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营什么人适合毕业生适合去哪个一线城市

毕业生青睐准一线城市 电商、科技人才薪水高_网易新闻
毕业生青睐准一线城市 电商、科技人才薪水高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毕业生青睐准一线城市 电商、科技人才薪水高)
求职大数据信息时报讯 (记者 卢云龙) 在踏入职场之际,去哪个城市发展成为众多95后毕业生择业时的重大议题。58同城招聘上周发布的平台大数据分析发现,成都、重庆、长沙等准一线城市“被投递”的比例不断增长,甚至超过北京、上海、深圳。
“宿舍4个人,3个都选择了离老家近一些的大城市,我的目标是重庆。”211高校本科毕业的小孙认为,越是人才扎堆的地方竞争必然越是惨烈。58同城就业分析师认为,近年众多知名企业纷纷布局准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这为当地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也意味着相应人才需求的增长。而在职业选择上,科技领域逐步成为“主角”。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的城镇单位平均工资首次超过金融业排名各行业收入首位,为122478元,比上年增长9.3%。领英提供的平台大数据显示,电商、新媒体营销、云计算和大数据是国内目前最热门的行业。从技能来看,与之相关的互联网安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云和分布式计算一直是十分受企业欢迎的技能。
(原标题:毕业生青睐准一线城市 电商、科技人才薪水高)
本文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正文
真的不是在逗我?十大最适合毕业生打拼的一线城市
14:53:58 来源:腾讯 作者:融360 编辑:益达兄 浏览:loading
  对于现在95后的大学生来说,他们都幻想毕业之后能够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居住空间,在这里就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朋友总结了十大既适合生活工作又适合置业的城市,排名第一的城市你一定想不到是哪里。
第十名杭州
  虽然杭州的房价一直以来也是居高不下,但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杭州的宜居性不必多言。
  更重要的是在就业发展上,杭州相比北上广深也不遑多让,尤其是阿里巴巴的存在,使得杭州的电子商务行业独树一帜。这样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自然使得大学毕业生趋之若鹜。说不定下一个马云,就会诞生在这群即将毕业“小鲜肉”当中。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用手机访问
扫一扫,手机浏览
相关内容:
综合热点资讯
单机游戏下载
| 不倒翁蜀黍
| 十大恶劣天气
游民星空联运游戏新媒体运营在一线城市是否会比在三、四线城市有更多的机会?是否可以实现更多的想法? - 知乎8被浏览956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新京报网手机版
新京报新媒体 ·作者:陈城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二线城市抢毕业生,“送钱送房送户口”还不够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新媒体 ·作者:陈城
  ▲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生毕业典礼 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  又是一年毕业季,又到了非一线城市的&抢人时刻&。  今年,全国将有750万大学毕业生,以北京和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户口指标收紧。反观成都、武汉、西安、南京等二线城市,则不断开出优厚条件。  7月2日,有媒体从成都召开的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上获悉,成都将大力实施&蓉漂&计划,推行&先落户后就业&,实行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制度。  &先落户后就业&或是&送户口送购房惠政&,无疑是挽留人才的积极做法。在&逃离&和&回到&北上广深动辄成话题的当下,这类举措颇具现实指向性。  要房要户口VS要优质资源  房子和户口,关切归属感问题,是影响很多大学生毕业去向的两个重要因素。  当然,对于很多人而言,与这两个因素比,发展机会与职业前景是更靠前的考量因素。  在不少大学生中流行的&宁要大城床,不要小城房&的社会观念,就是很多毕业生渴求更大发展空间的现实写照。在这些人眼中,一线城市房价居高不下、落户困难、生活水平高等问题人尽皆知,但面对更集中的资源、更包容的城市氛围,那些生活上的困难就成为可以忍一忍、就当是磨砺自己的&劫难&。  尤其是,互联网、传媒、金融等行业密集在一线城市,在这些行业中,&到一线城市去&有可能成为几近固化的阶层流动中,不多的上升渠道。  在此背景下,很多&高精尖&人才青睐大城市是必然的。  就这群人来说,不是二线城市的诚意不够,而是一线城市的魅力太大。  ▲就业应聘 图/视觉中国  有数据显示,2017年应届毕业生中,有82.66%的毕业生选择了异地就业,其中选择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人群比例达到了43.75%。数据背后,即是现实。  二线城市重在创造公平自由的市场环境  相较于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开出了&送钱、送房、送户口&的优惠政策,这或许会有一定效果。  但只有这些是不够的。二三线城市为了留住和吸引大学毕业生,还得真正找到和一线城市之间真正的差距。  相较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更加细致规范的城市公共服务,二三线城市相对更为明显的&人情因素&也是一大桎梏。  在一线城市,无论是法治环境,还是竞争环境,都优于二线城市,这种城市&软实力&,或许才是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根本区别。  一方面,更加看重能力的城市,显然比更加看重人情关系的城市更有吸引力;另一方面,商业化程度深、契约精神强的社会环境,显然更适合追求上进的人才。  从这一点来说,二线城市如何建立更加公平、自由的市场环境,释放出优势产业的吸引力,或许才是真正的问题。  文/陈城
编辑:与归 倪雪莹 魏显勇 王琳
点击加载更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90533号 | 国新办网备字[2006]7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2592号 | 京公网安备56号
Copy Right (C)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媒体运营什么人适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