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0后收入调查月薪多少才算人生赢家

80后看过来,月薪多少才算是“人生赢家”?
如今,80后已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主力军
尽管大家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同
但“薪酬”始终是最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那么,作为80后
月薪多少才算跑赢同龄人的“人生赢家”呢?
近期,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80后的世界——复旦大学长三角社会变迁调查”,以年出生的一代人(简称80后)为跟踪主体,研究的内容包括这一代人的家庭、婚姻、就业、迁移、住房、生育、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各个方面。
80后混得怎么样了?
2012年至2016年间
80后的个人年收入呈现相对快速增长
而高收入群体的年收入增长更快
如果你年收入达到50万(月薪大约4.1万)
那么你将顺利挤Top1的队列
如果你年纪越小
或许越有傲娇的资本
学历越高,收入越高
此次调查数据实力打脸“读书无用论”
学历与收入成绝对正相关
学历上升一个台阶
年薪就上调一个档次
调查中的80后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14.7年
看来多读书还是有用的
对工作忠贞不渝
超过6成的换工作的次数不超过2次
原来80后的就业观
一点都不离经叛道
对工作的保守程度
简直可以用“忠贞”二字来形容。
换工作的次数与工资收入几乎成正比
这也不难理解
在一个地方深耕
凭资历,也能有工资上的提升
而一直在跳槽的朋友
每份工作几乎都要重新起步
肯定无法和深耕的人相比
但是有意思的是
换工作的大部分原因
就是待遇问题
看来大家在换工作的时候
还是要三思而后行
资产的代际传递
从数据可以看出
父母的房产持有量高
子女持有房产的数量也可能越高
仅有20%的“80后”希望与父母同住
但受到现实条件的约束
约三分之二的“80后”与父母同住
80后的教育观
现在80后的教育观
和他们的上一辈相比
不再偏向于拼爹拼妈
更希望孩子能通过自己努力
获得想要的东西
教育更加客观
所以你是“人生赢家”吗?
虽然职业规划不同
但薪酬依然是重要参考依据
但是薪酬暂时没有达到
你可以来参加公园道的活动证明自己
百年古宅五年使用权
其实不一定要做人生赢家
做公园道掌门人也是很棒的!
毕竟还可以运营百年古宅
详情请点击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月薪多少才算80后中的“人生赢家”?|复旦大学|年收入|80后_新浪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如今,80后已成为职场、家庭、社会的中流砥柱在这一代人中,现在月薪多少才算跑赢同龄人的“人生赢家”呢?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80后的世界——复旦大学长三角社会变迁调查”,以年出生的一代人(简称80后)为跟踪主体,研究的内容包括这一代人的家庭、婚姻、就业、迁移、住房、生育、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各个方面。结论 一80后现在混的怎样?2012年至2016年间,调查中的80后的个人年收入呈现相对快速增长,年收入中位数已从2012年的5万元涨到了7.8万元。80后中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则更快:2012年进入前10%和前1%的收入门槛为12万元和30万元,2016年已分别提高至20万元和50万元。也就是说,如果你年收入达到50万(月薪大约4.1万),那么你将顺利挤Top1的队列。当然咯,年纪越小,或许越有傲娇的资本。结论二学历越高收入越高此次调查数据实力打脸“读书无用论”:学历与收入成绝对正相关,学历上升一个台阶,年薪就上调一个档次。还在上学的宝宝们别犹豫了,爸爸妈妈让你好好读书,没骗你!调查中的80后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14.7年,且连续3次调查中的总体收入涨幅均高于同期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和上海CPI增幅,但他们也坦言面临着“经济”“子女教育”和“住房”三大压力。 结论三80后对工作“忠贞不渝”在调查中,有超过6成的换工作的次数不超过2次。原来80后在就业观上一点都不离经叛道。对工作的保守程度,简直可以用“忠贞”二字来形容。换工作的次数与工资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的关系也很有意思: 工资收入越低,越爱换工作;反之收入越高不爱换工作本科生最不爱换工作;大专生则最爱换工作然而大家换工作的理由也很简单:现单位待遇差VS其他单位待遇优。正是应了那句:叶子的离开不是树的不挽留,而是风的苦苦追求! 结论四结婚年龄越来越晚白马王子到底什么时候来?答案是:我们一点都不急。而且越来越不急。调查显示,80后整体结婚年龄越来越推迟,就拿1988年出生的80后来看,将近50%的男生都是未婚,未婚女生也接近30%。最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虽然80后标榜我的婚姻我做主,但现实是有近一半80后的另一半是通过介绍认识的,而且主要是通过长辈亲戚。看来常年驻守公园相亲角的爸爸妈妈们不是全无功劳的哦~结论五不想生孩子也不想和父母住一起80后的理想子女数由2012年的1.58上升至2016年的1.7,但二胎生育意愿依然薄弱,仅有13.1%的被访者愿意生二孩,不愿意生二胎的前3个理由是养孩子太贵、房子不够大和时间不够。80后的宝宝们都有一个不羁的心,小时候看TVB最羡慕的就是可以和三五好友合租而居,下班后闺蜜死党们一起去酒吧social什么的,完全不用考虑回到家父母幽怨的眼神。所以调查中有近80%的80后宝宝们希望独居,不与父母同住。但是!受到现实条件的约束,现实中则有约60%的80后们与父母同住。考虑到不用做饭、洗完、叠被子、打扫卫生……还是要心甘情愿当爸爸妈妈的“好宝宝”啊~当80后的群体由少不经事的“小屁孩”也逐渐成为一个家庭的主心骨,同时更是各行各业的主力军。有时巨大的压力让多数人殚精竭虑:买房问题、婚姻问题、独生子女的养老问题、个人理想问题……因此大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尽相同,但“薪酬”始终是最重要参考依据之一。(来源:“钱小姐与财先生”(MsMoney-MrWealth),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80后月薪多少才算人生赢家?快来对号入座-重庆人才
80后月薪多少才算人生赢家?快来对号入座作者:重庆人才 / 公众号:chongqingrencai发表时间 : 如今,“80后”已成为职场、家庭、社会的中流砥柱。在这一代人中,现在月薪多少才算跑赢同龄人的“人生赢家”呢?近期,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研究中心最新发布“80后的世界——复旦大学长三角社会变迁调查”。以年出生的一代人(简称“80后”)为跟踪主体,研究的内容包括这一代人的家庭、婚姻、就业、迁移、住房、生育、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各个方面。上海80后的“经济禀赋”2012年至2016年间,上海“80后”的个人年收入呈现较稳定的相对快速增长,其收入分布形态体现为较健康的橄榄型,三次调查的年收入中位数依次为5.0万元、6.5万元和7.8万元。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较快,2012年进入前10%和前1%的收入门槛为12万元和30万元,2016年已分别提高至20万元和50万元。尽管上海“80后”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7年,且连续三次调查中的总体收入涨幅均高于同期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但他们仍坦言面临着“经济”“子女教育”和“住房”三大压力。“80后”的受教育水平及收入水平与其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呈正相关关系,“80后”的房产持有量也与其父母的持有量具有相关性,呈现一定的代际传递效应,并尤以教育的代际传递最为明显。具体看数据图(点击图片查看大图):结论:1、“80后”过得怎样?“80后”中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更快:2012年进入前10%和前1%的收入门槛为12万元和30万元,2016年已分别提高至20万元和50万元。如果你年收入达到50万(月薪大约4.1万),那么你将顺利挤Top1的队列。当然咯,年纪越小,或许越有傲娇的资本。2、学历越高收入越高此次调查数据实力打脸“读书无用论”:学历与收入成绝对正相关,学历上升一个台阶,年薪就上调一个档次。调查中的“80后”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14.7年,且连续3次调查中的总体收入涨幅均高于同期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3、“80后”对工作“忠贞不渝”超过6成的人换工作的次数不超过2次。原来“80后”在就业观上一点都不离经叛道。对工作的保守程度,简直可以用“忠贞”二字来形容。换工作的次数与工资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的关系也很有意思:工资收入越低,越爱换工作;反之收入越高不爱换工作;本科生最不爱换工作;大专生则最爱换工作。然而大家换工作的理由也很简单:现单位待遇差VS其他单位待遇优。婚姻、生育与代际关系上海“80后”在结婚、生育、代际关系等方面都呈现出传统与自主并重的新时代特征。近一半“80后”的配偶是通过介绍认识的,且主要介绍人是长辈亲戚或父母。随着中国的生育政策逐步放松,上海“80后”的理想子女数由2012年的1.58上升至2016年的1.7,但二胎生育意愿依然薄弱,仅有13.1%的被访者愿意生二孩,不愿意生二胎的前三个理由是养孩子太贵、房子不够大和时间不够。代际关系方面,仅有20%的“80后”希望与父母同住,但受到现实条件的约束,现实中约三分之二的“80后”与父母同住。近九成的上海“80后”认为自己作为子女应承担照料父母养老的责任,但对于自己的养老预期又表现出高度的独立性,绝大多数希望在自己家或养老院度过晚年,不再有养儿防老观念。具体看数据图(点击图片查看大图):结论:“80后”的理想子女数由2012年的1.58上升至2016年的1.7,但二胎生育意愿依然薄弱,仅有13.1%的被访者愿意生二孩,不愿意生二胎的前3个理由是养孩子太贵、房子不够大和时间不够。“80后”群体由少不经事的“小屁孩”逐渐成为一个家庭的主心骨,同时更是各行各业的主力军。有时巨大的压力让多数人殚精竭虑:买房问题、婚姻问题、独生子女的养老问题、个人理想问题……因此大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尽相同,但“薪酬”始终是最重要参考依据之一。“80后”的生活方式“80后”的生活方式趋于多元。“80后”受访者中有70%以上的人认为自己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有四分之三的人自评 “人生幸福”。约三分之一的人出现了不健康的行为,分别是睡眠不足、三餐不规律、不健康饮食、喝酒和吸烟。其中睡眠不足最突出、占4成以上,同时具备四种以上不健康行为的高危群体达到14.3%。从运动行为看,约三成勤锻炼,近四成几乎不锻炼,“散步+跑步”为主要形式。不同阶层的生活方式已出现分化,高收入群体一方面或因压力大而表现出更多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承受着更多的健康风险。另一方面有更多的健康资源和促进健康的行为,其体检率、运动频率、健康信息获取、健康消费支出等指标都更优,因此平衡下来高收入群体的行为身心健康指标优于低收入群体。具体看数据图(点击图片查看大图):来源:七一网/21世纪经济报道主编 |况晓静编辑 | 全
丽除注明出处的文章外均为重庆人才网(七一网人才频道)原创作品,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载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不同意转载请及时联系我们(可发邮件至或直接在公众号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重庆人才微信公众号、重庆人才网(七一网人才频道)、《重庆人才》杂志、重庆人才手机报、重庆卫视“为你喝彩”电视节目向您征稿,欢迎提供稿件、图片和新闻线索,征稿邮箱:。相关文章猜你喜欢跨境贸易圈浙里宁波跨境贸易圈跨境贸易圈文明广东#统计代码80后月薪多少才算是“人生赢家”?
80后月薪多少才算是“人生赢家”?
如今,80后已成为职场、家庭、社会的中流砥柱在这一代人中,月薪多少才算跑赢同龄人的“人生赢家”呢最近发布的“80后的世界——复旦大学长三角社会变迁调查”以80后为跟踪主体研究这一代人的方方面面80后现在混的怎样?2012年至2016年间,80后的个人年收入呈现相对快速增长,年收入中位数已从2012年的5万元涨到了7.8万元。80后中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则更快:2012年进入前10%和前1%的收入门槛为12万元和30万元,2016年已分别提高至20万元和50万元。也就是说,如果你年收入达到50万(月薪大约4.1万),那么你将顺利挤Top1的队列。当然咯,年纪越小,或许越有傲娇的资本。学历越高收入越高此次调查数据实力打脸“读书无用论”:学历与收入成绝对正相关,学历上升一个台阶,年薪就上调一个档次。还在上学的宝宝们别犹豫了,爸爸妈妈让你好好读书,没骗你!调查中的80后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14.7年,他们也坦言面临着“经济”“子女教育”和“住房”三大压力。80后对工作“忠贞不渝”在调查中,有超过6成的换工作的次数不超过2次。原来80后在就业观上一点都不离经叛道。对工作的保守程度,简直可以用“忠贞”二字来形容。换工作的次数与工资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的关系也很有意思:工资收入越低,越爱换工作;反之收入越高不爱换工作本科生最不爱换工作;大专生则最爱换工作然而大家换工作的理由也很简单:现单位待遇差VS其他单位待遇优。正是应了那句:叶子的离开不是树的不挽留,而是风的苦苦追求!结婚年龄越来越晚高富帅、白富美到底什么时候才来?答案是:80后一点都不急。而且越来越不急。调查显示,80后整体结婚年龄越来越推迟,就拿1988年出生的80后来看,将近50%的男生都是未婚,未婚女生也接近30%。最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虽然80后标榜我的婚姻我做主,但现实是有近一半80后的另一半是通过介绍认识的,而且主要是通过长辈亲戚。看来常年驻守公园相亲角的爸爸妈妈们不是全无功劳的哦~不想生孩子,也不想和父母住一起80后的理想子女数由2012年的1.58上升至2016年的1.7,但二胎生育意愿依然薄弱,仅有13.1%的被访者愿意生二孩,不愿意生二胎的前3个理由是养孩子太贵、房子不够大和时间不够。80后的宝宝们都有一个不羁的心,调查中有近80%的80后宝宝们希望独居,不与父母同住。但是受到现实条件的约束,现实中约60%的80后们与父母同住。考虑到不用做饭、洗完、叠被子、打扫卫生……还是心甘情愿当爸爸妈妈的“好宝宝”啊~80后群体由少不经事的“小屁孩”逐渐成为一个家庭的主心骨,同时更是各行各业的主力军。巨大的压力让多数人殚精竭虑:买房问题、婚姻问题、独生子女的养老问题、个人理想问题……因此大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尽相同,但“薪酬”始终是最重要参考依据之一。时代瞬息万变到底如何才能成为佼佼者来民贷天下投资用投资收益告诉你这个答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关注社会,分享日常新事物
作者最新文章31岁和33岁的人生赢家!这两个80后投资人帅爆了、又赚爆了!
一、31岁人生赢家!源码资本曹毅:最像沈南鹏的80后投资人!
2014年,曹毅离开红杉创立源码资本。在他的身上,依稀看到一些沈南鹏的特点:对赛道判断准确、善于提前行业布局、在风口中能够保持冷静,最重要的是在他的周围同样拥有着一批年龄相仿的创业“兄弟”。
姓名:曹毅;年龄:31岁;星座:天秤座
职位:源码资本创始人
投资方向:TMT、消费、互联网金融、O2O
代表案例:趣分期、大姨吗、今日头条、酒仙网、美丽说、豆瓣、融360、拍拍贷等
2014年,曹毅离开红杉创立源码资本。一年多时间里,这家新成立的基金完成了1亿美元募集和50多家公司的投资。在他的身上,依稀看到一些沈南鹏的特点:对赛道判断准确、善于提前行业布局、在风口中能够保持冷静,最重要的是在他的周围同样拥有着一批年龄相仿的创业“兄弟”。
从大学时起,曹毅便显示出对资源对接的热衷。在清华高性能研究所学习时,他的课题就与资源撮合相关:主攻方向叫做带宽共享。
2004年,曹毅结识了清华师兄、现任搜狗CEO王小川。还在读大四的曹毅问王小川:“你什么时候创业?我帮你找人。”和王小川同为清华计算机系96级的周枫从伯克利回国在五道口建实验室,早期团队的几个人全是曹毅帮忙张罗。为了提高资源对接效率,他当年还创办过一个清华就业创业协会。
在校期间,曹毅就开始参与做投资,年就职联创策源,PPStream是他看的第一家项目。他创过一次业:动漫品牌阿狸。但阿狸成立不久,曹毅便意识到自己不适合创业,请一位清华校友出任CEO,自己退出。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高考状元曹毅曾经痴迷德州扑克,一度还想走职业道路,但读书工作以后,“打德州扑克的兴趣被极大压制了,想起来还有点心痛。”没能成为职业的扑克高手,曹毅成了创投界犀利的牌局玩家。他有主底池和好筹码,押注冉冉上升的年轻创业者们,读牌也读人,下盲注也加注,在关键时刻敢于All-in。是的,曹毅长着一张不动声色的扑克脸。
自己当不了扑克高手,就转而投资能玩扑克的人。从清华毕业后,曹毅曾在咨询公司工作,做过二级市场量化投资。
他还到UC做过半年BD,受到周逵邀请,加入红杉资本。
那五年,沈南鹏、周逵等人的工作及思维方式对曹毅影响很大。他不止一次提过沈南鹏的“100个抽屉理论”:沈的时间管理能力很强,他脑中好像有100个抽屉,每天拉开来看事情进展如何,关上一个抽屉后再处理下一个,彼此互不干扰,非常清晰,直接了当。
沈南鹏曾提出过互联网是“快鱼吃慢鱼的法则”,而曹毅也坚信在互联网战场中,唯快不破。首先,源码资本希望能以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的轻打法、快决策的投资哲学形成品牌基因;其次,要迅速明确如何切入市场,以及未来产品究竟会做成什么样子,同时也要知道如何实现中间这个过程。
源码投资的每一家企业,曹毅都会定期与创始人讨论战略和战术层面的问题,随时改变调整。他认为:“在今天的互联网,没有办法按照传统行业去发展竞争。由于大量资本的介入,互联网的竞争变的更加快速,迭代更快。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反应速度,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在互联网创业圈子里,身份是一种需要江湖认可的东西。“在他所在那个领域里面有明显的成就,可以说在江湖上面都是有名号的,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方法论。而且这些人基本都在一线,对行业的这种纽带还是非常紧密的。”曹毅这样描述着源码的LP们。
在投资圈锤炼多年的曹毅正在触碰到创业投资的真谛:将成功的创业者聚集在圈子里,用资本以及人脉来撬动新的创业机会。这一点在硅谷早已得到验证:比如创业教父Paul
Grahamy以及科技偶像Kevin
Rose等都曾在知名互联网公司任职,深谙互联网精髓,转型投资也都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王兴、张一鸣、姚劲波、李想、李一男......这些源码的LP们(出资人)本身即是成功创业者,而他们之所以聚集在曹毅周围,也可以视为一种圈子的影响力。
趣分期是曹毅互联网金融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创始人罗敏是经唱吧的创始人陈华介绍与曹毅认识的。那时,曹毅还在红杉,主导投资了唱吧。那时的罗敏也还没做趣分期,做的是另外一个项目。
后来直到趣分期做到B轮融资,罗敏才再次找到曹毅。他回忆说,趣分期B轮一共见了几十家VC,很多感兴趣,但就是不投。这主要有几个原因:1,A轮的价格相对便宜,但B轮的价格已不再便宜;2,很多VC对这个行业没有独立的判断,很多投了其他公司,但这些公司大部分没做起来。
对罗敏而言,这段时间很不好过,罗敏每天去见不同的投资人,总是见完没讯息。“当时有投资人说你项目很好,我们很有兴趣,内部在讨论,但是后来不接你电话。这是很痛苦的。”最后他找到了曹毅,曹毅倒是很痛快的给了趣分期B轮融资。有了这笔资金,趣分期的业务得以快速在全国铺开。
两人在咖啡馆里聊了聊,曹毅当场给出反馈,团队很不错,但项目方向不行,不投。后来罗敏做了趣分期,找到曹毅,那时曹毅已经做了源码。两人谈了5分钟,曹毅觉得事情靠谱,当场拍板:投。趣分期是源码第一期基金里投资金额比较大的一个项目。
趣分期和源码资本在同一个办公楼里。曹毅经常会找到罗敏探讨产品和战略的问题。
作为投资人,曹毅坦言,如果公司有几块业务,每块业务都是第3名,那么这个公司根本就不值钱。因为每个跑道都是赢家通吃。因此,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聚焦。必须在某个跑道上成为王者,必须把所有的资源投入到最重要的业务上。
曹毅告诉罗敏,大学生市场并非已经饱和,很多业务可以细化,这样是做加法而并非延伸到更多业务去分散资源做减法。“这是创业公司容易犯的错误,当你有资源的时候你会跑到第一名,这时候你会面对很多诱惑,你需要控制住自己,有时候甚至要去砍掉业务。作为VC,应该帮助创业者做这样的梳理和判断。”
给创业者的一句话
互联网最重要的是时间成本:时间是一个客观和实际的问题,如果不能在与竞争对手的角逐中持续“输血”,那么错过时间周期可能就意味着灭亡。
二、33岁人生赢家!他投资了:芈月传、琅琊榜、小时代、老男孩、致青春!
《芈月传》(mǐ
yu& zhu&n)是由东阳市花儿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儒意欣欣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星格拉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古装剧。
《琅琊榜》是由山东影视传媒集团、山东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北京儒意欣欣影业、北京和颂天地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圣基影业有限公司、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古装传奇剧。
看到了吧,背后的同一家公司正是:北京儒意欣欣影业投资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今年才33岁。
从留学澳大利亚到离开香港金融公司创业
出生于湖北黄冈的柯利明在国内读书时严重偏科,初中时英语只考了9分,数学成绩却一直保持着全年级第一的记录。2002年,柯利明进入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主修风险管理学(学士),超过10门学科获得一等荣誉,2006年,在该校获得货币银行学硕士学位,在校期间顺利被汇丰银行录取。
柯利明少年时迷恋偶像李小龙,长期坚持每天六公里长跑,并进行武术训练,获得黑带高手称号,在澳大利亚求学期间,曾入选澳大利亚国家剑道队。
2003年,柯利明以优异的成绩从里菲斯大学硕士毕业,被汇丰银行澳大利亚Sunnybank分行聘用,从业一年后,进入澳大利亚21
Century房地产公司,于年间,在该公司担任分析师一职。
年间,在香港Persistent Hedge对冲基金管理公司,任职高级分析师。
2009年一场毫无征兆的金融海啸瞬间席卷亚洲,身边有着多年经验的金融高手,有的是一起毕业的学长和他尊敬的师长,一夜之间倾家荡产,“他们每天都在朝九晚五地工作,突然来这么一下,人也崩溃了,因为当你赔掉几十亿甚至上百亿,而且不是你自己钱的时候,那种感觉是很残酷的。”
遭受打击的朋友有的选择了自杀,更多则彻底消失在这个行业。一度消沉抑郁的柯利明从迷茫中逐渐醒来,他发现,金融并不是自己真心热爱的行业,加上从小喜欢电影和文学艺术,27岁这年,他做了一个决定:逃离,然后去做一件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2009年6月柯利明从香港返回国内,接管了哥哥创立的北京儒意欣欣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并担任该公司的执行董事。
从《致青春》到《老男孩》
日,柯利明主导策划并担任制片人、赵薇首当导演的电影《致青春》全国上映。影片改编自作家辛夷坞的同名小说,由香港导演关锦鹏担任监制,内地编剧李樯改编剧本,海峡两岸演员赵又廷、韩庚、杨子姗、江疏影等主演,王菲演唱主题曲《致青春》。
图:《致青春》发布会和赵薇合影
日,柯利明担任总策划和出品人的电影《小时代》上映。电影根据郭敬明同名小说《小时代》改编,由郭敬明编剧及导演,李力制片,杨幂、柯震东、郭采洁、郭碧婷等领衔主演。
2014年柯利明主导策划、投资、出品大电影《老男孩猛龙过江》,这部电影由“筷子兄弟”成员肖央编剧执导,由李仁港监制,汇聚了筷子兄弟(肖央、王太利)以及屈菁菁、曲婉婷等明星。是“筷子兄弟”继微电影《老男孩》五年之后推出的大银幕作品,是一部拥有大量的动作、音乐、歌舞等大银幕观影元素、充满情怀的喜剧电影。
五年间无数次想放弃
《老男孩猛龙过江》是柯利明旗下“儒意影业”联合乐视影业、优酷出品等投资方投资拍摄的首部电影,这部看似轻松有趣的喜剧电影竟耗去漫长的五年时光,以至于公司的第二部电影《致青春》上映经年有余,才姗姗来迟,尘埃落定。
柯利明坦言,五年间自己曾有过无数个不眠之夜,因为各种原因,一度陷入严重的焦虑之中,多次想要放弃影片的拍摄;看不到尽头的长跑,更是让团队成员流失严重。
一些合作伙伴认定他是在忽悠,干脆不辞而别,不接他的电话,要和“疯子”彻底划清界限;更“离谱”的是,作为投资制片人,他和导演肖央有时因为艺术上的分歧吵架,几个星期都不说话,双方都想,算了算了,不做了。
但冷静下来,大家还是因为对电影共同的激情和真诚而走到一起,就像影片打打闹闹的两位主人公一样,一路跌跌撞撞,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有了天马行空又笑泪齐备的《猛龙过江》。
而随着《猛龙过江》一起爆红的,是新一代“洗脑神曲”《小苹果》。
投行出身的他,天生懂得如何运用资本来促进娱乐的发展。
天神娱乐(15年10月7日晚间公告称,公司参与设立的天神娱乐文创基金拟以现金购买股权方式投资北京儒意欣欣影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金额人民币13.23亿元,投资完成后天神娱乐文创基金将持有儒意影业49%股权(总估值27亿元)。
33岁的他,一夜之间,成为身家数亿元的富翁。
他凭什么能够如此成功?
1、他很懂得分享和合作:
柯利明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我不会把版权攥在手里,而是会跟任何好的制片公司合作,因为对每一本小说而言,在这个行业,需要找到正确的人、正确的导演和正确的公司”。
2、他坚持要做好内容:
“也许有一天我会被淘汰掉,因为我不是一个很商业的人,但我是一个认真做事的人,很多公司在讲内容研发,我真的是在做内容。”
3、他抓住了互联网的时代机会:
“互联网时代下,影视人才发现和培养的渠道和方式更多,人人都能拿起手机或相机拍片,都有机会通过互联网平台到这个行业里一展身手。他们也许今天还是微电影导演,过几年可能就慢慢成长为了大电影导演。”
4、虽然经历过困惑,他却懂得了什么叫执着:
如果将来再碰到类似《老男孩》这种还要花上五年时间去做的疯狂项目,你还会做吗?“只要有这样的题材,我一定会去做!”柯利明的回答轻描淡写,又异常笃定。
柯利明有个澳大利亚同学,同样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真的不喜欢金融,觉得自己还是适合像祖辈一样开农场,干脆就回家继承祖业,开了个农场。农场很大,有山有水,一年养几千只羊和奶牛,他最喜欢在农场骑马健身。
“我觉得他很幸福”,而对柯利明而言,电影以及公司就是他耕耘和收获的农场。
这就是《琅琊榜》、《芈月传》、《小时代》、《老男孩之猛龙过江》、《致青春》背后的33岁人生赢家!
他曾无数次想放弃,最后却用坚持换取了胜利!
他是不是比他养牛的同学要更幸福一点?
附:腾讯娱乐对柯利明的视频专访
文1来源: 投资界 作者:姚博海;更多创业投资资讯,请关注投资界官方微信号:pedaily2012。
文2来源:金融圈综合自投资界、百度百科、腾讯娱乐、新华网、人民网等;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月薪500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