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公司,烦恼。听说,有人在宝马工作公司工作了40年(一辈子)!!我想知道他们的工资晋升方案??

★富人国辅助
> 富人国辅助
富人国辅助
篇一:富人国:一群富豪的奢华生活
富人国:一群富豪的奢华生活 [引用
21:32:32] &&
字号:大 中 小 引 言(1)一群富豪的奢华生活 作者:罗伯特·弗兰克
10:39 &&&&一个国家的诞生&&&&本书源自一份值得注意的统计数据。&&&&2003年,我在为某报纸撰写一份关于华尔街各公司年终奖金情况的日常稿件时,无意中发现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一张图表。上面显示的数据表明,1995年以来,美国百万富翁家庭的数量翻了一番,超过800万户。&&&&当然,今天的100万美元跟过去100万美元的价值没法儿比,但是不管我查阅哪一种层次的富有家庭—无论是拥有1 000万美元、2 000万美元还是5 000万美元的家庭—总数都已翻番!&&&&更让人吃惊的是即使在科技热潮退却、经济衰退以及2001年的恐怖袭击以后,美国同样在不停地制造超级富翁。数字表明,这股财富的洪流所及之处远不止硅谷和纽约华尔街,而是遍及整个国家;受惠对象包括各个领域、各个年龄层的人士。美国历史上从没有过这样一个时期—让如此多的人如此迅速地致富。虽然在制造业等方面落后于中国和印度,但在出产百万富翁这个方面,美国现在可是走在世界前列。历史上第一次,美国的富翁数量超过欧洲。&&&&美国百万富翁家庭数(以2004年的美元价值计算)(单位:百万人)&&&&& & 100万& & 500万& & 1 000万& & 2 500万&&&&1995& & 3.77& & 0.55& & 0.23& & 0.05&&&&1998& & 5.43& & 0.86& & 0.30& & 0.06&&&&2004& & 9.05& & 1.44& & 0.53& & 0.11&&&&&&&&(资料来源: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关于消费者财务状况的调查)&&&&看过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数据后,我脑中一直萦绕着有关这些富翁的问题。他们是谁?他们是如何致富的?财富如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最重要的是,他们如何改变着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为什么在这个时时刻刻上演着“百万富翁诞生真人秀”的时代,在这个习惯于财富窥私的年代,我们却对这个群体的真实情况知之甚少?&&&&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编辑同意了我的一项大胆的试验性计划。2003年,我成为《华尔街日报》第一位全职观察新财富时代的记者。我把自己完全沉浸在富人们的世界中—在游艇出没的码头上游荡,溜进慈善舞会,流连于法拉利车行和苏富比、佳士得拍卖行,学习研究信托法、高端投资以及慈善活动的最新趋势,一遍遍地去烦那些豪宅经纪人、私人飞机经纪商、派对组织者和度假村经理。不过我干得最多的还是直接叨扰富翁们。我没完没了地问他们问题,试图让他们公开谈论自己的财富和生活。让我吃惊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真的愿意谈。结果我后来所写的那篇描写新财富文化的文章竟出奇地获得读者们的青睐。&&&&那篇报告就是本书的雏形,但是本书的中心前提—将美国的富翁团体看做一个“国中国”—是后来才成形的,那是在一个游艇俱乐部跟别人的一次无意谈话想到的。2004年,我赴罗德岱堡参加一年一度的船舶展,在码头上偶遇一位得克萨斯州来的游艇主。我们凝视着眼前在码头上排成一长串的上百艘豪华游艇,他突然转过头来对我说:“看看这些船,每个船主都拥有巨额财富,他们简直像来自一个新的国家。”&&&&这句话让我沉思良久。今日的富翁的确已经形成了他们自己的一个“国家”,事实上,这个国家的财富比大多数国家都要多。2004年,美国最富有的1%人群赚了1 350亿美元—比法国、意大利或加拿大的全国总收入都多。&&&&他们的人数也日益增多,渐渐地他们像是建立了一个完备而独立的新国家,有自己的医疗系统(门房医生)、旅游网络(私人飞机、度假地俱乐部)、独立的经济体(呈两位数增长的收入以及呈两位数增长的通胀水平),还有独特的语言(“谁是你的家政经理?”)。他们不光雇佣园丁,还雇佣“私人园艺师”;他们不是仅仅变得更富有,而是从经济意义上完全成了跟我们不一样的“外国人”—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国中国、社区中的社区、经济体中的经济体。&&&&他们创造了一个“富人国”!&&&&作为一名外派记者,我踏上探索这个“新国家”的旅程。我花了12个月的时间到处旅行,采访了我能找到的最有趣的“富人国”国民—他们的身家都在1 000万美元以上。他们都是你从没听说过的人,因为今日的富翁们很多都不愿意到处张扬。他们跟我们所熟知的富翁,比如唐纳德•川普、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以及其他那些名列《福布斯》富豪榜前400名的著名人士很不一样。&&&&同时,我也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财富文化。除此以外,我发现有的“富人国”国民的致富手段和途径是我们闻所未闻的,比如,有人靠卖陶瓷村落模型成为超级富豪。我明白了今日致富的方式已经全然改变—多数机会都是来源于满世界寻找投资机会的巨大财富流。 引 言(2)一群富豪的奢华生活 作者:罗伯特·弗兰克
10:39 &&&&我遇到一位创作流行歌曲、乘私人飞机环游世界的木材商,名叫蒂姆•布利克斯赛斯,他是新一代“工作狂富翁”的典型代表,即使在拥有亿万身家后,他仍然无法停止创造新的商业帝国。我还碰到一位热爱风险的企业家皮特•穆塞,他在股票市场上失去了全部身家,金额达数十亿美元,现在他正在计划东山再起。&&&&我参加了棕榈滩社交圈的一场正式晚宴,见识了一位靠泳池玩具起家的商界大亨如何费尽心机地想要爬上上流社会的社交阶梯,结果却在唐纳德•川普的舞厅中当着众人的面摔了个大跟头。我也曾参加一个富翁互助组织的聚会,了解了那些陷入金钱困境需要帮助的超级富翁们如何用一种新式的团体疗法互相帮助。我还在一个富孩子训练营观察了整整一天,看这些“衔着银匙出生”的幸运儿们如何学着去管理他们将要继承的财富。&&&&我曾跳上过当今世界最大的私人游艇,看“富人国”国民是如何重新定义“炫耀式消费”。我也在观察“炫耀式消费”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无论这影响是好还是坏。我在得克萨斯州碰到过一位爱尔兰裔犹太富翁,他将所有家产的一半拿出来为埃塞俄比亚的贫穷问题贡献力量,代表了一种新式的慈善。通过一个叫做“四人团体”的组织(四个富有的科罗拉多人为资助民主党夺取州议会多数职位而组成的一个团体,他们引进了一种新式的、渐进的富人参政方式),我探索了“富人国”的政治倾向。&&&&当然,美国人对这些财富的意见并不一致。一方面,“富人国”国民代表了美国经济最伟大的特质—在美国,任何地方任何人都有致富的可能;另一方面,他们也象征了富人和普通大众之间日益扩大的财富鸿沟。虽然“富人国”的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但他们还是在经济和文化上越来越脱离美国的主流社会。“富人国”的成功让美国中产阶级的流失变得更加明显。&&&&我此次行程的目的不是要在这场辩论中表明一个立场。我并不打算谴责富人,也无意拔高他们。最好的驻外记者都会想方设法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国家,探索这个国家,并向全世界报道它的故事。对于“富人国”,我怀有同样的目的。&&&&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曾经写道:“在所有的阶层中,富裕者是人们最喜欢关注但研究最少的一个阶层。”时至今日,这句话更为贴切。为了了解美国贫富不均的状况,我们首先需要了解 “富人国”和生活在那儿的“国民”。&&&&让我们开始来一次探秘之旅吧。&&&&“富人国”的三阶层&&&&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富人们生活在一块由志趣相投的人组成的、小而安静的领地上。他们大多上相同的学校,参加相同的俱乐部,持相似的价值观,甚至互相通婚。那时候,“富人国”更像一个“富人村”而不是真的国家。在“富人村”里,纯正的血统和良好的家庭教养跟充盈的银行账户一样重要,大多数村民都是生而富有,财富也大多来自石油、化工、钢铁、房产和制造等行业。&&&&那时,新产生的富人很少,因为 “富人国”所处的位置根本无法接触到新的经济优势,而且当时的主流文化和政治都不鼓励个人获得巨额财富。1982年,当《福布斯》财富榜第一次发布时,全球最富有的人是一位生性节约的运输大亨,他名叫丹尼尔•路德维希,身家20亿美元。排名在他之下的富豪就都是些耳熟能详的蓝血贵族了,比如洛克菲勒家族、亨特家族、盖提家族和杜邦家族了。&&&&80年代末期,富人队伍开始有所变化了。新兴的金融市场引入了一批华尔街从业人员、传统企业的变革者和科技先锋。10亿美元级的富翁从1982年的13人增长到1989年的67人。2000年,股市出现大牛市,这股财富的涓涓细流倏然变成了一股狂潮,百万富翁的人数陡然间翻了三番,达到800万人—总人数比瑞典或奥地利整个国家的人口还多。&&&&此后,“富人国”初具规模—不断有新一代具有鲜明特征的富翁成为其国民。&&&&“富人国”国民的财富并非来自遗产继承,他们大多是从中产阶级或上流社会成员发展而来。除了帕里斯•希尔顿,今天的超级富翁中只有3%是社会名流,只有不到10%的人继承了家族财富。&&&&他们也比上一代富翁年轻得多。&#年以前,我认识的大多数富翁都退休了,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美国信托集团的前CEO,现任花旗集团私人银行业务首席执行官的彼得•斯卡图罗说,“现在的富翁都处于三四十岁年富力强的阶段,前面还有很长的跑道让他们飞奔呢。”&&&&“富人国”内部也开始出现明显的分化。相对同质化的贵族文化—上同样的寄宿学校、参加同样的俱乐部、有同样的文化机构和对体育项目同样的昵称—已经逐渐粉碎,“富人国”国民在年龄、种族、性别和地理上的分布远远比以前多元化。他们在政治上也更加趋向两极,新崛起的一代年轻、富有的自由人文主义者正摆出姿态,准备与老派共和党对决。&&&&然而,“富人国”最让人讶异的分化在于财富的级别。正如“富人国”和美国其他各阶层之间出现了深不可弥的财富鸿沟,“富人国”国内各阶层之间也存在同样的现象,在“富有”和“极度富有”的两极之间,还有一个新的“较为富有”层级。&&&&实际上,“富人国”至少应该分为三个阶层。&&&&“富人国”的底层 引 言(3)一群富豪的奢华生活 作者:罗伯特·弗兰克
10:39 &&&&底层富翁住在“富人国”广阔的郊区,其人口近年来已经膨胀到700多万户了。底层富翁住在“麦式豪宅”① 里,开SUV车,院子里的草坪上摆满从精美图册目录上订购的室外家具。他们大多数人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是每天上班的专业人士,职业大多为公司管理层、医生、律师、银行家、设计师、分析师和资金经理。他们一半以上的财富都来自工资收入,另外1/3来自投资回报。在如今这个日渐国际化、高科技普及化和以金融为导向的经济体中,底层富翁能跻身“富人国”,得益于市场对高教育背景从业人员的高需求,也得益于不断增长的工资水平。&&&&底层富翁在政治上比较保守。在2004年的总统大选中,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力挺小布什,认为小布什是帮助他们改善个人财务现状的最佳人选。他们也是要求取消地产税的强硬派,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被征收地产税的对象。&&&&然而在他们获得成功的背后,隐藏着强烈的不安全感。“富人国”的底层富翁也许比95%的美国人都富有,但相对于“富人国”的其他国民,他们变得越来越穷。在“富人国”国民中,最穷和最富有的国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在过去10年翻了不止一番。年之间,位于金字塔塔尖的1%人群的收入增长了57%,这1%中最顶尖的1/10收入增长了85%。&&&&只有当他们去参加鸡尾酒派对或孩子的足球赛时,底层富翁才能混迹于超级富翁之间。为了赶上更富有的同胞,底层富翁不断消费,借贷也随之增加。2004年,“富人国”的通货膨胀率已经上企6%—是美国总体通货膨胀率的两倍。高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富翁们都追求同样的东西:私立学校、私人保姆、宝马车、Jimmy Choo的鞋子和海滩别墅。底层富翁在过去10年来的负债高达数十亿美元。2004年大概有20%的底层富翁花完了自己的全年收入。&&&&许多超级富翁认为底层富翁根本不能算他们的国民。他们称底层富翁仅仅是“生活优裕者”—对于“富人国”来说,这是莫大的侮辱。用 “富人国”教父级人物安德鲁•卡耐基的话说,底层富翁只代表着“能力”,而非“财富”。&&&&那么,我们再上一层看看吧。&&&&中层富翁&&&&中层富翁的家庭净资产在1 000万~1亿美元之间。这一层的富翁人数也在呈爆炸式增长,目前超过140万人。不过这里的生活就舒服多了。房子更大,艺术品更昂贵,而且该阶层中绝大部分人都有度假别墅。多数中层富翁的收入来自工资、创办小型企业和投资回报。与底层富翁相比,你会发现企业家和公司所有者的人数开始明显增多。中层富翁中的企业家人数是底层富翁的两倍,这明确表示,通往巨额财富的道路终究是自己开公司然后出售公司。&&&&中层富翁的政治倾向比底层富翁自由。上一次总统选举中,这一阶层的大部分人投约翰•克里的票,虽然他们也承认对他们的财务状况来说可能小布什更合适。中层富翁在教育、环境和科技政策上投入了更深层的关注。&&&&当然,进入这一阶层是需要大钱的。2004年资产超过3 000万美元的这一群体,通货膨胀率达到11%,几乎是美国通货膨胀率的3倍。由于中层富翁(以及比他们还富有的国民)财富累积的速度比底层富翁快,所以他们消费得更多,也不用担心钱被花光。&&&&上层富翁&&&&上层富翁的豪宅内住着资产在1亿美元以上的人群。这一层富翁的人数大概上千,但具体数字不详。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创立自己的公司然后出售公司而发了大财,不过,最近大公司CEO和基金经理们(尤其是对冲基金经理)也快速地加入这一梯队。&&&&上层富翁的生活复杂得让人瞠目结舌,为了“管理”生活,他们得建立“家庭办公室”—由大公司全权负责打理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从投资、法律问题到旅行计划甚至雇佣家政人员。上层富翁极少自己申请电子邮箱或者自己付账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这一阶层家庭的年平均Spa费用都在107 000美元。&&&&当你进入这一阶层,你的整个财富哲学就会发生变化。你意识到你这一辈子都不可能花完所有的财产,甚至一部分都花不完,而你即使一掷千金,你的财产仍然会在未来的岁月不停地累积增长。因此上层富翁的财富计划都是百年计划,他们不会买共同基金,他们买的是伐木场、石油钻井和办公大楼。&&&&不过,上层富翁也偶尔会有自卑感,那是因为他们活在超级富翁的阴影里!&&&&超级富翁&&&&1985年,财富以10亿计的富翁只有13个。2006年根据《福布斯》的记录,这一阶层人数超过400人。纽约“富人清单”公司的总裁莱斯利•曼德尔曾经对这一阶层的成员做过追踪,她说她的名单里至少有1?000位资产在10亿以上的富翁,他们大多数都生活在大众如雷达般无处不在的目光中。&&&&超级富翁的私人生活更像是运作公司。他们的家就像酒店—极尽奢华的巨型花园里点缀着他们的别墅,有人帮他们做购买预算,有人帮他们雇佣大量的家政人员。一个超级富翁的银行结单是一个包含有无数业务公司、控股公司、投资基金和基金会的极其复杂的流程作业图。&&&&过去10年来,超级富翁相当成功。《福布斯》富豪榜前400名拥有的总资产自1995年以来增长了一倍,从4 390亿美元飙升到今天的1万亿美元。然而,就算是如此级别的富豪,现在看起来也不会觉得很惊讶。超级富翁蒂姆•布利克赛斯是个木材大亨和度假村开发商,他告诉我,有一次一个大富翁去他家那栋建有私人高尔夫球场的豪宅中,18个洞打完了以后,客人突然说他太喜欢这儿了,问能不能卖给他。他递给蒂姆一张纸,上面写着他的出价:4亿美元。蒂姆拒绝了,不过之后还是引为奇事,很讶异客人的购买方式竟然会如此冲动。 引 言(4)一群富豪的奢华生活 作者:罗伯特·弗兰克
10:39 &&&&“现在,对那家伙来说,”布利克赛斯说,“富贵已经是往事了。”&&&&在我们没有机会遇到更多富翁之前,还是来看看他们的世界是如何改变的吧—这次让我们通过为他们服务的那些人的眼睛来观察。&&&&&&&&“富人国”的三级阶梯&&&&底层富翁:&&&&家庭净资产:100万~1 000万美元&&&&人数: 750万户&&&&财产主要来源:工资、小生意、债券&&&&2006年的平均支出:手表2 100美元 / 汽车44 000美元 /珠宝9 200美元/&&&&Spa按摩5 300美元&&&&家庭主要住房价值:810 000美元&&&&中层富翁&&&&家庭净资产:1 000万~1亿美元&&&&人数:超过200万户&&&&财产主要来源:公司经营、债券、工资&&&&2006年的平均支出:手表71 000美元 / 汽车158 000美元 /珠宝126 000美元/&&&&Spa按摩42 000美元&&&&家庭主要住房价值:380万美元&&&&上层富翁&&&&家庭净资产:1亿~10亿美元&&&&人数:几千&&&&财产主要来源:公司经营、债券&&&&2006年的平均支出:手表182 000美元 / 汽车311 000美元 /珠宝397 000美元/&&&&Spa按摩169 000美元&&&&家庭主要住房价值:1 620万美元 关于“富豪”的定义(1)一群富豪的奢华生活 作者:罗伯特·弗兰克
10:39 &&&&私人飞机:达到逃跑的速度&&&&2006年,埃里克•罗斯接到了一项颇不寻常的生意。罗斯是国际飞机舱内设计公司(一家总部在新泽西,专为私人飞机做舱内设计的公司)的总裁,他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刚买下一架挑战者604飞机的买主打来的,这位买主希望将自己的飞机设计得特别一点,尤其是厕所。&&&&“他问我们能不能做一个鳄鱼皮的婴儿马桶椅,”罗斯回忆道,“我说:‘我们当然能!’”&&&&罗斯从佛罗里达的皮草贩子手中以8 000美元的价格买了两张鳄鱼皮,然后精心地将它们缝成整个马桶椅套,最后按照他们的舱内风格做配套装饰。他还在飞机上铺了购自泰国的手织地毯,全部由羊毛和真丝织成,共有14种颜色,售价600美元一码。然后用带着旋转漏斗状图案的玫瑰金制作了机舱内的门把、安全带扣头和其他配件,最后他将座椅上的真皮染成可以与其他装饰完美搭配的粉色。除此以外,舱内的橱柜里展示着范思哲(Versace)的瓷器,顶级银器世家Christofle的银器和莱俪(Lalique)水晶。&&&&“现在,那真是一架漂亮的飞机。”他说。&&&&对某些私人飞机拥有者来说,似乎世界的根基建立在他们是否能找到纹理合适的木材来装饰机舱。罗斯的一位女性顾客刚买了一架湾流五型飞机,她坚持要挑到一根可以做飞机内部装饰条的合适木材。&&&&她开着自己的飞机载着罗斯一起飞到印第安那州一家特殊木材店,在那儿花了8个小时在成堆的木材中挑选。最后她终于找到了最完美的一根木材—像缎子一样光滑的蒙多娜木材。光是这趟旅行就花了30?000美元,还不包括买木材的钱。&&&&Google的创始人萨杰•布伦和拉里•佩吉在私人飞机的选择上更实用主义。这两个30来岁的亿万富翁平常就喜欢开环保的混合动力车,他们买一架波音767宽体飞机,是为了方便自己和朋友们环游世界。767最初的设计是可以容纳224位乘客,他们将之改造为最多只能搭乘50个人。&&&&当他们被问到为什么需要如此大型的飞机时,拉里说是出于实用的考虑。这架飞机总价不到1 500万美元,只相当于湾流550的1/3,但后者可是小得多了。&&&&“我们本来是想从机械的角度考虑的,结果我们看到这架飞机时,就马上算了一笔账,然后我们说:‘这么价廉物美才合理啊。’”佩吉这样告诉《华尔街日报》的记者。&&&&然而,这种“实用”的奢侈观并未体现在飞机的室内装修方面—除了一些必需的设施外,Google的两个当家人还要求有从天花板上垂下来的吊床。他们二人为是否都在飞机上用双人大床而争论不休。据设计师说,在机舱改造过程中,有一天Google的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说:“这就是个开派对的飞机啊。”&&&&不过,谢尔盖•布林仍然坚持说购置私人宽体飞机是为了完全推行Google“改善世界”的目标。&&&&“买这种飞机一部分原因是可以运送更多人去诸如非洲这样的地方,”佩吉对《华尔街日报》记者说,“我认为那样对世界大有裨益。”&&&&私人飞机的销售量大幅攀升。2005年新的私人飞机购买总额达到130亿美元,而1995年是33亿美元。飞机制造商,如湾流、庞巴迪和达索公司2005年共售出750架飞机,是1995年的两倍。&&&&飞机的价格也随着需求量的增加而增加。1995年最贵的湾流飞机是售价2 700万美元的G4。现在则是4 700万美元的G550。湾流的“入门级”机型G150,现在也要1 300万美元。如果你想买一架,对不起,请排队吧。湾流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两年以后了,有人甚至把排队号以超过1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那些没有耐心的买家。二手湾流飞机也越来越稀缺。&&&&大城市和度假胜地附近的机场现在都挤满了私人飞机。阿斯本每年的滑雪旺季吸引了数量众多的私人飞机,以至于没抢到停机位的机主必须被分流到周围的赖夫尔机场或者韦尔机场去。2006年1月的某天,阿斯本机场爆堵,不得不临时转移150架飞机。&&&&私人飞机拥堵的现象在纽约泰特波罗机场尤为严重,机主都已经开始把飞机停在康涅狄格的牛津机场或新泽西的莫里斯镇机场了。&&&&“夏天的周五晚上,泰特波罗机场就像一个大停车场,”一位私人飞机拥有者埃德•巴齐内说,“你只能坐在那儿,所有的重要人物也只能坐在自己的飞机上等着。”&&&&游艇:“我的船比你的船大!”&&&&过去,唐•韦斯顿开着自己那艘100英尺的帆船环游世界时,心里还觉得挺特别。他会顺着下游开进加勒比海,在圣马丁停靠后小憩几天,和其他玩帆船的朋友一起吃个闲适的午饭或晚饭。他的船并不总是港湾里最大的那艘,但是绝对算比较?的。&&&&“它是那种你在首次试水时会想来个命名典礼的那种船,中间摆着一个香槟瓶,举行个大派对什么的。”韦斯顿—这个辛辛那提的退休商人说。&&&&然而,某个早晨,韦斯顿参加了在罗德岱堡举行的2004年国际船舶展,他站在他那艘船的顶层甲板上,却发现自己的游艇被周围的庞然大物衬托得如同侏儒。&&&&停在他旁边的是科里•林恩号,一艘130英尺的豪华游艇,船上配备了最大尺寸的按摩浴缸、5个船舱、可自行伸缩的液 &关于“富豪”的定义(2)一群富豪的奢华生活 作者:罗伯特·弗兰克
10:39 &&&&晶电视和两辆水上摩托。停在码头另一端的是197英尺长的阿尔法•福尔号,福尔号上有一个室内健身房、游泳池和直升机升降坪。这场展览的中心话题则是亿万富翁保罗•艾伦最新的“享乐之船”—“章鱼号”,这艘巨型游轮足有400英尺,船上有篮球场、音乐工作室、位于玻璃船底的起居室以及潜水艇。章鱼号的霸主地位最近也被拉里•埃里森那座450英尺长的浮游宫殿“升起的太阳号”所取代,这艘巨无霸有5层楼,80多个房间。除了有寻常的健身房、游泳池之类设备,“升起的太阳号”上还有一艘双船体登陆艇,可运送一辆四轮驱动的吉普车上岸。&&&&“我以前老觉得我的船尺寸正好,”韦斯顿先生叹了一口气说,“可现在跟其他船比起来,它简直就像一个小救生艇似的。”&&&&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在美国历史上,还没有一个时期能像今天这样直呼一艘100英尺长的游艇为“小救生艇”!今日的超级富豪是如此之多,可供他们挥霍的财富数额是如此巨大,他们完全更新了“消费主义”的定义,使消费水准再创新高。成为一个真正的“炫耀型消费者”从没有像今天这么困难过,因为有数以百万计的亿万富翁在竞相争取这个地位;而大肆购买奢侈品,并以此来模仿精英阶层生活方式的普通富裕消费者之数量就更多了。&&&&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全美最富有的0.5%人口一年消费6 500亿美元—相当于意大利全国的家庭支出!如此大手笔的消费提高了“富人国”的各种价格—2004年“富人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到6%,而全国性通货膨胀率只是3%;对那些身家超过3 000万美元的富人,通货膨胀率更为惊人,达到12%。&&&&对奢侈品的无节制消费,很大一部分是出于周围的压力。始终保持跟其他富翁的生活水平相同已经变成一场近乎残酷的竞争,因为以炫富为乐的超级富豪实在太多了。棕榈滩的“派对动物”乔治•克劳提尔最近送给女朋友一辆樱桃红的奔驰SLK跑车,价值5万美元。他认为这是份不赖的礼物,他的朋友们却不敢苟同。&&&&“我的朋友们都拿这事儿打趣我。”他说。&&&&所以他把SLK换成更大的奔驰SL型跑车,花了11万美元。两年后的今天,他又感受到社会压力—需要给女朋友换更贵的车型了!“每个人都在说宾利,似乎宾利才是你必须要有的一辆车。”&&&&这种压力使得在今天的美国成为炫耀型消费者比任何时候都更难,也更贵。索斯坦恩•凡勃伦在其1899年关于财富的经典论著《有闲阶级论》中,发明了“炫耀式消费”这个名词来说明“镀金时代”的财产过剩。凡勃伦说购买昂贵物品是富翁们显示自己属于非劳动阶级一员的一种方式。浪费和无节制消费在富人圈中得到广泛认同,是他们显示社会等级的必要手段。在一个消费社会里,等级是以开支为标志的。&&&&“在任何一个有高度组织性的工业社会中,良好的声誉最终都是建立在财力上的;而显示财力的方式,同时也是获得及保持声名的方式,则是闲适的生活和对商品的炫耀式消费。”与之相反的是,“不够数量和质量的消费也就意味着‘劣等’和‘缺点’。”&&&&简而言之,富人们花费是为了显示他们的能力。今天在“富人国”中唯一改变的是富人太多了,供他们支配的收入也太多了,“显示财力”变得日益困难。当一个“富人国”国民用100英尺长的游艇和价值5万美元的奔驰SLK来显示自己的精英身份时,却有另一个更富有的富翁拥有一艘250英尺长的游艇和一辆宾利GT。&&&&“富人国”国民花钱消费也是为了超过后面那些正在希望取得入主 “富人国”资格的大批人员。如今,富裕的消费者日益增多,他们也渐渐有能力购置曾经只是富豪专享的物品。奢侈品公司为了扩大销量,也非常乐意推出旗下高档物品的大众版,专供新一批大众追捧者购买。市场专家称它们为“大众奢侈品”,无论是否矛盾,总之它们让“富人国”的消费者们实在感到郁闷。&&&&古奇的太阳镜、路易•威登皮包和巴宝莉外套现在无处不在。提供私人飞机租赁业务的公司可以让人们只花几千美元便享受一次“私人飞行”,完全不必掏3 000万美元来购置一架私人飞机。你可以从日益增多的汽车俱乐部租一辆法拉利或保时捷,也可以用六位数一周的价格租一艘相当不错的游艇,而不需要付出八位数的巨款来购买一个游艇的所有权。15万美元就能让你加入一个旅游俱乐部去加勒比海旁一个人的海景别墅或阿斯本的滑雪小屋中度假;现在甚至能从新兴的艺术品租赁商店中租到昂贵的名画来为你家增光添彩。&&&&在来自顶端(更富的富人)和中下层(生活富足的普通人)的双重压力下,“富人国”国民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消费层级—超级奢侈品消费,总算让富足的庶民们踮着脚尖也够不到了。有些时候他们竞相抬价,一起拔高已有商品的价格;有时候则开发全新的产品和服务类别,比如“太空旅行”和“影子游艇”。不管是哪种情况,总之,数量众多的“富人国”国民在不遗余力地抬高价格,并一起将凡勃伦 “炫耀式消费”的定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传统的奢侈品市场是如何被追求地位的“富人国”国民重新定义的。&&&&当脱衣舞娘的钢管舞杆也成为标准配置时&&&&两年后的某个时候,全世界将会看到第一艘长过500英尺的私人游艇问世!也许是两艘!第一艘叫“迪拜号”,现正在为迪拜统治者谢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艾•马克图姆赶制,据说长度是525英尺。第二艘代号“日蚀”,是一位俄国石油大亨定制的,估计2009年下水。俄罗斯的这位船主对游艇的实际长度一直保密,是为了确保自己的船在一定时期内一直稳居“世界第一长”的霸主地位。不过,两艘船都将打破世界目前“私人游艇第一长”—“阿卜杜拉•阿齐兹号”保持了22年的纪录。阿齐兹号长482英尺,属于沙特皇室。&&&&游艇经纪公司尼格尔•伯杰斯的主席乔纳森•贝克特说:“现在,尺寸太重要了!”&&&&数量也一样重要。在过去10年里,购置150英尺以上新游艇的订单已经翻了一倍,达到一年200艘次。若是把游艇制造商需要赶造的游艇排起队来,长度将超过15英里—比整个曼哈顿都长。&&&& 关于“富豪”的定义(3)一群富豪的奢华生活 作者:罗伯特·弗兰克
10:39 &&&&如果你今天想订购一艘200英尺长的游艇,只有排队等候!等候名单已经排到两年之后了。一艘140英尺的新船现在要卖2 000万美元;250英尺的7 500万美元。二手船都卖得跟新船一样贵,因为买主愿意用高价换来立即享受。&&&&游艇的保养费也愈渐向天文数字发展,游艇专家认为一艘船的维护费用要占到购买价格的10%~15%,相当于比较典型的一艘140英尺船每年需要花200万美元保养。随着游艇买主对船长和船员的需求增加,船上人员的工资也高速增长。&&&&全美国的海域里挤满了游艇,以至于开始产生游艇交通拥堵的问题。如果圣诞前后要在圣巴特岛获得一个顶级锚位,船主需要提前几个月预订。罗德岱堡马尔马利那湾冬季的船位租金为每英尺7美元,远高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不到1美元的价格。去年冬天,由于太多游艇等着进入马尔马利那湾的泊船位,海湾不得不安排了特别的游艇交警。&&&&轮船制造商从没见过这样大规模的游艇热。“怒吼的20世纪20年代”也有他们的巨型船,比如407英尺长的“萨瓦罗娜号”,是为修建布鲁克林大桥的家族而造的。今天仍然漂在海面的“萨瓦罗娜号”拥有地热式土耳其浴室,是用260吨手工雕刻的大理石制成。然而,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如此多的游艇同时下水的场面。一些热衷航海的新贵正在为自己打造整个船队。保罗•艾伦除了那艘用作主船的、六层楼高的“章鱼号”以外,还保留着300英尺长的“塔图许号”和198英尺长的“美杜斯号”,一艘备用,另一艘是为家人朋友准备的客用船。&&&&在2005年的罗德岱堡游艇秀上,我对今日轮船的奢华创新略微了解了一下—比如170英尺长的帕拉丁被称作“影子轮船”。所谓“影子轮船”就是主轮船后拖着一个浮动停车场,就像拖车一样,载满主人的各种“玩具”,比如车和小型船,它是专为大型游艇制造的。“帕拉丁号”目前的主人是沙特人,船上载着4~6辆汽车、几辆摩托车、水上摩托、一艘潜水艇和一架直升飞机;上面还有一个减压舱、一个步入式冷藏间、健身房和夜视相机。&&&&制造“帕拉丁”的这家公司很快要推出一艘叫做“维加斯城”的新款船,有六个特等舱、一个直升机甲板和一个为不喜欢海水的客人准备的标准尺寸淡水泳池。&&&&“出海”曾经意味着用家里的纵帆船进行一次磨砺身心的锻炼,那个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今日的船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挂着猎猎作响的风帆,客舱内摆着木制的架式床铺,室内连抽水马桶也不备。过去,上流阶层的游艇正如保罗•福塞尔在他1983年的著作《格调》中所写的那样,是以反舒适和家庭历史来决定其格调的。&&&&“驾驶帆船是最昂贵的运动,也当之无愧成为娱乐之王,部分原因是你不能像开汽车一样,钥匙一拧就控制了方向盘—你必须是天生的统治者。(按照这种标准,也许最庸俗的船要算Chris-Craft了,在船的领域里和汽车中的奔驰一样,以品位恶劣著称。)游艇应该要有相当长度,至少35英尺。如果要换新船,只能购进同类中更高档的,而不是越来越差。据一位帆船经纪人介绍,帆船的级别以5英尺为单位增长。他说,顾客们‘每次购买都会增加5英尺,直到他们的船达到60或70英尺’。有品位的帆船应该是不讲究舒适感的赛艇样式,而不是那种结实牢固、带着土气的家用型船只,后者可能传达一种信息:你一直都在船上生活,因而也暗示了你的物质匮乏。”&&&&现在用帆船出海也行,只要它们能被绞车拖在一艘300英尺的电动艇后边,就像保罗•艾伦的那样。(帆船现在只占私人船只总销量的极小一部分)如今人们每次购买新船也不再是以5英尺为单位加长了,而是一次加长50~100英尺。新式游艇的室内设计理念就是要明白无误地传递“全天候以船为家”的信息,而这个信息要表达的意思主要是“主人拥有一座浮动的豪宅”而不是福塞尔所谓的“物质匮乏”。&&&&今天的游艇带有电脑控制的平稳装置,能够预料船体的起伏然后利用水下的鳍板或回转仪抵消颠簸,让船上的乘客忘记身处水上。高科技的安全系统、立体音响、剧院和能容纳12人的“极可意”浴缸已经成了标准配置。如今,船上有一个直升机升降台已经不够了,你需要两个(一个是客用的,一个是主人自己用的),还需要有一个室内储藏空间以保护直升机不会受到海水的侵蚀。&&&&客人登上“阿娜列斯号”—租金为一周80万美元的全球最豪华私人游艇,可以享受带罗马浴室、跳水池、蒸汽房和桑拿房的全套SPA。垃圾大王及汽车经纪大亨H•维恩休伊曾买下了高尔夫球手格利戈•诺曼用过的228英尺游艇,重新命名为“佛罗里达人号”,并添置了一个直升机升降台和一个客舱,但他决定保留原船顶层甲板泳池旁的酒吧。265英尺的“巴特•罗伯茨号”曾经是一艘破冰船,经过改造后全船以海盗为主题进行了装修,现在属于佛罗里达商人阿特•杰米诺所有。船上有青铜的炮台、一水箱的南美虎鱼和一个舞厅,舞厅里甚至设置了一根可以拆卸的、专为脱衣舞娘准备的钢管舞杆。&&&&没有人清楚最近几年这波游艇升级竞赛是什么时候开始以及如何开始的。打响这竞赛第一炮的可能是莱斯利•维斯纳,LTD公司(该公司旗下有“维多尼亚的秘密”等大品牌)的主席兼首席执行官。1997年,维斯纳购置了一条315英尺长的游艇“无限号”,船上除了设置健身房以外,光装修就消耗了3 000平方英尺的柚木;不久以后,微软的共同创始人保罗•艾伦买下了345英尺的“碧海蓝天号”,这条船很快就被证明太小了;艾伦委托一家德国造船公司又造了“章鱼号”,这条船上不仅配有一条59英尺的快艇,还建了一个游泳池、一个篮球场和一个音乐工作室,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私人游艇。整条船的正中心是一艘私人潜水艇,可以由一个特别的“尼莫博士”(就像底层甲板上的泊船位)往下降,虽然听曾经上过这条船的人说其实这艘潜水艇由于技术问题已经不能正常使用了。当时,章鱼号的总价是:2.5亿美元。 &关于“富豪”的定义(4)一群富豪的奢华生活 作者:罗伯特·弗兰克
10:39 &&&&然而,就在“章鱼号”试水之前,一个新的竞争对手就出现了。拉里•埃里森—甲骨文公司的总裁开始委托同一家德国船厂启动头号机密的LE120造船计划。&&&&当埃里森开始造LE120时,据说它当时是120米,约合393.5英尺;然而当传言说“章鱼号”会达到400英尺,LE120遂决定加长。它2004年面世之时全长达454英尺,耗资2亿美元。当时刊登在《名利场》上的埃里森的专访坚持澄清LE120“升起的太阳号”在建造过程中决定加长并非因为亿万富翁之间的暗中较劲,而完全是出于“提升游艇本身的外观和速度”的考虑。&&&&2005年初,当埃里森首次开这条船度假时,他告诉朋友说船太大了,他和妻子坐在上面感觉他们像是在一间巨型餐馆单独就餐一样。“我真的觉得它有点大得过分了,”埃里森说,“绝对是过分了,但是人的适应能力还真是不可思议!”&&&&然而,这类超级游艇可能已经达到其极限了。如今的私人船只都太大了,以至于让它们停在传统的码头里不太合适,必须换商业码头了。当保罗•艾伦带着“章鱼号”亮相佛罗里达时,他无法将它停在马尔湾码头那些时髦的游艇旁边,只好改道去湿地码头,让爱船跟那些锈迹斑斑的集装箱船和油腻的空中起重机船作伴。&&&&“你不能花两亿美元造一艘船,还只能屈就与一堆石油船当邻居,”游艇经纪人贝克特说,“那太煞风景了。”&&&&一些新游艇主也开始发现他们根本不需要,甚至也不喜欢这么长的一条船。今天的私人游艇体型太庞大了,构造也过分复杂,以至于不再像一条“船”了。一些富翁发现他们其实很怀念真正开船出海的感觉。&&&&“一个船主刚买了一条大船就跑来找我说想卖了,”亨克•德•弗里斯,一家荷兰造船公司费德西普的总经理说,“他说当他站在甲板上时,觉得自己离海太远了。”&&&&地产:附带泳池、溜冰场和冰车等设施的格林威治别墅&&&&19世纪末,最富有的美国人都在修建模仿欧洲城堡的豪宅。这些芜杂的新古典主义宅邸完全由砖石建成,通向大门的车道长逾1英里且隐蔽在大众的视线之外,这些代表贵族阶级的“纪念碑”散布在长岛东部的海滩、康涅狄格和罗得岛上以及宾州主干道区起伏的农庄或南方的大种植园中。&&&&其中最宏伟壮观的当数北卡罗来纳州艾西维尔附近那座法式文艺复兴风格的比特摩庄园。整个宅邸占地175 000平方英尺,共有255个房间 ,至今仍然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私人住宅。&&&&不过,“富人国”国民们正后来者居上,大有赶超之势。2005年所建的私人住宅中,面积超过5 000平方英尺的有30 000户—是1995年的5倍。这类房子目前占所有在建住宅总数的2% ,10年前,这个数字是1.5%。在一些高尚社区,比如格林威治、棕榈滩和阿瑟顿,10 000平方英尺的私人住宅成为新的正常现象。&&&&亿万富翁、金融专家艾拉•雷奈特在长岛建了一个66 395平方英尺的家 。仁科公司创始人戴维•杜菲尔德计划在旧金山附近修建一所法国诺曼风格的豪宅,和其他一些辅助设施总体算来需要占地72 000平方英尺,但是由于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他被迫改变计划。反对的原因是房子太大了。杜菲尔德只好把尺寸缩小,缩减到比较低调的10 000平方英尺。&&&&对冲基金经理斯蒂文•科恩花了1 480万美元在格林威治买了一所条顿风格的私宅,然后又花了1 000万把整个面积扩展到30 000平方英尺,增加了一个室内篮球场,还在玻璃中庭和一个6 734平方英尺的溜冰场中建了一个标准尺寸的泳池,甚至连冰车都有单独的三角墙小屋。&&&&凯伦和查克•利特勒夫妇在西雅图附近华盛顿湖畔的家中修建了一个70英尺的室内咸水泳池,泳池四周装饰着刻满古文字的埃及立柱;他们最近在新泽西阿尔派恩完工的一座占地60 000平方英尺的豪宅中有一个双球道的保龄球馆、一个暗房、一个艺术房(房间的钢制门从天花板上一直垂下来)、一个2 000加仑的水族馆、4 000英尺的衣橱和足可摆下19辆车的停车场。&&&&我参观过曼哈顿一个房产开发商的豪宅,那家的女主人有无数华服,以至于需要在她400平方英尺的步入式衣橱里安装一套升高的运输带系统(就像干洗工厂用的那种)来存取她的衣服。&&&&巨型豪宅的价格涨幅也远比普通房产大。在洛杉矶西部,2006年有十几处房子要价超过3 000万美元—2001年只有两所房子要价如此之高。2004年,亿万富翁罗纳德•佩尔曼以9 000万美元的高价出售了他位于棕榈滩的海滩别墅及其相连的土地,这可能是全美历史上卖价最高的私人住宅。即使在房市降温的2006年,对顶级豪宅的需求仍然不见走低。2006年底,一份周末特别报道的大标题显示曼哈顿售出一套4 600万美元的宅邸、一套1 800万美元的双拼别墅和一套1 500万美元的住宅。&&&&2007年初,房产市场上有三处度假别墅标价超过1亿美元。其中最便宜的一处(1亿美元整)是太浩湖附近一座名为“宁静”的宅邸,属于时尚品牌Tommy Hilfiger的一个共同创始人所有。此豪宅内号称有一个私人湖泊、温室、船库、马厩、健身房和可停17辆车的车库;其楼梯是按照“泰坦尼克号”上的原型复制的;进门处大理石地面的图案照抄了纽约公立图书馆的地板图案。唐纳德•川普也以1.2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棕榈滩一座68 000平方英尺的庄园,虽然它在市场上被搁置了整整一年。不过,房市上创造新纪录的是位于阿斯本的星林牧场,这座占地95英亩的巨型豪宅属于沙特阿拉伯的班达尔•本苏丹王子,在市面上的开价是1.35亿美元。大庄园里住宅区面积56 000平方英尺(比白宫还大),有15 &关于“富豪”的定义(5)一群富豪的奢华生活 作者:罗伯特·弗兰克
10:39 &&&&个卧室和一部电梯。班达尔说他卖房子的原因是自己现在不怎么爱上山了。不过,他在阿斯本还有其他房产了:他最近又在名下的土地上盖起了一座15 000平方英尺的客房,还建了一个英式酒吧,他的一位发言人称班达尔可能会保留这处房产。&&&&名车:超级大腕儿&&&&20世纪60年代中期,劳斯莱斯公司遭遇了严重的问题。那辆如同巨型怪物的“银云”(Silver Cloud),连同其倾斜的挡泥板、壁炉格栅和代表着帝国荣耀感和贵族阶层的纯正英国血统都退出了流行舞台。那是个财富无法引发羡慕的时代,富翁们不再希望在当时那种“反文化”中引人注目,尤其是在座驾上。&&&&于是劳斯莱斯彻底改造了他们的经典设计,推出了更小型、更方正的“银影”。这是一款“无产阶级”版的劳斯莱斯,它更像一辆定位尴尬的沃尔沃,而不是以敌对社会主流态度亮相的“银云”。在“银影”的车身上,甚至劳斯莱斯的标志性车盖装饰“飞天女神”都悄悄地消失了。&&&&然而,“富人国”国民又引领了一个新的财富时代,随之带来的,是华丽招摇派交通工具的再次流行。1998年被宝马公司收购的劳斯莱斯将一度束之高阁的“银云”设计图取下来,掸掸灰尘,于2003年重新推出新的“幻影”—这辆自重2.5吨,全长19.5英尺的车界巨无霸标价为320 000美元。&&&&“今天的人们不再担心引人注目,”劳斯莱斯的一位发言人鲍勃•奥斯汀说,“富有人群重新获得了自信。不过,如果你想要比别人更出众,你就需要有些特别的东西,那就是大腕儿的车。”&&&&而且这些大腕儿都希望自己开车。20世纪80年代以前,绝大多数劳斯莱斯的拥有者都聘用专车司机,奥斯汀说,现在95%的劳斯莱斯车主都自己开车,尤其是搭载了V12引擎、最大马力453匹的“幻影”推出以后,该车从时速为零加速到时速60英里/小时只需5.7秒。&&&&“新一代富翁更年轻,他们喜欢自己体验。”奥斯汀说,“他们可不希望花320 000美元买一辆像‘幻影’这样的靓车,却让司机享受了所有的驾驶快感。”&&&&不甘落后的奔驰公司也复兴了“迈巴赫”品牌(20世纪20~30年代风靡一时的德国产奢侈轿车)。全长20英尺的迈巴赫62售价358 000美元,最高时速达到250公里/小时。迈巴赫不是由汽车销售代理来卖的,而是由“关系经理”直接推销给目标受众的。该车的后排设有一个冰箱、一个可收放的香槟酒架(带酒杯),还有可自动伸缩调节的搁腿凳。车上座椅都可以自动加热或降温,或者调到“脉冲按摩”设定。&&&&目前属大众公司旗下的宾利,也重拾“怒吼的20世纪20年代”风格,打造出最新车型“大陆人”(Continentals),售价150 000美元,较之其他豪华车型,其价格稍微合理。宾利声称该车的需求量太大,他们都不需要开展传统的广告攻势,一位品牌发言人称:“那些买得起车的买主自然会找到我们。”&&&&同时,传统奢侈品牌宝马、奔驰和美洲豹已经部分失去了身份标识。奥斯汀说:“那些车已经几乎……我不愿意这么说。不过,的确是太普通了一点。”&&&&名画:数字学&&&&1981年,圣路易斯州的一位旅行社主、艺术收藏者巴尼•埃博斯沃斯在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发表了一个简短的讲话。他说,价格疯狂增长的各类市场中,艺术品市场应该名列首位。原因很简单:供求关系决定一切。&&&&埃博斯沃斯亲眼所见越来越多像他一样的企业家敛聚了巨额财富。大多数富翁买了大房子以后都要寻找拿得出手的艺术作品来装饰他们的墙壁,然而有品质的艺术品的数量正在锐减。当然,“品质”这个词在艺术世界里是很主观的。然而,埃博斯沃斯相信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什么新艺术品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毕加索、米罗和德库宁的画作已经越来越稀少。&&&&“在我这个行当中,已经可以看到巨额的财富正在源源不断地被创造出来,贸易壁垒也逐步被打破。”他说,“现金和财富就好像产品一样可以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但是希望用钱买到某些东西,比如艺术品,其数量却丝毫没有增加。1970年以后,美国艺术品的质量出现了巨大的下滑。没有足够的新供给来满足需求。如果给你看一个坐标图,艺术品的需求量是呈47度角增长的,而供给量却在下挫。”&&&&结果就是:“我们就要看到艺术品价格呈几何数量增长了。”&&&&艺术经纪人和收藏家曾经都认为埃博斯沃斯疯了,现在他们却后悔没听他的建议。当雅诗兰黛品牌的继承人罗纳德•劳德在2006年以1.35亿美元拍下奥地利著名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作品《阿德勒•布洛赫–鲍尔夫人》,创下单幅画作的最高价时,艺术评论界都震惊了。而令埃博斯沃斯不解的则是,艺术品的价格?涨到这个地步怎么会花这么长时间?&&&&“人们用1.5亿或2亿美元购买一件画作的时代即将到来了!”&&&&今天,埃博斯沃斯仍然站在艺术品收藏的潮流顶端。作为战后和当代艺术的主要收藏者,他多年来的收藏品价值在2亿~3亿美元之间。他拥有安迪•沃霍的著名作品《带开罐器的坎贝尔浓汤罐头》—是安迪•沃霍唯一流入私人收藏者手中的图像大画作。他还藏有一幅德库宁的重要作品以及爱德华•霍普的《什锦杂碎》。&&&&埃博斯沃斯从未卖过自己收藏的重要画作。然而近年来他购买现代作品的脚步大大放缓了,主要原因是不愿意花超过1 000万美元的价钱买一幅画,他也几乎退出了战后重要艺术作品的拍卖市场。他最近购买的是一幅17世纪的荷兰画作。&&&&“好东西动辄要2 000万或3 000万美元,”他说,“我得逃离拍卖室里的‘巨富综合征’倾向,简言之就是一个巨富总试图出价高过其他巨富的现象。” 关于“富豪”的定义(6)一群富豪的奢华生活 作者:罗伯特·弗兰克
10:39 &&&&困扰埃博斯沃斯的不是高品质的艺术品的高价,比如2004年以1.04亿美元售出的毕加索名画《拿烟斗的男孩》,他就认为“绝对物有所值”。克里姆特的作品,他也认为值。让他不舒服的是,现在由于富翁们的相互攀比,艺术品市场开始失去理智,品位不高的艺术品也有大额金钱在追捧购进。&&&&“当你看到一幅毕加索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画拍出超过1 500万美元的高价时,那么购买者一定是疯了。60年代是他创作中最弱的一段时期。那些竞相出价的家伙们钱太多,却一点不精明。他们买的就是个名字,别的一概不考虑。艺术品经纪人热烈地讨论这些二流作品,把它们当伟大作品一样看待。买家完全不懂其中区别所在。”&&&&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艺术品市场的涨价潮似乎结束了。一些人认为历史会重演,随着投机泡沫而来的会是艺术品价格和需求的突然下跌;另一些人却认为供求关系将会决定艺术品价格的持续走高。很简单地说,实在太多有钱人追逐同一幅画作了。&&&&纽约的大型拍卖会已经越来越像一场攀比出价的体育赛事了。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行在2006年秋季的当代艺术专场中,拍出品的总额达到7.29亿美元—是2000年总价的10倍。&&&&富人们喜欢名头响亮的大型画作。正如一位纽约的艺术经纪人所说的那样:“如今的收藏者是用他们的耳朵而不是眼睛在买东西。”他们要的是艺术家的名气,希望他们的客人能注意到餐桌上那幅画上的毕加索签名,或者大电视旁边那幅杰克逊•波洛克①的泼墨画。&&&&“他们除了游艇还有三个家,所以,你说还有什么艺术品能剩下?”埃博斯沃斯说。&&&&除了用名画填满墙壁上的空间以外,新贵们还相信艺术品是可以投资的。资金经理、金融顾问、艺术经纪、画廊和拍卖行串通好了要力推“艺术投资论”的概念。一幅查克•克洛斯②肖像不仅是一幅画,还是你的“多元化资产”。艺术品不仅能平衡你的客厅,还能平衡你的投资组合。&&&&艺术经纪商通过将艺术品转化为金融产品,使得这个市场对新贵们愈加充满吸引力。“富人国”国民也许并不懂得《带开罐器的坎贝尔浓汤罐头》在文化上的重要性,但他们却很清楚安迪•沃霍作品近年来的升值表现远远超过股票市场。集中记录了至少两次公开出售艺术品的梅摩艺术指数(Mei/Moses Fine Art Index)①在过去5年中轻松地胜过股票市场的表现。&&&&新贵圈子中,还没有一个群体对艺术品市场的改造可以跟对冲基金经理们相比。年轻、富有、急切盼望进入纽约文化精英阶层的对冲基金经理们很快就用自己的交易本领应用于艺术世界。&&&&肯尼斯•格里芬,芝加哥塞塔德尔投资集团的创始人在1999年斥巨资6 000万美元购下保罗•塞尚的《窗帘、水罐和水果篮》。斯蒂芬•科恩近年来为购置艺术品所花费的金钱超过7亿美元,拍得品中有现在挂在他的图书馆、出价5 200万美元的杰克逊•波洛克的画作和挂在客厅的一幅凡•高和一幅高更(总价1亿美元),以及放在门厅的一幅安迪•沃霍和里奇特斯坦②。科恩花费800万~1 200万美元买下了迪米尔•赫斯特③用甲醛溶液保存的虎鲨雕塑,尽管虎鲨已经开始腐烂,这件艺术品还需要专业的处理。&&&&许多对冲基金经理凭借在金融交易和市场经营方面的专长买卖名画,早已成为老练的艺术品买手。当代艺术尤其具有吸引力,因为其价格不是由历史和评论而是由交易行为决定的。2003年,43岁的对冲基金经理、避险基金Third Point LLC的合伙人丹•罗布买下德国艺术家马丁•基彭贝尔格①的《UNO-Gebaude Haus per la pax》;2005年他将该画卖给英国收藏家查尔斯•萨奇,获得500%的资金回报率,净赚100万美元。&&&&“玩这类艺术品,你可以自己生造自己的品位。”对冲基金经理詹姆斯•查诺斯讥讽道。&&&&一些基金经理斥巨资投资一两个艺术家的作品,建立一种气势,然后在脱手之前极力炒作、哄抬它们的价格。&&&&水平国际投资集团(Level Global Investors)的老板大卫•甘纳克收藏了摄影家黛安•阿勒丝① 的多幅作品。去年,甘纳克和妻子承诺向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捐赠阿勒丝的13幅珍贵作品的底片,其中包括著名的《天体营的女侍者》(1963年摄于新泽西州)和《周日草地上的一家》(1968年摄于纽约州威斯特郡)。&&&&甘纳克还协助大都会博物馆举办了阿勒丝作品展,大大提升了这位已故女艺术家的全球知名度及其作品价格。与此同时,他悄悄卖掉了阿勒丝一幅作品的底片,大赚了一笔。&&&&“这些对冲基金经理很喜欢交易,”纽约一名主要的艺术品经纪人、理查德•格雷画廊的主管安德鲁•法布利肯特说,“对他们来说,买进卖出名画的本能和买进卖出金融产品一样刺激。”&&&&事实上,一些被对冲基金经理抢拍到的艺术作品,最后都成为远比墙上装饰品更合算的投资。基金经理们在整个办公室的墙面上挂满了他们的重要收藏品,让来往的客户和朋友们印象深刻。但是这些画作并不都能进入急躁的投资世界。丹•罗布就在自己的办公室中骄傲地展示着理查德•普林斯①的《单车上的风尘女》,画中的主角是一个骑着摩托车、未穿上衣的女郎,直到有一天罗布的拉比(犹太教中的牧师)来他的办公室要求他将这幅有伤风化的画遮住,他才把画收起来。&&&&查诺斯也在他的办公室挂出了一幅格哈特•里希特② 的昂贵画作,认为这能提升他的品位。没想到,他的一位重要客户却误以为这幅画是小孩子的涂鸦作品。如今这幅名画已经改挂在查诺斯的家中了。&&&&名表:如果你一定要问,我只好说:你买不起! 关于“富豪”的定义(7)一群富豪的奢华生活 作者:罗伯特·弗兰克
10:39 &&&&2006年,总部位于纽约的奢侈研究所③曾经做过一项名表调查,看哪个品牌的手表被认为是全国最高级的表。为了保证调查的质量,他们只把目光锁定在净资产超过500万美元的对象身上。结果表明:劳力士只能勉强挤进前10名,卡地亚只排在第13位,而自吹自擂的宝玑表也不过是第5名。&&&&赢家是法兰克•穆勒(Franck Muller),瑞士钟表界的新生力量,每年在美国售出的手表不到4 500只。&&&&法兰克•穆勒美国公司的主席何拉奇•卡普里安说:“如果我们想卖更多,那很容易。但是如果那样的话,我们的表就太普通了。”&&&&实际上,法兰克•穆勒目前还是只有富裕阶层才了解的新品牌,并没有为了迎合大众市场而大做宣传或推出大众版,至少现在还没有。你只能在小的精品专卖店买到这种表(还必须要预约)。该品牌的价格保证了拥有者的小众化和排他性。&&&&最便宜的法兰克•穆勒手表是不锈钢表带的石英表,售价4 800美元;最贵的款式标价超过60万美元。&&&&该品牌2006年的主打产品名为“永恒”(Aeternitas),内带一个有瞬间计时功能的万年历。该表承诺能告诉你下一个千年的每一天、每一时、每一月甚至每一个月相(当然,它也考虑了闰年的情况)。这款表的售价是:736 000美元。&&&&瑞士出口美国的钟表数量去年上涨了17%,2006年的总价达到1.7亿美元,2004年是1.36亿美元。在传统精英阶层中,依然是劳力士、卡地亚、伯爵表和百达翡丽继续引领风骚,但法兰克•穆勒已经成为新贵们的热门手表之选。&&&&“这就像个私人俱乐部,”何拉奇说,“当你戴着一只穆勒表,然后看见某个人也戴着同样的一只,你知道那感觉吗?”他没说完,只眨了眨眼睛。&&&&何拉奇,一个戴金手链和镶钻手表,穿条纹T恤衫的土耳其珠宝商,在曼哈顿中心的一家老仓库中管理着法兰克•穆勒美国公司。我问他到底是什么东西能让一只表价值60万美元,他皱了皱眉头。&&&&“我们的顾客从来不问这个问题。不过,我可以试着给你解释一下。一只表必须要有趣,必须要复杂,必须设计优美,必须看起来漂亮,必须是你每天早上想戴在手上的东西。当你清洁其配件时,你会对它的工艺佩服得五体投地。你会跟你的手表之间建立一种关系。”&&&&“一只好表,”他补充道,“也是一个宣言,一种态度。”在穆勒表面世之前,奢侈手表品牌都在竞相打造最薄的表,而法兰克•穆勒却用其大矩形表盘、缀满珠宝的风格和彰显品位的设计冲击了整个名表市场。&&&&穆勒表的形式大于功能:它最受欢迎的一款叫“疯狂时间”,这只20 000美元一只的手表的特点就是表面上的数字排列混乱,数字8放在本来应该放数字12的地方,而2则放在6的位置,时针需要跳五次才能指出正确的时间,而分针则正常移动。&&&&我问该公司的发言人,“疯狂时间”的拥有者是否真的能辨别时间?&&&&“一开始是有点迷惑,”她说,“很难找到这些数字,因为整个表盘上到处都是数字。但是这款表的设计理念就是让人用另一种方式思考时间,让他们明白生命每一刻都是短暂的。一旦他们懂得这个以后,他们就看得懂时间了。”&&&&或者,像一位《商业周刊》的评论者所推荐的那样,你可以同时戴两只表:一只法兰克•穆勒,为了引起别人注意;另一只则是用来看时间的。&&&&经历:如果是周二,那一定是在肯尼亚的马赛村庄&&&&戈登•麦克基奇形容自己是“生活方式管理专家”。但是作为加州管家公司—明特生活方式(Mint Lifestyle)集团的合伙人,他真正的工作是为富有人群安排全新的“梦幻体验”。只要你支付1年20 000美元的会费,麦克基奇就可以帮你安排伦敦塔私人旅游,带你去南非大草原狩猎,结束后还可以跟曼德拉会面;或者在发射卫星时,为你搞到美国宇航局控制中心的前排观看座位。&&&&看看下面这张旅游行程安排—是麦克基奇为一个30多岁、希望体验苏格兰的网络商精心设计的。为期十天的旅程价格是280 000美元。&&&&周一(8月7号):古堡草坪上品香槟酒—晚饭—与世界著名的威士忌专家伊安•巴克斯顿一起调制及品尝威士忌—听历史学家讲述卡洛登战役。&&&&周二(8月8号):乘直升机前往高地,在约定地点改驾路虎汽车,体验四轮驱动车的高地表现—观赏野生动物金鹰和红麋鹿—狩猎—午餐:香槟、龙虾、腓力牛排,现场苏格兰风琴音乐—猎鹰展—乘直升机前往河谷地区体验漂筏游。&&&&周三(8月9号):前往斯基波古堡,猎松鸡—乘直升机俯瞰罗姆北海岸的沙滩—参加天空岛上“三支烟囱度假村”举行的派对—飞往东尼甘古堡,转机去往卡鲁尔古堡(一个占地5 000英亩的私人古堡)。&&&&针对喜欢太空旅行的客户,明特公司与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太空中心有特别关系,可以在贵宾席上安排一个位置让他们观看飞船发射—这可是普通纳税人享受不到的一项特权。如果觉得还不满足,可以选择维珍银河公司,他们推出的票价20万美元的亚轨道飞行早就被订满了。&&&&针对热爱汽车并希望去德国旅行的客户,明特生活方式公司可以安排你与宝马公司总裁会面,会面结束后是神秘新车型试驾活动,然后是跟马库斯•沃尔夫—冷战时期著名间谍一起来一个柏林“间谍游”。&&&&“阿曼度假村、四季酒店这些传统的奢侈度假方式,我们的客户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他们想要点特别的。”麦克基奇说,“他们想要体验普通人连想也不敢想的事。”&&&&同时,“富人国”国民还需要“地道”、“纯粹”的旅行体验。他们希望逃离私人飞机、豪宅、服务人员和多种娱乐安排构成的复杂世界,而去感受另一个世界的生活。他们渴望过一两天简单的生活。明特曾帮一位富翁客户安排了一次印度农村之旅,让客户带着孩子们在村子里锄地劳动了两周。&&&&麦克基奇说:“她想让她的孩子们了解,他们熟知的那个世界并非大多数人生活的世界。”&&&&再来看一封明特客户的来信,这位千万富翁刚去了非洲,分别和肯尼亚农民以及肯尼亚皇室一起生活过一段时间。&&&&“马赛人的村庄游是我一生都不会忘记的经历,至今仍觉得无法形容。同时,我们极其专业的教授导游、古堡中的烹饪课以及在维多利亚瀑布上的小岛吃的那顿独特的午餐……都是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可能拥有的体验。”&&&&富人经济学 关于“富豪”的定义(8)一群富豪的奢华生活 作者:罗伯特·弗兰克
10:39 &&&&“富人国”国民的身份性支出创造了一个顶级消费的全新世界。他们的购物狂欢也在美国经济的海洋里掀起了一个巨大的波浪。&&&&第一,也是最明显的效应即“涓滴支出”,或者引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斯的话:“如果马有足够多的燕麦吃,就可以喂一些给麻雀。”今天的富翁们就在抛撒大量的燕麦。&&&&2005年夏季的一天,我在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为一篇关于富有的对冲基金创建人的文章做准备。我想了解他们是如何改变这个小镇的。我的采访中有一站是米勒车行,是一家法拉利和宾利车专卖店。我跟车行的总经理理查德•科普曼正在闲聊的时候,他的一个销售员走过来说有一个买主打算买一辆标价225 000美元的红色法拉利360 Spider。我立即想那一定是个对冲基金创建人。&&&&“他是干什么的?”科佩尔曼问。&&&&销售员停顿了一下才说:“这个,他是个石匠。”&&&&我偷眼看了看展示厅,的确有个穿着工作靴、短裤和T恤,衣服上沾满灰尘和砖土屑的中年人站在那儿。他就站在那辆法拉利的旁边,手里拿着支票本。我走过去问他怎么会如此富有。&&&&“造石墙啊,”他说,“还有露台和大理石。你知道,所有的新房子都需要新墙。”&&&&基金经理们在这个镇上造了如此多的避暑别墅和石墙,甚至能让一个石匠发大财—至少买得起价值225 000美元的法拉利。&&&&金融类专栏作家丹•格罗斯估计,在纽约城这座财富金字塔塔尖上的那1%人群,能支撑153 000份服务性行业的工作。“一个每年在服务上花费100万美元的对冲基金经理大概能保证25个人的生计(司机、家政人员、投资经理、房地产经纪人、餐馆服务人员和心理咨询师)。”&&&&为了进一步了解“涓滴效应”,我向三个富有家庭要来了他们2005年的支出表。我在这里复制了一份给大家看,真实名字当然隐去了,因为富人们也不希望全世界都知道他们每年在“按摩”一项上就花费8万美元。(注:这三个家庭没有出现在本书其他例子中)虽然这些表上有一些开支是一次性的,比如汽车和游艇,不过还是能大体上说明今天的富人们是如何花钱的。&&&&年开支表一(货币单位:美元)&&&&财产数额:5 000万&&&&两处房产的贷款& & 400 000&&&&保险 & & 70 000&&&&水电气& & 24 000&&&&地产税& & 200 000&&&&家政人员和私人助理& & 500 000&&&&花园/泳池维护& & 140 000&&&&慈善捐款& & 500 000&&&&餐馆/酒吧& & 60 000&&&&汽车& & 300 000&&&&教育& & 无&&&&美容/沙龙/Spa& & 27 000&&&&服装& & 30 000&&&&租用飞机& & 350 000&&&&俱乐部会费& & 225 000&&&&政治资助& & 61 000&&&&&&年支出表二&&&&净资产数额:8 000万&&&&房屋贷款& & 64 000&&&&地产税& & 32 000&&&&保险& & 31 000&&&&水电气& & 31 000&&&&家政人员和私人助理& & 315 000&&&&花园/泳池维护& & 146 000&&&&家具和家居用品& & 93 000&&&&家庭开支& & 43 500&&&&慈善及政治资助& & 11 000&&&&汽车& & 8 500&&&&教育& & 34 000&&&&旅行& & 500 000&&&&年支出表三&&&& 关于“富豪”的定义(9)一群富豪的奢华生活 作者:罗伯特·弗兰克
10:39 &&&&净资产数额:12亿&&&&房屋贷款& & 无&&&&地产税(每年)& & 900 000&&&&保险& & 500 000&&&&水电气& & 700 000&&&&家政人员和私人助理& & 2 200 000&&&&房产维护(每年)& & 900 000&&&&慈善活动& & 3 000 000&&&&餐馆/酒吧& & 250 000&&&&汽车& & 1 000 000&&&&子女教育& & 无&&&&美容/美发/Spa& & 200 000&&&&(按摩费用)& & 80 000&&&&服装& & 300 000&&&&(续)&&&&年支出表三&&&&私人飞机& & 3 000 000&&&&俱乐部会费 & & 500 000&&&&政治资助& & 100 000&&&&游艇(去年添置一辆新游艇)& & 20 000 000&&&&(游艇人员的工资)& & 1 500 000&&&&娱乐(家庭)& & 2 000 000&&&&以上这些按摩开销、动辄几百万美元的晚会和租用飞机等项目也许听起来完全是近于耽溺的享乐,而且“涓滴效应”也没能缩小美国日渐拉大的收入差距。然而,美国富裕阶层豪放的开支却成为了美国经济越来越重要的部分,仅仅是因为他们控制了如此巨额的财富!2005年,花旗银行的一位权证战略家阿贾伊•喀布尔开始感到疑惑:为什么美国经济在2005年没有因为石油的突然涨价而放慢脚步?&&&&喀布尔得出了一个他称之为“富人经济学(Plutonomy)”的学说。比起其他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和英国这些“富人主导的经济体”的富翁们无论是在财富总占有量、消费、利润和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都要比其他发达国家大得多。喀布尔估计全美最富有的20%人群,其消费额要占到全美消费总额的70%。他说,无论你喜欢不喜欢,富人们的消费在支撑着美国经济,虽然中产阶级和低收入阶层都在艰难度日。&&&&在“富人经济学”存在的地方,喀布尔写道:“虽然富有的消费者的数量不多,但无论在收入还是消费额度上所占的巨大比重,都与他们的人数极不成比例。而剩下的那些人,人数占绝大多数的‘非富有者’却只分到了蛋糕上可怜的一小角。”&&&&因此,喀布尔并没有试图分析为什么普通美国人在油价上涨的情况下仍然持续消费,而是把焦点放在了富翁阶层这个群体上。他发现因为富翁们占有了如此多的可支配收入,以至于他们对油价的上涨毫不关心,当然油价上涨也丝毫未能影响他们的生活。富人们的持续消费实际上对整个经济起着巨大的支撑作用。当我问一位游艇主他是否担心燃油价格时,他的回答颇具代表性:“现在我加满一船油要60 000美元,以前是40 000美元,这点差价对一艘每年光维护费都高达500万美元的船来说实在不算什么!”&&&&在这种新的“富人经济体”中,既有富有的消费者,又有平民大众,因此专门为富有阶层服务的公司就蓬勃发展。从百货公司到酒店,从汽车制造商到房产开发商,每个行当都开始调整成愈发明显的“计时沙漏形”的经济模式—服务于金字塔的两头:要么是那些追求地位的富裕阶层,要么是节俭度日的中产和低收入家庭。所以我们有沃尔玛也有内曼•马卡斯;有La Quinta(著名经济型酒店)也有四季酒店;有捷蓝(廉价航空公司)也有福来捷(庞巴迪旗下高端航空公司)。&&&&那些在富有人群的市场中取得成功的公司在未来几年中很可能成为最大的赢家,获得更高的增长率、更丰厚的利润和更出色的股票业绩。处在顶端的消费链的定价权在加大,甚至沃尔玛和塔基特都在为了保住市场而降价。“在这个市场中,定价就像推开一扇已经打开的门一样—毫无阻力。”娜塔莎•佩尔,纽约阿斯顿•佩尔“金钥匙服务”集团的女主人说:“有一些新贵担心谈钱有点庸俗或粗鲁,他们比他们的前辈经验少得多。”&&&&目标客户为富裕阶层的成功企业,其盈利表现已经远远好于大众市场。喀布尔在其股票研究中创造了一个“公司份额指数”,所选公司全部是服务富裕阶层的,包括瑞士私人银行宝盛银行、宝格丽(Bulgari)、远高于卡地亚、登喜路和其他品牌的顶级品牌历峰集团(Richemont)、高级旅行社瑞士旅业集团以及豪宅建筑商托尔兄弟公司(Toll Brothers)。从1985年以来,富人经济指数以每年17.8%的增幅增长,远高于世界其他指数。&&&&换句话说,想要富一点,可以投资那些专门以富人为目标客户的公司。随着富有人群人数的迅速增长,富有消费者也从一个极小的顶尖市场发展为一个基数较大的消费群体。那句古老的经济学格言—“卖东西给富有阶级的人往往是跟劳苦 关于“富豪”的定义(10)一群富豪的奢华生活 作者:罗伯特·弗兰克
10:39 &&&&大众住在一起的。”—已经不合时宜了,如今那些卖东西给富有阶层的人也在大挣富有阶层的钱呢。&&&&然而,富翁们为全国消费总量作贡献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国家外债。今日的超级富翁们虽然身家显赫,但似乎仍然不能达到收支平衡。年之间,全美最富有的1%人口负债总额达3 830亿美元,这些债务大部分体现在抵押贷款和分期付款上。年,他们的欠债增加了235%,而他们的财富增长只是债务增长速度的一半。美国最富有的5%人口要对美国总债务的20%负责。所有他们享受的那些物质:游艇、美酒、汽车、艺术品、家政服务人员和鳄鱼皮的马桶椅都在开始慢慢吞噬“富人国”的财富—尤其是当熊市来临,他们的投资回报逐渐减少的时候。“富人国”的大手笔支出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们的收入在美国总收入中的份额在上涨,而他们的财富数额在总财富中的比例却基本维持原状。简而言之,“富人国”的国民花钱太快,以至于他们无法积累起更多永久性的财富。&&&&即使今天最富的超级富翁也可能面临资金暂时短缺的情况。比如说拉里•埃里森,他曾经在2006年美国富豪榜中名列第4,估计身家195亿美元,是甲骨文公司的最大股东。&&&&但在2002年的一系列电子邮件中,埃里森的金融顾问菲利普•西蒙要求埃里森减少开支,因为他已经达到了10亿美元的信用极限。当埃里森的股票上涨时,他更愿意用股权保证金贷款的形式继续买进而不是脱手卖出。他在游艇上的花费是1.94亿美元,在日本购置一栋别墅用了2 500万美元,每年用在“生活方式”一项上的费用是2 000万美元。&&&&西蒙在一封邮件中写道:“我很担心拉里……我认为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裁减开支和制订计划。”他后面还补充道,“我们这列装满货物的火车偏离了轨道,就快要撞上负债这堵墙了。”&&&&一些经济学家在这股奢侈大潮中看到的是黑暗的一面。伴随支出的“涓滴效应”而来的是欲望的“涓滴效应”。由于周围到处充满富翁,使得中产阶级、甚至中上产阶级在对比中突然觉得自己穷得要命,为了赶上他们的步伐也不惜用入不敷出的方式疯狂消费。&&&&经济学家罗伯特•H•弗兰克在著作《奢侈病》中写道,在金字塔顶端的富有人群的奢侈消费方式为中产阶级和低收入家庭设置了一个他们试图模仿的新标准。由于普通人的收入平平,甚至有下降的情况,于是大众消费者正在步入负债的快车道。为了尽力赶上别人的脚步,他们不得不拉长工作时间,缩短与家人共处的时间。专为富人生产的高档产品也为普通消费者设定了一个新的、缺乏理性的坐标系,似乎只要普通消费者自己做出了购买决定,就一样也可以用上富人爱用的高档产品。弗兰克举了一个他购买烧烤炉的私人购物经历来说明他的观点。他的上一个烧烤炉是20世纪80年代买的,当时的价格是89.95美元;然而,等他最近再去商场寻找一个新烧烤炉时,却一眼发现了Viking-Frontgate牌的一个专业烧烤炉,7英尺长,全不锈钢材质,售价5 000美元。&&&&“关键是这个5 000美元的高档专业烧烤炉摆在那儿,就让你觉得买一个标价1 000美元的炉子几乎算得上寒酸了。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购买这些高档的烧烤炉,那我们心中对于‘可接受的户外烧烤炉’的标准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简而言之,我们认为需要的东西以及我们能买的东西,绝大部分—有时候几乎是完全地—取决于其他人的消费选择。”&&&&结果,弗兰克认为,全国的非富有人群都在浪费时间和金钱试图赶上富有人群的消费脚步。他还说,这些人在追赶的过程中,还对周围的环境和他们居住的社区造成了伤害。赚更多钱赶上富有人群的压力就是让人拼命加班、没时间睡觉、减少跟孩子相处时间的主要原因,这也是美国人觉得越来越不快乐的原因,因为快乐很大部分取决于你和周围人比较的时候,你比别人好多少。弗兰克认为,随着富有人群越来越富有,越来越多,这种压力只会变得更加具有破坏性。&&&&“公司高层管理者显示他们财富和地位的方式是修建一所客厅面积必须是100 000平方英尺而不是50 000平方英尺的豪宅,买一辆价值200 000美元而不是100 000美元的汽车以及买一只售价50 000美元而不是25 000美元的手表。这种高端消费会引起大众消费标准的持续升高,让普通人感到一种难以企及目标的压力。”&&&&总而言之,富翁们对奢侈挥霍的强烈嗜好对这个国家经济的影响是好坏参半的。他们的生活方式为饭店侍者、管家、女佣和宾利车行都创造了更多新的工作机会;但与此同时,富裕阶层用自己的借贷,和试图模仿他们生活的普通消费者的借贷行为,合力把这个国家推入负债的深渊。&&&&然而,虽然过度奢华,“富人国”国民仍然是乐于为慈善事业捐款的一个群体。正如他们重新?义“奢华”一样,他们也重新定义了“慈善”。他们的捐赠新方式早已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但是他们一旦成功,如果他们愿意遵守诺言大手笔捐赠,他们也许能在公共健康、科学、艺术以及全球贫穷和教育等诸多领域为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管家培训学院说起(1)一群富豪的奢华生活 作者:罗伯特·弗兰克
10:39 &&&&家有新贵初养成&&&&唐•卡迈克以立正的姿势站好,端着两盘表面撒满杏仁碎、用摩洛哥调料料理的鲈鱼。这位金发美女、前星巴克的咖啡侍者现在身着白衬衫蓝西装,左臂上搭着一条折叠得有棱有角的餐巾。她与其他三名侍者正在斯塔基宅邸(位于丹佛市中心的一所乔治王时代建筑风格的宅子)的“凹”形厨房里排好队形等待上菜。只要听到厨房门上的两声轻敲—这是约定的信号—这个小团队就会整齐地步入餐厅,招待12位宾客,同时首次公开表演他们的“上菜芭蕾”。&&&&“上菜芭蕾”是一套繁复的日常礼仪,所有的侍者必须用整齐划一的姿势和节奏为客人上菜。这需要长时间的练习,也是斯塔基宅邸—更著名的称呼是“管家培训营”—所教授的最难掌握、要求最高的技巧。&&&&卡迈克女士在脑海中温习这套程序:先把左手的盘子递到客人面前,接着往右走两步,将第二个盘子自右手移至左手,然后再上。端菜上桌时,她的身体必须前倾到足够把盘子流畅地递送出去的距离,但又不能太靠近,那样令客人不舒服。上菜完毕后,她应该马上后退一步,等待与其他侍者进行目光示意后一起以逆时针的顺序撤出餐厅。&&&&每一步看起来都应该像精心编排的舞蹈,最后引向整个“舞剧”的高潮段落:“飞越”—一段以盘子杂技为主题的“双人舞”。在这段高潮中,管家们的身体快速地轴心旋转,齐刷刷地将第二只盘子从右手移至左手,使观众产生一种幻觉:似乎盘子在移动的过程中飘浮在半空中。&&&&“上菜芭蕾”的设计展示了一个未来管家所需要的重要素质—纪律、敏捷、仪态和对餐具得心应手的操控。这就是管家训练营中难度最大的培训课目之一。&&&&一年4次,充满抱负的管家们从全国各地集中到位于斯塔基的管家训练营,这里的正式名称是“斯塔基国际家政管理学院”。他们的目标是成为照顾和服侍富有阶层的大师级人物。整整8周,学生们在斯塔基的大宅里进行封闭性训练学习烹饪、擦拭、除尘、洗衣和叠衣。他们学习如何在几秒钟的时间里熨烫一套法式反褶袖口衬衣;如何剪一支1926年的帕多纳雪茄;如何为一幅德库宁的油画除尘以及如何用橡木味的霞多丽白葡萄酒搭配烤家养母鸡。&&&&他们还要学习在预定时间内(一般是20~30小时,视房间里的艺术品和古董陈设情况而定)打扫一所45 000平方英尺的豪宅;何处能找到1 020织数的床单(通过购买);当雇主在地中海一艘游轮上时,如何在半夜里为他订购本•杰瑞牌“大块猴子”冰激凌并运送到游轮上去(通过一家英国环球运送服务商)。学成之后的他们将懂得如何把一幢30 000平方英尺的宅邸分成不同“区域”来进行保洁和维护。他们也学会设计“文具”—为显示主人财富和社会地位而设计的专用信封和信纸抬头。他们还会学到紫貂皮围脖绝不能储藏于雪松木制成的衣柜中(会让貂皮失去水分和光泽),而且,绝对不能把宾利轿车开到洗车场上去。&&&&训练期间,大多数学生住在这所房子里,遵守着严苛的斯塔基管理守则。每个人必须身着卡其布制服、挺括的白衬衫、蓝西装和棕色皮鞋。称呼彼此的名字是严令禁止的,为了强调身份的界限,每个人都要称对方为“先生”或者“女士”。每当有访客进入房间,学生按照要求必须立即起身致意;如果有任何一只杯子需要添加咖啡、一把勺子需要擦亮或者一位客人需要接待,斯塔基的学生们必须马上行动。这些未来的管家们对服务是如此执著,即便老师已经宣布了下课,他们还是随时从椅子上蹦起来为旁边的水杯加水。&&&&课程结束时,这些志向远大的管家们就将成为为富有阶层提供高度个性化服务的专业人士。他们知道,富豪们喜欢自己的洗发水瓶和牙膏管永远是满的。如果他们的雇主有四个家,那么很可能他们会希望每一个梳妆台抽屉和浴室橱柜里物品的摆放完全一致,那他们就不必到处寻找袜子或药片了。他们也会了解到富豪们生活在对细菌的持续恐惧中。&&&&“富人们都是对健康要求过高的怪人,”斯塔基的首席指导雷蒙德•钱皮恩站在斯塔基教室里的白板前说,“他们非常成功,都想长生不老。他们过分关注细菌,甚至到了被细菌牵着鼻子走的地步。习惯这些微生物吧,这世界上细菌太多了。”&&&&从斯塔基毕业时,学员们对富人的其他两大关注重心—宠物和收藏品已经非常了解。在斯塔基,这些都属于“关乎饭碗”的必修门类。&&&&一次课上,钱皮恩讲了一个南部家庭的故事,这家的豪宅中堆满了各种鸟声模仿器,管家需要每天对它们进行除尘和保养,还有一个家伙拥有500辆必须手洗的轿车;一位富有的女继承人养了一谷仓的猫,雇佣了三个全职员工专门为猫清理床铺,外加一个全职饲鸟员—每天负责把谷物撒在谷仓的地上吸引鸟儿来,只为了逗猫开心!&&&&“喂鸟的那家伙比我们谁都赚得多。”他说。&&&&最重要的一点是,斯塔基的学生们永远不评价雇主,他们管雇主叫“首长”。如果“首长”每晚要喂她的西施狗吃文火炖煮小牛里脊,管家应该微笑着奉上。如果“首长”身在棕榈滩,希望他的私人飞机去他位于南汉普顿的酒窖取一瓶拉图堡红酒送来,管家必须毫不犹豫地立刻执行命令。&&&&斯塔基的学生为这个培训支付的学费是12 000美元,听上去也许有点离谱,但他们所得的回报却更加惊人。管家已经成为美国从业人数增长最快的职业之一。每年有这么多“富人国”国民需要管家,于是他们的需求和工资都飞速飙升。一个优秀的斯塔基毕业生的起薪就是8万~12万美元—更不用说豪宅中的免费食宿了。&&&&当然,首先他们必须通过“上菜芭蕾”这一关。今晚,唐•卡迈克和其他的准管家们非常紧张,这是他们的第一次“上菜芭蕾”试演,而他们并没有经过足够的练习。唐收到讯息后,带领其他三位侍者进入餐厅。在水晶枝形吊灯下,参加晚宴的客人都已就座,每个人面前的餐桌上都完美地摆放着刀、叉、匙、碟、洗指碗和全套玻璃杯。&&&&第一盘菜顺利地放下了,但在“飞越”环节,唐的动作比其他三位略快,她大惊失色,试图回到一致的节奏上。其他三位也吓坏了,客人们抬起头打量这四个陷入恐慌的管家,她们只好端着鲈鱼盘子一动不动地站着。&&&&终于,管家们互相点点头,上完菜,飞快地撤出房间。 &从管家培训学院说起(2)一群富豪的奢华生活 作者:罗伯特·弗兰克
10:39 &&&&“我没控制好节奏,”唐在厨房里对其他管家们说,“上帝啊,这太糟糕了。”&&&&詹姆斯•霍普金斯,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缅因州人,同样感到失望,他说,“感觉糟透了,我们看起来像一群机器人。”&&&&第二天早上,钱皮恩开始评点他的学员们。曾经在海军服役,专长包括武术、武器训练和装饰性烘焙工艺的钱皮恩,对学员的马虎毫无耐心。他曾担任过几个将军的军事助理,并参加过第一次海湾战争。钱皮恩那6英尺2英寸① 的个子、宽宽的下巴和无可指摘的礼仪都使他成为管家培训营中的完美教官。&&&&“我很失望,”次日早晨他站在白板前对学生说,“非常失望。”&&&&钱皮恩说,除了“飞越”以外,整个过程中还有其他失误。他看着约翰•里奇,一个来自纽约北部、有点浮华的家庭旅馆老板。里奇在前晚的宴会上负责倒酒,他的职责是让桌上所有的杯子始终保持在半杯满的状态,然而他却在几个杯子中只有1/4杯酒时没有添酒。钱皮恩还说里奇对客人之间的谈话倾注了太多注意力,而没有做到一个管家必须具备的“置身事外的殷勤周到”。&&&&“我能说什么呢?我本来就是个社交型的人。”里奇后来对我说,“客人们聊的都是有趣的事情,很难让人充耳不闻。我没有不停地倒酒是因为我感觉自己那样有点像强迫症。不过,钱皮恩说得对。”&&&&第二天晚上,这个班级承接了另一次正式宴会,一切都进行得相当顺利。唐打头阵带领着一队侍者表演了一场专业的“上菜芭蕾”;里奇让每只杯子保持在不多不少始终半满的状态,他同时也成功地过滤了客人们的谈话。&&&&次日早晨的评点会上,钱皮恩用一个满意的微笑祝贺他们。&&&&“恭喜!”他说,“那才是真正的服务!”&&&&管家2.0&&&&实际上,“管家潮”的故事就是过去15年来美国人财富增长故事的一个侧面写照。它所讲的不仅是一个“更多富人需要更多管家”的主题(尽管这个主题占整个故事的很大一部分),同时也叙述了在美国新贵们的推动下正在兴起的一种新型财富文化。&&&&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管家是一个濒临“绝种”的族群。在19世纪末美国的“镀金时代”和“怒吼的20世纪20年代”中修建的那些宏伟的豪宅,连同豪宅中大批的男仆、厨师、女佣、司机和管家一起,于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随着财富创造速度的放缓而开始逐渐式微。对管家的需要渐渐消失,随之消失的还有许多过去世袭贵族的财产。从文化上来说,“富豪阶层”成为一个陈腐的名词,而与之相连的“家政人员”这个称谓当然也不再流行。管家变成遥远世界里的废墟,只存在于P•G•沃德豪斯的小说中或者像《去日留痕》(Remains of the Day)这样的电影中。&&&&“高级家政服务的整个概念在那时都消失殆尽,”斯塔基国际家政管理学院的创办者玛丽•斯塔基说,“被人服侍已经不流行了。”&&&&但如今,管家们却卷土重来。随着“富人国”国民的人数的暴涨,他们的豪宅、嗜好的玩具和多样的生活方式一起创造了对家政服务的新需求。女佣、保姆、私人助理和私人保镖的数量激增。家政服务—一度被认为已经是强弩之末的一种服务业—现在却摇身一变,成为炙手可热的职业。而在所有的职业中,“管家”这个行当经历了技能和薪酬两方面最为惊人的转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马工作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