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用过面试宝不招人却叫人去面试吗?效果怎么样?

  工作不好找,找工作总是充满艰苦和辛酸,可是招人也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通常意味着十几场的面试和评估。
    最近著名人力资源网站收集了一些有趣而且多见的求职面试现象。
    1、不知道面试什么工作“不好意思,我申请的是什么工作”“我投的简历太多了,投的什么职位自己也忘了”,面试官还没有开口,面试者面露惭愧之色问道。或者,面试进行到一半,面试者问“这个是市场助理的职位,不是人事助理啊”
    2、面试时间谁说了算定好了面试时间,到点却不见来面试的人,打电话过去没人接。以为他放弃了这个机会,两三天后,他又来电话了要求再约时间面试。问其第一次为什么没来,理由几乎一致“身体不舒服”“家里有事”。现在技术进步了,按理装个摄像头,做个时髦的视频面试也行∩企业会想,你多大的谱呀,值得这样迁就你。再说真招你进企业上班,你天天不得到这地方来吗就这样的态度和言而无信,谁敢用你。
    3、朋友或者家长陪着在前台一边等着面试官,一边和朋友(多数是恋人)聊天,状态很轻松。面试时多次看手表,好像比较赶时间。家长来帮腔的则更厉害“我们家小孩很老实,不大会讲话,可是他很努力……”。有些家长更绝,在面试后打电话给面试官“xx经理,我们想请你吃个饭,表表心意。其实我们孩子很适合的……”
    4、权威的话痨超强的口才和深刻的见地,外加急于表达,常常抢着面试官的话头,滔滔不绝而难以刹车。表达观点时态度恳切,措辞相当老道。“我个人认为……”“我的意见是……”“你们现在的最大问题是……”,话题内容涉及企业策略、品牌和社会形象,不时对应聘的企业提出一些“中肯”批评意见,甚至认真地和面试官进行争执,显示出自己的超过一般的“能力”。
    5、高级人才和低职位公司贴出招聘“助理”“专员”等广告,却吸引一大批“高级经理”“总监”,甚至是“CEO”。面试这些高级人才时才发现,他们实际和这些职位的需求蛮匹配,只是他们原来的身份太高,常让人不敢聘用。比如在英国留学两年,应聘“行政助理”;再比如一家网站总共两三人,创业者自封CEO并不过分,可是带着CEO的身份来找工作,应聘的职位又是“marketing specialist”,哪个部门经理敢用呢
    6、三请四请,不急着就位公司发出了offer,撤下招聘广告,就等着新人上班,可是应聘者不急了。先是说原来公司一些事情还没有了,需要更多时间处理,再是说干脆等长假以后再入职,最后说他还没有考虑清楚,再给他点时间考虑。只苦了企业人事和直属经理,原指望新人就位,马上开展工作,只得重新一轮招聘。
    7、个人风采展示一上来,阵势就很惊人,面试带着笔记本电脑。然后请面试官欣赏。内容大多为艺术照和写真集,或者来段才艺表演,才艺和工作内容不挨着〈的人除了感叹,也实在没有话好讲。面试结束,他最后还赠送面试官一张光碟,请对方“收藏”。
    8、一身名牌都说现在的年轻人不缺钱,这是真的,生活条件绝对不差。参加面试者拎着奢侈品包包。从头到角都是让人一看就令人仰望的知名品牌,特别是那些人尽皆知的logo图案,如果是来应聘不怎么高级的职位或者不怎么知名的企业,这样的行头让面试官都觉得自惭形秽,这样的被面试者被录用才怪呢。
    9、对面试官了如指掌这样的故事常发生在面试之后。面试官接到面试者的电话“我多方打听才知道你是我的校友” “我在xx媒体上看到采访你的文章”,更离谱的是“我听说你住在xx地方,我们是邻居”等等,目的当然是套近乎,拍马屁,但是不熟的情况下,这样的近乎让人感觉太不安全。一位人事经理给我讲了更绝的。被面试者一开口就是“你刚从新加坡旅游回来吧”,人事经理一听马上一个激灵“你怎么知道”“我刚才听你们同事说的”。
  10、请直试我的眼睛告诉给我失败的理由通常面试的结果要在一两周后见分晓,如果没有回音基本就是没戏了。但是现在的面试者越来越勇猛“我很合适这个职位”“我的特长是……”如果面试官直接告诉他不被接受,那么很可能陷入无尽的追问中“我觉得你对我不公平”“我是个很优秀的人”“我周围的人都很喜欢我”。我们一位人事经理说,有个应聘者在知道自己很可能不能进入下一轮面试时,竟然要求人事经理“看着我的眼睛,告诉我失败的理由”。这些现状使我们的招聘面试不乏喜剧效果,偶尔遇之挺有乐趣,但是如果这种现象越来越多,那么对企业招聘来说,实在是一件劳力劳神的痛苦事了。您当前的位置: &
如何判断求职者面试时是否在吹嘘和说谎?
浏览量:99
核心提示:每个从校门出来的人,经过社会这个大炼炉锻造后,都成为了职场高手,各种的手段、方法、伪装都充斥着职场,让我们这种需要招聘有
& &每个从校门出来的人,经过社会这个大炼炉锻造后,都成为了职场高手,各种的手段、方法、伪装都充斥着职场,让我们这种需要招聘有工作经验的招聘人员,甚是头疼,真是需要和他们斗智斗勇。这个就需要我们在从事招聘工作时,从现实到虚幻、从细节到整体、从外到里的进行一遍遍的验证。专业水平从此刻开始生效,作为专业人士,我们该怎么去做?
一、运用专业知识,武装自己,在与求职者过招中,利用装备碾压
& & 在以前的分享中,就聊到过招聘方面的事情,也说了很多关于招聘的注意事项和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那么,今天再次重复下,在面试的时候,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怎样才能在面试过程中,让求职者感受到面试官的专业,感受到面试官是内行人,从而让求职者不敢随意夸大自身。
& & 1、了解公司、岗位。对于面试官来说,熟悉公司、熟悉岗位、熟悉业务,是最为基本的要求。从岗位核心层面出发、提取核心内容,来设计面试内容和面试题目,掌握了解求职者对岗位的匹配度;
& &&2、掌握常用面试方法。在针对不同层次的求职者,我们需要针对他们,事先设计选定,采用何种面试方法,结构化面试、非结构化面试或者是结构化半结构化面试等。选对了面试方法,在面试过程中,就能更好的了解求职者情况。
& & 3、懂得一些心理学知识。心理学是一门很强大的学科,保罗万象。用心理战术去应对求职者,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一些日常的潜意识下的动作,是没法骗人的,这个就可以作为我们做出判断的一些依据。
二、学会观察,看人是一种本领
& & 自从自己从事了人力资源岗位后,发现自己不自觉的喜欢观察周边的人。到车站的时候,观察乘客的行为举动、着装打扮等等。从一些自己看到的,去总结和汇总这些人的信息。一个人如果做久了人力资源工作,看遍了各色人群,就总能从这些人群当中,归纳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大众化的特征。这些在日常的工作当中,都是可以用的上的,最起码可以作为一种判断的佐证。所以,需要学会观察,捕捉细微的举动,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充分利用主场优势,寻找弱点
& & 在面试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很强势的求职者,让一些没太多工作经验的面试官感到无穷的压力,一不小心可能会转变角色,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场面试,注定是失败的,而且会让求职者直接对公司产生出轻视的情绪。所以,在面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自己是出于主场,用自己了解公司、了解企业环境,来稳住自己,不管是遇到什么样的求职者,都不能怯场,因为,你要知道,来到面试大厅,那他们就是求职者,我要的是充分了解他们,而不是让他们充分了解你&&面试官。
四、松紧有度,掌握那个度
& &&面试求职者的时候,需要穷追不舍的时候,不可轻易放过求职者;需要缓和气氛的时候,不可凶神恶煞般的黑着脸对求职者。让面试的时候,一张一弛,体现面试官既人性又专业。并且在松紧转变的过程中,难免让求职者心理防范意识下降,这个时候,求职者的防御措施就比较弱,乘机进攻,寻找真相。
五、让求职者多说话,面试官适当的说
& & 面试过程中,说话的多寡也是门艺术,面试官需要说什么?能说什么?什么时候说?都要掌握好分寸,掌握好时间、掌握好尺度等等,这样才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前面说了那么多没有具体操作的话,接下来,总结一下我们在面试过程中,确实常用的到的鉴别方法:
& &&1、看简历:简历上的时节节点、工作经历、担任职务、工作内容、项目情况、学历层次、证明人等等,详细了解,找出有疑问之处,加以推敲,并设计相关问题;
&&&&2、看人:过来面试,那就从头到脚的打量下求职者吧,不要放过任何可疑之处(切记,这一动作,请慎用,不要让人觉得我们失礼)。看什么呢?走路姿势、坐姿、站姿、头发、衣服、鞋子等等,请不要随便放过这些地方。
& &&3、面谈:注意求职者说话的语气、语调、说话内容等等,来分析求职者的内涵和说话的真实程度
总体来说,能做到这些,差不多能挤压求职者话中的水分和谎话,找到那个属于真是的求职者。过招中寻找破绽,前提还是面试官自己要掌握各种招式,否则,真的就会招架不住而败下阵来。
15-20万/年
10-20万/年
25-35万/年
企业有中高级人才招聘需求,猎头同行加入我们,敬请垂询:
1、请你自我介绍一下你自己?回答提示:一般人回答..
在面试过程中,你可能在面试别人,也可能被面试,..
QQ在线咨询
扫一扫,加入我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板说了只面试不招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