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组织校园招聘贷的调研

校园贷的调查报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校园贷的调查报告
&&关于校园贷款的调查问卷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正文省教育厅“校园贷”专题调研宣讲组来我院调研、讲座
时间:日&&&&作者:
任大鹏&&&&点击数:
10月20日下午3:30,由省教育厅和省公安厅联合组成的校园网贷调研宣讲组成员、沈阳农业大学学生处副处长许晓辉老师来我院调研座谈。学生工作部主任孙云海主持座谈会,学生工作部成员、各分院学办主任、全体辅导教师以及十名学生代表参会。
省教育厅“校园贷”专题调研组来我院调研
许晓辉副处长介绍了本次调研的目的和要求。他说,此次调研主要是摸排省内高校大学生中出现的“校园贷”业务的公司平台信息,了解“校园贷”业务的现状特点、办理流程、业务规模、受害学生数量等情况,为公安部门打击“校园贷”非法贷款组织,维护在校大学生的合法权益,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秩序提供依据。
孙云海主任对调研组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详细介绍了我院学生校园网贷三次摸排的基本情况、产生的问题和危害、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我院目前采取的治理对策。
随后与会代表分别就自己掌握或了解的“校园贷”情况与许晓辉副处长进行了座谈交流。
王刚老师为学生作讲座
晚上6:30分,由调研宣讲组成员,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刑事犯罪侦查系的王刚老师为我院部分辅导教师代表和450名大一新生代表作了“谈诈骗”的讲座。王老师从大量鲜活的案例入手,详细介绍了防范电信诈骗的正确方法,讲解了保护个人征信和树立理性消费观的重要意义。王老师的讲座生动风趣,事实详实,极富感染力,会场内不断响起热烈的掌声。
我院将以此次调研座谈和讲座为契机,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文明的消费观,纠正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切实保障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和校园的安全稳定。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 09:38&&
?& 09:25&&
?& 09:22&&
?& 09:16&&
?& 09:01&&
?& 08:59&&
 当前位置:&&&&&&&&&
山东一高校大学生调研校园贷:避免校园贷成为“噩梦贷”
  中国青年报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支付宝花呗、京东白条、投投贷、名校贷、趣分期、任分期……互联网金融的时代,各种的借贷平台纷纷出现。既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又有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的p2p贷款平台,还有用于信贷的平台,各式各样,层出不穷。
  毫无疑问,部分借贷平台是针对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因此又称之为“校园贷”。据了解,“校园贷”的一年息通常超过20%,一旦消费欲望膨胀,就可能陷入连环债务之中。再加上大学生没有收入能力,因无力还债,无法躲债、逃债,导致违法犯罪、跳楼自杀等极端行为发生的案件不在少数。
  为了解大学生对校园贷的认识和使用状况,为大学生合理使用校园贷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对校园贷的规划和管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方案,7月5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PayDay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山东省青岛市各高校进行实践调研,力求充分发挥校园贷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避免校园贷成为大学生们的“噩梦贷”。
  借贷普遍化――欲望需求刺激冲动消费
  7月的青岛,天气闷热,空气中也充满了燥热与疲倦,虽有阵阵微风,但也吹不走这炎热的酷暑,与之相伴的,是穿梭于各高校间的PayDay实践队队员们的身影。
  “校园贷呀,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好像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校园贷?没用过,也不想去用,容易招惹麻烦。”“我每月的生活费足够我去使用了,肯定不会去用校园贷。”在山东科技大学的走访过程中,近八成学生坚定地否认了自己使用过校园贷,但当实践队普及过后,许多学生才发现,自己其实早已经习惯了校园贷,而其中绝大部分使用的是花呗、分期购物和京东白条。
  实践队在采访了大约50名学生后发现,有近七成的在校大学生在无意识中使用过这些大金融平台的校园贷,而使用的最根本原因,是当前生活费不能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消费,而当问及所使用的校园贷主要消费方向时,有五成的大学生表示,用于生活消费中的点点滴滴,有近三成的大学生表示,用于酒店聚餐消费,也有二成的大学生用于购买大宗消费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校园贷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性别差异,男生呈现出虚拟性消费比例增强、物质性消费比例减少的特点,而其中绝大多数都用来充值购买QQ币、游戏币、直播礼物等;而对于女生,则主要集中于贵重物品、消耗型与服务型物品的消费,如化妆品、美容、首饰等。
  “买东西的时候也没想太多,有时候第一眼看中了,就想把它给买了,但是自己的生活费又不太够,就直接用校园贷去付款了,其实就是冲着那一股‘想要’的劲,有时候等到买完了之后,甚至是付款的那一瞬间,才感觉到后悔,感觉到不值得。”在这些众多校园贷消费之中,冲动型消费占据了主导。
  辅导员支招――“家校”联动树立合理观念
  “对于规范大学生使用校园贷,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作为大学生成长生活的引路人,我们辅导员的却负有重要的责任。”为了帮助大学生改正消费观念、合理消费、合理使用校园贷,PayDay实践队员在采访完学生后,又采访了大学辅导员,试图从辅导员那里寻找答案。
  “我认为我们辅导员能做的,首先就是对大学生们进行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校园贷,培养合理消费的意识。”文学院2016级辅导员崔洋说,”消费本应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有计划的选择,但是在现实中有很多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忽视消费计划,盲目消费、冲动消费。许多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这种冲动和盲目消费很容易让他们陷入校园贷之中,而一旦陷入这个陷阱,将会掉进无尽的深渊。因此,我们辅导员应该开展关于消费理念的年级会议,让他们了解校园贷,培养良好的消费意识,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远离还款的压力,还可以让他们将主要精力用到学习中去,提高学习成绩。”
  崔洋还认为,要改善校园贷使用的当前状况,还需要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经常沟通联络,形成一种沟通联络机制,时刻了解学生的消费情况,及时疏导、劝导,打消不合理的消费思想和念头,从源头上改善这种情况。
  打开新世界――亲身体验探索多角度原因
  “现金和支付宝的里的钱都不够了吗?你在支付宝支付的时候点这里,把支付方式换成花呗。”某餐饮店的老板给实践队员指点。
  为了获取校园贷使用的第一手资料,从更多的角度发掘校园贷被大学生广泛使用的原因,PayDay实践队队员决定以自己亲身的经历,切实地体会去感受校园贷。
  “我以前真的没用过,今天第一次用仿佛打开了新世界,我现在都害怕自己以后会沉迷进校园贷里面呢。”实践队队员张醒打趣地说,“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的便利和低门槛,难怪这么多人会陷入其中呢,校园贷不需要太多像银行一样苛刻的条件,不需要很复杂的流程,只需要一个支付宝的账号,就算现在身上没有一分钱,你依然可以逛街购物、吃饭、买东西。”
  经过队员的亲身的实践发现,不论是在淘宝、天猫上,还是在实体店铺购物,不论是大物品,还是小物品,都可以使用校园贷进行支付。但是,也正是由于校园贷的这种便利和低门槛,才导致许多大学生消费欲望无限膨胀,完全不顾自己的实际承受能力,无节制的使用校园贷消费,最终只能”挖东墙补西墙”,甚至酿造出悲剧。
  据团队负责人介绍,在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中,PayDay实践队将会继续深入调查,寻找校园贷的运行机制和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寻求更好更合理的校园贷的规划和管理机制。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延伸阅读
 010-603049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Copyright(c)
版权所有: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校园贷”调查(图)_网易新闻
“校园贷”调查(图)
(原标题:“校园贷”调查(图))
制图张园  从最早的银行信用卡,到如今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大学生这一目标群体从未被市场放弃过。甚至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打起了校园贷款、校园分期的旗号,在部分平台,借款者只需要一张身份证、一本学生证,甚至无需本人签字,就能贷到数万元。这场市场争夺战因此愈演愈烈。
  直到近日一则“大学生负债数十万自杀”的消息,将蓬勃发展的校园贷款模式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那么,网络贷款是如何风行校园的?当网络贷款入侵校园,又到底带来了什么?
  A 学生信用卡黯然退场
  如今,已经工作好几年的温良依然不时会接到来自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的电话,就在2006年,他的一位学弟未经其同意将他的电话填上了信用卡申请表的联系人一栏,两年之后第一次接到银行的电话,他才知道自己的这位学弟发生恶意欠款,而此时,学弟早已无法联系。
  事实上,温良的遭遇并不是个例。
  早在2002年,招商银行发行第一张针对学生的信用卡,自此之后,各大商业银行对于大学生信用卡市场的争夺一发不可收拾。银行在各大高校招聘学生代理长期驻点,通过免手续费、免年费、开卡送礼等策略进行针对性营销,大部分信用卡的申请无需存款凭证,无需担保人,只要填写一张申请表并出示身份证和学生证复印件就可办理。相关数据显示,到2007年,大学生持卡比例已经升至24%。
  不过,在办理几乎“零成本”且附带种种优惠的情况下,不少大学生申请多张信用卡,远超其消费能力和还款能力,随着持卡人数的不断攀升,整个市场的风险越来越大,大学生信用卡的逾期还款率也不断上升。由于大学生没有固定收入,而且自制能力较差,大学生过度透支信用卡,家长被迫还债的事件不断发生,银行的发卡风险大大增加,学生家长的不满也影响着监管部门的态度。随后,监管部门要求各银行在发行学生卡时要更谨慎。
  日,中信银行的大学生卡“I卡”正式停止发行,招商银行也于日暂停了针对大学生的“young卡”申办。2009年7月,银监会下发相关通知,对信用卡发卡的适用对象进一步明确,信用卡申请人应拥有固定工作,或稳定的收入来源,或提供可靠的还款保障。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学生发卡(附属卡除外),对于不符合条件但确有必要发卡的特殊情况,必须落实第二还款来源。
  随着银监会的叫停,各大商业银行均陆续停止了大学生信用卡的审批。据记者了解,为了笼络大学生这一群体,如今,不少银行也打起了“擦边球”,推出一些大学生信用卡,不过,这类大学生信用卡大部分为零额度,需要预先存款才可消费,难解真正的资金需求。
  B 网络贷款抢滩校园
  各大商业银行的退出,并不意味着校园贷款这一市场完全成为“禁区”。
  随着商业银行面向学生市场的趋于谨慎,以及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兴起,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反而开始跑马圈地,争夺学生信贷市场这块大蛋糕。
  在网络上搜索“校园贷款”或“大学生贷款”,“1分钟申请,10分钟审核,快至1天放款,0抵押0担保,最高额度达50万元”“大专及以上学历可申请大学生贷款,无需抵押,比信用卡便宜50%,100元-5万元额度等你来!”“最快3分钟审核,隔天放款”“只需提供学生证即可办理”“1小时到账,还款无压力”这样的广告语随处可见,数十个平台的网站让人眼花缭乱。
  而据记者了解,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开始利用网络借贷平台满足日常消费需求,如购买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或者缓解日常资金需求。在一家贷款平台页面上,记者看到了一幅借款类型分布图,在这家平台上,用于学习培训和资金周转的借款比例均为15%左右,用于购物的则为9%左右。
  记者通过多个渠道搜索发现,目前几家主要的分期平台可提供的借款额度大体在数千至数万元不等,有的贷款额度甚至高达30万元。在百度搜索的第一条,记者看到一家名为“名校贷”的校园贷款网站,打开网站首页,借款人、借款人学校及借款金额等信息滚动显示,借款额度从1000元至2万元不等,在这家平台上,记者还看到“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1536××××已申请11000.00元”“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1873××××已申请15000.00元”等信息,平台客服告诉记者,目前该平台仅限于全日制统招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在校生的借款服务,可借款期数为1月、2月、3月、12月、24月、36月,申请程序较为简单,只需提供学生证和个人身份信息即可,到账时间最快5秒,最慢1个小时(特殊情况除外)。
  据记者了解,目前,这些针对学生群体发放的贷款途径有三种,一种是学生分期购物平台,满足大学生购物需求,比如趣分期、任分期等;其次是单纯的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比如投投贷、名校贷等;另一种则是由阿里、京东、淘宝等传统电商平台里面提供的“白条”等信贷类服务。
  这些网络借贷平台不仅在线上发布放贷信息,同时也在线下拓展“客户”,有的平台不仅在校园发放宣传资料,还推出一些扫码送礼等活动。
  C 暗藏门道形成产业链
  在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负责人看来,多数校园贷款相比于之前的学生信用卡,其实是“换汤不换药”。而且根据记者了解,一些在学生群体中受到青睐的借贷平台,其实有不少是有银行参与投资或跟银行合作的,比如一家针对大学生消费服务的名为“学信贷”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其网页显示,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其合作伙伴之一。而另一家平台“趣分期”则在逾期还款的影响一栏明确标注,其业务是与银行合作的,不还款会影响个人终身征信。
  事实上,这样的网络贷款平台如今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不少平台不只有自己的网站,也创建了自己的微信平台和APP,甚至经历了几年的发展,获得数轮投资,就像当时银行为了拓展信用卡市场大规模招收校园代理一样,有的平台也发展了一大批校园代理甚至校园经理,记者搜索与校园贷款相关的QQ群,发现了数十个带着“学生贷交流”“校园兼职”“借条放款”“校园经理”“校园大使”等字样的校园贷款QQ群,有的群成员达到数百人,据记者了解,这些群中的成员有的以借款人为主,有的则负责在学校发放传单,有的也负责“催收”。
  尽管在申请贷款时,借款人拿着身份证、学生证,再填个表格,不需要担保,不需要资质审核,便可以获得自己所需的贷款,有的平台甚至还打出“零首付、零利息”的旗号,但在银行业相关人士看来,这些平台实际的贷款资金成本并不低。根据记者了解,不少网贷平台虽以低分期利率吸引学生,但这些平台的月利率普遍在0.99%至2.38%之间,明显高于目前银行信用卡分期费率,此外,不少平台还会收取客户服务费率和担保服务费率,这些费率也都是按月计算,有的服务费率甚至高于借款利率,加总之后,一些平台的月费率在3%以上,折算之后,年费率至少在30%以上,这样的借款成本已经堪比高利贷。
  除此之外,在这些平台上,借款者的贷款违约成本也是高得吓人。根据相关信息,一旦逾期,网贷平台“名校贷”会收取逾期未还金额的0.5%/天作为违约金,“趣分期”则要收取贷款金额的1%/天。还有少数贷款平台甚至会收取贷款金额的7%/天至8%/天作为违约金。
  D 财务“陷阱”还需警惕
  事实上,当贷款消费成为习惯时,并不是所有在校大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控自己贷款的“尺度”。
  记者调查发现,网络借贷平台很受学生欢迎,但部分贷款存在信息审核不严、高利率、高违约金的特点,而学生在增长的消费欲和侥幸心理之下可能“连环贷”,坠入财务“陷阱”。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校期间,对于大学生消费理念的适当引导和财务教育必不可少。
  在一位互联网金融行业人士看来,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不会轻易违约。对于不还款的大学生,可以通过通知同学、辅导老师的形式来督促其还款,或写进诚信记录里,不还款会影响毕业,这样就能对学生网贷群体形成约束。
  此外,校园贷产品的风险揭示需要完善,比如实际的资金成本告知,还款风险、违约风险提醒等,罚息、服务费、违约金、滞纳金、催收费等名目更是应该给借款客户作重点提示。一般来说,大学生网贷需要警惕“力所不及”的风险,同时应具备正确合理的消费观,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应对平台加强监管,平台同样应对大学生贷款资质进行一定的审核,规范审批流程,在法律法规框架内经营业务,对虚假信息审核不实的,平台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上述股份制商业银行负责人则认为,在金融方面过于强调对大学生的保护有失偏颇,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后迟早要接触这些信贷产品,因此,若能提前形成辨识能力,以及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可有效防止日后落入财务“陷阱”,因此,在校期间,学校也有必要对学生加强理财教育,强化校园管理,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本报记者 张珍
本文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慧校园组织领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