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丈人去世留下一套房产,老丈人有过叶广芩父亲的三段婚姻姻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6---9)
我的图书馆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6---9)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6)【第二十一句 始制文字】&(1)&&始,起头、最初。清代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中是这样解释的:“始,女之初也,裁衣之始为初,草木之始为才,人身之始为首,为元,筑墙之始为基,开户之始为庸,子孙之始为祖,形生之始为胎。”  有个成语叫“始作俑者”,本来是说开始用俑殉葬的人,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现在常被用来指第一个做某一件事或某一项任务的人,实际上这是个错误的用法,但是以讹传讹,也就一直这么用下来了。俑,古代陪葬用的偶人,一般为木偶或陶偶。这个成语出自《孟子 梁惠王上》,其中孟子引用孔子的话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是一句诅咒的话,意思是说最先搞殉葬这一套的缺德鬼,让他断子绝孙、生孩子没屁眼!  制,这是个会意字,左边是“未”字形,指有滋有味,右边是一把刀,表示拿刀干活心里还挺美,这就是一种创造的状态,马上就要制作出好东西了,心里能不美吗?  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也就是我在这写、你在这看的东西,没什么好说的。但在先秦时期“文”就表示文字之意,而当时的“字”(会意兼形声)是指在屋内生孩子。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带领手下文武大臣四处耀武扬威,到山东登上了琅琊山。国家领导人来了,怎么也得留个纪念吧,那时候也没有照相机、摄象机、拍照手机,想在石头上刻个“秦始皇到此一游”吧,又有失身份、太掉价,我堂堂大秦帝国的皇帝,素质怎么也比那些到处乱写乱画的缺德游人要高吧?于是就让立块石碑,刻些纪念性的文字。《史记》上是这样说的:“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曰:……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就是在琅琊山的这个石碑上,才第一次用“字”表示文字(够绕的!)。最初“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后来就管不了那么多了,笼统都称为文字。  始制文字,就是开始创造文字——这样的解释还不如不解释,全当一句废话吧。  仓颉是位好同志有人去过西安吗?  反正我是没去过。上学的时候有打把的时间可以出去玩,但我哪也没去。为什么,兜里没钱。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能使磨推鬼。没钱的滋味真难受啊,不敢谈恋爱,不敢出去旅游,只能看着别人谈恋爱、旅游,自己像只抱窝的老母鸡一样趴在图书馆里看书。好在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旅游图。好不容易上完学工作了,单位是个清水衙门,每个月仨瓜俩枣的薪水,饿不死也撑不着,还要省吃俭用还房贷,想去一趟比较大的城市旅旅游,真是舍不得,于是又恢复到抱窝的老母鸡的状态,趴在家里趣解千字文。  如果你去过西安,是否到长安区去看过仓颉造字台?据说此台原是个夯筑的土台,台高有十多米,周长六十多米。当地人曾在夯土中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物件,因此断定这可能是一个上古文化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近年来,这个土台被文物爱好者和有识之士修葺一新,在土台外面包了一层青砖使其美观,更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在台的南面是一个斜坡,中间水泥抹面,上书五个两米见方的隶书体大字:“我到此一游!”——对不起,看错了,那是旁边的小字,大字是:“仓颉造字台”。旁边的小字是缺德游人写的,而那五个大字是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写的。  在陕西渭南的白水县,有仓颉庙和仓颉墓。当地称仓颉为“仓圣”,并流传着很多传说:传说仓颉照猫画虎,按照野兽的脚印用树枝画字,把周围的干树枝全用光了,把打柴的老汉气得痛哭流涕。字造多了没地方放,玉皇大帝派石猪石羊驮石头运送造字原材料,石人给造楼房作为放字的库房。有一天仓颉的老妈来送饭,说了一句“可怜的猪羊,都快压死了,快歇一会吧!”结果泄了仙气,石人石猪石羊一下子全部散架,变成碎石头,楼也没造成,只有一个楼台子。据说仓颉原来姓侯冈,是黄帝的左史官,因为造字有功,黄帝赐姓仓。仓,就是“倉”,君上一人、人下一君也。那“颉”字是什么意思呢?在读“杰”音的时候,专用于“仓颉”这个名字,没其他意思。玉皇大帝一看人间的黄帝都奖赏了仓颉,自己也得表示表示啊,就像现在奥运冠军一样,县里奖完市里奖,市里奖完省里奖,省里奖完国家奖,政府奖完企业奖。于是玉皇大帝就从天上往下空投大米白面,下了一场谷子雨,这就是谷雨节的来历。&  在河南新郑市城南关,有座凤台寺,相传是古代仓颉造字的地方。仓颉按照黄帝的要求造字,在洧水南岸的一个高台上先造了个屋子住下,专心造字。也许是太孤独了,好长时间也没憋出一个字来,仓颉急得想跳洧水。这一天他正在那冥思苦想,一只凤凰从天空飞过,嘴里衔的一片树叶落下来,上面有个兽蹄印。仓颉受到启发,明白了造字的基本原理:万物各有特征,抓住特征,画出图像,不就是字吗?于是很快造出了很多字。后人把仓颉造字的高台叫“凤凰衔书台”,宋朝人在这里建寺,称为“凤台寺”。  关于仓颉造字,除了民间传说,一些古代著述也有记载。《吕氏春秋》中说:“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韩非子》说:“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淮南子》中说:“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等等。  东汉王充的《论衡》等文献中说“仓颉四目”,二郎神不是三只眼吗?仓颉比他还过一只。实际上,“仓颉四目”的本意可能是说他用眼睛四处看,寻找造字灵感,而后人将其曲解和神化。  仓颉这个人是否存在呢?汉字是他老人家创造的吗?类似的问题一直困绕着学术界。由于相关史料缺乏,很难得出结论。秦始皇灭六国后,采纳李斯的建议,为了统一文字,让李斯作《仓颉篇》,后来仅发现残缺简书,其中有一支简书上有“仓颉作书,以教后嗣”之类的记载。但这个证据同样难以证明仓颉造字是历史的真实。  有人提出疑问:如果汉字是仓颉造的,那么当时他是否造出自己名字呢?人难免有点私心的,如果是我造的汉字,非把自己的名字造得特殊一些,或者搞点“彩蛋”。  迄今为止,人们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没有找到“仓颉”这两个字。看来仓颉真是一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好同志。  “彩蛋”又是个什么东东呢?这个名词源于西方复活节的活动。复活节是耶稣被钉死之后第三天复活升天的纪念日,通常在每年春分刚过第一次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那一天西方人会把染色的蛋或蛋状的巧克力事先藏好,然后让小屁孩们去找,这是一种表达友谊、关爱和祝愿的方式。基督徒以复活节彩蛋比喻为“新生命的开始”。后来“彩蛋”用来指惊喜或暗藏玄机。我们知道的最著名的中国式“彩蛋”是微软汉字输入法中的“胡万进印”:在计算机中打开Word文档,输入“胡”字,将其设定为微软自带的隶书,“字体”选项里选择空心,把字号设大一些,再把显示比例弄大,你就会惊奇地发现,“胡”字里面有“胡万进印”四个小字。还有“卞”、“扎”、“珐”、“翟”等字也暗藏此玄机。  胡万进是谁呢?是汉字字符编码标准的起草人之一。既然胡万进都能在汉字里弄点“彩蛋”,仓颉怎么不在汉字里藏点什么自己的创意呢?也可能仓颉藏了“彩蛋”,只是我们这些笨蛋还没有发现而已。  《荀子》中说:“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有人解释说,这里的“一”指正确的规律,也就是说,仓颉是一个探索到规律从而对文字进行了整理的专家。文字不可能是一个人能够创造的,在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文字记事的时候,人们自然而然会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对自然事物进行观察体会,并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创制出文字来。汉字是个庞大复杂的体系,是需要长期发展才能不断丰富完善的。在汉字起源阶段的晚期,应该有一个负责搜集、整理、统一、总纂的人,具体这个人是否叫“仓颉”并不重要。  鲁迅说:“要之文字成就,所当绵历岁时,且由众手,全群共喻,乃得流行,谁为作者,殊难确指,归功一圣,亦凭臆之说也。”研究文字的学者们也一致认为,汉字不可能是某一个人造出来的,而是我们的先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不是一个仓颉造的,而是千千万万个“仓颉”历经很长时间才创造出来的,每个“仓颉”都是好同志。【第二十二句 乃服衣裳】&(1)乃,在这里是个虚词,没有明显的意义,可以做“于是、就”解释,也可以粗暴地认为它就是来凑个字数的,是个滥竽充数的家伙。  服,本来是指船两旁的夹木,这里做动词,指穿上。这个字最常用的意思,做名词时是指服装,做动词时是服从的意思。“服装”和“服从”有什么关系呢?请继续看后面的内容。  衣,象形字,上面一点是领口,两旁是伸直的袖筒,下面是衣襟左右相覆,这明明就是一件上衣的样子嘛。  裳,古人穿的遮蔽下体的衣裙,是裙的一种,不是裤子。古时侯男女都穿裙,裤子当时是指冷的时候在裙子里套穿的。男人穿裙子,裙子下面一双满是长毛的男人腿,现在想来有点难看和不雅,但当时的男人肯定很高兴,穿裙子多凉快啊!  “衣裳”后来作为一个词,成为是服装的统称。  这一句和上一句,说的不仅仅是文字和服装,而是涵盖了上古时代的各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是我们不能把当时所有的文明都趣解一遍,所以就只能单说表象、不讲内涵了,说到文字就只解文字,说到衣服就只解衣服——可不是脱衣服啊。  人靠衣装,美靠欣赏人为什么要穿衣服呢?如果人不用穿衣服,那得省多少钱啊!现在那些名牌服装,贵得要命。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服装生产大国,据说如果中国现在突然不生产服装了,估计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都得光着。但中国的名牌服装少、名气也小,卖不上价,而现在的中国人既急于赚钱又好面子,于是假冒外国名牌服装就应运而生。由于假名牌比真货便宜得多,又可以以假乱真,很多人热衷于购买,引起国际名牌服装企业及其国家的强烈愤慨,不断指手画脚、口诛笔伐,甚至于以经济制裁相威胁。假名牌做得再好,终究是假的,穿在身上可能看不出来真假,但损害的是一个国家的声誉,折射的是一个民族性格深处隐藏的狡诈与虚荣,就像现在那些已经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泔水油,也叫地沟油,用“上好”的泔水油炒菜,吃在嘴里可能没什么感觉,但损害的是人的健康,折射的是一个时代中因人性沦丧而显现的贪婪与恶毒。  人类穿衣服的时间可不短了,虽然在比不穿衣服的时间要短很多。一般认为服装的产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裸体时代,大约从距今三百万年至四十万年这个漫长的时期,刚刚开始直立行走的猿人靠身上的毛抵御寒冷;第二个阶段是原始衣物时代,大约在从四十万年前到一万五千年前,人类慢慢开始用树叶、兽皮等容易取得的材料做为简单的衣物;第三个阶段是纤维织物时代,从一万五千年前开始,人类逐渐进入农耕定居时代,亚麻等纤维衣料开始被应用,真正意义上的服装产生了。  按照一些典籍的记载,古代有两个人发明了衣裳,一个叫胡曹,一个叫伯余。《淮南子》中说:“伯余之作衣也,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后世为之机杼复胜,以便其用,而民得以掩形御寒。”《吕氏春秋》中说:“胡曹作衣。”这两个人是干什么的呢?《物原》中说:“轩辕臣胡曹作衣,伯余为裳,因染彩以表贵贱。”看来两个人是黄帝的手下。  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只有树叶、兽皮、胡麻布围在身上,没有像样的衣服穿。黄帝的老婆嫘祖有个下属叫胡曹,她在生产实践中把胡麻布裁剪成衣服,嫘祖看见了,觉得很有创意,就让胡曹做了一些衣服给大家穿,大家都觉得很舒服、很方便。胡曹的老公伯余穿上老婆做的衣服之后,一直想为老婆做点什么。他发现老婆胡曹虽然长相美貌,身材又凹凸有致,但穿了衣服之后和别的女人混在一起就分不出来了,就像现在很多没有特色的影楼拍的婚纱照一样,大家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为展示老婆的身材,伯余就刻苦钻研,做成了裳。黄帝发现这对夫妻太有才了,就让胡曹为服官,伯余为辅臣,统领男女织工做衣制裳,相当于国有纺织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  胡曹是女人吗?伯余是她老公吗?这些都不可考。和文字的发明一样,上古时代的发明都是众说纷纭,同一个东西,有说是张三发明的,有说是李四制造的,也有说是王二麻子鼓捣出来的,传来传去,把时代背景都弄混了。和文字一样,衣裳的发明也绝非出自一两个人之手,而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过程中,大家共同努力而逐渐产生的。  人类为什么要穿衣服呢?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确切答案,主流观点有这么几种:一是身体保护说,认为服装起源于人类站起来的那一瞬间,因为对于男性来说,其脆弱的关键部位的位置发生了改变,由四足行走时位于身体的末端而转移到了身体的中央,原来是在暗处,现在在明处了,这样在狩猎等剧烈活动中就容易受伤,因而需要找个东西保护起来;二是装饰或标志说,认为爱美之心人皆有,野百合都有春天呢,原始人也是爱美的,但大家都光着的时候,基本没什么区别,不信你到公共浴池里看看,一群光溜溜的人在那里洗,大家基本一样,如果不大喊一声,想找个熟人都不容易。为了使自己与众不同,人类很早就学会了装饰自己,因而产生了衣服;三是遮羞作用,说早期人类出于道德感和羞耻感才穿衣服,这种观点不大被认同。还有图腾说、避寒说等多种说法,所有的说法都围绕着衣服的功能展开的。  衣服的功能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演化。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衣服的政治功能曾经被强化,成为统治者划分社会成员等级的标志。从周代开始,我国就有了比较完整的衣冠制度,什么等级的人穿什么衣服都有严格的规定。服不服,看衣服,臣服臣服,要屈从就要穿表示屈从的衣服,穿了你不该穿的衣服,就是僭越,是要治罪的。这方面的内容在前面讲“天地玄黄”的时候已经说一些,不再赘述。千百年来,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后人们才逐渐摆脱了衣服政治化的束缚,现在街上的奇装异服随处可见,那是情绪的外露、是个性的表现。  现在经常看到一些时装发布会,但是发布会上展示的衣服有几件是在公共场合能穿出来的?只不过是突出了其审美功能而已,说白了就是给穿给别人看的,其他的功能都弱化了。早在秦末,西楚霸王项羽就提出了这个观点。《史记 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羽灭秦后,想回江东,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富贵了不回老家显摆显摆,就像穿件漂亮衣服在夜里走,青春靓丽给谁看呢?于是就有人说:“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意思是说项羽太小农,没脑子,就像猴子洗个澡,然后穿上衣服一样。项羽听了之后,把这个说风凉话的人给清蒸了。后来螃蟹看到了这个人,就问:“咋地了哥们,被人煮了?”  现在都市人穿衣服,很大程度上是要表现其审美功能,特别是女装。相比于单调的男装,女装真是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疯狂地吸引着消费着的眼球和钱包。女人是幸福的,有花样繁多的服饰可以选择,但是女为悦己者容,如果自己爱的人不懂得欣赏,那女人穿它干什么呢?所以看待女人爱逛街、爱买衣服这个问题,男士要理解,要宽容,要在钱包允许的条件下给予大力支持。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心爱的女人,男人要体贴,要关怀,不能不顾女人的感受而横加指责,特别是在追求得手的婚后。女人因为美丽而被爱,因为被爱而更加美丽。第二十二句 乃服衣裳(2)衣裳里的风流与哀愁描写衣裳的作品,最著名的要数李白《清平调》中的第一首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之所以著名,不仅仅是因为诗写得好,更因为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人可能记不清父母的生日(我就属于这类不孝子),但要是问他们我国古代四大美女是谁,百分之百能答对。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  李白的《清平调》受到历代文人的推崇和好评,明朝周敬等人著的《唐诗选脉会通》中赞美该诗“语语浓艳,字字葩流”,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说该诗“风流旖旎,绝世丰神”。大家如此毫不吝惜地赞美,主要原因是真心实意地佩服李白的诗写得好,但也有给唐玄宗李隆基面子的因素,更搀杂着大家都不好意思明说的原因:对美女杨玉环衣裳里的风流景致的一种垂涎。  关于这首诗的来历,据传奇小说《杨太真外传》讲,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一天,皇宫中沉香亭畔的牡丹花儿朵朵开,唐玄宗在贵妃杨玉环、歌唱家兼演奏家李龟年等人的陪同下出来赏花。唐玄宗兴趣盎然,叫人急召翰林学士李白进宫写首流行歌曲。李白进宫之后一看这阵势,马上知道该写什么了,一挥而就,写出了三首《清平调》诗送上。唐玄宗看了之后很满意,让皇家乐团奏乐,李龟年高歌,杨贵妃斟酒。唐玄宗喝着美酒、听着美乐、搂着美女,美得直冒鼻涕泡,真是快活似神仙啊!一时兴起,忍不住亲自吹起玉笛助兴,反复演奏欣赏了好几遍才停下来。(李龟年旁白:“再不停下来,我嗓子就快成破锣了!”)。杨贵妃听完歌曲,款款下拜,向唐玄宗深表谢意。  但乐极生悲,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杀向长安,唐玄宗撒丫子就跑,第二年初跑到现在陕西省兴平县一带的马嵬驿,军队哗变逼宫,唐玄宗只好让当时只有38岁的杨贵妃自杀。唐代郑处诲写的《明皇杂录》中记载:“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这也便是词牌《雨霖铃》的来历,这个词牌名又因为宋代柳永的那首“寒蝉凄切”而为后人所熟知。  这首《清平调》在艺术上简直比杨贵妃还美,真不知道李白的脑子是怎么长的,居然竟然果然能想出这么浪漫、贴切而脱俗的比喻,一般人得喝过多少脑白金才能赶上他啊?后来一个外国公司看上这首诗了,其化妆品品牌“Revlon“就翻译成了“露华浓”,诗句形容的是杨贵妃的美丽,用作化妆品品牌,既能体现产品属性,又有好的品牌联想,还显得倍儿有文化内涵,再通过广告一忽悠,想不知名都难。老外做生意还真有一套,不过对于我们大老爷们来说,不会花一个子儿在化妆品上,收起你那一套吧!但是人家一开始就没指望男的来买,而是让女人从男人钱包里拿钱来买,歹毒啊!  把唐朝由盛转衰都归罪于杨玉环,完全是男人们为自己开脱的借口。杨玉环不光长得美绝天下,而且也是很有才华的,比如《全唐诗》中收录的一首她写的题为《赠张云容舞》的诗:“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枭枭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其艺术水准虽然与李白的诗比还有很大差距,但也相当不错了,你写得出来吗?美女惹人爱,聪慧的美女更是人见人爱,但是男人犯了错误就往女人身上推,和在外面受了气就回家打骂老婆的做法一样,都十分的不男人。  还有一位文字高手写的有关衣裳的作品也具有很高的造诣。这位高手姓李,是个女的。是谁呢?就是南宋宋杰出女文学家李清照。她在《南歌子》中写到: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李清照出身名宦之家,自幼聪颖,长相估计也不差,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夫妻情投意合,生活幸福,并都爱好研究金石书画,有共同语言,真是神仙美眷啊。可惜好景不长,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她与老公逃到江南躲避战乱,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泊江南,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的很多诗都表现出哀愁、悲伤的情绪。这首《南歌子》就是一首满怀愁绪无着处的词。  上阙写的与衣裳关系不大,就不详细解释了,主要是通过天上和人间的对比来表现有情人不能相见的痛苦,使人一读起来就觉得沉重,然后写泪湿枕簟(簟,读“蛋”音,指竹席),发现没脱衣服就躺下了,于是一边脱衣服一边看表想知道几点了。  “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一句中的“夜何其(其,读“基”音,是语尾助词)”出自《诗经 小雅 鸿雁之什 庭燎》。全文为: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鸾声哕哕。  夜如何其?夜鄉晨,庭燎有煇。君子至止,言观其旂。  由于《诗经》离现在时间太久远,很多语言读起来很晦涩难懂,所以在此需要稍做解释。这是一首写周王朝会的诗。“庭燎”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院子里点起火把,用于照明,那时候没有蜡烛啊,只好用麻秸或芦苇做成火把,蘸上点动物油,在院子里一点,也是很亮的,就是烟尘大点,但也有好处:不用点蚊香了。煇,就是“熏”,指冒烟。旂,是“旗”的异体字,一种绘有龙的图案并有铃铛的旗子。  翻译成白话,大致是这样的:  长夜漫漫何时旦?熬到眼红才一半,庭前火把很灿烂。朝庭的大官们啊,乱糟糟地来扯淡。  长夜漫漫何时明?现在是个啥情形,庭前火把剩个影。朝庭的大官们啊,乱糟糟地来应景。  长夜漫漫何时亮?东方已经露曙光,火把熄了烟真呛。朝庭的大官们啊,打着旗子把朝上。  词的下阙,可都是写衣裳的:贴翠和销金是制作比较华贵衣服的两种工艺。解衣欲睡,看到衣上的装饰,越发感到悲凉,不禁想起悠悠往事。天气和衣裳都和以前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情怀,在历经沧桑之后发生了改变。  这首词所表现的意境,我们中的很多人都会深有感触:在漫漫长夜里,思念最爱的人却无法见到,那种滋味是何等煎熬!开始可能还坐立不安、百爪抓心、千爪挠心、万爪抠心,慢慢只能临风洒泪,对月长吁了。习惯也好,麻木也好,终归是无可奈何。  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查了好久也没查到这句缺德的名言到底是哪一位缺德的古人说的,也许这位古人怕挨板砖,没敢留下姓名。不把人当人,尤其是不把女人当人,这是封建社会的通病,即使在现代社会,一些人的观念深处也存在这种余孽。  古代不把女人当人的情况十分普遍,记载中最为令人发指的,要数下面这两件: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记载:晋朝的大富豪石崇每次请客常用美女劝酒,客人喝酒不尽量的,就命令把美女处死。有一次丞相王导和大将军王敦同去拜访石崇,王导平日不能喝酒,但不忍心看着一个个娇滴滴的美女被杀,结果喝得大醉。而王敦可不理你这个茬,就是不喝,结果三个美人被杀掉了。王敦面不改色心不跳,泰山压顶不弯腰,就是不喝。王导责备他,他却说:“他自己杀他家里的人,与你有什么相干?”  当朝的掌权人物对待人命都是这样的漠视和麻木,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对待女人的态度是何等残忍和冷酷!  石崇杀的毕竟是婢女,没有杀老婆,还不如下面这位狠:《三国演义》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中有这么一段,说刘备被吕布打败,追得到处乱跑,“一日,到一家投宿,其家一少年出拜,问其姓名,乃猎户刘安也。当下刘安闻豫州牧至,欲寻野味供食,一时不能得,乃杀其妻以食之。玄德曰:'此何肉也?’安曰:'乃狼肉也。’玄德不疑,乃饱食了一顿,天晚就宿。至晓将去,往后院取马,忽见一妇人杀于厨下,臂上肉已都割去。玄德惊问,方知昨夜食者,乃其妻之肉也。玄德不胜伤感,洒泪上马。”  如果刘安还活着,真应该代表人类郑重地问他一句:“你到底是不是人啊?”  现在有人把古人的那句话改成“兄弟如蜈蚣的手足,女人是过冬的衣服”,如果女人是过冬的衣服,当然不能随便丢弃,但是冬天过了呢?把女人比作衣服本身就带有歧视的意味。《圣经》上说女人是男人的肋骨,虽然也没有实现男女平等,但至少认为男人和女人是血肉相连的关系。对于相爱的男女来说,双方不仅是平等的,而且是相互依存的:男人偷走了女人的心,女人带走了男人的灵魂。【第二十三句 推位让国】&(1)推,本意为手向外用力使物体移动,这里指辞让。《史记 淮阴侯列传》中韩信念及刘邦的好处时就说“解衣衣我,推食食我”,你看人家刘邦多会笼络人,把衣服和食物都给别人用,但是你要让他“推位让国”,他不翻脸杀了你才怪。  位,随便哪里有个闲置的空间,就算是个位子了吧?最初的“位”可不是这个意思,只有朝廷上的空间才能算是“位”,本意是指官吏在朝廷上站立的位置。《说文》中说:“列中廷之左右谓之位。” 就是说古代宫殿的中庭左右两侧叫“位”。古代常用“位宁”来借指在朝为官,“宁”是什么呢?指古代宫殿的门与屏之间的地方。这个地方为什么叫“宁”呢?可能是因为站在那里的人都得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吧,谁敢在宫殿上撒野啊?《尔雅》中说:“门屏之间谓之宁。”这个地方也称“著”,没查到原因,难道是因为繁体的“宁”和“著”长得比较像?唉,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我们就像其中的一只小虾米,顶多是一条胖头鱼,永远也无法游遍全部水域。  让,本意为责备,《说文》中说:“让,相责让也。”《小尔雅》中说:“诘责以辞谓之让。” “让”也是古代的一种礼节仪式,举手做平衡状,表示恭敬或欢迎。《仪礼 聘礼》中说“宾入门皇,升堂让”。  后来“让”的意思由责备别人变为委屈自己,指谦让、推让,如经常被用来教育孩子要相互友爱的“让梨觅枣”(也叫“让枣推梨”)之典故。让梨,说的是孔融的事情,由于流传过于广泛,在此不多说了。觅枣,说的是南朝梁代秘书丞王泰,与周兴嗣同朝为官。《南史 王泰传》中记载:“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群儿竞之,泰独不取。问其故,对曰:'不取,自当得赐’。”一个几岁大的小屁孩,看见枣、栗子不去哄抢,反而说出那样有哲理的话,了不起啊,简直是天生的哲学家。  刚刚引用了《尔雅》和《小尔雅》里的解释,有必要介绍一下这两部书。《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尔”是“近正”之意,“雅”是“雅言”,指某一时代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尔雅》的作者到现在也没弄清楚,有人认为是孔子的徒弟搞的,有人认为是周公的原创,后人在转贴过程中进行修改而成。《小尔雅》,成书于《尔雅》之后、《说文解字》之前,假托孔子的后裔孔鲋之名,自魏晋之际始得流传,是一部训诂专书和小型字典,内容模仿《尔雅》并做了一些改进和补充。  国,《说文》中的解释是“国,邦也。”有点好奇:“邦”又该怎么解释呢?于是在《说文》里查“邦”,结果查到的是:“邦,国也。”气得我差点跳起来。好在清代段玉裁给加了注释:“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 再从《说文》中查“封”字的解释:“封,爵诸侯之土也。”这才基本上搞清了。但是邦和国还是有区别的,《周礼 太宰》中“以佐王治邦国”一句的注曰:“大曰邦,小曰国”。如果“邦”和“国”两个字联起来、用一个大的加上一个小的,结果会怎样?答:等于更小的。《周礼 大司马》中“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一句的注说:“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王统治的是国,诸侯统治的邦国,诸侯当然小于王,邦国也就小于国。  现在就简单多了,“邦”和“国”都泛指国家,不管大小,再小也是个国家。如果能在海上找个没有任何国家宣布主权的无人小岛,你自己也可以建立一个国家,总统、总理、议员、司机、保安、清洁工统统由你一个人担任,只要能获得联合国的认可,就是一个国家。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别拿村长不当干部,电线杆上插土豆——大小是个头,公鸡脑袋上的肉——大小是个官(冠)。这和我国主张建立的国际新秩序的核心原则是一致的: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独立自主的,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  这句的意思是说统治者把自己的统治地位和同志权力都让给别人。是谁具有这么高尚的品格和这么宽广的胸怀?就是下一句说的那两位。实际上,这两句并不是单纯赞美这两个人的行为,而是在记写我国早在几千年前曾经存在过的一种民主政治制度:禅让制。第二十三句 推位让国(2)千万别把我当人“推位让国”是禅让制的直接表现形式,有的帝王“推让”得心甘情愿,不想当大哥好多年,想退休养老去了,就把位子和国家都交给大家普遍认可的接班人;也有不愿意的,坐上国家地位最高的位子上谁还想下来?抢都抢不到呢,轻易就交给别人?说什么也不干。可是刀架在脖子上了,保命要紧还是位子要紧啊?只好被迫让位。按照现存的历史记载,真正心甘情愿推位让国的帝王,是以尧和舜这两位为代表的上古时期统治者,也就是下一句中的两位主角,此后的所谓“禅让”基本上都属于后一种情况。  不管愿意不愿意,我国历史上实现顺利交接的“推位让国”事例是很多的,这些我们稍后再讲,这里先说说操作失败的例子。  一般情况下,帝王让位,接班人登基,操作就宣告成功,本来嘛,你舍得死我,就舍得埋,你舍得让,我就舍得上。但是就有人不愿意上,你想把位子让给我,我还不稀罕呢,别人认为那是一块宝,我觉得那就是一堆垃圾,结果导致推位让国的操作流产。  真有这样的人吗?当然有。那时侯帝王和人民群众考察接班人的程序非常严格,想通过弄虚作假、搞贿选的方式成为接班人是不可能的,所以选出来的接班人是大家普遍认可的,但也会出现接班人拒绝接班这种事。这么好的事情都不干,不可理解吧?自己做的事都是有充足理由的,别人做的事,很多都是不可理解的。  战国的庄子的《逍遥游》中和晋代皇甫谧著《高士传》中都记载了这样一位不可理喻的人物,他的名字叫许由,是个隐士,“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多正派的一个人啊,不好的地方不坐, 稀奇古怪的食物不吃。经考察合格,尧想把天下让给他。许由一听这话,转身就跑,以风一般的速度跑到“颖水之阳,箕山之下”,就在今天嵩山南边。尧一看,怎么着?嫌官太大责任重,不敢干啊?于是到箕山拜请许由,请他出任九州长,许由一听,又撒腿就跑。尧心说麻烦了,这次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但很快就在河边找到了许由:正在河边使劲洗耳朵呢?尧走过去说:“别洗了,都快洗掉皮了,这种洗法还不把耳朵洗聋了啊?是不是蜈蚣钻到耳朵里了?”许由说:“刚才你说的话我不想听,但在我捂耳朵之前你已经说出来了,你的嘴比鱼鹰还快。没办法,我只好用水把那些不想听的话给洗掉。我坚持的原则是:洗自己的耳朵,让别人当老大去吧!你赶紧走吧,要不赶不上二路汽车了。”接着又说:“匹夫结志,固如磐石,采山饮河,所以养性,非以贪天下也。” 尧说:“你洗了这么半天,还是记得我刚才说要让天下给你的话,没洗掉啊,你还是抓紧时间慢慢洗吧。”  尧走了,许由还在那里洗耳朵。这时,和许由一起隐居的巢父正好牵着一头牛到这里饮水,他看到许由在洗耳朵,就问为什么。许由说:“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一听,赫然变色:“你要是在深山老林、兔子不拉屎的地方隐居,谁能找到你?我看你是在这做秀、是为了出名!”为了不让许由洗耳之水沾染牛嘴,巢父牵着牛到上游去饮水了。  为了纪念许由和巢父,在河南汝州西关南建有许由庙,在许由庙旁凿一水井,命名为“巢父井”,将那条河命名为“洗耳河”。从1999年开始,汝州市政府对洗耳河进行治理,现在河两岸已成为人们休闲散步,锻炼乘凉、见面约会的绝好去处,但是再也没有人来洗耳朵了。  许由死后被葬在了箕山,尧就把许由封为箕君,箕山也因此被当地人称为许由山。后来许由被认为是天下许氏的始祖。河南的许昌这个地名也源于许由。据说许由在颍水之滨隐居时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于是这一带也被称为“许地”。后来到汉献帝被逼无奈“推位让国”,曹丕称帝,因“魏昌于许”,于是把“许地”改为“许昌”。  让我们普通人很难理解的是:许由和巢父他们厌恶的是什么呢?难道世俗的利益就有这么讨厌吗?如果许由接了尧的班,不就能够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了吗?隐士们所追求的境界,绝非我们可以理解的,他们简直就不是人。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许由算是那一种呢?对不上号,看来这三种都不是。老子说:“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下子对上号了:圣人把万物都当成草编的狗,肯定也没把自己当人,我们不能用一般人的标准来衡量他们。  到了“家天下”时代,统治者的更替成了一个家族、乃至一个家庭内部的事情,别人掺和不进来,除非你造反推翻现政权。于是“推位让国”由全民海选变成了统治者的家事,老子传儿子或哥哥传弟弟,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也涌现出了类似许由这种不把自己当人的圣人,比如周武王的两个爷爷太伯和仲雍、太伯的后代季礼、还有孤竹国的伯夷、叔齐。  话说周王朝的奠基者、实施德政的先驱、周文王姬昌的爷爷周太王,有三个儿子:太伯、仲雍、季历。太王老爷子对商朝的黑暗统治非常之不满,意图取而代之,但大儿子二儿子都不愿意继承老爷子的远大志向,而且他们哥俩知道老爷子最满意的人选是季历的儿子姬昌,于是哥俩一合计,与其让老爷子为继承人的事情烦恼睡不好觉,不如自动自觉地把继承人的位置腾出来,一来可以争取个主动,二来省去了老爹对他们占着茅坑不XX的担心。于是二人在于月黑风高夜悄悄离家出走,踏上充满未知数的险恶江湖。太王老爷子闻讯老泪纵横,心说为了我的远大志向老大老二不惜抛弃荣华富贵远走他乡异地,真实孝子啊!这说明我多年的教育是成功的,看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方针是没错的!于是明正言顺地将季历作为继承人。后来季历把位子传给儿子姬昌,姬昌再传给姬发,终于推翻了商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了周王朝。  且说太伯仲雍哥俩,一口气从今陕西一带跑到长江下游一带的荆蛮之地,纹身断发,与野人一起生活。荆蛮人也没见过什么世面,突然来了两个文化人,又有以德治国的先进理念,迸发出无限的景仰之情,于是一千多家荆蛮人自愿成为太伯的马仔小弟,尊太伯为老大,号称吴太伯。太伯去世后,仲雍接过大哥手中的枪继续统领手下人过活。仲雍死后将老大的地位传给儿子,又传了两代到了周章。这时回回头看看来时的路,周武王姬发已经打败商纣完成统一大业,正四处寻找大爷爷二爷爷的后代呢,很快就找到了周章,就顺水推舟,将吴地给他,封为吴王。但仔细一想周章也不是白痴弱智傻瓜蛋,吴地本来就是他的,这样处理肯定会引发不满情绪,于是又把中原的一块地皮封给了周章的弟弟虞仲,虞仲就是虞国的第一任君主,后来虞国被晋国顺手牵羊给灭了——这段故事我们在讲到“假途灭虢”一句时还要仔细说。  地处荆蛮的越吴国经过多年的辛苦建设,慢慢地发展起来。到了吴太伯的第十九代孙吴王寿梦的时候,其综合国力与中原发达诸侯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为了方便起见,姑且分别称为阿大、阿二、阿三、季礼(为什么季礼不称为阿四呢?因为他是个主角,相当于男一号,戏分多)。吴王寿梦觉得季礼很贤明,想把王位传给他,但季礼继承了老一辈先驱的优良传统,说老爸我不想当吴王,你要是非让我当,我就去当农民去种地,宁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也坚决不去占着王位这一茅坑。无奈之下只好立阿大为吴王。阿大死后没有将王位传给儿子而是给了阿二,阿二也同样,传给了阿三,他们的愿望只有一个:让四弟当吴王,完成老爸的遗愿。  此间,季礼被封在延陵,人称延陵季子。阿二当吴王的时候,季礼出使中原诸侯过,显示除了超长的外交才能和高尚的道德修养,不当吴王真是可惜这块好材料了。  公元前527年,阿三死了,位子终于传到季礼这里了,但季礼还是不干,偷偷跑了,大家只好立阿三的儿子僚为吴王。这下子可惹怒了一个人:阿大的儿子公子光。公子光认为:“我父亲兄弟四人,应该传国传到季子。我老爸是最先当国君的。既然季子不干,那就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凡事都要讲先来后到啊,僚是什么东西,不好好排队偏偏来夹塞,什么素质啊!”于是暗中收买职业杀手,想暗杀王僚。  王僚十三年四月份的一天,公子光请王僚来家里喝酒吃肉洗桑拿,王僚带重兵赴宴。席间公子光发挥高超的演技,假装脚疼,藏进了地下室,派专诸将匕首藏于烤全鱼的腹中,伪装上菜,凑到王僚面前,从鱼腹中取出匕首刺向王僚,左右卫士杀了专诸,但王僚也已被杀死。于是公子光大摇大摆当了吴王,就是吴王阖庐。阖庐找个肥缺,任命专诸的儿子为部长级干部。十九年后,阖庐脚指被越国军队击伤,不治而死,当初装脚疼的报应啊!  季礼出差完毕回到吴国,一看老大换人了,只好接受了这个现实。此后吴国强盛了一段时间,但很快被越国灭掉。吴国兴起与灭亡的基本特征是:推让立国,抢夺灭国。  最后再说说伯夷、叔齐这两个“不是人”的吧。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前留下遗嘱,立叔齐为国君。叔齐不想干,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老爸的遗命,不能违背啊!于是就逃走了,叔齐随后也跑了。大家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去投奔。等他俩走到那里,姬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追尊姬昌为文王,向东进兵去讨伐殷纣。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进谏说:“父死不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说你们两个家伙找死吧,人家的事关你哪跟筋疼?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送他们离去。后来武王平定天下,伯夷、叔齐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仁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粮食是周朝的,野菜就不是周朝的了吗?)。饿得快要死了,还作了一首歌,翻译成白话大致是这样的:“登上那西山,采摘点薇菜。暴力来革命,竟然还挺拽。盛世已完蛋,我们去哪待?只好见上帝,命运真是坏!”唱完歌,最后一点力气耗尽,饿死在首阳山。孔子评价这两位说:“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圣贤们弃天下如破鞋子,薄诸侯如破罐子,绝非我等能够效仿——想效仿也没那个机会啊!但是我们也要经常尝试一下“千万别把我当人”的感觉,怎么尝试呢?虽然不能“推位让国”,但可以在乘公交车的时候“推位让座”啊!诸如此类,在大庭广众之中做一些超过普通人思想境界又力所能及的小事情,或许有人会说你是傻子,但在思想深处,你向圣贤的标准靠近了一小步。第二十三句 推位让国(3)一只悲情鸟的诞生圣贤们在即将到手的至高权利和地位面前大义凛然,打死我都不要,这是常人难以达到的境界。而更多的人则是对帝王之位垂涎三尺,欲得之而后快,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得到了统治地位之后就攥在手里不想松开了,死了也不让,把地位作为遗产留给儿子,从而导致禅让制的破产和世袭制的建立,现了人性中贪婪的一面。  但这种制度的变化并不仅仅是由于人性贪婪这么简单的原因。  应该说禅让制对全体社会成员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制度,因为在禅让制条件下,君主是通过前任君主和民众共同参与推举贤明而产生的,虽然民众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多少话语权,但毕竟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世袭制则是父死子继,君主有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民众是否认可等问题都被忽略不计,因此继任者是庸才、明主还是暴君,完全是听天由命,没办法选择,更没办法改变。  既然对社会成员来说,两种制度优劣分明,那么为什么禅让制会被世袭制所取代呢?这个问题要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来解释。禅让制只适合存在于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生产资料全社会共同所有,基本没有什么剩余,君主的权利虽然大,但主要作用是维护社会分配的公平性,想腐败都没有物质条件。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制度逐渐过渡到奴隶社会之后,社会上的物质资料出现剩余,地位高的人就能获得较多的分配,就产生了私有制和财产继承,进而产生权力的继承意识。不让继承不行吗?不行,那样整个社会对财富的渴求就会降低,会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说,原始社会公有制及其政治体制禅让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那就允许继承吧,于是就产生了世袭制。世袭制并不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是促进了世袭制的产生和确立。当然,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经过反复的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争夺和调和。  禅让制和现在的民主制度存在本质的不同,因为他们存在的社会制度基础并不相同。这个问题不能展开说的,否则就成了政治经济学,没有人愿意继续看下去了。  上述比较冗长枯燥的介绍,主要是为了说明禅让制只适合存在于原始社会。但是为什么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也有很多帝王禅让的情形呢?因为这些禅让统统都是假的,是被篡位夺权者逼迫的,不让不行,就像半夜回家遇到持刀抢劫的,要钱要物全得给,否则就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或白刀子进绿刀子出——扎胆囊上了。  但是在我国历史上还存在着一种“疑似禅让”:可能是真禅让,也可能是假禅让,弄不清楚,比如古蜀国望帝与丛帝之间的禅让。  据汉代扬雄的《蜀王本纪》与晋代常璩的《华阳国志》记载,周惠王年间(在公元前七世纪),我国的大西南有个古蜀国,统治者叫杜宇,称“望帝”。杜宇治蜀,颇有成效。在他的治理下,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人民群众基本能解决温饱问题了,杜宇很得意。  可是好景不常,一连多年的洪水灾害,搞得蜀国人将都城搬来搬去。这时候杜宇已经一百多岁了,只知道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治理水患。这时候从楚国一带来了一个叫鳖灵的人。为什么叫这么奇怪的名字呢?因为他擅于治水。杜宇以鳖灵为相,治理水患。鳖灵指挥民众凿通水道,使蜀国基本摆脱了水灾的困扰。传说都江堰就是鳖灵修筑的(这话要是让李冰父子听到,还不气死!)。  《蜀王本纪》中说,“望帝积百余岁……,鳖灵去后,望帝与其妻通。惭愧,自以德薄,不如鳖灵,乃委国授之而去,如尧之禅舜。望帝去时子规鸣,故蜀人悲子规鸣而思望帝。”鳖灵在外治水,杜宇却在家里胡搞,与鳖灵的老婆私通。不过杜宇可能比鳖灵还辛苦,都一百多岁的人了还能整这种事,多不容易啊!杜宇觉得很惭愧,就把通知地位禅让给了鳖灵。杜宇走的时候子规鸟鸣叫,所以蜀国人听见子规叫就怀念杜宇。看来杜宇还是很受老百姓拥戴的。  这段记载后来演化为民间传说:说鳖灵和朱莉(可不是好莱坞的那个安吉丽娜)是一对失散的情人,朱莉被杜宇纳入宫中为妃,后来与鳖灵相见并幽会,杜宇知道真相后很后悔自己拆散了一对有情人,就把帝位禅让于鳖灵,自己隐居山中,但由于思念朱莉,在痛苦和寂寞中死去,化作一只子规鸟飞回蜀都,日夜啼叫。也有说子规鸟啼叫是杜宇在提醒鳖灵勤政爱民、提醒古蜀百姓按时耕种的。&  子规,就是杜鹃,又叫布谷、伯劳、谢豹、杜宇。在春夏之际,杜鹃鸟会彻夜不停地啼鸣,声音凄凉哀怨,而杜鹃的口腔上皮和舌头都是红色的,古人误以为它啼叫得满嘴流血,好惨啊。南宋词人朱希真写到:“杜鹃叫得春归去,吻边啼血苟犹存。”  正因为杜宇的传说,后来杜鹃这种鸟就成了亡国之痛、思乡之苦的象征,出现于很多文学作品中。李白《宣城见杜鹃花》中写到:“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唐代诗人胡曾题为《成都》的诗中写到:“杜宇曾为蜀帝王,化禽飞去旧城荒。年年来叫桃花月,似向春风诉国亡。”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中也有“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一句,南宋文天祥写过“从今离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等等,不胜枚举。  其实杜鹃不停地啼叫是为了传递着有关求偶、划定活动范围等方面的信息,和人类没什么关系,古人自作多情地误会了。杜宇禅让的历史真实可能也不是《蜀王本纪》中记载的那样。且不说百余岁的杜宇是否有能力与鳖灵的老婆私通,单说禅让一事,如果杜宇心甘情愿让位,而鳖灵也很贤明,那么老百姓还会去怀念杜宇吗?实际上,杜宇让位很可能是被鳖灵逼迫的,与鳖灵的老婆或情人无关。历史总是胜利者书写的,失败者只能甘当软柿子被人随便揉捏。杜宇在位时期的古蜀国,正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禅让制即将走向终结。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鳖灵即位后称丛帝,国号开明,之后就开始了家天下的统治,他的开明王朝传袭了十二代,到公元前316年才为秦国所灭。  由于历史记载的模糊,我们只能说望帝让位给丛帝是一场疑似禅让。此后,一幕幕像真事儿似的假禅让大戏正式开始在我国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一演就是上千年。欲知详情,且看下回的下回: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错字连篇啊,快工出糙活,希望没有过分影响大家阅读,如果有朋友转贴,请注意改正——说起转贴,首先我要感谢朋友们的错爱,有好几位朋友在其他论坛转贴,其次希望在转贴过程中尊重或者说可怜一下我的劳动成果,虽然写的不好,但也是付出了很多辛苦的,敝帚自珍嘛。特别是感谢网友“最爱阿九”,转贴过程中把作者、来源以及地址链接都标得明明白白,感动得我呀,真是嘴唇干巴地、眼泪哗哗地。周末去山里了,今天晚上一定要写一些,争取明天上更新。第二十四句 有虞陶唐&(1)这句的正常顺序应该是“陶唐有虞”,为了压韵才颠倒前后颠倒的。毛泽东在《送瘟神》中的“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一句也是这种用法。  陶唐,就是尧帝,名放勋,帝喾的儿子、黄帝的玄孙。为什么叫“陶唐”呢,据说因为他最初封在陶地(现山东省定陶县),后来又徙到唐地(现河北省的唐县),所以称为陶唐氏。他的后代有的以陶为姓,也有的以唐为姓的。“尧”是老百姓无偿奉送的、高度赞美性的称呼,《说文》中说:“尧,高也。”  有虞,就是舜帝。有虞氏是黄帝支系的一个大族,起源于燕山一带,以后逐渐南迁山东,据说这个部落是因为崇奉一种叫“驺虞”的动物而得名。“驺虞”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说文》中说:“驺虞白虎黑文,尾长于身,仁兽,食自死之肉。”多么好的动物啊,长像奇特,又自己吃自己,养一个也没什么经济负担,如果现在还有这种动物,可能大家会争着抢着买回家当宠物养着。  有虞氏以“妫(读“龟”音)”为姓,春秋时期引发楚国发动一系列战争的那位陈国美女、桃花夫人息妫,就应该是这个部落的后代,这个故事我们留到后面讲。后来舜自妫姓部落分出,以姚为姓,也有姓陶的,因为舜的一个后代虞阏在周朝的时候做了专管治陶的官:陶正,于是其子孙就以官职为姓,改姓陶。  “舜”也是大家给起的赞美性称号。《辞源》对舜字这样解释:“舜,木槿也”。《说文》中说:“舜,舜草也。楚谓之葍,秦谓之蔓,蔓地连华,象形。”木槿,一种锦葵科落叶灌木,夏秋开花,很具观赏性,通常说的“木莲”或“木芙蓉”就属于这类灌木。《诗经 郑风 有女同车》中有一句“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说和自己坐同一辆车的女子(也有人说是男子驾车迎娶的女子)真美啊,长得跟一朵芙蓉花似的。  尧把帝位让给舜,舜把地位让给禹,这是在禅让制条件下有明确记载的两个“推位让国”事例,尧舜时代也成了儒家最为思慕的中国古典式自由民主、君臣和睦的祥和政治环境。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值得等待?尧、舜、禹都是黄帝的后代,当然我们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只是他们的辈分离老祖宗黄帝近些。有多近呢?我们从《史记》中的相关记载可以计算出来:尧是黄帝的玄孙即第四代孙,舜是黄帝的第八代孙,禹是黄帝的玄孙。  有人说了:你搞错了吧?黄帝的玄孙传位给第八代孙,然后又传到第四代孙?没错,就是这个顺序。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年龄差距应该比较大吧,于是一辈一辈赶下去,就会出现辈分与年龄差很多的现象:舜是禹的玄孙辈,却比禹大四十岁左右。看来,历史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在多是一对夫妇一个孩,最多两,再多就罚款了,不会再出现辈分与年龄极端不匹配的情况了。  关于尧帝,《史记》中着重说他如何治理国家和选拔接班人,其他的情况写得很少,而对于舜帝,则全面地描写了他由一个单亲家庭的打工仔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国家领导人的全过程。  《竹书纪年》中说舜“目重瞳子,故名重华,龙颜大口,黑色,身长六尺一寸。”《帝王世纪》也有记载:“帝舜有虞氏,姚姓也。目重瞳,故名重华,字都君,有圣德”。重瞳,一般解释说是眼睛里有两个瞳仁(俗称眼珠子),历史记载中类似的人物前面提到的仓颉,还有项羽。如果真是这样解释,那不就相当于有四个眼珠子了吗?比传说中的二郎神还多一个。实际上“重瞳”的意思可能是说瞳仁比较大,或着是你对着他的一只眼睛看的时候里面会有两个影子,现代医学解释说这种情况属于瞳孔发生了粘连畸变。不管怎么解释,反正一个人不会长四只眼,除非一生下来就戴个眼镜。由于“重瞳”这个原因,舜又叫重华,也叫仲华。  舜小时侯是个苦大仇深的孩子,他父亲瞽叟是个瞎子,在舜的生母死后又给他找了个后妈,他后妈生了个儿子叫象。俗话说:“男人爱后妇,女子重前夫”,自从有了新的老婆孩子,瞽叟越看舜越不顺眼,想把他杀掉,他后妈和象也不是什么好鸟,经常一起算计舜。但舜很恭顺地侍奉父亲、后妈及后弟。  为了赚生活费,舜耕过田,打过鱼,做过陶器,跑过买卖。到了二十岁时,就因为孝顺出了名,三十岁,舜被推荐给尧作为接班人进行考察。于是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来近距离观察他在家的品行,还让九个儿子和他共处来观察他在外的为人。舜结婚之后还是一样小心谨慎谦恭孝顺。他居住的地方是“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多么富有领导才能啊!于是尧赏赐舜一些好东西。  但是舜的老爹瞽叟仍然想杀他,就让舜登高修补谷仓,然后在下面放火焚烧,舜用两个斗笠减轻重力跳下来,没烧着;虎毒不食子,但瞽叟铁了心要杀这个儿子,心说烧不死你,我活埋你!就让舜挖井。舜看出老爹的意图,就留了个心眼,在井的侧壁凿出一条暗道通向外边。瞽叟看舜已经挖很深了,心说这下你还不死?就和小儿子象一起往下倒土,把井填满。两个人又上去踩实,然后压上大石头,这回你还不死翘翘?瞽叟和象很高兴。象说这个好主意是我想出来的,舜的财产得分我一份。他那两个老婆不错,是高干子女,长得又漂亮,归我了,其他的你们老两口分去吧。于是三个人在家里折腾分财产。  其实舜早从井旁边的暗道逃了出去,然后慢慢悠悠地回家了。象正在家里盯着两个漂亮嫂子打坏主意呢,一看舜回来了,非常惊愕,不过象不愧是我国古代的杰出演员,马上摆出闷闷不乐的样子说:“我的亲哥哥啊,你可想死我了,想得我都想不起来你是谁了。”舜说:“是啊,你可真够兄弟呀!还来照顾你嫂子,谢谢噢!”还像以前一样待奉父母,友爱兄弟,而且更加恭谨。尧一看,果然是个胸怀宽广的逃命高手,就试用舜去理顺伦理道德和参与政事。  舜的适用期很长,被举用掌管政事二十年,虽然政绩很好,但是到五十岁尧也不给转正,还要考验和等待。后来舜进入山林,遇到暴风雷雨也不迷路误事,尧一看老天都难不倒舜,,就让舜代行天子之政,实际上还是没转正。八年之后,尧逝世了,临终也没正式禅让。(《尚书》中称为舜“受终于文祖”,与史记的记载不同。)  服丧三年完毕,舜心想我这个老大当得名不正言不顺,不干了吧,就让位给尧的儿子丹朱。但是可是天下人都来归服舜,没人理会丹朱,等于把他给架空了。于是,六十一岁的舜终于接替尧登临天子之位,舜帝领导下的德政开始了。  舜二十岁时因为孝顺而闻名,六十一岁登位,等了四十多年。登位三十九后,舜到南方巡视,在南方苍梧(今广西梧州)的郊野逝世,葬埋在长江南岸的九嶷山,这就是零陵(今湖南永州)。  关于“零陵”这个名称的来历,还有一段传说:舜帝死后,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从中原来到九疑山寻找舜帝的陵墓。一路寻找,一路哭泣,泪尽泣血,泪血洒青竹。思念的泪水可以融化铁石心肠,何况竹子?于是沿途的竹子都成为斑竹。但娥皇女英最终也没有找到舜帝的陵墓,在返回途中,双双投入洞庭湖自尽。为了纪念娥皇女英的多情,人们将舜陵改称为零陵。零,是“涕零”,也就是掉眼泪。  在这里,我们不仅要问:尧既然有意禅让,为什么让舜等了四十多年而最终也没有禅让?舜死后为什么连他的两个老婆兼前任帝王的女儿都找不到墓地?  于是有人大胆做出了如下推测:  舜是有虞氏部落的首领,尧为了拉拢有虞氏部落,避免危及其统治地位,就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舜,这是中国和亲的最早样本。实际上,娥皇女英是尧安插在有虞氏部落的卧底,负责打探通报消息,后来尧又派出九个儿子,增强卧底的人数。但是尧派出的这十一个子女并没有给他做事,而是和舜站在了一起,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痛恨品行败坏的丹朱,而丹朱却是尧指定的帝位继承人。另外,对于相貌奇特、身材魁梧、勤劳能干、善良孝顺、处事公正、人气极高又很懂得心疼老婆的舜,娥皇女英慢慢地产生了爱情。婚姻就像赌博,恋爱多年后结婚不一定幸福,先结婚后恋爱也可能很甜蜜。  尧准备把帝位正式传给了丹朱,于是舜和九个内应发动了政变,囚禁了尧和丹朱,舜顺理成章地登上了帝位。所谓尧禅让帝位于舜,其实是一场阴谋与爱情的斗争,尧棋错一招,舜笑到了最后。  舜高唱着“东边我的美人西边黄河流”登上帝位,江山美人两不误。然而三十九年后,尧的命运在舜身上重演了:与舜有杀父之仇的禹篡位,将舜流放到苍梧之野,且不允许带家属。为维持夏王朝的统治,禹对仍很强盛的有虞氏部落进行了迫害,将舜的儿子封于河南虞城,实际上是强迫迁徙,使有虞氏衰落,无法卷土重来。已经百岁的舜折腾到流放地后很快就完蛋了,死后葬在湖南九嶷山。娥皇女英听说舜已死,就一路找到九嶷山,从而产生了凄婉动人的“湘妃斑竹”的传说。  江山不再,爱也难重来;心上人已离开,还有什么可等待?不管历史的真实是不是如此,对于真正相爱的人来说,权利和地位远没有相依相偎长相厮守重要,还是放下一切世俗的羁绊,珍惜枕边的爱人吧!与其让悲伤绝望的泪水洒上竹枝留下千年的遗憾,不如让幸福甜蜜的感觉滋润我们今生相爱的心田。出现这种情况着实奇怪,可能是因为我在第一句就出现了错误:“为了压韵才颠倒前后颠倒的”,多“颠倒”了一次。第二十四句 有虞陶唐(2)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禅让制因其选贤举能的特点而被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称颂不已,但按照正史的记载,出于公心的主动禅让仅尧舜两例,以后的所谓禅让都是在被逼迫之下为保命而演出的把戏,很多篡位夺权者经常以此来愚弄群众,为自己的行为遮羞掩丑。中国封建王朝的更替很多是以“禅让”的方式进行的,逐渐形成了一个戏路:首先制造舆论,如天天降祥瑞或以童谣的方式散布谣言,说旧朝气数已尽,新朝即将诞生,然后迫使傀儡皇帝给自己加官进爵巩固权力,官高到没法再高了,就让满朝大臣上书对皇帝进行劝退,实际上就是说你争取个主动吧,让位从宽、抗拒从严啊。最后一步最绝,傀儡皇帝诏告天下,说自己少恩寡德、能力不行,让给行的吧,这时候篡位夺权者则要假意推辞,说那哪行啊,我可是个忠臣,不能干这种缺德事。几经周折反复,篡位夺权再露出无奈的表情,说大家看好了啊,可不是我想当皇帝,是你们非让我当的,想不当都不行。至此,演出结束,旧皇帝退位,新皇帝上台。这个戏路的始作俑者,是曹操的儿子曹丕。公元220年,汉献帝刘协禅位于曹丕。《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记录了这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先由华歆等文武大臣逼宫,汉献帝没咒念,只好恋恋不舍地下诏禅位于魏王曹丕。曹丕很高兴,马上就想登基当皇帝,生怕汉献帝改变主意。老奸巨滑的司马懿说:这可不行啊,广大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得象征性地推辞一下,急什么啊,皇帝的位置早晚是你的。于是曹丕就说自己被皇帝的让位请求吓得“五内惊震”、“肝胆战悸”,这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我曹丕这样的忠臣怎么能干呢?拒绝了汉献帝让位的诏书之后,大臣们就按照曹丕的意思继续逼宫。这样来回折腾了几次,汉献帝说我求求你了,皇帝的位子除了你没人能胜任了,赶紧当你的皇帝吧,我急着退休回家呢。戏演到这个份上,应该到高潮了,于是筑起受禅坛,搞了个规模浩大的受禅仪式,曹丕坐上了皇帝宝座。受禅坛,位于河南省临颍县境内。当年汉献帝刘协在坛上请魏王曹丕受禅,亲手将玉玺奉上,坛下有400余名大小官僚和30余万禁军将士目睹了这一事件。接受“禅让”后,曹丕说了一句话:“舜禹受禅,我今方知。”汉献帝是个悲剧性的人物,当了三十一年极其郁闷的傀儡皇帝,但是他并不是一个窝囊废,而是一个爷们,纯爷们。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九岁的刘协和少帝刘辫出宫逃难,碰上董卓的部队,董卓在皇帝面前耍威风,众人都不敢滋毛,只有刘协挺身而出,质问和指责董卓。董卓一看这小孩有胆识,于是不久就把无能的刘辫废了,立刘协为帝。刘协虽然是个傀儡皇帝,但因为是刘氏正统,成了众军阀争夺的香饽饽,最后被曹操“挟”住,号令诸侯。刘协也不是没有反抗,但反抗失败得很惨。公元199年,刘协密令自己的老丈人、董贵人的老爹董承想办法诛杀曹操,但很快事情败露,董承被灭三族。曹操让汉献帝把董贵人交出杀掉,由于董贵人已怀孕,刘协哀求曹操积德行善放过她,曹操说你看我像善人吗?刘协说不大像,曹操说那你还求个啥劲啊?最后董贵人还是被杀害。伏皇后暗中给她父亲、刘协的另一个老丈人伏完写信,诉说曹操杀董贵人之事,希望伏完能够想办法铲除曹操。伏完心说我哪斗得过曹阿瞒啊?一直不敢采取任何行动。但这事还是被曹操发现,派人捉拿伏皇后。当伏皇后被从宫中搜出带走时,哭着求自己的老公、当朝皇帝刘协救救她,刘协说:“我亦不知命在何时!”这个时候,刘协已经被打击得不怎么爷们了。最后伏皇和她生的二儿子都被处死,伏氏宗族百余人,包括那位犹豫不决的伏完,全部玩完。曹操一看刘协实际上也没什么人可以依靠,主要靠他老丈人,为了彻底让刘协死心,曹操决定亲自给刘协当老丈人: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刘协当皇后。到了曹丕派人逼刘协退位的时候,这位曹皇后大骂:“我老爹功盖寰宇,威震天下,都不敢想当皇帝这种事,现在我兄长刚刚当上魏王,就想篡汉,老天一定不会保佑你!”连曹操的女儿最后都站在了刘协这一边,看来,刘协对老婆们是不错的。如果刘协是和平时期的皇帝,可能成为一代明君,但可惜生逢乱世,皇室衰微,身边也没个得力的帮手,而且对手极其强大,真是生不逢时啊!曹氏对待刘协还算不错了,曹操一直也没有废掉他而自立,曹丕虽然夺了他的帝位,但是也没赶尽杀绝,而是封他为山阳公,刘协又多活了十四年,好吃好喝养着,活到五十四岁去世。曹丕受禅四十五年后,报应来了,司马炎同样用“禅让”的戏路逼魏元帝曹奂让出帝位,西晋从此开始。曹奂退位后做了三十七年的陈留王,五十八岁去世。相比之下,刘协和曹奂幸运多了,后来很多逼宫的夺权者就把剧本给改了:禅位的皇帝通常没过多久就被杀掉。南朝的宋、齐、梁、陈四朝,一直保持着“禅让”的优良传统。东晋时期,刘裕由于在平定桓玄之乱中有功,得到朝廷最大限度的封赏。公元420年,刘裕迫晋恭帝司马德文禅位,封为零陵王,第二年就派人把他杀了。公元479年,萧道成取代宋顺帝刘準称帝,建立齐政权,封刘準为汝阴王。不久,刘準家门外有人跑马,负责看管监视的人害怕有人劫持刘準,先下手为强,冲进屋里一刀把十一岁的刘準杀了。萧道成听说之后心里这个乐啊,赏给那个杀人犯一座城邑,真是杀人有功、灭口无罪。公元503年,萧衍逼齐和帝萧宝融禅位,建立梁。在这个朝代里,《千字文》诞生。萧衍封齐和帝为巴陵王,然后派郑伯禽给年仅十五的萧宝融一大块金子,但不是给他花的,而是让他吞下去。萧宝融说:“我宁愿喝酒喝死,也不愿意被金钱所击倒。”于是郑伯禽就弄来一大坛美酒给他喝,很快就喝醉了。郑伯禽亲手把他掐死,虽然废了点力气,但节省了一大块金子,算作郑伯禽的出差补贴。公元557年,陈霸先逼迫十五岁的梁敬帝萧方智禅位,建立陈政权,废梁敬帝为江阴王,不久就派人将其杀掉。东风吹战鼓擂,争强斗狠谁怕谁?相比于南朝,北朝对待前朝皇帝的更是毫不手软,有的还会遵循着“先虐待再杀害”的原则大力开展改朝换代工作。比如东魏权臣高澄、高洋兄弟对待孝静帝,那才叫够狠。在一次宴会上,高澄举着一个大酒杯顶着孝静帝的下巴说:“我来敬酒了!”孝静帝急了:“怎么说我也是皇帝啊,这么不给我面子,朕不想这么活着了!”高澄大怒,大骂:“朕,朕,狗脚朕!”然后想揍皇帝,但打皇帝这种“小事”,高澄实在懒得亲自动手,就命令手下痛打孝静帝三拳。不久高澄死,其弟高洋代位。这是一位有着偷窥、杀人、光着屁股在街上跑步等奇怪癖好的家伙,其的所作所为着实让人难以理解,血腥残暴、毫无人性。高洋很快就逼迫孝静帝腾地方让位子,随后用毒酒害死孝静帝。历史继续发展,禅让这部电影继续被不同朝代的人重新拍摄,内容没什么变化,区别只是演员不同——当然,演员都是特定的,不是通过和导演搞“潜规则”上镜的,更不是通过“禅让梦中人”选秀活动选出来的。公元581年二月,九岁的周静帝宇文衍下诏禅让,杨坚再三辞让,百官再四劝进,杨坚“被迫”接收帝位,然后封周静帝为介国公,三个月之后就把他给杀了。公元618年,李渊拥立的隋炀帝之孙、十三岁的隋恭帝杨侑禅位,李渊称帝,建立大唐王朝。第二年杨侑被杀。公元907年,唐哀帝李柷禅位于朱温,大唐王朝正式结束,后梁建立。李柷被封为济阴王,一年后被毒杀。 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被手下官兵黄袍加身,年仅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被迫禅位。但是赵匡胤并未杀害柴宗训。禅位的皇帝幸免于杀戮,这是自晋代以后极其罕见的例子。为什么夺权者都热衷于将前朝皇族赶尽杀绝呢?主要是怕他们卷土重来、反攻倒算,索性都杀了,死了的死心,活着的安心。一死百了,权利财富,统统归夺权者所有。什么你的我的?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俗话说的好:“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错了。什么错了?那句俗语错了:不是“无毒不丈夫”,而应该是“无度不丈夫。”这句俗话描绘了当时人们所普遍崇尚的价值观,勾勒出了真君子、大丈夫胸怀宽广的高大形象,但是后来以以讹传讹,“度”成了“毒”,于是狠毒代替大度成了大丈夫的标志,这句俗语也成了为暴行开脱和辩护的理论依据。想干点正事,比如想写点东西给大家看,不想点办法吸引读者的眼球是不行的,太多严肃、太多正统、太没有趣味性的东西在时下是没有市场的。但太多时代元素、太多不相干内容、太油腔滑调的东西也会被人猛拍板砖。现在有才的人曾出不穷,写手比比皆是,搓澡的都可能有相当于大学文学系副教授的水平,想糊弄读者是不可能。  干点正事,真的好难——那是相当难!真地!  为了不被板砖拍死,在写后面内容的时候,本人将本着矫枉过正的原则,时刻提醒自己:“严肃点,写文章呢!”——以上内容引自序言的第二部分“名家著名篇 生前身后名”的第一节“简体版《千字文》原文重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回头看一下。(其中的还有个成语写错了,见笑!)欢迎朋友们更多的批评指正!我将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之”(不知道改这一个字是否能产生一点幽默的效果,呵呵)的原则聆听教诲。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7)【第二十五句 吊民伐罪】&吊,即弔,是一个人拉弓射矰的样子。矰(读“增”音)是什么东西呢?是古代用来射鸟的短箭,这是一种专用箭,最大特点是箭尾拴着一根长丝绳。用一般的箭射中鸟之后,不知道鸟会掉哪里去,可能被别人捡了便宜。用矰来射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射中鸟之后把丝绳往回一拉,鸟就被收回来了。  “吊”的本意表示悼念死者——这和射鸟的箭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关系。《说文》中是这样解释的:“弔,问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从人持弓,会敺禽。”敺,即“驱”。说在远古时候,人死了就放在荒野里用柴薪盖着,但又怕让秃鹫之类的腐食性动物吃掉,怎么办呢?亲友就都带着弓箭来帮助驱赶。  在这句里,“吊”引申为慰问,吊民,就是慰问广大劳苦民众。  伐,用戈砍人的脑袋,砍杀之意。后来引申为讨伐、进攻,再进一步引申为自我吹嘘、自我夸耀、穷显摆。伐罪,就是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和上面两句一样,这句与下一句“周发殷汤”是分不开的,说的是商武王成汤、周武王姬发反抗前朝残暴统治、解救受苦受难的老百姓的故事。  人权、主权和皇权“吊民伐罪”这个成语,最初是孟子老先生提出的,在《孟子》中曾两次表达过这个意思。《孟子•梁惠王下》中又说:“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 《孟子 滕文公下》又把这些话简单重复了一次。  孟子这番话的大意是这样的:说商汤反抗夏桀的反动统治,带兵东征,西面的老百姓不高兴了;带兵南征,北面的老百姓不高兴了。为什么不高兴呢?因为大家都盼着商汤赶紧来解放自己,说为什么不先打我呢?我皮好痒啊!老百姓盼商汤的大军如同久旱盼甘露、他乡盼老乡、高考盼录取、新郎盼新娘一样。而商汤大军来到的时候,市场上人们照样做买卖、耕地的还在那赶牛。推翻反动统治、解放老百姓,恰似那旱地里下了一场及时雨呀,老百姓都乐颠馅了!  商汤的故事我们留到下句讲。现在我们要探讨一下暴政统治下的老百姓的心态。根据孟子描述的暴政下的老百姓对外来新兴力量的盼望,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于人权和主权的态度。商汤征讨夏桀,明显是干涉别国内政嘛,可是老百姓却持欢迎的态度。看来当时的老百姓是很重视人权的,对国家主权却显得漠不关心。  那么“干涉别国内政”的力量真的是为了“吊民伐罪”这么高尚的目标而战吗?多数不是这样的,特别是秦始皇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之后,涌现出了很多以“吊民伐罪”为幌子和口号的武装暴动者,最终目标还是那个至高无上的皇权。  我们可以一边欣赏最早完整使用“吊民伐罪”一词的那篇文章,一边分析所谓“吊民伐罪”带头人的最终目标。  《千字文》的作者周兴嗣的同僚、大文学家任昉在《百辟劝进今上笺》中最早完整使用了“吊民伐罪”一词,虽然顺序是颠倒的,但意思是一样的。由于文章比较长,我们就从关键词开始,截取后面一段来欣赏吧:  “伐罪吊民,一匡靖乱,匪叨天功,实勤濡足。且明公本自诸生,取乐名教,道风素论,坐镇雅俗,不习孙吴,遘兹神武。驱尽诛之氓,济必封之俗,龟玉不毁,谁之功欤?独为君子,将使伊周何地?某等不达通变,实有愚诚,不任悾款,悉心重谒。伏愿时膺典册,式副民望。”  唉,文言文这玩意,写起文章来真是优雅华丽,但是对于我们这些被白话泡得浑身浮肿的现代人来说,也着实难懂。上面这一堆文字,看着整齐有序、读着铿锵有力,但到底在说些什么啊?都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可我都读了一百零一遍了,还是整不明白,真愁死我了。  没办法,查字典吧。中国人读汉字写的文章还要查字典,真是羞啊,羞得我脸都黑了——也可能是熬夜写东西熬的?  在讲前两句时说过,傀儡皇帝在权臣的威慑下,以进爵加赏、甚至以禅让皇位来求苟全生命,而权臣在想夺取天下的同时,又要粉饰自己的篡权行径,作出一副谦谦君子的姿态。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种有趣的局面:激烈的政治斗争,表现为文字游戏。一方面是貌似坚决的推辞,另一方面是百官的反复劝进,于是就出现了大量的劝进文和答劝进文,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文学艺术宝库。  任昉在《百辟劝进今上笺》就是这样一篇表面文章,旨在劝说萧衍接受梁公之封。那是一个盛产华丽的表面文章的时代,《梁书 武帝本纪上》基本上是由各类骈体诏告和劝进文组成的,只有了解历史真相的人才能从风雅华丽的文字中读到权谋和杀机。  百辟,就是百官。《周书》中说:“三卿一长曰辟。”后泛指官吏。文章的标题的意思就是说文武百官都来劝萧衍不要推辞,再往上走一步吧。我们截取这一段的大意如下:你萧衍老哥讨伐残暴解救百姓,挽救危难平定叛乱,如果不是老天的安排,那肯定要归功于你的勤奋。况且你老哥根红苗正,为人正直,不贪图享乐,雅俗共赏,不自我炒做,才有今天的英明神武。你灭掉了那些该天杀的家伙,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完整,保全了皇权的统治地位,这都是谁的功劳啊?如果你不再往上走一步,那么伊尹和周公还不惭愧死?我们这些人脑袋不开窍,只有一根筋似的坦诚和真挚,才全心全意地反复劝说。希望你老哥赶紧担当重任,不要辜负了人民群众的深情厚意啊!”  看到这么有诚意的劝进,萧衍顺水推舟,极其“不情愿”地当上了梁王。后来齐和帝萧宝融下诏禅位,萧衍还没过够当演员的隐,“抗表陈让,表不获通”。于是,文武大臣九百三十六人上表劝进,萧衍仍然“谦让不受”。当天,太史令蒋道秀拿出天文符谶六十四条,说老天爷的意思是让你当皇上,群臣马上跟着起哄,“重表固请”,萧衍“乃从之”。  “吊民伐罪”的萧衍终于当上了皇帝,达到了最终目的。  如此看来,古代的国家主权与皇权实际上是一码事,老百姓只关心人权不关心主权,是因为主权只是皇帝关心的,别人无权过问,除非你有能力当上皇帝。而现在所说的国家主权,是国家对内高于一切和对外保卫独立自主的固有权力,与古代有本质区别,国民理应誓死维护本国主权,同时作为主权国家也理应保障和改善国民的基本人权,这用不着别的国家指手划脚,而是一个主权国家应该自动自觉、随时随地积极推进的民心工程。〖更正〗:前一段中“葛国(伯)祭祀鬼神”丢了关键一个字,应该是“葛国(伯)不祭祀鬼神”。抱歉!【第二十六句 周发殷汤】&(2)暴力革命需要理由吗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是事物发展的总方向,因此我们会发现,历史在缓慢前进的过程中总会出现惊人相似度的历史事件。  自“商汤之道”以后,暴力革命史翻开了新的篇章,以正义之名亮相的暴力革命从此走上历史舞台,其中不乏真的有正当理由的,也不乏没有正当理由而非要找出几个貌似正当理由的,于是每一次战争的发起者都视己方为正义的化身,而对方是邪恶的代表。  暴力革命需要理由吗?当然需要。孔子在《论语》中说的好:“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只要有了理由,虽然说不一定走遍天下,但至少不会寸步难行。  紧跟着“商汤之道”而来的就是周武王领导的暴力革命,这次革的是商汤后代商纣的命,整个革命过程与“商汤之道”极其相似。  话说后稷(也就是弃)的封地传到了他的第十二代孙古公亶(读“胆”音)父手中,就是前面说过的周太王。亶父普施仁义,深受人民爱戴。戎狄族来夺取财物,亶父就主动给他们,又来夺取土地和人口,亶父就带领人民群众集体走人,到岐山脚下居住。不是打不过,是咱仁义,不跟你们这帮不开化的野蛮人一般见识,何况岐山脚下土地肥美,适于农耕,比原来那块破盐碱地强多了。  于是亶父带领民众在新开辟的土地上大力发展农耕经济,使周族强盛起来。亶父把位子传给儿子季历,季历传位给儿子姬昌。姬昌就是西伯,后被他儿子姬发追认为周文王。西伯以德治国,天下贤士纷纷归附。崇侯虎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殷纣王说西伯的坏话,纣王把西伯囚禁在羑(读“有”音)里。西伯的手下赶紧找来美女、骏马以及珍奇宝物,献给纣王。纣王是个小农,看到这么多好东西,说:“有一件就可以释放西伯了,何况这么多呢!”于是赦免了西伯,还给西伯征讨邻近诸侯的权力。西伯充分利用这个权力征讨四方,为武王伐纣积累了本钱,等到他儿子姬发继位后,已经具备了推翻了商王朝的统治的势力。  武王姬发又做了九年的准备工作,为了检验一下本方的军事实力和影响力,姬发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孟津观兵”:率大军先西行至毕原(今陕西长安县)文王陵墓祭奠,然后转而东行向殷商的统治中心朝歌前进。大军抵达黄河南岸的盂津(今河南孟津县),有八百多诸侯闻讯赶来参加,大家都劝武王立即向朝歌进军,而武王和姜太公则认为时机还不成熟,下令全军返回。  《史记》上说在进兵过程中发生了白鱼跳上船、红乌鸦鸣叫之类的上天暗示,武王说“诸位不知天命”,从而撤军。实际上武王这次只是试探一下,压根就没想开战,一是看商纣集团的反应,二是看各诸侯国的反应。结果发现商纣防范较为严密,诸侯响应自己的不多,所以撤军。有人说了:八百多诸侯来响应,还不够多啊?多少是多啊?实际上,殷商时期分封的诸侯国都很小,当时共有一千八百多个诸侯国,来响应周武王的诸侯国数量,往好里说是将近一半,往差里说只是个零头。  又过了两年,武王探知商纣集团内部发生矛盾,而且军队主力在外征战,朝歌军力空虚,于是果断决定发兵,通告各诸侯国向朝歌进军。出发前武王做了慷慨激昂的站前动员,就是《尚书》中的《泰誓》。大军六七万人到达朝歌郊外的牧野(今河南汲县南)之时,纣王也已经调集士兵、囚犯、奴隶等凑成个整数,共十七万(也有说七十万、十万),心说我用人海战术吓死你。  牧野之战即将开始。武王在战前又向全军发表誓词,历数商纣的罪恶,说明伐纣的正义性,动员将士们英勇杀敌,这就是《尚书》中的《牧誓》。周军奋勇冲杀,商军大溃败,其中的奴隶、囚徒倒转矛头引导周军杀入朝歌。纣王一看人海战术失败,只好放了把火,鹿台之上烧自己。  这是正史对武王伐纣的记载,而诸如《封神演义》等文学作品更是引入了神仙鬼怪和美女,有了这些元素的加入,武王伐纣的故事就更具吸引力了,现在人们又把这个神话故事搬上荧屏,狐狸精成了绝对主角,观众欣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避开了史实而转向美女。那么,武王伐纣都找了些什么理由呢?我们可以从《尚书》的《牧誓》与《泰誓》中来寻找答案。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汤誓》。誓,是战争中被最广泛应用的一种形式,是在战争正式开始之前,革命组织者和领导人说明理由、表明决心,严明纪律,也可以捎带着说明一下胜利后的利益分配情况。那时侯没有麦克风等扩音设备,发表演说的人全靠一副好嗓子,否则长篇大论的演说发表完毕,估计很多士兵都睡得口水流成河了。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么好的嗓子,比如蒋介石就不行。《郭沫若全集》中记载:日,蒋介石孙中山逝世两周年纪念大会上当众发表演讲,但嗓门不够亮,只好找了个传声筒:由北伐军政治部的郭沫若对着喇叭筒重复。后来郭沫若到朱德家做客,朱夫人说:“你不就是那个吹喇叭的吗?” 十年之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郭沫若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八一宣言》,然后从日本回国,开始做“党的喇叭”。  武王伐纣出兵前,先后对将士发表过三次讲话,这就是《泰誓》上、中、下三篇,在牧野之战前又讲了一次,就是《牧誓》。这几次讲话都是长篇大论,为以后开会开创了冗长枯燥的先河,现在会议上的发言,简直就是催眠术,立马让人昏昏欲睡。我们不能全文欣赏,只能取其精要。  《泰誓》三篇说的理由很多是务虚和夸大的,实际一些的理由只有这么一段:  “今殷王纣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离逷其王父母弟,乃断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故今予发维共行天罚。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  大意如下:如今殷王纣竟听任妇人之言,以致自绝于天,毁坏天、地、人的正道,疏远亲族弟兄,抛弃了他祖先传下的乐曲,竟谱制淫荡之声,扰乱雅正的音乐,去讨女人的欢心。所以,现在我姬发要代表上天惩罚他。各位努力吧,不能再有第二次,更不能有第三次!”  《牧誓》中关键内容如下:  “王曰:古人有言‘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殷王纣维妇人言是用,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昬弃其家国,遗其王父母弟不用,乃维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俾暴虐于百姓,以奸轨于商国。”  大意如下:武王说:古人说过,“母鸡是不打鸣的,如果谁家打鸣了,这个家就要完蛋了。”现在商纣王只是听信妇人的打鸣,置祖先的祭祀于不顾,抛弃先王后裔,不任用同宗的长辈和兄弟,却重用犯罪分子,信任、提拔、任用他们当大官,残暴虐待老百姓,在商国胡作非为。  这里主要列举了商纣王的两项罪行:一是“惟妇言是用”,二是“遗其王父母弟不用”而任用其他一些人,和《泰誓》中说的差不多,并没有什么新的创意。《泰誓》和《牧誓》把纣王的罪行公布于众,成为暴力革命的最好理由。纣王真的是这样的无道昏君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在纣王死了之后的千百年来,其罪名越来越多:春秋时期,纣王罪状还只限于“比干谏而死”;到了战国,吕不韦说“杀比干而视其心”;到了汉朝,刘向更进一步说纣王剖开他的心是为了满足妲己的好奇心,想看看圣人的心是不是七窍;晋朝的皇甫谧更把纣王鹿台的建筑规模,比汉朝的记载扩大了十倍,还为纣王和妲己设计了一个犯人举着热铜斗烫烂手的刑罚。据史学家统计,纣王见于史书的罪行最初有六项,战国增加了二十项,西汉又增加了二十一项,西晋再增加十三项。就这样,一个典型的暴君经过多次锤炼和打造终于新鲜出炉了!&  我们可以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一下《牧誓》中列举商纣的两条主要罪名。《国语》中说:“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妲己、胶鬲(就是前面说过的那位最早的盐贩子)分别是有苏氏部落、周武王那伙人派来的卧底,“惟妇言是用”实际上是纣王(殷辛)中了美人计和反间计;而“遗其王父母弟不用”,则是纣王对人事制度进行的一种改革,是扩大人才选拔基础、避免任人唯亲的一项举措。  《论语》中记载了子贡对纣王的评价:“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意思是说:纣王的罪行没有如此之严重。所以一个人一旦被打倒了,天下所有的坏事都集中到你身上了。当然,对于“恶居下流”的解释历来有争议,我的理解并不一定正确,但子贡认为纣王的罪行并没有传说那么严重却是事实。  这里并不想给纣王翻案,或许他本来就是个暴君。虽然我们憎恨暴君,但同样也反对夸大和捏造,特别是在和平时期,谁也不希望看到被作为廉正典型广泛宣传过的官员忽然变成贪污犯,更不希望那凭空捏造的纸馅包子成为全民呕吐的对象。【第二十七句 坐朝问道】&(1)坐,是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有人说了:什么坐啊,这不就是跪吗?实际上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跪也是双膝着地,但臀部与脚跟还是要保持有一定距离的,只有当臀股离开脚跟,挺身直腰,才称“长跪”或“跽”。  坐或跪的姿势是和当时的礼俗联系在一起的。《礼记 曲礼》中说:“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主人跪正席,客跪抚席而辞。客彻重席,主人固辞。客践席,乃坐。”意思是说:如果来的是说话办事而不是蹭吃蹭喝的客人,那么在主席和客席中间应该留一丈左右的空地。在主客相互谦让时,均为跪姿,谦让的礼节结束后,才转为坐姿,然后进入正式的交谈。《礼记 曲礼》中还说:“先生书策、琴瑟在前,坐而迁之,戒勿越。”孔颖达疏:“坐亦跪也。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意思是说:学生要走出去散步,如果遇到老师的物品挡住了去路,你可不能一步跨过去,而是要跪下来把物品挪开,然后再走过去。这里的坐就包含了跪的意思。  按照我国古代的坐姿,双脚是不能伸到体前来的,否则就是粗俗无礼的表现,直到“五胡乱华”时期,少数民族的垂足坐及蹲踞等坐姿由于其随意性和舒适性而开始流行,席地起居的旧俗慢慢被遗弃了。到了北宋时期,垂足坐已成人们日常的坐姿,而深受唐文化影响的日本,至今还保留着我国古俗的坐姿。“坐”字的意思也随着习惯的变化而变化,现泛指以臀部着物的止息方式。个人认为古代的坐姿还是有好处的,既能增强膝关节的力量,又能有效预防痔疮。  朝,从这个字的构成来看,太阳还没出来,在草里头藏着呢,而月亮还统治着半边天空。表示早晨。这个时候该干什么?可不是睡懒觉的大好时光,古人没现代人这么会享受。《礼记 内则》中说:“昧爽而朝。”昧爽就是黎明,朝,指向父母请安。《说文解字注笺》中说:“晨见曰朝…子于父母、妇于舅姑皆是。” 意思是说早晨省亲,儿子儿媳向父母、公婆请安。古代臣见君也为“朝”,做名词时指朝廷或朝堂。  问,最初是周代诸侯国间的一种礼节。《周礼 秋官》中说:“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 殷,指相隔三五年,《公羊传》中说:“五年而殷祭。”这段话的意思是:诸侯之间为了邦交,每年派大夫访问,隔三五年派卿聘问。国君更换后,嗣君要亲自出访。这就是所谓“聘问之礼”,也就是邦国之间的外交礼仪,其目的是使各国相互尊重。《礼记 经解》中说: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这句里的“问”指询问、商讨。  道,这个字的意思很多,这里指治理国家的方略。  这句的意思是:君臣在朝堂上一起坐着商谈治国方略。  大臣能在朝堂上和皇帝一起坐着说话吗?当然能,但后来不行了,这个变化始于宋太祖赵匡胤。第二十七句 坐朝问道(2)大发明家赵匡胤(1)坐朝,也就是君臣在朝堂上一起坐着开会,这个古代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为历代帝王所遵循,一直到北宋建立,宋太祖赵匡胤对开会方式进行了改革,在中国历史上率先发明了“站朝”这种议事方式,从此,大臣们在朝堂上只有站着的份儿了。  或许赵匡胤从小就立志当个发明家,当上皇帝的第二年,他就发明了一种叫做“杯酒释兵权”的安全保卫技术。961年,赵匡胤用这种技术和平地解除了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自己成为唯一一个掌握全部军权的人。他的这项发明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潜在的军事政变隐患,从此再也不用担心别人的屁股把自己从皇帝的宝座上挤下去了,极大地保证了自己屁股的稳定性,他本人也有幸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通过军事政变夺权的开国之君。那些出生入死打江山的兄弟们虽然没官当了,但爵位和封地还是有的,回家当个大地主,有吃有喝有钱花,什么事情也不用操心,真是快乐似神仙啊。中国历史上没有几个皇帝能够如此和平、快捷又稳妥地安排好开国功臣的,相比之下,赵匡胤之前的刘邦、之后的朱元璋,都是以屠杀的手段对待开国功臣,不厚道啊。  其实,这并不是赵匡胤的第一项发明,早在青年时期,赵匡胤就已经开始进行发明创造了。和现在社会上的小青年一样,赵匡胤年轻时候也喜欢舞枪弄棒,而且练就了一身的好武艺,为他后来建功立业打下了的基础。在舞枪弄棒过程中,赵匡胤鼓捣出两项发明来。  第一项发明是拳术,名叫“三十二势太祖长拳”,这套拳法从第一势懒扎衣到第三十二势旗鼓势,均源于战场上真拼实杀的格斗经验,具有很强的实战性;第二项发明是兵器,俗称是大扫子和小扫子——注意,可不是说他发明了他大哥的俩媳妇,练家子都知道,扫子就是盘龙棍,又叫梢子棍。大盘龙棍一端较短,一端较长,专用来扫击敌军马脚或打击身穿厚厚甲胄的敌兵,使之丧失战斗力;小盘龙棍用于近身搏击。后来经过不断改良,就成了现在的双节棍。双节棍因为李小龙的功夫片而在世界各国亮相,并由于其软中带硬、柔中有钢、收放自如、携带方便等的优点而风靡全球;再后来因为周杰伦的歌,双节棍就成了“吼吼哈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吴正元有过三段婚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