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等国家会不会,会怎样中国纪念十月革命命100周年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十月革命一百周年”展览将在中国开展
日21:04&&来源:
人民网莫斯科2月7日电 (记者 华迪) 据俄媒体今日报道,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馆长阿列克谢?列维金透露,位于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将展出俄国家历史博物馆的相关展品,以此纪念十月革命一百周年。
列维金表示,俄罗斯与中国的文化联系不局限于举办展览。据他介绍,俄罗斯18至20世纪历史的展览已在中国陕西省持续展出一个月。
此外,俄国家历史博物馆还计划于明年举办为期4年的“全球国家博物馆”大型展览。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德国历史博物馆均有望参加。
俄国家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希望至2025年前可以建成各种展品的电子数据库。
(责编:华迪、未名)应隆重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
我的图书馆
应隆重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
所发文章不代表本号的意见,仅作陈列,便于大家批判阅读北京东博文化研究院欢迎社会各界朋友来稿!投稿邮箱 :东博书院网站网址:东博书院网店小说《星陨》系列科幻小说荣获2016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金奖,现《星陨1-6》全套已全线出版,点击页面底部蓝色字“阅读原文”,访问东博书院网店购买签名版,作者将利润全部捐献本公益账号免责声明:东博文化研究院所发部分文章转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作者尽快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吴恩远1917年发生的俄国十月革命,使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它改变了旧俄国落后面貌,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使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中国的建立既是十月革命的伟大成果,又使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得到升华。总结十月革命百年来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更加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理想,重视培育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  1917年发生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已经100周年。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一个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刚刚诞生的苏联在20-30年代席卷全球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展示了社会主义体制的优越,预示了人类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当德、日法西斯主义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企图奴役全世界人民时,共产国际和苏共、中共等领导的共产党武装力量为消灭法西斯、捍卫世界和平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欧、亚、非、拉等地蓬勃兴起,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扩张……尽管后来苏联解体,东欧社会主义各国也发生体制剧变,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和社会主义“时代的终结”,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傲然屹立世界,在重重危机的资本主义迷雾中展现了新的曙光。总结十月革命百年来的世界历史发展历程,可以更加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一、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1、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不可克服性预见到人类社会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发动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向世界表明:在经济落后的国家也可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构想得到体现。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2、社会主义预示了人类的发展方向。  十月革命所建立的消灭人剥削人现象,工农当家作主,体现社会公正的社会主义体制与一战后陷入经济危机的资本主义世界形成鲜明对比。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得概括当时的恐惧情况是:“普遍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衰落就在眼前,这是不容置疑的”。在十月革命影响下,芬兰、德国、匈牙利、波兰、保加利亚等国爆发了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印度、朝鲜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从根本上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二战后,社会主义已经从一国扩大到欧、亚、拉美等全世界。社会主义体制在加强国家对经济计划和调控、消除失业、抑制通货膨胀、实行社会保障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全新面貌,这也是社会主义对人类文明发展所作的贡献。  3、中国社会主义的崛起,深化了十月革命的道路和方向。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中国的建立既是十月革命的伟大成果,又使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得到升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吸收了十月革命的基本经验并结合中国实践,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  隆重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就是不忘初心,深刻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二、当前纪念十月革命需要在广大民众宣传的问题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本国实际,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列宁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链条出现薄弱环节的现实,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取得十月革命的成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战时共产主义改行新经济政策、制定工业化方针等等问题上,列宁都批评了那种“捍卫马克思主义纯洁性”但却“学究气十足及迂腐到极点”的学风,不断告诫全党必须结合俄国实际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才取得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发展和巩固。  2、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国内外都有人把苏联解体归咎于十月革命的“原罪”,或者认为“经济落后的俄国根本不存在搞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苏联体制确实也存在严重弊端,需要不断加以改革。但正如2016年普京总统指出:“苏联解体本是没有必要发生的,当时本可以采取改革措施”,他强调:苏联解体主要原因在于当时苏共领导人的责任。  戈尔巴乔夫等苏联领导人背弃了十月革命指示的基本原则。  十月革命获胜的原因是俄国有一个以列宁为首的坚强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同时列宁坚决摒弃了“停留在资产阶级二月革命”的思想,毫不犹豫提出“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戈尔巴乔夫修改宪法第六条,放弃苏共对全社会的领导,搞西方的多党制和 “三权分立”的政治改革;他建立所谓的“人道的民族的社会主义”的“自由公民社会”,抛弃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他“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一路否定下去,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有什么作用了”。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3、加强对青少年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十月革命胜利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一直把培养和教育社会主义一代新人作为革命的首要任务。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原有的价值观念崩溃,价值观定位出现偏差,许多人言必称美欧,认为只有西方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进而扭曲丑化抹黑俄罗斯的历史的现象大行其道。今天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接受苏联解体教训,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特别要在青少年中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革命理想高于天”,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三、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主要举措建议  1、建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出面举行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大。  2、《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等报刊杂志发表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文章。  3、总结百年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经验,写出具有中国视角、中国特点的《十月革命与中国革命史》专著,特别突出当年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朱德、陈云、任弼时、刘伯承、聂荣臻、叶剑英、叶挺等如何追随十月革命道路到俄国寻求革命真理。  4、高校思想政治课应当加强以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关于“十月革命”教程的学习。& & & & & & & & & &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俄罗斯纠结面对十月革命百年 部分人士对列宁持负面看法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玉山禾 环球时报驻特约记者 汪嘉波】俄罗斯《生意人报》28日报道称,2017年将迎来十月革命爆发一百周年,俄罗斯历史学会将组建专门委员会,在明年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俄罗斯舆论也展开对革命得失的讨论。
  报道称,该委员会在俄总统普京的指示下成立,将于年底前组建完成。委员会将广泛邀请学界、教育界、社会界和宗教界的代表,其中将有俄文化部长梅津斯基等政府官员的参与。俄对外情报局局长纳雷什金在委员会成立的会议上表示,举行十月革命一百周年纪念活动的目的旨在&纪念和理解&,而不是&庆祝&,是为了那段历史不再&割裂民众&。委员会主席、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托尔库诺夫认为,民众对那段历史观点不一。统一看法是不可能的,但历史学家们会找到一个中间地带,尝试以多个角度还原事件原貌。
  俄共认为,此次俄政府计划把1917年二月革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布尔什维克、孟什维克等联合罢免沙俄政权,成立临时政府的历史事件&&编者注)与十月革命结合起来纪念,&过于笼统&,俄共将单独策划学术会议等纪念十月革命。而自由民主党则对十月革命的评价较为负面,该党成员、国家杜马副议长列别杰夫认为,1917年的革命不是节日,而是国家哀悼日,因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在1917年被摧毁&。
  1917年十月革命中,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在当时的俄国首都彼得格勒(圣彼得堡)推翻了资产阶级建立的联合政府,建立苏维埃政权并逐渐推广至全国。
  在俄罗斯,十月革命和列宁总是被联系在一起,社会对两者的态度有些纠结。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对沙皇和的看法出现显著变化,并开始思考十月革命给国家带来了什么?有一部分俄罗斯人认为,列宁为建立新政权,发起了残酷的革命。甚至曾有学者在俄媒的访谈节目将列宁称作&恐怖分子&,也有俄政府高层对列宁发表过不敬言论。但他们的看法都未在民间获得普遍认同,否定列宁让老百姓在情感上过不去。《环球时报》记者今年早些时候在喀山参观列宁博物馆时,博物馆多名工作人员都对记者表示,社会上一些对列宁的负面评价让他们很气愤,列宁是影响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历史人物,是苏联和俄罗斯历史的一部分。作为思想家和革命领袖的列宁将永垂不朽。
  苏联是在十月革命后建立起来的,让俄罗斯民众更为怀念的是苏联时期的强大。近几年的俄罗斯民调显示,民众对列宁的评价越来越低,而对建立起苏联庞大工业体系的斯大林评价越来越高。但列宁和十月革命被视为苏联的国家基础,轻易做评价对国家是危险的。面对种种纠结,许多俄罗斯人对那段历史选择了回避。
责编:杨阳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100年后的今天 俄罗斯如何看1917年革命_网易军事
100年后的今天 俄罗斯如何看1917年革命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100年后的今天,俄罗斯如何看1917年革命)
图说:去年11月7日,俄共产党支持者纪念十月革命胜利99周年。  100年后的今天,俄如何看1917年革命【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按:“终结数百年的君主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从此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历史”,法新社用这样一句话概括了俄罗斯的1917年。这一年,俄先后爆发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为强盛的苏联时代拉开序幕。2017年,这段革命岁月迎来了100周年,对于它的解读在俄社会舆论中不断回响。经历过苏联解体的俄罗斯,如今对1917年革命的看法更为复杂:有人认为,它带来了国家最好的时代;有人说,国家发展进程受到阻碍。俄罗斯总统普京则支持俄社会围绕革命进行坦率而深入的评价,“绝不允许将过去的分裂、愤恨、怨恨和冷酷拉入我们现在的生活”。  1. 500场纪念活动,但要避免政治化“在俄罗斯,3月12日通常被认为是革命的起点。”长期紧盯俄动向的美国《纽约时报》,仿佛发掘到“异常”政治信号一般说,“100年后的3月12日却并非是国家节假日,俄政府也没有发布类似于纪念二战胜利时称其是‘伟大胜利’的官方说明”。日,沙皇制度垮台;同年11月7日,十月革命胜利,苏维埃政权建立。两场革命为苏联时代奠定了基础,是俄罗斯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在西方媒体看来,100年后的俄罗斯人似乎不知道该如何看待1917年的革命岁月,在如何纪念的问题上有些“纠结”。与此同时,一些纪念活动“小心翼翼”,尽量低调。据俄罗斯《观点报》报道,俄罗斯政府未在二月革命纪念日期间组织活动,媒体也没有进行大量报道,只是有部分地区举办了小规模的纪念活动。旅游协会“世界无国界”的工作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许多有苏联情结的中国游客期待在十月革命100周年赶上大型庆祝活动,不过,纪念活动更多集中在历史学界,俄罗斯目前没有举行大型节庆的计划。去年12月,俄罗斯历史学会根据普京总统的命令,成立了专门制订十月革命100周年活动计划的委员会。俄总统管理局社会项目管理部门领导人巴维尔·泽尼科维奇称,纪念活动将在历史范畴内纪念,他呼吁不要将其政治化。法新社介绍说,目前俄罗斯准备举办500场会议、圆桌会议、展览和艺术节以纪念1917年。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阿纳托利·托尔库诺夫被任命为监管官方纪念活动的委员会负责人,该委员会由电影制片人、记者和宗教领袖等人员组成。托尔库诺夫表示,这个委员会并非由克里姆林宫指挥管理。英国“艺术新闻”网站说,由于俄社会对1917年两次革命和苏联存在矛盾心态,所以俄罗斯博物馆在举办相关展览时都会采取尽量不引发争议的方式。“如果一家博物馆拥有和1917年历史相关的藏品、艺术品等,就有可能选择举办和藏品有关的展览”,历史学家和策展人安纳托里·格鲁伯维斯基说。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采取的举措是,集中展览沙皇及其家人。该博物馆位于荷兰的分馆展览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回到圣彼得堡,这个展览主要展示“沙皇的选择和决定如何使革命变得不可避免”。位于圣彼得堡的俄罗斯国家博物馆馆长表示,该博物馆将举办一场“通过人们的生活和艺术”讲述相关历史事件的展览活动。据说,位于莫斯科红场的俄国家历史博物馆也将组织展览活动。这家博物馆馆长表示:“我们必须面对当时和此后发生的一切:这是我们共同的历史。我们必须勇敢说出来。我们也一定不能忘记(我们取得的)显著成就和胜利。”法新社称,俄罗斯政府想借低调庆祝1917年淡化革命精神,“警告不要发生暴动事件”。但是,在成立研究纪念活动计划委员会的会议上,俄对外情报局局长纳雷什金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举行100周年活动旨在纪念和理解,并非庆祝,要让那段历史不再割裂民众。“对一部分人来说,1917年的革命是‘大俄罗斯’的丧钟,是‘脱欧’,使我们停止了在欧洲的发展。”俄总统文化事务特别代表米哈伊尔·什维德科伊说,“而对许多其他人而言,苏联时代是他们人生中的最佳时期”。他说,普京致力于团结整个国家,“任何国家层面的庆祝活动都将加剧这些分化。”  2.“两种泾渭分明的看法在碰撞”“分化”,这是谈及俄罗斯社会对于十月革命领导人列宁、1917年革命及其后续影响看法时,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法新社说,对于1917年革命的看法,1991年苏联解体是重要转折点,“公众越来越不再将这些革命视为胜利,而是引发几代俄罗斯人陷入苦难的悲剧”。俄《政治杂志》主编彼得·阿科波夫称,“君主制的消失造成国家处于无政府状态,后来陷入内战,数百万人失去生命”。俄历史学教授弗拉基米尔·拉夫罗夫称,革命“导致千年帝国崩溃”。俄罗斯“新地区”网站在2016年十月革命纪念日前夕进行的一项民调显示,28.95%受访者认为,这是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23.16%的人表示,11月7日的革命推动了国家发展。24.65%的受访者说,这对俄罗斯来说是场灾难,是伟大国家终结的开端。另一项列瓦达中心的调查显示,21%的受访者认为君主制终结是俄罗斯的灾难,13%的人则持正面看法。对于列宁,40%的俄罗斯人看法正面,20%的受访者态度负面。65岁的莫斯科市民尤利娅对苏联有着深厚的感情。她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正是十月革命,苏联才得以建立,她眷恋着苏联时期的社会进步和国家强盛。在她看来,“列宁是一位英雄”。“列宁非常勤奋,一天工作16个小时,有大量的哲学、政治学著作。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指挥了革命,之后在5年时间里推出新的经济政策并重建了国家,使经济很快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他是个了不起的领袖。”45岁的安东认为列宁是个天才。而36岁的摄影师叶甫盖尼则有不同看法,“十月革命的组织者有好的意愿——反抗资本家剥削,让工农群众当家作主。但这场革命开启了残酷的内战”。对于100年前的十月革命,也有年轻人表示没有兴趣。在莫斯科一家杂志社供职的娜塔莎今年30岁,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时间已经过去太久了……如今俄罗斯经济状况不佳,住房等各项开支都很高,她没有空去想那段年代久远的历史。“这二十多年来,关于十月革命的两种泾渭分明的看法,一直在公众视野里、学术界碰撞着。”俄罗斯科学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研究中心主任斯捷潘·苏拉卡实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1991年苏联解体后,自由派远离了苏联的意识形态,强调新的理念,并开始出现将十月革命称作“政变或犯罪”的声音。然而,有着社会主义情结的老苏联人始终认为,十月革命不仅让苏联这个世界上首个社会主义国家应运而生,而且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影响,“迫使这些国家为民众改善福利”。“我们生活在历史精神分裂症之中”,《纽约时报》援引俄罗斯退休将军、历史学家列昂尼德·雷舍特尼克夫的话说。这名将军曾在一次论坛上讲述道,有一次他试图向孙女解释,为何俄城市叶卡捷琳堡既有一座供奉沙皇并将其家人奉为圣徒的教堂,还有一座纪念据认为开枪将前者射杀的当地布尔什维克指挥员的纪念碑。  3.普京的态度随着时代更迭,俄罗斯政府庆祝十月革命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苏联时期的每年11月7日,红场上会举行盛大的“十月革命胜利日”阅兵,1990年举行了最后一场。苏联解体后,俄官方不再庆祝,将这天定为休息日。1996年,俄前总统叶利钦将这天定为“和谐和解日”。2005年,普京签署法律将11月7日恢复为十月革命日,但这天不再是公休日。在这一天举行的红场阅兵,是为了纪念1941年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红军在接受检阅后直接开拔前线的那场传奇的红场阅兵。如今,俄罗斯政界不同党派对1917年的看法截然不同。俄罗斯共产党认为,如果没有布尔什维克掌权,俄罗斯可能已经不复存在。俄共杜马议员瓦列里拉什金曾提出议案,为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应将列宁的头像印在卢布硬币上以缅怀这位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与之相反,俄罗斯自由民主党的立场较为负面,该党成员列别杰夫认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在1917年被摧毁”。俄罗斯自由民主党主席日里诺夫斯基一直支持将列宁遗体从红场的列宁墓中移走。“这是一个用于庆祝隆重事件、节日和阅兵的广场。而列宁摧毁了沙俄时期所有最好的东西。正是他开启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态度是外界最关心的。去年12月1日,普京在国情咨文讲话中提到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100周年纪念时表示,过去一个世纪期间,俄罗斯经历了太多动荡。2017年,整个俄罗斯社会都需要对革命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进行一场坦率而深入的评价,“绝不允许将过去的分裂、愤恨、怨恨和冷酷拉入我们现在的生活”。2016年1月,普京在全俄人民阵线论坛上发表讲话时称,他仍保存着苏联共产党党员证, 而且他至今喜欢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然而在更早的2014年8月,普京在一个夏令营活动上与中学生讨论历史问题时表示,1917年俄内部政权发生剧烈晃动最终使得国家从内部崩溃。在中国学者看来,普京对于1917年革命的看法,表现出两面性。中国社科院俄罗斯问题专家吴恩远1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普京对包括十月革命在内的俄罗斯历史表示尊重。他认为,如果没有推翻沙皇政府,那么就打不赢卫国战争,二战期间打赢法西斯也是苏维埃政府的功劳,加上上世纪50年代消除了文盲,俄罗斯人、特别是工农群体生活得到改善,共产党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另一方面,普京认为十月革命中枪杀沙皇罗曼诺夫家族是不人道的;可以自由加入和退出的苏联联邦体制是导致其解体的定时炸弹等。“普京希望消除过去的教训,所以他在说到纪念这些革命时强调团结和谐。”吴恩远说。一名在俄罗斯工作的媒体人对《环球时报》说,苏联解体后的十年间,俄罗斯学界经历过否定一切的历史虚无主义统领意识形态领域的时期。从普京执政开始,俄罗斯人开始再次审视重大历史事件。
“尽管一些人认为1917年令俄罗斯陷入浩劫,但其标志依然深深嵌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纽约时报》如是评价。无论如何,十月革命以及后来的苏联,与俄罗斯至今仍然依靠的军事实力、工业基础、社会保障体系等密切相关。而且在普京强国梦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喜欢那个他们不曾经历过的苏联。“近年来,俄罗斯民众对社会主义革命和苏联历史的兴趣在上升。100年前,社会阶层间的不平等催生了十月革命。苏联时期,医疗、教育、住房等社会福利很好。如今俄罗斯正面临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管理缺乏效率等问题,这些需要执政者来解决。历史上的教训值得今天借鉴。”俄罗斯科学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研究中心主任斯捷潘·苏拉卡实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环球时报驻俄罗斯记者 曲颂 汪嘉波 水六 环球时报记者 李萌 丁雨晴 柳玉鹏)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更多精彩,请登录环球网
责任编辑:仝贺_NN495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纪念十月革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