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太难了.农村大学生怎么怎么样才能改变命运运

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是个大问题_网易新闻
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是个大问题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其中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大学入学率有了极大提高。据统计,2011年高考计划录取人数为675万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为685万人,全国平均录取率超过75%,某些省份的录取率甚至达到90%,绝大多数学生不愁没大学上。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
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关注,农村大学生的比例在逐年下降,越是重点大学、名牌大学比例越低,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例如近年来考入北大、清华的农村大学生只占15%左右,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均低于30%。而在上世纪80年代,无论是重点大学、名牌大学还是一般高校,农村学生都占大多数,许多大学甚至高达80%以上。是什么让农村学生离大学、名校越来越远呢?
大学扩招以后,大学生数量激增,这造成了事实上存在的就业难。虽然各个高校都声称自己就业率超过90%,但实际上水分很大,被就业很多,并不可信。大学毕业即失业已经不是个别现象,数量不断增加。对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说,就业更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这造成一些农村子弟对上大学没有积极性,因为知识不能改变命运。一些农村大学生毕业后即使找到工作,工资也很低,甚至不如在建筑工地打工的父亲工资高,还不如早出来打工更合算。以前考上大学就可以改变身份,由农村户口变成城市户口,成为国家干部。现在城市户口已经没有多少吸引力,许多农村大学生不转户口,因为这样可以保留农村的土地,如果遇到农村改造拆迁,更可以得到几十万拆迁补偿。这样农村学生高考的动力自然减弱了。
大学学费和各种费用不断攀升,使一部分寒门学子难以承受。现在上大学一年一般需要1万多元,这对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负担很重。虽然高校有各种奖学金、助学贷款,但很难完全解决问题。一些农村家庭因学致贫,家里供应大学生的家庭普遍生活水平下降,生活压力加大,许多家庭房屋陈旧,破败不堪,家徒四壁。
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一些农村学生输在起跑线上。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农村和城市都存在很大差距,农村学生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利地位,师资力量、学校设施、管理水平等都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较,而且各种资源正在不断向少数好的农村学校集中,不适当地撤校并点,造成农村学生上学困难,费用提高,难以支撑,导致辍学率上升。只有少数能够拼命考上重点中学的学生才有希望考入重点大学。
高校自主招生的比例越来越高,对农村考生很不利。自主招生出题比较灵活,知识面较广,农村学生信息比较闭塞,知识面相对较窄,通过率较低。参加自主招生的各种花费也使一部分农村学生望而却步。高校招收的特长生、艺术生、加分考生中来自农村的比例也很低。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各种人才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加剧了农村的边缘化,农村人口整体素质与城市差距不断拉大,农村留守儿童很难受到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在高考中很难与城市学生竞争,这导致恶性循环,形成马太效应。
越来越多的农村子弟无法接受高等教育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造成人才资源的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必须引起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逐步加以解决。中国革命是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改革开放也是先从农村开始的,农村和农民为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理应得到更多更好的回报。农村的发展状况和农民的生活前景是中国未来的决定性因素,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让更多的农村子弟接受更好的教育才能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才能使中国的发展更有后劲。
最近有些重点大学正在采取一些措施,照顾边远落后农村地区考生,提高录取比例,并从经济上加以资助,这是很好的现象,应当加以鼓励和推广。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在美国有专门的法律,被称为反向歧视法。根据该法律,对黑人等弱势群体在招生、申请奖学金、就业等方面加以照顾,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我们也可以参考这个做法,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农村考生,甚至规定农村学生的最低比例。
允许农民工子弟在打工城市异地参加高考,有助于解决长期存在的为社会所广泛诟病的高校录取分数地区差距过大的不合理问题,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分配,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迈入大学校门,真正实现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尽快做到在享受高等教育资源上人人平等。
原载日《学习时报》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热点:&&&&&&
口述:农村女大学生如何改变命运
第1页:找个有钱靠山
第2页:农村女工作之外的娱乐
  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女大学生农民工”显然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她们受过高等教育,心气较高,希望从事时尚轻松的职业;她们或许自小是“留守儿童”,童年起就向往城市的一切,抑或就在城市长大,却生活在城市底层;跟男性不同的是,她们更多人拥有一条变成真正城市人的“婚姻捷径”……
  本期《长沙“新生代农民工”调查》让我们走近了这些“女大学生农民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在长沙的“女大学生农民工”求职并不难,但是缺乏的是好工作,加之她们背负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理想,心理上更期待一种归宿感。
  农村女孩子读到大学,已经很不错了
  6月20日,24岁的张可拿到了长沙学院的毕业证,但是脸上却没有一丝开心。回到学校办完离校手续,她就买车票准备回娄底老家:“我想回家好好调整一段时间。原本以为毕业了就能找到个理想工作,但是毕业证没有拿到手,便被三家公司拒绝了。”
  张可很迷茫:“可能是给自己的定位太高了。”原本,张可找到了一份工作――在红星美凯龙做业务员,但是每天的工作时间没有一点规律,加班还要自己打车回去,一个月的工资只能维持半个月生活。
  张可大学好友刘欣欣特意趁中午休息的时间来送她,临别的时候,她抱着张可说:“不要难过,等你回来了一切都会好的,咱们还年轻怕什么……”张可接过刘欣欣手中的袋子:“等我回来啊,咱们一起租房子,省钱还能有个说话的伴。”
  在距此不远的五一广场,董美芳略显得有些兴奋:“虽然待遇不是很高,但终于有工作了。”
她说,“我家在邵阳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家里还有弟弟要读书,他们能供我一个女孩子读到大学毕业,已经很不错了。一个月1000元是少了点,但至少也能养活自己了。”
  在长沙河西桐梓坡小区,在董美芳和大学同学陈冰共同租住的房间里,只有一张双人床和一个衣柜,
不足20平米的空间里存放着两个人全部的家当,她们每天回到“家”中的第一件事情是把做饭的工具搬到房外开始烹饪。
  找个有钱的靠山?
  刚从北京回到长沙的张金梅毕业于湘潭大学,在北京奔走了半年之后,最终选择回到长沙找工作。
  6月24日,张金梅联系到昔日的好友张君君,发现好友也面临着同样的境遇。“我们跟城里的女孩子不同,她们的父母在选择专业时会给她们提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但是我们根本就是自己随便选,然后撞大运。”
  张金梅苦笑着说:“在北京呆了一年,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于像你我这样没有社会背景、没有人际关系的女孩,除非找个‘富二代’做老公!”
  此时,张君君兴奋地说:“还记得咱们的美女班长吗?毕业后,家里给她介绍认识了一个局长的儿子,都已经结婚了,上次聚会的时候开着丰田去的……”
  张金梅附和着说:“还不止这个,前不久面试时,我觉得自己表现都不错,最后却没有通过。离开的时候才发现,被录用的全是美女!这次明白什么是相貌歧视了!”
  6月25日晚上,记者在长沙市太平街蹲守时发现,晚上8时左右,陆陆续续有打扮时尚性感的女孩子走进酒吧。凌晨3点多钟,酒吧里的顾客基本上散去,女孩子们也三三两两散去。在附近的夜市摊上,记者从她们的言谈中得知,她们中有的来自高校,有的是毕业后找工作无果的,也有家庭条件困难的,更多的则是抱着享受物质生活目的而来。其中,一个长发女孩感叹道:“挣到钱,就自己开个店子。”而同伴则笑话她没有长远目标:“找个有钱的靠山才是明智选择啊!”
  除了官二代、富二代等那些家大业大老子大,有钱有权有时间的主儿,谁毕业的时候都不容易。上学的时候,总说本事最重要,有本事走遍天下都不怕,其实这话也没错,光着脚的确也能走遍天下,穿着鞋走,还怕鞋底磨出个洞呢。
张迟昱(昵称:吃鱼)
搜狐女人频道女人天下编辑
(责任编辑:张迟昱)
不动刀,真的安全吗?消费者在爱美的同时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搜狐时尚文化生活精品
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Alessandra Rich品牌的礼服裙出现在每一个重大活动中…[]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时尚品牌栏目
夫妻那些事:
写给丁克族的残酷短信
林君和唐鹏这对夫妻就是“白丁”典范,从坚持不生,到百般要生…
春暖花开,终于可以脱掉厚厚的棉服,带上粉嫩贝雷帽,穿上小蕾丝洋装,甜美…
明星丑闻层出不穷,让我们一起纵观体娱圈男男女女,未婚先孕、出轨偷腥的事件…[]
近期热点关注
时尚文化中心帖子主题:“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是句逆耳忠言
共&8554&个阅读者&
军号:6853720 工分:4352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是句逆耳忠言
文章提交者:仓雪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68-0-1.html
现在的社会,说真话是越来越难了。但难的还不是没人说真话,而是说真话后遭到的群起而攻之,才是让人最感害怕的。日前,全国政协委员王平提出: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因为读了大学,就回不去家乡,这是个悲剧。而且,上大学费用高,毕业后可能找不着工作,蜗居在城市无法传承农村文化。(日《南方日报》)这话一说,马上引发了包含代表委员在内的众多网友热议,评论几乎是一边倒轰王平。连我素来尊敬的知名学者于建嵘也在微博上评论道:“为何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提出不应该鼓励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他祖宗都不是农民。”我们的老祖宗谁不是农民呢?于教授这话近乎是诅咒王平的祖宗不是东西了。而作家许开祯则说:“我出生在农村,家乡是全国十八个特级贫困县之一,很难想象,当年如果不是高考,我的人生会怎样?我的弟弟是农民工,如今干一天活能挣一百多元,似乎跟公务员差不多,但实际生活呢?”许作家似乎连“此一时彼一时”的道理都不懂,现在农村学生上大学与十几二十年前上大学一样吗?这种不切实际的类比让我看了感到很可笑。其实,王平不过是说了一句“非常实在的话”,人们不加分析一味谩骂只能是徒逞口舌之快,这对农村学生非但没什么好处,反而有误导之嫌。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靠读书还可改变命运的话,那么往后(特别是今天)的孩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在这个连研究生找工作都困难的就业难大环境中,在新的“读书无用论”日渐抬头的时代大环境下,农村学生靠苦读书上大学已经难以改变不幸的命运了!这一残酷现实早在几年前就显现了。黔西龙场村是贵州有名的“状元村”——这个只有600多户2543人、户均年收入不超过1000元的山区小村,尽管一个家庭一年收入甚至供不起一个孩子读一学期的高中,1979年以来却出了500多个大学生。按照村里人的说法,整个村里人真正通过教育脱贫致富的也就是第一代大学生家庭,1992年到1996年考上的第二代大学生家庭,大部分家庭还没有真正摆脱贫困。以这个 “状元村”出名的“状元”家庭董通家为例,他兄妹4个就出了3个大学生,他虽然早已大学毕业了,但正在咬着牙还上学时借的高利贷,还了10年还有7000多元没有还完。他妹妹董慧正还银行贷款,日子也不好过。在这个家庭里,现在日子过得最好的反而是没读书的那个最小的孩子董宇,初中毕业贷了一万多元买车跑运输,才两三年就攒了将近10万元。(《读报参考》2006年16期)看看,上大学的还没有不上大学的过得舒服,谁还能说王平的那句 “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 ,不是大实话不是忠言逆耳呢?上面那个贵州 “状元村”的例子还是五六年以前的,现在的状况则更加不容乐观。如果瞧瞧33岁的北大环保专业女研究生苏黎杰的人生经历,就会让人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媒体报道,这个叫苏黎杰的女子研究生毕业后,很正常地和大多同学一样成为北漂,希望能到北京一所知名大学任教,但事与愿违。尽管自己连体检都参加了,最后却没有被这所大学录用。失望之余开始靠打零工为生。2009年底,苏黎杰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仍未成功,就结束了在外地的漂泊,返回老家南阳。后均未找到理想工作,三十多岁了只能混成“啃老”族。最后她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了一则免费培训油漆工的消息后,就报了名。她说:我在装修的时候深有体验,贴砖工人一天工钱200元,让快弹尽粮绝的我,十分羡慕。虽然从理论上说职业无贵贱。也没有那条法律规定说,北大女研究生一定不可以当油漆工,但这位环保女硕士经过顽强拼搏,终于地成了一名见习油漆工,在北大中文系本科毕业生主动去卖肉后,这样的事情接连发生在时下的,农村学生还不应该去听听王平那句 “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的逆耳忠言吗?请善良的人们再仔细想想如下的困惑:苏黎杰为什么北漂不成?为什么任教不成?为什么考公务员不成?为什么跑到家乡还找不到理想工作?——请注意,苏黎杰学的是热门专业环保,且握有北大硕士文凭,即使算上就业的苛刻要求:积累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她都已经换过多次工作且33岁了。上大学一度曾是农村学生改变未来的最可靠保证。然而,随着城市生活成本的增加,大学大跃进所致的就业紧张,尤其是农村学生毕业后在“拼爹”游戏中只能落得个惨败的结局,王平委员由此得出 “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的结论就是自然之理。这实际上是说,农村学生上大学现在已非最好出路。最近一段时间,社会上对“大学毕业生工资不如农民工”的争论就是最好的证明。很多出身农村的大学生,毕业后因为激烈的社会竞争无法找到期望的工作,反而与进城务工的父兄汇流,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混同,工资相差无几。既然大学毕业后还要选择农民工的职业,那当初为什么就不能不上大学而去接受职业类教育呢?或许,这才是农村学生较好的出路。我国是制造业大国,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却不能很好地与之对接,因此导致了目前一方面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另外一方面许多企业寻找不到合适的,出现了“用人荒”。如果在农村教育(甚至是城市教育)中,不是一味地鼓吹上大学的不切实际理想,而是让农村孩子从小能够得到一些技术上的培训,能够学习专业的技术,再到职业院校里进一步学习更专业的技术,成为“制造业白领”,毕业以后还愁不能就业吗?更重要的是,这还能够扭转我国目前制造业受制于订单、处于产业链最低端的困境,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跃升。这是一举两得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其实,国外全不似我们,不会盲目地鼓励孩子上大学,用一种糊涂的教育观,培养出一批批畸形的人才。以为例,这个国家的小孩子,从小学开始就要学习各种技术类课程,小学毕业后,大家根据自己的不同兴趣,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属“智识教育”,主要是学习文化课程,之后进入到学术型大学深造;另外一类进入到技术型学校深造,属“技术教育”,主要学习各种职业技术,之后主要进入高等技术型学院深造。这两个轨道各自运行,都有自己独特之处,学技术的人丝毫没有感到自己低人一等,进入学术型大学学习的人也没有感到自己高人一等。德国的制造业发达,某种程度上与这一“双元制”的人才培育体系有着很大关系。毕业以后,两种人才在具体上也相差不大。比如工人与大学教授,工资差距就很小。一个卡车司机,年薪照样可以拿到10万欧元,收入丝毫不比大学里的教授工资低。善良的人们啊,特别是农村的学生,请先收起你胸中的愤慨,静下心来,认真地想想王平委员“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的逆耳忠言——如果人们能够转变择业观念,国家能够转变教育观念,不再受一窝蜂上大学观念的忽悠,大学生农民工的悲剧或许就能避免,北大环保女硕士也就不用经过顽强拼搏,在33岁的时候才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光荣的见习油漆工了。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是句逆耳忠言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375491 工分:2921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改成,不鼓励所有学生上大学就没问题了。 如果单纯是考虑到城乡差距、就业而提出的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不管是不是善意,其背后的逻辑立不住:城乡差距、收入水平是个实际存在的事实,而我们的高校教育又是畸形市场化,这时候要调整的是教育政策,如何出台好的政策,补贴让农村娃上大学更容易,增加阶层流动的可能性,而不是提出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这样反向的政策。一边拿公共用地、享受着财政拨款、接受行政待遇,一边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这样的提法是短视、消极、不负责任的“实话”。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74199 工分:262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楼主不是!!!!!我就是农村人,我们以前考大学难于上天,我们没有城里人的机会,我们很难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我们会顽强而乐观的面对生活,就是因为我们也有和城里人一样的地方:我们有自己的孩子,我们不想自己的孩子和我们一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机会多了起来,也因为这样,城里的孩子感到了压力,这种竞争力是我们的孩子和城里孩子比毫不欠缺甚至是高过一点的。我并不认为这有多么不好,人生一世总要有那么几年艰苦的时候,没关系,只要有希望,我们就会努力向前。少拿你举的那些的例子说事,在我家乡靠读书改变命运的事情比比皆是,懒得和你说太多。不要拿别人当傻瓜,我们知道不是什么逆耳的话都可以叫作忠言的,我们有这个辨识能力。反倒楼主自欺欺人的以为自己很明白事理,大言不惭地教诲起别人。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害臊两个字。本文内容于
17:08:14 被韵儿笑笑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79144 工分:3792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混淆视听啊!明明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却偏扯到农村孩子身上。农村出来的大师级人物不必城里出来的少,关键是要甄别分流各类人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34113 工分:720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我只能说,每个人都有追求上大学的权利。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074525 工分:20
左箭头-小图标
统计下,全国无论公职的,私企的多少房奴在还房贷,农村供个大学生我们估且叫学奴,尼玛你这关点横竖都是还一辈子的房贷还干什么工作?全都别干了,都去偷去抢得了。你TMD也知道什么现在是拼爹的年代,这个问题的解决照你的关点没个“好爹妈”的你该哪待着,哪儿待着去;尼妈这要真是这样,这些个“好爹妈”天天都得有生命危险了。哥决对以干掉你们这些“好爹妈”为己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074525 工分:20
左箭头-小图标
统计下,全国无论公职的,私企的多少房奴在还房贷,农村供个大学生我们估且叫学奴,尼玛你这关点横竖都是还一辈子的房贷还干什么工作?全都别干了,都去偷去抢得了。你TMD也知道什么现在是拼爹的年代,这个问题的解决照你的差点没个“好爹妈”的你该哪待着,哪儿待着去;尼妈要真是这样,这些个“好爹妈”天天都得有生命危险了。哥决对以干掉你们这些“好爹妈”为己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91928 工分:22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冷萧16:12. @李秀芳 是啊 回不去家乡是悲剧 但是农村的孩子不上大学就意味着他在城市打拼就永远是下苦力滴 城市人就高贵吗 他是吃什么喝什么长大的 或者它和它的先辈是天生就在城市滴 农村父母含辛茹苦将下一代送出去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碍着它了吗 农民这些年为这个国家做了多少贡献 现在连土地都没了 它狗日滴还要下狠口 不让孩子读书 难道它真的以为农民是天生下贱滴 .页川 :全国政协委员王平,俺想想问问你这城里人有文化的人,那些奸商造假农药、假肥料,坑俺农民,你咋不放屁。俺们农民辛苦一靠子供孩子考学为的是孩子幸福,并不代表就稀罕你们城市,装什么大头蒜,老子转城市户口简单,你转个农村户口试试。还TM深入农村,农村人干什么有自己的自由。吃屎去吧!王平委员。昨天 18:22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77007 工分:673155
/ 排名:422
左箭头-小图标
......70楼&这也是实话现在的大学生不踏实,做什么都不像样。我手下一水的中专,大专生,基本拒绝本科到我们部门,原因无他,伤心事太多,那些志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大学生们,眼睛总是向上翻,不肯踏实工作。而曾经在我手下的好几个中专生已经超越我,做上了部门经理,线上骨干等职位,他们大多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积极工作,眼光高远,负责肯担当。反观那些大学生,绝大多数不够踏实,不肯吃苦,最可气的是绝大多数无担当。出了事,总是推脱,永远不是他们的错!等到发薪水的时候,就到处比,谁比谁高,平时却没见着干活的时候比谁干的更多,担当的更多!现在都谈钱我就比一下,我手下2个跟了我5年多的2个人,同样的没有背景,同一年进公司,在同一个部门,2个人头脑都很聪明,手脚都挺利索,做人也不错。一个中专生,现在已经是另外一个部门的经理,一个是名牌大学本科生,依然还在为手下。中专生的工资是这个大学生的数倍。原因无他,这个中专生踏实肯干,说一不二,能担当能负责。大学生则相反,整天抱怨,能偷懒就偷懒,遇到事能躲就躲,躲不掉就推,怪这怪那本文内容于
20:21:28 被jingie编辑83楼&举你公司的特例出来以偏概全有什么意义?不可否认是有部分中专技校的毕业生比起本科生来更适合某些特定岗位的工作,收入可能也更高,但是再往更高层次去看看,一些政府机关、大型企业的领导高管是中专生多还是本科生多?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本科生的发展潜力更大,可塑性也更强。你们公司重用中专生,那说明你们公司规模小,没法在学历上对应聘者过多挑剔。现在是校园招聘季,不信你可以去招聘网站看看一些大型国企、跨国公司的招聘公告,最低应聘要求是本科,没有这个学历,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像我所在的单位,最近几年新招聘的员工硬性条件是本科学历,有些中专生学历达不到要求,哪怕家里再有关系也只能是劳务派遣制员工。不是学历歧视,而是现在确确实实是知识型社会,在学生时代你付出的没有别人多,凭什么要求在职业发展道路上跟别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84楼&我不跟你争论这些我举的是个案,因为需要对比。我只是想告诉你,现在的大学生相当于80年代的小学生,甚至不如。不能踏实工作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成功。而今天的教育制度与90年代之前,完全是2个概念,90年代之前,是精英教育(或者说准精英教育),能够考上大学的绝大多数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进入工作岗位之后绝大多数还是精英。现在的教育其实说白了,叫普及教育,就跟毛主席60年代扫盲班没什么区别。而现在的学子,家长还没有从这个转变中转变过来,依然以为上了大学就成精英了,结果造就了一大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废物。当然不可否定这些孩子中有出色的人存在,但这个比例相对于90年代的大学生来说,可说是天差地远。还有就是很遗憾的告诉你我们公司虽然不是很大,但在中国外贸行业中进百强还是绰绰有余的,而且还是全德资企业。办事处还在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所以,不要以为of里,只讲学历(当然现在大学本科已经是起步价,原因无他,是个人都是大学生),特别是德资企业(我之前任职过美资,台资,国资企业)对于能力的认知,不是你能够想象的。学历在德资企业唯一的好处就是,起步价比别人高,但起步后就完全凭个人本事能力了,很有可能,中专生进去的时候4000块,大学生进去5000块,过了2,3年,大学生不过6000块,而中专生却已经数万。这种情况,在我们公司(我们同一栋of里的其他公司)比比皆是。当然我们公司也有业绩出色的大学生,但绝大多数这些人都是60后70后,80之后的,绝少绝少!最后还是用我在前面贴里的话总结我的观点!在这个最好的时代,你勤奋谦卑,踏实果决,世界就属于你在这个最坏的时代,你志比天高,狂妄自傲,世界就是你的敌人!无论你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另外再说个例子,我侄子前年进了大学,高考分数200挂零~~本文内容于
16:36:58 被jingie编辑86楼&非得要举实例的话,我所在单位(国有控股,世界同业30强之一,具体什么行业我就不说了)现在基本上都是一水的本科生,每天工作近12个小时,是不间断的12个小时,早八点到晚八点,只有中午吃饭有半个小时可以暂停一下,大家都说苦,但基本上没有消极怠工的。反倒是一个中专生,派遣制员工,每天来得最晚走得最早,如果没有吃饭聚餐什么的,绝对是下午五点半之前开溜。所以,不要将某一个特定例子当成普遍现象。87楼&你举的例子非常好我在国企也很多年,这种事非常多。你所说的中专生,最重要的标签是外派劳务工,这就说明了一切。你不可能要求一个扫地的阿姨,追求董事长的位置,不是他不配,而是等级观念限定了他。这就是所谓的透明玻璃墙。你国企里,大学生是正式工,中专生是外派劳务工。你的大学生和那个中专生,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说句实在话,那个中专生,在你们那里(不要告诉我,他可以从劳务派遣工能够转变成正式工,那种情况,这个中专生需要几倍甚至几十倍于其他正式工的努力才能做到,付出与获得不成正比,正常人普通人绝没有这个觉悟)没有希望,你认为,一个没有希望的职业,你会为之奋斗吗?如果是我,我也不会!我会质问自己,我和别人做同样的活,凭什么待遇不如别人?我最大的愿望肯定是赶快跳槽,换一家,能够平等对待的公司!不像外资企业,同一工种,有工资差别,却绝没有等级差别。大家的起跑线是一样的。所以,你举的例子,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而是一个等级差异问题。本文内容于
17:27:40 被jingie编辑楼上的几位,讨论的很深刻。某些专业,可能是脱离实际太多了,所以不太容易找工作。踏踏实实的专业,辛苦归辛苦,但是实在。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77007 工分:673155
/ 排名:422
左箭头-小图标
......70楼&这也是实话现在的大学生不踏实,做什么都不像样。我手下一水的中专,大专生,基本拒绝本科到我们部门,原因无他,伤心事太多,那些志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大学生们,眼睛总是向上翻,不肯踏实工作。而曾经在我手下的好几个中专生已经超越我,做上了部门经理,线上骨干等职位,他们大多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积极工作,眼光高远,负责肯担当。反观那些大学生,绝大多数不够踏实,不肯吃苦,最可气的是绝大多数无担当。出了事,总是推脱,永远不是他们的错!等到发薪水的时候,就到处比,谁比谁高,平时却没见着干活的时候比谁干的更多,担当的更多!现在都谈钱我就比一下,我手下2个跟了我5年多的2个人,同样的没有背景,同一年进公司,在同一个部门,2个人头脑都很聪明,手脚都挺利索,做人也不错。一个中专生,现在已经是另外一个部门的经理,一个是名牌大学本科生,依然还在为手下。中专生的工资是这个大学生的数倍。原因无他,这个中专生踏实肯干,说一不二,能担当能负责。大学生则相反,整天抱怨,能偷懒就偷懒,遇到事能躲就躲,躲不掉就推,怪这怪那本文内容于
20:21:28 被jingie编辑83楼&举你公司的特例出来以偏概全有什么意义?不可否认是有部分中专技校的毕业生比起本科生来更适合某些特定岗位的工作,收入可能也更高,但是再往更高层次去看看,一些政府机关、大型企业的领导高管是中专生多还是本科生多?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本科生的发展潜力更大,可塑性也更强。你们公司重用中专生,那说明你们公司规模小,没法在学历上对应聘者过多挑剔。现在是校园招聘季,不信你可以去招聘网站看看一些大型国企、跨国公司的招聘公告,最低应聘要求是本科,没有这个学历,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像我所在的单位,最近几年新招聘的员工硬性条件是本科学历,有些中专生学历达不到要求,哪怕家里再有关系也只能是劳务派遣制员工。不是学历歧视,而是现在确确实实是知识型社会,在学生时代你付出的没有别人多,凭什么要求在职业发展道路上跟别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84楼&我不跟你争论这些我举的是个案,因为需要对比。我只是想告诉你,现在的大学生相当于80年代的小学生,甚至不如。不能踏实工作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成功。而今天的教育制度与90年代之前,完全是2个概念,90年代之前,是精英教育(或者说准精英教育),能够考上大学的绝大多数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进入工作岗位之后绝大多数还是精英。现在的教育其实说白了,叫普及教育,就跟毛主席60年代扫盲班没什么区别。而现在的学子,家长还没有从这个转变中转变过来,依然以为上了大学就成精英了,结果造就了一大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废物。当然不可否定这些孩子中有出色的人存在,但这个比例相对于90年代的大学生来说,可说是天差地远。还有就是很遗憾的告诉你我们公司虽然不是很大,但在中国外贸行业中进百强还是绰绰有余的,而且还是全德资企业。办事处还在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所以,不要以为of里,只讲学历(当然现在大学本科已经是起步价,原因无他,是个人都是大学生),特别是德资企业(我之前任职过美资,台资,国资企业)对于能力的认知,不是你能够想象的。学历在德资企业唯一的好处就是,起步价比别人高,但起步后就完全凭个人本事能力了,很有可能,中专生进去的时候4000块,大学生进去5000块,过了2,3年,大学生不过6000块,而中专生却已经数万。这种情况,在我们公司(我们同一栋of里的其他公司)比比皆是。当然我们公司也有业绩出色的大学生,但绝大多数这些人都是60后70后,80之后的,绝少绝少!最后还是用我在前面贴里的话总结我的观点!在这个最好的时代,你勤奋谦卑,踏实果决,世界就属于你在这个最坏的时代,你志比天高,狂妄自傲,世界就是你的敌人!无论你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另外再说个例子,我侄子前年进了大学,高考分数200挂零~~本文内容于
16:36:58 被jingie编辑86楼&非得要举实例的话,我所在单位(国有控股,世界同业30强之一,具体什么行业我就不说了)现在基本上都是一水的本科生,每天工作近12个小时,是不间断的12个小时,早八点到晚八点,只有中午吃饭有半个小时可以暂停一下,大家都说苦,但基本上没有消极怠工的。反倒是一个中专生,派遣制员工,每天来得最晚走得最早,如果没有吃饭聚餐什么的,绝对是下午五点半之前开溜。所以,不要将某一个特定例子当成普遍现象。87楼&你举的例子非常好我在国企也很多年,这种事非常多。你所说的中专生,最重要的标签是外派劳务工,这就说明了一切。你不可能要求一个扫地的阿姨,追求董事长的位置,不是他不配,而是等级观念限定了他。这就是所谓的透明玻璃墙。你国企里,大学生是正式工,中专生是外派劳务工。你的大学生和那个中专生,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说句实在话,那个中专生,在你们那里(不要告诉我,他可以从劳务派遣工能够转变成正式工,那种情况,这个中专生需要几倍甚至几十倍于其他正式工的努力才能做到,付出与获得不成正比,正常人普通人绝没有这个觉悟)没有希望,你认为,一个没有希望的职业,你会为之奋斗吗?如果是我,我也不会!我会质问自己,我和别人做同样的活,凭什么待遇不如别人?我最大的愿望肯定是赶快跳槽,换一家,能够平等对待的公司!不像外资企业,同一工种,有工资差别,却绝没有等级差别。大家的起跑线是一样的。所以,你举的例子,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而是一个等级差异问题。本文内容于
17:27:40 被jingie编辑楼上的几位,讨论的很深刻。某些专业,可能是脱离实际太多了,所以不太容易找工作。踏踏实实的专业,辛苦归辛苦,但是实在。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77007 工分:673155
/ 排名:422
左箭头-小图标
......70楼&这也是实话现在的大学生不踏实,做什么都不像样。我手下一水的中专,大专生,基本拒绝本科到我们部门,原因无他,伤心事太多,那些志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大学生们,眼睛总是向上翻,不肯踏实工作。而曾经在我手下的好几个中专生已经超越我,做上了部门经理,线上骨干等职位,他们大多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积极工作,眼光高远,负责肯担当。反观那些大学生,绝大多数不够踏实,不肯吃苦,最可气的是绝大多数无担当。出了事,总是推脱,永远不是他们的错!等到发薪水的时候,就到处比,谁比谁高,平时却没见着干活的时候比谁干的更多,担当的更多!现在都谈钱我就比一下,我手下2个跟了我5年多的2个人,同样的没有背景,同一年进公司,在同一个部门,2个人头脑都很聪明,手脚都挺利索,做人也不错。一个中专生,现在已经是另外一个部门的经理,一个是名牌大学本科生,依然还在为手下。中专生的工资是这个大学生的数倍。原因无他,这个中专生踏实肯干,说一不二,能担当能负责。大学生则相反,整天抱怨,能偷懒就偷懒,遇到事能躲就躲,躲不掉就推,怪这怪那本文内容于
20:21:28 被jingie编辑83楼&举你公司的特例出来以偏概全有什么意义?不可否认是有部分中专技校的毕业生比起本科生来更适合某些特定岗位的工作,收入可能也更高,但是再往更高层次去看看,一些政府机关、大型企业的领导高管是中专生多还是本科生多?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本科生的发展潜力更大,可塑性也更强。你们公司重用中专生,那说明你们公司规模小,没法在学历上对应聘者过多挑剔。现在是校园招聘季,不信你可以去招聘网站看看一些大型国企、跨国公司的招聘公告,最低应聘要求是本科,没有这个学历,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像我所在的单位,最近几年新招聘的员工硬性条件是本科学历,有些中专生学历达不到要求,哪怕家里再有关系也只能是劳务派遣制员工。不是学历歧视,而是现在确确实实是知识型社会,在学生时代你付出的没有别人多,凭什么要求在职业发展道路上跟别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84楼&我不跟你争论这些我举的是个案,因为需要对比。我只是想告诉你,现在的大学生相当于80年代的小学生,甚至不如。不能踏实工作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成功。而今天的教育制度与90年代之前,完全是2个概念,90年代之前,是精英教育(或者说准精英教育),能够考上大学的绝大多数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进入工作岗位之后绝大多数还是精英。现在的教育其实说白了,叫普及教育,就跟毛主席60年代扫盲班没什么区别。而现在的学子,家长还没有从这个转变中转变过来,依然以为上了大学就成精英了,结果造就了一大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废物。当然不可否定这些孩子中有出色的人存在,但这个比例相对于90年代的大学生来说,可说是天差地远。还有就是很遗憾的告诉你我们公司虽然不是很大,但在中国外贸行业中进百强还是绰绰有余的,而且还是全德资企业。办事处还在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所以,不要以为of里,只讲学历(当然现在大学本科已经是起步价,原因无他,是个人都是大学生),特别是德资企业(我之前任职过美资,台资,国资企业)对于能力的认知,不是你能够想象的。学历在德资企业唯一的好处就是,起步价比别人高,但起步后就完全凭个人本事能力了,很有可能,中专生进去的时候4000块,大学生进去5000块,过了2,3年,大学生不过6000块,而中专生却已经数万。这种情况,在我们公司(我们同一栋of里的其他公司)比比皆是。当然我们公司也有业绩出色的大学生,但绝大多数这些人都是60后70后,80之后的,绝少绝少!最后还是用我在前面贴里的话总结我的观点!在这个最好的时代,你勤奋谦卑,踏实果决,世界就属于你在这个最坏的时代,你志比天高,狂妄自傲,世界就是你的敌人!无论你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另外再说个例子,我侄子前年进了大学,高考分数200挂零~~本文内容于
16:36:58 被jingie编辑86楼&非得要举实例的话,我所在单位(国有控股,世界同业30强之一,具体什么行业我就不说了)现在基本上都是一水的本科生,每天工作近12个小时,是不间断的12个小时,早八点到晚八点,只有中午吃饭有半个小时可以暂停一下,大家都说苦,但基本上没有消极怠工的。反倒是一个中专生,派遣制员工,每天来得最晚走得最早,如果没有吃饭聚餐什么的,绝对是下午五点半之前开溜。所以,不要将某一个特定例子当成普遍现象。87楼&你举的例子非常好我在国企也很多年,这种事非常多。你所说的中专生,最重要的标签是外派劳务工,这就说明了一切。你不可能要求一个扫地的阿姨,追求董事长的位置,不是他不配,而是等级观念限定了他。这就是所谓的透明玻璃墙。你国企里,大学生是正式工,中专生是外派劳务工。你的大学生和那个中专生,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说句实在话,那个中专生,在你们那里(不要告诉我,他可以从劳务派遣工能够转变成正式工,那种情况,这个中专生需要几倍甚至几十倍于其他正式工的努力才能做到,付出与获得不成正比,正常人普通人绝没有这个觉悟)没有希望,你认为,一个没有希望的职业,你会为之奋斗吗?如果是我,我也不会!我会质问自己,我和别人做同样的活,凭什么待遇不如别人?我最大的愿望肯定是赶快跳槽,换一家,能够平等对待的公司!不像外资企业,同一工种,有工资差别,却绝没有等级差别。大家的起跑线是一样的。所以,你举的例子,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而是一个等级差异问题。本文内容于
17:27:40 被jingie编辑楼上的几位,讨论的很深刻。某些专业,可能是脱离实际太多了,所以不太容易找工作。踏踏实实的专业,辛苦归辛苦,但是实在。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77007 工分:673155
/ 排名:422
左箭头-小图标
......70楼&这也是实话现在的大学生不踏实,做什么都不像样。我手下一水的中专,大专生,基本拒绝本科到我们部门,原因无他,伤心事太多,那些志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大学生们,眼睛总是向上翻,不肯踏实工作。而曾经在我手下的好几个中专生已经超越我,做上了部门经理,线上骨干等职位,他们大多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积极工作,眼光高远,负责肯担当。反观那些大学生,绝大多数不够踏实,不肯吃苦,最可气的是绝大多数无担当。出了事,总是推脱,永远不是他们的错!等到发薪水的时候,就到处比,谁比谁高,平时却没见着干活的时候比谁干的更多,担当的更多!现在都谈钱我就比一下,我手下2个跟了我5年多的2个人,同样的没有背景,同一年进公司,在同一个部门,2个人头脑都很聪明,手脚都挺利索,做人也不错。一个中专生,现在已经是另外一个部门的经理,一个是名牌大学本科生,依然还在为手下。中专生的工资是这个大学生的数倍。原因无他,这个中专生踏实肯干,说一不二,能担当能负责。大学生则相反,整天抱怨,能偷懒就偷懒,遇到事能躲就躲,躲不掉就推,怪这怪那本文内容于
20:21:28 被jingie编辑83楼&举你公司的特例出来以偏概全有什么意义?不可否认是有部分中专技校的毕业生比起本科生来更适合某些特定岗位的工作,收入可能也更高,但是再往更高层次去看看,一些政府机关、大型企业的领导高管是中专生多还是本科生多?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本科生的发展潜力更大,可塑性也更强。你们公司重用中专生,那说明你们公司规模小,没法在学历上对应聘者过多挑剔。现在是校园招聘季,不信你可以去招聘网站看看一些大型国企、跨国公司的招聘公告,最低应聘要求是本科,没有这个学历,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像我所在的单位,最近几年新招聘的员工硬性条件是本科学历,有些中专生学历达不到要求,哪怕家里再有关系也只能是劳务派遣制员工。不是学历歧视,而是现在确确实实是知识型社会,在学生时代你付出的没有别人多,凭什么要求在职业发展道路上跟别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84楼&我不跟你争论这些我举的是个案,因为需要对比。我只是想告诉你,现在的大学生相当于80年代的小学生,甚至不如。不能踏实工作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成功。而今天的教育制度与90年代之前,完全是2个概念,90年代之前,是精英教育(或者说准精英教育),能够考上大学的绝大多数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进入工作岗位之后绝大多数还是精英。现在的教育其实说白了,叫普及教育,就跟毛主席60年代扫盲班没什么区别。而现在的学子,家长还没有从这个转变中转变过来,依然以为上了大学就成精英了,结果造就了一大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废物。当然不可否定这些孩子中有出色的人存在,但这个比例相对于90年代的大学生来说,可说是天差地远。还有就是很遗憾的告诉你我们公司虽然不是很大,但在中国外贸行业中进百强还是绰绰有余的,而且还是全德资企业。办事处还在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所以,不要以为of里,只讲学历(当然现在大学本科已经是起步价,原因无他,是个人都是大学生),特别是德资企业(我之前任职过美资,台资,国资企业)对于能力的认知,不是你能够想象的。学历在德资企业唯一的好处就是,起步价比别人高,但起步后就完全凭个人本事能力了,很有可能,中专生进去的时候4000块,大学生进去5000块,过了2,3年,大学生不过6000块,而中专生却已经数万。这种情况,在我们公司(我们同一栋of里的其他公司)比比皆是。当然我们公司也有业绩出色的大学生,但绝大多数这些人都是60后70后,80之后的,绝少绝少!最后还是用我在前面贴里的话总结我的观点!在这个最好的时代,你勤奋谦卑,踏实果决,世界就属于你在这个最坏的时代,你志比天高,狂妄自傲,世界就是你的敌人!无论你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另外再说个例子,我侄子前年进了大学,高考分数200挂零~~本文内容于
16:36:58 被jingie编辑86楼&非得要举实例的话,我所在单位(国有控股,世界同业30强之一,具体什么行业我就不说了)现在基本上都是一水的本科生,每天工作近12个小时,是不间断的12个小时,早八点到晚八点,只有中午吃饭有半个小时可以暂停一下,大家都说苦,但基本上没有消极怠工的。反倒是一个中专生,派遣制员工,每天来得最晚走得最早,如果没有吃饭聚餐什么的,绝对是下午五点半之前开溜。所以,不要将某一个特定例子当成普遍现象。87楼&你举的例子非常好我在国企也很多年,这种事非常多。你所说的中专生,最重要的标签是外派劳务工,这就说明了一切。你不可能要求一个扫地的阿姨,追求董事长的位置,不是他不配,而是等级观念限定了他。这就是所谓的透明玻璃墙。你国企里,大学生是正式工,中专生是外派劳务工。你的大学生和那个中专生,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说句实在话,那个中专生,在你们那里(不要告诉我,他可以从劳务派遣工能够转变成正式工,那种情况,这个中专生需要几倍甚至几十倍于其他正式工的努力才能做到,付出与获得不成正比,正常人普通人绝没有这个觉悟)没有希望,你认为,一个没有希望的职业,你会为之奋斗吗?如果是我,我也不会!我会质问自己,我和别人做同样的活,凭什么待遇不如别人?我最大的愿望肯定是赶快跳槽,换一家,能够平等对待的公司!不像外资企业,同一工种,有工资差别,却绝没有等级差别。大家的起跑线是一样的。所以,你举的例子,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而是一个等级差异问题。本文内容于
17:27:40 被jingie编辑楼上的几位,讨论的很深刻。某些专业,可能是脱离实际太多了,所以不太容易找工作。踏踏实实的专业,辛苦归辛苦,但是实在。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53481 工分:798
左箭头-小图标
这种白痴论断也能说出口,看来这家伙没读过多少书。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94272 工分:7806
左箭头-小图标
好话真话都是难听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708185 工分:531
左箭头-小图标
同意 同意 延迟退休 65了还能工作 现在大学毕业都难找工作 以后更没戏 砖家叫兽呼吁毕业生降低就业标准 简直放P 上大学不就是为了有条好出路 好工作 为了回家种地 工地搬砖 花十几万 甚至几十万去上十几年学 有病?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48194 工分:34464
左箭头-小图标
怪不得老百姓都说:“人大举手,政协喝酒”!这个老不死的王八蛋确实让乙醇闹成脑残了,居然说出肛门都喷不出来的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86627 工分:18
左箭头-小图标
民众可以这么思考,代表不该这个论调。权力垄断就业市场,却又断绝社会阶层流通,将带来巨大社会问题。不要忘记,一个邮差下岗,一个霸王站起的老故事。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7902 工分:3234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61楼&还有的人说大学学历的学生眼界开阔,接受能力强,我只能说,别扯淡啦。中国的教育,是应试教育,能上大学,只能说明考试的水平高于不能上大学的。至于眼界什么的,20年前,可以说大学生眼界肯定比初高中的农村学生高,为什么?那时候的新生事物很多,而且都集中在大中城市,你不上大学,根本不可能长时间接触到这些东西。但现在呢?网络,媒体,实在太发达了,大家获得信息的渠道远比20年前宽广的多,相反,真正眼界窄的,恰恰很可能是天天死钻书本的考试机器。我学化学的,至少就我知道的和我的行业相关的,普通2本3本毕业的学生,和高中技校毕业的学生,没有差别。物理方面的我不清楚,但我想就靠那几本基础的大学物理,也搞不定自动化/无线电等等实际应用。70楼&这也是实话现在的大学生不踏实,做什么都不像样。我手下一水的中专,大专生,基本拒绝本科到我们部门,原因无他,伤心事太多,那些志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大学生们,眼睛总是向上翻,不肯踏实工作。而曾经在我手下的好几个中专生已经超越我,做上了部门经理,线上骨干等职位,他们大多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积极工作,眼光高远,负责肯担当。反观那些大学生,绝大多数不够踏实,不肯吃苦,最可气的是绝大多数无担当。出了事,总是推脱,永远不是他们的错!等到发薪水的时候,就到处比,谁比谁高,平时却没见着干活的时候比谁干的更多,担当的更多!现在都谈钱我就比一下,我手下2个跟了我5年多的2个人,同样的没有背景,同一年进公司,在同一个部门,2个人头脑都很聪明,手脚都挺利索,做人也不错。一个中专生,现在已经是另外一个部门的经理,一个是名牌大学本科生,依然还在为手下。中专生的工资是这个大学生的数倍。原因无他,这个中专生踏实肯干,说一不二,能担当能负责。大学生则相反,整天抱怨,能偷懒就偷懒,遇到事能躲就躲,躲不掉就推,怪这怪那本文内容于
20:21:28 被jingie编辑83楼&举你公司的特例出来以偏概全有什么意义?不可否认是有部分中专技校的毕业生比起本科生来更适合某些特定岗位的工作,收入可能也更高,但是再往更高层次去看看,一些政府机关、大型企业的领导高管是中专生多还是本科生多?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本科生的发展潜力更大,可塑性也更强。你们公司重用中专生,那说明你们公司规模小,没法在学历上对应聘者过多挑剔。现在是校园招聘季,不信你可以去招聘网站看看一些大型国企、跨国公司的招聘公告,最低应聘要求是本科,没有这个学历,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像我所在的单位,最近几年新招聘的员工硬性条件是本科学历,有些中专生学历达不到要求,哪怕家里再有关系也只能是劳务派遣制员工。不是学历歧视,而是现在确确实实是知识型社会,在学生时代你付出的没有别人多,凭什么要求在职业发展道路上跟别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84楼&我不跟你争论这些我举的是个案,因为需要对比。我只是想告诉你,现在的大学生相当于80年代的小学生,甚至不如。不能踏实工作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成功。而今天的教育制度与90年代之前,完全是2个概念,90年代之前,是精英教育(或者说准精英教育),能够考上大学的绝大多数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进入工作岗位之后绝大多数还是精英。现在的教育其实说白了,叫普及教育,就跟毛主席60年代扫盲班没什么区别。而现在的学子,家长还没有从这个转变中转变过来,依然以为上了大学就成精英了,结果造就了一大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废物。当然不可否定这些孩子中有出色的人存在,但这个比例相对于90年代的大学生来说,可说是天差地远。还有就是很遗憾的告诉你我们公司虽然不是很大,但在中国外贸行业中进百强还是绰绰有余的,而且还是全德资企业。办事处还在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所以,不要以为of里,只讲学历(当然现在大学本科已经是起步价,原因无他,是个人都是大学生),特别是德资企业(我之前任职过美资,台资,国资企业)对于能力的认知,不是你能够想象的。学历在德资企业唯一的好处就是,起步价比别人高,但起步后就完全凭个人本事能力了,很有可能,中专生进去的时候4000块,大学生进去5000块,过了2,3年,大学生不过6000块,而中专生却已经数万。这种情况,在我们公司(我们同一栋of里的其他公司)比比皆是。当然我们公司也有业绩出色的大学生,但绝大多数这些人都是60后70后,80之后的,绝少绝少!最后还是用我在前面贴里的话总结我的观点!在这个最好的时代,你勤奋谦卑,踏实果决,世界就属于你在这个最坏的时代,你志比天高,狂妄自傲,世界就是你的敌人!无论你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另外再说个例子,我侄子前年进了大学,高考分数200挂零~~本文内容于
16:36:58 被jingie编辑86楼&非得要举实例的话,我所在单位(国有控股,世界同业30强之一,具体什么行业我就不说了)现在基本上都是一水的本科生,每天工作近12个小时,是不间断的12个小时,早八点到晚八点,只有中午吃饭有半个小时可以暂停一下,大家都说苦,但基本上没有消极怠工的。反倒是一个中专生,派遣制员工,每天来得最晚走得最早,如果没有吃饭聚餐什么的,绝对是下午五点半之前开溜。所以,不要将某一个特定例子当成普遍现象。你举的例子非常好我在国企也很多年,这种事非常多。你所说的中专生,最重要的标签是外派劳务工,这就说明了一切。你不可能要求一个扫地的阿姨,追求董事长的位置,不是他不配,而是等级观念限定了他。这就是所谓的透明玻璃墙。你国企里,大学生是正式工,中专生是外派劳务工。你的大学生和那个中专生,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说句实在话,那个中专生,在你们那里(不要告诉我,他可以从劳务派遣工能够转变成正式工,那种情况,这个中专生需要几倍甚至几十倍于其他正式工的努力才能做到,付出与获得不成正比,正常人普通人绝没有这个觉悟)没有希望,你认为,一个没有希望的职业,你会为之奋斗吗?如果是我,我也不会!我会质问自己,我和别人做同样的活,凭什么待遇不如别人?我最大的愿望肯定是赶快跳槽,换一家,能够平等对待的公司!不像外资企业,同一工种,有工资差别,却绝没有等级差别。大家的起跑线是一样的。所以,你举的例子,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而是一个等级差异问题。本文内容于
17:27:40 被jingie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2444 工分:15732
左箭头-小图标
61楼&还有的人说大学学历的学生眼界开阔,接受能力强,我只能说,别扯淡啦。中国的教育,是应试教育,能上大学,只能说明考试的水平高于不能上大学的。至于眼界什么的,20年前,可以说大学生眼界肯定比初高中的农村学生高,为什么?那时候的新生事物很多,而且都集中在大中城市,你不上大学,根本不可能长时间接触到这些东西。但现在呢?网络,媒体,实在太发达了,大家获得信息的渠道远比20年前宽广的多,相反,真正眼界窄的,恰恰很可能是天天死钻书本的考试机器。我学化学的,至少就我知道的和我的行业相关的,普通2本3本毕业的学生,和高中技校毕业的学生,没有差别。物理方面的我不清楚,但我想就靠那几本基础的大学物理,也搞不定自动化/无线电等等实际应用。70楼&这也是实话现在的大学生不踏实,做什么都不像样。我手下一水的中专,大专生,基本拒绝本科到我们部门,原因无他,伤心事太多,那些志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大学生们,眼睛总是向上翻,不肯踏实工作。而曾经在我手下的好几个中专生已经超越我,做上了部门经理,线上骨干等职位,他们大多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积极工作,眼光高远,负责肯担当。反观那些大学生,绝大多数不够踏实,不肯吃苦,最可气的是绝大多数无担当。出了事,总是推脱,永远不是他们的错!等到发薪水的时候,就到处比,谁比谁高,平时却没见着干活的时候比谁干的更多,担当的更多!现在都谈钱我就比一下,我手下2个跟了我5年多的2个人,同样的没有背景,同一年进公司,在同一个部门,2个人头脑都很聪明,手脚都挺利索,做人也不错。一个中专生,现在已经是另外一个部门的经理,一个是名牌大学本科生,依然还在为手下。中专生的工资是这个大学生的数倍。原因无他,这个中专生踏实肯干,说一不二,能担当能负责。大学生则相反,整天抱怨,能偷懒就偷懒,遇到事能躲就躲,躲不掉就推,怪这怪那本文内容于
20:21:28 被jingie编辑83楼&举你公司的特例出来以偏概全有什么意义?不可否认是有部分中专技校的毕业生比起本科生来更适合某些特定岗位的工作,收入可能也更高,但是再往更高层次去看看,一些政府机关、大型企业的领导高管是中专生多还是本科生多?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本科生的发展潜力更大,可塑性也更强。你们公司重用中专生,那说明你们公司规模小,没法在学历上对应聘者过多挑剔。现在是校园招聘季,不信你可以去招聘网站看看一些大型国企、跨国公司的招聘公告,最低应聘要求是本科,没有这个学历,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像我所在的单位,最近几年新招聘的员工硬性条件是本科学历,有些中专生学历达不到要求,哪怕家里再有关系也只能是劳务派遣制员工。不是学历歧视,而是现在确确实实是知识型社会,在学生时代你付出的没有别人多,凭什么要求在职业发展道路上跟别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84楼&我不跟你争论这些我举的是个案,因为需要对比。我只是想告诉你,现在的大学生相当于80年代的小学生,甚至不如。不能踏实工作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成功。而今天的教育制度与90年代之前,完全是2个概念,90年代之前,是精英教育(或者说准精英教育),能够考上大学的绝大多数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进入工作岗位之后绝大多数还是精英。现在的教育其实说白了,叫普及教育,就跟毛主席60年代扫盲班没什么区别。而现在的学子,家长还没有从这个转变中转变过来,依然以为上了大学就成精英了,结果造就了一大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废物。当然不可否定这些孩子中有出色的人存在,但这个比例相对于90年代的大学生来说,可说是天差地远。还有就是很遗憾的告诉你我们公司虽然不是很大,但在中国外贸行业中进百强还是绰绰有余的,而且还是全德资企业。办事处还在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所以,不要以为of里,只讲学历(当然现在大学本科已经是起步价,原因无他,是个人都是大学生),特别是德资企业(我之前任职过美资,台资,国资企业)对于能力的认知,不是你能够想象的。学历在德资企业唯一的好处就是,起步价比别人高,但起步后就完全凭个人本事能力了,很有可能,中专生进去的时候4000块,大学生进去5000块,过了2,3年,大学生不过6000块,而中专生却已经数万。这种情况,在我们公司(我们同一栋of里的其他公司)比比皆是。当然我们公司也有业绩出色的大学生,但绝大多数这些人都是60后70后,80之后的,绝少绝少!最后还是用我在前面贴里的话总结我的观点!在这个最好的时代,你勤奋谦卑,踏实果决,世界就属于你在这个最坏的时代,你志比天高,狂妄自傲,世界就是你的敌人!无论你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另外再说个例子,我侄子前年进了大学,高考分数200挂零~~本文内容于
16:36:58 被jingie编辑非得要举实例的话,我所在单位(国有控股,世界同业30强之一,具体什么行业我就不说了)现在基本上都是一水的本科生,每天工作近12个小时,是不间断的12个小时,早八点到晚八点,只有中午吃饭有半个小时可以暂停一下,大家都说苦,但基本上没有消极怠工的。反倒是一个中专生,派遣制员工,每天来得最晚走得最早,如果没有吃饭聚餐什么的,绝对是下午五点半之前开溜。所以,不要将某一个特定例子当成普遍现象。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11824 工分:446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5楼& 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改成,不鼓励所有学生上大学就没问题了。 如果单纯是考虑到城乡差距、就业而提出的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不管是不是善意,其背后的逻辑立不住:城乡差距、收入水平是个实际存在的事实,而我们的高校教育又是畸形市场化,这时候要调整的是教育政策,如何出台好的政策,补贴让农村娃上大学更容易,增加阶层流动的可能性,而不是提出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这样反向的政策。一边拿公共用地、享受着财政拨款、接受行政待遇,一边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这样的提法是短视、消极、不负责任的“实话”。38楼&说的不错!“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的出发点也许有一定道理,但是表述有问题,改成“不鼓励勉强的、跟不上的、需要花银子找路子的人上大学”应该更实际些。本人在一家传媒公司,从今年3月18日到今天,公司收到的应聘简历1048份,但是只选出了6个人(其中还有2个人在试用期),根据公司的统计,中专以下学历的员工入职后,能够按公司要求独立完成项目的时间大致要比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早2-4个月,而且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都是相关专业毕业的,而中专以下学历的员工多数根本没有接触的传媒行业。针对这个情况,公司专门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论是: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其实并不实用,除了基础理论知识外,绝大多数知识需要更新甚至推倒重来(几乎所有院校都在开设热门专业,而师资就不敢恭维了),所以这些员工和中专以下学历的员工基本需要进行同样的培训过程,但是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在校时学到了太多知识以外的东西,远不如中专以下学历的员工那么心静和扎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现象:一旦学成后,尤其是达到一定水平后,中专以下学历的员工远比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忠诚度要高。所以,公司现在在招聘时采取了“三不看”和“看*”的原则:不看学历、不看简历、不看作品;而要看人性、看悟性。电视是一个合作的艺术、团队的艺术,人性不好难合作;电视是一个科技的艺术、发展的艺术,悟性不好难提高,难进步。上不上大学,有没有大学文凭,还真不是人生唯一的一条路。尤其是那些考不上大学或者勉强混上大学、还需要对父母敲骨吸髓的人,我是不鼓励他上大学的。人都有自己开的那一窍,每个人的窍又不一样,不上大学不代表做不好事情。42楼& 你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失之偏颇。不对在哪里呢?在时间上。在3个月内,同一个部门的中专技校的毕业生很有可能比大学生干的好,但要是放在半年,甚至1年的时间范围内,情况恰好会翻过来。大学毕业的学生可能在技术上没有那些技校中专的学生上手快,但他们开阔的眼界,广博的知识,在学校里学到的处理知识和事件的方法,都 比学位低的工作人员要占有比较大的优势(一般情况下,特例不说)。短期内可能会处于劣势,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优势就逐渐显现出来了。我所在学校的老师,凡是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效果明显,作业还少,学生喜欢,学生成绩明显,学风活泼的,都是高学历的,低学历的也有效果不错的,但绝大多数都是靠题海战术的。自己教的吃力,学生学的辛苦。我考虑后认为知识的积淀和眼界的开阔,以及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认识,都影响了低学历的人的工作方法和态度,进而影响了工作的成绩。你说企业的中专和技校的毕业生比大学毕业生强,那只是在毕业后刚参加工作时的对比,你在老员工中调查下,看力量骨干中学历比是怎么样的,这样也许更能说明问题。因此,说农村孩子不要上大学,纯属放屁。农村的人也不傻,他们自己知道自己的孩子应该怎么样安排生活的道路。反倒是说这些话的精英们,有方这个道格臭气的时间,多花点时间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不要求您们把他培养成是么砖家叫兽,只要培养的奉公守法,不要成为李某某公子那样的货色,我们就谢天谢地了。至少我们农民的孩子犯事了,不会像李某某那样玩弄全国人民的感情和智商谢谢你的真诚探讨,不过我完全同意的只有你的第三段。也许我的表述不够完整。现在大学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学术氛围不够,真正用在学习上的精力越来越少,所以许多学生确实是学了,但是叫真章的时候就什么都不会了,这是一;二是许多人在学校学了很多学业以外的东西,有好有坏,但是负面的东西不少;三是上了大学,自己认为学到了真经,殊不知老师教你的东西也许就是他现买现卖的(传媒专业相当多的老师是转行或外聘的非专业老师,传统的传媒院校也有许多老师被挖走了,没走的也把主要精力放在赚外快上了)。反观学历稍低的人群,他们在理论基础上与大学毕业生没有太大的差别(当然在知识面的宽度和广度上差别就要大一些了,但这恰恰术业有专攻,深度和动手能力就难说高低了,因人而异),另外他们思想包袱小,期望值更实际,被学校固化的思维模式少,进入工作状态早,忠诚度高,与大学以上学历相比主动跳槽的更少,求知的渴望更大,学习的动力更足,。在初期,学历高的员工自学和再学习能力普遍稍高,一般在4至6个月内优势稍大,但是一年后最多两年,这个优势就不明显了,而学历较低的员工因为主动性高,各种能力反而渐渐反超。高学历的员工在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基本上会考虑换一个自认为更合适的单位,而公司对较低学历的员工在这方面的担心就少了一些,他们即便是走,也多数也会找一个双方都合适的时机。其实每次有人走,我们都替他们担心:还没有学到真正可以闯天下的本事,出去以后还要再吃些苦头。这不,去年下半年就有两个离职去了北京的员工要求回来工作,原因是公司收入稳定、业务饱满、学习氛围浓、提高快。多年下来,公司的骨干基本上学历都不太高,但是资历、能力和水平都是刚刚地。学历最高的是行政口和市场口,制作口次之,而创作口的平均学历最低,节目和剧组是最不稳定的,因时而异。电视传媒是一个思想无边界的艺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单纯从创作角度来说,有时专业知识反而成为创作思想的绊脚石(不瞒你说,去年我们有两个作品是从我8岁最小的儿子那里开启的创意阀门)。因此,电视传媒也是没有一定之规艺术,任何理论都滞后于它的发展,甚至在它面前那么苍白。同时电视传媒还是一个经验的艺术、感觉的艺术、主观的艺术,重经验超过理论,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感觉而不是技术层面的指标,是见仁见智的赏析而不是靠一个标准来度量。从我们公司来说,可能和你所说的情况不同:学历高的员工上手快,而学历较低的员工进入工作状态快,很多时候学历较低的新员工和老员工一起工作,而高学历的新员工还在一旁扎着两只手不知道该干点什么,几个月下来,领先一步的优势就不言而喻了,等高学历的新员工进入情况,别人又在其他方面领先一步,甚至开始独立创作了,等到高学历的员工可以独立创作,别人可能已经开始带团队了。初期的差距是2至4个月,到后面可能就会差出一到两年甚至更多,现在都火星时代了,差一、两年可能就意味着永远掉队。而且,高学历的员工在独立创作阶段就开始大量流失,公司辛辛苦苦的培养大半是为他人做嫁衣。对于一家公司来说,更愿意聘用什么样的员工呢?公司现在把新员工的试用期从过去的3个月(因为参与创作或制作作品需要一个周期)改为现在的1个月,就是把过去对专业知识、动手能力为主的考察改为对人性、悟性和再学习能力的考察。借前几天公司年会上一位大学毕业的新员工代表所说的话:走上工作岗位,才知道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有60%是陈旧的、过时的和不系统的,30%是无用的,5%是没有真学懂的,剩下5%有用的还不知道怎么用!走上工作岗位,才知道家庭和社会供养我们这么多年,我们只是拿了一个本本,它不能证明我们自己的什么,只能证明为了我们拿这个本本,家庭和社会付出了什么。而对我们自己的证明,应该是我们对家庭、对社会付出的一生!走上工作岗位,才知道真正的学习和人生就要开始,而在此之前,充其量只能叫做预习!只是就一个小圈子、一家公司说一点情况,不代表更广泛的范围也一定是这种情况,不过就业心态应该不会有太大行业差别的。加你好友,有些想法可以聊,因为许多话不想说太多,被不理性的利用,铁血被潜伏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7902 工分:3234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61楼&还有的人说大学学历的学生眼界开阔,接受能力强,我只能说,别扯淡啦。中国的教育,是应试教育,能上大学,只能说明考试的水平高于不能上大学的。至于眼界什么的,20年前,可以说大学生眼界肯定比初高中的农村学生高,为什么?那时候的新生事物很多,而且都集中在大中城市,你不上大学,根本不可能长时间接触到这些东西。但现在呢?网络,媒体,实在太发达了,大家获得信息的渠道远比20年前宽广的多,相反,真正眼界窄的,恰恰很可能是天天死钻书本的考试机器。我学化学的,至少就我知道的和我的行业相关的,普通2本3本毕业的学生,和高中技校毕业的学生,没有差别。物理方面的我不清楚,但我想就靠那几本基础的大学物理,也搞不定自动化/无线电等等实际应用。70楼&这也是实话现在的大学生不踏实,做什么都不像样。我手下一水的中专,大专生,基本拒绝本科到我们部门,原因无他,伤心事太多,那些志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大学生们,眼睛总是向上翻,不肯踏实工作。而曾经在我手下的好几个中专生已经超越我,做上了部门经理,线上骨干等职位,他们大多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积极工作,眼光高远,负责肯担当。反观那些大学生,绝大多数不够踏实,不肯吃苦,最可气的是绝大多数无担当。出了事,总是推脱,永远不是他们的错!等到发薪水的时候,就到处比,谁比谁高,平时却没见着干活的时候比谁干的更多,担当的更多!现在都谈钱我就比一下,我手下2个跟了我5年多的2个人,同样的没有背景,同一年进公司,在同一个部门,2个人头脑都很聪明,手脚都挺利索,做人也不错。一个中专生,现在已经是另外一个部门的经理,一个是名牌大学本科生,依然还在为手下。中专生的工资是这个大学生的数倍。原因无他,这个中专生踏实肯干,说一不二,能担当能负责。大学生则相反,整天抱怨,能偷懒就偷懒,遇到事能躲就躲,躲不掉就推,怪这怪那本文内容于
20:21:28 被jingie编辑83楼&举你公司的特例出来以偏概全有什么意义?不可否认是有部分中专技校的毕业生比起本科生来更适合某些特定岗位的工作,收入可能也更高,但是再往更高层次去看看,一些政府机关、大型企业的领导高管是中专生多还是本科生多?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本科生的发展潜力更大,可塑性也更强。你们公司重用中专生,那说明你们公司规模小,没法在学历上对应聘者过多挑剔。现在是校园招聘季,不信你可以去招聘网站看看一些大型国企、跨国公司的招聘公告,最低应聘要求是本科,没有这个学历,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像我所在的单位,最近几年新招聘的员工硬性条件是本科学历,有些中专生学历达不到要求,哪怕家里再有关系也只能是劳务派遣制员工。不是学历歧视,而是现在确确实实是知识型社会,在学生时代你付出的没有别人多,凭什么要求在职业发展道路上跟别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不跟你争论这些我举的是个案,因为需要对比。我只是想告诉你,现在的大学生相当于80年代的小学生,甚至不如。不能踏实工作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成功。而今天的教育制度与90年代之前,完全是2个概念,90年代之前,是精英教育(或者说准精英教育),能够考上大学的绝大多数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进入工作岗位之后绝大多数还是精英。现在的教育其实说白了,叫普及教育,就跟毛主席60年代扫盲班没什么区别。而现在的学子,家长还没有从这个转变中转变过来,依然以为上了大学就成精英了,结果造就了一大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废物。当然不可否定这些孩子中有出色的人存在,但这个比例相对于90年代的大学生来说,可说是天差地远。还有就是很遗憾的告诉你我们公司虽然不是很大,但在中国外贸行业中进百强还是绰绰有余的,而且还是全德资企业。办事处还在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所以,不要以为of里,只讲学历(当然现在大学本科已经是起步价,原因无他,是个人都是大学生),特别是德资企业(我之前任职过美资,台资,国资企业)对于能力的认知,不是你能够想象的。学历在德资企业唯一的好处就是,起步价比别人高,但起步后就完全凭个人本事能力了,很有可能,中专生进去的时候4000块,大学生进去5000块,过了2,3年,大学生不过6000块,而中专生却已经数万。这种情况,在我们公司(我们同一栋of里的其他公司)比比皆是。当然我们公司也有业绩出色的大学生,但绝大多数这些人都是60后70后,80之后的,绝少绝少!最后还是用我在前面贴里的话总结我的观点!在这个最好的时代,你勤奋谦卑,踏实果决,世界就属于你在这个最坏的时代,你志比天高,狂妄自傲,世界就是你的敌人!无论你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另外再说个例子,我侄子前年进了大学,高考分数200挂零~~本文内容于
16:36:58 被jingie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2444 工分:1573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61楼&还有的人说大学学历的学生眼界开阔,接受能力强,我只能说,别扯淡啦。中国的教育,是应试教育,能上大学,只能说明考试的水平高于不能上大学的。至于眼界什么的,20年前,可以说大学生眼界肯定比初高中的农村学生高,为什么?那时候的新生事物很多,而且都集中在大中城市,你不上大学,根本不可能长时间接触到这些东西。但现在呢?网络,媒体,实在太发达了,大家获得信息的渠道远比20年前宽广的多,相反,真正眼界窄的,恰恰很可能是天天死钻书本的考试机器。我学化学的,至少就我知道的和我的行业相关的,普通2本3本毕业的学生,和高中技校毕业的学生,没有差别。物理方面的我不清楚,但我想就靠那几本基础的大学物理,也搞不定自动化/无线电等等实际应用。70楼&这也是实话现在的大学生不踏实,做什么都不像样。我手下一水的中专,大专生,基本拒绝本科到我们部门,原因无他,伤心事太多,那些志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大学生们,眼睛总是向上翻,不肯踏实工作。而曾经在我手下的好几个中专生已经超越我,做上了部门经理,线上骨干等职位,他们大多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积极工作,眼光高远,负责肯担当。反观那些大学生,绝大多数不够踏实,不肯吃苦,最可气的是绝大多数无担当。出了事,总是推脱,永远不是他们的错!等到发薪水的时候,就到处比,谁比谁高,平时却没见着干活的时候比谁干的更多,担当的更多!现在都谈钱我就比一下,我手下2个跟了我5年多的2个人,同样的没有背景,同一年进公司,在同一个部门,2个人头脑都很聪明,手脚都挺利索,做人也不错。一个中专生,现在已经是另外一个部门的经理,一个是名牌大学本科生,依然还在为手下。中专生的工资是这个大学生的数倍。原因无他,这个中专生踏实肯干,说一不二,能担当能负责。大学生则相反,整天抱怨,能偷懒就偷懒,遇到事能躲就躲,躲不掉就推,怪这怪那本文内容于
20:21:28 被jingie编辑举你公司的特例出来以偏概全有什么意义?不可否认是有部分中专技校的毕业生比起本科生来更适合某些特定岗位的工作,收入可能也更高,但是再往更高层次去看看,一些政府机关、大型企业的领导高管是中专生多还是本科生多?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本科生的发展潜力更大,可塑性也更强。你们公司重用中专生,那说明你们公司规模小,没法在学历上对应聘者过多挑剔。现在是校园招聘季,不信你可以去招聘网站看看一些大型国企、跨国公司的招聘公告,最低应聘要求是本科,没有这个学历,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像我所在的单位,最近几年新招聘的员工硬性条件是本科学历,有些中专生学历达不到要求,哪怕家里再有关系也只能是劳务派遣制员工。不是学历歧视,而是现在确确实实是知识型社会,在学生时代你付出的没有别人多,凭什么要求在职业发展道路上跟别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80385 工分:79955
左箭头-小图标
知识改变命运石硬道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84420 工分:21
左箭头-小图标
79楼&LZ你直接把你的话改成农村娃没有资格当医生,工程师,金融从业人员,公务员等等农村娃只赔配搬砖和当兵,哦,当兵还要交钱哈哈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20422 头衔:预备役军官 工分:126910
/ 排名:830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王平委员“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的观点,是与其委员身份不符的哗众取宠。请问:出身既无贵贱之分,农村孩子可以选择去学技术,那城市孩子可不可以?本来是个高等教育结构和择业观念不合理的问题,对应的是国家人力资源结构性紧缺的问题,怎么就绕到城市农村的问题上了,所以完全没有道理!目前的高等教育结构,明显是知识型的高校比例太高,名校和211、985高校大都集中在这一类,而技能型实用型的比例较少而且多是专科学校,孰优孰劣,在高考前学子们就已经被误导到轻视技能、实用的道路上了。另一方面,目前的高校数量太多、太烂,而且动则一届招生成千上万,高校的师资就那么多。所以教育质量堪忧。看看30年前的高考,得分率不到80%出门都不敢说,而且肯定进不了一类高校,现在呢?竟然有“三本”了,按照30年前的分数比较,这是连当初的大专分数都不够的。现在的专科呢?连以前中专的水平都不够,以前的中专参加高考,得分率也要在50%左右。现在的全日制大专录取分数在当年连电大和职大都进不去。我们不比国外,我们建国才64年,一穷二白的,文革后恢复高考更是才不到40年,但是我们在努力提高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时候,难道就不应该考虑教育结构的问题吗?这才是委员的职责,为国为民提出自己的意见。至于农村孩子上不上大学,似乎不是委员该操心的问题,为了国家的发展你该操心以下问题:改革30多年以来,我国的人口红利吃得差不多了,教育结构如果和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不匹配,甚至是分歧严重的情况下,那么中国即将面临庞大的高校毕业生一方面无法就业,而全社会却在为找不到合适的劳动者而发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21068 工分:11424
左箭头-小图标
LZ你直接把你的话改成农村娃没有资格当医生,工程师,金融从业人员,公务员等等农村娃只赔配搬砖和当兵,哦,当兵还要交钱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308755 工分:7341
左箭头-小图标
这种言论貌似是对的,但是,实际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正确”。在社会公平没有保证的情况下,谁听了这话不气愤?问题是咱们国家对于教育对于社会的这种教育政策把握的明显不正确,而且,咱们国家工人的劳动强度确实是太高了。我觉得我们单位,不少岗位,工人和办公室人挣得几乎差不多了,而且,有的工人确实是厉害,数控编程什么的几乎没啥问题,领导接到一个比较难的活儿,还真得依靠这样的人,而且,这样的人工资明显很高,就算这样,在我们单位这样的人没一个喜欢老在下面当工人的,都想着自己当工人的时候好好干,有朝一日到办公室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19171 工分:198
左箭头-小图标
解决问题老是制标,真可以骂句:艹!大批农民涌入城市是大学的原因吗?农民收入低,农村基础设施差才是根本原因,要是种一亩田国家收入一万,将有大批城市里的大学生去农村种田。要是村村通高速,立马解决房价问题。中国必须要釜底抽薪式的解决问题,老整表面治疗只能让人“呵呵呵”。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iPhone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44660 工分:4122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我一也直认为,有能力考国家重点的去考国家重点去,那种人本来就是应该吃智能这碗饭的,而在一些普通的学校,成绩一般的真不如去学一门技术,我现在就是就是靠技术吃饭的,一个初中生,下来学六年菜刀,那工资也比三流院校出来心比天高命比纸博的强,现在我们村的很多大专生下来以后,在外面混了个两三年后,最后还是回家去学个电工,烤蛋糕,缝衣服这样的一技之长了。所以个人认为楼主说的是实话,这一次同学聚会,一群初中中专没毕业的,他们从事一行能达四年以上的,都有小成了,那群还在大学毕业的,还在读书的,不是在还欠款,就是两三千一个月,个人认为有能力吃读书饭的还是要读书,不是读书料的学一技之长也可安身立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77007 工分:673155
/ 排名:422
左箭头-小图标
7楼&我只能说,每个人都有追求上大学的权利。赞成楼上。中国大量的人才在农村,不应该歧视或者排挤农村孩子上大学。农村孩子具有聪明--接触实际的优点。当然,农村孩子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要注意脚踏实地,多选择理工科,尤其是工科,有饭吃。不要选择虚无缥缈的专业。环保专业就是虚无缥缈专业。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25683 工分:30019
左箭头-小图标
大量的中高职学校,一样可以成为NB的人才~~不要被“大学”迷惑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572501 工分:13941
左箭头-小图标
67楼&大学很重要?比尔盖茨为何肄业 中国那么多富豪为何都是富了以后才拿到的文凭 人家都说了 不鼓励上大学 ,想上上, 不想上就谋出路,用高升学率来将失业风险延后 ,耗干农民手中的钱,其心何其毒辣!71楼&你要是有比尔盖茨那样的爹妈 估计你都不去上学了唉 一说大学退学创业就拿比尔盖茨说事 你们是真不知道他的背景还是假不知道啊有好爹妈上不上学前途都一片光明 没有好爹妈上不上学都是一片黑暗本文内容于
15:22:31 被小编a52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51194 工分:12109
左箭头-小图标
不鼓励上大学也就罢了,为什么是农村娃?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700520 工分:17
左箭头-小图标
67楼&大学很重要?比尔盖茨为何肄业 中国那么多富豪为何都是富了以后才拿到的文凭 人家都说了 不鼓励上大学 ,想上上, 不想上就谋出路,用高升学率来将失业风险延后 ,耗干农民手中的钱,其心何其毒辣!你要是有比尔盖茨那样的爹妈 估计你都不去上学了唉 一说大学退学创业就拿比尔盖茨说事 你们是真不知道他的背景还是假不知道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7902 工分:3234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61楼&还有的人说大学学历的学生眼界开阔,接受能力强,我只能说,别扯淡啦。中国的教育,是应试教育,能上大学,只能说明考试的水平高于不能上大学的。至于眼界什么的,20年前,可以说大学生眼界肯定比初高中的农村学生高,为什么?那时候的新生事物很多,而且都集中在大中城市,你不上大学,根本不可能长时间接触到这些东西。但现在呢?网络,媒体,实在太发达了,大家获得信息的渠道远比20年前宽广的多,相反,真正眼界窄的,恰恰很可能是天天死钻书本的考试机器。我学化学的,至少就我知道的和我的行业相关的,普通2本3本毕业的学生,和高中技校毕业的学生,没有差别。物理方面的我不清楚,但我想就靠那几本基础的大学物理,也搞不定自动化/无线电等等实际应用。这也是实话现在的大学生不踏实,做什么都不像样。我手下一水的中专,大专生,基本拒绝本科到我们部门,原因无他,伤心事太多,那些志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大学生们,眼睛总是向上翻,不肯踏实工作。而曾经在我手下的好几个中专生已经超越我,做上了部门经理,线上骨干等职位,他们大多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积极工作,眼光高远,负责肯担当。反观那些大学生,绝大多数不够踏实,不肯吃苦,最可气的是绝大多数无担当。出了事,总是推脱,永远不是他们的错!等到发薪水的时候,就到处比,谁比谁高,平时却没见着干活的时候比谁干的更多,担当的更多!现在都谈钱我就比一下,我手下2个跟了我5年多的2个人,同样的没有背景,同一年进公司,在同一个部门,2个人头脑都很聪明,手脚都挺利索,做人也不错。一个中专生,现在已经是另外一个部门的经理,一个是名牌大学本科生,依然还在为手下。中专生的工资是这个大学生的数倍。原因无他,这个中专生踏实肯干,说一不二,能担当能负责。大学生则相反,整天抱怨,能偷懒就偷懒,遇到事能躲就躲,躲不掉就推,怪这怪那本文内容于
20:21:28 被jingie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7902 工分:3234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这话真难听,但却是实话。说得过于坦诚,如果说的绕绕弯,改成“不鼓励学生都上大学”会缓和的多,也能让别人多理解些!90年代之前,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是精英教育,90年代后普及教育。90年代之前考上大学,能够改变你的一生,让你有地头的野鸡变凤凰的可能(记住也就是“可能)。90年代后考上大学,与80年代的小学生其实是同样文凭,你的定位只能是普通劳动者,高看自己,就会把自己的人生全部毁了,如果不及时改变观念的话!现在大学生多如牛毛,一块砖从金茂大厦上丢下去,能砸死一堆大学生。现在的大学生的心态必须放平,你已经不是天之骄子,你不过就和80年代之前的小学生一样,属于螺钉属性。踏踏实实做人,没有人会失业。失业的大学生只有2种,一种是懒汉,另一种是志比天高,命比纸薄,高看自己的废物!在这个最好的时代,你勤奋谦卑,世界就属于你在这个最坏的时代,你志比天高,世界就是你的敌人!无论你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本文内容于
20:06:28 被jingie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312 工分:29012
左箭头-小图标
48楼&“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这句话根本就是废话,你的本意再好,大家也不会认可。原来很简单,如果所有农村娃都不上大学,那结果会怎么样?52楼&结果就是:公务员世世代代是公务员,做工人的世世代代是工人(普通工人的经济条件比农民强不了多少),做农民的世世代代是农民,而且文化水平低,机巧之心没有,利于管理,社会稳定和谐。这样下去社会真的和谐稳定吗?陈胜吴广在几千年前就喊出“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怎样才能致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