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学佛之人对于路见不平一声吼搞笑版怎么看

人形六道众生相
&&首推于&16.06.03
浏览(91)|回应(0)
世人造业,有身口意三种途径,最后都落实到心法上。依汉传佛教的解释,在第八识中熏染出善恶无记等异熟种子。造业为因,熏染过程属于心法,异熟种子的成熟也落实在心法上。  三界众生唯在心相上有所差别,而与众生是否有色身或有什么样的色身并无关系。由于笔者自己的修证功夫很差,不知道这个说法是否恰当,请道友们讨论。  就以具有人类身体的众生为例,笔者收集到了许多六道轮回的证据。  饿鬼“口小肚子大”,永远吃不饱,什么好的东西吃到嘴里都成为肮脏下劣之物。活脱脱地就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物欲无限膨胀,又无因果正见,“见了好东西,什么都想要”的“永远的攀登者”的形象!崇尚“竞争”,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却总是失望,惶惶不可终日。人生除了发财还是发财。发了财的是“多财鬼”,倒霉的是“少财鬼”。这不正是贪欲旺盛,又无因果正见的果报吗?  畜生无世间智慧,放纵情欲,并将其视之为“人性”。追求感官刺激达到了愚蠢且不择手段的地步:卖淫、嫖娼、吸毒、纵欲。。。哪样不是损人不利己的愚痴的勾当?!不受教化,一读书就头疼,缺乏自制力和理解力。真是一副现代社会的“众生图”啊!如佛陀本生经中的幡然醒悟的国王对鹿王(佛陀前生)说的偈语那样:“汝是鹿头人,我是人头鹿!”  地狱人比上述两种恶道人智慧更低,更惨。被自己的无限膨胀的欲望烧灼得片刻不得安宁,付出了比他人多十倍、百倍的努力,却总是事与愿违,只能增加自己的痛苦和绝望,并不能给自己的生活条件带来一丝一毫的改善。恰似“铁床铜柱”的譬喻,又如西方神话中的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最要命的是因为智力微薄,根本听不懂善法,更无缘与善法相应。只能毫无希望地随波逐流听天由命。这个业报难道不可怕吗?!人生已经全然失去了目标,失去了希望,失去了任何对幸福的期盼和对善恶的认识,就是地狱中最可怕的无间地狱的心相:没有一刻的心相可能与善法相应,纯种恶因,只能得到万劫千生受苦受难的果报,一直要到八识田中有善异熟成熟且要有闻善法的因缘方才有解脱的希望!——如大迦旃延尊者向贫苦轻生的老婆婆买“贫穷”的因缘一般。诽谤佛法的人们小心了!千万不要自绝于善道啊!  阿修罗虽有些道德观念,也有相当的自制力,但是嗔恨心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水浒传》中的李逵、武松一类人物就是阿修罗的典型代表:既有“路见不平一声吼”,锄暴安良的善行;又有“老大斧头排头砍将去”,“血溅鸳鸯楼”的凶残。此类人物多有英雄豪气,古往今来各个民族中出现的世俗英雄多摄于此类——如秦皇、汉武、诸葛亮、唐宗、宋祖,武则天之流。此类人物多崇尚暴力,权欲极重,不甘人下,凡事总要想尽办法压人一头,不然就不舒服——女士们小心了!可别认为“刀子嘴豆腐心”,“泼辣能干”,“从不吃亏服软”是什么优良品质哦?!此类人物多为史诗中的英雄,众人畏惧之强腕人物,以暴易暴,不行王化。经常为小集团的利益充当和平的破坏者——如传说中的阿修罗常与帝释争权夺利,某些宗教战争的发起者实际上也属于此类。  佛经中所说的“人”,实际上指的是有道德、有修养的文明人。遵循世间的道德规范,抑恶扬善,严守狭义或广义的五戒——这是世间善法的共法。东方文明如儒家,西方文明如基督教,印度传统文化如印度教都谨守类似的戒条。各个文明社会的所谓“道德修养”实际上大体上都是教人们做一个“好人”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严守五戒即种人道之因,将来可得人道之果,做一个世间的善人。唯因人道众生智慧尚不圆满,无法窥破宇宙人生的真相,仍旧摆脱不了“人性”的束缚,古人有言曰:“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随欲流转的现象依然无法避免。善因带来的幸福觉受和恶因带来的烦恼交织于心,自然易于生起追求幸福的增上缘。有些人说“人道”最利于修行,也有一些道理。  人中的“欲界天”,是那些已经部分地体会到了宇宙人生的规律的人。物欲淡薄,对外界变化随遇而安,唯求心安。正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仍旧不改其乐;又如庄子“曳尾于涂中”,与天地共沉浮。只是还不能彻底摆脱物欲的诱惑,最多只能做到“我无欲心,同世行事。于行事交,了然超越”而已。而且由于这些人自认为已经超越了世间的烦恼,生大我慢心,不易接受佛法。佛经中将“长寿天”称为“八难”之一不无道理。《四十二章经》中有言:“富贵学道难”。传说中的释提桓因每次佛陀说法必到,每次都欢喜奉行,但是一回到天宫就什么都忘了。此境界是佛教行者必须越过的一大难关——佛陀成道时前来捣乱的波旬魔王就是“他化自在天”的天主,他的修行可也到了“我无欲心,同世行事。于行事交,了然超越”的地步呢(见《首楞严经》)!听起来够高明的了吧?!别以为波旬魔王是什么“青面獠牙”,“面目可憎”的吓人的魔鬼啊!这个魔王在不知正法的人看来还挺了不起的呢——至少许多学佛的人还把这种境界当作解脱者的境界呢!  人中的“色界天”是那些已经证得色界禅定,暂时地拔除了欲界的烦恼的修行人。佛教徒和外道里都有这种人。“无色界天”人则是那些通过禅定进入纯精神的所谓“灵界”的人,虔诚的宗教信徒中有一些也能在祈祷中偶然进入此境界。许多思想家也有类似的体验。这两种天界都能使得行者暂时远离世间的烦恼,求得精神上的升华,止于善境。但是却无法最后断除烦恼的根本,亦无出世正见。一旦八识田中恶道的异熟成熟,无正见护摄心念,必定退转,依然难免轮回。来源:光明佛坛禅语
(以上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如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点击
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退出以后,该精选社将不会显示在您的首页
您发布的内容超过140字了,试试投稿功能吧
您发布的不能超过500字了!
您发布的内容已经超过500字了,您只能使用投稿功能发布
别忘了点击发布哦!
发布成功!
成功发布到审核区!
你为什么要举报此投稿?
举报说明:(可选)
成为小编才能给社长推荐哦!
我要当小编
举报成功!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您还没有认证为原创作者
若您先提交此文章,稍后认证,我们会将其自动添加到您的原创
先投稿稍后认证信佛十年,我终于不再信佛教
楼主:临济大慧 时间: 17:58:24 @贪官污吏知多少 47楼
17:39:15愚痴的楼主,以前是愚信就是全盘否定,你以为你真的了解佛教了吗?你如果在路边店买瓶茅台酒回家喝后发现是假酒,你就认为世上根本就没有真正的茅台酒?愚痴人啊!-----------------------------你耐心看,我反对的是佛教,不是佛学,我没有全盘否定。如果你有兴趣,听我慢慢说吧。谢谢关注!----------------只有佛法,哪来什么佛学?
你信或者不信,虚空就在那里,佛国就在那里,不生不灭。你善或者不善,自性就在那里,法身就在那里,不垢不净。你爱或者不爱,因果就在那里,报应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楼主:临济大慧 时间: 18:02:30 @贪官污吏知多少 53楼
17:55:40如果佛教是假的,释迦牟尼把他的儿子罗睺罗骗入佛教?如果佛教是假的,释迦牟尼把他的养母摩诃波阇波提骗入佛教?如果佛教是假的,释迦牟尼作为王子出身他骗人图什么?图名?图利?-----------------------------释迦牟尼就是一个天生悲观的哲学家,他认为他从他的悲观教义中获得了解脱。至于他让他儿子和养母入教,不希奇,法lun功的李教主也让自己全家入教呢,还打算把掌教的位置传给女儿。-----------------------李的老婆孩子信轮功?李为了钱骗人信轮功,骗钱之后,全家人移居美国住进高楼享清福。而释迦牟尼的儿子和养母却是由皇宫里出来风餐露宿去乞讨,一样吗?
楼主:临济大慧 时间: 18:02:30 @贪官污吏知多少 53楼
17:55:40如果佛教是假的,释迦牟尼把他的儿子罗睺罗骗入佛教?如果佛教是假的,释迦牟尼把他的养母摩诃波阇波提骗入佛教?如果佛教是假的,释迦牟尼作为王子出身他骗人图什么?图名?图利?-----------------------------释迦牟尼就是一个天生悲观的哲学家,他认为他从他的悲观教义中获得了解脱。至于他让他儿子和养母入教,不希奇,法lun功的李教主也让自己全家入教呢,还打算把掌教的位置传给女儿。-----------------猪脑子!
毛泽东说: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根据群众的觉悟程度,去启发和提高群众的觉悟,在群众出于内心自愿的原则之下,帮助群众逐步地组织起来,逐步地层开为当时当地内外环境所许可的一切必要的斗争。《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楼主:临济大慧 时间: 18:02:30 @贪官污吏知多少 53楼
17:55:40如果佛教是假的,释迦牟尼把他的儿子罗睺罗骗入佛教?如果佛教是假的,释迦牟尼把他的养母摩诃波阇波提骗入佛教?如果佛教是假的,释迦牟尼作为王子出身他骗人图什么?图名?图利?-----------------------------释迦牟尼就是一个天生悲观的哲学家,他认为他从他的悲观教义中获得了解脱。-----------------动动你的猪脑子再来发帖。
楼主:临济大慧 时间: 18:02:30@贪官污吏知多少
17:55:40如果佛教是假的,释迦牟尼把他的儿子罗睺罗骗入佛教?如果佛教是假的,释迦牟尼把他的养母摩诃波阇波提骗入佛教?如果佛教是假的,释迦牟尼作为王子出身他骗人图什么?图名?图利?-----------------------------释迦牟尼就是一个天生悲观的哲学家,他认为他从他的悲观教义中获得了解脱。至于他让他儿子和养母入教,不希奇,法lun功的李教主也让自己全家入教呢,还打算把掌教的位置传给女儿。-----------------@贪官污吏知多少 65楼
18:14:20猪脑子!-----------------------------你骂我,我也不恼怒。我觉得你和那些佛棍不一样,可能有真东西,多向你请教!
学佛行人四大皆空,无求无著.楼主急功近利,建议入档做官,定能名利双收,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明代的大儒,根本瞧不起袁了凡。黄宗羲说袁了凡是“和鬼神做交易。”
袁了凡 “和鬼神做交易。”
改了命运,
你说你也做了很多花钱的事情,怎么没有命运上的更改? 还是你的方法和心态有问题。袁了凡做善事是个表象,从袁了凡的叙述中他还有个秘而不宣的修心法门才是关键。六祖慧能和神秀都拜五祖为师,为什么只有六组得秘法,而且传法还要在半夜以袈裟防护?
佛法不是佛教更不是佛学。知识是世俗的聪明不是智慧。
儒、道、释三教渊源同一体。妄生分别障碍自己。要理解这些看你是否有机缘遇到教外别传的法。
从你学佛的经历看,你都是在学知识,法还没有入门。
某日出去踏雪,路遇一信基督的,转身看见一信佛的居士,交谈而过。按照我的理解是 :信基督说,我这辈子不行 我信基督指望下辈子发达,按楼主说法就是一放高利贷的。 信佛的很是有钱,按习总的说法是 商人最无耻,赚了那么多钱还造假。居士很富有多很钱,信佛是想让佛保佑他这一世的钱。在中国 大多数穷人信耶稣,大多数富人信大佛。一帮穷人悲观梦想下一辈幸福的人,富人是想抓住这辈子的荣华富贵的一帮人而站在佛主的面前
@兰栖 70楼
18:23:40明代的大儒,根本瞧不起袁了凡。黄宗羲说袁了凡是“和鬼神做交易。” 袁了凡 “和鬼神做交易。” 改了命运, 你说你也做了很多花钱的事情,怎么没有命运上的更改? 还是你的方法和心态有问题。袁了凡做善事是个表象,从袁了凡的叙述中他还有个秘而不宣的修心法门才是关键。六祖慧能和神秀都拜五祖为师,为什么只有六组得秘法,而且传法还要在半夜以袈裟防护? 佛法不是佛教更不是佛学。知识是世俗的聪明不是智......-----------------------------我从来没想过什么改命运,我现在混得也不差,我更不是贪得无厌的人,要求什么大的利益。我说袁了凡,只是说明佛教福报观的庸俗和贪鄙,儒家的行善观就很大气和正义,君子正其义不谋其利。我学佛过程中不断比较佛儒两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儒高于佛,不仅高出一点点,而是天壤之别。
法即非法,佛陀说法四十九年,不曾说过一个字,若有所说,即是谤法。
回复第63楼(作者:@咩咩它爹 于
18:13)你信或者不信,虚空就在那里,佛国就在那里,不生不灭。你善或者不善,自性就在那里,法身就在那里,不……==========一针见血啊!不管你信与不信,都是前七识在作用,真心湛然不动!不管你信不信,"你"都与万法不相应!不是你信与不信,那个都不是真正的"你".不管你信不信,佛不是你能以思维心所能度量的!不管你信不信,而是看你放下放不下!不是你信不信,而是看你转过转不过!
回复第70楼(作者:@兰栖 于
18:23)明代的大儒,根本瞧不起袁了凡。黄宗羲说袁了凡是“和鬼神做交易。”
袁了……==========楼主啃了西瓜皮就认为自己尝到了西瓜的滋味!
18:23:40明代的大儒,根本瞧不起袁了凡。黄宗羲说袁了凡是“和鬼神做交易。” 袁了凡 “和鬼神做交易。” 改了命运, 你说你也做了很多花钱的事情,怎么没有命运上的更改? 还是你的方法和心态有问题。袁了凡做善事是个表象,从袁了凡的叙述中他还有个秘而不宣的修心法门才是关键。六祖慧能和神秀都拜五祖为师,为什么只有六组得秘法,而且传法还要在半夜以袈裟防护? 佛法不是佛教更不是佛学。知识是世俗的聪明不是智......-----------------------------@临济大慧 73楼
18:30:59我从来没想过什么改命运,我现在混得也不差,我更不是贪得无厌的人,要求什么大的利益。我说袁了凡,只是说明佛教福报观的庸俗和贪鄙,儒家的行善观就很大气和正义,君子正其义不谋其利。我学佛过程中不断比较佛儒两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儒高于佛,不仅高出一点点,而是天壤之别。-----------------------------佛教流传下来的文字(不是法)浩如烟海,但是其宗旨就是一句“让众生了解佛之见。”,这个佛不是指释迦牟尼而是指你自己。你自己的本质就是佛,你要了解你自己。我们并不是那么碌碌无为的人。这个对自己的认识过程不是积累世俗的知识和财富,当你实证了自己本源的伟大,你就会觉得知识和财富如粪土,有就用,没有也不会强求,也许那时你就成了一个正常的疯子。
祝愿楼主早日从儒学中得到真谛,超凡入圣。到那时也许你觉得儒、佛都没有了,有的只是喜乐。
楼主:临济大慧 时间: 18:19:58 楼主:临济大慧 时间: 18:02:30@贪官污吏知多少 53楼
17:55:40如果佛教是假的,释迦牟尼把他的儿子罗睺罗骗入佛教?如果佛教是假的,释迦牟尼把他的养母摩诃波阇波提骗入佛教?如果佛教是假的,释迦牟尼作为王子出身他骗人图什么?图名?图利?-----------------------------释迦牟尼就是一个天生悲观的哲学家,他认为他从他的悲观教义中获得了解脱。至于他让他儿子和养母入教,不希奇,法lun功的李教主也让自己全家入教呢,还打算把掌教的位置传给女儿。-----------------@贪官污吏知多少 65楼
18:14:20猪脑子!-----------------------------你骂我,我也不恼怒。我觉得你和那些佛棍不一样,可能有真东西,多向你请教!---------------------之所以骂你,是看你太糊涂。你以前盲目信佛教就属于愚痴,现在还没弄明白佛教是怎么回事就全盘否定,这是不可取的。中华第一神童宁伯就是佛教徒,他就不是盲目信佛教,他是先研究,然后知道了什么才是佛教之后彩信佛。金庸金大侠也是先研究之后才信的佛教。越是有文化的人越不轻易否定佛教。对待佛教,不要轻易相信,也不要轻易否定。佛教自佛涅槃之后已流传了2500多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异,今日中国的的佛法已基本不是佛法。
作者:inHorizon 来自:UC浏览器 时间: 18:33:15 法即非法,佛陀说法四十九年,不曾说过一个字,若有所说,即是谤法。-----------------又一个不懂佛教的人。
作者:北京猫大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 时间: 15:04:56 呵你才醒悟过来?人人都是佛----------------我可不是佛,真的不是。
我一直有个问题,得不到解答。假如全国人都念佛都当和尚,都需要供养,那么谁来耕作?谁来制造?谁来管理?......所以我觉得和尚是一种个别人生活的方式而已。不知对不对?
大家还在看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this.p={b:2,s:1,a:false};
{if !defined('ml')||!ml.length} 专辑 ${an|escape} 没有音乐! {else} {list ml as x}{/list} {/if}
{if !defined('ll')||!ll.length} 网易博客音乐盒 {else} {list ll as x}${x.v|default:'&'}{/list} {/if}
{if !defined('al')||!al.length} 没有专辑! {else} {list al as x}{/list} {/if}
评论列表加载中...
this.p={b:2,bn:5,bt:5,pn:5,pt:5};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3、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4、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5、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6、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7、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8、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1 心里有座坟,葬着未亡人。  2 要么忍,要么残忍。   3 下辈子我要做你的一颗牙,至少,我难受,你也会疼。    4 心不动,则不痛。   5 我才发现,吸引住男人的办法就是让他一直得不到;吸引女人的办法正好相反,就是让她一直满足。    6 你会流泪,并不代表真的慈悲。我会微笑,并不代表一切都好。 7 理想老公的条件:一.带的出去,二.带的回来。    8 曾经爱过你的人,前世一定和你有缘,不要语言虐待。如果他今生真的负你了,那是因为你前生负他,红尘轮回,无需计较。
1.无理取闹,必有所图! 2.幸福是个比较级,要有东西垫底才感觉得 3.一句“拿着”胜过两句“我会给你的 4.问候不一定郑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 5.做与不做的最大区别是:后者拥有对前者的评 6.当男人遇见女人,从此只有纪念日,没有独立日。 7.闭上眼睛,我看到了我的前途...... 8.路见不平一声吼,吼完继续往前走。 9.当裤子失去皮带,才懂得什麽叫做依赖。 10.人生有时就像电脑,说死机就死机,没得商量。 11.海阔凭鱼跃,破鼓任人捶。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问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人,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耐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写到黛玉值秋分时节又犯了咳嗽病,一天比一天重。一日傍晚,突然变天,渐渐昏黑,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黛玉凄凄凉凉地拿起一本《乐府杂稿》来读,看了其中《秋闺怨》、《别离怨》之类的诗,不觉心有所感,于是摹拟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格调写成《代别离》(代为拟作之意)一首,名之为《秋窗风雨夕》。
&&&&&&&&&&&&&&&&这个假期不期然的将近尾声了,回想和女儿这一假期的种种,哎,除了工作,给孩子的关怀真是太少了,女儿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 &&&&&&&&&&&&&&& 一个十字绣,暴露了孩子在困难面前的焦躁,而不是沉静的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不管我怎样的温存的隐忍她的焦躁,她还是收敛不了她的这一任性的急躁。她随着她的理解绣,然后再拆,几次下来,她发怒的把图集撕碎,大哭不止,迁怒别人。看着她这模样,我沉默地用眼睛盯着她。我的眼神告诉她,做什么事,特别是自
我要留言 & &
& 留言列表加载中...
this.p={b:2,nv:false,cn:5,ct:5};
& 破掉的不是形式,而是固有的思维方式,成就的蝶也不是寻求新的生长点,而是让自己的心灵更加快乐 . &
最后登录加载中...
this.p={b:2,ua:43, ub:'http://img.bimg.126.net/photo/l_mCXKfgKw8bjF8X_ytlZw==/277733.jpg',us:'她', friendstatus:'none',followstatus:'unFollow',hmcon:'0',aShowT:'1',guideId:6};
积分 ${data.totalScore} 分,距离下一等级还有 ${data.nextGradeNeedScore}分
心情随笔列表加载中...
this.p={b:2,n:5,r:'/jhx/blog/#m=1&c=',mset:'000',mcon:'',srk:-100};
{if defined('fl')&&fl.length>0} {list fl as x}
${x.content|xescape:x.id,x.moveFrom} ${x.publishTime|xtime}
{if x.moveFrom&&x.moveFrom=='wap'} && {/if} {if x.moveFrom&&x.moveFrom=='mobile'} && {/if}
{/list} {else} 暂无心情随笔记录! {/if}
& & & & & &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list} {/list}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 {/if}帐号:密码:下次自动登录{url:/nForum/slist.json?uid=guest&root=list-section}{url:/nForum/nlist.json?uid=guest&root=list-section}
贴数:2&分页:假行僧发信人: perl (假行僧), 信区: Buddha
标&&题: Re: 学佛之人对于路见不平一声吼怎么看?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Mar&&7 19:30:09 2012), 站内 && 三宝能给出什么答案?
【 在 secondlife (执著)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宝是一切善法的本源。
&&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211.102.158.*]
假行僧发信人: perl (假行僧), 信区: Buddha
标&&题: Re: 学佛之人对于路见不平一声吼怎么看?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Mar&&8 23:37:31 2012), 站内 && 皈依的人中糊涂的恐怕还是大多数吧,仅凭皈依怎能获得答案?
【 在 fanyin (晓笛)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宝是用来皈依的
: 皈依了就有了答案了
&&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211.102.158.*]
文章数:2&分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路见不平一声吼 小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