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和辽国是什么民族末年如果迁回东北

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金国女真与清朝女真有何不同导语:有头条朋友在评论问金国女真与清朝女真是一个民族吗?今天看客就从史料中扒一扒金国女真与清朝女真的历史,探讨他们有何不同。对于女真人的叫法历史上有多种,据史料记载先秦时叫肃慎,到了汉代时又叫挹娄,南北朝时又叫勿吉,隋朝和唐代时也叫黑水靺鞨,女真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初期。现在搜索一下关键词,很多观点认为金国女真是清朝女真的前辈,但这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历史上对于东北女真记述很多,让人无从分辨,但只要记住一个地理位置就可以区分开来。位于辽宁吉林的是熟女真,有一定有文化传统基础。位于松花江流域以北为生女真,过着狩猎生活,逐水而居。现在学者认为所谓的女真人,实际是一个女真部落群,是由不同部落而组成的,部落之间情况也不一样,甚至饮食、信仰等方面都各不相同。只不过经过清朝前期的统一,才使小的部落渐渐归于一个部落所领导。所以清朝女真极少一部分是金国女真的后人。至于女真人的研究是属于史学界知识了,今天不在这具体探讨,先看一下金国女真崛起,以及后来他们去哪了?1.渤海女真分化。这里首先要说一个被辽国所灭亡的渤海国,为什么要说这个这个短暂的渤海国呢?当时大祚荣建立的渤海国,地盘很大,包括了东三省、朝鲜一部分、俄罗斯远东一部分,当然这些地方以前都是咱们国家的。史料记载,渤海国以靺鞨族为主体,靺鞨族就是肃慎人的后裔,与女真同属一系。后来渤海国被契丹大辽灭亡后,改为东丹国,先是由阿保机的大儿子人皇王耶律倍留下治理,后来耶律倍逃到后唐后,辽太宗耶律德光就把东丹国解散,把人口分散迁移到辽国各个地区,留在松花江流域还有那些没有开化和走出山林的生女真。2.金人南迁汉化。这些留在黑龙江的生女真,在辽国的治理下出现了很多强势部落,其中就有建立金国的完颜部落。金国建立后,启用了大批汉官,开始了一系列汉化改革,而且汉化程度很高。从时间上看,主要有三个阶段,一个是金太祖、金太宗、金熙宗时期的汉化,主要是金辽战争、金宋战争中,金国每攻下一座城池,就把当地人迁徙到东北,再把东北的女真人迁到中原地区,这样就出现了南北女真与汉人的混合。第二个阶段,金海陵王完颜亮南迁北京后,据记载1156年,海陵王完颜亮派人收取了河北、山东等地大量土地,并将大量的女真贵族和平民从金上京一带南迁耕种,形成了女真散处在汉人村落中,实现了同化融合。第三个阶段,金宣宗迁都开封后,金国末期汉化并没有停止。
上一页&1共2页热门新闻更多
热门游戏相关新闻热门视频发现好货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清朝皇帝祭祀金朝陵寝:主要是彰显政治与文化认同
  提及首都及周边的皇家陵园,公众首先想起的便是位于昌平区境内的明十三陵,此处是北京市的热门景点,其次想到的便是位于河北境内的清东陵和清西陵,此两处亦是很受游客青睐的地方,于是在众人眼中,北京及周边地区似乎只有明代皇陵和清朝皇陵了。实际上,真正在北京地区大规模建造皇陵且诸多皇帝葬于北京,并非始于明清,而是始于金朝,这一情形不为大部分人所知,金朝陵寝在北京旅游板块中的地位也可谓微不足道,时至今日,金朝陵寝知名度也不高。对北京而言,金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金朝正式将首都迁至北京,建立了中都大兴府,而非像辽朝那样,北京只是陪都之一;二是金朝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等人的陵寝自东北迁至北京,且此后逝世的部分金朝皇帝亦葬在北京。就这两点而言,金朝可谓正式开创了北京作为中国北方乃至中国首都的序幕。此后,元明清诸朝,亦是循着这一历史轨迹,将首都定在了北京。
  既然北京的金朝陵寝对北京拥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就有必要探究一下金朝陵寝的由来以及清朝对金朝陵寝的尊崇了。
1918年的金世宗陵碑亭和陵墙
  迁陵北京:北京大规模建设帝陵之始
  金朝为女真人建立,女真人崛起于我国东北,后攻灭辽朝并南下灭亡了北宋,此后,金朝长期同南宋及西夏对峙。金太祖时,以会宁府为上京(现在的哈尔滨市阿城区),故金太祖、金太宗等人皆葬于此地。海陵王完颜亮时,迁都中都(北京),到海陵王贞元三年,决定将太祖、太宗等人的陵寝迁至北京。海陵王正隆十年,“葬始祖以下十帝于大房山”。海陵王逝后,金熙宗以帝陵规模葬于房山,此后,金世宗、金章宗等人皆葬于房山,而海陵王逝后,其身份被贬为庶人,故海陵王虽葬于房山,但规模并非帝陵。金世宗曾追尊其父为睿宗,在房山营建了景陵;金章宗追尊其父为显宗,在房山营建了裕陵;卫绍王逝后亦受到金朝的贬低,故具体葬所未知,当也在房山地区。金宣宗时,金朝迁都开封,宣宗、哀宗、末帝逝后都未葬在北京房山。关于金朝陵寝的具体位置,《明一统志》记载:“金太祖陵、世宗陵,俱在房山县西二十里三峰山下,金宣宗陵、章宗陵,俱在房山县西大房山东北。”
  蒙古崛起后,先后灭亡了西夏、金朝和南宋,并建立了元朝。留在中原的女真人,或在战乱中去世,或隐姓埋名融入了其他民族当中,故中原地区已难见女真人的踪迹。
  历史联系:明人视满人为女真后裔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并命徐达北伐,当年,元顺帝北逃,明朝占领了北京。朱元璋在逐步统一中原的过程中,对历代帝王陵寝给予了保护,位于北京房山的金朝皇陵,亦被明朝保护并定时致祭。明初,先后降服了元辽阳行省平章刘益及元将纳哈出,同时,明廷在东北地区设立了定辽都卫、辽东都指挥使司等机构,“都司—卫所”体系的建立,巩固了明廷对东北的统治,而辽东以北的女真地区,明朝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和诸卫所,但一般不干预女真人内部的管理。虽然明朝的女真和金朝的女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明朝人认为二者没什么区别。
  洪武二十一年,明太祖“赐辽东女直所部阿苦义等六人衣各一袭、钞五锭”,可见在明朝立国之初,便将东北女真人视为金朝女真人的后裔。而女真被称为女直,并非始于明朝,辽朝时便是如此,“避契丹主宗真讳,更为女直,俗讹为女质”。永乐帝时,明廷在东北设立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时,也以女直来称呼东北的女真人。万历朝时,明人于慎行在《谷山笔麈》中提到:“今建州西女真,即金人之后。”可见,在明人的眼中,明朝的女真人同金朝的女真人有直接的继承关系。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史书中逐渐以满洲指代明朝时的女直。努尔哈赤等人亦同样认为自己是金朝女真人的后裔,故努尔哈赤建立了金国,试图在统绪上继承金朝。后金兴起之后,对明战事节节取胜,明朝君臣十分愤怒又奈何不得,便将怒火迁至北京房山的金朝陵寝上,于“天启元年罢金陵祭祀”,可见,明朝君臣觉得没有必要再祭祀金朝陵寝了,因为金朝女真人的后代正在威胁自己的统治。
  乱世保全:崇祯三年房山县免于兵灾
  崇祯朝时,皇太极在征服蒙古的战事中取得重要进展,原先为明朝和后金之间屏障的蒙古,亦逐渐为后金所征服,故后金得以侵入明朝京畿地区。据《崇祯长编》记载,崇祯三年(天聪四年),皇太极带领后金军队入掠北京周边,抵达房山县,该县军民闭门据守,后金遣人招降,提到:“房山县是金大定年间建立守陵,县官应开门相迎。”但知县杨斋芳不敢投降,于是后金军队继续攻城,一时间县城危在旦夕。此时,房山县生员李元勋等三人挺身而出,出城同后金军队谈判,他们说:“既然说我们是守护金朝陵寝的小城,你们就不应该杀害我们。”在李元勋等人的劝说下,后金军队最后真的放弃进攻房山县。第二天,后金军队再次来到房山县,致信李元勋等人:“我们皇上已经下令,不准杀害房山县的人民,但是我们十一号要去房山的金陵祭祖,你们要帮助做好祭祀工作。”到了十一日,后金军队如期而至,并带上了丰厚的祭品,而这三名生员便带着房山县典史及其他生员共十多人,同后金军队一同前往房山九龙岗祭祀金朝皇陵。祭祀完毕后,后金军队离开,房山县在此次战乱中得以保存。
房山金朝陵寝遗迹
  乾隆朝成书的《皇清开国方略》中亦有类似记载,皇太极曾言:“闻尔房山县民,奉祀金朝皇帝,是亦守礼之民也,今蒙天佑我军,已至燕京,大业若成,尔等皆属我,倘不能即成,恐贻祸尔等,须杜门安坐,以俟我业之成也。”皇太极彼时命贝勒阿巴泰等人祭祀金太祖、金世宗的陵寝,皇太极也亲作了祭文,皇太极在祭文中提到:“我非常敬仰二位先圣的德行,甚至在梦中梦到你们……明朝欺压我们女真人,杀害了我的祖父塔克世等人,还偏袒叶赫部落,所以我们女真人才起兵攻明……明朝君臣还让我把东北土地还给他们,让我削去汗号,实在是欺人太甚……希望二位先帝体谅我们女真人的悲苦,并保佑我们女真人。”
  虽然皇太极内心把金朝视为女真人的先朝,认为自己同金朝有承续关系,但后来同明朝谈判时,皇太极说:“之前我们后金的士兵抵达北京,是想同你们议和,但是你们总是把议和同南宋与金朝的议和类比,竟然完全不理睬我们的提议,你们明朝不是宋朝的后代,我也不是金朝的子孙,现在跟当年不同,你们有什么好担忧的?”此时,皇太极试图同明朝议和,故淡化后金同金朝的联系,属于外交辞令,侧面反映了明朝君臣在对后金的议和上担心被视为“宋孝宗”和“秦桧”。
  顺治诸帝:对金朝陵寝的修复和升格
  1644年,清朝入关后,定都北京,此后,耗时十八年,基本统一了中原地区。清军入主中原之后,继承了明朝的诸多政策,例如对中原的历代帝王陵寝给予保护,并“祭金太祖陵、世宗陵于顺天房山县”。清廷虽对中原境内的所有陵寝给予保护和祭祀,但不同的皇陵祭祀规格不同,而金朝陵寝的祭祀规格最高,“凡陵祭,皆用羊豕各一,惟金太祖、世宗二陵方用太牢,遣官致祭。”在守陵的陵户设置上,厚爱房山金朝陵寝,轻视北京十三陵,明代诸帝的陵寝,清廷设陵户六名,而金朝陵寝,清廷设陵户五十名,规格差别之大,由此可见。
  清廷除了消极祭祀明朝十三陵,甚至还学习明廷毁灭金朝陵寝的举动,毁坏明朝陵寝。因为天启朝时,明廷觉得后金崛起是因为房山金代陵寝风水好,便派人大肆毁坏金朝陵寝,掘地甚深,要断后金的龙脉。崇祯三年,皇太极命人祭祀房山金陵,明廷更是派人拆毁了朝陵寝的石柱等陵园建筑,还在陵园内建立了多座关帝庙,来镇压金朝陵寝的风水。所以,顺治时,清廷“以怨报怨”,派人把万历帝的定陵享殿拆毁了,并停止对定陵的祭祀,不过相比明廷大规模毁坏金朝陵寝,清廷对十三陵的毁坏仅限定陵。
金朝皇陵于2006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顺治十四年,中原地区反清势力大部被镇压,顺治帝开始抽出精力和财力安排金朝陵寝的修复事宜,并作御制碑文立于陵寝。御制碑文中提到:“我们清朝兴起和同当年金朝兴起一样,都是因为诸位帝王有德行,所以得以入主中原……明朝面对我们清朝的崛起,不反思自己,反而大肆毁坏金朝陵寝,实在是荒谬的事情……我们已将金太祖、金世宗的牌位放入历代帝王庙,彰显了金朝的正统……现在我们又对金朝陵寝进行了修复……金朝立国百年,明君不乏其人,我内心十分仰慕。”到了顺治十七年,顺治帝觉得刻意贬低明十三陵的祭祀规格显得清廷有些小气,他说:“以前帝王陵寝的祭祀,还是应该正式和肃穆的举行……听说明朝陵寝的祭祀规格向来很低,甚至连祭品都凑不齐,这样不妥……以后除了明神宗的定陵不致祭外,其他明朝皇帝的帝陵要参照金朝陵寝,让太常寺遣官春秋两祭。”
  顺治帝之后,康熙帝也重视对金朝陵寝的祭祀,如康熙三十七年,巡幸五台山经过房山,便命皇长子允禔等人前去金太祖、金世宗陵寝祭祀。此外,康熙帝也在金朝陵寝内立了御制碑文。在御制碑文中,康熙帝除了引述顺治帝的话,还提到:“国家的兴衰在于皇帝是否有德,明朝灭亡就是因为皇帝失德……清朝先祖对金朝陵寝的祭祀和修复,我内心是十分认同的……我让相关官员隆重祭祀金朝陵寝,也是为了彰显金朝曾经的辉煌成就。”史书中有关雍正帝对金朝陵寝的关照记载较少,雍正帝基本是按照康熙帝时的成例进行,这种情形,或同雍正帝将主要精力放在巩固皇位以及雍正中期“曾静案”爆发后社会舆论氛围相对敏感有关,即如果雍正帝彼时大肆尊崇金朝陵寝,更容易让人把清朝同金朝联系起来。
  盛世亲祀:乾隆帝祭祀金陵的政治意义
  顺治朝虽然对金朝陵寝作了修复,但相比明清皇陵,金朝陵寝略显狭小,故乾隆十六年,乾隆帝命直隶总督方观承实地勘察金陵,拟定扩建方案。此后,清朝对金朝陵寝进行了扩建,如金太祖陵,增修了享殿、围墙和正门;金世宗的陵,增修了享殿并修复祭台、围墙等;同时维修了房山县到金朝陵寝的山路。
  乾隆十七年九月,金朝陵寝增修完毕,硬件设施也达到了帝王亲祭的标准。翌年,乾隆帝在拜谒完清西陵的雍正陵之后赴金朝陵寝拜谒。这次谒陵,规格很高,除了文武官员陪同外,乾隆帝还特命住在北京的完颜氏陪同祭祀。乾隆帝在祭祀时行二跪六拜礼,各类祭祀规格参照少昊金天氏。有一点值得关注,完颜氏等跪迎乾隆帝入陵拜谒,乾隆帝特地赏赐完颜氏财物,这些细节反应了乾隆帝试图彰显爱新觉罗氏清朝在正统上对完颜氏金朝的某种继承,也反映了他对金朝的特殊情感。
  乾隆帝在亲祀金朝陵寝时,作了《御制谒金太祖睿陵诗》、《御制过金世宗陵留句》等诗,提到清朝和金朝同样肇兴于东北,对金世宗等人盛名颇为仰慕,更十分赞许金世宗在保持女真人民族习俗上所采取的措施,认为当下满洲人也面临当年女真人面临的问题,即民族习俗的逐步丧失。到了晚年,乾隆帝觉得万历帝的定陵该恢复祭祀了:“当年毁坏定陵,是多尔衮的意见……如今,国家已经统一很久了,历朝的陵寝应该一并修复,被毁坏的定陵享殿也要修复,定陵也应该春秋两祭。”
  通过以上叙述可知,清朝前期历代皇帝对金朝陵寝给予了特殊关注,且这种关注逐渐从前期的隐秘转变为后期的高调。清朝皇帝对金朝陵寝的尊崇,一方面是源于他们对同样由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怀有亲近感;二是对金朝和清朝同样发迹于东北后入主中原感同身受;三是在祭祀上尊隆金朝,亦是在正统上巩固清朝;四是通过祭祀金朝陵寝、尊崇金朝皇帝,勉励满洲人不忘金朝的兴衰之由,并告诫满洲人保持民族习俗。
  参考文献:
  [1]阿桂.满洲源流考[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
  [2]王圻.续文献通考[M]//续修四库全书第76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李贤.明一统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7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4]汪楫.崇祯长编[M]//明实录附录.台湾:“中研院史语所”,1962
  [5]彭绍观.皇清开国方略[M]//清代方略全书第一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6]于敏中.日下旧闻考[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9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09-1709-1709-1709-1709-1709-1709-1709-1709-1709-17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清朝皇帝祭祀金朝陵寝:主要是彰显政治与文化认同
清朝皇帝祭祀金朝陵寝:主要是彰显政治与文化认同
提及首都及周边的皇家陵园,公众首先想起的便是位于昌平区境内的明十三陵,此处是北京市的热门景点,其次想到的便是位于河北境内的清东陵和清西陵,此两处亦是很受游客青睐的地方,于是在众人眼中,北京及周边地区似乎只有明代皇陵和清朝皇陵了。实际上,真正在北京地区大规模建造皇陵且诸多皇帝葬于北京,并非始于明清,而是始于金朝,这一情形不为大部分人所知,金朝陵寝在北京旅游板块中的地位也可谓微不足道,时至今日,金朝陵寝知名度也不高。对北京而言,金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金朝正式将首都迁至北京,建立了中都大兴府,而非像辽朝那样,北京只是陪都之一;二是金朝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等人的陵寝自东北迁至北京,且此后逝世的部分金朝皇帝亦葬在北京。就这两点而言,金朝可谓正式开创了北京作为中国北方乃至中国首都的序幕。此后,元明清诸朝,亦是循着这一历史轨迹,将首都定在了北京。既然北京的金朝陵寝对北京拥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就有必要探究一下金朝陵寝的由来以及清朝对金朝陵寝的尊崇了。1918年的金世宗陵碑亭和陵墙迁陵北京:北京大规模建设帝陵之始金朝为女真人建立,女真人崛起于我国东北,后攻灭辽朝并南下灭亡了北宋,此后,金朝长期同南宋及西夏对峙。金太祖时,以会宁府为上京(现在的哈尔滨市阿城区),故金太祖、金太宗等人皆葬于此地。海陵王完颜亮时,迁都中都(北京),到海陵王贞元三年,决定将太祖、太宗等人的陵寝迁至北京。海陵王正隆十年,“葬始祖以下十帝于大房山”。海陵王逝后,金熙宗以帝陵规模葬于房山,此后,金世宗、金章宗等人皆葬于房山,而海陵王逝后,其身份被贬为庶人,故海陵王虽葬于房山,但规模并非帝陵。金世宗曾追尊其父为睿宗,在房山营建了景陵;金章宗追尊其父为显宗,在房山营建了裕陵;卫绍王逝后亦受到金朝的贬低,故具体葬所未知,当也在房山地区。金宣宗时,金朝迁都开封,宣宗、哀宗、末帝逝后都未葬在北京房山。关于金朝陵寝的具体位置,《明一统志》记载:“金太祖陵、世宗陵,俱在房山县西二十里三峰山下,金宣宗陵、章宗陵,俱在房山县西大房山东北。”蒙古崛起后,先后灭亡了西夏、金朝和南宋,并建立了元朝。留在中原的女真人,或在战乱中去世,或隐姓埋名融入了其他民族当中,故中原地区已难见女真人的踪迹。历史联系:明人视满人为女真后裔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并命徐达北伐,当年,元顺帝北逃,明朝占领了北京。朱元璋在逐步统一中原的过程中,对历代帝王陵寝给予了保护,位于北京房山的金朝皇陵,亦被明朝保护并定时致祭。明初,先后降服了元辽阳行省平章刘益及元将纳哈出,同时,明廷在东北地区设立了定辽都卫、辽东都指挥使司等机构,“都司—卫所”体系的建立,巩固了明廷对东北的统治,而辽东以北的女真地区,明朝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和诸卫所,但一般不干预女真人内部的管理。虽然明朝的女真和金朝的女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明朝人认为二者没什么区别。洪武二十一年,明太祖“赐辽东女直所部阿苦义等六人衣各一袭、钞五锭”,可见在明朝立国之初,便将东北女真人视为金朝女真人的后裔。而女真被称为女直,并非始于明朝,辽朝时便是如此,“避契丹主宗真讳,更为女直,俗讹为女质”。永乐帝时,明廷在东北设立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时,也以女直来称呼东北的女真人。万历朝时,明人于慎行在《谷山笔麈》中提到:“今建州西女真,即金人之后。”可见,在明人的眼中,明朝的女真人同金朝的女真人有直接的继承关系。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史书中逐渐以满洲指代明朝时的女直。努尔哈赤等人亦同样认为自己是金朝女真人的后裔,故努尔哈赤建立了金国,试图在统绪上继承金朝。后金兴起之后,对明战事节节取胜,明朝君臣十分愤怒又奈何不得,便将怒火迁至北京房山的金朝陵寝上,于“天启元年罢金陵祭祀”,可见,明朝君臣觉得没有必要再祭祀金朝陵寝了,因为金朝女真人的后代正在威胁自己的统治。乱世保全:崇祯三年房山县免于兵灾崇祯朝时,皇太极在征服蒙古的战事中取得重要进展,原先为明朝和后金之间屏障的蒙古,亦逐渐为后金所征服,故后金得以侵入明朝京畿地区。据《崇祯长编》记载,崇祯三年(天聪四年),皇太极带领后金军队入掠北京周边,抵达房山县,该县军民闭门据守,后金遣人招降,提到:“房山县是金大定年间建立守陵,县官应开门相迎。”但知县杨斋芳不敢投降,于是后金军队继续攻城,一时间县城危在旦夕。此时,房山县生员李元勋等三人挺身而出,出城同后金军队谈判,他们说:“既然说我们是守护金朝陵寝的小城,你们就不应该杀害我们。”在李元勋等人的劝说下,后金军队最后真的放弃进攻房山县。第二天,后金军队再次来到房山县,致信李元勋等人:“我们皇上已经下令,不准杀害房山县的人民,但是我们十一号要去房山的金陵祭祖,你们要帮助做好祭祀工作。”到了十一日,后金军队如期而至,并带上了丰厚的祭品,而这三名生员便带着房山县典史及其他生员共十多人,同后金军队一同前往房山九龙岗祭祀金朝皇陵。祭祀完毕后,后金军队离开,房山县在此次战乱中得以保存。房山金朝陵寝遗迹乾隆朝成书的《皇清开国方略》中亦有类似记载,皇太极曾言:“闻尔房山县民,奉祀金朝皇帝,是亦守礼之民也,今蒙天佑我军,已至燕京,大业若成,尔等皆属我,倘不能即成,恐贻祸尔等,须杜门安坐,以俟我业之成也。”皇太极彼时命贝勒阿巴泰等人祭祀金太祖、金世宗的陵寝,皇太极也亲作了祭文,皇太极在祭文中提到:“我非常敬仰二位先圣的德行,甚至在梦中梦到你们……明朝欺压我们女真人,杀害了我的祖父塔克世等人,还偏袒叶赫部落,所以我们女真人才起兵攻明……明朝君臣还让我把东北土地还给他们,让我削去汗号,实在是欺人太甚……希望二位先帝体谅我们女真人的悲苦,并保佑我们女真人。”虽然皇太极内心把金朝视为女真人的先朝,认为自己同金朝有承续关系,但后来同明朝谈判时,皇太极说:“之前我们后金的士兵抵达北京,是想同你们议和,但是你们总是把议和同南宋与金朝的议和类比,竟然完全不理睬我们的提议,你们明朝不是宋朝的后代,我也不是金朝的子孙,现在跟当年不同,你们有什么好担忧的?”此时,皇太极试图同明朝议和,故淡化后金同金朝的联系,属于外交辞令,侧面反映了明朝君臣在对后金的议和上担心被视为“宋孝宗”和“秦桧”。顺治诸帝:对金朝陵寝的修复和升格1644年,清朝入关后,定都北京,此后,耗时十八年,基本统一了中原地区。清军入主中原之后,继承了明朝的诸多政策,例如对中原的历代帝王陵寝给予保护,并“祭金太祖陵、世宗陵于顺天房山县”。清廷虽对中原境内的所有陵寝给予保护和祭祀,但不同的皇陵祭祀规格不同,而金朝陵寝的祭祀规格最高,“凡陵祭,皆用羊豕各一,惟金太祖、世宗二陵方用太牢,遣官致祭。”在守陵的陵户设置上,厚爱房山金朝陵寝,轻视北京十三陵,明代诸帝的陵寝,清廷设陵户六名,而金朝陵寝,清廷设陵户五十名,规格差别之大,由此可见。清廷除了消极祭祀明朝十三陵,甚至还学习明廷毁灭金朝陵寝的举动,毁坏明朝陵寝。因为天启朝时,明廷觉得后金崛起是因为房山金代陵寝风水好,便派人大肆毁坏金朝陵寝,掘地甚深,要断后金的龙脉。崇祯三年,皇太极命人祭祀房山金陵,明廷更是派人拆毁了朝陵寝的石柱等陵园建筑,还在陵园内建立了多座关帝庙,来镇压金朝陵寝的风水。所以,顺治时,清廷“以怨报怨”,派人把万历帝的定陵享殿拆毁了,并停止对定陵的祭祀,不过相比明廷大规模毁坏金朝陵寝,清廷对十三陵的毁坏仅限定陵。金朝皇陵于2006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顺治十四年,中原地区反清势力大部被镇压,顺治帝开始抽出精力和财力安排金朝陵寝的修复事宜,并作御制碑文立于陵寝。御制碑文中提到:“我们清朝兴起和同当年金朝兴起一样,都是因为诸位帝王有德行,所以得以入主中原……明朝面对我们清朝的崛起,不反思自己,反而大肆毁坏金朝陵寝,实在是荒谬的事情……我们已将金太祖、金世宗的牌位放入历代帝王庙,彰显了金朝的正统……现在我们又对金朝陵寝进行了修复……金朝立国百年,明君不乏其人,我内心十分仰慕。”到了顺治十七年,顺治帝觉得刻意贬低明十三陵的祭祀规格显得清廷有些小气,他说:“以前帝王陵寝的祭祀,还是应该正式和肃穆的举行……听说明朝陵寝的祭祀规格向来很低,甚至连祭品都凑不齐,这样不妥……以后除了明神宗的定陵不致祭外,其他明朝皇帝的帝陵要参照金朝陵寝,让太常寺遣官春秋两祭。”顺治帝之后,康熙帝也重视对金朝陵寝的祭祀,如康熙三十七年,巡幸五台山经过房山,便命皇长子允禔等人前去金太祖、金世宗陵寝祭祀。此外,康熙帝也在金朝陵寝内立了御制碑文。在御制碑文中,康熙帝除了引述顺治帝的话,还提到:“国家的兴衰在于皇帝是否有德,明朝灭亡就是因为皇帝失德……清朝先祖对金朝陵寝的祭祀和修复,我内心是十分认同的……我让相关官员隆重祭祀金朝陵寝,也是为了彰显金朝曾经的辉煌成就。”史书中有关雍正帝对金朝陵寝的关照记载较少,雍正帝基本是按照康熙帝时的成例进行,这种情形,或同雍正帝将主要精力放在巩固皇位以及雍正中期“曾静案”爆发后社会舆论氛围相对敏感有关,即如果雍正帝彼时大肆尊崇金朝陵寝,更容易让人把清朝同金朝联系起来。盛世亲祀:乾隆帝祭祀金陵的政治意义顺治朝虽然对金朝陵寝作了修复,但相比明清皇陵,金朝陵寝略显狭小,故乾隆十六年,乾隆帝命直隶总督方观承实地勘察金陵,拟定扩建方案。此后,清朝对金朝陵寝进行了扩建,如金太祖陵,增修了享殿、围墙和正门;金世宗的陵,增修了享殿并修复祭台、围墙等;同时维修了房山县到金朝陵寝的山路。乾隆十七年九月,金朝陵寝增修完毕,硬件设施也达到了帝王亲祭的标准。翌年,乾隆帝在拜谒完清西陵的雍正陵之后赴金朝陵寝拜谒。这次谒陵,规格很高,除了文武官员陪同外,乾隆帝还特命住在北京的完颜氏陪同祭祀。乾隆帝在祭祀时行二跪六拜礼,各类祭祀规格参照少昊金天氏。有一点值得关注,完颜氏等跪迎乾隆帝入陵拜谒,乾隆帝特地赏赐完颜氏财物,这些细节反应了乾隆帝试图彰显爱新觉罗氏清朝在正统上对完颜氏金朝的某种继承,也反映了他对金朝的特殊情感。通过以上叙述可知,清朝前期历代皇帝对金朝陵寝给予了特殊关注,且这种关注逐渐从前期的隐秘转变为后期的高调。清朝皇帝对金朝陵寝的尊崇,一方面是源于他们对同样由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怀有亲近感;二是对金朝和清朝同样发迹于东北后入主中原感同身受;三是在祭祀上尊隆金朝,亦是在正统上巩固清朝;四是通过祭祀金朝陵寝、尊崇金朝皇帝,勉励满洲人不忘金朝的兴衰之由,并告诫满洲人保持民族习俗。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趣历史是国内最大的历史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国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