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产光伏逆变器生产厂家的朋友们,你们在网上销售每月销量利润怎样?分享一下呗

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SMA Solar 逆变器销量达5GW
由于国际市场需求远超预期,领先光伏逆变器厂商SMA Solar进一步上调了2015年营收和利润预期。
  由于国际市场需求远超预期,领先厂商SMA Solar进一步上调了2015年营收和利润预期。  SMA Solar将全年销售预期上调至9.25亿欧元至9.75亿欧元,相比先前调整的预期目标8.5亿欧元至9亿欧元有所增加。息税前盈利(EBIT)调整为1000万欧元至3000万欧元,而之前的预期为1000万欧元左右;公司今年也恢复盈利。  2015年前九个月销售量为5031MW,与去年同比增长52%;创6.992亿欧元营收额,相比去年同期的5.493亿欧元增长了27%。  整个逆变器市场ASP的下滑继续影响利润以及整体营收。但是,SMA指出利润实际上已经增加至19.4%,去年同期为16.5%。这主要归因于固定成本削减以及销售成本的降低。  SMA表示在本报告期间,最重要的海外市场包括北美、日本、英国和澳大利亚的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额的86.7%。  2015年第三季度销售额为2.699亿欧元,EBIT为1830万欧元。  2015年前九个月住宅、商业和公用事业规模的市场光伏逆变器销售额分别增长了6.8%、28.9%和56.1%。服务销售也增加至3600万欧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950万欧元有所增加。  而在此之前,由于销售下滑,SMA被迫实施各项改革措施以及裁员策略。(文/Oscar译)&
本文由入驻OFweek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OFweek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邮箱/用户名:
忘记密码?
用其他账号登录: QQ
请输入评论
分析师专栏
OFweek Solar视界
分析师:Nick
光伏系统逆变器薄膜
广东省/深圳市
四川省/成都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北京市/海淀区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惠州市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市场合作,请您联系:
品牌广告合作,请您联系:
企业创新合作,请您联系:
地方合作,请您联系:
满足以下场景,获得更高通过率:
新融资求报道
新公司求报道
新产品求报道
创投新闻爆料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最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聚集15家顶级投资机构的专业互联网融资平台
聚集全球最优秀的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您好, []|
& 研报 & 正文
全部 沪深 港股 基金 美股
科士达:盈利远超预期,逆变器蓄势待发
&&&&事件:&&&&昨日科士达发布业绩快报,预计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6.71亿元,同比增加26.4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19万元,同比增加28.9%。公司基本每股收益0.92元,同比增加19.4%(发行后股本增加33.72%,加权平均基本每股收益为0.90元)。公司盈利能力远超我们之前的预期。&&&&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源于报告期内全球光伏行业复苏,国外订单不断增加同时深挖国内优质客户,提高具有高毛率的大功率产品销售比例。&&&&观点:&&&&1在线式UPS电源项目促传统主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公司UPS销售收入连续多年位居国内行业第一,且UPS高端产品:在线式UPS产品一直占据公司一半以上的销售份额。公司产品多为国内集团行业客户采用,在大型商业客户中拥有很好的口碑,是集团客户的主流供应商之一;拥有众多优质客户资源,确保公司未来传统主业增长。同时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公司幕投项目之一的在线式UPS扩产项目,目前进展实施顺利。项目建成后,公司在现有6.25万台ups生产能力基础上,增加至14.25万台,产能扩张130%。该项目预计12年二季度完工,对公司业绩贡献巨大。&&&&我们研判,公司UPS扩产项目有提前完工放量的可能,乐观估计11年4季度即可达产完成产能释放。同时公司国内销售和网络建设已经迅速铺开,未来将为公司产能消化吸收和产品销售提供有利的渠道支撑。我们研判,12年完全达产后,随着在线式UPS比重的增加,其UPS主业将为公司带来收入约4.7亿元,利润约8000万元。增厚EPS约0.7元。&&&&2光伏逆变器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研判公司光伏逆变器项目产能11年底有提前释放的可能,光伏逆变器11年产能销售规模保守预测达到115MW,为公司带来约1.27亿元左右的收入,实现利润约2800万元。&&&&我们保守预测11年国内特许权招标项目大概1GW左右,金太阳工程大概0.2GW,考虑到公司在逆变器领域的相对较大优势,保守估计公司11年115MW的销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特别是向国内光伏组件商供货方面。此外,公司产品已经获得CE认证,TUV认证即将完成,未来SAA认证也将陆续完成,未来公司海外市场出口比例也会不断增加,并且形成光伏逆变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齐头并进的态势。&&&&我们研判,公司基于UPS多年的技术沉淀与积累,进入到光伏逆变器领域具有以下优势:&&&&1)光伏逆变器与UPS技术的同源性,使得公司能够快速介入逆变器领域并迅速取得突破。&&&&2)光伏逆变器与UPS的元器件供应链是相同的,这利于公司利用自己在UPS领域内的龙头地位,积极整合供应链资源,有效控制成本,从而在未来几年后逆变器领域发展到“白刃化”竞争的时候,彰显成本优势。&&&&3)从逆变器制造技术上来看,大功率逆变器(300KV,500KV等)因功率提高,易出现各种技术问题,稳定性也遇到较大挑战,技术门槛要远高于小功率逆变器,未来在高端大功率逆变器领域的研发和竞争上,公司因具备大功率UPS电源的技术基础,具有较显著优势。&&&&4)目前逆变器进入者较多的领域是中小功率逆变器,其差异化空间比较小;未来在产品稳定性、成本以及交货期方面,公司依靠规模和技术优势,会有较大强项。&&&&5)从技术面分析,传统的UPS厂商,包括EMESON、施耐德等,已经开始转向逆变器领域,这也是因为这些传统的UPS厂商相对于其它企业进入该领域具有先天的优势,特别是高端大功率逆变器。掌握UPS技术的企业,利用技术优势,进入更快一些。业内著名的合肥阳光,先前也是以UPS电源起家而后转向光伏逆变器等领域的。&&&&我们研判,虽然目前众多中小企业纷纷开始转向光伏逆变器领域,因市场需求旺盛,发展势头强劲,但未来随着竞争加剧,具有优良技术功底和产品成本控制优势的企业,会脱颖而出,最终成为逆变器市场发展收益的主角。&&&&3&2012年:中国光伏市场元年,带来光伏接入设备爆发性增长。&&&&我国09-10年国内光伏装机量大概在0.16GW和0.38GW左右,所占比重偏低;考虑到国内金太阳工程刺激政策从12年开始年补助装机量超1GW,和国内光伏发电价格与一线城市峰值时段工业电价的倒挂,我们研判12年为国内光伏市场启动元年,国内光伏装机规模可达到1.7GW,迎来国内光伏接入设备的爆发式增长,带动光伏接入设备逆变器需求达20亿元。其主要研判如下:&&&&1)目前太阳能光伏安装成本已经显著下降,在核心三大部件(光伏组件,逆变器和储备电池)享受国家50%的招标补助,同时其它部件按照不同光伏类型给予4元/瓦和6元/瓦的补贴情况下,金太阳工程所推介的高新区屋顶天阳能发电电站的建设成本为8元/瓦左右,按照目前的电价,大概11-12年左右即可收回投资,已经具有很强的生存力和竞争力。考虑到未来上游高纯硅料在目前技术水平下,仍有50%-37%左右的下降空间,从而使得目前光伏电站建设成本在现有技术情况下仍有11%-25%的下降空间,这将进一步推动光伏电站的热情。&&&&2)和传统一次能源电价比较,已具备价格优势。一般光伏发电寿命在20-25年,按照20年使用寿命保守计算,目前国家级高新区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在0.79元/度左右,远低于一线城市,如上海,北京和深圳等峰值时段的工业用电价格(深圳峰值电价是0.93~0.95元,上海是0.98~1.04元,北京是0.81-1.3元,低约13%-26%左右)。与风能发电不同的特性是,太阳能发电的出力时间和工业用电高峰时基本正相先关:太阳能发电出力最高的时候,也正是工业用电的高峰时段;同时太阳能高新技术区屋顶发电直接接近用户端,无需长距离输送,对于企业来说,在峰值用电成本因素驱动下,有使用太阳能电源的内在动力;同时对于企业自行运营的屋顶光伏电站来说,其多余发电量价格由于低于传统网上电价,且可以在不大量增加远距离输送成本情况下,在高峰时段输送返还给局电网,这样企业自身即可获得适量增收,同时对于电网来说,也不是以前那种“无利可图”的“义务性”收电;是达到企业和电网双方达到“双赢”成为可能,从而推动企业积极介入光伏电站建设;&&&&3)高新区太阳能屋顶光伏电站运行企业(考虑光伏电站外包运营而非企业自营模式下),由于其建设成本的降低带来的投资回报期的缩短,以及在目前峰值电价已经高于太阳能发电情况下,已经可以做到商业盈利;考虑到未来传统工业用电价格的持续走高,其投资收益将会随着传统电价的提高而显著提高,未来盈利能力会持续增强;同时,运营企业可以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用电企业进行联合投资,租用后者屋顶等场地;再以低于传统峰值电源的优惠电价返还给企业,即可为自己降低成本,也可以使用电用户得到实惠,达到双赢;&&&&高新区太阳能屋顶发电项目潜在规模巨大。目前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总数已经超过140多家,平均每家有效装机容量超过100MW,仅财政部金太阳工程所涉及的国家级高新区潜在光伏装机量即达到14GW;未来随着峰值工业电价的逐步提高,原本一线城市的0.8元/度以上的峰值电价会从东部,东南部区域,迅速扩展到中部和西部及西北部区域;从而推动国内高新区屋顶光伏电站建设。到12年,假设有21%的高新区安装50WM的光伏电站的话,则仅仅金太阳高新区光伏屋顶电站这块,就有1.45GW的光伏电站建设需求,带来国内17.4亿元的光伏逆变器市场需求;这还不考虑国家电力公司主宰的大面积地面光伏电站建设。保守估计,11-12年国内金太阳工程光伏逆变器需求量为0.54GW和1.45GW,市场规模达到6.5亿元和17.4亿元左右。&&&&4UPS蓄电池产品也将为公司现部分利润。&&&&公司蓄电池产品主要以前两者配套为主,一体化销售给客户。我们保守估计,11年公司蓄电池销售额可达到7500多万元,贡献利润200多万元。UPS蓄电池产品,主要分为三大类:1)内置于UPS的电池,主要用在10KVA以下的UPS,直接安装在UPS内部,直接卖给客户;2)大于10KVA的UPS用蓄电池,主要外置,但是也随设备一起销售给客户;3)代理商直接订购UPS电池,卖给客户终端。&&&&结论:&&&&公司光伏逆变器项目将会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通过国内光伏组件出口商向海外销售以及作为金太阳工程的入围企业随着国内光伏市场启动而带来的市场,光伏逆变器将为公司今后贡献较大利润。我们预计公司11-12年光伏逆变器销售量为115MW和220MW,按照1.1-1.0元/瓦价格推断,则11-12年销售收入达到1.27亿元和2.2亿元左右,净利润分别达2800多万元和4700多万元,增厚EPS达0.23元和0.41元左右.我们预测,10-12年EPS估计为0.68元(+0.06元),1.03(+0.12)元和1.36(+0.14)元,对应EPS为52、35和26。我们强烈看好该公司,给予“强烈推荐”的评级。&&&&风险提示:近期股市中小盘股估值调整的风险,光伏逆变器市场需求波动的风险。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财经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财经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数码汽车科技财经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LED渠道调查:线上销售利润仍远远不如线下
> LED渠道调查:线上销售利润仍远远不如线下
LED渠道调查:线上销售利润仍远远不如线下
  9月15日下午,2013年中国论坛产品设计、应用与创新论坛之&渠道、应用&分论坛在中山小榄皇冠假日酒店三楼宴会厅B厅举行。会议在中国学会秘书长窦林平的主持下进行,浙江晨辉照明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晖、亿光照明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正喆、中山九州光谷商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利强、星光联盟灯饰&照明博览中心总设计师阮吉峰等人就照明的渠道建设和实际应用发表了演讲,并现场同与会代表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共同探讨行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使与会代表更加深入了解LED照明产业发展中的渠道建设及产品应用中的问题,对今后的渠道开发,应用创新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引用地址:
  2012年以来,我国的LED产业在政策、资金、市场的推动下飞速发展,无论是产值规模还是产业链建设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从全球视野来看,我国的LED产业仍然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尤其是产业技术水平低,与LED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因此,充分认识我国LED产业在全球的位置,全面分析LED产业的发展态势,对于进一步把握发展方向、制定针对性的促进政策具有重要作用,那么未来LED将呈现怎样的态势?
  迎来价格与质量的博弈产品设计从需求端出发
  苏晖认为:&技术的提升与成本下降,将会使整个LED产业迎来价格与质量的博弈。&LED厂商一直致力于提升产品技术,降低元件与制造成本,一方面,通过增强技术研发实力,提高原件发光效率,可带动每千流明价格持续下滑,另一方面,通过制造过程或材料的改良,提升产品质量,并降低整体制造成本。上游元件技术提升和成本下降将带动下游照明产品性价比快速提升,LED产业正向着合理、稳定的方向发展。业内专家指出,LED产品的价格正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下降,未来产业竞争的焦点将转向产品质量和服务。
  而从产品设计上来看,将会更加注重使用者的感受,倾向于从需求端出发来设计产品。
  过去的LED照明灯具厂商强调发光效率、光输出与产品寿命,而如今,技术端成长已经成为必然,能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反而是真正从消费者出发,能满足终端使用者照明需求的灯具产品。照明与色彩是人类接触最频繁的物理现象,不同的光强度及颜色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当产品更强调人的视觉感受时,在照明灯具研发设计上就需要综合考虑人眼与大脑接受到的感觉与感受,同时重视人类生理与心理需求。
  &LED照明应用快速扩大后,能否设计出符合消费者需求,营造出整体光环境与适当氛围,将是影响LED应用与普及的重要因素。&阮吉峰表示。
  价格标杆冠军产品明确促使渠道竞争力终形成
  从产业竞争进化的角度来看,产品的发展分为替换期、普及期以及创新期,就LED而言,2015年之前都处在产品的替代替换阶段,年则处于LED产品的普及期。2020年之后才会进入产品创新期。
  LED在产品替换的过程中,品类非常清晰,不论是球泡灯、T8、T5,还是天花灯、筒灯等,都有一个针对传统照明产品非常强烈的对应关系,并且每个品类都会形成价格标杆,明确出高端产品、中端产品和低端产品分别会在一个怎么样的价格范围之内,最后让包括厂家、经销商和消费者在内的全行业人士对该品类中高低端产品所对应品质和价格形成认识和认可。
  除了会形成价格标杆以外,还将会形成品类的代表性产品,在今年的下半年以及明年全年,各个品类将会形成冠军产品。在传统的照明产品里,各个品类的都有自己的代表性品牌,如三雄&极光把支架做得很好。目前LED领域还很难划分谁是某一品类的上限品牌或者是下限品牌,通过市场表现和企业的运作来看,在一至两年的时间内,将会形成品类品牌。随着标志性品牌的形成,围绕这些有竞争力的品类和品牌将会促进他们的渠道竞争力的形成,代理这些品类品牌产品的经销商在当地市场将会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传统照明进入LED新兴企业销量升利润降
  2013年LED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传统照明企业全面进入LED领域,并且一出手就表现出了强劲的实力。&在产业发展的前10年,新兴LED企业大量投入,把市场搞得红红火火,但是并没有赚到钱,现在在LED市场真正赚到钱的还是传统照明企业。&窦林平表示。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去年9月份才进入LED领域的雷士,仅上半年的LED产品出货量就达到了5个亿,而阳光照明上半年达到4个多亿,欧普、三雄等也有两三个亿,呈现出了百分之三四百的增长趋势。
  而与传统企业的火爆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兴的LED企业销售额虽在大幅上涨,但是利润却在下降。
  由传统向LED转型的企业在竞争中的核心在于如何解决产业链中的基因改造问题,例如如何完善产业链的上游和中游。雷士与德豪润达、阳光与三安相继强强联手,以后陆续还会有更多的产业链的整合动作在行业内发生,通过整合资源的方式,这些传统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和渠道竞争力都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而对于新兴LED企业来说,他们通过长时间在技术研发上的钻研,基本上都已经具备了产品竞争力,其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建立起覆盖面广、高效快速的渠道的通路,能够将自己的优势产品抢在竞争对手之前占领市场。
  吴正喆在演讲中总结了产品竞争力与渠道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产品竞争能力要通过渠道竞争力消化,实现渠道竞争能力要依靠产品竞争能力支撑、保证,没有渠道能力的产品竞争力是出不了门的竞争力,没有产品竞争力的渠道能力是沙滩上的楼阁。渠道竞争力的加强可以很好地提升产品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的加强可以推动渠道的建设和稳固,所以不能单纯地强调如何做渠道,也不能一味地埋头做产品。
  电商补充销售渠道传统展示方式仍占主导
  与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相对应的是,今年上半年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的照明产品交易额近33个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高达756%。从产品的角度来分析,线上销售的基本都是标准化小型产品,比如说台灯、球泡、天花灯、吸顶灯等,而大宗产品或花灯类产品的销售量则较少,并且退货率非常高,因为这类产品易损坏、购买行为需要有现场体验感来作支撑。窦林平在论坛中表示,电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电商在照明灯饰领域只是销售渠道的一个补充,未来工程类、花灯类、设计类的产品还是需要依靠传统展示的方式来进行。
  电商对照明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品牌建设。以往企业想要成为一个大众品牌,必须要通过流通的环节来实现,做工程及隐形渠道的企业,很少有品牌意识。网络的存在给了企业一个不做流通店也能做品牌的方式,网店每周都会都有周评,这对消费者有很强的导向性。另外一种方式,则是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把电商延伸到工程类产品,但是要注意把握好实体店与网店之间的关系。李宁在上线网店的时候就忽略了这个关系,最后导致所有的实体店都变成了网络销售的试衣店体验店,让实体店经销商的利益受到损害。所以照明企业做线上的时候也要考虑怎样才能不损害实体经销商的利益,因为网上销售的产品的利润是远远不如线下的。
分享给小伙伴们:
我来说两句……
最新技术贴
微信公众号二
微信公众号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逆变器销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