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距离以色列多远的罗基琳到玛哈念有多远的距离

[转载]:雅歌山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给基督徒领袖的三个问题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给基督徒领袖的三个问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转载]:雅歌山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户筛破坏亚希多弗的计谋
17、亚希多弗又对押沙龙说:“求你准我挑选一万二千人,今夜我就起身追赶大卫。趁他疲乏手软,我忽然追上他,使他惊惶。跟随他的民,必都逃跑,我就单杀王一人,使众民都归顺你。你所寻找的人既然死了,众民就如已经归顺你。这样,也都平安无事了。”押沙龙和以色列的长老都以这话为美。
押沙龙说:“要召亚基人户筛来,我们也要听他怎样说。”户筛到了押沙龙面前,押沙龙向他说:“亚希多弗是如此如此说的,我们照着他的话行可以不可以?若不可,你就说吧!”户筛对押沙龙说:“亚希多弗这次所定的谋不善。”户筛又说:“你知道你父亲和跟随他的人都是勇士,现在他们心里恼怒,如同田野丢崽子的母熊一般;而且你父亲是个战士,必不和民一同住宿。他现今或藏在坑中,或在别处,若有人首先被杀了。虽有人胆大如狮子,他的心也必消化。因为以色列人都知道你父亲是英雄,跟随他的人,也都是勇士。依我之计,不如将以色列众人,从但直到别是巴,如同海边的沙那样多,聚集到你这里来,你也亲自率领他们出战。这样,我们在何处遇见他,就下到他那里,如同露水下在地上一般,连他带跟随他的人,一个也不留下。他若进了哪一座城,以色列众人,必带绳子去,将那城拉到河里,甚至连一块小石头都不剩下。”押沙龙和以色列众人说:“亚基人户筛的计谋,比亚希多弗的计谋更好。”这是因耶和华定意破坏亚希多弗的良谋,为要降祸与押沙龙。
大卫闻讯后逃脱
户筛对祭司撒督和亚比亚他说:“亚希多弗为押沙龙和以色列的长老所定的计谋是如此如此;我所定的计谋是如此如此。现在你们要急速打发人去,告诉大卫说:‘今夜不可住在旷野的渡口,务要过河。免得王和跟随他的人都被吞灭。’”
那时,约拿单和亚希玛斯在隐罗结那里等候,不敢进城,恐怕被人看见。有一个使女出来,将这话告诉他们,他们就去报信给大卫王。然而有一个童子看见他们,就去告诉押沙龙。他们急忙跑到巴户琳某人的家里。那人院中有一口井,他们就下到井里。那家的妇人用盖盖上井口,又在上头铺上碎麦,事就没有泄露。押沙龙的仆人来到那家,问妇人说:“亚希斯和约拿单在哪里?”妇人说:“他们过了河了。”
仆人找他们,找不着,就回耶路撒冷去了。他们走后,二人从井里上来,去告诉大卫说:“亚希多弗如此如此定计害你,你们务要起来,快快过河。”于是大卫和跟随他的人都起来过约但河。到了天亮,无一人不过约旦河的。亚希多弗见不依从他的计谋,就备上驴归回本城,到了家,留下遗言,便吊死了,葬在他父亲的坟墓里。
大卫到了玛哈念,押沙龙和跟随他的以色列人也都过了约旦河。押沙龙立亚玛撒作元帅代理约押,亚玛撒是以实玛利人以特拉的儿子;以特拉曾与拿辖的女儿亚比该亲近;这亚比该与约押的母亲洗鲁雅是姐妹。押沙龙和以色列人都安营在基列地。
大卫到了玛哈念,亚扪族的拉巴人拿辖的儿子朔比,罗底巴人亚米利的儿子玛吉,基列的罗基琳人巴西莱,带着被、褥、盆、碗、瓦器、小麦、大麦、麦面、炒谷、豆子、红豆、炒豆、蜂蜜、奶油、绵羊、奶饼供给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吃。他们说:“民在旷野,必饥渴困乏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犹大人对大卫的呼吁,作了积极热烈的响应,同心合意;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大卫一行人从玛哈念动身,来到;三、返回耶路撒冷(16-39);“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是古今不变之理;1.示每(16-23);a.率众迎接,俯伏请罪(16-20);示每曾以恶语咒骂,并以行动侮辱大卫;?示每是个投机份子,他以自己的利益为重,迎接大卫;b.国王慈怜,饶恕其过(21-23);亚比
犹大人对大卫的呼吁,作了积极热烈的响应,同心合意打发人去见王,请王和一切臣仆回来。
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大卫一行人从玛哈念动身,来到约但河渡口,准备渡河,犹大众人来到吉甲迎接,欢迎国王归来。
三、返回耶路撒冷(16-39)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是古今不变之理。大卫回来,各人争相迎接,在欢迎的行列中,可看到人生百态,同时也看到大卫待人是智慧又有恩慈。在此我们看到四种不同的人:
1.示每(16-23)。
a.率众迎接,俯伏请罪(16-20)。
示每曾以恶语咒骂,并以行动侮辱大卫。现在,他听到叛乱已经平定,大卫安然回朝,不禁惊恐万分,立刻换一副嘴脸,率领一千便雅悯人来迎接,表示欢迎和支持大卫。并且俯伏在王面前,谦卑认罪,求王宽恕。
?示每是个投机份子,他以自己的利益为重,迎接大卫是要讨王喜悦,求王不究其过。弃绝和欢迎,辱骂和称赞,都出于他,这种骑墙派的小人,我们当引以为鉴。
b.国王慈怜,饶恕其过(21-23)。
亚比筛主张治死示每,但大卫认为神既然恩待他,使他平安归来,就应以慈怜为怀,不可在快乐的日子杀人,放他一命。
?大卫深知示每的虚假,他克制自己,没有将愤怒公开,不愿追究而饶他一命,乃为顾全大局。如果大卫处死示每,会因此而开罪便雅悯人,进而引起更多的人反对他,爆发另一次叛变。其实大卫并没有真正宽恕示每,我们从他的遗言可以得知(王上二8-9)。
2.洗巴(17)。
洗巴是个狡猾欺诈的伪君子,他曾诬告主人,用计夺取米非波设的家产(十六1-4)。现在也来奉承大卫,赶在米非波设之前,带着十五个儿子和二十个仆人来凑热闹,他们都过约但河来迎接王。
?在真相大白之后,大卫没有惩罚洗巴。大卫不想报复任何人,这是统治的原则,因为他需要更多人支持。
3.米非波设(24-30)。
米非波设是一位忠心善良的人,虽然瘸腿行动不便,也来迎接大卫。没有修脚,没有剃胡须,也没有洗衣服,他的外表显明极度的哀伤。他在王面前说明为何没有跟随大卫逃亡,听来似乎十分合理,也颇有说服力。但大卫并不完全相信,吩咐他与洗巴均分土地。
?米非波设有高尚的品德像他父亲约拿单一样,置个人荣辱得失于度外,任由王的安排。他觉得“我主我王既平平安安的回宫”,远比自己拥有物质财产重要得多,“任凭洗巴都取了,也可以”。
?大卫没有处分洗巴,吩咐把先前赏给洗巴的土地,改由与米非波设均分,这个作法并不公平,未免使人有些惊讶。大卫不再继续追问实情,恩待二人就算了,这样宽宏大量的处置,也是大卫的政治智慧。
4.巴西莱(31-39)。
年高德劭,八十高龄的老人巴西莱,也在欢迎的行列中,他是大卫患难之交。大卫逃亡在玛哈念时,拿食物供给王(十七27-28),如今大卫回朝,又亲自来送王过约但河,这位仁慈的老人,是神为大卫预备的帮助者。大卫感激巴西莱的恩情,邀他一同回耶路撒冷,要一生供养他。但巴西莱委婉谢绝大卫的美意,他看透人生,“仆人现在八十岁,还能尝出饮食的滋味,辨别美恶么!还能听男女歌唱么!”。巴西莱不求名利享受,只求终老家乡。他将他的儿子金罕交给大卫,请他提携栽培。大卫答应他的要求,亲吻祝福他,深深感谢他的厚谊。
?在本段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卫的领导才能,透过个人的精明处理,放眼更远的未来,敉平押沙龙的叛变后,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为他的国家带来新的稳定。
四、无谓之争(40-43)
王过河到了吉甲,金罕也跟他过去。犹大众民和以色列民的一半,也都送王过河(40)。以色列人和犹大人为迎接大卫先后顺序而争吵,小题大作,无事生非,这是后来王国分裂的伏笔。
1.以色列人抱怨犹大人为什么暗暗送王(41)。
提议要国王回京的是以色列人(9-10),可是犹大人先得到消息,全体参加欢迎的行列,没有通知以色列人知道,结果只来了一半以色列人(40下),因此以色列人不高兴了。
2.犹大人以强硬的话反驳(42-43)。
犹大人认为国王本来是他们支派的人,“因为王与我们是亲属”,自然他们有优先权。但以色列人强调“我们与王有十分的情分”,他们人数众多(共有十个支派),“在大卫身上,我们也比你们更有情分”。你来我往,双方争吵起来,犹大人的话比以色列人的话更硬。
?这种由来已久的争端,在所罗门王死后爆发,国家一分为二,即南方犹大,北方以色列。
五、参考资料
1.大富户巴西莱(十七27-29,十九31-39)
巴西莱是基列的罗基琳人,原是大富户。押沙龙叛变,大卫一行人逃难到玛哈念,巴西莱盛情款待;叛变敉平后,大卫一行人班师回朝,八十耄龄的耆者,也来到约但河边亲自送王过河。他可说是大卫的挚友,患难之交。
a.雪中送炭,盛情款待。
带来大批食物和日用品,供给逃难中的大卫一行人,他雪中送炭的义行,有如冬日的暖阳,春天的和风,使大卫一行人得安慰,倍感温馨。
b.慷慨解囊,毫无企图。
巴西莱慷慨解囊,盛情款待大卫和他的臣仆;当大卫要回耶路撒冷时,特地从罗基琳下来,送王过约但河。他不为名利,不为财富,没有任何私人企图,只是为国为王全力摆上,这种不求回报的情操和大爱,实在值得我们羡慕和学习。
c.看透人生,不求享受。
当大卫邀请他同上耶路撒冷时,在那里养老。他的回答是:“我在世的年日还能有多少??仆人现在八十岁,还能尝出饮食的滋味,辨别美恶么!还能听男女歌唱么!”。他明白世上的荣华有如过眼云烟,世事变幻无常,所渴望的只是“准我回去,好死在我本城,葬在我父母的墓旁”,回到自己的家乡,安享余年。他的人生观是“知足常乐”,值得效法。
d.差遣儿子,与王同行。
他对王说:“这里有王的仆人金罕,让他同我主我王过去,可以随意待他”。自己不求享受,只为儿子的前途着想,让儿子与王同行,去京城服事国王。大卫答应他的要求,金罕就与王同行。大卫在临终遗言,交代所罗门要厚待金罕(王上二7)。
2.王的仆人金罕(37)
金罕是巴西莱的儿子(王上二7),巴西莱称他是“王的仆人”,是一种谦虚的称呼。不但大卫恩待金罕,也交代所罗门恩待金罕。在伯利恒近郊有一“金罕寓”(耶四一17),可能是大卫赐给金罕定居之地。
示巴叛变(廿1-26)
上一章记载押沙龙叛变平定了,为了迎接国王回朝,以色列人与犹大人发生冲突。由于北方十个支派长久以来总是觉得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南方两个支派则沾了近水楼台的光,受到特别的照顾。匪徒示巴就利用这种不平的心理,登高一呼,领导一次新的叛变。
一、示巴造反(1-3)
1.示巴是便雅悯人。
在吉甲互相争论的人群中,有一个匪徒(思高译:败类),名叫示巴,是便雅悯人,乘机而起,想将王位从犹大支派夺回,归给扫罗的支派――便雅悯人。
2.吹角召集众人,发动政变。
“恰巧”时势造英雄,示巴利用以色列人与犹大人相争之际,乘机造反,发出反大卫的宣传,他的口号是:“我们与大卫无分,与耶西的儿子无涉。以色列人哪,你们各回各家去罢!”。这个口号在四十年后南北分裂时,又为耶罗波安所用(王上十二16)。示巴一吹角,许多以色列人中不满的份子立刻
3.犹大支派仍然拥护大卫。
虽然许多以色列人都离开大卫,跟随比基利的儿子示巴。但犹大支派仍然支持大卫,都紧紧跟随他们的王,紧密地团结在王的周围。
4.大卫将被污的妃嫔禁闭(3)。
大卫回到耶路撒冷宫殿,把从前留下看守宫殿的十个妃嫔禁闭在冷宫,养活她们,不与她们亲近。因为这十个妃嫔曾在光天化日下被押沙龙冒渎(十六20-22)。
二、约押刺杀亚玛撒(4-13)
1.命亚玛撒招聚四散的犹大人(4-5)。
一波抚平,一波又起,大卫回到耶路撒冷后,看到国家所处的危险,实有分裂混战的危机。大卫按照自己的诺言起用亚玛撒,命他要在三日之内招聚犹大人回来,准备对抗叛军。
?亚玛撒未能在指定的时间完成任务,原因可能是:新人上任,一切都不熟悉。他过去是押沙龙叛军的最高指挥官,是国王的敌对者,人们不敢信任他。刚刚打完战争,敉平叛乱,如今又要开战,众人已经疲惫不堪,不想再战了。
2.再命亚比筛和约押带兵平乱(6-7)。
因为亚玛撒逾期未能完成任务,大卫估计这次叛乱如果扩大,带给王国的危机恐怕会比押沙龙的叛变更大。于是紧急任命亚比筛带领军队(包括约押的军队和大卫的侍卫队――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急追示巴。
3.约押刺杀亚玛撒(8-10)。
亚比筛所率领的军队到达基遍,正遇到亚玛撒回来,约押见到亚玛撒的时候腰带上的佩刀,一不小心(或者故意)刀出了鞘,落在地上。约押利用见面亲嘴的时候,用右手抓住对方的胡子,乘机弯腰用左手拾起刀来,刺入亚玛撒的肚腹,他的肠子流在地上,就死了。
?约押趁亚玛撒毫无防备之时,猝下毒手,他杀死亚玛撒的手法和以前刺杀押尼珥相同(三27)。约押的行为显然是出于嫉妒,他不愿因大卫重用亚玛撒(十九13)而失去元帅的地位。“嫉妒是骨中的朽烂”(箴十四30),嫉妒是腐蚀骨骸的可怕病菌,使人病入膏肓。嫉妒的结果是产生争竞、毒恨、凶杀,嫉妒使约押行凶。大卫对这件事甚是不悦,但大卫不能没有约押,虽是不悦,也没有加以处罚。他在临终前交代所罗门,叫所罗门按智慧行,不容他白发安然下阴间(王上二5-6)。
4.背叛者的下场(11-13)。
这段经文是作者用亚玛撒的死警戒读者,背叛者的下场就是如此,“亚玛撒此时卧在路中血泊中”(思高译)。约押的士兵对众人宣布:“谁喜悦约押,谁归顺大卫,就当跟随约押去”。尸身从路上挪移之后,众民就跟随约押,去追赶示巴。
?亚玛撒拥护押沙龙,押沙龙死后归顺大卫。大卫派他三日之内招降犹大人,是要试看他是否真心归降,结果犹大人似乎不愿听他的指挥,因而无法达成任务。大卫起用亚玛撒,引起约押的嫉妒(有人认为是约押怀疑他对大卫不忠),就用诡计除掉他。这件事情提醒我们,领导者用人的智慧,不只是考虑才能,也要考虑部属之间能否和平相处,发挥团队的精神。否则部属嫉妒相争,对领导者和团体都是损失。
三、示巴被杀(14-22)
1.亚比拉城支持示巴(14)。
示巴的叛乱得不到支持,他走遍了以色列各支派,人都不理他。他继续往北走,宣传他反抗王朝的理想,只有伯玛迦的亚比拉城的人支持他。
2.约押围困亚比拉(15)。
约押的大军向北挺进,出乎意料之外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直到示巴所进伯玛迦的亚比拉城。约押围困该城,对着城筑垒,准备用锤撞城,使城塌陷。
3.聪明妇人劝众割下示巴首级(16-22)。
城内居民看见城被围困,大起恐慌,有一聪明妇人代表城民与约押交涉,讨价还价的结果是交出示巴的首级,约押就撤军离城。这城里的居民可能是被示巴欺哄才支持叛军,结果他们听了聪明妇人的劝
说,把叛徒示巴处死,割下他的头丢给约押。约押就下令解除围城的行动,撤军回耶路撒冷。
?这段经文特别强调“智慧”。亚比拉城的人向来被视为有智慧、懂事的人,所以古时有话说:“当先在亚比拉求问,然后事就定妥”,这城的人都和平忠厚,不该遭到破坏。智慧妇人凭着智慧与约押谈判,证实约押只要示巴的头,不是要攻城灭城。于是她凭智慧去劝众人,割下示巴的首级,丢给约押,解除了一场大灾难。
?约押也是智慧的将军,他要求“你们若将示巴一人交出来,我便离城而去”。约押的性格虽然诡谲粗暴,以凶刃刺杀押尼珥和亚玛撒,但他不因示巴一人的背叛,而滥杀无辜毁灭一个城市。
?智慧包含聪明的眼光和大胆的行动,智慧不单知道,也要行动。求主赐我们智慧作通达人,得知识为冠冕(箴十四18),凭智慧行事,步步谨慎(箴十三16,十四15)。
四、大卫的政府组织(23-26)
大卫平安度过一切灾难,押沙龙叛变,示巴叛乱,所有异己份子都除掉了。大卫为了巩固王国,调整内阁官员。
1.元帅――约押。
2.侍卫队长――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
3.掌管奴工――亚多兰。
4.史官――亚希律的儿子约沙法。
5.书记――示法。
6.祭司长――撒督和亚比亚他。
7.宰相――睚珥人以拉。
这一份政府官员的名单与第八章15-18节作比较,多了两位官员:
a.亚多兰掌管服苦的人。“服苦的人”可能包括外邦人的俘虏(参考:代上廿二1;代下二17),和服苦役的本国百姓。征募劳工意味着大卫的王权确立强大,同时也显示经过内战后,许多遭到破坏的需要重建,征募人民强制劳动。
b.睚珥人以拉作大卫的宰相。“宰相”吕振中译本和现代中文译本都作“祭司”,他是大卫家的祭司,与撒督和亚比亚他公众的祭司不同。
五、参考资料
伯玛迦的亚比拉AbelbethMaacah(14):在米伦湖西北边,是拿弗他利支派的市镇。犹大王亚撒和以色列王巴沙争战亚兰王便哈达为犹大王之请,毁约攻打以色列,连下数城,亚比拉城也在其中,当时该城名为:亚伯伯玛迦AbelBeth-Maacah(王上十五16-20)。以后该城被亚述王提革拉沉猩フ迹悄诰用穸急宦巴鞘觯ㄍ跸率29)。这城另一名为:亚伯玛音Abel-Maim,意为“水草之地”,指其为富庶之乡(代下十六4)。
廿一至廿四章是撒母耳记的补遗附录,记载大卫王朝的一些片断历史。
撒母耳记虽然是历史书,但记事并不一定按照年代顺序。这四章的记事很难确定它们的年代,也没有按照时间的顺序,是以主题为中心来叙述。换句话说,作者不注意时间的顺序,他特别注重阐明其信仰的意义。
这四章是独立的记载,总共记载六件大卫生平的轶事:
①扫罗违约受罚――三年的饥荒(廿一1-14)。
②大卫战胜非利士人――四伟人之死(廿一15-22)。
③大卫作诗颂赞神(廿二)。
④大卫的遗言(廿三1-7)。
⑤大卫的勇士(廿三8-39)。
⑥大卫因统计人口受罚――神降三天瘟疫(廿四)。
这六件轶事有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①和⑥项是因人的行为不当而惹神降祸,用事迹的体裁记述。
②和⑤项是大卫的勇士,以讲故事方式记录。
③和④项是大卫所作的诗歌,以诗歌体裁表达。
这六件轶事编排顺序好象没有什么特别理由,把神降三天瘟疫的记事排在最后,编者也许有特别的意图。这件事的善后,是大卫买了耶布斯人亚劳拿的禾场,在那里筑了一座坛祭拜耶和华,而那块地就是后来所罗门建筑圣殿的地。因此,作者把这件事放在撒母耳记的最后,可以说是为列王纪的圣殿建筑,留下伏笔。
扫罗违约受罚――三年的饥荒(廿一1-14)
三年的饥荒是件大事,但是如此重大的事件到底发生在那一年间,已无从考据。但我们可以确定这件事是发生在押沙龙叛变之前,因为示每咒骂大卫“你这流人血的坏人”(十六5-8),是在大卫恩待米非波设之后(九),大卫不交出米非波设是履行他与约拿单所立的约(7)。
一、三年的饥荒(1上)
1.迦南地本身就是缺水的地方。
迦南地每年只有两场大雨,即早雨(秋雨)和晚雨(春雨),而且雨量少。但是连续多年不雨,造成三年的饥荒是少见的。
2.饥荒、瘟疫是神惩罚人的灾祸(参考:结五11-12)。
亚哈王年间有三年六个月不下雨,遍地饥荒,就是神对背逆k的人加以惩罚(王上十七1,十八16-17)。
二、饥荒的原因――扫罗违背誓约(1下-2)
1.大卫就求问耶和华,饥荒是因何而起。
耶和华的答复:“这饥荒是因扫罗,和他流人血之家,杀死基遍人”。
2.扫罗杀死基遍人是不合理的。
a.以色列人在约书亚的时代,曾与基遍人起誓立约,和平共存,不杀灭他们(书九15-21)。
b.扫罗偏爱以色列和犹大人民(现代中文译),破坏了誓约杀死基遍人,是流无辜人的血,照律法记载是玷污所住之地(民卅五33-34;申廿一7-9),所以神要追讨他的罪。
?“扫罗却为以色列人和犹大人发热心”,扫罗未曾为耶和华发过热心,也很少为百姓发热心,这次竟然发起热心,背约杀灭基遍人。显然这是肉体的热心,并非神灵的感动。热心原是好的,问题是发热心是出于神,或是出于自己;扫罗发错了热心,破坏了守约的美德和忠实的原则,为了讨好人(思高译:撒乌耳为表示爱以色列和犹大的热情)作了一件违约杀人的错事,实在是悲剧。热心是好,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行业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中学教育、56撒母耳记讲坛等内容。 
 撒母耳记上讲坛(邱义雄) 79页 5财富值 「旧约」玛拉基书 6页 免费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韩村到涡阳距离有多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