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银行业大数据发展趋势监管的发展趋势是强调什么与什么相结合

您当前的位置:&>&
传统与创新:国际银行业发展一般趋势与国内银行业转型思考
时间: 18:12:41&&来源:中国银行业&&作者:黄志凌
  第三,随着传统存贷业务的重新崛起,资金成本和稳定性、利差收益率、交叉销售实现的单一客户价值贡献重新成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低成本的存款,尤其是储蓄存款的价值重新得到重视,零售银行的战略价值进一步凸显,而对市场的精耕决定了竞争的成败。
  第四,随着业务结构和盈利模式的转变,分行、客户基础、客户关系重新成为战略的核心。埃森哲的研究报告指出,到2020年,美国传统的全服务型银行将从500余家减少至300余家,市场份额将从80%缩减到50%,新的竞争者将攫取相当市场份额。传统的全服务型银行或走创新之路,或走超大规模之路均可实现高绩效,但银行需要做出选择。
  国际银行业面临转型困惑
  国际银行业的主流商业模式、业态形式、发展方式、资产负债管理方式正发生着深刻的改变。银行要对自己所处的经营环境有清晰的认识,要从内心深处认可自己不是不可取代的,要清晰自己到底想去哪里?也就是说要把自己转型成什么?并据此制订战略和举措,一步一步地去实现。
  2014年,埃森哲曾根据对全球600家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所做的调查,发布了2014高绩效银行报告,就金融危机6年后金融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的现状,总结了6个主要发现:第一个是全球银行面临愈益复杂的金融环境。银行既要承接并消化金融危机带来的后续影响,还要面对本土以及全球监管者的挑战。第二个是银行的组织结构和治理机构仍然呈&孤岛&形式,特别是在财务、风险以及运营这三个关键领域。这给有效应对跨业务领域的监管要求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第三个是许多银行的数据缺乏整合,且一致性较差,但有强烈的提升意愿。第四个是银行负责财务的高级管理人员表示,人才的匮乏是他们满足新的监管要求的巨大障碍。第五个是在长期关注成本控制之后,银行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增长。第六个是如何转型对银行而言仍然是切实的挑战。无论是监管者还是股东都对银行转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银行仍然困惑于不能量化转型的成效。
  奥纬咨询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认为在后危机时代欧洲银行业将面临三大主要挑战:一是发展战略的挑战。即采取债券型发展战略或是股票型发展战略。所谓债券型发展战略,即银行将向股东提供较低但是稳定的资本回报,其战略措施包括:降低经风险调整的资产规模从而降低资本需求;清理资产负债表,降低不良额;创建一个轻型银行,减少监管管辖地,其结果就是最大限度地向股东分红。采取该策略的银行将逐渐向&公用事业&方向转型。股票型发展战略则是加大对未来增长的股本投资,强化盈利能力,包括投资新的业务领域和新的市场。股票型银行要说服投资者同意将大部分盈利转化为投资。有些银行希望采取&混合型&战略,即在国内市场采取债券型策略,在国外市场采取股票型策略,这些银行要谨慎投资者对其战略不清晰或不能兑现战略成果的惩罚。
  二是降低杠杆率以及减少对政府支持的依赖的挑战。在金融危机以后,银行资产的转移主要发生在银行体系内部,资本充足较好的银行利用危机提供的机会从市场上购买优质、低价信贷资产,对于这些银行,核心是由充足的资本进行资产扩张;对资本充足不好的银行,则是在补充资本和消减资产规模之间做出抉择。降低对政府支持的依赖则涉及使用何种融资方式补充股本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法律结构,以适合新的监管要求。
  三是投资正确性的挑战。在后危机时代,成本管理在欧洲银行已经进行了数年,但成效有限。究其原因,银行应该溯本求源在运营模式上清晰如何通过有限投资提升自己在核心领域的竞争力,而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从&拥有&转向&租赁&对大多数银行而言,是文化的转变,但只有通过这一转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有规模、可持续的地成本节约。大多数欧洲银行在过去数年在监管及合规领域进行了巨额投资,领先银行已开始投资未来。对欧洲银行业而言,来源于投资的挑战是如何保证将有限的股本投资于最具成长性的领域。
  中国银行业怎样走出困惑
  201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银行业经营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特别是大型银行,作为中国银行业的主体,虽然通过改制、引进战略投资者、借助国际金融危机实现了&弯道超车&,跻身国际大银行前列,但刚刚尝得改革成果没几年,又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十字路口。
  外界,对银行经营管理的质疑也是此起彼伏。业内,银行业人士也面临诸多困惑。困惑之一:评价和导向目标多元化,什么才是好银行?困惑之二:银行&标杆&消失,下一步该向什么方向走?困惑之三:银行市场份额不断下降,是不是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在下降?困惑之四:不良贷款回升,会不会超出承受能力?困惑之五:息差不断收窄,未来银行的营业收入靠什么支撑?
  银行面临的一系列困惑有没有解?这些困惑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大型银行困惑的原因何在?有人认为是近年来经济持续下行、市场空间在束缚着银行的发展。因此,银行要走出困惑、摆脱困惑,只有等待,等待经济好转,等待经济回升。但是,经济放缓不是经济萎缩,经济总量不是在减少,还在不断扩张,只是增长的速度有所放缓。况且经济总量(GDP)超过10万亿美元、增长速度保持在6.5%-7%之间,金融需求尤其是对银行的金融需求仍然十分强劲、巨大,因而经济下行对银行发展构成束缚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据有关预测,即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未来几年都在10%以下,到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也将会达到300万亿元。那是一个巨大的总量,怎么能说没有市场?怎么能说市场规模对发展构成约束?再看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基本保持稳定且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给银行提供了充足的、大量的市场机会。
  有人认为,市场日益成熟,改革开放给银行带来的发展红利已经释放完毕,银行发展至今遇到困难也是必然的。但笔者认为,中国是一个正在深化、迅速成长的新兴市场,市场深化所带来的银行发展红利刚刚开始释放,后续势头还很强劲。例如,中国住房市场的空间还很大,商品市场、养老市场、医疗市场、教育与文化市场、体育与旅游市场等等都是刚刚开始形成,距离市场的深化、成熟还很远。
&&&&&2&&&&
??????????
2017年您对哪家全国股份制银行服务最满意?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邮储银行
&中国光大银行
&中国民生银行
&广东发展银行
Copyrght &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联银信(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贝邦律师事务所 姜波
版权所有:银行界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号从国际银行监管三大支柱谈我国银行业监管的趋势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从国际银行监管三大支柱谈我国银行业监管的趋势
&&从国际银行监管三大支柱谈我国银行业监管的趋势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11.2.4您的位置: &
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基本发展趋势
优质期刊推荐&&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发展趋势是什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业的员工发展趋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