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塞尼南极洲属于哪个国家洲哪个国家

卢旺达 Gisenyi10家最赞带WiFi的酒店 |这49个经济类组织中:最有发展前景的一定是亚投行
本文按其具体影响力归类,没有先后顺序和主次之分。由于篇幅庞大,故阅读者请慎重把握阅读时间,保护眼睛为好。
亚洲开发银行(ADB):亚行创建于日,总部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截至2013年12月底,亚行有67个成员,其中48个来自亚太地区,19个来自其他地区。中国于日加入亚洲开发银行。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于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发起,涉及流域内的6个国家有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旨在通过加强各成员国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次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政府间发展组织(伊加特)(IGAD):1986年1月成立,原名“政府间抗旱与发展组织”,日,东非六国外长在纽约开会,讨论成立抗旱与发展组织。1985年2月六国在吉布提举行首次部长会议,确定吉布提市为该组织所在地,推举吉布提外交和合作部长穆明·巴敦为协调员。同年5月、11月和1986年1月分别举行了部长级会议和专家会议,就该组织的预算、机构、章程和行动计划达成了原则协议。1996年3月改为现名。
非洲开发银行(ADB):是于1964年成立的地区性国际开发银行,总部位于突尼斯。非洲开发银行是非洲最大的地区性政府间开发金融机构,成立宗旨在促进非洲的社会及经济发展,共有53个非洲国家及24个非非洲区国家为其会员。
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日至18日,中部非洲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利伯维尔举行会议,于18日签署成立“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 (Economic Community of Central African States -ECCAS)” 条约。共同体于1985年1月开始运作。总秘书处在利伯维尔。
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outhern African Development Community-SADC)其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日,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成员国首脑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举行会议,签署了有关建立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简称南共体)的条约、宣言和议定书,决定改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朝着地区经济一体化方向前进。
成员包括安哥拉、博茨瓦纳、津巴布韦等15个国家,面积926万平方公里,约占非洲的28%。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日,在尼日利亚和多哥两国元首的倡议下,西非15国(佛得角1977年加入)在尼日利亚的拉各斯召开首脑会议,签署《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条约》,正式成立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简称西共体)。
这是目前非洲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总面积527万平方公里,占非洲总面积1/6多;人口2.25亿,占非洲总人口近1/3。执行秘书处设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
大湖国家经济共同体(Economic Community of the Great Lakes Countries) ,正式成立于日,秘书处在卢旺达吉塞尼。该组织的宗旨是保证各成员国及其人民的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加强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等各领域的合作,促进对基伍湖和坦噶尼喀湖共同水域的开发和利用。
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 for Eastern and Southern Africa, COMESA)的简称,是在原东部和南部非洲优惠贸易区的基础上成立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是非洲地区成立最早、最大的也是最成功的地区经济合作组织,秘书处设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
“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the New Partnership for Africa's Development -- NEPAD) 是2001年7月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召开的第37届非洲统一组织首脑会议上一致通过的。它是非洲自主制定的第一个全面规划非洲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蓝图,旨在解决非洲大陆面临的包括贫困加剧、经济落后和被边缘化等问题。
东非共同体(简称东共体;英文:EastAfrican Community,EAC)是由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布隆迪、卢旺达和南苏丹六个东非国家组成的区域性国际组织。该组织于1967年首次成立,1977年解散;其后在2000年由肯尼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在阿鲁沙重新组织成立,总部也设于阿鲁沙。2004年,三国签订条约,成立关税同盟,于2005年1月生效。
西非经济货币联盟(Union Economique et Monétaire Ouest-Africaine ),简称西非经货联盟(英文简称UEMOA),是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中贝宁等7个法语国家于日成立的,其前身是“西非货币联盟”。《西非经济货币联盟条约》于同年8月1日起正式生效。这一联盟的宗旨是促进成员国间的人员、物资和资金流通,最终建立西非共同体。总部设在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英语: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法语:Organisation de coopération et de développement économiques),简称经合组织(OECD),是由35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旨在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战,并把握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成立于1961年,目前成员国总数35个,总部设在巴黎。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EBRD)成立于1991年,建立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设想是由法国总统密特朗于1989年10月首先提出来的,于日正式开业,总部设在伦敦。主要任务是帮助欧洲战后重建和复兴。该行的作用是帮助和支持东欧、中欧国家向市场经济转化。
欧洲中央银行简称欧洲央行,总部位于德国法兰克福,成立于日,其负责欧盟欧元区的金融及货币政策。是根据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规定于日正式成立的,是为了适应欧元发行流通而设立的金融机构,同时也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产物。
日,奥地利、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和英国在斯德哥尔摩签订《建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公约》,即《斯德哥尔摩公约》 。该公约经各国议会批准后于同年5月3日生效,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正式成立,简称欧贸联,总部设在日内瓦。
比荷卢经济联盟(Union Economique Benelux) 是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三国建立的经济集团。总部设在布鲁塞尔。日,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三国流亡政府在伦敦签署比荷卢关税联盟协定。1946年,三国决定将关税联盟逐步扩大成为经济联盟。日,在海牙正式签署《比荷卢经济联盟条约》,日正式生效,为期50年,期满后可顺延10年。宗旨是发展3国关系,协调3国之间的财经和社会事务政策,加强与大国的竞争地位。
美洲开发银行成立于日,是世界上成立最早和最大的区域性、多边开发银行。总行设在华盛顿。该行是美洲国家组织的专门机构,其他地区的国家也可加入,但非拉美国家不能利用该行资金,只可参加该行组织的项目投标。
南方共同市场简称南共市,是南美地区最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共同市场。日,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和巴拉圭4国总统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签署《亚松森条约》(条约于同年11月29日生效),宣布建立南方共同市场。此后,南共市先后接纳智利(1996年10月)、玻利维亚(1997年)、秘鲁(2003年)、厄瓜多尔(2004年12月)和哥伦比亚(2004年12月)等国为其联系国。该组织宗旨是通过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加强经济互补,促进成员国科技进步,最终实现经济政治一体化。
安第斯国家共同体(COMUNIDAD ANDINA DE NACIONES,简称CAN)是由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等南美洲5国于 1969年成立的。 1969年5月,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智利政府的代表在哥伦比亚的卡塔赫纳城举行会议,讨论小地区经济一体化问题,26日在波哥大签署了《小地区一体化协定》,后称《卡塔赫纳协定》。同年10月16日,该协定生效。因成员国均系安第斯山麓国家,故称安第斯集团或安第斯条约组织。南美洲国家联盟成员。
拉美经济体系(Latin Aamerican Economic System),简介LAES,1974年7月,墨西哥总统埃切维里亚提出建立拉美经济合作和协调机构的设想。1975年3月,埃切维里亚总统和委内瑞拉总统佩雷斯发表联合公报并致函拉美各国首脑,正式倡议成立“拉丁美洲经济体系”。日,拉美23国政府代表签署《巴拿马协议》,宣告成立拉丁美洲经济体系。
中美洲一体化体系(Central American Integration System -- SICA) 是根据1991年12月在洪都拉斯召开的第十一次中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签署的“特古西加尔巴声明”建立的,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中美洲国家组织。
委内瑞拉和阿根廷于2006年首先提出建立南方银行的倡议,其目的是为南美国家融资提供更多的选择,减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通过贷款对南美各国经济政策的干预。日,由南美国家组建的南方银行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正式宣告成立,由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乌拉圭、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和巴拉圭7个南美国家组建,其宗旨是为南美各国融资提供便利,同时摆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通过提供贷款对南美国家经济决策权施加影响。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日至7日,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华台北和香港(日起改为“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2001年10月,APEC会议在中国上海举办。这是APEC会议首次在中国举行。
石油输出国组织,即OPEC——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中文音译为欧佩克,成立于日,日欧佩克在联合国秘书处备案,成为正式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维护各自和共同的利益。现有14个成员国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利比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加蓬和印度尼西亚。
阿拉伯石油输出国(OrganizationofArabPetroleumExportingCountries,简称OAPEC),是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为维护自身利益、反对西方石油公司的垄断和剥削而建立的组织。日,利比亚、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三国在贝鲁特创建了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总部设在科威特城,共有11个成员国: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巴林、埃及、伊拉克、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叙利亚、突尼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1993年,南非外长博塔访问印度时首次提出建立环印度洋区域合作设想。1994年,毛里求斯外长卡斯纳里访印度时再次提出“印度洋经济圈”设想,倡导建立印度洋周边国家经贸合作组织,得到环印度洋国家的积极响应。日,南非、印度、澳大利亚、肯尼亚、毛里求斯、新加坡和阿曼在毛里求斯发表推动环印度洋经济圈计划的联合声明。
加勒比开发银行是地区性、多边开发银行,日,16个加勒比国家和2个非本地区成员在牙买加金斯敦签署协议,成立加勒比开发银行 (Caribbean Development Bank,CDB) 。日,协议生效,1月30日,理事会成立大会在拿骚举行。总部设在西印度群岛的巴巴多斯首都布里奇顿。该行的宗旨是促进加勒比地区成员国经济的协调增长和发展,推进经济合作及本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为本地区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援助。
1972年2月,七十七国集团在利马举行的部长级会议,决定成立24国集团(Group of Twenty Four -- G24) 。由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24个发展中国家(77国集团中的24个成员国)组成。24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与货币领域内协调其立场和政策、制订发展中国家关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债务问题与资金转移等重大问题而成立的政府间组织,以保证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利益和经济状况在国际货币制度改革过程中将得到考虑。
太平洋岛国论坛,原名“南太平洋论坛”,日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成立,总部在苏瓦。2000年10月,“南太平洋论坛”正式改称为“太平洋岛国论坛”。~31日第43届太平洋岛国论坛领导人系列会议在库克群岛举行。
博鳌亚洲论坛(英文:Boao Forum for Asia,缩写:BFA),由25个亚洲国家和澳大利亚发起,于日在海南省琼海市万泉河入海口的博鳌镇召开大会,正式宣布成立。
论坛为非官方、非营利性、定期、定址的国际组织;为政府、企业及专家学者等提供一个共商经济、社会、环境及其他相关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海南博鳌为论坛总部的永久所在地。
“15国集团” (Group 15) 又称“南南磋商与合作首脑级集团” (Summit Level Group for South-South Consultation and Cooperation),是继不结盟运动和“77国集团”之后的又一个发展中国家合作组织。它是一个完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跨洲国家集团,这些国家分属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共有17亿人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该集团的国民生产总值近4万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日,当时在南太平洋地区有属地和托管地的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荷兰六国政府在澳大利亚堪培拉签署了《堪培拉协议》,宣布成立南太平洋委员会(South Pacific Commission)。1962年荷兰把西伊里安岛移交给印度尼西亚后退出。南太平洋委员会总部设在新喀里多尼亚首府努美阿。委员会一度取名南海委员会。在1997年10月举行的会议上该组织决定从1998年10月起改名为太平洋共同体(Pacific Community -- PC)
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Caribbean Community and Common Market -- CARICOM) 是加勒比地区的经济组织,是根据巴巴多斯、圭亚那、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及牙买加总理1973年7月签署的《查瓜拉马斯条约》于日正式建立的。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取代了1968年成立的加勒比自由贸易协会。秘书处设在圭亚那首都乔治敦。共同体的目的是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合作,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主要任务是通过加勒比共同市场进行经济合作;协调成员国外交政策;在卫生、教育、文化、通讯和工业等领域提供服务和进行合作。
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Latin American Integration Association -- LAIA) 是拉美地区部分国家的政府间一体化组织。前身是日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成立的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Asociacion Latinoamericana de Libre Comercio -- ALALC)。
黑海经合组织,是1992年6月,在土耳其倡议下,环绕黑海的11国领导人在伊斯坦布尔,签署了关于建立黑海经济合作计划的协议。1998年6月,11国领导人在雅尔塔签署了《黑海经济合作组织章程》,该章程于日起生效,黑海经济合作组织正式诞生。该组织的宗旨是建立黑海地区国家间的睦邻关系,发展经济和社会合作。
《非加太地区国家与欧共体及其成员国伙伴关系协定》简称《科托努协定》(Cotonou Agreement),是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国家集团(简称非加太集团)77个成员国和欧洲联盟15国于日在贝宁首都科托努签订。
“穆斯林发展中八国集团”(Group of Eight Islamic Developing Countries), 简称发展中八国集团(Group of Eight Developing Countries,Developing Eight,D8).是1996年10月由土耳其总理埃尔巴坎建议组建的。总部设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日,埃及、伊朗、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孟加拉国、土耳其和巴基斯担等八国在伊斯坦布尔举行首次八国首脑会议。
世界贸易组织(英语: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简称WTO),中文简称:世贸组织,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 ,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 拥有164个成员,成员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济联合国”之称。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简称亚投行,AIIB)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宗旨在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总部设在北京。 亚投行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
世界银行(World Bank)是世界银行集团的简称,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五个成员机构组成;成立于1945年,1946年6月开始营业。凡是参加世界银行的国家必须首先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世界银行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有员工10000多人,分布在全世界120多个办事处。狭义的“世界银行”仅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和国际开发协会(IDA)。按惯例,世界银行集团最高领导人由美国人担任,为期5年。金墉为世界银行现任行长。
20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日由八国集团(G8)的财长在德国柏林成立,于华盛顿举办了第一届G20峰会,属于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12个重要经济体组成。
国际展览局(英语:International Exhibitions Bureau;法语:Bureau International des Expositions),法语简称为BIE,是专事监督和保障《国际展览会公约》的实施、协调和管理举办世博会并保证世博会水平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截止2016年,有216个成员国。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GATT) 是一个政府间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削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关贸总协定于日在日内瓦签订,并于日开始临时适用。应当注意的是,由于未能达到GATT规定的生效条件,作为多边国际协定的GATT从未正式生效,而是一直通过《临时适用议定书》的形式产生临时适用的效力。
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缩写:UNWTO) 是联合国系统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是旅游领域的领导性国际组织。最早由国际官方旅游宣传组织联盟(IUOTPO)发展而来。2003年11月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156个正式会员国和6个联系成员和6个联系成员其宗旨是促进和发展旅游事业,使之有利于经济发展、国际间相互了解、和平与繁荣。总部设在西班牙马德里。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是石油消费国政府间的经济联合组织。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其宗旨是协调成员的能源政策,发展石油供应方面的自给能力,共同采取节约石油需求的措施,加强长期合作以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提供石油市场情报,拟订石油消费计划,石油发生短缺时按计划分享石油,以及促进它与石油生产国和其他石油消费国的关系等。
世界能源理事会是一个综合性的国际能源民间学术组织,于日在伦敦成立,原称“世界动力大会”。1989年改称“世界能源理事会”。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简称IATA)是一个由世界各国航空公司所组成的大型国际组织,其前身是1919年在海牙成立并在二战时解体的国际航空业务协会,总部设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执行机构设在日内瓦。和监管航空安全和航行规则的国际民航组织相比,它更像是一个由承运人(航空公司)组成的国际协调组织,管理在民航运输中出现的诸如票价、危险品运输等等问题,主要作用是通过航空运输企业来协调和沟通政府间的政策,并解决实际运作的问题。
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 on Money Laundering -- FATF) 是西方七国为专门研究洗钱的危害、预防洗钱并协调反洗钱国际行动而于1989年在巴黎成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反洗钱和反恐融资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之一。其成员国遍布各大洲主要金融中心。其制定的反洗钱四十项建议和反恐融资九项特别建议(简称 FATF 40+9项建议),是世界上反洗钱和反恐融资的最权威文件。截至2005年2月,该组织已拥有33个成员以及20多名观察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英语: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是根据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于日在华盛顿成立的。与世界银行同时成立、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一,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其总部设在华盛顿。我们常听到的“特别提款权”就是该组织于1969年创设的。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乐享幸运转盘,轻松学习投资。
下载图表家客户端,了解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今日搜狐热点大湖国家经济共同体 : 经理人分享百科
大湖国家经济共同体
> 大湖国家经济共同体
大湖国家经济共同体于正式成立于日,秘书处在卢旺达吉塞尼。该的宗旨是保证各成员国及其人民的安全,促进发展和往来,加强政治、军事、、科学、等各领域的合作,促进对基伍湖和坦噶尼喀湖共同水域的开发和利用。
日,布隆迪、卢旺达、扎伊尔(现刚果民主共和国)3国(均属坦噶尼喀湖和基伍湖沿岸国家,习惯称大湖国家)总统在卢旺达吉塞尼会晤,签署了友好合作条约和建立大湖国家经济共同体 (Economic Community of the Great Lakes Countries) 协定,9月20日该正式成立。
秘书处在卢旺达吉塞尼。该组织的宗旨是保证各成员国及其人民的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往来,加强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等各领域的合作,促进对基伍湖和坦噶尼喀湖共同水域的开发和利用。
大湖地区局势动荡,不只是造成国家关系调整、地区政治格局改观、对地区稳定与安全形成重大威胁,而且在更大范围和深层次产生严重影响和后果。部族矛盾进一步加深。黑非洲经济落后,社会发展缓慢,阶级分化不明显。
外国出兵干预造成负面效果,刚果(金)战乱涉及9国10方,有8个国家直接军事卷入,规模空前。卷入国家在战场上形成军事对抗,不但不能平息战火,恢复和平,反而使冲突扩大化和复杂化,造成更大的动荡,成为新的不稳定因素。武力干预即便暂时缓解了冲突,但没有也不可能解决诱发冲突的深层次问题,如部族矛盾等。相反,却暴露和激化了相关国家间的种种矛盾,反映出各国利益的差异和立场的不同。
非洲新一代领导人出现分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具有“新思维”的非洲国家领导人相继出现,他们逐渐形成新的力量中心,他们的思想理论和政策主张代表了当今非洲的一种政治经济发展新思潮,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非洲复兴的希望。
恶化了经济发展环境,传统国家主权观念面临挑战,非洲的战乱和冲突屡屡发生,凭借自身力量解决内部冲突,是冷战结束后非洲出现的新趋势。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共同的经济共同体,推动大湖国家经济和平发展。
大湖国家即指大湖沿岸的刚果(金)、卢旺达和布隆迪。卢旺达通讯社出版的《新闻周刊》封面上注明的就是这3个国家。然而,在实际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大湖地区”和“大湖国家”似乎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上面说的是狭义。至于广义,没有一个确定范围,可小可大,大到涉及中、东和南部非洲的部分国家,包括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甚至赞比亚、安哥拉等。尤其在地缘政治范畴,往往不只局限于它的狭义。由于大潮地区局势动荡,热点问题接连发生,直接或间接卷入的国家增多,使大湖地区的范围也随之扩大。
首脑会议为最高权力机构,每年召开一次例会,必要时可随时举行特别会议;执行主席由各成员国国家元首轮流担任。部长理事会由成员国的一名政府成员或全权代表组成,每年举行两次会议,其中一次为首脑会议作准备。常务执行秘书处(秘书处)为日常办事和研究机构。设常务执行秘书一人和副秘书两名,任期4年。仲裁委员会由成员国指定的4名法官组成,首席法官由首脑会议执行主席任命。此外,共同体还设有下述专门机构:农牧研究所(设在布隆迪的基特加)、大湖国家开发银行(设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戈马)和大湖能源组织(设在布隆迪的布琼布拉)。
成员有3个(1996年):布隆迪、卢旺达、扎伊尔(现刚果民主共和国)。出版有《大湖国家经济共同体季评》。
日,布隆迪、卢旺达、扎伊尔(现刚果民主共和国)3国(均属坦噶尼喀湖和基伍湖沿岸国家,习惯称大湖国家)总统在卢旺达吉塞尼会晤,签署了友好合作条约和建立大湖国家经济共同体,9月20日该组织正式成立。
然而,由于该地区冲突和战乱不断,大湖国家经济共同体于1994年瓦解。
2007年4月,布隆迪、卢旺达和刚果(金)等三个中非国家已经重新启动了大湖国家经济共同体。
在前10次首脑会议上,3国元首除了就非洲和国际形势交换意见外,主要讨论了维护3国共同边界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和加强大湖地区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问题。共同体在开展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方面的主要活动有:通过大湖国家开发银行推动实施共同体规划的发展项目;开展大湖能源组织的活动,建立农牧业资料中心,制定共同体科技合作计划;签订共同体自产自由交换、合作、贸易和协定等,以加强3国间的贸易往来。
-29日,第11次首脑会议在吉塞尼举行。会议重点讨论了共同体集体安全问题,决定成立“3国安全委员会”,委员会在共同体执行主席领导下工作,每3个月举行一次会议,负责监督3国安全协议的执行。会议还就实现3国贸易平衡和互惠问题交换了意见,确定优先共同体联合和各成员国的,以促进共同体贸易的发展。此外,会议还部长理事会负责对共同体贸易和协议以及卫生协议的修改和签订工作;敦促成员国尽快批准1985年签署的关于人员、财产和资金自由流通的协议;决定在布琼布拉建立防治热带传染病研究所,在基加利建立工程师培训学校;通过共同体1989年的。
1991年3月,第13次首脑会议通过了共同体五年计划。1992年8月,第14次首脑会议于在卢旺达边境城市吉塞尼举行。会议期间,共同体3个成员国扎伊尔、卢旺达和布隆迪总统讨论了共同体、3国集体安全和难民涌入等问题。
日,该组织在刚果(金)的巴多利特举行特别首脑会议。3国总统就地区政治、经济问题交换看法,共商对策,强调本地区的问题应由本地区国家自己解决。
日,该组织在刚果(金)的巴多利特举行了特别首脑会议。3国元首讨论并就下述问题达成了一致:
1.按共同体安全合作协定规定,尽快恢复3方安全委员会活动;
2.恢复边界地区安全、司法、负责人会晤制度,协商解决跨界刑事犯罪等有争议的问题;
3、吸收共同体常务执行秘书参与安全问题的研究并负责跟踪形势发展;
4.实现难民遣返的国际协定,在卢旺达境内建立处于联合国和其他监督下的“安全区”;
5.根据卢、扎两国总理已达成的协议解决卢前政府军前往扎的卢国家财产、武器、弹药和车辆等问题;
6.支持举行解决本地区难民问题的国际会议,进而举行本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的国际会议的设想。
日,共同体在刚果(金)首都金沙萨举行外长会议,主要讨论安全、贸易、能源等问题,但未能实现重新启动共同体的目标。
评论&&|&& 条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东国家属于哪个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