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贫困户补助标准补助不公平

查看: 12621|回复: 35
极力不公平的贫困户评选
主题帖子积分
等级1, 积分 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这是桂林市资源县两水苗族乡塘洞村的贫困户名单,极力的不公平!!!
(106.29 KB, 下载次数: 5)
17:32 上传
主题帖子积分
麦田守望者
等级23, 积分 29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4 积分
讲得不清不楚的。。。把事实全部讲出来嘛
主题帖子积分
等级45, 积分 96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65 积分
讲得不清不楚的。。。把事实全部讲出来嘛
有什么好讲的,自己不得就是不公平呗
主题帖子积分
等级56, 积分 160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9 积分
没得几个碎银子,莫克抢了
主题帖子积分
等级30, 积分 47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4 积分
贫困户低保户,一查你会发现不少都是村官的亲戚。
主题帖子积分
等级49, 积分 129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 积分
农村评选的困难户沒有公平可言,也沒晓得是用什么标准评选的,我村上有一对夫̪岁没有子女,妻子完全没有劳动能力丈夫是那种老实本份(农村人讲的木讷那种)生活来源就是零零星星的种的经济作物养几个鸡鸭,遇到造化好沒鸡瘟呢可以卖换点零花钱,这次评选贫困户的工作人员到家实地考察家里破落不堪,但是看到他们养了几个鸡鸭在屋边然后就一票否定不能享受贫困户待遇,理由是你们家养了鸡鸭多可笑啊,莫过人家什么都不做天天等着你政府来救济吗?
主题帖子积分
等级4, 积分 1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 积分
有脚有手健全白的人不养殖,不做事的可是贫困,整天做事就不贫困,那个还愿做事
主题帖子积分
等级90, 积分 553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98 积分
哪有公平可言啊?
主题帖子积分
等级55, 积分 1569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2 积分
只要把心放宽,好运会到楼主身上滴。到时谁会在意那点料孑
主题帖子积分
等级15, 积分 13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1 积分
妹系你想贫困就贫困的,要讲关系才能精准到位,莫生气鸟
主题帖子积分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主题帖子积分
等级24, 积分 31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9 积分
没得关系你想得到?
& && && && && && && && && && && && && &&&
主题帖子积分
等级50, 积分 131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2 积分
穷得不够无耻,穷得不够缺德,你怎么能当上贫困户咯!
主题帖子积分
等级14, 积分 11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0 积分
公道自在人心,不是你得到了就是公平,你没得到就是不公!这世界的标准永远不是为你而改变的。如果确实发现有不公现象,并且有实实在在的证据,建议通过正规渠道反映,这样发个帖子是没什么用的。
主题帖子积分
等级22, 积分 27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2 积分
比不了外省好,人家局长养一万头羊每年国家给他20万吊
主题帖子积分
等级27, 积分 38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 积分
本帖最后由 我不是天使 于
11:35 编辑
& && &&&前两月也有人发这种贴。事实没是没有标准,这次打分是按上面的设计的表格打分的,比以前公平多了。一票否决的情况是&有车、有商品房、开商店、有公司、家有亲人在机关上班“。有问题在评议环结就可以反映情况。以为可以得好多现金,没是贫困户的就不满意,发牢骚,怪这怪那,有手有脚,有田有地,却报假数据去争当贫困户也是一大奇观。
主题帖子积分
等级51, 积分 139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 积分
讲得不清不楚的。。。把事实全部讲出来嘛
主题帖子积分
等级59, 积分 177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8 积分
唉,中国的事啊……
主题帖子积分
等级69, 积分 276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75 积分
越穷越光荣?
主题帖子积分
等级20, 积分 24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怎么个不公平法?麻烦楼主说一说,或者私信我!
2013年度爆料达人
2013年度爆料达人
2012年度爆料10强
2012年度爆料10强
桂林生活网()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发现信息价值
中国16项不公平制度使农民必然贫困
21:39 转帖发表在
中国大陆按照目前户籍法未颁布和实施的户籍制度,指城乡二元体制下的农业人口。在这种体制下,农民既是一种出生、个人身份,也是一种社会等级,属于社会底层的群体,农民不能像绝大多数城市居民,没有社会保障。农民群体的户籍城乡之间不能自由迁徙;计划经济时代,没有自由流动和自由择业的权利;直至1980年代,配偶当中一方在农村,另一方在城市工作,政策决定了其中的绝大多数只能两地分居,农民没有在城镇工厂就业和工作的权利。改革开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直至1990年前后,对农民外出寻找新的生活被称为离土不离乡、盲流,这些仍旧属于对于这个群体带有的歧视性的称呼。本文摘自日人民网,作者最好的坏蛋,原题为《中国农民贫困的真正原因》。 日摄,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保华乡奢旮村,几名小朋友在一房屋前玩耍(图源:新华社) 近段时期,我主要是在西南地区的一些国家级贫困县走动。走了一些穷的地方,我发现贫困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贫困就是因为农民素质低、没文化、愚昧、自然环境条件差,等等。我们把贫困的原因归结到穷人本身,好像贫困与政府、制度、主流人群没有多大关系。不是的!在很大程度上,贫困源于没有权利,贫困源于主流社会设计的不合理制度。 我先从一个故事开始。我到了某地区的一个乡,那个乡有14,000人,有锡矿、铅矿、煤矿,每天从这个乡拉出去的矿产值约40万。开矿的是浙江、四川、云南的“大老板”,他们每年给乡政府提供的税收不足50万,但来来往往的运矿车辆,每年损坏路面用以维修的资金不少于150万。矿开了,环境破坏了、资源没有了,并且矿是有毒的,矿工没有任何劳动保护,每个矿工在矿里只能工作三个月就不能再工作了,时间长了有生命危险。这样的劳动,每个矿工的工资不到300元/月。如果你到矿上看到那些矿工,你的第一感觉是这些矿工和牲口没多大的差别。不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的人是很难理解“宁可累死,不可饿死”的现实选择的。 第二个故事:我去的一个贫困县,那里的原始森林是九十年代以来砍伐的,砍树的时候没有任何补偿,因为主流社会的人说森林是国家的,砍伐森林自然不关当地人的事了。没有砍伐森林的时候,当地人主要以狩猎为生,辅以简单的农作,生活还是比较舒坦的。树砍了之后,当地人不得不从狩猎生活转向农耕生活,千辛万苦地造了梯田。最近几年,说要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政府强制当地人退耕还林。森林砍了,没有补偿;辛辛苦苦开的梯田,一个文件下来,说补给你每年三百斤粮食,给5-8年就了事。我身临其境的时候,无比地羞愧。很多人讲保护环境的时候表现得无比善良和慈悲,而面对弱势的同胞却是如此的不道义! 当我走进贫困的深处面对贫困的时候,我实在没有理由指责在贫困中挣扎的人们,他们没有错!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对贫困有了更清晰的理解。至少有十几种主要的限制穷***利、导致贫困的不合理制度,需要我们重新检讨:产权制度。 上面的两个故事都与产权制度有关。矿产资源属于国有,国有是谁有呢?谁有权审批矿产资源开发,谁就代表国家了。有人会说,国民分享税收啊,谁代表国家征税呢?当然是几个人的事。一吨煤35元-50元的税收,可是一车装10吨却只算5吨,白天运10车计税,晚上100车不计税。就是征了税,当地的老百姓又如何实现分享税收收益的权利呢? 如果说森林、矿产资源是国家的,穷人分享不到收益也就罢了,但本来是穷人的财产,“国家”也要占有。比如说,农民集资办的公路、桥梁、水利设施等等,产权都不属于农民。既然是农民集资办起来的,为什么农民没有产权收益呢?如果把农民投资的电力、交通、能源、通讯等等基础设施,都让农民分享产权和收益,农民也不至于这么苦、这么穷。 不仅如此,到八十年代后期,国家鼓励农民办粮食加工厂,一个加工厂要投资几十万、几百万。到了九十年代,国家一个文件下来,不允许农民经营粮食了,农民损失惨重!国家不承担任何责任;八十年代政府鼓励农民贩猪、宰猪,九十年代,要“定点屠宰”,农民办起来的生猪“一条龙”全垮了,谁也不赔啊;八十年代后期,允许农民经营种子、农药、化肥,九十年代,供销社重新专营,把农民害的可苦了。农民由此所负的债是一代人、两代人都还不清的。城里的企业破产了就破产了,农民的企业被逼得破产了,钱还是要还的。农民怎么不穷啊! 财政制度:农村电、电话是农民自己集资建起来的,城里电、电话是国家投资的,城里人用的电和电话比乡村便宜;农村的学校是农民自己集资建的,农村老师的工资是农民自己开的。城市里的学校是国家建的,城市里老师的工资是国家财政开的;城市里的公路是国家修的,一公里就是好几百万甚至千万,农村里的公路主要是农民自己修的。农村几乎所有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农民自己集资的,当然国家也有财政支持,但那是杯水车薪。都是中国的公民,在占有财政资源方面,标准是不一样的。 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不覆盖农民的,谈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来说,还太奢侈。这个极大的不平等说也是白说,不说也就罢了。但不能破坏农民自己的保障制度,即不能剥夺农民拥有土地的权利。那些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农民,一旦失去土地,他们怎么生活?我们为这些失去土地的人提供了什么样的社会保障呢? 金融制度:城里人可以用身份证从银行贷款买房,乡下人不可以;城里人可以用房作抵押贷款,农民的房子也是房子,为什么不能用他们的房子、土地去抵押贷款呢?农民的财富也是国民财富的一部分,也是人民币的基础,为什么中国的银行不承认呢?如果我们农民的山、农民的地、农民的房,也能在银行里抵押,那农村也不缺投资,农民也有钱发展。现在,农民贷款生产农产品供城市人享用,贷款也是那么难,利息还高于城里几倍。外国银行不下乡,中国的银行也进了城,国家又不允许乡村民间金融存在,难道农村指望太空人提供金融服务不成! 税收制度:农民的人均收入是(每年)两千多块钱,不是可支配收入,这些收入中还含着种子、自己和牲口吃的粮食。国家按农户农产品产量的百分之八点四来收取农业税,但如果把农民自己消费和投入生产的这一块除开,那肯定是百分之二十几或更高的税率了。再如果把粮食加工流通环节的税率考虑进去,农业的税率可能就在百分之三十几以上。一个农民一年的可支配收入就只有几百块钱,要交税;城里人一个月有几百块钱的社会保障。城里人做生意亏本,可以不做;农民种地亏本,可不可以不种?不种(的话)可不可以不纳税?不可以,不种地照样纳税。农业是最弱质的产业,农民是最弱势的群体,却面对最不优惠的税收政策。农民怎么不贫困呢? 资源的配置制度:就说说扶贫的资源配置制度吧。国家的扶贫资源是属于穷人的钱,这个资源是由谁来配置的?是干部来配置的。谁跑步“钱”进、谁跑得勤就给谁。跑到扶贫资源是要成本的,资源通过一级一级的下拨是要雁过拔毛的。这些资源到了项目点、到了社区该怎么使用,还是没有穷人的发言权,还是国家干部说了算。不少贫困地区搞工程招标,谁主持,是干部,谁有权参加投标,极少数有钱的人,穷人在哪里呢?占99%的穷人被排斥在外了。如果法律制度来配置扶贫资源,肯定会比干部权力配置更有效力;如果资源到了社区,由老百姓主导资源的使用,就可以用很少的钱办很大的事,因为中国农村有的是过剩的劳动力。但在不少地方,扶贫资源和公共资源配置成了权力和权力、权力和资本的交易游戏。 教育制度,医疗制度:这两个制度差不多,只说教育。人们似乎公认:“教育改变命运”。中西部的教育能改变中西部人民的命运吗?我看不能,反而使它们越来越苦难。我在我的《扶贫日记》里写过一个高中生,他的父母亲为了培养他,借了一身的债,他高中毕业到城里打工,每月的工资400元,要用十几年的时间打工来还债。他说只要还清债攒够2,000元钱,他就准备回到他的那个小山村去结婚,再不来打工了。那时候他大概也有40岁了,不回山里城里人也不会要他打工了。现在的农村教育是什么?贫穷的父母亲,负了一身的债,支付了巨额的教育成本,好不容易培养一个高中生。高中生给了父母什么回报?没有!他把20-40岁黄金的时间给了城里,他得到了什么?没有!到了40岁,快要老了,城市和发达地区不要他了,把养老的包袱又甩给了中西部,甩给了穷人。教育是不是抽水机?教育不断地把中西部的资源向发达地区抽,不断地把穷人的资源往富人抽啊!我读小学时,几毛或一块钱读一年;初中时,一年两块钱;高中时,三块五块读一年;大学时,国家一个月补贴20多块钱,35斤粮票。现在我的孩子读书呢?小学100多,中学1,000多,中考把录取分数线提得高高的,缺一分100元、几百元不等。现在我们读大学,国家给一点钱甚至不给,更多的是学校收钱。我计算了一下,从1985年到目前为止,农产品的价格涨了不到7倍,相当于农民的收入(在价格上)长了7倍。但现在农民教育支出涨了几百倍甚至几千倍,你说农民怎么不穷!农民能够卖的一点钱,就被我们的教育吸得一干二净,农民是要负债来培养自己的孩子,并且是给发达地方培养人才。 就业制度:很长时期,政府谈就业、失业问题,只谈城里人,农民不在这个话语里。直到今天,劳动法能保护的还是城里的职工,失业保障与农民工没有关系。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依然还存在严重的就业歧视。更为严重的是在财政税收资源解决就业问题时,农民依然是极少考虑的,常说的再就业工程根本与农民无关。国家的金融资源也偏向解决城市居民和国有企业职工的就业,每年有数百亿的贷款给了国有企业;证券市场也有更多的资源被输入国有企业。重要的职能就是保障就业。谁给了农民这样的政策资源呢?解决农民的就业是不是没有办法呢?不是的。国家有很多机会可以为农民提供就业。例如,1998年大洪水后,国家拿出数百亿元治理大江大河,长江大堤每方土12元,这样的好事给了大企业家做了,大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加载下一页跟帖
大家都在看
思想者33的其他帖文
更多好看内容
不过瘾?!打开凯迪看更多精彩内容扶贫要精准切忌不公平
&&&&□杨诗耀&&&&全面小康不落一人,而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难在精准,精准不仅表现在到户到人的“小”上精准,更要在全局上公平对待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县乡。作为在扶贫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发现部分县市在精准扶贫上过多注意“小”,却在“大”上产生了三个“不公平”。&&&&一是在脱贫政策上,贫困县与非贫困县(区)的不公平。众所周知,非贫困县的贫困乡村不一定比贫困县的贫困乡村生活水平好,人数也不少,但是,由于脱贫政策主要是针对贫困县的,导致非贫困县与贫困县在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上的不公平。如:商丘市扶贫部门没有示范区户头,项目申报、资金拨付都需要通过梁园区、虞城县,这不仅导致资金申报程序烦琐,还造成本应该拨付示范区的扶贫资金拨付不到示范区,成为制约示范区脱贫攻坚事业发展的突出短板;如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五个办法”中《河南省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实施办法》文件,仅针对53个贫困县,导致非贫困县资金无法整合。&&&&二是非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村贫困户在享受精准扶贫政策红利上的不公平。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各级政府对贫困县、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都十分重视,工作力量和资金项目重点都投向了那里。一些县对非贫困村里的贫困户关注相对不够,投入相对不足。比如,不少地方,政府向每个贫困村派驻了驻村工作队,用于改善设施、扶持产业的资金,而其他一些非贫困村,贫困户也不少,却得不到这样的扶持。这种“厚此薄彼”是因为不少地方贫困面广、程度深,而资金、项目、人力等扶贫资源相对有限,没法做到全覆盖,非贫困村的贫困户脱贫工作“被边缘化”。&&&&三是已脱贫村与年拟脱贫村在享受扶贫政策上的不公平。2015年以及以前宣布脱贫的村,由于多以实施扶贫专项资金项目和原脱贫标准实现整村脱贫的,2016年以及以后拟脱贫村是实施多种资金项目和新整村脱贫标准来实现脱贫的,如商丘市以美丽乡村建设标准进行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客观上造成了对2015年脱贫村的不公平。部分县在资金安排、项目实施等方面向2016年拟脱贫村倾斜,按照新标准推进2016年拟脱贫村工作,加上2015年脱贫村实施的到户增收项目需要2~3年才见效益,甚至个别村基本没实施到户增收项目,导致2015年已脱贫村怨言较大。乡村干部对此反映强烈,表示此种现象已形成新的不稳定因素,成为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现实障碍。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贫困补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