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重度残疾人低保一级残不给办低保,他们说残疾救注金和低保只能享受一个,请问国家有这个规定吗。

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救助范围
&&&&本报讯(记者杨青)3月3日,记者从省残联了解到,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今年将全部纳入低保救助范围等。&&&&目前,我省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有50多万人,已有30多万名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重度残疾人享受低保救助需具备以下条件:具有河南省户籍;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参与社会生活和自理困难的重度残疾人,包括一级、二级视力残疾,一级听力残疾,一级言语残疾,一级、二级智力残疾,一级、二级肢体残疾和一级、二级精神残疾;没有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父母或兄弟姐妹抚养(扶养)。&&&&今年,省残联在持续多年实施帮扶工程的基础上,还将加大工作力度办好一批实事:为我省残疾人捐赠轮椅2.5万辆;为500名残疾人安装假肢;为15万名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实施好助学项目,为5000名残疾学生提供资助;为5万多名残疾人提供燃油补贴;积极争取年度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补助资金,为2000户残疾人家庭提供无障碍改造服务;创新实施好“阳光家园计划”项目,为2万多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全国数字报联盟
----更多媒体----
南国都市报
现代生活报
小龙人学习报
申江服务导报
学生英文报
人才市场报
每日经济新闻
国际金融报
上海证券报
上海环境报
三湘都市报
河南日报农村版
华西都市报
金融投资报
四川政协报
精品健康导刊
连云港日报
安徽日报农村版
安徽法制报
今日生活报6种情况吃不到低保 看看申请低保要哪些条件
腾讯&#183;大渝网
哪些人群可以享受低保?哪些情况申请不到低保?10月20日,市民政局在“社会救助宣传月”期间,发布了我市低保的相关政策,并进行了解读。城乡低保申请必须以户为单位,拥有机动车或者2套房屋等6种情况吃不到低保。老人长期卧床重病 符合条件获低保救助梁平县龙云镇东风村的罗书益老人,今年69岁,去年干农活时,他不慎摔断脊椎现瘫痪在家,妻子汤兴芬也已61岁,无法干重体力活。儿子在成都打工,每月工资也不固定,大部分都拿来付了父亲的医药费。罗书益一家每个月都要为药费发愁,“我儿子有工作,我以为我们没有申请低保的资格。”妻子汤兴芬说。梁平县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向汤兴芬解释到,儿子在成都打工,并没有与他们共同生活,每月只需付赡养费,罗书益老人又属于卧床人员,尽管他们没申请低保,但符合低保申请条件,因此民政部门已经主动为他们申请了低保金。吃低保要符合哪些条件?来看看政策解读那么申请低保究竟需要哪些条件?为此市民政局就低保相关政策进行了解答:申请享受城乡低保为什么必须以户为单位,而不以个人为计算单位?解读:赡养老人、帮扶兄弟姐妹、家庭和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都明确规定,“凡依法形成赡 养、抚养、扶养关系的人员,必须依法履行赡养、抚养、扶养的法定义务”,《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也明确规定低保应以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提出申请,所以,申请低保必须以户计算,而不能以个人计算。但是,家庭人均收入在我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倍以内的,有两种人群可以个人为计算单位申请:一种是已成年且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另一种是长期卧床不起的重病人员。为什么不是所有老年人、残疾人都能享受低保?解读: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以家庭为单位,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才能申请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并不是所有老年人、残疾人均能享受低保。为关爱和照顾困难群众,对重残人员(一、二级)、患有重大疾病人员、70岁以上老年人、学龄前儿童和在校学生,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每人每月增加 45元救助金,属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救助金;凡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残疾人员(包括已享受重点救助的一、二级重残人 员),每人每月增加30元救助金。为什么许多低保对象实际享受的低保金要比低保标准低?解读:这是因为最低生活保障金额,是按照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发放的。比如,主城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每人每月360元,某家庭人均月收入200元,那么,这个家庭实际得到的低保金每人每月只有160元(360-200=160)。在核定家庭收入时,哪些收入算家庭收入?具体是怎样核算的?解读:核定家庭收入,是按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规定期限内扣除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个人按规定缴纳的社会保障性支出后的全部可支配收入来核定。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净(纯)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城市居民家庭月人均收入,按申请人提出申请前一个月核定的家庭收入除以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数确定;农村居民家庭月人均收入,按申请人提出申请前12个月家庭月均收入(扣除直接生产经营成本)除以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数确定。要申请低保,家庭月人均收入必须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保家庭收入中的赡养费如何计算的?解读:按赡养义务人家庭月人均收入扣除当地低保标准后的20%计算,赡养义务人有两位赡养人的按40%计算,以此类推。如,子女在主城区生活,其家庭月人均收入为1360元,扣除主城区低保标准360元,剩1000元,其父母的赡养费为400元。为什么故意放弃法定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和其他合法收入的,吃不到低保?解读:申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首先应根据自己的合法权力进行自救,有取得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和其他合法收入的权利。如果为了要吃低保,故意放弃了这些权利,也是申请不到低保的。有下面六种情况之一的,都吃不到低保。(一)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债券的总值超过家庭成员人数乘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2倍(银行存款包括所有银行(邮政储蓄)的存款;有价证券、债券以核查当日的市值和资金账户余额认定)。(二)拥有2套以上(含)房屋,且人均拥有建筑面积超过最低住房保障标准3倍。(三)拥有商业门面、店铺。(四)拥有机动车辆(享受燃油补贴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除外)、船舶、工程机械以及大型农机具。(五)拥有注册的企业、公司。(六)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家庭消费支出水平有下面七种情况之一的,不能吃低保。(一)3年内修建自有住房、购买商品房(不含因灾重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拆迁房屋)或高标准装修现有住房的。(二)家庭月水电燃料费、通讯费或物业管理服务费总额占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一定比例以上的。具体比例由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确定。(三)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有自费出国留学的。(四)雇用他人从事经营活动的。(五)半年内购买非基本生活必需品费用为家庭成员人数乘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5倍(含)以上的。(六)非受雇佣经常使用机动车辆、船舶、工程机械以及大型农机具的。(七)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享受低保后,认定的低保金是不是就不再变化了? 解读:如果家庭收入发生了变化,低保金也会跟着变。民政部门对低保家庭分A、B、C三类,实行分类动态管理:A类每年复核一次;B类每半年复核一次;C类每季度复核一次,根据复核情况,作出调增、调减或停发低保金的决定。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cqtacy]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本报残疾人补助稿件反响热烈
残疾人为何不能全部纳入低保?
■ 本报记者陆杨  3月29日,本报以《残疾人补助有哪些》为题报道了很多读者关心的残疾人补助相关问题。报道见报后,全省多地读者纷纷联系本报记者,提出更多关于残疾人补助话题的问题。本报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个问题回答如下。  问题一:残疾人证如何办理?  看到本报上期的报道后,定远县大桥镇读者张先生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堂弟虽然是残疾人,但是一直没办理残疾人证。 “没想到残疾人证这么重要,看来有必要让我堂弟去办理了。 ”张先生希望记者询问如何办理残疾人证。  对此,《残疾人证管理办法》规定,第一次申办残疾人证的申请人(或法定监护人)需持申请人身份证、户口本和二寸免冠照片六张向户口所在地县级残联提出办证申请,填写申请表、评定表一式三份,如实填写相关信息。  残疾等级如何评定呢?上述办法规定,县级残联对于残疾特征明显,依照残疾标准,易于认定残 疾类别、等级者,可直接填写评定表;其他难以直接认定残疾类别、等级者,必须经县级残联指定的县级(含县级)以上医院或专门医疗机构评定。  问题二:残疾人为何不能全部纳入低保?  上期报道发出的第二天,凤台县读者施先生在本报微信公众号“安徽日报农村版”上留言称,他是一名残疾人,但至今没有享受有关补助。记者了解后发现,施先生不是低保户。 “残疾人在身体或心理上存在着缺陷,属于弱势群体,为何不能全部纳入低保呢? ”施先生问。  记者就此咨询了一位基层残联负责人。这位负责人表示,低保的评议不是以残疾与否来定的,“很多残疾人身残志坚,创业成功,家庭条件十分不错,如果将残疾人一律纳入低保,肯定是不公平的。 ”  记者注意到,我省残联曾规定,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可以单独立户享受低保。对此政策,这位负责人表示知情,但他坦言,这一政策在落实时遇到了很多阻力,“低保的评议主要还是以经济收入为依据的,所以这一政策很难真正施行。 ”  问题三:残疾五保户为何不能享补助?  肥东县八斗镇读者史先生看到上期报道后给记者打来电话:“我是五保户,也是二级残疾人,无儿无女,为何不能享受到政府的这项补助呢? ”史先生表示,自己享受的五保待遇有点低,“如果有残疾人补助,肯定会好很多。 ”  史先生的这一问题,本报去年8月曾做过相关解答。省残联的相关文件规定,享受残疾人补助的只能是低保户,并不包括五保户。省残联工作人员曾向记者表示,省残联一直在积极努力将五保残疾人纳入救助范围,但努力没有得到回应,有关部门没有采纳残联的意见。  由于五保户由国家供养,很多人因此认为五保户有没有这项补助无所谓,这其实是错误的。有些五保老人比低保户更贫困,拿到的五保金并不比低保金多,甚至更少。对此,本报也呼吁有关部门能重视残疾五保户群体的诉求,出台更多政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度残疾人补助低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