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军人和保镖合体就是所有非退伍军人和保镖合体职业的人花钱请的保镖,我这样理解对吗?

军人待遇高得离谱?看完很心疼我们最可爱的人 : 经理人分享
军人待遇高得离谱?看完很心疼我们最可爱的人
▲试着用指尖读懂军人的世界
「慰问军队」有何实际意义和必要性?
作者|Wei William 首发|知乎 已获作者授权
社交平台知乎上有人提问:「慰问军队」有何实际意义和必要性?对此,作者Wei William用大白话作了最简单、直白却又非常精彩的答复。读完,甚是心疼我们最可爱的人,故推送此文!
这个问题,需要剥离表面现象看本质。慰问军队,其实涉及一个对军队的定位问题。慰问军队,实际上是对军人这个“职业”的一种带有社会性色彩的补偿。
这话有点绕,说明白点,那就是军人这个角色,长期处于待遇和工作强度严重脱节的状态。而处于种种原因,这部分待遇还无法得到弥补,所以作为补偿,军人理应受到整个社会的更多优待。
所谓慰问,是这个优待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优待,在中国还包括其他一系列优先权。比如购票优先,购票半价,以及诸如就医时有优先窗口,排队时可以走快速通道等。这一系列,都是军人这一角色在中国所享有的“社会性福利”。知乎上有过很多诸如“军人优先凭什么”一类的问题。社会上也不乏对军人特殊地位的质疑,认为其违背“职业平等”“人权平等”等现代社会公认的基本价值观。而“职业军人”概念的兴起,又加强了社会上对这一现状的质疑,出现“军人不过就是个职业,跟办公楼里敲键盘的,办公楼外擦玻璃的,办公楼下扫大街的,办公楼顶装空调的没有区别。所以军人这个职业,不应该享有这些优先的待遇”这种论调也就不足为奇了。回应这一质疑,首先要从军人的职业属性入手。广义的职业军人由来已久,从古罗马时代的脱离农田,按月领取军饷的soldarius,到中国战国时代坐拥御赐田亩无需上交赋税的魏武卒,都可以笼统视为职业军人。
现代社会,志愿役被一定程度上等同于职业军人,而与此相对的就是义务役。中国现阶段的国防基本上全部依靠志愿役,这种情况在世界范围内是很少的,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强制兵役制,中国人有权利选择当兵或不当兵,是因为中国有足够的人志愿从军,而不是因为你理应有选择的权利。从这一点上,PLA大致上符合现代意义上的职业军人定义。职业军人还有另一种解释,那就是将其国家属性剥离,简化为经济关系。这是自由主义者的常见思维。未见得错误,但是却极为片面。当下的世界,军人的“职业化”达到了人类文明以来的最高水平,但是依然没有一个国家的军队能将军人的“职业化”纯粹简化为经济关系。原因也不难想:待遇。我之前说到出于种种原因,军人欠缺的那部分待遇无法得到补偿。那么我指的是什么呢?
答:按照完全市场化的劳务薪酬定价机制,没有一个国家,付得起军人作为一个纯经济性职业所应得的“工资”。我们不谈什么高深的经济学理论,只用朴素的日常逻辑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1、送快递的小哥的工作有什么技术含量?凭什么能拿过万的月薪?
2、广告公司的小白领文书学历比快递小哥高多了,凭什么只能拿三四千的工资?
3、开挖掘机的师傅连普通话都说不标准,工资为什么能赶得上三个小白领?
4、我隔壁的刘老大比那些私人保镖功夫厉害多了,凭什么那些保镖的月薪能甩他一条街?大家想都不用想,每个人都能脱口而出:
1、快递员辛苦,工作没日没夜,没有规律,虽然低技术但是高强度。高薪不亏!
2、文书虽然学历稍高,但是工作强度低,朝九晚五,压力很小。低薪不亏!
3、挖掘机师傅虽然只上过技校,但是挖掘机驾驶技能较为稀缺,属于小众专业技能。高薪不亏!
4、功夫再好不当保镖就没有危险,当了保镖就要面对潜在的人身威胁甚至生命危险。高薪不亏!能回答的出这四个问题,我们就很清楚这四个职业代表了完全自由的市场化经济体里,对于职业薪酬的制定机制。上面提到的四个职业,分别代表了“无规律高强度” “有规律低强度” “小众专业技能” “潜在人身危险”这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职业的薪酬标准。把这个规律套用在军人这个职业上呢?
你会发现军人这个职业符合高薪职业的几乎所有特征,工作无规律(紧急拉练,随叫随到的待命状态,节假日过年都不休息),高强度(逼近身体极限的训练和作战,训练中容易受伤),小众专业技能(陆军步兵的枪械使用技能,海空军兵种的装备操控技能),潜在人身危险(救灾时要投入灾区,作战部队的作战处突风险和演习死亡指标,消防部队的用兵千日)。
一般的高薪职业只符合以上的一个到两个要素,而军人是少见的同时符合这四个要素的职业。这种职业,你敢用市场化的经济思路来指定“工资”吗?你算得出来吗?你付得起吗?你可知道在一个劳务市场里,仅仅一条“无周末,无节假日”能让一个老板多付多少钱才能招到人吗?如果再加上“随叫随到”“全年无休”“过年加班”“跟社会隔离“不能随便使用网络”,“长期跟家庭分隔”“工作期间恋爱受限”呢?
普通的职业,在雇佣方和受雇方的价格博弈里,始终能通过提高薪酬补偿损失来达到最终的平衡。军人的职业特点,把这个市场经济原则下的博弈规则直接掀翻。让双方始终找不到那个最终的平衡点。倘若用劳务市场的风险溢价和自由溢价对薪酬的补偿原理,军人符合市场规律的“工资”,是任何一个“老板”所不能承受的。这就导致,军人必然一定程度上吃亏。自从2014年军人工资大幅调整后,以陆军为例,少尉排长月薪约3000元,校官则大致为元。“工资的水平主要跟职务和军衔挂钩,不会根据军种的不同而不同,不过可能有一些军种有特殊的津贴和补助,会体现差距。(时间问题,可能变化极大,据说有的地方标准要比这个高)少尉排长和校官属于军官,而工作强度最大,负担风险最多,全年无节假日的基层士兵。按照我们上面谈过的薪酬要素,付给个八千到一万,高级士官,月薪付个一两万,不算过分吧。
什么?你嫌贵?那咱们换个说法,你是一个老板,要到劳务市场招聘一个保安,全年无休,随叫随到,给你当保安期间不能谈恋爱,不能随便用手机,没有所谓的下班时间,休息期间也不能随便出你的宅子,除非你让他出去跑腿,过年期间不能回家,要替你看房子。你试试看几千块的月薪能不能招到人?这个保安,就是军人生活的一个概括,你把军人当一般职业?你骗谁呢?
这种工作要求,在劳务市场里,月薪绝对1w起。快递小哥都能达到这个标准,军人可不比快递小哥轻松,全军都按照这个标准呢?你付得起吗?恐怕军费再翻两倍也付不起。有没有符合自由主义者心里的,那种完全按照市场化规律的职业军人呢?有,那就是雇佣兵。这是把军人的国家属性剥离,只留下经济关系的职业。雇佣兵的薪酬是符合市场经济原理的,最普通的雇佣兵年薪都超过三十万人民币,黑水公司的顶级雇佣兵,日薪就超过七千块人民币。
很高吗?想想他们做的事情和负担的风险,就不觉得高。这才是真正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职业军人。同时,由于纯粹出于经济利益交换而缔结服务关系,雇佣兵的忠诚度一直很成问题。既然你是为了挣钱来的,那我给你更高的价码,是不是可以直接让你反水?这就是劳务市场中的“跳槽”嘛,很理所应当的市场经济行为。然而,你让一个现役跳槽试试?所以,军人,无论你再强调他是个职业,跟你的职业没有区别,你还是在自欺欺人。你们到底还是有区别的,你的职业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但是再职业化的军人,其薪酬也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这就是军人这个职业跟其他所有职业最大的不同。你觉得你的职业跟军人平等?骗谁呢?再过一百年,你跟军人依然不是一个层次的职业。除非你愿意用责任感阉割你的工资,仅凭看不见摸不着的荣誉感去做军人的工作。做不到?那就对了,因为你的职业只是一种跟雇佣方的经济关系。而军人不是。军队留人,一开始靠的就不是薪酬,真是纯靠薪酬的话,恐怕留不住几个人。付不起,所以军人的工资不叫工资,叫“军饷”。他是类似于工资而又不是工资的东西,他的含义就是,我付不起你们军人作为一个“职业”的工资,你得到的这点钱只作为“国家不会让你白干”的表达。而欠你的,就让整个社会来还吧,社会不会还你钱,但是会给予你地位,荣誉,以及在各个场合的尊重,各种事务的优先权,就是对于军人,这个理应是极高薪酬却不得不接受相对低微收入的“职业”的“社会性补偿”。可是,就连这点基本的尊重和认可,居然也有人不愿给?你何德何能啊?你若真的把军人当普通职业看,那么你永远欠他的!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
畅阅·猜你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退伍军人保镖培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