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行灯的电压不应超过过的

> 问题详情
对最高容许浓度(MAC)描述正确的是()。A.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对最高容许浓度(MAC)描述正确的是()。A.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B.在遵守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分钟)接触的浓度C.在符合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分钟)接触的浓度D.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Et、40小时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博德的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认为,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特别是控制不足——管理,即事故联锁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安全管理,就可避免事故的发生。根据这一原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应以(
)为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A.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B.由机器代替人进行操作C.使用无缺点的人D.形成注重安全的良好环境2将空气收集器佩戴在采样对象(选定的作业人员)的前胸上部,其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所进行的采样是(
)。A.定点采样B.定时采样C.从业人员采样D.个体采样3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操作步骤是(
)。A.制定规划、培训骨干、建立机构、宣传教育、努力实践B.建立机构、制定规划、培训骨干、宣传教育、努力实践C.宣传教育、制定规划、建立机构、培训骨干、努力实践D.努力实践、宣传教育、建立机构、制定规划、培训骨干4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应急救援具有不确定性、(
)、复杂性、后果影响易猝变等特点。A.长期性B.必然性C.突发性D.整体性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相关考试课程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简答题 一、 简述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基本原则 ?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
AQT) 1.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落实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控制制度,保证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符合卫生要求。
2.原则上应覆盖建设项目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全部职业病危害因素。 3.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应优先采用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工艺、技术、材料。
4.应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符合GBZ2.1 和GBZ2.2的要求,防止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损害。
5.承担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人员应了解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以及职业病防治知识,掌握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危害分布、毒物作用特点和有关的预防控制技术。
6.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当具有针对性、可行性、有效性、先进性和经济性。
7.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贯彻在各专业设计中,做到安全可靠,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二、 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内容 (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
AQ/T 8008 ―2013) 1.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
2.建筑卫生学、辅助用室。
3.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
4.职业病防护设施。
5.辐射防护措施与评价,辐射防护监测计划与实施等。 6.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7.职业健康监护及其处Z措施。
8.应急救援措施。
9.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10.其他应评价的内容。
专业知识部分 1.以自然通风为主的厂房,车间天窗设计应满足哪些卫生要求? 阻力系数小,通风量大,便于开启,适应不同季节要求,天窗排气口的面积应略大于进风窗口及进风门的面积之和。(工业企业职业卫生标准
第5.3.2条) 2.什么是标准采样体积,在什么条件下需要进行标准采样体积的换算,并写出其换算公式。 指在气温为20℃,大气压为101.3 kPa(760mmHg)下,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采样体积,在采样点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kPa 和高于103.4 kPa 时,应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公式如下:
3、采样前的现场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1)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等。 (2)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的完好程度等。 (3)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包括劳动者数、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 (4)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度等。 (5)工作地点的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卫生防护设施及其使用情况、个人防护设施及使用状况等。 4.定点采样,采样点的选择原则? (1)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2)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 (3)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采样。 (4)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5.个体采样,采样对象的选定原则? (1)要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检测的目的和要求,选择采样对象。 (2)在工作过程中,凡接触和可能接触有害物质的劳动者都列为采样对象范围。 (3)采样对象中必须包括不同工作岗位的、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其余的采样对象应随机选择。 6.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答: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主要包括: (1)职业病防护设施:如防尘、防毒、防噪声和振动、防暑降温等设施; (2)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3)应急救援设施措施; (4)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5)辅助用室的设Z; (6)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 7.简述石化行业职业病发病特点 答:(1)职业病病谱广; (2)硫化氢、一氧化碳、苯、氮气窒息以及氯气中毒发生情况与国家统计数据同步; (3)慢性职业中毒多发,上升趋势; (4)听力损伤不容忽视; 8.有可能发生化学性灼伤及经皮肤粘膜吸收引起急性中毒的工作地点或车间,应根据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危害特点,在工作地点就近设Z现场应急处理设施。急救设施应包括哪些? 答:急救设施应包括不断水的冲淋、洗眼设施;气体防护柜;个人防护用品;急救包或急救箱以及急救药品;转运病人的担架和装Z;急救处理的设施以及应急救援通讯设备等。 9.《职业病目录》中职业性肿瘤包括哪些? (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3)苯所致白血病
(4)氯甲醚所致肺癌
(5)砷所致肺癌、皮肤癌
(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7)焦炉工人肺癌
(8)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 (职业病目录
8.职业病肿瘤) 10. 简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 答: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1)工程概况:包括项目名称、性质、规模、拟建地点、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环境条件、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生产制度、岗位设Z、劳动定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2)生产过程拟使用原料、辅料的名称及用量,产品、联产品、副产品、中间品的名称和产量; (3)总平面布Z及竖向布Z; (4)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局 (5)建筑卫生学:主要包括建筑物的间距、朝向、采光与照明、采暖与通风及主要建筑物的内部布局等。 11. 简述目前我国执行的职业接触限值的种类和概念。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PC-STEL),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12. 简述有毒化学物防护的基本原则。 (1)工艺流程上消除,无毒代有毒,低毒代高毒; (2)降低毒物浓度:技术革新(有毒作业密闭化生产采用自动化作业,采取遥控或程序控制,减少接触;通风排毒; (3)工艺、建筑布局:有毒无毒作业分开、隔离,布Z在下风侧或多层厂房的上层; (4)个体防护:个体防护用品和必要的卫生设施(浴室、更衣室等,冲淋装Z); (5)职业卫生服务:定期检测,健康监护(岗前、在岗体检) (6)职业卫生管理: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申报,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职业病危害告知,报警仪等。 13.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建设项目概况; (2)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劳动者健康危害程度的分析和评价; (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类型分析; (4)对建设项目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技术分析和评价; (5)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Z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配Z及有关制度建设的建议; (6)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建议; (7)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结论。 14. 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职业卫生培训,应当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控制的基本知识; (3)职业卫生管理相关知识; (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的其他内容。 15.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个人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有关规定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哪些内容? (1)劳动者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姻、文化程度、嗜好等情况; (2)劳动者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3)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4)职业病诊疗资料; (5)需要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其他有关资料。 16.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有哪些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1)初次申请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或者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申请换证的; (2)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 (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17.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职业健康检查报告,采取哪些措施: (1)对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调离或者暂时脱离原工作岗位; (2)对健康损害可能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劳动者,进行妥善安Z; (3)对需要复查的劳动者,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要求的时间安排复查和医学观察; (4)对疑似职业病病人,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安排其进行医学观察或者职业病诊断; (5)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岗位,立即改善劳动条件,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为劳动者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 18.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包括哪些内容? (1)设计的依据; (2)建设项目概述; (3)建设项目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来源、理化性质、毒理特征、职业卫生题库论述合并 三亿文库
职业卫生题库论述合并
黄德寅老师 一、简答题 专业知识部分 1.以自然通风为主的厂房,车间天窗设计应满足哪些卫生要求? 阻力系数小,通风量大,便于开启,适应不同季节要求,天窗排气口的面积应略大于进风窗口及进风门的面积之和。 2.什么是标准采样体积,在什么条件下需要进行标准采样体积的换算,并写出其换算公式。 指在气温为20℃,大气压为101.3 kPa(760mmHg)下,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采样体积,在采样点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kPa 和高于103.4 kPa 时,应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公式如下:
3、采样前的现场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1)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等。 (2)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的完好程度等。 (3)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包括劳动者数、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 (4)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度等。 (5)工作地点的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卫生防护设施及其使用情况、个人防护设施及使用状况等。 4.定点采样,采样点的选择原则? (1)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2)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 (3)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采样。 (4)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5.个体采样,采样对象的选定原则? (1)要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检测的目的和要求,选择采样对象。 (2)在工作过程中,凡接触和可能接触有害物质的劳动者都列为采样对象范围。 (3)采样对象中必须包括不同工作岗位的、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其余的采样对象应随机选择。 6.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答: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主要包括: (1)职业病防护设施:如防尘、防毒、防噪声和振动、防暑降温等设施; (2)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3)应急救援设施措施; (4)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5)辅助用室的设Z; (6)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 7.简述石化行业职业病发病特点 答:(1)职业病病谱广; (2)硫化氢、一氧化碳、苯、氮气窒息以及氯气中毒发生情况与国家统计数据同步; (3)慢性职业中毒多发,上升趋势; (4)听力损伤不容忽视; 8.有可能发生化学性灼伤及经皮肤粘膜吸收引起急性中毒的工作地点或车间,应根据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危害特点,在工作地点就近设Z现场应急处理设施。急救设施应包括哪些? 答:急救设施应包括不断水的冲淋、洗眼设施;气体防护柜;个人防护用品;急救包或急救箱以及急救药品;转运病人的担架和装Z;急救处理的设施以及应急救援通讯设备等。 9.《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职业性肿瘤包括哪些? (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3)苯所致白血病
(4)氯甲醚、双氯甲醚所致肺癌
(5)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皮肤癌
(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7)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
(8)六价铬化合物所致肺癌 (9)毛沸石所致肺癌、胸膜间皮瘤 (10)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 (11)β-萘胺所致膀胱癌 10.简述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 自然通风是以风压和热压作用使空气流动所形成的一种通风方式。这种通风完全依靠自然形成的动力来实现工作场所内外空气的交换。 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自然界的风力形成的风压能为通风提供动力,基本原理是当风吹向工作场所时,迎风面形成正压,背风面形成负压,因而会产生一个内外风压差,外界空气从迎风面门窗流入工作场所,从背风面门窗将污浊空气压出工作场所,全面交换内外空气。 热压自然通风:由于工作场所内外温差导致的空气密度差异及工作场所上部、下部开口高度差的存在所形成,在热压差的作用下,密度大的户外冷空气进入,工作场所热空气从上部天窗排出,形成较为全面循环的自然通风。 11. 某车间某工种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时间8h。据调查劳动者工作中接触乙酸乙酯(PC-TWA为200mg/m3)状况为:300 mg/m3,接触3小时;60 mg/m3,接触2小时;120 mg/m3,接触3小时。根据上述情况,请分析判断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是否符合卫生学要求,要求说明理由。 解:(1)该工种劳动者每工作班接触乙酸乙酯浓度为: CTWA=(C1T1+C2T2+C3T3))/8=(300×3+60×2+120×3)÷8=172.5(mg/m3) (2)由于该工种劳动者每周作业时间为48h,因此PC-TWA折减系数为:RF=(40÷48)×[(168-48)÷128]=0.78 (3)超时工作职业接触限值=PC-TWA×RF=200×0.78=156(mg/m3) 因此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不符合要求。
12. 简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 答: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1)工程概况:包括项目名称、性质、规模、拟建地点、自然环境概况、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生产制度、岗位设Z、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2)生产过程拟使用原料、辅料的名称及用量,产品、联产品、副产品、中间品的名称和产量,健康危害说明书(中文); (3)总平面布Z及竖向布Z; (4)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局 (5)建筑卫生学:主要包括建筑物的间距、朝向、采光与照明、采暖与通风及主要建筑物的内部布局等。 (6)辐射源项概况 13. 简述有毒气体预报与警报值的设定方法及其意义 答:预报值为GBZ2.1所规定的MAC的1/2或PC-STEL的1/2,无PC-STEL的物质,为超限倍数的1/2。预报提示该场所可能发生有毒气体释放,应对相关设备进行检查,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警报值为GBZ2.1所规定的MAC或PC-STEL值,无PC-STEL的物质,为超限倍数值。警报提示该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气体已达到或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应立即寻查释放点,采取相应的防止释放、通风排风和人员防护等措施。 14.某车间同时散发几种有害气体,散发量分别为:盐酸2.1kg/h,氢氟酸0.1kg/h,硫酸0.2kg/h,乙醇0.3kg/h。求该车间所需的全面通风量。 【解】由GBZ2.1-2007可知,上述化学物质的短时间容许浓度或MAC为:盐酸7.5mg/m3,氢氟酸2mg/m3,硫酸2 mg/m3 ,乙二醇位40 mg/m3。
设,进风为洁净空气,各有害物质浓度为零。
取安全系数K=6。
盐酸L1=6×2.1×106 / ()=467 mg/m3
氢氟酸L2=83.3m3/s
硫酸L3=166.7m3/s
乙二醇L4=87.5m3/s
几种酸雾同时散发对人体产生职业危害,所需风量为各自风量的和。
L=L1 +L2 +L3 +L4=804.5 m3/s
15.经过对某加油站职业卫生现场调研得知,某加油工每天工作12h;某日对其接触溶剂汽油的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测,检测结果如下:8:00~10:00 为200mg/m3;10:00~13:00为100mg/m3;13:00~18:00为150 mg/m3;18:00~20:00为结账时间,不接触,请计算并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溶剂汽油PC-TWA:300 mg/m3,超限倍数:2) TWA计算结果为181.25mg/m3<300 mg/m3;同时各个点STEL<450 mg/m3,分析认为该岗位溶剂汽油接触情况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16.简述目前我国执行的职业接触限值的种类和概念。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PC-STEL),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16. 简述有毒化学物防护的基本原则。 (1)工艺流程上消除,无毒代有毒,低毒代高毒; (2)降低毒物浓度:技术革新(有毒作业密闭化生产采用自动化作业,采取遥控或程序控制,减少接触;通风排毒; (3)工艺、建筑布局:有毒无毒作业分开、隔离,布Z在下风侧或多层厂房的上层; (4)个体防护:个体防护用品和必要的卫生设施(浴室、更衣室等,冲淋装Z); (5)职业卫生服务:定期检测,健康监护(岗前、在岗体检) (6)职业卫生管理: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申报,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职业病危害告知,报警仪等。 二、论述题(20分) 1.我国在控制粉尘危害,预防尘肺病方面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八字方针”,请简述“八字方针”及其内容。 八字方针是指:革、水、密、风、护、管、教、查 革,即工艺改革和技术革新,这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 水,即湿式作业,可防止粉尘飞扬,降低环境粉尘浓度; 风,加强通风及抽风措施,常在密闭、半密闭发尘源的基础上,采用局部抽出式机械通风,将工作面的含尘空气抽出,并可同时采用局部送入式机械通风,将新鲜空气送入工作面; 密,将发尘源密闭,对产尘设备尽可能在通风罩中密闭,并与排风结合,经除尘处理后再排入大气; 护,即个人防护,是防尘、降尘措施的补充,特别在技术措施未能达到的地方必不可少; 管,经常性地维修和管理工作; 教,加强宣传教育; 查,定期检查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和接触者的定期体格检查。
2.案例分析: 某新建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需要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请列出需要收集的主要资料并制定评价方案。该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合金铅→熔铅→铸板→切模
硫酸、充电 ↓
↓ 电解铅→铅粉制造→和膏→涂板→固化干燥→修板→装配焊接→化成→封盖 ↑
硫酸、炭黑
参考答案: 应收集的主要资料有: (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主管部门对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和设计阶段的审查意见; (2)项目的技术资料,主要包括:○1建设项目概况;○2生产过程中的物料、产品;○3生产工艺;○4生产设备;○5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6有关设计图纸;○7有关职业卫生现场检测资料;○8有关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资料。 (3)项目试运行情况。 (4)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等。 (5)职业卫生管理的各类资料。 评价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概述。简述评价任务由来、评价目的等。 (2)编制依据。列出适用于评价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相关主管部门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及设计阶段的审查意见等。 (3)评价方法、范围及内容。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选定适用的评价方法,确定评价范围、评价单元和评价内容。 (4)建设项目概况及试运行情况。简述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地点等基本情况,以及建设情况和试运行情况等。 (5)职业卫生调查内容。在分析预评价报告和建设项目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等调查内容。 (6)检测方案。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方法、检测点、检测对象和样品数等。 (7)组织计划。主要包括评价程序、质量控制措施、工作进度、人员分工、经费概算等。 3. 某货载汽车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内容为焊装车间车身焊接生产线、车架焊接生产线;涂装车间车身涂装生产线、车架涂装生产线;总装配线;新建涂装车间的污水处理站;冲压车间新增冲压设备。本次改造不增加总的生产能力,重点是进行结构调整,增加新产品XX-3型载货汽车,项目达产后可形成3万辆的生产能力。 (1)原辅材料 表1
原辅材料消耗量表 序号 一 1 2 3 4 二 1 2 3 4 5 6 7 原料 钢材 型材 煤炭 油料 辅料 脱脂剂(碳酸钠) 磷化剂(磷酸、磷酸二氧锌、磷酸二氧镍) 钝化剂(钛盐) PVC底涂胶(PVC聚氯乙烯) 汽车漆(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溶剂为二甲苯、丁醇,用于面漆) 电泳漆(溶剂主要为丁醇、丁醚等,用于底漆) 腻子(含苯乙烯) 材料名称 单位
吨 吨 吨 吨
吨 吨 吨 吨 吨 吨 吨 年消耗量
200 300 125 600 8 (2)车身涂装生产线生产工艺简介 本次改造车身涂装工艺采用三涂层三烘干涂装体系,底漆采用高泳透力,高耐蚀阴极电泳工艺,面涂采用湿碰湿两遍涂装工艺。涂装运输过程全部采用自动化,漆前表面处理、电泳采用悬挂运输方式,中间涂层和面漆涂装线采用地面运输方式。前处理设备采用密封型结构以防止灰尘的侵入。烘干室采用热风循环对流烘干方式。生产线设中央控制室监控设备运行状况。 车身涂装工艺路线:漆前处理(脱脂、磷化、钝化、去离子水洗)、阴极电泳涂底漆、电泳底漆烘干、打磨、PVC底涂、PVC烘干、喷中涂漆、中涂烘干、喷涂面漆、面漆烘干、检查、修饰。 前处理所用脱脂剂主要含有表面活性剂Na2CO3,磷化剂主要含有磷酸、磷酸二氧锌、磷酸二氧镍,钝化剂主要含有钛盐;电泳漆溶剂主要为丁醇、丁醚等;PVC底漆胶主要成分PVC聚氯乙烯;车身漆所用漆为丙烯酸汽车漆,主要成分为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溶剂为二甲苯、丁醇;打磨所用腻子中含有苯乙烯,在打磨过程中要产生粉尘。
联系客服:cand57</> 问题详情
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称为()。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称为()。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B.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C.最高容许浓度D.超限倍数容许浓度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必要性和可靠性原则B.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的原则C.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D.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的原则2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任务是(  )。A.及时救治伤员B.及时控制造成事故的危险源C.降低伤亡率D.减少事故损失3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  )方针,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C.“三级预防”D.“四不放过”4由安全管理人员作为检查工作的主体,到作业场所现场,通过感观或辅助一定的简单工具、仪表等,对作业人员的行为、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生产设备设施等进行定性检查,这种安全生产检查方法是(  )。A.常规检查B.直观经验分析方法C.安全检查表法D.仪器检查及数据分析法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相关考试课程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里水压不应超过多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