但因为应用环境不成熟始终没有成气候。比如说HTCOne,比如说米3.知乎上有个评价小米NFC功能的帖子说“雷军这招,也就骗骗口袋里只有饭卡的学生”,有点过于刻薄,不过那时候NFC功能的确应用场景不多,使用过程繁琐,对广大用户来说比较鸡肋,所以米4里面,NFC又被拿掉了。&br&&br&&b&其他的手机支付方案,支付宝的二维码支付也满足了便捷的要求,但简单密码的方式的确不够安全。&/b&如果有嗅探程序记录下支付宝密码,要实现转账是很容易的事情。其他的声纹支付等,噱头效果很足,但对大众来说,声纹支付可靠性如何始终存疑。&br&&br&&b&苹果这次推出的Apple pay,并不是简单的一种技术打天下,而是集合了NFC近场通讯技术,TouchID身份验证技术,以及传输加密技术,实现了从银行卡到支付终端机的安全信息传输通道。通过指纹授权,生成相应的支付请求,然后将加密数据通过NFC传送到支付终端,实现了端到端的安全。&/b&&br&&br&在这里苹果宣称,Apple Pay并没有存储任何的银行卡信息,也就是说,苹果是完全的第三方,只是提供一整套技术实现了信息传输。结算,还是商家和用户之间的事情。用户可以自己决定是否把银行卡与手机绑定。而相应的数据不会存储在苹果的服务器上(最近的艳照门事件想来也让人们对云端的安全性有了新的认识),而只是通过加密方式保存在手机里。即使手机丢失,因为获得手机的人并没有相应的指纹信息,也一样无法盗刷银行卡里的钱财。用户只需通过findmy iphone远程解除绑定即可消除可能的安全隐患。&br&&br&&b&这一切,离不开Secure Enclave技术的支持。Secure Enclave是苹果自己开发的技术。&/b&据福布斯网站上的这篇文章(&a href=&///?target=http%3A///sites/quora//what-is-apples-new-secure-enclave-and-why-is-it-importan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hat Is Apple's New Secure Enclave And Why Is It Important?&i class=&icon-external&&&/i&&/a& ),Secure Enclave和ARM的trustZone技术有些渊源。有关SecureEnclave的资料有限,这里基于TrustZone技术做介绍。&br&&br&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br&&br&&b&硬件部分,芯片里分安全区和普通区。&/b&安全区其实是芯片里的一块飞地,与芯片的其他部分是隔离的,通常的操作系统无法对其访问,以保障敏感信息的安全。&b&软件上,当我们需要在支付的时候用到这一块存储的信息的时候,通过手指按压可以确认是否本人操作。如果是,可以获得一个授权,如果不是,将直接拒绝。&/b&&br&&br&这就像一栋楼有10层,来到这个楼的人通过电梯也好,楼梯也好,都能看到这10层。但是这栋楼有一层地下室是完全不可见的,也没有电梯或者楼梯到达这一层。你只能通过一个特殊的窗户与这层楼交换信息,而且这种信息交换是单向的,你给这个窗口一个查询指令,这个窗口返回给你一个结果。能给这个窗口发指令的钥匙不在这栋楼里。这个钥匙也与这栋楼里的其他钥匙完全不同。对iPhone来说,这个钥匙就是指纹。通过指纹,可以发出询问请求。如果请求通过,窗口返给你另一把钥匙。然后用这把钥匙去完成剩余的支付过程。如果请求没有通过,返回一个拒绝。如果手机丢了,这整栋楼都在别人控制之下了,但这个地下室是无法打开的。软件层面的任何嗅探都是无法获取有效信息的。&br&&br&或许有人要问,如果有人暴力打开这个窗户呢?首先这有巨大的成本,然后,如果真有人不计成本暴力打开这个窗户,拿到的也不是一把完整的钥匙,而只是一个半成品,而且这个半成品在用户通过findmy iphone远程擦除以后一点用处没有。苹果通过指纹和SecureEnclave的结合实现了信息安全,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天才的设计。&br&&br&&b&这一整条路径的建立,基本上是现有技术的整合。苹果践行了其一贯的以科技改变生活的理念,兼顾了大众使用方便以及技术保障的安全,可以说是典型的苹果式的创新。这一切,是与苹果软硬件一体化的优势以及在业内巨大的影响力分不开的。&/b&&br&&br&说完了苹果,回头再看看Android阵营。毫无疑问,Google也在移动支付领域发力。早在2011年,Google就推出了GoogleWallet。但事实证明,GoogleWallet发展并不好。主要问题在于,Google只侧重了NFC技术的应用,而没有照顾到生态链上的其他企业,其解决方案过于简单粗暴,不能解决广大用户对安全的担忧。如今,苹果推出了ApplePay,Google也必须要跟上。&br&&br&或许有人会问,苹果有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能把指纹信息存储在SecureEnclave 区域里,Google只提供操作系统,硬件由众多OEM公司来实现,能做到和苹果一样的安全么?&br&&br&这个问题其实不用担心。&br&&br&苹果的iPhone也好,Google阵营的Android手机也好,都是基于ARM的处理器开发的。而ARM好几年前就已经实现了TrustZone技术,现在几乎所有智能手机都支持TrustZone技术,也就是说,每一个手机芯片里其实都有TrustZone专区。只是之前因为生态环境不够成熟,软件支持还不到位,这一块区域一直没有被利用上。随着iPhone5S的推出,越来越多的公司看到了TrustZone的价值,也在努力开发这方面的应用。Google作为Android社区的老大,在这一块必须要做出表率,也只有Google能把TrustZone技术和Android完美结合,最大程度的节省其他厂商的开发成本。&b&我们可以相信,Google很快会推出全套的移动支付方案,以求在这个市场不会落后。&/b&&br&&br&说完Google,再来看国内厂商。事实上,华为前些时候刚刚和支付宝联合推出了支付宝钱包,在其最新发布的产品AscendMate7上可以实现指纹支付。华为的这套方案就是基于trustzone+指纹识别的。可见在这一块国内厂商的步伐也并不慢。随着指纹识别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其他厂商也会积极跟进。不过如果没有Google老大哥的统一号令,各家的用户体验可能各不相同,又会有分裂的问题。让我们拭目以待。&br&&br&昨天的发布会还有一个细节。苹果宣称与Visa/Master/美国运通等信用卡公司合作,并与美国运通,摩根大通,花旗银行,美国银行等银行谈合作内容,用户只需要把自己的银行卡信息输入到手机里,苹果自身并不存储信用卡卡号,在支付过程中全程加密,也不向商家提供信用卡卡号,这一套逻辑可以说完全旁路掉了PayPal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而是让银行卡直接与商家的支付系统对接,省去了一个中间环节,也减少了泄密的风险。对银联来说构成利好,而对支付宝构成利空,因为支付宝并没有自己的发卡系统和收单系统,而银联与线下商家与银行合作多年,是可以订立一整套标准的。不过从商业逻辑上来说,ApplePay是对的。人们不需要中间有多个渠道商,有一种方便快捷的方式直达商家即可。PC互联网时代因为传统厂商的后知后觉,线上支付市场让支付宝等占了先机,到了移动移动互联网时代,PC上传过来的支付方式有些落后了,如今也面临被颠覆的风险。不知道正在进行IPO路演的马云,对此有何感想和对策。&br&&br&感谢苹果,再一次通过创新让业内找到了方向,也将极大的方便我们的生活。科技改变生活,我们都是受益者。&br&&br&&a href=&/people/sir-liao& class=&internal&&sir liao问:&/a&&br&
按文中华为推出类似解决方案,为啥是apple指出了方向?&br&答:华为没有NFC,这是与线下支付系统打通很重要的一块,而且要求线下商家改造现有的系统以支持NFC,这是华为做不到的,它没有足够的影响力。目前华为的这套方案能支持支付宝也是因为线上支付没有这个问题。&br&&br&(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和猜测,臆测和不准确的地方还请包涵)
刚写了篇文章,直接贴到这儿吧 Apple pay的推出,可以说给业界树立了标杆,从此以后,移动支付到底应该什么样子大家应该心里有数了。 安全,快捷,可靠是移动支付的基本要求。采用NFC技术可以解决快捷的问题,之前已经有公司推出过NFC方案,但因为应用环境…
&p&&b&银联的62推广活动,是在浪费钱&/b&&/p&&p&&i&对于银联来讲,曾经守着一个巨大的金矿。但如今,你会发现,从用户、商户&/i& &i&场景、生态等方面来讲,银联的竞争对手已经不仅仅在实施一个所谓的降维打击。&/i&&/p&&p&&i&反观银联,目前依然在已经被市场证明了不看好的产品上做推广,却不懂得要想做好C端产品,必须拥有一个固定的流量入口。&/i&&/p&&p&本文不是一篇技术文。&/p&&p&在银联宣布联合40多家银行,美团、京东等重要合作伙伴共同推出二维码支付产品之后, 6月2日全国多家商超门店都迎来了银联的推广活动。&/p&&p&&b&电商场景已覆盖京东美团&/b&&/p&&p&目前可以看到,京东和美团等重要的线上场景上已经可以支持银联的二维码支付,经过验证后能够顺利完成支付,但没有相关的折扣奖励。拿京东举例,银联的推荐位排在白条、京东支付、快捷支付和微信支付之后。&/p&&p&在推荐位靠后的情况下,即使不考虑微信支付的选择,单就京东内部经常依靠分期免息和减免推荐的白条和京东支付,还会有多少用户考虑银联支付?&/p&&p&&b&从躺着赚钱到危机四伏&/b&&/p&&p&而相对于线上电商场景,银联在线下有着更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刷卡收单时代积累下的商户资源和场景资源。这曾经给银联带来了巨大的利润。&/p&&p&在移动支付尚未兴起之时,银联绝对是在躺着赚钱。一方面,通过对交易资金的转接清算,银联能够从商户收费中占有一定的份额。同时,银联控股的银联商务是从事银行卡收单专业化服务的全国性公司,占有线下收单交易市场中的最大份额。&/p&&p&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支付兴起,线下收单被移动支付机构一点点蚕食,伴随着刷卡用户的流失,长期以来由发改委和央行定价的第三方支付费率机制终于获得了改革的时机。上一个阶段,套码、二清扥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商户也被迫的忍受高昂的使用费率。&/p&&p&随着96费改的来临,银联的利润被大幅度的削弱:首先,传统的721分成中的清算机构网络服务费,由费改之前最高的0.13%降低至上限为0.0325%,最高每单收费封顶3.25元;由第三方支付机构收取的收单服务费,则在由市场自由定价后大幅降低,行业平均费率已经低至5.5%-6%。银联内部露出的消息显示,经过本次改革后,银联的利润被砍掉一半。&/p&&p&最重要的是,二维码支付打破了线上线下的界限,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原本仅限于线上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堂而皇之的将业务扩展到了线下,并且很快看出了其中的巨大价值,并不计成本的进行市场投入。&/p&&p&当很多第三方支付机构都通过银行去拿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接口,说明用户用脚投票的结果:移动支付已经成为大势所趋。&/p&&p&打击总是接二连三的到来,央行决定成立网联,第三方支付将集中接入网联,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影响本文不做更多的分析,但对于银联来讲,毫无疑问多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也让第三方支付一直以来的转接清算问题得以解决。&/p&&p&&b&线下推广中仅部分场景支持二维码支付&/b&&/p&&p&为了体验下银联的二维码支付,分析师特意去线下的专卖店走访,结果被告知只能用支持云闪付的银行卡刷卡以及Apple Pay、Huawei pay等NFC方式完成折扣,不支持二维码支付。&/p&&p&经过盘点,分析师发现,此次银联的活动仅仅部分场景支持二维码支付,并且做出了限定,其余则更多的集中在NFC和挥卡云闪付的推广上。&/p&&p&分析师认为,银联更应该将推广更多的投放在二维码支付上,将所有资源放在能够代表未来趋势的产品上。发展重点的不明确,背后折射的是银联一直以来对于用户运营的忽视和对移动支付在国内商业变革的地位和重要性的低估。&/p&&p&&br&&/p&&img src=&/v2-b31db775ba_b.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2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v2-b31db775ba_r.png&&&p&&br&&/p&&p&&i&
易观千帆统计显示银联活跃用户一直在200万左右徘徊&/i&&/p&&p&市场早已证明,以Apple Pay为代表的NFC方式不被中国消费者所接受。其使用受众范围狭窄,市场推广投入力度不够。相对于银联来说,不管是苹果手机还是小米和华为,渠道受限明显。更重要的是,虽然支付方式相对更加便捷,但从功能集合的角度来讲和APP端的支付产品相差甚远,直接导致用户粘性低下,这样的产品当然只能在让利推广的时候才能令人想起。&/p&&p&同样的道理,挥卡闪付更加鸡肋,不但在便捷性上逊于二维码支付(需要携带银行卡),而且如果有用户还没有习惯线下扫码,这部分用户天然就是银联的刷卡用户,也没有营销的必要。&/p&&p&&b&为什么说支付宝已经不在一个维度&/b&&/p&&p&反观银联的竞争对手支付宝,为了应对微信支付在C端的挑战,去年一年一直努力的试推广社交,增加用户对于支付宝粘性和打开频率,虽然最后的效果并不理想,但大的方向并没有问题。支付宝最终完善了社交关系链条,同时解决了支付交易时沟通的问题。&/p&&p&从今年开始,可以看到支付宝依然正在试图“给用户一个打开的理由”,不管是推广的蚂蚁森林,还是集成共享单车入口,各种附加保险的推广,以及和微信支付类似的鼓励金政策,联合口碑对线下商家开展各种力度很大的折扣等等方式来加强用户粘性,进一步增加了其账户的价值。&/p&&p&也正是因为账户体系的建立,也让支付宝有了更多存在的意义,为后续的大数据分析、征信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p&&p&如果从支付的场景分析,分析师发现,支付宝对于场景的把控能力也更加强大。线下场景方面,支付宝除了战略合作连锁经营商户外,通过投资入股苏宁、银泰百货等线下大型商超也巩固了其对于场景的把控。此外,支付宝从去年3季度开始推出春雨计划,加大了对于线下推广二维码支付的补贴力度。&/p&&p&线上场景则更不必说,中国零售平台GMV已经超过3.76万亿,据不完全统计,月活前20电商,支付宝已经覆盖17家。加之其一直努力完善的金融体系,花呗、借呗等消费金融产品也得以快速发展并迅速盈利。&/p&&p&实际上,支付宝早已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方面,C端致力于用户大数据刻画,一方面,在其拥有优势的B端进一步切入商户运营,在对账、营销、供应链金融等多方面给予帮助。&/p&&p&这一切的基础,在阿里看来,正是支付,作为商业的闭环,它和电商、线下商业、物流、云服务等方面一起构成了一个延展性巨大的,没有天花板的生态网络。未来的支付,将成为商业的基础设施以及流量和场景的入口。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商业认知,支付宝才能一直努力的拓展支付场景,增强用户粘性,并且在推广上有重点、无上限的投入。&/p&&p&&b&商业没有捷径:银联未来向何处去?&/b&&/p&&p&对于银联来讲,曾经守着一个巨大的金矿。但如今,你会发现,从用户、商户 场景、生态等等方面来讲,它的竞争对手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所谓的降维打击。&/p&&p&事实也证明,已经被银行分走绝大部分利润的第三方支付企业,由于费率的透明化,市场竞争的影响,费率已经降无可降,各家基本上都在拼“爹”,拼资源,拼关系。&/p&&p&反观银联,目前依然在已经被市场证明了不看好的产品上做推广,却不懂得要想做好C端产品,必须拥有一个固定的流量入口。&/p&&p&市场没有捷径,正如上文所讲,银联的优势在于其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联商务常年在线下收单市场的运营,对于商户把控力度更强;相比于其余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联还多出一个转接清算功能。&/p&&p&在分析师看来,银联要把握住以下两点优势:&/p&&p&首先,在移动支付、扫码支付成为行业趋势的前提下,银联应该顺势而为,既把银行当做重要的合作伙伴,也要建立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服务的意识。相对于刷卡,二维码支付只是换了一个前端介质。银联迅速的推出二维码支付标准和相关的产品实际上已经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银联应该联合银行迅速的重点推出二维码支付产品,拓展重要的高频支付场景。如此,既能保证自己的利润,又能应对网联的来势汹汹。&/p&&p&其次,对于银联商务来讲,作为一个第三方支付机构,一定要像一家互联网企业一样思考问题,思考如何进一步通过支付做好用户和商户的运营,进一步增加高附加值服务,或者深入行业提供切实可靠的解决方案,牵引B端用户。如果还是依靠现有资源,可以维持现状,但利润肯定越来越低。当支付只变成一个基础的商业应用以后,银联又能往何处去?&/p&&p&当国家队变成了国家二队,银联要比拼的还有很多。在资源和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更应该集中优势,重点发展用户选择的未来。&/p&&p&易观 王蓬博&/p&&p&&br&&/p&&p&&a href=&///?target=http%3A//m./view/trial/index.html%3F%26channelId%3D45&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m./v&/span&&span class=&invisible&&iew/trial/index.html?&channelId=45&/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p&&br&&/p&&p&&a href=&///?target=http%3A//m./view/trial/index.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m./v&/span&&span class=&invisible&&iew/trial/index.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p&&br&&/p&&p&&a href=&///?target=http%3A//m./eur_mobile/fontview/applyTryPage.html%3FchannelId%3D6&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m./eur_m&/span&&span class=&invisible&&obile/fontview/applyTryPage.html?channelId=6&/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银联的62推广活动,是在浪费钱对于银联来讲,曾经守着一个巨大的金矿。但如今,你会发现,从用户、商户 场景、生态等方面来讲,银联的竞争对手已经不仅仅在实施一个所谓的降维打击。反观银联,目前依然在已经被市场证明了不看好的产品上做推广,却不懂得要…
&p&9月1日,继Apple Pay、Samsung Pay之后,小米支付(MI Pay)也将上线了。小米支付与中国银联达成了合作,并支持公交卡。看起来,用手机触碰式刷卡的美好时代就要来了。&br&&/p&&br&&p&这些智能手机公司,不同于以往的商业模式,就是不仅仅靠硬件挣钱。最开始,预装App收费,以及通过应用市场收费,是它们在硬件之外最重要的额外收入来源。以苹果为例,2015年App Store营收超过了200亿美元,在收入来源中仅次于硬件收入。这正是几乎每家大手机公司都要自建应用市场的原因。&/p&&br&&p&近两年来,手机市场的外延式增长模式走到尽头,如何挖掘单个用户的价值,已经成为手机厂商们都在努力的方向。支付,以及金融,看起来是最值得想象的另一个重要途径。&/p&&br&&p&手机支付是个巨大的市场,根据易观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5.97万亿元人民币,支付宝、微信支付向商户收取的支付费率约为0.6%-2%,如果手机厂商按保守估计的0.1%的费率分成计算,一季度的营收水平应在59.7亿人民币,全年可能超过240亿。&/p&&br&&p&小米已经看到了金融的前景,并且已经布局。小米在2015年就上线了理财、贷款等金融业务。小米在今年2月,已经通过并购方式,业界传言以6亿人民币代价收购第三方支付企业捷付睿通65%的股份,取得了支付牌照。&/p&&br&&p&对于金融业务来说,支付是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设施。支付相对高频,而且是其他金融业务的入口,以支付宝为例,正是因为用户在日常中频繁使用支付功能,产生大量沉淀资金,进而产生理财需求,于是顺其自然地诞生了余额宝,而这些沉淀资金也成为支付宝针对电商企业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的一大基础,可以看出,支付在其中扮演着核心角色。&/p&&br&&p&小米绑定银行卡,需要进入“小米钱包”这个App,点击符合条件的银行卡、“开通小米闪付卡”的选项。这能提升大家使用小米钱包的活跃度。&/p&&br&&p&一位小米内部人士告诉36氪,“小米Pay属于MIUI的核心功能,由MIUI负责人、小米联合创始人洪锋亲自盯。”&/p&&br&&p&理想情况下,小米支付、Apple Pay的用户体验更简便,比现有通过微信支付、支付宝做手机支付要少几个流程。小米支付、Apple Pay等都是在手机内集成了NFC天线和安全芯片,通过NFC触碰传递交易信息,完成支付。相当于在手机安全芯片里加载了一张银行卡,本质与刷卡一样,即使手机断网,依然能完成支付,改善用户体验。&/p&&br&&p&但不同于小米当年顺利切走一部分原有应用市场份额的情形,当它现在想切分支付市场时,会相当艰难。&/p&&br&&p&过去半年的历史证明,和手机厂商结盟,对银联的市场份额提升并不明显,这也意味着Apple
Pay等NFC手机支付功能接受度颇低。根据易观的数据,在2015年3季度,银联在移动支付中的市场份额是0.49%,而到了2016年一季度,这一份额仅提升到0.69%,苹果三星的支付功能都在一季度上线,如果他们都算在银联的统计口径内,那么说明,苹果等手机支付并未取得明显的市场份额。&/p&&br&&p&为什么?&/p&&br&&p&&b&用户端:需要高频、刚需&/b&&b&的支付场景&/b&&/p&&br&&p&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已经证明了,要培养用户习惯,必须要让用户们在一个刚需、高频的场景下,反复使用自己。支付宝通过淘宝,微信支付通过投资滴滴并给予补贴,培养起了用户习惯。这或者代价巨大,或者耗时良久。&/p&&br&&p&能刷公交卡,的确能帮小米支付培养一些用户习惯。相比Apple Pay,这也是小米支付最大的进步。一卡通的结算系统和银联是两回事,此前Apple Pay在中国并不支持这个功能。刷公交卡对很大一部分人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得不使用、并且高频的使用场景。&/p&&br&&p&但问题在于,刷公交卡是一个价值较小、比较初级的举动:它产生的支付金额较小,不可能从中收取什么手续费;它能产生的用户行为数据也很单一,基本不可能用来了解用户的消费能力,很难与征信、消费信贷、理财等挂钩。&/p&&br&&p&与银联合作,进行信用卡消费,才是价值更高的行为。但在这个部分,小米支付依然困难重重。&/p&&br&&p&&b&商户端:银联这个合作伙伴,以及硬件基础给力吗?&/b&&/p&&br&&p&自建一整套线下收单体系的代价高昂,进行POS机改造和教育商户都非常困难,这也是手机厂商们都要跟银联合作,利用其具备“云闪付”功能的机具的原因。&/p&&br&&p&然而,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很多用户都有相同的使用感受,当使用Apple Pay去支付时,一部分店员不知Apple Pay为何物;其次,手机厂商与银联的补贴和推广能力和微信、支付宝还有差距,这使得商铺常没有动力去提醒消费者使用Apple Pay。根据银联披露,全国非接触闪付POS受理终端在2015年年底达到700万台,约占POS机总数的30%。&/p&&br&&p&因为激励不够,即使店内有非接触式机具,一些商铺还是会回绝消费者的使用请求,转而建议消费者使用微信或支付宝。&/p&&br&&p&雪上加霜的是,即使商户允许刷手机支付,不少机具还要求再输一次密码,这让原本把非接触式、指纹支付作为最大卖点的手机支付体验大打折扣,与刷卡的操作流程相比已优势不大。&/p&&br&&p&在小米和苹果这种“手机厂商+银联”的模式中,部分用户还是愿意尝鲜的,但商户端如果跟不上,消费端的积极性难免被泼冷水,这样的难题,苹果遭遇过,小米同样也会面对。&/p&&br&&p&&b&对手、用户习惯与补贴力度&/b&&/p&&br&&p&移动支付市场上,银联很弱势,而支付宝、微信支付则占有极大的市场份额。支付宝市场占有率是63.41%,财付通(包括微信支付和手Q)则为23.03%,银联占0.69%。&/p&&br&&p&如果小米支付要与微信支付、支付宝正面竞争,那么必然要陷入线下推广的苦战。&/p&&br&&p&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在接入线下商铺时,花费了巨大的气力和金钱。例如,支付宝在机场等地投放了大量线下广告,并且跟商超打通、通过口碑跟线下商家合作,并举办了双12这种促销节。两家公司通常会采取给予补贴,再加上它们一旦促销就能带来可观的客流,线下商家常常难以拒绝。&/p&&br&&p&此外,微信本身就是高频应用,抢红包还能让用户在社交软件上沉淀资金,支付宝也有电商场景来激活用户,小米缺乏这样的核心交易环节去沉淀资金,能否撼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还是很大的未知数。&/p&&br&&p&“小米+银联”的组合,怎么跟这么强大的对手比拼?它的独特优势是什么?&/p&&br&&p&&b&自己干,或者结成联盟?&/b&&/p&&br&&p&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银联和手机厂商是“一对多”的关系,只能从整体上推广银联“云闪付”功能,不一定偏爱小米。&/p&&br&&p&那么调动用户、商户积极性的重任,小米要不要自己来做?如果要自己做,这意味着小米很可能需要通过巨大的补贴,来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但问题在于,如果小米这么做,收益者是所有的手机厂商,从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及市场占有率来看,小米已下滑至第五,占比9%,显然,这是桩很可能为他人作嫁衣的生意。&/p&&br&&p&手机厂商之间结成联盟,一起对抗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是最可行的办法。但是,目前还没有手机厂商结成联盟的迹象。如果各自为战,它们的胜算能有多少?&/p&&br&&p&小米支付,看来只能祝你好运。&/p&&br&&br&&br&&p&文 | 周天
编辑 | 杨轩 &/p&&br&&p&阅读原文:&a href=&///?target=http%3A///p/5052008.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为什么我们认为小米支付前路艰难?_36氪&i class=&icon-external&&&/i&&/a&&/p&
9月1日,继Apple Pay、Samsung Pay之后,小米支付(MI Pay)也将上线了。小米支付与中国银联达成了合作,并支持公交卡。看起来,用手机触碰式刷卡的美好时代就要来了。 这些智能手机公司,不同于以往的商业模式,就是不仅仅靠硬件挣钱。最开始,预装App收费…
&p&&b&日 Update &/b&&/p&&p&&b&一颗赛艇的功能已更新:三星手机、支付宝重磅合作:一指秒付&/b&&/p&&img src=&/e344871eac_b.pn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3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e344871eac_r.png&&&img src=&/f86fe4ba0e04f041a0650d8abdfa15ab_b.png& data-rawwidth=&569& data-rawheight=&3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9& data-original=&/f86fe4ba0e04f041a0650d8abdfa15ab_r.png&&&img src=&/d00fedcbefcbc3ae7822_b.png& data-rawwidth=&574& data-rawheight=&3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4& data-original=&/d00fedcbefcbc3ae7822_r.png&&&p&&b&目前支持机型,A系列(2016)已全部支持Sumsang Pay,目前&/b&&b&三星Galaxy S7 edge/S7 、Galaxy S6 edge+、Galaxy Note5、Galaxy A5(2016)、Galaxy A7(2016)、Galaxy A9(2016)、Galaxy A9高配版已支持。后续将会有更多的设备支持Samsung Pay 三星智付。&/b&&/p&&img src=&/5bb4d205b50e3bef996f959c_b.png& data-rawwidth=&1215& data-rawheight=&4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15& data-original=&/5bb4d205b50e3bef996f959c_r.png&&&br&&p&&b&目前支持银行,工商借记卡已支持,招行信用卡得等月底了&/b&&/p&&img src=&/939eb1bf3f7233467ccda2dd873ffe8a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10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939eb1bf3f7233467ccda2dd873ffe8a_r.jpg&&&br&&p&========================&/p&&p&&a href=&/people/247ab3bbc& class=&internal&&@HeavenBravo&/a& 提示我可以新开个答案, &br&那就好好整理下开一个吧,(samsung pay终于在3月29日正式上线)&/p&&br&&p&自我介绍一下,本人使用过samsung pay与apple pay,信息安全专业,结合我的专业知识在此阐述一下观点,欢迎各位理性讨论。&br&&br&===================================&br&题主问的是会不会成功,会被广泛接受和使用吗&br&答案均&b&会&/b&&br&===================================&br&&br&至于会不会比apple pay、支付宝、微信支付更成功?&br&答案:短期内还不会,原因是用户数远小于后者&br&&br&会不会比apple pay广泛接受?&br&答案:难分伯仲&br&&br&会不会比apple pay广泛使用?&br&答案:仔细想想问题有点歧义,分情况讨论&/p&&p&从用户的角度(使用者会不会经常使用这个功能):会&/p&&p&从使用量的角度:不会(设备持有量摆在那)&br&&br&会不会比支付宝、微信支付广泛接受和使用?&br&答案:不会,因为支付宝、微信有补贴,钱可以解决一切&br&&br&回到问题,会被广泛接受和使用吗?&br&ok两个问题:接受与使用&br&&br&&/p&&ul&&li&接受:&br&&/li&&/ul&&p&可以分为两类,1、被收款人接受,2、被付款人(用户)接受&br&&br&&/p&&ul&&li&使用:&br&&/li&&/ul&&p&两方面:1、使用范围是否广,2、能用的时候会不会拿出来用(等同于接收2)&br&&br&一、我们先要了解一下apple pay,三星pay的定位&br&他们的定位就是取代银行卡,用手机来代替用户手中的信用卡,借记卡。&br&&b&所以:&/b&&br&&b&对收款人而言,允许用户使用三星&/b&&b&pay&/b&&b&付款,就代表其被接受&/b&&br&&br&&b&对付款人(用户)而言,只要能让用户放弃使用银行卡,而使用手机付款,就代表其被接受和使用&/b&&br&&br&二、先说让收款人接受&br&三星已与银联达成入华协议,银联支持的pos机即可付款,这点apple一样,&b&均接受&/b&&br&&br&反对&a href=&/people/dcceaf8cc& class=&internal&&@arju&/a&中的观点“我看到库克不远万里跑来中国跪舔了好几次有关部门,还不惜生命代价跑到长城上吸雾霾帮助首都人民净化空气。iTunes store已经接入银联系统,全世界破天荒的为银联用户1元人民币购买付费内容来吸引用户绑定银联卡。&br&这个时候三星的人在哪里?”&br&&br&那你是否知道三星的决定是免手续费,不从中抽钱,这是和银联谈判最大的筹码,所以当时业界预期能比apple pay早入华,虽然现在看来apple pay先入华了。&br&&br&反对&a href=&/people/dcceaf8cc& class=&internal&&@arju&/a&中的观点”非要说技术也行:国内银联现在推行的闪付标准和Apple pay更接近,iPhone6s国行版本身就已经兼容了银联标准,就等谈判通过而已。&br&三星信仰粉口中的技术优势又在哪里?”&br&&br&两者均兼容了银联标准的闪付,标准从来都是是否遵守,&b&而没有什么更接近&/b&,实现就是实现了,没实现就是没实现,我们所说的三星pay的技术优势一直是mst,等下谈&br&&br&三、付款人(用户)是否接受,以及能用的时候会不会拿出来用&br&影响用户是否使用,取决于&br&&/p&&ul&&li&是否安全&br&&/li&&li&是否有补贴&/li&&li&是否方便&/li&&li&是否支持我手中的银行卡&/li&&/ul&(结合&a href=&/people/wang-duo-duo-13& class=&internal&&王多多&/a&、&a href=&/people/xu-yun-kun& class=&internal&&徐运坤&/a&的意见做了调整)&br&&br&&p&以上顺序按我主观意愿对重要性的排序,欢迎讨论&/p&&p&第一,安全&/p&&p&原本我排在了第四位,我当时的看法:不是说安全最不重要,而是因为不像别的因素,&b&只要能达到及格线&/b&,往上越优秀并不能带来多大的buff,所以这其实是一个&b&一票否决&/b&的因素,只要达到了人们接受的底线,再安全并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如果不及格,那么没人使用。&/p&&p&仔细考虑,一票否决的因素,还是放在第一比较好&/p&&p&第二,钱是一切,能让你省钱的就是好东西&br&第三,方便,不省钱又浪费我时间的怎么会去用&br&第四,如果前两点足够好,能促进人去办新卡&br&&br&&br&可以看到,“是否接受,以及能用的时候会不会拿出来用”其实与三星的mst技术没关系,这是“使用1”的问题,我们等下在讨论,对apple pay而言,只要能做到支持apple pay的地方就用apple pay,就算接受,三星同理&br&&br&四、四个方面分别于apple pay对比,得出结论&br&1、补贴,暂时无法比较,因为三星估计要3月才正式上线&/p&&p&&br&一方面取决银联、银行肯投入多少,从目前活动来看,各大银行都推出了针对apple pay的活动,但是在条款里基本都加上了,apple pay与银联自己的云闪付,所以其实可以看出银行其实并不挑食,能让他赚钱的技术没理由不协助推广,当然事后我被打脸也是有可能的&/p&&p&16.3.31补充:正式上线,大部分支持的银行满减策略与云闪付一致,也和apple pay一致,中行今天晚上刚上线,目前没公布活动,中行apple pay是绑卡消费送15000积分&/p&&p&16.4.1补充:中行推送了活动通知,活动内容均与apple pay相同&br&&/p&&p&&br&第二方面就是三星和apple pay的补贴,apple pay目前未出补贴政策,而三星pay在美国开通可是给了50刀,当然按照国行政策的尿性在中国补贴不大靠谱(公测是反馈意见给50话费),公测50元话费奖励已发放&/p&&p&16.3.31补充:正式上线,绑卡三星送10元话费&br&&/p&16.5.20补充:日-日期间,凡购买S7 edge(32G/64G),注册Samsung Pay并绑定银行卡的用户,均可获赠200元微信红包。&p&&br&2、方便,从使用的角度两者同样方便,&/p&&p&&br&a、都支持在熄屏状态下使用,都是按指纹付款,&br&唯一的区别是,苹果是靠上去后按指纹,三星是手指从home键上划一下按指纹,然后贴上去,体验因人而异,我试用apple pay的时候感觉放到pos机上在按home总觉得有点别扭&/p&&p&补充:apple pay也支持先识别后靠上去,可以通过设置双击home开启wallet,也很方便,三星没这么做是因为。。。三星的双击是照相机&/p&&br&&p&b、指纹识别速度,识别率&br&iphone6s&三星&iphone6,这点不用质疑,iphone6s的绝对逆天,而且手里出汗了不影响,这点很赞,如果手指容易出汗,三星和iphone6就在那逗逼吧&br&三星、iphone6识别不了可以用备用密码,实在不行还是输密码吧&/p&&p&&br&c、刷卡后是否需要再输银行卡密码&br&和绑定银行有关,要就是要,不要就不要,有的银行还可以设置。&/p&&p&并且也和pos机有关,有的pos机支持免密免签,比如北京麦当劳基本都是这种pos,有的pos机即使没设置密码,你也要多点一次确认跳过输密码的界面,然后签字&br&&br&3、支持银行卡,同样三星pay未正式上线,要等最后上线后才能比较,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苹果完胜,我手里有信用卡借记卡过10张,而三星竟然华丽的错过了我手头的所有卡,为了体验,逼得我先去办了一张中信的借记卡。根据微博上三星工作人员的消息,正式上线后会支持更多的银行,所以这点等上线后再做比较,不过其实只要支持4大行+招行的信用+借记卡,基本就算达到要求,其他就是锦上添花了。&br&&br&&/p&&p&16.3.31补充:苹果19家借记+信用卡,覆盖率没话说,有卡基本都支持&/p&&p&三星:中国工商银行信用卡、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借记卡、中信银行借记卡/信用卡、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招商银行借记卡、广发银行信用卡、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国银行借记和信用卡。&/p&&p&目前10家,宣传是即将支持15家,招行信用卡正在测试。&/p&&p&很明显即使到正式上线覆盖率还是完败,好在工商,建设,中行,招商都以支持,招行信用卡起码在做适配了,吐槽一下,今天支持中行后才绑上了第一张信用卡。&/p&&p&&br&4、安全&br&本来是在&a href=&/people/arju& class=&internal&&@&/a&&a href=&/people/arju& class=&internal&&arju&/a& 评论下反对其回答,这里再次反对一下&br&&br&&b&这里主要阐述普通人容易造成误解的地方&/b&&br&&b&先回arju一句,韩非子云&/b&&b&“&/b&&b&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b&&b&,&/b&&b&必为新圣笑矣&/b&&b&”&/b&&br&时代在发展,多学习,少想当然&br&&br&&b&误区&/b&&b&1&/b&&b&、&/b&&b&mst&/b&&b&(三星&/b&&b&pay&/b&&b&模拟磁卡技术,用以兼容所有&/b&&b&pos&/b&&b&机)模拟的是磁卡,太容易被复制了,肯定不安全&/b&&br&&/p&&ul&&li&mst模拟的是磁卡,对的&br&&/li&&li&磁卡会被复制,对的&br&&/li&&li&mst不安全,错的&br&&/li&&/ul&&br&&p&自古以来,信道都是不安全的,送信的人会被俘虏,信鸽会被射下,内容会被篡改,难道就没办法了吗?错,我们有密码学,所以第一个需要抛弃的成见是信道不安全,通信就不安全。&br&mst是模拟磁卡,但是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磁卡,磁卡不安全,为什么呢?因为他把id信息存在卡里,永远不变,刷卡的时候永远是传这个信息,所以完全可以重放这个信息来伪造一张卡,但是,如果每次传的东西都是变化的呢?还能复制吗?这就是token,每次都在变化,旧的信息马上失效,&b&就像&/b&&b&qq&/b&&b&登录验证的&/b&&b&qq&/b&&b&令牌,纵然我告诉你我某次用于验证的&/b&&b&6&/b&&b&位随机数,你拿去有什么用?&/b&&/p&&p&&b&&br&所以三星使用&/b&&b&mst&/b&&b&模拟磁卡,结合&/b&&b&token&/b&&b&,完全可以做到用不安全的传输技术,做安全的通信,这也是密码学的魅力(零知识证明)。&/b&&br&&br&&b&误区&/b&&b&2&/b&&b&、&/b&&b&LoopPay&/b&&b&被人攻击了,&/b&&b&mst&/b&&b&不安全啊&/b&&br&&a href=&/people/arju& class=&internal&&@&/a&&a href=&/people/arju& class=&internal&&arju&/a& 的言论“&a href=&///?target=http%3A///3516107.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三星手机Samsung
Pay上市不久遇到严重危机&i class=&icon-external&&&/i&&/a&读完整篇报道,总结起来就是'三星不负责任'。安卓系统,非安卓系统支持原生指纹识别,被入侵了的技术,”&br&&br&这篇文章通篇说的是LoopPay服务器被黑了,并不是支付技术被破解了,这是两码事,&b&服务器被入侵不等于技术被入侵(破解)&/b&&br&&br&至于处置,我不知道哪里能看出三星处理有不妥的地方,何来不负责?这是很标准的大企业处置安全事件的做法,没有一家公司能够保证100%安全,也没有一家公司敢做如此承诺,更重要的是应该看公司事件处置态度,而处置态度方面,我没看出有什么问题&br&&br&再次强调&b&服务器被入侵不等于技术被入侵&/b&&br&举个例子,1、阿里有人脸识别技术,2、阿里被入侵了不止一次(当然基本是不痛不痒的),你是怎么得出人脸识别被入侵了(被破解了),我们不能用啊~~~~&br&&br&&b&误区&/b&&b&3&/b&&b&、&/b&&b&android&/b&&b&就是不安全的,苹果就是安全,我不管,苹果就是安全,大家都是这么说的&/b&&/p&&p&首先,大部分人认为android不安全&b&源于android开放性可能带来的滥用&/b&,&b&但是这点并不影响支付的安全性&/b&,而且如果合理使用,android是可以做到既享受开放的遍历,又避免可能的隐患(隐含含义:使用门槛高,这是事实,在平易近人方面,ios胜出,但是代价就是许多实用功能的丧失)&/p&&br&&p&&b&展开介绍&/b&&/p&&p&大部分人认为android不安全,其实是android太过开放,可以没有统一的appstore,导致小白很容易下到一些不安全的应用,或者被诱骗下载一些有问题的东西,被盗刷,被盗号,被xxxx,应用可以有灵活的权限,如果不小心下了国内傻逼的应用,流氓全家桶,那印象绝对是深刻的,简直可以说被教做人,所以大家渐渐的形成一个观点,android不安全了。&/p&&br&&p&而这点并不是我们要讨论的东西,因为这不等于系统不安全,这只是开放必然带来的,想要自由自在的“玩”手机,就可能带来这些问题,所以说android只适于懂手机的人使用,以及人们调侃的“傻瓜用苹果”都是有一定道理的,(我这里说的非贬义,类似以前傻瓜机的称呼,非常适合小白使用,省心),只有会用,才能真正了解到android开放带来的优越体验以及避开因为开放带来的可能威胁,而这点小白做不到,所以在大部分小白眼中,只能看到android的糟糕的体验和极不安全。当然我也不否认ios的安全,因为他封闭,封闭的好处就是安全,易用,当然这些对大部分用户特别是小白用户来说更重要。&/p&&br&&p&&b&而我们需要讨论的是系统安全,为什么要讨论系统安全,因为这才是可能影响到我们用samsung pay支付的安全性&/b&,上面比如不小心装了恶意应用,根本不会影响到这种底层支付的安全性,(后面会介绍),所以我们重点来讨论一下系统安全&/p&&br&&p&到现在,android已经是6.0了,这些年android加入的大量技术,包括地址随机化(非内核),SELinux,arm64机子的PXN,可以说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挖android漏洞与ios漏洞都很难,从系统层面来看,都是相对安全的,都在安全机制方面积极努力。(不过不得不说,苹果有一个优势,硬件可控,所以可以在内核使用大量的签名,也使得苹果使用很多android没法实施的安全措施)&/p&&br&&p&当然我们也可以看统计数据,比较android的root(这里的root都是指靠漏洞root,后面会解释root方法有很多种)与ios的越狱,因为这两个都是靠漏洞获得系统最高权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系统安全性,只不过这个统计数据我觉得没啥意义,取决于多少人去研究并公开发布工具&/p&&p&ios一直到9.1都可越狱,而近期android只有5被root(pingpong root),6.0(6.0发布到现在9个月了)至今无法root&/p&&br&&p&所以可以看出,android系统安全一点都不差,不仅不差而且很好,我曾经看到言论,android流氓程序随意在后台root,我可以很负责的说,android5之后,不可能会这样,因为应用程序想root,必须靠漏洞,而android5之后root漏洞极其稀缺,即使有,也绝对不可能做这种最低端的黑产,被安全公司捕获到了绝对得不偿失。&/p&&br&&p&当然为了安全,还需要及时更新,修复新发现的漏洞,这点苹果一模一样,而三星pay支持的手机s6 edge+ note s7 a系列都是5.0以上,都支持升级,而且都一直在升级,目前这几款手机android补丁已更新到3月1日(3月31日修改答案)&/p&&br&&p&最后,要说说三星自己独有的knox,&/p&&p&继续反对&a href=&/people/arju& class=&internal&&@&/a&&a href=&/people/arju& class=&internal&&arju&/a& 的言论“苹果本身在安全和隐私方面的美誉度就高。”&/p&&p&这里我们要说的是knox,knox是一个安全容器,可以理解为一个隔离的环境,在这个隔离环境的程序访问不了外面,外面也访问不了里面,隔离环境里的东西全部加密,外面的程序即使root也无法获得里面的信息,而三星pay,就运行在这个安全容器中。&/p&&p&至于knox有多安全,举一个最权威的例子,s4靠着这个通过了美国国防部的安全认证,比iphone还早通过了这个认证,(通过这认证的还有黑莓),而这个认证是安全方面最有说服力的认证。knox安全性毋庸置疑&/p&&br&&p&简单介绍:knox外的应用是无法访问knox内的应用的,对于samsung pay,关键的输入比如密码,有效期都是用独立的输入法,knox内的程序均无法截屏,内部内容都可以用查找我的手机来远程擦除,而三星pay的银行卡都可以远程的停用&/p&&br&&p&同时knox依靠软硬件检测手机是否被root,如果手机被root,无法启动knox,保证内部内容不会被窃取,这点在android5.0的pingpongroot得到了验证,依靠漏洞root的手机无法使用knox,而且knox内部都是加密的,即使root了也无法获得内部内容&/p&&br&&p&所以三星利用token技术,指纹、knox来保障三星pay的安全可以说是值得信赖的,至少不低于苹果的安全级别&/p&&p&&br&&b&误区&/b&&b&4&/b&&b&、那么容易&/b&&b&root&/b&&b&,&/b&&b&root&/b&&b&就什么都能干了,指纹会被偷,钱会被偷,谁敢用&/b&&/p&&p&继续反对&a href=&/people/arju& class=&internal&&@&/a&&a href=&/people/arju& class=&internal&&arju&/a& 的言论&/p&&p&支付,指纹这两个东西,发展到现在android和ios的设计理念都趋于一致,就是即使root,也不能让程序能控制这两个部件,前面介绍knox也解释过了,root后并不能获得里面的内容,不可能偷银行卡,更不可能盗刷,而指纹三星和苹果都是作为一个独立部件,即使是系统root并不能读出内部的指纹记录。&/p&&p&顺便在反对包括&a href=&/people/arju& class=&internal&&@&/a&&a href=&/people/arju& class=&internal&&arju&/a& 以及其他人的观点,android6.0已将指纹列入系统的api&br&&br&&b&误区&/b&&b&5&/b&&b&、&/b&&b&android root&/b&&b&很简单&/b&&br&三星pay支持的手机s6 note a系列都是5.0以上&/p&&p&android5以后root不简单,准确的说靠漏洞root不简单&/p&&br&&p&介绍之前,先把root分类一下,root就是拿到系统最高权限,有两种方法&/p&&ul&&li&通过线刷,刷入su,获得root权限&br&&/li&&li&通过漏洞,写入su,获得root权限&br&&/li&&/ul&&br&&p&第一种,可以成功吗,对现在的三星手机而言默认不行的,为什么?因为bootloader被锁了,不能写入没有官方签名的东西,不用理解bootloader是啥,只要知道bootloader被锁,这条路是行不通的。&/p&&br&&p&但是真的行不通吗?不是的,可以解锁,大厂家都提供了官方解锁的方法,但是,都附带了一条警告,解锁了,后果很严重;解锁了出了后果自己承担。&/p&&br&&p&&b&当然很多人解锁后出事了,又把锅丢给厂家,这只是厂家给用户多了一个选择,讲道理并不该为此负责,为了安全性禁止解锁的手机用pay,虽不近人情但可以理解。&/b&&/p&&p&这是三星为了安全性做的选择,我对&a href=&/people/arju& class=&internal&&@&/a&&a href=&/people/arju& class=&internal&&arju&/a& 既说三星就是不安全,又说 “原来你这功能出来前人家用户秉承安卓精神刷刷机,最后用不上你的服务最后还是怪用户咯。”这种极高的要求表示费解。&/p&&br&&p&&b&这里苹果走了另一条道,不让解,不服别用&/b&&/p&&br&&p&如果解锁了bootloader,那么用户可以自由的往系统里写东西,甚至刷非官方的固件,畅通无阻,当然拿到root不在话下,那个su,就是用来获得root权限的。不过代价是啥?对三星而言,有一个保险丝标志位,保险丝熔断,永远无法用knox,也就是永远不可用三星pay,用不了三星pay,就不可能被盗刷了。&/p&&br&&p&第二种,靠漏洞,这个,才是真正对应苹果的越狱&/p&&p&前面已经说过了,android5.1之后没有出过靠漏洞的root。同样,即使靠漏洞root也无法访问knox,使用knox,也无法使用三星pay,窃取三星pay的数据&/p&&br&&p&同时在这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越狱了刷回去,就可以用apple pay了,三星root了就不行?&/p&&p&这就是没分清到底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root,第二种,刷回去了就可以用,第一种,不行,重点还是这群人大部分都认为他们的root和苹果的越狱是一个性质的,为什么苹果能,三星不能。&/p&&br&&p&arju指出ipad越狱也能用pay,这点可以等9.3 iphone能越狱后测试能否用来线下支付&/p&&p&不过即使是苹果,越狱后在我们看来并不是绝对安全,虽然我们偷不到卡的数据,指纹,但是调用部分仍是软件,如果这部分软件被挖出了漏洞,就能实现绕过验证直接支付,不过其实相比之下更需要担心的是越狱后通过编写插件hook掉输入并监控短信,在绑定卡的时候偷走输入的卡号,有效期,短信验证码。&/p&&p&&b&(同样这类攻击对三星应该理论也有效,这应该就是三星选择了解锁或者root禁止用pay的原因)&/b&&/p&&br&同时我在说一个大部分人不知道的事:三星如果不解bootloader,开启了重置锁定(类似ios的查找我的iphone),即使丢了,拿到维修站都没办法。(至于解bootloader是要先过了锁屏,锁屏大部分人开的指纹)&br&&br&&p&OK,回到正题,这几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并没有那一方面谁特别胜过了谁,所以从接受与使用的层面应该答案都是会的,因为他方便啊,不用从钱包里拿卡了,手里拿着手机直接付了。&/p&&br&&p&这里不与支付宝比较,优惠解决一切&/p&&br&&p&五、说完了接受与“使用2”,我们来说”使用1“&/p&&p&这个就是使用范围的问题了,比的就是apple pay和samsung pay谁的使用范围广&/p&&p&答案非常明显 三星pay远大于apple pay,三星pay可以做到出门不带卡,apple不行&/p&&br&&ul&&li&为啥苹果不选择mst?&br&&/li&&/ul&&p&可以说是碍于三星收购LoopPay获得专利壁垒,短时间无法获得类似技术,权衡后放弃的。虽然&a href=&/people/arju& class=&internal&&@&/a&&a href=&/people/arju& class=&internal&&arju&/a&提出这只是苹果不选择此技术,&b&其实本质原因还是收益超过了付出的代价而放弃,并不等同于苹果不希望得到此技术。&/b&&/p&&p&&b&至于有些人说的“兼容落后的技术是一种倒退的说法”,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让人从现在就开始随时随地享受快捷&是一种倒退?&/b&&/p&&br&&p&原因解释,mst技术&/p&&p&mst技术就是一个磁模拟技术,通过模拟一张磁卡来刷pos机,可以说几乎兼容所有市面的pos机,而apple pay不行,安全性前面解释过了,不在重复。&/p&&p&mst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实现复制所有磁卡,在未来可以兼容一些会员磁卡。&/p&&br&&p&也就是说 三星pay的使用范围是所有的银联pos机&/p&&p&apple pay的使用范围是支持闪付的pos机&/p&&br&&br&&ul&&li&&b&很多人的一个疑问:我的卡是芯片卡,是不是刷不了磁条,用不了mst?&/b&&br&&/li&&/ul&不是的,银联是停止了带芯片功能的实体卡刷磁条,强制用芯片,(禁止IC卡降级交易),不过如果这个卡只有磁条,是可以刷磁条的。&br&三星pay在绑卡的时候,会生成两个虚拟卡,一个用于nfc,一个用于mst,而那个用于mst的虚拟卡可以理解为一个纯磁卡,所以即使绑定的是芯片卡,也可以用mst当磁卡刷。&br&(其实apple pay在绑卡的时候也会生成一个虚拟卡)&br&&br&&br&&ul&&li&支持闪付的pos机真的和媒体宣传的一样已经很普遍了吗?&br&&/li&&/ul&&p&16年2月,银联官方数据:全国已具备非接触支付能力的POS受理终端超过700万台&/p&&p&而15年11月,POS终端就突破2000万台&/p&&p&至少2/3的pos机无法使用apple pay,远没有媒体宣传的那么美好&/p&&br&&p&根据银联部署2017年5月才能全面支持闪付,也就是说,在不出任何意外的情况下,三星pay也能拥有1年的技术优势,这还是在中国,在美国这种设备更新率低的地方,三星pay技术优势能够维持更长的时间&/p&&br&&p&今天出去转了一圈,除了711,肯德基,麦当劳,其他均不支持apple pay(实验包括了小超市,金凤成祥,饭店等等等等),而三星pay全部通刷,可以说目前看来apple pay使用范围远没有三星pay广&/p&&br&&p&16.3.31补充:&/p&&ul&&li&&b&实测并不是支持闪付的pos机就支持三星pay(nfc支付)和apple pay&/b&&br&&/li&&/ul&&p&不止一个地方出现实体卡闪付成功,三星pay(nfc支付)与apple pay支付失败,pos机提示“未找到应用”等,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是直接用各大银行的云闪付都有支付失败的经历。&/p&&p&至于原因,我猜测是这三种支付毕竟内部处理和实体卡不同,pos机需要升级软件去兼容这三种支付,否者只能刷银行卡(猜测而已)&/p&&br&&p&所以其实用三星pay的时候我更习惯用mst去支付,除了不让刷的,仅失败过一次,还是在7 11,囧!&/p&&br&&ul&&li&最新三星pay支持机型:note5,6edge+,s7,s7edge四款,&/li&&/ul&A系列正在等审核,估计要5月,&b&s6,s6e或永远无法使用。&/b&&br&这个三星s6用户估计要炸了,至于原因,小道消息是没通过审核,不过三星阉割了s6,s6e的MST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在zuo si啊&br&&br&&ul&&li&ATM无卡取款,&/li&&/ul&光大,建行,招行均可用三星pay,apple pay直接取款,比如招行的apple pay取款其实支持三星pay的,三星真能搭顺风车&br&&br&&br&&p&六、最后samsung pay,是否会成功?&/p&&p&毋庸置疑在短时间,用户数远小于apple pay,使用的人远小于apple pay,从我们角度看确实是苹果更成功,但是三星失败了吗?&/p&&br&&br&&p&三星成功的靠三星pay,留住了想因为apple pay而投奔苹果的人,并通过扩大三星pay使用范围,包括a系列等中端机的支持,建立了自己的生态,用于抵御苹果的侵蚀,换句话说,守住了自己的地盘,从这点来说samsung pay对三星而言已是达到最低的目标,已经可以说是成功,至于以后如何扩大影响,与苹果竞争,都是以后的事了&/p&&p&(这点三星自己也表态过他们做三星pay的原因)&/p&&br&&p&最后我还要&a href=&/people/arju& class=&internal&&@&/a&&a href=&/people/arju& class=&internal&&arju&/a& 一下,问一下苹果信仰粉口中的苹果技术优势在哪?三星不会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可为什么又能通过银联的认证?三星pay不安全在哪?欢迎一条一条辩驳,不过希望能有依据,不是靠臆断。&/p&&br&&p&也许你是真想不到会是什么人才敢用三星这货。&/p&&p&&b&不过,我倒是想的到 什么人不敢用三星pay。&/b&&/p&&br&&p&&b&==================================================&/b&&/p&&p&&b&不过,如果现在问我,我平时都用三星pay吗?&/b&&/p&&p&&b&当然不是,当然是看看支付宝有没有优惠,为什么要和钱过意不去&/b&&/p&
日 Update 一颗赛艇的功能已更新:三星手机、支付宝重磅合作:一指秒付目前支持机型,A系列(2016)已全部支持Sumsang Pay,目前三星Galaxy S7 edge/S7 、Galaxy S6 edge+、Galaxy Note5、Galaxy A5(2016)、Galaxy A7(2016)、Galaxy A9(2016)、G…
&p&Apple Pay 正式进入日本已经过去半年了,作为首日就开始用Apple Pay的用户不请自来说一下自己的感受。&/p&&img src=&/v2-e5bb1ffacec5bb38c07e_b.jpg& data-rawwidth=&876& data-rawheight=&9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6& data-original=&/v2-e5bb1ffacec5bb38c07e_r.jpg&&&br&&p&先讲背景,日本在翻盖机时代就已经实现了手机支付,那就是NTT的手机钱包(おサイフケータイ)。这个技术是通过把索尼大法开发的Felica芯片植入手机,然后在商家那边安置读取器通过NFC近场接触读取芯片里的信息完成交易。&/p&&br&&p&经过几十年的推广,日本的很多使用场景都可以实现Felica芯片设备的支付:&/p&&ul&&li&乘坐所有交通工具,包括电车、地下铁、公交、出租车&/li&&li&在所有便利店、家电量贩店消费&/li&&li&在大部分的百货公司、超市、药妆店消费&/li&&li&在很多书店、服装店、餐厅消费&/li&&/ul&&img src=&/v2-6b6aa9e9223c24dad188de47ef7ba880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2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v2-6b6aa9e9223c24dad188de47ef7ba880_r.jpg&&&p&随后智能机时代来临,安卓手机基本上都继承了翻盖机时代的功能,自带Felica芯片。但是iPhone却迟迟没有支持这个功能,很多人不买iPhone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办法使用Felica。我就是因为想要使用移动支付功能,去年6月份放弃了一直用的iPhone投入了Galaxy的怀抱。&/p&&br&&p&2016年9月苹果在发布会上宣布日版iPhone 7开始支持Felica,Apple Pay正式进军日本。我也放弃了刚用了没几个月的Galaxy s7 edge马上入手了iPhone 7。开始用Apple Pay我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p&&p&在线下,&b&Apple Pay本质上根本不是新的支付方式,仅仅是让iPhone用户可以部分使用传统的Felica芯片支付&/b&。&/p&&br&&p&日本的主流Felica应用有以下三个,其实用户在支付时是披着Apple Pay外衣,但是本质是下面的几个支付服务:&/p&&ul&&li&交通卡Suica(充值使用,JR东日本开发)&/li&&li&QuicPay(和信用卡联动付款,JCB开发)&/li&&li&iD(和信用卡联动付款,NTT开发)&/li&&/ul&&br&&img src=&/v2-59eb7eaa4cd06af531e3_b.png& data-rawwidth=&1364& data-rawheight=&2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4& data-original=&/v2-59eb7eaa4cd06af531e3_r.png&&&br&&p&也就是说,你去店里说我要用Apple Pay付款,&b&如果不解释是用Suica还是QuicPay还是iD,店员是不知道该怎么收你钱的&/b&。像我自己是QuicPay用户,支付时只会说用QuicPay。&/p&&br&&p&更重要的是,正常QuicPay是可以支持基本所有的信用卡的,但是Apple Pay却仅仅支持部分信用卡。去年刚开始时,可以用的基本上集中于日本本土的信用卡提供商、Master Card、JCB等。也就是说VISA、Amex和Diners Club是不在支持范围之内的。&/p&&img src=&/v2-ba50aefb33_b.png& data-rawwidth=&2074& data-rawheight=&11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74& data-original=&/v2-ba50aefb33_r.png&&&p&我自己本身是Amex用户,所以其实大部分时间是没办法用的。直到最近才刚刚开始支持Amex,所以说日本Apple Pay基本算是阉割版的手机钱包。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p&&br&&p&但是线上就不一样了,现在苹果积极和各个网站合作,之前很多付款时需要输入信用卡信息的网站,现在都可以使用Apple Pay了。这一点我感觉非常满意。比如买Toho Cinemas的电影票:&/p&&img src=&/v2-8df0c1ae845e347f37acac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1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v2-8df0c1ae845e347f37acac_r.jpg&&&p&Apple Pay进入日本,最大的影响是给在日本生活的人多一个买iPhone的理由吧。&/p&
Apple Pay 正式进入日本已经过去半年了,作为首日就开始用Apple Pay的用户不请自来说一下自己的感受。 先讲背景,日本在翻盖机时代就已经实现了手机支付,那就是NTT的手机钱包(おサイフケータイ)。这个技术是通过把索尼大法开发的Felica芯片植入手机,然…
感谢邀请。&br&近期支付行业中一个重要的新闻想必就是银联开始推广联机闪付的方案。而对于已经从银联离开的我来说,看到这个新闻的感触就是,经过多年的尝试和修正,一批又一批闪付产品经理们前赴后继的努力和推动,闪付终于找到了自己新的方向。作为闪付产品成长过程中的亲历者、见证者也是推动者,我觉得自己有必要坐下来写点什么,算是自己对于闪付产品这么多年发展的的总结,也算是对于自己第一段支付行业经历的一项总结吧。&br&&br&
先说说卡组织为什么要做进场小额支付?其实银行卡已经渗透进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减少了大家携带现金的麻烦。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场景下,银行卡支付都是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比如对于一些消费金额不高但频繁的场合,如便利店、咖啡厅、快餐店等场合,使用现金仍然不失为一种远胜于银行卡的支付方式。对于卡组织来讲,提高持卡人对于其卡品牌的黏性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因此,在抓住了日常大额消费的场景以后,低金额、高频率的小费场景成为了卡组织的必争之地。这也就造就了闪付-一种不需输入密码且交易速度更快的支付方式。&br&&br&
在我刚刚接触到闪付这款产品的时候,对比了其它卡组织的产品,我脑海里的第一个疑问是:闪付产品是有圈存的,而其它快速支付产品是没有圈存的。为什么其它卡组织的非接支付产品没有圈存? 接下来的这五年,我想我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是在为为这个疑问提供答案。&br&&br&从产品本身来说,脱机的闪付产品存在着一些体验上的问题,我尝试按照我曾经经历的问题进行了一下总结,大概如下:&br&&br&对于持卡人来说:&br&1. 圈存习惯难以养成:脱机闪付产品最大的问题是需要圈存,这个类似于我们的公交卡,需要先把钱充进去然后才能消费。我们知道交通卡这种产品,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使用,而且大家对于交通卡先充值再小费的方式更是已经习惯,但是对于银行卡来说,需要先充值再消费,用户的接受度就小多了,大家早已经习惯了银行卡拿来就能使用,现在突然需要先去做个操作才能用,这导致大家把这个功能束之高阁;&br&2. 强需求和弱需求:公交卡的充值使用是强场景和强需求,而闪付并非非用不可,因为可以受理闪付的终端多半是可以受理银行卡和现金的,替代性本来就很强。&br&3. 圈存方式的缺乏:脱机闪付的产品模式决定了必须铺设大量的可以圈存的设施,但是圈存设施本身布放的成本如何分摊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加之银行卡网络是一个开放性网络,有着发卡、收单等多种参与者,解决跨行圈存中的利益分配问题也是一个麻烦的事情;很多银行可以通过柜台进行充值,但是因为柜员每天需要处理的业务很多,也有未培训到位的情况,加之为了充值五十块钱必须去柜台排队的事情屡次发生,持卡人的耐心也逐渐被磨没了。&br&4. 安全和效率的平衡:作为一款金融产品,安全从一开始就成为闪付必须考虑的问题,为了安全我们设置了很多认证方式,但是忽略了安全和效率其实是一张纸的两面,太过于注重安全,就降低了效率,导致交易速度下降,或者交易流程复杂会引起交易失败的可能性提高,都影响了实际闪付使用的效果。 &br&5.闪卡:通俗来说是持卡人钱扣了但是POS机提示交易失败的情况。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和闪付的交易流程有关。就此引申出来的一个问题是,非接触界面下交易的复杂性问题。我个人总结,因为非接触界面下交易本来就容易收到磁场强度、电场强度,还有像是卡片和终端之间硬件兼容性的影响, 如果交易过程中卡片和终端交互的流程再做得过于复杂的话,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br&6.圈提的困难:前面降到了圈存困难,事实上如果已经把钱冲入到闪付对应的脱机账户以后,如果想把这个钱取出来,难度也是非常之大。一般情况下需要去柜台申请,然后需要等一段时间以后钱才能退回账户,而且大多数情况下银行柜员是不清楚怎么去操作的。我有个同事就遇到过为了圈提一笔钱出来,手把手指导银行柜员的情况。&br&7.多币种的问题:上面说的问题,仅仅是在国内使用的情况,请注意大家都是在人民币的环境下生活的。但是如果要在国外去使用闪付交易,困难就更加多了,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闪付账户是人民币的,而国外的大部分终端交易币种是非人民币的,按照现有的技术方案,这张闪付卡是无论如何也用不了的。虽然后期我们考虑了多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但总体来说效果不是特别理想,或者是需要在持卡人这边增加更多复杂的申请操作,或者是需要商户侧对于终端进行大规模的修改。&br&&br&对于受理闪付的商户来说:&br&1. 培训的缺失:闪付对于收银员的收银技能有着更高的要求,收银员既要懂得如何发起一笔闪付交易,还得清楚一些特殊情况下如何处理异常的交易。对于收银员这样一个流动性很强的行业,这些高要求显然是过于苛刻了。更何况支付行业内部很多员工也都不明白这个产品是做什么的,应该怎么做,就更不能指望收银员能很懂了。&br&2. 结算效率过低:说到结算,又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一般来说,我们使用POS机器的商户在每天营业结束以后,是需要在POS机上发起一个批结操作,其作用大概就是要把POS机记录的交易同&br&交易系统记录的交易做一个对账。理论上讲必须要经过批结,商户才能拿到相应的款项。银联卡的技术体系采用的是一种叫做“单信息”的业务模式,这种模式下,联机授权交易和清算交易在一笔交易就可以完成了。加上在闪付出现之前,银联的所有交易都是通过联机方式进行的,对于商户来说,是否在POS机上做批结并不会影响商户拿到应得的款项。于是乎商户们自然而然的认为,每天交易过后,不需要额外做什么就可以同收单行结算了。&br&但是闪付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情况,由于闪付是脱机交易,交易系统里是不会有闪付交易的记录的,因此批结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商户需要通过这个操作去通知收单银行和银联,发生了脱机交易,需要完成清算。然而人的惯性是很难改变的,大家还是沿用了以前那种不批结的方式。这导致了很多闪付交易最后没有得到清算,商户把东西卖掉了,但是没有得到钱的情况。商户对于支付闪付业务的积极性就大大降低。&br&&br&今天先写这么多,后续还会根据自己的总结继续修改。
感谢邀请。 近期支付行业中一个重要的新闻想必就是银联开始推广联机闪付的方案。而对于已经从银联离开的我来说,看到这个新闻的感触就是,经过多年的尝试和修正,一批又一批闪付产品经理们前赴后继的努力和推动,闪付终于找到了自己新的方向。作为闪付产品…
&b&出于市场准入的考虑。&/b&&br&&br&之前在顾问工作中为一家跨国IT企业进行过市场准入方面的研究,最后的结论也是需要借助自贸区来更好地开展其在华业务。&br&&br&Apple Pay要在国内完全实现落地,&b&肯定需要&/b&的牌照有:&br&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r&2. 第三方支付许可证&br&&b&可能需要&/b&的牌照有:&br&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br&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br&&br&Apple目前没有1,2,3,4中任何一张牌照。&br&&img src=&/00c0f808a5d52dadfbaf6_b.png& data-rawwidth=&498& data-rawheight=&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8& data-original=&/00c0f808a5d52dadfbaf6_r.png&&这张截图来自于Apple中国网站,目前Apple在中国只进行了&b&非经营性网站备案&/b&,因此无法开展包括数据处理、在线交易、数据中心在内的增值电信业务。 &br&&br&这意味着Apple:&br&1. 无法在国内设立涉及经营性电信业务的数据中心,包括以CDN加速的方式为其海外数据中心提供加速服务&br&2. 无法在国内收集,存储并处理用户交易数据,经营在线交易平台。&br&3. 无法在国内向用户提供增值内容服务(如利用apple pay交易在线视频、音乐等)&br&4. 在与中国银联和各大银行的合作过程中面临极大的阻力和风险&br&&br&Apple的政府关系是过硬的,工作是扎实的,本身涉及的敏感内容也比较少。否则以Apple所拥有的许可证,严格意义上不用说Apple Pay,连App Store都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br&&br&从获取行政许可的角度,在自贸区(不限于上海自贸区)中设立公司的优势在于:&br&1. 自贸区采取负面清单制度,对各类外商独资企业和外商合资企业所能经营的业务限制更少,为外资企业在华经营业务打开了空间&br&2. 自贸区从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更愿意为有业务潜力与发展前景的外资企业加强上位沟通,在行政审批上给予一定支持。&br&3. 可能有潜在的地税政策优惠(这一点不确定)&br&&br&&b&因此Apple选择在自贸区中注册企业,可以帮助其获得行政审批,在国内合法开展业务。而Apple假如不在自贸区中注册企业,按照现行法规框架,在行政审批方面会遇到明显的阻碍。&/b&&br&-------------------------------------------------------------------------------------------------------------------------------------&br&在目前的法规框架中,假如Apple不在自贸区中注册企业,但希望实现其业务在中国的落地,另外两条可行的途径分别是:&br&1. 与本土公司通过建立&b&中方控股的合资企业&/b&(在Apple Pay这个例子中,很大可能是中国银联),通过该合资企业开展业务。&br&2. &b&由拥有相关执照的本土公司运营Apple Pay业务&/b&,Apple向这家公司提供相关技术与平台,并向这家公司收取技术服务费用。&br&不过这两种方法都会导致Apple对其Apple Pay业务在中国运营控制权的丧失,因此Apple选择自贸区这一途径也是情理之中的选择。
出于市场准入的考虑。 之前在顾问工作中为一家跨国IT企业进行过市场准入方面的研究,最后的结论也是需要借助自贸区来更好地开展其在华业务。 Apple Pay要在国内完全实现落地,肯定需要的牌照有: 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 第三方支付许可证 可能需要的…
其实我早就知道,并不意外,大概11、12月份吧,Apple 就开始了国内银行界的接触,也开始了 Apple Pay 内部培训。&br&&br&一直谈了这么久的原因是,国内银行有点黑,各种奇葩的要求,至于什么要求,我就不能说了,反正你们应该能脑补出来。&br&&br&整个过程很艰难,而且必须走银联通道,想绕过都不行的,这次终于能谈下来,也算是喜事一桩。不过,这个东西到底在国内能走多久,能走多好,目前不好说。&br&&br&首先说,设备上是限制的,iPhone 用的人有多少,会用的人有多少,会知道用它支付的人有多少?&br&&br&其次,不良习惯,那么多爱越狱的人,呵呵,以后各种奇葩事情到时候估计又得扣 Apple 头上。&br&&br&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挤压,这些东西都是全平台的,而且支付起来也很方便,Apple Pay 凭什么能出头呢?&br&&br&所以说,我目前持一定的悲观情绪,一则是国内政策,二则是使用习惯。
其实我早就知道,并不意外,大概11、12月份吧,Apple 就开始了国内银行界的接触,也开始了 Apple Pay 内部培训。 一直谈了这么久的原因是,国内银行有点黑,各种奇葩的要求,至于什么要求,我就不能说了,反正你们应该能脑补出来。 整个过程很艰难,而且必…
&p&“人类会对不了解的东西产生恐惧”&/p&&p&并拼命放大偏见和歪曲事实。&/p&&p&1.&/p&&p&ApplePay几种方式 -拿起手机大拇指贴Home键感应指纹完成付款 -轻触手机Home两次唤醒卡包选卡感应指纹完成付款 -连按手表的Home键选卡感应完成付款 &/p&&p&无论如何都比解锁-翻页寻找-打开支付宝/微信-打开付款码(微信多一步展开菜单操作)-选卡-服务业扫枪和自己手机去被扫 要快要自然&/p&&p&2.&/p&&p&NFC支付对设备有一定要求门槛,这是事实,特别是一些平价手机或者主力市场在三四线城市的主打美颜自拍的品牌。&/p&&p&吃不到葡萄就不要轻易说葡萄是酸的。&/p&&p&万一哪天你吃到了呢。&/p&&p&3.&/p&&p&有竞争才有活力。&/p&&p&接受一件新事物的存在是那么可怕的事情吗?&/p&&p&4.&/p&&p&删除类似“我就是用XXX”“还是XXX比较快”“只有北上广深,垃圾XXX”等无用评论。&/p&&p&---原回答---&/p&&p&7/22起,中国银联宣布活动加码,名额恢复,优衣库180-100刷起来啊!&/p&&p&刷了10次711、11次优衣库、4次京东、1次屈臣氏、1次猫眼、2次面包新语、1次圈K、4次汉堡王、1次真功夫…立减过千元&/p&&h2&&b&*优惠规则和名额实时剩余情况可以在App“银联钱包”查看谢谢!苹果官网也有谢谢!有规则的自己去看谢谢!&/b&&/h2&&img data-rawheight=&1369& src=&/v2-1f2675f70cba900ffdd37e3aa45bab0a_b.png& data-rawwidth=&25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v2-1f2675f70cba900ffdd37e3aa45bab0a_r.png&&&p&关键词:中国银联、云闪付、ApplePay、京东闪付、美团闪付&/p&&blockquote&公元2017年,在线下深耕多年(?)的支付宝和微信,迎来了强敌—传统支付领域的龙头老大—中国银联……&/blockquote&&p&回想今年的6月2日,线上线下62折的盛况还记忆犹新,然而7月18日,这波线上线下的5折,又一次打破底线……&/p&&h2&优衣库&/h2&&ul&&li&全场5折最高立减80 名额丰富&/li&&li&活动期间每设备3次&/li&&li&&b&*注意Apple Watch算设备 所以往下几乎所有优惠都可以x2&/b&&/li&&li&叠加京东闪付可以做一次&b&180-100&/b&&/li&&li&任天堂的UT59就只要26…99买的会哭吧…盛况视频参考&a href=&///?target=http%3A///tv/v/Fd5PHtlNn%3Ffid%3D8c16b00f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ina Visitor System&i class=&icon-external&&&/i&&/a&&/li&&/ul&&h2&屈臣氏&/h2&&ul&&li&常年5折活动 最高立减50&/li&&li&每设备每天1次&/li&&li&叠加京东闪付可以做一次110-70&/li&&/ul&&h2&家乐福、永旺、友谊超市&/h2&&ul&&li&5折最高50&/li&&li&大爷大妈再现前年双12挤破超市的画面&/li&&/ul&&h2&圈K便利店&/h2&&ul&&li&5折最高80&/li&&li&每设备3次&/li&&/ul&&h2&汉堡王、真功夫&/h2&&ul&&li&银行活动常客 5折最高立减15&/li&&li&每设备每天1次&/li&&/ul&&h2&必胜客&/h2&&ul&&li&银行活动常客 5折最高立减80&/li&&li&叠加180-100&/li&&/ul&&h2&GAP&/h2&&ul&&li&5折最高立减80&/li&&li&名额已经用完&/li&&li&叠加店内1件8折2件7折3件6折活动&/li&&/ul&&h2&7-11、罗森、喜士多、面包新语、味多美&/h2&&ul&&li&5折最高立减10&/li&&li&每设备2次&/li&&li&力度不如之前满6减5和满11减7&/li&&/ul&&p&星巴克、太平洋、COSTA、百果园、哈根达斯、迪卡侬….太多了不刷了…&/p&&h2&线上活动&/h2&&ul&&li&京东 每天2笔立减7.18 使用Plus免运费券各种零元购&/li&&li&大众点评 外卖丽人刷返最高30 名额较少有点坑&/li&&li&考拉海淘 5折&/li&&li&格瓦拉 指定电影5折&/li&&li&猫眼 全场刷返最高30 已到账&/li&&li&摩拜 每天一次 10-5&/li&&li&……其他不提线上不是活动重点&/li&&/ul&&h2&积分暴击&/h2&&p&要说这一次和支付宝微信的活动还有什么不一样,就是17个银行的5倍/50倍积分。&/p&&p&以中信为例,刷400优惠一半后实际交易200得到最高10000积分,折换里程兑换机票差不多50块钱。&/p&&h2&&b&扯淡&/b&&/h2&&p&从WWDC2017宣布支持储值、转账,以及对应用程序内购的进一步限制,还有内置相机支持二维码识别和跳转,无一不彰显了组建自有的全球移动支付体系的野心。但首先,Apple要挑战一个最先进和成熟的移动支付市场—中国。&/p&&p&年初的时候提过,&b&如果ApplePay要深耕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唯二的对手是支付宝和微信,唯一的队友就是中国银联,唯一的方法就是简单粗暴的优惠。&/b&&/p&&p&另外,信用卡在中国的发卡量走到拐点,在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就被互联网支付打个截杀的中国银联体系是不甘心的。线下银联二维码支付和线上银联支付,还有地铁刷银联卡进站,都是大手笔贴钱培养用户习惯。&/p&&p&再,&b&京东上线的京东闪付(和白条闪付不同产品),美团上线的美团闪付,优惠各种叠加本次718的活动……&/b&&/p&&p&&b&以及,支付刷指纹不安全吗?不解锁不打开APP就能支付不便捷吗?能走银联刷卡大部分都能走QuickPass不通用吗?这一年已经十多波送钱一样的优惠活动了不常见吗?&/b&&/p&&p&&b&多去去实体店,会有网上看不到的惊喜哦。&/b&&/p&&h2&&b&最后&/b&&/h2&&p&线下的支付方式,从现金,到信用卡的刷卡、插卡、挥卡、再有微信支付宝扫一扫、微信支付宝二维码、支付宝声波付、中国银联和各种银行的扫一扫和二维码,以及ApplePay、SamsungPay、HuaweiPay、MiPay、SwatchPay……&/p&&p&可以正式宣布,给钱的姿势比钱还多。&/p&&p&&br&&/p&&img data-rawheight=&1249& src=&/v2-e0d1ffc087ba4524baa8e_b.jpg& data-rawwidth=&7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v2-e0d1ffc087ba4524baa8e_r.jpg&&
“人类会对不了解的东西产生恐惧”并拼命放大偏见和歪曲事实。1.ApplePay几种方式 -拿起手机大拇指贴Home键感应指纹完成付款 -轻触手机Home两次唤醒卡包选卡感应指纹完成付款 -连按手表的Home键选卡感应完成付款 无论如何都比解锁-翻页寻找-打开支付宝/微信…
在兴业银行站大堂,今天有个客户拿着苹果六说想开apple pay,于是我和保安大哥还有营业厅主任,用了15分钟都找不到wallet在哪里。&br&客户就很着急,说你们支行怎么这么不职业,连这个都不会开,还说率先开启...&br&噼里啪啦就是一阵骂我们!&br&然后没办法,我试着下载兴业的手机app试试。&br&谁知道,特么下载的app格式是apk的!&br&apk!apk!apk!&br&重要的事情说3遍!!&br&&br&我默默的把手机还给客户,然后说&br&&br&您把手机拿去苹果店试试,说不定可以 &br&&br&(估计客户上网买手机被骗了,买了山寨机)
在兴业银行站大堂,今天有个客户拿着苹果六说想开apple pay,于是我和保安大哥还有营业厅主任,用了15分钟都找不到wallet在哪里。 客户就很着急,说你们支行怎么这么不职业,连这个都不会开,还说率先开启... 噼里啪啦就是一阵骂我们! 然后没办法,我试着…
&p& 谢邀。&/p&&br&&p&根据目前已知的信息,银联二维码支付主要会有这些特点:&/p&&br&&blockquote&&p&使用场景更广泛,除了线下覆盖的中小微商户,线上也可以使用;&/p&&br&&p&&b&银联二维码后台仍然是基于实体的银行卡账户,所以和银行利益高度重合&/b&,是利用现有的银联体系基础来做移动支付,比各家银行单独运营更好;&/p&&br&&p&用户端主要依靠银联、各大银行以及中小支付机构的 App,另一端依靠支持银联二维码支付的终端;&/p&&br&&p&&b& 以后去 ATM 机不用带实体卡,只需要扫描二维码就能取款或转账。&/b&&/p&&/blockquote&&br&&p&先来看一个易观的数据:&/p&&img src=&/v2-aea4db371a53c_b.png& data-rawwidth=&763& data-rawheight=&5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3& data-original=&/v2-aea4db371a53c_r.png&&&br&&p&从图中可以看到,&b&支付宝和财付通已经占据了移动支付 87.5% 的份额&/b&,其他的中小机构饱受冷落,想从微信和支付宝手中抢地盘太难了。&/p&&br&&p&但银联的二维码支付让他们找到了靠山。银联本身是一个转接清算机构,&b&除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以外,更多的支付机构是通过银联的通道进行结算。&/b&所以,中小支付机构会更容易接受银联的二维码支付标准,也可以借用银联的扫码支付终端,降低推广成本。对银联来说,接入的支付机构越多,规模优势也越大。&/p&&br&&p&我们看到,标准刚发布,随行付就已经宣布支持。以后也会有更多的中小第三方支付机构加入抱团,银联和中小支付机构都将成为赢家。&/p&&br&&p&其实银行对微信和支付宝的二维码支付也很无奈,之前已经采取了很多手段,比如:&/p&&br&&blockquote&&p&从银行账户往微信和支付宝充值时,对微信和支付宝收取手续费;&/p&&br&&p&和苹果、三星、华为和小米等手机厂商推出 NFC 支付。&/p&&/blockquote&&br&&p&不过这两个策略都收效很小,Apple Pay、Huawei Pay 等等不温不火。&b&相比之下,银联的二维码支付比 NFC 支付更有优势:&/b&&/p&&br&&blockquote&&p&二维码支付的习惯已经被微信和支付宝培养,银联也是顺势而为;&/p&&br&&p&以往的 NFC 支付需要用户使用相应品牌的手机,一旦更换新手机品牌,也就意味着用户消失,但银联二维码支付和手机品牌无关;&/p&&br&&p&银联以往在线下 POS 机积累了海量用户,都是潜在的银联二维码用户。&/p&&/blockquote&&br&&p&不过,&b&移动支付的推广很依赖渠道和场景,微信和支付宝这方面天然有优势&/b&,地位也比较稳固。对一个早已经习惯使用微信或支付宝的人来说,要让对方从现在起打开手机银行或银联 App 支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p&&br&&p&可以预想到的是,&b&在未来的 1 年时间里,我们会进入到一波密集的支付补贴期&/b&,咱们就等着坐享福利吧。&/p&&br&&p&&b&&i&by &a data-hash=&97cf68a6fc3f07a981c76a5d55e9a3d7& href=&///people/97cf68a6fc3f07a981c76a5d55e9a3d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Pantta& data-hovercard=&p$b$97cf68a6fc3f07a981c76a5d55e9a3d7&&@Pantta&/a& (更多精彩请关注腾讯科技官方微信“qqtech”)&/i&&/b&&/p&
谢邀。 根据目前已知的信息,银联二维码支付主要会有这些特点: 使用场景更广泛,除了线下覆盖的中小微商户,线上也可以使用; 银联二维码后台仍然是基于实体的银行卡账户,所以和银行利益高度重合,是利用现有的银联体系基础来做移动支付,比各家银行单独…
&p&今天起床去711买早餐,拉开门的时候看到了崭新的Apple Pay标示,吃了一惊。动作居然这么快。打开手机看App Store更新,大众点评、美团、携程都推出支持Apple Pay的新版本。&br&&/p&&br&&p&到了下午,就是朋友圈里刷屏,都是Apple Pay初体验成功的照片。&/p&&br&&p&银联等这一天等了好久了。&/p&&br&&p&积累了十几年的渠道资源,过去两年被微信和支付宝用一张破破烂烂的二维码直接绕了过去。线上双11,线下双12,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银联工作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