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金融业服务于实体经济要为实体经济服务?

李扬: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发展的金科玉律
  金融界网站讯 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为支持单位的“2015(行情000402,)论坛暨第十一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在北展开幕。该论坛邀请到了国务院领导、政府有关部门领导、金融监管机构领导、金融领域知名学者、国际金融组织和金融机构负责人,以“新常态、新功能、新金融”为主题,就新常态下金融改革开放问题、金融服务首都功能定位和实体经济问题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金融业服务国家战略等进行研讨,为中国和全球的金融业发展提供新思路、新途径,使金融街论坛成为中国金融改革发展路径的风向标。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著名经济学家李扬先生参加本次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李扬提出:金融如果离开了实体经济就是一个泡沫,这次危机产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金融业的发展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需要,使得这个事情有了非常坏的结果。
  以下为文字实录:
  李扬: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来再次参加我们金融街论坛,并且来讨论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们知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我们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金科玉律,因为金融如果离开了实体经济就是一个泡沫,什么都不是,它产生之初就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所以这个应当没有问题,这次危机以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也是不断地被人说起,我想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次危机产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金融业的发展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需要,使得这个事情有了非常坏的结果。但是当我们很认真地讨论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有很多的事情我们并没有说清楚。其实在实践中大家要说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经常就被这样一个命题简化为金融业要无条件地为实体经济所提出的需求服务,要满足条件的满足实体经济提出的资金需求,在中国甚至被简化为金融业要无条件地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这个应当说是一个误解。
  特别是我们的总题目还是新常态,大家知道新常态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我们经济结构进行剧烈的调整。这个调整自然要涉及到企业,要涉及到,涉及到各种经济活动,自然会有一些企业发展会走下坡路,有些产业要衰落,有一些产品可能甚至会被消灭,如果说我们对这样一些企业、这样一些产业、这样一些产品都提供资金支持的话,应当说这不是新常态的一个要求,新常态我们金融就需要来为新常态、为经济结构调整,为淘汰掉一些落后产能,淘汰掉一些落后企业提供服务。所以我觉得在新常态下讨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命题,我们需要下一点工夫。因为这个题目是非常大,我今天提供两个思路,一个思路就是我们从金融业自己能做什么这个角度来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因为你要让金融实体经济你就要知道金融业能做什么事,你不能把它不能做的事、不应该做的事加在头上。第二结合新常态的实体经济的需求,谈一谈我们下一步应当在金融发展的哪些环节和重点上下一点工夫。
  我们先看金融的功能,首先大家都知道,金融的功能是媒介、和投资,也就是说社会上有一些人有储蓄,有过剩的资金。另外一些人主要是企业,他需要不断地扩大自己的事业,不断扩大自己生产规模,但他又没钱,于是金融业就有一个功能,把有钱人的钱给引导到那样一些需要钱而资金不够的这样一些企业去,这是它的基本功能之一。现在大家谈金融功能的时候,比较多的关注的就是这个功能。第二个功能,金融是提供一个支付清算的便利,这个功能就不太容易被人觉察了,但事实上你每天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这个功能,它让你各种各样的交易能够顺畅地进行。在国内你感觉不到,其实在走出国门的时候我们就感觉到了,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支付清算,跨境贸易结算,跨境的人民币的结算等等,我们现在人民币国际化,现在这个阶段我们主要做的事情是建立一个为人民币支付清算提供便利的一套机制,这是第二个功能。第三,它提供信息。金融业本身就是一个信息产业,它在为全社会,特别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时候,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各种产品的定价,各种交易的价格,以及这样一些价格之间的差异,来提供市场资源稀缺的信息。当然它最一般的信息利率、、收益率曲线,这个是比较的信息,还有很多微观的信息,贷款的利率,利率的差别等等,这些都会通过金融的那一套标准化的格式能够揭示,哪些企业、哪些产业具有什么样的风险特征和信用特征,这是第三。第四,金融还提供管理风险的机制,就是说金融业用它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一套工具,以及这样一些工具的发展,为你管理风险提供它的一些安排。现在大家一说到风险,一说到金融的一些弊端的时候,说衍生品,其实你要仔细看一看,衍生品本身,至少它在产生之初,就是为了管理风险。当然它被过度的利用就会产生风险。所以我们必须要知道金融本身是一个管理风险的功能,其实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企业到银行去申请贷款,贷款委员会,申贷委员会经过讨论以后,认为他不合规,不能够提供贷款,这也就是在管理风险,所以我们必须知道金融管理风险是一个基本功能。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对于那些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不提供贷款是在履行它的管理风险的功能,这个我们是必须要清楚的。
  还有就是说它促进了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也就是说我们金融看起来是有各种各样的产品、各种市场,这样一些产品和市场都是对应着企业的。运用这些产品或者说这些产品和这些市场的变化,反过来会对企业提供信息、提供压力或者提供激励,这样的话有助于企业来完善自己的公司治理机制等等。还可以再列出一些,但是在我看来,金融的功能,这些是它最主要的功能。这样看一下的话,所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命题,我们应当说金融全面地发挥它的功能,这就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因此,简单地把金融是不是提供钱作为是否服务实体经济这样一个标准的话,那是比较片面的。我觉得我们在新常态下,特别是在我们有剧烈的结构调整的需求的情况下,特别要综合地全面地发挥金融的功能,这是我说的第一个意思。
  第二个意思,根据这样一个分析框架,根据我们新常态的需求,我觉得下一步我们可能应当重点地发展金融的某一些功能,或者某一些市场。第一个,我觉得是要发展资本市场,尽管中国的资本市场,其实说严格一点,中国的市场,最近出了一点问题,还在调整过程之中,当然这些自调整的功能已经逐渐地恢复了。但是资本市场的不可或缺性,尤其是在新常态下,资本市场的不可或缺性,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到。为什么呢?因为新常态下我们的任务是创业创新,这就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反反复复说的创业和创新,创业创新都是有风险的,创业创新所反映的各种信息是非常零散的,不系统的,创业创新过程中成功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因此,我们需要这时候金融所谓支持创业创新,就是要能够识别创业创新背后的风险,管理背后的风险。面对这种情况,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显然是不能满足需求的,因为银行的功能它是以谨慎为基本原则,审慎是它最基本的原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依靠银行体系来支持创业创新勉为其难。世界各国的经验都告诉我们金融市场是支持创业创新的地方,因为金融资本可以通过分散的机制能够分别各种各样的机会,能够管理各种各样的风险。
  讲到资本市场,特别讲到股票市场的时候,我想说中国股票市场如果说有很多的问题的话,其中我觉得最大的问题之一,那就是它过于看重交易,而轻视了企业的形成。也就轻视了创业,太重视创业机构的交易,太重视它的价格,就是我们这个市场的,我们这个市场应当说有很多的问题,我说领导小组正在讨论,我想全社会有很多机构都在讨论,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需要资本市场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对于进入新常态的中国来说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这是需要讨论的。这一点基本看得清楚,中国的资本市场不重视企业的形成,只重视企业交易。而且我们对市场的调控几乎唯一的以价格波动为标的,高了马上要打下去,低了马上要搞上去,没有注意这个市场究竟是不是在有助于我们企业的形成,是不是有助于我们企业的改革,是不是有助于我们很多的新的一些创业的活动能够得到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这个重视是不够的。
  所以为了弥补这样一个缺陷,中国资本市场下一步发展重点之一是发展那样一些接触草根的,接触创业的,与创新相关的市场结构。也就是说我们早就提出来了所谓多层次资本市场,所谓多层次现在主要是低层次的资本市场不发展,是和企业直接面对的,比如说我们在地方的,我觉得像我们北京这样的地方,就有区别于全国性的资本市场。我们京津冀发展,我们一定要有有利于京津冀的企业能够形成交易、兼并、重组的这样一个市场,这个现在应当说很薄弱。为什么说各地老是自己要形成自己的股票市场呢?有这个需求,当然他们有其他一些问题,但是企业,特别是在地方层面,始终有这个需求,这个需求始终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像新三板,甚至是新四板等等,值得我们大力地去推进的。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我觉得应当做的是大力推进产融结合。我们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还是两个主体互相的关系,我们为什么不能让这两种功能居于一体呢?为什么不能这样呢?当然我们迄今为止我们的监管条例,或明或暗的是不支持这样的。包括刚刚教授说的有混业经营等等,我们现在也还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这是不符合当前的发展方向的。我们应当看到包括像美国这样的完全依赖市场的国家里,它也有产融结合的例子,它可能大企业基本上都是产融结合的,你要再看看德国也基本上是,甚至有很多企业不上市,但是每个企业既有产业功能,也有金融功能,这样如果说两种功能都具备,就不要到外面去找谁来支持我了,就不需要有这样一种东西。产融结合在中国其实有一些例子,国外也有很多可以学习的,我刚刚说的美国,美国是不太支持这样做的,但是他有很多。我们的近邻韩国、日本产融结合的例子比比皆是,凡是大企业基本上都是产融结合,我觉得这一点我们必须来学习。
  第三,我觉得我们应当发展一些支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一些金融机构和金融安排。你比如说金融租赁,金融租赁大家知道,金融租赁本身直接就是产融结合的,如果说金融租赁是一种金融活动,它的起点,它的第一步需求是来自产业,因为有这样一种对设备,或者对一种设施,或者一种实体的厂房什么等等的需求,首先是有这个需求,他觉得没钱。传统的思路自己去借钱,但是各种原因使得他不能借钱,于是这个活动就不能展开了。如果说我们提供一个有效的金融租赁的机制,很多活动就可以展开了。
  我们中国,我经常说我们思想比较传统,什么东西都要自己买。比如说我们的航空公司大部分的飞机都是自己买的,你到国外的航空公司的飞机大部分都是租的,设备租,几乎什么东西都可以租,这样会有效地弥合对于产业、设备、技术的需求和供应方的差异,我觉得中国我们的金融租赁,现在大家还是不太够,监管当局逐渐在放开,但是我觉得应当大力鼓励产融结合。
  第四,我觉得我们应当要注意,我们比如说供应链金融,这个概念当然是已经提出了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如何来发展供应链金融?应当说我们现在还没有很好的制度安排,所谓供应链金融,沿着实体经济产品交易的线索来提供金融,你不是要服务实体经济吗,供应链提供了一个实体经济产品运行的线索,我沿着这个线索去提供金融服务,那才是对的。但是中国在这一块供应链金融不是没有,但是基本上是被淹没在银行的一些贷款活动之中。我觉得我们应当学一学发达国家的供应链金融,这样我们需要把这个供应链中一环一环的交易能够金融化。我们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开发出各种各样的商业范例,能够开发出各种各样的短期的融资工具,这样的话,我觉得我们供应链这个线索也能够发展起来。
  最后,我想还是要。实际上我觉得“互联网金融”这个词也许还值得商榷,而且我认为互联网金融很可能并不构成一个稳定的业态。但是用互联网来发展各种各样的金融活动,用互联网上面的一些金融活动来支持实体经济,我觉得肯定是一个方向。至少我们现在看到了,它通过P2P、众筹等等,确实对满足小微企业,其中有很多是高科技企业,他们的资金需求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我觉得我们有关当局应当更加积极地促进它的发展,使得我们整个金融体系中都能够满足我们实体经济中各种各样的需求。
  总之,我觉得在新常态下中国金融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的阶段的目标当然还是要服务实体经济,但是究竟金融能够做什么?实体经济需要什么?我们金融这样一些功能怎样和实体经济的需要相结合,这是一个大文章。我们今天开这个会,应当说为这个文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我希望我们在京津冀合作的架构下,能够对做好这个文章提供一些贡献。
  谢谢各位!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关键词阅读:
已有&0&条评论
24小时新闻榜
理财产品推荐服务实体经济是银行的天职
  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始终与经济的改革发展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在我国面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一系列战略任务的背景下,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动转型发展是银行业提高竞争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在。 g>银行发展必须建立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基础之上  服务实体经济是银行业的基本职能。从历史上看,银行就是为服务实体经济而产生,并随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在自然经济或简单商品经济阶段,实体经济部门的金融需求主要是货币媒介,这就决定了此时的金融发展处于低水平。当经济发展进入大机器生产时代以后,面对工业化进程中的大量资金需求,货币和信用相互融合渗透,兼具支付功能与融资功能的商业银行逐步形成。随着实体经济进一步优化升级,经济活动的复杂程度大幅提高,对金融的需求也扩大到风险管理、信息处理、产权分割等多方面,银行也从简单的“融资中介”逐步转变为集提供支付、融资、信息、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等多种金融服务于一身的综合性“服务中介”。  银行只有服务实体经济才能更好地发展和防控风险。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金融发展三十多年的历程,高速增长的经济为金融业创造了广阔的成长空间和市场机遇,而金融业的资源配置和风险分散作用又反过来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效率提升。此外,商业银行只有立足实体经济发展需要,才能更好地防控风险。我国经济金融改革实践告诫我们: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必须要把握实体经济领域的真实需求,不断优化实体经济领域的要素配置,在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扶优限劣”;在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对“两高一剩”行业要适时淘汰,否则将可能引发金融风险进而拖累实体经济发展。  历史告诉我们,金融“脱实入虚”最终会导致金融危机。近三十多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几次重大金融危机,如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房地产泡沫、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的次贷危机,根源都是金融脱离实体经济发展要求,过度杠杆和衍生,出现了自我循环和自我膨胀。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和银行业的冲击相对有限。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与欧美银行不同,我国银行业过度创新不多、杠杆率相对较低、风险相对较小,而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则较为紧密。总之,致力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不仅是我国银行业免遭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国银行业在危机环境中保持稳健增长的重要基础。 g>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三大任务  当前,国内经济正经历换挡期、阵痛期和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则面临三大任务:一是为稳定经济增长提供金融资源的支持;二是支持实体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改革深化;三是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银行业是金融体系的主力军,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力度是商业银行的使命和责任。  通过“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以支持实体经济为核心做好金融服务,首先应稳定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然而,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存在的情况下,实体经济风险加大使银行业不良资产呈上升趋势,制约了银行持续扩大融资供给的动力和能力。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就成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关键。具体来说,优化增量就是要把钱用在“刀刃”上,将有限的信贷资源投入到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行业领域。盘活存量的重点是移位优化、减退加固和核销并购,利用盘活的资金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支持。与此同时,银行还应拓宽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渠道和领域,创新服务手段和工具,把其他方面的资产运用好,适度做大社会融资总量。  近年来,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凭借“两化一行”的战略优势,通过跨境、跨业、跨市场等多种渠道支持实体经济增长。利用减退加固、信贷资产证券化以及信贷业务重组等手段,收回不少沉淀在低效、产能过剩行业里的资金,盘活住房抵押贷款等长期资金,增加可贷资金总量;以存贷比监管口径调整为契机,将释放出来的增量贷款按照投向政策进行优化配置,有效满足了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  运用信贷杠杆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信贷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的调节功能。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资金中介作用,合理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对接合理的投资需求,重点支持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重大投资项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将行业信贷政策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优化新增信贷投向;二是加大个人金融和消费信贷的投入,助推消费升级;三是着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四是移位优化,调整存量信贷的行业、区域和期限结构;五是减退加固,对潜在风险大的领域加大减退和加固力度,实现存量信贷业务的动态结构调整,促进过剩产能的消化、转移、整合和淘汰;六是加大企业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扶植新的龙头企业,促进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2014年以来,交通银行按照“风险、效益、存贷款”匹配原则,积极调整信贷结构,确保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交通银行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信贷资源投入,大力支持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影响的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支持消费、“三农”、保障性安居工程、城市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与此同时,交通银行严格控制“两高一剩”等行业的信贷投放,周密制定工作预案。2014年上半年交通银行公司贷款增量的89%都投向了民生消费、服务、制造等领域,压降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贷款51亿元。  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在我国,中小企业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不仅在于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在于为经济发展注入生机活力。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在高科技领域,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由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风险大、成本高,其融资难、融资贵成了一个长期的现实问题。从我国金融业的现状看,无论是从融资规模还是从总资产及其他相关指标来看,银行业在社会融资格局中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事实上担当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角色。伴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大客户“脱媒”现象更加明显,而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则日趋上升。引导资金进入中小企业等经济薄弱环节不仅是政策要求,也是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商业银行从2010年以来,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资金投入。到目前为止,已经连续五年在小微企业贷款和“三农”企业贷款中实现了“两个不低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商业银行借助技术手段,加快内部机制、流程甚至是组织架构层面的创新,有针对性地推出服务中小企业的产品和平台,通过信贷工厂、供应链金融等形式为中小企业有效地提供了一揽子、多层次的综合金融服务。  虽然国家在解决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商业银行也做了不少的努力,但实事求是地看,当前的金融服务同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之间仍然还有不小的差距。今年温州民间融资综合利率一直在20%的高水平上下波动,这是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仍然较高的一个缩影。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银行负债成本快速上升,推动整体融资成本上升;银行体系信用风险加大,导致银行风险偏好下降,贷款定价中风险溢价因素增加;非信贷融资发展放缓,资金难以通过非信贷渠道顺畅地流到实体经济;刚性兑付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无风险利率;政策传导存在梗阻制约了总量宽松政策的实施效果。解决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使金融机构加大力度推进内部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以提供全方位、高效率、低成本的融资便利和金融服务。 g>银行要做好自身的转型发展和防控风险工作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并经历着新一轮改革的高潮。银行业如何做好自身的转型发展和防控风险工作是每一位银行家都面临的重要课题。 [上一页] 第 [1]
责任编辑:周子章
?&( 11:00:06)
?&( 10:52:46)
?&( 10:48:18)
?&( 10:44:58)
?&( 10:42:29)
?&( 10:30:22)
?&( 10:19:51)
?&( 10:17:42)
?&( 10:08:44)
?&( 10:07:50)
条评论&   【】【】
地方金融机构动态
媒体合作: 广告部: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6
Copyright & 2002-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北京)投资有限公司让金融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文交所|金融|服务_新浪收藏_新浪网
让金融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
  14日至15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如何理解其深刻含义?如何面对现实中还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夯实金融和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的关系?湖北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上成效如何?怎样进一步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要正确地理解金融的天职,我们必须理解金融的最基本的职能。我们撇开金融在学术上的复杂性,顾名思义,金融指的是“资金融通”。融通的基本形式是借贷关系,我们借贷是货币,或是通常所说的“资金”,而通俗一点的说法是“钱”。
  按照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它所代表的是价值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资源”。研究金融也就是要研究如何通过货币的运动来有效地配置资源。
  金融作为一种产业,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并服务于经济的“虚拟经济”。金融所在的“虚拟经济”与创造价值的实体经济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比例。这个合理的比例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货币的供求关系。
  金融作为虚拟经济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只是在“虚拟经济”中形成“空转”,就会破坏这种比例关系而形成“泡沫”。这种“泡沫”就会增加企业的成本,造成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
  明白了这些道理,就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说金融的天职是为实体经济服务了。或者换个角度说,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我们说金融的实质就是要创造财富。
  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道理虽然不是很复杂,但是实际做起来不容易。从全球的情况来看,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好。为什么国际上发生一次又一次金融危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金融脱离了实体经济。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我们近年来在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中小企业目前面临的融资困境也说明这一点。正因为如此,让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便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明白了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道理还不够,我们还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让金融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我们认为,湖北省近年来在深化金融改革方面为这个问题解决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借鉴。
  一是在利用金融推动经济发展上强调了金融领先战略。金融领先就是要做强做大金融产业,并用金融产业去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二是在拓宽融资渠道上强调了“多轮驱动”。
  金融产业中有各种金融业态,我们过去在金融结构上主要依靠间接金融,直接金融非常薄弱,结果造成了企业负债过重而难以承受经济下行的压力。近年来湖北区域股权市场的发展使这个问题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
  三是在处理市场经济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方面强调了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相结合。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既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又要用政府的“有形的手”去引导市场“无形的手”,从而撬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四是在金融创新和风险控制上强调了金融创新和风险控制二者的相互关系。我们既要大力推行金融创新,又要严格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五是在产融结合方面强调了科技金融的重要性。湖北省所开展的科技金融改革试点和示范就是要让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时不仅仅是“单打独斗”,而是要通过服务科技产业从而服务整个实体经济。
  湖北省这些年来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这些改革探索和改革举措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还存在着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深化县域金融工程。湖北省的县域金融工程实施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为全国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但是目前由于各地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一致,因此造成了各地推进程度和实施效果的不平衡。
  推动市域金融工程。目前各地市州已经在前期实施县域金融工程的基础上,开始了市域金融工程的实施。建议在总结前期示范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市域金融工程。
  启动省域金融工程。按照湖北省“十三五”规划,湖北省将在县域金融工程和市域金融工程实施的基础上实施省域金融工程。我们认为这个条件基本成熟。
  编制和运用湖北省资产负债表,全面控制金融风险。编制资产负债表可以形成风险预警机制,并且进行科学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从而在有效控制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推动经济发展。
  加强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的建设,提高挂牌企业后续融资能力。我们可以在扩大区域股权市场规模的基础上,通过金融创新进一步拓宽挂牌企业的融资渠道,并降低挂牌企业融资成本。
  财政金融联动,从根本上解决资金来源问题。财政金融联动的一个重要出路就是要做强做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过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去撬动金融市场,从而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要素市场联手,全方位服务产业和企业。企业发展需要金融体系提供各种金融要素的服务。金融要素市场能协同创新可以使企业“缺什么补什么”,使企业能够快速成长。
  总的来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需要我们进行长期不懈的探索和努力。我们深信这条道路将会越走越宽广。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