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观音菩萨佛号是佛是仙?还是道……?求解

查看: 749|回复: 9
万万不可,阿弥陀佛。
绝对不可!!!六道之中,动物连人类的慧根和善根都不如,属于三恶道。你把这些畜牲和我们的佛法导师放到一起,相提并论,这是在侮辱老师,成何体统?这是对大菩萨的大不敬,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请一定要注意:六道之中,不是凭借谁的神通
那肯定是不行的
放在一起估计不是太好,但是可以分开屋子放,摆放有方向和位置要求,看你们家的房子是什么方向,可以去专业网站查查.
只要至诚恭敬供养就好,且不要在不洁之处,或面向不洁之处
南无阿弥陀佛! 两位菩萨一起供养,诚心就无碍.既然你师傅开示你与某位菩萨有缘,那你就多念常念这位菩萨的名号,诚心所至,必会有感应.想必菩萨与你也是个因缘的,否则也不会刻意就加持于你.好好珍惜这个缘分.
是阿弥陀佛。 千手千眼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说,发是愿已,至心称念我之名字,亦应专念我本师阿弥陀如来,然后即当诵此陀罗尼神咒,一宿诵满五遍,除灭身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
佛不与任何众生冲突,但真学佛之人不供狐仙, 学佛之人为了了生死、出六道, 你供个六道众生,如何帮助你出六道轮回? 很多供狐仙的都是想靠仙家的神通来赚钱,可是不知道,神通大不过业力。 神通大,所造的业力就更大。 显神通的大多是魔,所以
龙口孙境阳
看您想求什么。 您求智慧,供菩萨;您求功能,供狐仙。 求功能,惹菩萨笑;求智慧,惹狐仙笑。 您什么也不求。 摆菩萨像摆狐仙像,欣赏工艺品外在美—— 那无论菩萨或狐仙,他们都各有事忙着, 谁也没有空闲时间,抱怨您对他们不敬。
春华秋实—薛城
可以。 关公既是武财神,也是佛教的护法,在佛教里被称为伽蓝菩萨。现在深圳弘法寺的伽蓝殿里供奉的就是关公。所以观世音菩萨和关公可以同时恭敬供奉或佩戴的。
保家仙一般就是供祖宗,出马仙家是另一回事,跟保家仙不同。供保家仙一般是求祖宗保佑自己家宅安宁。其实能在堂口上的保家仙都是投生到鬼道的祖先,没能投生善道,其实他们也是苦难众生,长久不得解脱。因为,天道众生不会来,人道和畜生道的在
如果菩萨只是保佑特定的某个人,那我们就都不要供了。菩萨本是倒驾慈航而来普度众生的,自然没有分别,又怎么属于谁?能供奉是即自己的福报,更别说有人不信佛、不能供佛了,哪里说要送走自己的福分呢? 身体上的症状积极治疗,如果修行更要精进佛教四大菩萨的坐骑是什么?
少林寺都市禅堂
般若智慧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以大智慧为本愿,经中云:摄心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而文殊菩萨以净行法门做为摄心的法门。净行法门中指导我们要处处为众生着想,故文殊菩萨教导我们要有无私念头,把将大众的利益放在第一,自身清净不染而利人,才能入三昧大智正定。南无般若智慧文殊菩萨文殊菩萨的坐骑是口首仙的青狮。文殊菩萨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剑,骑乘狮子,比喻以智慧利剑斩断烦恼,以狮吼威风震慑魔怨。其道场在山西五台山。与普贤菩萨为释迦牟尼佛之胁士。即文殊驾狮子侍如来之左侧,普贤乘白象侍右侧。德行圆满普贤菩萨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为本愿,从一者礼敬诸佛到十者普皆回向。都体现菩萨度众生的愿力,普贤菩萨无有退转的心更是不可思议。一时做善事、利益众生、修行不难,一辈子做善事、利益众生、修行就难,而普贤菩萨指导我们正是身无疲惫地去行去做,才是普贤菩萨的度众特点。南无德行圆满普贤菩萨普贤菩萨的坐骑是灵牙仙的六牙白象。与骑乘狮子的文殊菩萨,同为毗卢遮那佛之胁士,合称为“华严三圣”。白象代表愿行殷深,辛勤不倦;六牙,表示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慧智。佛教称六牙白象是菩萨所化,以表威灵。大慈大悲观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以大悲为本愿,救苦救难为目的。经中说:救度诸末法,观世音为最。悲是拔除众生之苦。当然,必须施与众生快乐,才能离苦。故此,菩萨教导我们要有爱世精神,那里有苦难我们应尽量去帮忙,那就是观世音菩萨救度我们这个时代,最为着力的原因。南无大慈大悲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坐骑的是金光仙的金毛犼,又名“朝天吼”。犼,俗称为望天吼,朝天吼:犼,俗称为望天吼,朝天吼,传说是龙王的儿子,有守望习惯。华表柱顶之蹬龙(即朝天吼)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解救苦难地藏菩萨地藏菩萨盖于阴阳之间,在阴广度幽冥世界离开黑暗苦楚,在阳广度人间疾苦。而自己发愿度尽众生而后成佛(有一种说法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可见度众愿望无有穷尽。地藏菩萨见证幽冥大苦,普劝我们要尽一生力量,不造罪恶,脱离苦海轮回之苦,证得涅般快乐,此为地藏菩萨大愿。南无解救苦难地藏菩萨地藏菩萨的坐骑,像以一头形似狮子的怪兽,名号曰:“谛听”。谛听又称“独角兽”,“地听”,“善听”,乃九华山镇山之宝,相传为金地藏菩萨坐骑。佛教尊称谛听为神犬,后人缘其晓佛理,通人性,避邪恶,视为吉祥的象征。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点击关注“腾讯佛学 ”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佛学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佛学”,获取更多佛学资讯。
[责任编辑:airyzha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佛教寺院供奉的观音菩萨
——佛教寺院供奉的佛、菩萨及罗汉
价格:¥36.50 &&
3510人阅读
3252人阅读
1986人阅读
观世音&佛教菩萨名。梵文Avalokitevara的意译,亦译“光世音”,*新译“观自在”、“观世自在”,音译“阿婆卢吉低舍婆罗”、“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佛教把他描写为大慈大悲的菩萨。称遇难众生只要诵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解脱,故名(见《法华经·普门品》)。因唐讳太宗李世民名,故去“世”字,略称“观音”。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相传其显灵说法的道场在浙江省普陀山。据称其生日是夏历二月十九,成道日是夏历六月十九,涅槃日是夏历九月十九。有各种不同名称和形象的观音,有*六观音、七观音乃至三十三观音(称*三十三身),但一般所说的观音是指作为其总体的*圣观音。据称观音可应机以种种化身救众苦难。在中国寺院中的塑像常作女相。女相观音造像约始于南北朝,盛于唐代以后。摘自:任继愈 主编.宗教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第1章 观世音菩萨概述
1.首席菩萨观世音
公元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后,吸收了婆罗门教中的“善神”信仰,将其作为佛教中慈善菩萨,名叫“马头观世音”,其形象依旧是小马驹。公元前后,“马头观世音”始改作男子身,由小马驹变成了伟丈夫。后来,佛门弟子将观音菩萨及阿弥陀佛和大势圣菩萨,...&&&
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2004年第01期
作者:孙丽
2.观音菩萨
起声良;宋利良
&正&莫高窟第217窟西壁北侧盛唐这是绘于佛龛北侧的观世音菩萨像。菩萨头戴化佛冠,项饰璎珞、天衣斜披、锦裙帖体,右手持莲花,左手提净瓶,站在莲台上。菩萨嘴唇厚重、身体略呈&s&形弯曲、衣裙贴体等特征,可看出印度艺术风格,头冠上镶嵌日月装饰、手&&&
来源:《敦煌研究》
2015年第04期
作者:起声良;宋利良
3.佛教的五大菩萨(四)——观世音菩萨
从唐宋以来,观世音菩萨像塑为女相,是有其意义和根据的。女人的苦难,从古以来一直比男人多。发扬人间的母爱,使广大无私的母爱升华为菩萨平等慈悲的精神,接引众生趋向正觉的大道,乃是菩萨精神的完满体现。观世音菩萨随缘示现三十二应,千手千眼,拯救多难的烦恼众生,表现了菩萨的无穷悲愿。明旸...&&&
来源:《法音》
1991年第04期
作者:明旸
&正&一观世音,是菩萨中被中国老百姓最频繁地膜拜求告和进行应急呼叫的一位。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观世音菩萨的法相显示为男子。而更早些,从印度传入的观世音画像,这位菩萨甚至是明星标准的俊男,五&&&
来源:《当代》
2010年第04期
作者:匡文立
5.观世音简称观音绝非避唐太宗名讳
&正&&观世音&何以简称为&观音&,近几十年来的解释异口同声,结论一致。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出版任继愈主编的《宗教词典》,第473页&观世音&条说:&因唐讳太宗李世民名,故去‘世'字,略称‘观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来源:《寻根》
2010年第06期
作者:郭绍林
6.仙释圆融
佛道双栖——慈航真人观世音仙话传说的文化观...
道教神仙谱系中的慈航真人是一位深受民间崇奉的女仙。慈航真人信仰的形成与佛教的观音菩萨信仰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慈航真人观世音这种佛道双栖的现象是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特别是仙释圆融宗教文化的产物。慈航真人仙话传说中的性别困惑既体现了古代社会性别意识的特殊取向,也反映出观音形象不断...&&&
来源:《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2年第03期
作者:刘晓艳
7.观音之称不始于唐代避李世民讳
&正& 观世音简称观音,其原因何在?几乎所有辞书都认为是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故简称观音。丁福保编的《佛学大辞典》观音条云:“唐人讳世字,故但称观音。后世遂沿用之。唐龙朔二年,龙门佛弟子弥偈造尊像一龛即世尊像,避世字,与此例同。见《陶斋藏石记》”。&&&
来源:《法音》
1988年第11期
作者:李玉昆
8.观音圣诞日——漫谈普陀山南海观音造像的艺术价值
&正&刘大为先生从事佛造像工作至今己50多年,一直为国内外知名庙宇创作大型佛像,动辄几十米高,享誉海内外。他的作品代表着我国当代佛像造像技术的最高成就,至今为止刘大师的大佛作品过百尊,其创作的佛像制式如法、灵动唯美,前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曾为其题词:慧心妙手、成佛庄严,相好光明、...&&&
来源:《收藏》
2014年第07期
作者:邵颖
9.印度的观音信仰及观音造像
随着观音信仰在印度的不断深入,观音的造像活动也日益发展起来,由此形成秣菟罗、犍陀罗、笈多及帕拉等不同风格的观音造型艺术,成为了佛教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并流传到中亚、中国、东南亚等地区,对这些地区的佛教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来源:《艺术百家》
2006年第03期
作者:傅云仙
10.知情意行:文殊、观音、地藏、普贤关系初探
文殊、观音、地藏、普贤是我国著名的四大菩萨。四大菩萨中,文殊主智,观音主悲,地藏主愿,普贤主行。文殊所表征的&智&属于心理学所讲的&知&;观音所表征的&悲&属于心理学所讲的&情&;地藏所表征的&愿&属于心理学所说的&意&,普贤菩萨所表征的&行&属于心理学所说的&行&。因此,用&知情意行&来概括他...&&&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4年第12期
作者:王宏涛
11.普陀山送子观音与儒家孝德思想的对话
普陀山送子观音、《二十四孝图》和莲花石刻蕴涵着印度原创佛教的生殖崇拜,体现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多子多福”、“母以子贵”等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是观音文化与儒家孝道的融合。&&&
来源:《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
2005年第02期
作者:贝逸文
12.娼妓·渔妇·观音菩萨——试论鱼篮观音形象的形成与衍变
鱼篮观音形象的形成经历了从娼妓到烈妇的转变,反映了“以色设缘”的佛教义理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观音手中的鱼篮,本来是菩萨以性作为方便法门的标志,但民间信仰赋予它新的功能,使它成为了降魔伏妖的法器。这种由娼妓而菩萨的过程,体现了鱼篮观音形象在中土文化影响下的不断衍变。&&&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2005年第10期
作者:周秋良
13.观音与文殊:悲智双运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但有一个基本原则应该非常清楚,即四大菩萨之间的关系永远是和谐的、互补的、圆融的。其中,观音与文殊这两大菩萨及其相互关系更具有典型性。观音主悲,文殊主智;悲则救度无边众生,智则证悟无上菩提。这种既运用悲又运用智的救世策略在佛教中称作“悲智...&&&
来源:《中国宗教》
2005年第06期
作者:李利安
14.观音与妈祖——浙闽台海洋宗教信仰之比较
观音与妈祖是活跃在浙闽台沿海的两个护卫神,一外来一本土。外来的本土化了,本土的走向了世界;她们既是区域的,更是世界的。在她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东方海洋文化所特有的和平、安详、平等、共存的文化精神。观音与妈祖信仰都产生于民间,但官方认为有可利用价值,才获得了隆崇的地位。&&&
来源:《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
2005年第01期
作者:程俊
15.敦煌写本《水月观音经》研究
&正& 大藏经及流通于世的佛教资料中,均未见《水月观音经》之名。笔者在《敦煌水月观音像》一文中,曾为不知敦煌遗书P.2055尾题所提到的《水月观音经》的下落而遗憾。拙作发表不久,《敦煌研究》1987年第2期刊布刘国展、李桂英先生的《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敦煌遗书目录》,知该《水月观音经》保存在...&&&
来源:《敦煌研究》
1992年第03期
作者:王惠民
第2章 观音身世
1.观世音身世趣谈
观世音身世趣谈○薛平编者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是人创造了神所以一切有关神的思想感情和形象都应该从人的身上去寻找。在探究观世音的身世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是怎样按照自己的思想和需要塑造了观世音的形象“家家有弥陀,户户有观音”,“佛殿何必深山求,...&&&
来源:《旅游》
1997年第10期
作者:薛平
2.“观世音”的身世演变
&正&在中国古代无数神祗中,和老百姓感情最深、关系最密切的大概莫过于观世音了。看看老百姓对她的称号吧,&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观世音&、&灵感观世音&……无论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神还是进口而来的神,有谁能担得起如&&&
来源:《钟山风雨》
2010年第02期
作者:廖可
第3章 观音菩萨女性化
1.观音女性化新论
学界关于观音女性化成因的探讨文章很多,成果也非常丰富,然亦有所不足。佛陀&相好&之女性化这一关键因素为学界所普遍不曾提及。它不仅较早地直接影响了佛教造像的女性化,而且通过佛教造像又间接影响了人们的视觉器官。这使得菩萨形象在人们观念中越来越显现出女性化特征。随着观音菩萨在中国...&&&
来源:《五台山研究》
2015年第04期
作者:徐世民
2.浅析观世音菩萨女性化的依据
在中国,人或有不知释迦牟尼者,然无有不知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者。救人于现世苦难的观世音菩萨,一直为世人所信仰。但当我们追寻她的身世时,却发现—这个美丽善良、充满慈悲精神的观世音菩萨原来竟是个&勇猛丈夫&!如是,搞清楚观世音在中国由男而女的根由,对于我们理解本民族的文化心理无疑是...&&&
来源:《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7年第01期
作者:黄年红
3.性别之变:唐代中土地区观音女性化过程的考察
关于中土观音变性的问题,大部分学者均认为观音变性发生于初唐时期,至高宗武则天时期基本定型,个别学者认为发生于中晚唐,至宋元时间才完全由男变女。综合观音造成像和画像,再考察文献资料则可发现,初唐至高宗武则天时期,观音性别呈不确定的色彩,造像男相女相皆有,而世俗观念则认为观音是男性...&&&
来源:《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04期
作者:焦杰
4.性别之因:唐代中土地区观音女性化的性别因素考察
唐代中土地区观音向女性转化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性别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首先,观音可显化为女性并具有母亲慈爱品性及其送子功能非常契合中土民众的心理,使得中土的佛教信众不论男女都渴望观音是一位慈祥可亲的女性,唐代画匠和工匠们在塑造观音像时往往将这种渴望融入创作之中;其次,观音...&&&
来源:《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2期
作者:焦杰
5.观音信仰在四川遂宁地区的传播——兼谈观音信仰在四川遂...
观音信仰在四川遂宁地区有一个本土化和女性化的过程。在民间传说中,唐代历史上遂宁广德寺的主持克幽禅师就是马郎妇观音,广德、灵泉二寺的文物古迹与历久弥新的中国观音的原型——妙善公主在当地的传说互相建构,而从历史上传承至今的观音庙会所展演的活态仪式更呈现出宏大的民间叙事,经历了1...&&&
来源:《民俗研究》
2010年第02期
作者:邢莉
6.观音菩萨是男是女——中土观音变性原因探析
徐华威;王水根
这是一篇学术文章,本是个老生常谈的题目,但有些新说法,可以为对此有兴趣的人答疑。如果是虔诚的观音信仰者,此文可不读,因为我们从佛经上得知,观音菩萨可以幻化无量形象,又岂止男女了!&&&
来源:《佛教文化》
2006年第06期
作者:徐华威;王水根
7.男观音,女观音
在2009年6月的《飞·奇幻世界》上,我曾经发表了一篇《舞霓裳》,其中提到&观音菩萨好歹是个女的&。杂志一出,就有读者发帖争辩:谁说观音是女的?观音明明是个男的!当时编辑大人就责令我去论坛上说说清楚,我立刻抹了把冷汗:观音菩萨曾经是男的,后来也确实变成女的,至于怎么变的——至少洋洋洒洒...&&&
来源:《飞(奇幻世界)》
2010年第01期
作者:加兰
第4章 观世音菩萨称谓
1.莲花手与观世音
&正&对于大慈大悲的观音信仰是汉藏佛教文化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他是造像最多、流行最广泛的神灵之一。在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信仰两大系统中,观音菩萨都是一个重要神祗,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其地位几乎超越了佛。随着佛教信仰的民间化,在汉地,本为男性的观音大士,演变为观音娘娘,而在雪域高原...&&&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2008年第02期
作者:李翎
2.十一面观音立像
&正& 在辛苦劳碌的人世上在兴衰成败的热梦中燃一炷悠悠兰香让《佛教文化》&&&
来源:《佛教文化》
1994年第06期
作者:金申
3.浅谈十一面观音铜造像
&正& 在众多佛教神祗中,十一面观音为密宗六观音菩萨之一,是僧俗极为崇奉的神祗。标准造型的观音菩萨称为圣观音,常见多为手持莲花和净瓶的形象。观世音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上首菩萨,表现一切佛的大悲心,所以是救世之最切者,僧俗对其信仰之深,几乎超过了佛。从《华严经》上看,观音本是&&&
来源:《文物天地》
2000年第03期
作者:花平宁
4.《送子观音》
来源:《雕塑》
2015年第05期
作者:王铨俤
5.送子观音
来源:《公关世界》
2012年第02期
作者:马丽君
6.《持莲观音》
&正&这幅作品画面工整、构图严谨、笔画细腻、画风沉着,手持莲花的观音宝相高贵圣洁。整幅画作充满了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和审美意趣。画家邢东身为中国敦煌国际形象大使,与敦煌艺术有着深厚的情缘,肩负着向全球推广中国敦煌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敦煌、感知敦煌、朝圣敦煌的使命。他平时清心悟禅,...&&&
来源:《收藏》
2014年第23期
第5章 观世音菩萨信仰
1.《法华经》与观世音信仰
《法华经》与观世音信仰楼宇烈大乘佛教悲、智双运,广说无尽方便之解脱法门。除进一步开示出种种依仗自力(自悟、自证)的法门外,更建立起种种仰仗他力(佛、菩萨)的法门。大乘佛教描绘出一幅幅庄严清净的佛国净土,创造出无数个无所不在、无处不有的应化佛和菩萨。这...&&&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1998年第02期
作者:楼宇烈
2.《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与“观音经变”图像
&正&普门品与观音经变概说众所周知,观世音菩萨是一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大菩萨。其誓愿普度众生,得到人们广泛信仰,古代遂有&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之说。在历代佛教造像中,观音菩萨造像构成一类主要的题材与内容,&&&
来源:《法音》
2011年第03期
作者:沙武田
3.管窥中国的观世音信仰
本文拟主要探讨观音的名号、来历及观音信仰中的观音在中国由男变女的过程及原因。&&&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03期
作者:杨燕
4.父权世界中的女性宗教——以《观世音菩萨本行经》为中心
本文主要以明清社会看作父权制社会为研究前提,将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上探讨《观世音菩萨本行经》的文本。其因在观音信仰的中国化上具有的典型的故事内容而引人注目,也就是说,它主要以中国儒家的孝道与佛教修道的对立为限制之内被解释。郑振铎等前人指摘,明清时代以宝卷形式流行的《本行经》是...&&&
来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
2009年第01期
作者:许允贞
5.敦煌写本《佛顶心观世音菩萨救难神验经》研究
&正&壹、前言中国佛教的疑伪经与灵验记是佛教中国化、通俗化的重要媒介。灵验记主要是念佛、诵经、造经、造像之后,出现感通、灵异等神异经验的记述。佛教传入中国后,灵异志怪与宣扬因果报应的说教合流,促使六朝以来志怪小说的创作成果更加丰硕,同时也成&&&
来源:《新国学》
1999年第00期
作者:郑阿财
6.《佛顶心观世音菩萨大陀罗尼经》的西夏译本
文章首次刊布了《佛顶心观世音菩萨大陀罗尼经》的西夏文录文,并参照敦煌汉文本对这部经书进行翻译和校注,可以为西夏佛教史和西夏语言研究提供一份新资料。&&&
来源:《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01期
作者:张九玲
7.读《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有感——依观音菩萨的慈济之道与...
本文主要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为蓝本,从如下五个方面说明观音菩萨的慈济之道的原理与特性,及其慈济的宗旨与精神,乃至普门教育思想与构建和谐的目的与意义。使人们充分地认识到如何正确地发展佛教的慈善事业,发扬观音慈济之道的精神及普门教育的思想,为构建和谐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智慧。&&&
来源:《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200...》
2009年第期
作者:昌莲
8.观音信仰与东亚文化交流——记普陀山文化论坛暨“东亚的...
&正&为了进一步廓清观音信仰在东亚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从而阐明观音文化对东亚地区的影响,由浙江工商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联合舟山市普陀山管委会、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宗教文化研究所、香港凤凰卫视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普陀山文化论坛暨&东亚&&&
来源:《国际学术动态》
2010年第02期
作者:陈小法
9.观音信仰略述暨《观音文献集成》编纂设想
观世音信仰于魏晋时传入中国,之后成为中国佛教信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观音信仰在中国的传播,许多重要的中国哲学、艺术内容被融入,产生了大量观音造像、绘画、戏曲、宝卷、变文、故事、话本等。《观音文献集成》的编纂,旨在展示历史上观音信仰在我国及周边各国的传播史,为学术研究提供一...&&&
来源:《普陀学刊》
2014年第00期
作者:会闲
10.莫高窟唐代《观音经变》中的观音画像及相关问题
史忠平;马莉
敦煌的观音救难信仰早在北凉时期就随着《普门品经》的流行而流行。到了唐代,这一信仰更加盛行。由此,与之相应的《观音经变》也大量出现。就莫高窟而言,此期的《观音经变》不仅反映了其对印度普门品变相图的继承与发展,而且反映了显性与隐性观音画像、三十三化身与世俗人物画、榜题与程式化等...&&&
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3年第08期
作者:史忠平;马莉
11.观音法门
江南繁华都市上海有位年轻的佛弟子叫汤琳 ,她在写完《观音法门》后说 ,“谨以此文献给我一位患病的莲友 ,愿诸佛菩萨能加被她的修行 ,并愿贵刊能登出此文 ,以鼓励她的信心”。在这天高气爽、心旷神怡的金秋时节 ,我们刊发了本文 ,也愿这位“患病的莲友”有似在这个季节里盛开的菊花那样 ,具有...&&&
来源:《佛教文化》
1999年第05期
作者:汤琳
12.观音信仰中国化的文化解读
&正&佛教自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以来,已经深深地扎入了中华沃土,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也因融入了佛教思想更加光彩绚烂。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观音信仰,尤其在民间,观音信仰极为普遍。一观世音,也译作&光世音&(竺法护译)或&观自在&(玄奘新译),唐代因避李世民之...&&&
来源:《中国宗教》
2013年第03期
作者:刘玒燕
13.中国人的观音信仰
元代皇亲管夫人精心编写的《观世音菩萨传略》把宋代开始萌芽、宣传女性观音身世的“妙善公主说”进一步具体化、完整化。从此,女相观音菩萨在中国定型,并迅速普及,成为中国民众观音信仰的主流。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观音寺、...&&&
来源:《中国宗教》
2004年第05期
作者:孙丽
第6章 观世音菩萨道场
1.笑煞南海观世音
...能为此做一些普及工作。先哲有诗曰:“泥塑木雕兼彩绘,涂金抹绿又装金。若言此是如来相,笑煞南海观世音。”吾辈修佛之人当以此为鉴,不要被假象所迷惑,寻求真正的修佛大道才是上上之策。笑煞南海观世音!江苏盱眙@吴炳蔚&&&
来源:《佛教文化》
2001年第01期
作者:吴炳蔚
2.游观音故里
赏盛世荷花——第八届中国(遂宁)观音文化旅...
&正&7月31日,以&游观音故里,赏盛世荷花&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遂宁)观音文化旅游节暨世界荷花博览园开园活动在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圣莲岛举行。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光志宣布开园。中国花卉协会荷花分会副会长尤传楷及相关省、市领导到会祝贺。遂宁地处成都及重庆腹地,自然生态优美,文化底...&&&
来源:《中国花卉园艺》
2015年第16期
作者:晓白
3.普陀山观音道场之形成与观音文化东传
从对国内外许多相关史料的稽征,考证了普陀山观音道场形成年代、成因以及普陀山在观音文化国际传播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来源:《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
2004年第03期
作者:王连胜
4.观音菩萨和观音道场
&正& &才见观音真胜境,试看南海洛伽山&&观音殿瓦盖琉璃,潮音洞门铺玳瑁。绿杨影里语鹦哥,紫竹林中啼孔雀。&这是《西游记》第十七回,描写孙悟空为战胜熊罴怪,首次上南海普陀向观世音求救时,所看到的洛伽山风貌和观音院景观。自汉晋以降,中国的历史是一个崇尚佛教的国家,单是汉族在全国各地的...&&&
来源:《风景名胜》
1994年第01期
作者:王加浩
5.观音菩萨与观音道场(连载)
&正& 《西游记》毕竟是神话小说,吴承恩笔下描写的南海普陀的观音道场,虽不乏生动场面,与实际却相去甚远。坐落在普陀山东南,梅檀岭下的紫竹林观音院,既没有翠绿成片的紫竹林,也没有富丽堂皇的庙观庵堂,它只不过是三间矮小平房。普陀山是借用佛典上说的观音菩萨住处在普陀洛迦而命名的。自唐时...&&&
来源:《风景名胜》
1994年第02期
作者:王加浩
6.谈普陀观音信仰的历史影响
普陀山的观音信仰有悠久的历史,迄今已千年之久,依然盛行不衰,对当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民俗民风均产生过深远影响。&&&
来源:《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
2004年第01期
作者:徐宏图
7.论舟山观音信仰的文化嬗变
舟山的观音信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观音文化。其间,经历了神话与传说、宗教与信仰、审美与旅游等文化嬗变的过程,从而使观音文化成为舟山乃至浙江海洋文化的鲜明特色之一。&&&
来源:《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
2003年第04期
作者:程俊
8.论普陀山南海观音之形成
普陀山南海观音源自古印度南滨海,经由斯里兰卡等南海诸国传入。南海观音在民间被普遍视为“慈航普渡”、“救苦救难”的海上保护神,其形成与航海关系密切。由于普陀山具备了对外交流的地域与人文优势,故南海观音在魏晋之际已有流布迹象,并于南朝萧梁时期成形。&&&
来源:《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
2003年第03期
作者:贝逸文
第7章 观音在中国
1.观世音菩萨在中国
观世音菩萨在中国陈星桥在中国,几乎在每一座寺院或佛教徒自家的佛龛中,都可以看到观世音菩萨的身影。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不一定知道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但说不知道观世音菩萨的就实在太少了。自佛教传入我国以来,观世音菩萨就与老百姓结下了很深的因缘,以至曾出...&&&
来源:《法音》
1996年第12期
作者:陈星桥
2.试论观世音形象的中国化
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同时,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对佛教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佛教越来越中国化,佛教中国化的最直观表现就是佛教造像,而佛教造像中国化最明显的是观音像,因此,考察观音形象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可以见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佛教的...&&&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2014年第11期
作者:郭子瑶
3.从马郎妇故事的改写看观世音菩萨的中国化
与马郎妇相关的佛教故事的流传与改写,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它其实还与观世音菩萨的中国化关系密切。马郎妇故事的不断被改写,无论在宗教、文学还是文化上都有重要意义。中国古代社会各阶层在接受观音信仰过程中对其形象解读的分歧是马郎妇故事不断被改写和形象演变的深层原因。中国僧人的主动...&&&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2年第01期
作者:钟志强
第8章 观世音菩萨余论
1.中国汉地观音信仰与文学中的观音
&正& 一在我国久佚的六朝时期的三种《观世音应验记》已于四十年代在日本发现,其中共收录自西晋到齐、梁之际的观世音应验故事八十六个。这些故事有的是与六朝&释氏辅教之书&如《宣验记》、《冥祥记》的记载相重复的,大部分则为中土资料所未见。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那一时期遍及社...&&&
来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1995年第03期
作者:孙昌武
2.普陀山举行《心中观世音》纪录电影首发仪式
&正&本刊讯8月7日上午,由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中视华阳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普陀山管委会、普陀山佛教协会协办的大型电影纪录片《心中观世&&&
来源:《法音》
2009年第08期
3.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三维展示系统设计与实现
胡云岗;陶涛
为了更好地发挥采集的千手观音造像海量数据在保护工程及后续研究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查询及展示。本研究基于Open GL设计并实现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的文物三维展示系统。该系统通过多分辨率模型构建、三维模型数据简化及轨迹球旋转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主要...&&&
来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5年第S1期
作者:胡云岗;陶涛
4.佛教文化社区设计的理念与方法初探——以普陀山观音文化...
李大晔;梁天驰
通过对普陀山观音文化园高僧精舍的案例介绍,归纳其结合佛教文化的七大设计理念,并从社区总体规划及建筑单体设计两个层面总结其设计方法要点,同时对未来佛教文化社区的规划设计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来源:《住宅科技》
2015年第12期
作者:李大晔;梁天驰
5.敦煌石窟十一面观音经变的演变
初唐时期,持明密教中的诸种观音咒法在长安、洛阳一带逐渐盛行,与之相应的密教观音图像也时常出现。受其影响,敦煌石窟在初唐时期出现了十一面观音经变图像,经不间断地演化,一直延续到西夏时期,反映出敦煌地区长达六个世纪的十一面观音信仰情况。&&&
来源:《艺术探索》
2015年第04期
作者:宋艳玉
6.明清民间宗教中的观音信仰
刘平;隋爱国
在佛教、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等三种观音信仰中,民间宗教之观音信仰的研究最为薄弱。为此.本文以民间宗教经卷文献为依据,辩证分析观音信仰与无生老母信仰之间的复杂因缘,对民间宗教中的观音信仰做出梳理与论证。佛教与民间信仰中的观音信仰,对于民间宗教之观音信仰的产生以及观音信仰与无生老...&&&
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2014年第01期
作者:刘平;隋爱国
7.当代佛造像收藏第一圣品——普陀山南海观音金造像
&正&刘大为:从事佛造像50余年,创作了近百尊国内外知名大佛,享誉海内外。他的作品代表着我国当代佛像造像技术的最高成就,刘老的香港天坛大佛创作初期的铜版小样就已高达40万人民币,还一品难求,其作品的纸绘小样、石膏小模、铜版小样一直都是收藏大家们追寻的收藏佳品,2013年刘老应各界收藏家...&&&
来源:《收藏》
2014年第23期
8.戏说“男带观音女带佛”
&正&时下流行佩带水晶、翡翠玉雕的佛像护身符,而且有“男带观音女带佛”的说法。佛法是人类文明最珍贵的精华,对东方文化及文明有深远的影响,佛法的广大无边,平等圆融,通上彻下是最有用的,而提出的药方是:人人要平心静虑,快乐不在外界,幸福在自我心中,唯有透过静思熟虑,少欲知足,舍己为人,自...&&&
来源:《法音》
2007年第02期
价格:¥36.50
请输入您的评论内容,评论内容将由主编筛选后显示,对所有人可见。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
名称:佛教寺院供奉的观音菩萨
价格:¥36.5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观音菩萨成佛的过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