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飞机轰炸图片何时轰炸临高县1938年吗

【幸存者】慰安妇符桂英:丧失了做母亲的权力
大家都在看
-抗日战争幸存者系列第13期-【编者按】时值临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腾讯新闻推出著名民间调查研究学者、摄影家李晓方20年的调查成果——“幸存者”系列报道,涵盖慰安妇、细菌战、遗留化武、南京大屠杀、强制劳工、无差别大轰炸等受害幸存者的特殊人群,听他们亲口讲述自己所遭受的战争伤害,以及九死一生的经历。此为不可磨灭的证据。本系列共70篇,敬请关注。符桂英,生于1919年3月,原系海南省澄迈县福山镇美傲村人。【自述】我16岁就嫁给了临高县皇桐乡富雄村村民王二典,两年后丈夫生病去世,1938年又嫁到临高县皇桐乡皇桐村。1941年7月,日本军队侵占了我们皇桐乡,并在我们村子建了军部,设立炮台和军事区。一天,正在劳动的丈夫符立义被日本兵抓走了。我当时非常担心,一夜没有睡好,怕我的丈夫有个三长两短。第二天上午,我壮着胆子来到日军用铁丝网围着的军部看丈夫,不料日本兵不但没让我见到丈夫,还把我扣在了军部。这时,四个日本兵怪叫着围了过来,我吓得哭了起来。他们不顾周围还有民工看着,就把我拖到旁边的墙角下,轮奸了我。随后又过来三个日本兵强暴了我。在后面的两天里,我不停地被他们强暴,我也记不清两天时间被多少日本兵糟蹋过。我被折磨得躺在地上起不来,他们就叫来日本汉奸保长把我领回家治病。六七天后,我的身子刚有点恢复,就又被带到军部,给日本人挑水、洗衣服、煮饭,并随时随地地遭到他们强暴。由于日本鬼子的强暴、殴打、艰苦的劳动和吃不饱肚子,我的身子一下子就垮了。我又被抬回了家。这时我家里一个人都没有,好心的村民轮流来照顾我,给我医病。 半年后,我的身子慢慢恢复了起来。然而我的苦命还没有结束,日本兵又把我带了回去。在这魔鬼窟里,我几乎每天都被强暴、殴打、劳作……直到日本投降后,我才脱离了苦海。但我的身子已被摧残得像一棵枯树,身患多种疾病,终身不能生育。【背景资料】日,日军侵占海南岛后,在海南建立了慰安所。当时,日军除正规慰安所外,还在据点、炮楼里和流动军营里建立临时慰安所,里面的慰安妇几乎都是海南本地妇女,这些妇女中汉、黎、苗、回等民族的都有。海南的日军性暴力受害妇女有三个特点:一是受害妇女来自汉、黎、苗、回等多个民族;二是这些受害妇女不但是日军的性奴隶,还是日军的劳工,被迫做苦力;三是她们的生存环境非常差。在所见到的受害幸存者中,大多穷困潦倒,重病缠身,无钱医治。作者先后走访调查了约100位幸存慰安妇。2005年,作者第一次到海南调查,寻访到18名日军性暴力受害幸存者,其中汉族8人、黎族9人、苗族1人,最大的91岁,最小的78岁,除一人被强征到海口一家正规慰安所里当慰安妇外,其余17人全部被迫到日军临时建立的慰安所当慰安妇。2014年8月,作者再次来到海南看望这些受害者,结果当年作者见过的受害者,已有9人离开了人世,幸存的另外9人大都体弱多病,有的已卧床不起。【作者简介】李晓方,1971年生,安徽来安县人,1989年入伍,历任战士、政治指导员、新闻干事、浙江省级机关公务员。曾任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新华社《中国图片报》特约记者;现为哈尔滨社会科学院、湖南文理文院特约研究员,原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曾荣立二等功和三等功各一次。 为了揭露侵华日军的暴行,还原历史,珍爱和平,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自费走上寻访侵华日军各种罪行的受害幸存者调查之路。近20年来,足迹遍及中国20多个省份及日本、韩国,先后寻访到各类受害幸存者1000余名。著有大型纪实画册《泣血控诉:侵华日军细菌战炭疽、鼻疽受害幸存者实录》《世纪呐喊:67位幸存慰安妇实录》。 特别是他把浙赣地区发生的烂脚病论证为侵华日军细菌战炭疽、鼻疽受害者,并得到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内外专家公认。国内著名细菌战研究专家郭成周教授认为:“李晓方的该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历史空白”。李晓方的调查从没止步,如您有上述各类受害者的线索,请给他写电子邮件:;。(版权作品 请勿转载)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dazzlew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日本飞机轰炸百姓游行老资料实拍视频下载(图片编号:)_军事政治_我图网
31077&结果
日本飞机轰炸百姓游行老资料实拍视频下载
我图网提供精品流行日本飞机轰炸百姓游行老资料实拍视频下载素材下载,设计作品简介: 日本飞机轰炸百姓游行老资料实拍视频下载,,
日本飞机轰炸百姓逃亡游行老资料实拍视频下载
老资料视频
日本空袭轰炸
【本作品下载内容为:"日本飞机轰炸百姓游行老资料实拍视频下载"模板,其他内容仅为参考,如需印刷成实物请先认真校稿,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声明】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随意使用本网站的原创作品(含预览图),否则将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被要求承担最高达50万元人民币的赔偿责任。
猜你喜欢:
日本飞机轰炸百姓游行老资料实拍视频下载
审核通过后,系统会直接将我图币发放到您的账户。
目前奖励范围只包含以下三个原因:
盗版/重复的作品:
指该作品与站内已有作品相同或相似度较高。举报
该作品需提供相似作品的链接。
违反法律法规的作品:
指该作品含有国家或政府颁发的证件或含有色情、淫秽、赌博、贩毒、暴力、凶杀、反动、泄漏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等违法不良信息的作品。
侵犯版权的作品:
指该作品含有他人已注册版权内容的作品,如含有迪斯尼,喜洋洋等已注册版权内容的作品。
欢迎您参与举报,与我们一起维护网站作品的纯净!
重复/盗版的作品
违反法律法规的作品
侵犯版权的作品
请提供原作品链接(必填)
专注正版设计作品交易平台
我图网为3200万位老板,设计师,白领,老师,
行政后勤,管理人员等提高工作效率
在线客服:咨询热线:400-600-8526山城宝鸡被日本飞机轰炸的记忆
山城宝鸡被日本飞机轰炸的记忆
岁然地处八百里秦川最西部,然而,八年抗战期间日军对宝鸡的伤害依然非常惨重……&
 从1938年日军兵临潼关、陕西险遭铁蹄蹂躏之时算起,已经67个年头了,战争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却在陕西著名的山城———宝鸡———仍然没有消退。&&
  如今,在宝鸡街头,从市民那里听到最多的不是陕西方言,而是浓重的河南口音。让不知情的人不得不疑惑,这个位于三秦大地最西端、八百里关中平原腹地的城市,民风怎会显得如此“不合地宜”?&&
  1938年6月,日军侵占徐州,直逼武汉。为阻挡日军进犯,国民政府于6月9日下令,在河南赵口和花园口扒开黄河大堤以水代兵,致使黄河改道南流历时9年之久。这场灾难波及豫、皖、苏3省44县(市),共计29万平方公里,造成89万人死亡,1200万人受灾,390万人流离失所。由此,数以百万计的难民顺陇海铁路逃往陕西,当时作为陇海线西端终点的宝鸡只是一个人口十余万的小县城。几乎是一夜间,这个三面环山、滔滔渭水穿城而过的小县城突然膨胀起来,难民搭建的窝棚遍布于铁路两侧,以至于这座地理条件并不占优的城镇,后来发展成为陕西第二大城市。&&
  作为那段饱含着苦难的抗战历史留下的影响,原籍河南的市民曾一度占到了宝鸡市市区人口的近一半。现在,位于陇海线以北、金台区辖区内的马道巷内,还能看到河南难民用油毛毡和土坯建起的低矮房屋。&&
  曾经的伤痛&&
  早在1936年初,日军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之前,宝鸡就已开始遭受空袭之苦,至1944年6月的8年多时间里,日机先后28次空袭宝鸡,出动飞机302架次,投弹1211枚,炸死466人,炸伤350人,炸毁房屋1481间。&&
  日11时40分,正当宝鸡东关农贸市场交易旺盛、热闹非常之时,伴随着突然响起的警报声,从东边先后飞来11架日机,对宝鸡进行了空袭。宝鸡市民从没见过这种阵势,加之防空意识欠缺,对轰炸之凶险认识不足,不少人顿足观望。此时,敌机开始疯狂投弹并向人群扫射,一时间,地面上血肉横飞,房倒屋塌。12时40分警报解除后,繁华的东关市场已是一片废墟,残肢断臂的死难者横卧街头,日机投下的58枚炸弹,共造成147人死伤,毁坏房屋58间。&&
  号上午10时,24架日机分两批对西北农学院(时设址宝鸡)进行轰炸,共投掷杀伤弹、燃烧弹120余枚,炸毁校舍136间,震坏房屋366间,毁坏玻璃1万多块,蓄水池2个及其他物资仪器。轰炸殃及农学院周围的张家岗和东韩村,无辜村民被炸死8人,伤15人。此后一年半的时间里,日机又两次轰炸西北农学院,投弹50余枚,造成4名师生遇难。&&
  65年后,尘封在陕西省档案局内的一份历史资料记录了月间日机轰炸宝鸡的详细情况———时任国民政府宝鸡县委员长的王高向陕西省赈济会发出了立即拨给医药用品的请求:八月十八日、三十一日、九月二日共来敌机八十六架连炸三次死伤三百六十五人各医院治疗药品使用殆尽……本县三次炸伤人数以至一百九十四人……炸毁房屋系难民草舍或小商房屋被炸破产居住立感困难困苦情形殊堪怜悯&&
  根据这份资料的记载,3次空袭造成的伤亡为:8月18日,死44人伤35人;8月31日,死113人伤114人;9月6日,死14人伤15人。&&
  让日寇胆寒的关中汉子&&
  轰炸中,家住宝鸡县(今宝鸡市)脂肪村的张玉梅右肩负伤,缺医少药的日子让她无法获得及时救治,只好靠自采草药挨过了那段日子。老人后来将这段经历告诉了抗战胜利时出生的儿子。如今,在张玉梅的墓碑上,儿子又特意刻下了母亲的这段经历,以示对日军暴行的铭记。&&
  查本月十八日下午二时敌机侵袭本市本校前院西旁惨遭二弹投中该弹在距地约五六尺空中爆炸本校传达室接待室及前院教员宿舍厕所等均被炸毁办公厅亦遭波及当警报发出时即督率全体师生奔赴城外躲避幸均无恙与这份记录同时保存在宝鸡市公安局档案室内的,还有3张珍贵的照片。照片是遭轰炸的宝鸡西街小学向上级呈报受损详情时一并送交的,真实记录下了校园被炸后的惨境。&&
  刘镇民,家住宝鸡县北崖12号,从(国民政府)中央军官学校第二分校毕业后投身抗日,任陆军九十
八师二九四团二营五连任副连长。1942年元月5日,24岁的刘镇民于第三次长沙会战中不幸牺牲在一个叫
磨盘洲的地方。从抚恤记录上看,作为独子的刘镇民没有结婚,留下了都已年过半百的父母由妹妹照料,
而妹夫黄付出同为军人,也在抗日前线坚守。&&
  通过档案《宝鸡抗战伤亡官兵恤令表》得知,刘镇民仅是能够查证的134名阵亡官兵之一。134名官
中,有110人为宝鸡本地人,《恤令表》详细记录了他们牺牲的地点时间以及家庭情况。&&
  抗战胜利60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透过早已泛黄的纸页和沉默无语的文字,一个个曾让日军胆寒、
鏖战疆场的关中汉子鲜活的脸庞浮现出来———上士李志芳,26岁,牺牲于湖北江陵;一等兵王长教,
26岁,牺牲于河南济源七孔窑村;步兵黄汉民,37岁,牺牲于浙江浦城西村;上等兵汪益三,27岁,
牺牲于缅甸木遮山;一等兵高凤成,29岁,牺牲于洛宁龙王坡…………&
  几家企业的劫难&&
  始建于1938年8月的申新纱厂奠定了宝鸡的工业基础,它也成为抗战中不得不提及的一道独特
“风景”。著名文学家茅盾,抗战期间乘车路过宝鸡,曾撰文《抗战中的繁华城市———宝鸡》,
就是在目睹了宝鸡的工业后写下的。&&
  当时,著名的荣(德生)氏企业在上海、武汉等地的企业遭日机轰炸而重创。荣德生即派女
婿(荣毅仁的妹夫)李国伟到宝鸡选址建厂。荣氏企业从武汉的申新纺织四厂运来纺纱机两万锭、
织布机400台和一台3000千瓦发电机,同时调来管理和技术人员138人。到1939年4月,工厂已初具
规模,使用租来的蒸汽火车机头和12台汽车引擎作为动力,带动纺纱机开始纺纱。1939年底,纱
厂生产出细纱锭1645枚以及近400件棉纱,工人增至570人。同时,荣氏企业还在纱厂周边建立了
造纸厂、机械厂和面粉厂,成为宝鸡当时惟一的工业企业。&&
  日10时,防空警报响后不久,敌机36架分批袭击宝鸡,对纱厂、车站等地区实施
轮番轰炸,投弹百余枚。申新纱厂厂区中弹20余枚,厂内各处顿时起火燃烧,地面上建筑物和其他
财产受损巨大,1114包棉花被焚毁,60台织布机、布车10辆等机器被炸坏,修理间机房、栈房宿舍
屋瓦和墙壁、门窗玻璃等多处震毁。轰炸使承包工程的1名建筑公司工人死亡,4名警卫受伤。&&
  记者在陕棉十二厂(申新纱厂公私合营后更名)了解到,此次轰炸中有一颗炸弹落在一座办
公室旁边,钻进地下却没有爆炸。警报解除后由工兵挖出,倒出火药,制作木质底座陈列于办公
楼前厅多年,后转藏宝鸡博物馆。&&
  日,日机又重点轰炸申新纱厂。从陕西省档案局保存的《申新第四纺织公司宝鸡
分厂突变事项报告表》中可了解到,当时敌机8架列队进入申新上空,盘旋多次后,即分4架为一批,
轮番轰炸,投下各种类型炸弹40余枚,都落在申新纱厂内,炸毁房屋20余间,棉花千余包,工人一
死一伤。&&
  当年的申新纱厂中有一台3000千瓦的发电机,是申新和西北最大的原动力,也是西北工业的生
命线。时年37岁的龚一鸥为原动部主任,老人在去世前曾告诉儿子龚平:“建厂时考虑到动力车间
的重要性,发电车间的厂房上层打了很厚的混凝土,同时又在上面加了数米的黄土,可以抵御直接
命中的炸弹。”事实上,炸弹果然在一次轰炸中直接命中了发电车间,“车间和机器没有损坏,混
凝土屋顶却被震得跳了起来,落下时压住了发电机转轴柱,但很快被修复。”&
  龚平后来成为宝鸡民建副主委,他曾听父亲反复讲过:纱厂的办事处设立在宝鸡城区,父亲骑
着一匹训练有素的军马往返于厂区和办事处。一次,炸弹就落在二十多米开外,但马儿没有受惊,
父亲的指令下卧在身边,一直到空袭结束。&&
  地下工厂的奇迹&&
  1939年期间,日军轰炸日益频繁,西安大华纱厂被炸毁。为防止申新纱厂重遭破坏,经理李
国伟受铁路隧道的启发,于1940年3月在宝鸡斗鸡台地区的长乐塬山脚下动工开挖窑洞24孔,长度
在80米以上的有7孔,最长的达110米;宽度大多在2至5米,最宽处达到6米;各窑洞间有多条横洞
串通,洞壁及洞顶全部用青砖砌拱。窑洞总长1800米,共挖土方25000立方米,容积达到15500多
立方米,地下面积近24亩。文学家林语堂称:“是我所见到的中国抗战时期最伟大的奇迹之一,
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日,这个世界上没有先例的地下纺织厂竣工。“地下工厂”正式生产后,棉纱产
量达到申新开厂以来的最高水平,平均每锭日产20支棉纱0.8市斤,有力地支持了抗日战争。据当
地的老人讲,“地下工厂”生产出来的白布直接送到附近的印染厂漂染,然后由专门设立的被服
厂制作成军装运往前线。&&
  如今,宝鸡已经没有多少人能够记得辉煌过的“地下工厂”,连陕棉十二厂的职工也不知道
窑洞的位置。几经周折,记者终于在宏文路新风巷7号院里找到“地下工厂”的旧址,除了院子里
的19孔窑洞外,院墙东侧的围墙后藏有一孔,西隔壁的厂区里则还有另外3孔。&&
  5年前,宝鸡人刘延鸿兼并了窑洞所在的那部分厂区。当时,16号洞已经塌方,5号洞出现渗
水现象。刘延鸿说,这些窑洞已经成为国内仅存的大规模工业遗址。作为市政协委员的他,曾向
政府提出了“建立抗日战争时期宝鸡工业遗址”的提案,并得到了支持。今年7月中旬,宝鸡金台
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还来看过情况,打算在此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4年9月,曾负责设计建造窑洞的李启明先生,在92岁高龄时,带着家人专程从香港回来寻
找窑洞。他向在场的刘延鸿透露了一个秘密:当年因为水泥紧缺,建造窑洞时,砖和砖之间是靠
糯米和沙子的混合物粘结,是完全按照古代建造城墙的工序进行的。窑洞的地面,是在1942年以
后才被铺成水泥的。&&
  经过60多年的侵蚀,如今的窑洞里已经没有了当年隆隆的机器声和工人忙碌的背影。抚摸拱
砖上斑驳的风化痕迹,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是烽火中的中华民族的坚毅和民族工业不屈的精神
  刘镇民,家住宝鸡县北崖12号,从(国民政府)中央军官学校第二分校毕业后投身抗日
,任陆军九十八师二九四团二营五连任副连长。1942年元月5日,24岁的刘镇民于第三次长沙
会战中不幸牺牲在一个叫磨盘洲的地方。从抚恤记录上看,作为独子的刘镇民没有结婚,留
下了都已年过半百的父母由妹妹照料,而妹夫黄付出同为军人,也在抗日前线坚守。&&
  通过档案《宝鸡抗战伤亡官兵恤令表》得知,刘镇民仅是能够查证的134名阵亡官兵之一
。134名官兵中,有110人为宝鸡本地人,《恤令表》详细记录了他们牺牲的地点时间以及家
庭情况。&&
  抗战胜利60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透过早已泛黄的纸页和沉默无语的文字,一个个曾让
日军胆寒、鏖战疆场的关中汉子鲜活的脸庞浮现出来———上士李志芳,26岁,牺牲于湖北
江陵;一等兵王长教,26岁,牺牲于河南济源七孔窑村;步兵黄汉民,37岁,牺牲于浙江浦
城西村;上等兵汪益三,27岁,牺牲于缅甸木遮山;一等兵高凤成,29岁,牺牲于洛宁龙王
坡…………&
  几家企业的劫难&&
  始建于1938年8月的申新纱厂奠定了宝鸡的工业基础,它也成为抗战中不得不提及的一
道独特“风景”。著名文学家茅盾,抗战期间乘车路过宝鸡,曾撰文《抗战中的繁华城市
———宝鸡》,就是在目睹了宝鸡的工业后写下的。&&
  当时,著名的荣(德生)氏企业在上海、武汉等地的企业遭日机轰炸而重创。荣德生
即派女婿(荣毅仁的妹夫)李国伟到宝鸡选址建厂。荣氏企业从武汉的申新纺织四厂运来
纺纱机两万锭、织布机400台和一台3000千瓦发电机,同时调来管理和技术人员138人。到
1939年4月,工厂已初具规模,使用租来的蒸汽火车机头和12台汽车引擎作为动力,带动纺
纱机开始纺纱。1939年底,纱厂生产出细纱锭1645枚以及近400件棉纱,工人增至570人。同
,荣氏企业还在纱厂周边建立了造纸厂、机械厂和面粉厂,成为宝鸡当时惟一的工业企业。&&
  日10时,防空警报响后不久,敌机36架分批袭击宝鸡,对纱厂、车站等地
区实施轮番轰炸,投弹百余枚。申新纱厂厂区中弹20余枚,厂内各处顿时起火燃烧,地面上
建筑物和其他财产受损巨大,1114包棉花被焚毁,60台织布机、布车10辆等机器被炸坏,修
理间机房、栈房宿舍屋瓦和墙壁、门窗玻璃等多处震毁。轰炸使承包工程的1名建筑公司工
人死亡,4名警卫受伤。&&
  记者在陕棉十二厂(申新纱厂公私合营后更名)了解到,此次轰炸中有一颗炸弹落在一
座办公室旁边,钻进地下却没有爆炸。警报解除后由工兵挖出,倒出火药,制作木质底座陈
列于办公楼前厅多年,后转藏宝鸡博物馆。&&
  日,日机又重点轰炸申新纱厂。从陕西省档案局保存的《申新第四纺织公
司宝鸡分厂突变事项报告表》中可了解到,当时敌机8架列队进入申新上空,盘旋多次后,
即分4架为一批,轮番轰炸,投下各种类型炸弹40余枚,都落在申新纱厂内,炸毁房屋20
余间,棉花千余包,工人一死一伤。&&
  当年的申新纱厂中有一台3000千瓦的发电机,是申新和西北最大的原动力,也是西北
工业的生命线。时年37岁的龚一鸥为原动部主任,老人在去世前曾告诉儿子龚平:“建厂
时考虑到动力车间的重要性,发电车间的厂房上层打了很厚的混凝土,同时又在上面加了
数米的黄土,可以抵御直接命中的炸弹。”事实上,炸弹果然在一次轰炸中直接命中了
发电车间,“车间和机器没有损坏,混凝土屋顶却被震得跳了起来,落下时压住了发电
机转轴柱,但很快被修复。”&
  龚平后来成为宝鸡民建副主委,他曾听父亲反复讲过:纱厂的办事处设立在宝鸡
城区,父亲骑着一匹训练有素的军马往返于厂区和办事处。一次,炸弹就落在二十多
米开外,但马儿没有受惊,在父亲的指令下卧在身边,一直到空袭结束。&&
  地下工厂的奇迹&&
  1939年期间,日军轰炸日益频繁,西安大华纱厂被炸毁。为防止申新纱厂重遭破
坏,经理李国伟受铁路隧道的启发,于1940年3月在宝鸡斗鸡台地区的长乐塬山脚下
动工开挖窑洞24孔,长度在80米以上的有7孔,最长的达110米;宽度大多在2至5米,
最宽处达到6米;各窑洞间有多条横洞串通,洞壁及洞顶全部用青砖砌拱。窑洞总长
1800米,共挖土方25000立方米,容积达到15500多立方米,地下面积近24亩。文学家
林语堂称:“是我所见到的中国抗战时期最伟大的奇迹之一,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日,这个世界上没有先例的地下纺织厂竣工。“地下工厂”正式生
产后,棉纱产量达到申新开厂以来的最高水平,平均每锭日产20支棉纱0.8市斤,有
力地支持了抗日战争。据当地的老人讲,“地下工厂”生产出来的白布直接送到附近
的印染厂漂染,然后由专门设立的被服厂制作成军装运往前线。&&
  如今,宝鸡已经没有多少人能够记得辉煌过的“地下工厂”,连陕棉十二厂的职
工也不知道窑洞的位置。几经周折,记者终于在宏文路新风巷7号院里找到“地下工
厂”的旧址,除了院子里的19孔窑洞外,院墙东侧的围墙后藏有一孔,西隔壁的厂区
里则还有另外3孔。&&
  5年前,宝鸡人刘延鸿兼并了窑洞所在的那部分厂区。当时,16号洞已经塌方,
5号洞出现渗水现象。刘延鸿说,这些窑洞已经成为国内仅存的大规模工业遗址。作
为市政协委员的他,曾向政府提出了“建立抗日战争时期宝鸡工业遗址”的提案,
并得到了支持。今年7月中旬,宝鸡金台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还来看过情况,打算
在此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4年9月,曾负责设计建造窑洞的李启明先生,在92岁高龄时,带着家人专
程从香港回来寻找窑洞。他向在场的刘延鸿透露了一个秘密:当年因为水泥紧缺,
建造窑洞时,砖和砖之间是靠糯米和沙子的混合物粘结,是完全按照古代建造城
墙的工序进行的。窑洞的地面,是在1942年以后才被铺成水泥的。&&
  经过60多年的侵蚀,如今的窑洞里已经没有了当年隆隆的机器声和工人忙碌
的背影。抚摸拱砖上斑驳的风化痕迹,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是烽火中的中华民族的
坚毅和民族工业不屈的精神
日本侵略者对宝鸡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但是,不管敌人的炸弹有多厉害,多凶残,也没能磨灭当地军民抗击日寇的决心和信心。那时,为抗战前线服务的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简称“工合”)在宝鸡设立西北办事处,宝鸡很快成立了264个生产合作社,为抗日前线生产大批军需、民用的物资。合作社成立初期,一次就供给抗日军队10万元的军用物资,3万磅药用纱布、药棉等。同时,当地还组织了大量的民兵团,马保裕当时加入了民兵团。时隔60多年,马保裕还能给记者画出当年民兵团佩戴的标识。“那时民兵团要训练4个月,在火车站填弹坑也是当时的一个主要工作。”&
  轰炸纱厂 企图破坏全县供电&
  据了解,日本人轰炸得最多的除了火车站,还有一个点就是申新纱厂(现陕棉十二厂)。抗战爆发后,著名实业家荣德生在沿海的工厂多数被日军炸毁,1938年8月,荣家将其在武汉的纱厂迁至宝鸡。&
  1941年4月纱厂正式生产,棉纱产量达到开厂以来最高水平,平均每锭每日生产20支棉纱0.4公斤。著名文学家林语堂盛赞地下工厂:“是我见到过的中国抗战时期最伟大的奇迹之一,有力地支援了抗战。”也正因为如此,申新纱厂成为日寇的眼中钉、肉中刺。&
  当时申新纱厂还担负着给全宝鸡供电的任务,因为发电设备比较显著,没有遮掩,日本人的飞机就冲着发电设备炸,企图破坏县城的发电。为了模糊日本人空袭时的视线,全厂人用缆绳编织了一张土黄色的网,从全厂最高的建筑物遮盖了下来,全厂人都在一张大网下坚持生产。&
  1940年8月,日机轰炸申新纱厂,向厂区投弹20余枚,一名建筑工人被炸死。&
  1941年5月,日寇又重点轰炸申新纱厂,敌机8架在申新纱厂上空盘旋多次后,分4架为一批轮番轰炸,投下各种类型炸弹40余枚,炸毁房屋20余间,一部面粉机被炸毁,千余包棉花被烧坏。虽然敌人经过周密计划,企图让申新纱厂的生产瘫痪,但是他们的阴谋并没有得逞,在窑洞里放的动力设备安然无恙。经过停工检修后,两天后即恢复生产。&
  1941年之后,随着日军实力的逐步削弱,日军飞机再未轰炸过纱厂。据马保裕回忆,那时,北山上架了两门高射炮,日本人的飞机不敢久呆。“卢沟桥事变”后,国民政府决定在宝鸡修建军用飞机场,之后,支援中国抗日的美军经常从这里起落飞机。当时作为民兵团成员的马保裕,还被组织给美国的飞机搬运过汽油。本报记者 张蕙&
  宝鸡之伤&
  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的飞机不仅跨越了潼关,而且飞到了八百里秦川的最西部,多次空袭宝鸡县(今宝鸡市),给宝鸡造成了惨重的损失。日军之所以疯狂空袭宝鸡,缘于宝鸡的地理位置:1936年12月,陇海铁路通到宝鸡,使宝鸡成为连接西南、西北与中原的交通枢纽。&
  据不完全统计,从1939年1月到1944年6月,侵华日军先后28次空袭宝鸡。出动飞机302架次,投弹1211枚,炸死466人,炸伤350人,炸毁房屋1481间。
日机轰炸宝鸡县的暴行&&
    抗战时期,位于陕西关中西部的原宝鸡县辖区包括今宝鸡市和今宝鸡县(迁治貌镇)两部分,县城在今宝鸡市区。日机对这座陕西重镇先后进行了几十次侵袭轰炸,有确切记载的就有10次:1938年&4-5月间,日军七架飞机首次轰炸县城。由于居民缺乏防空常识,共被炸死炸伤100余人,其中仅县女子高小(校址在今宝鸡市原城隍庙)东北一个窑洞内即被炸死30余人。同年8月20日,日机轰炸县城。当天防空警报刚发,日机即来,正逃往城内北崖茹家窑防空的人群被日机发现,即向窑门投弹,炸死窑内20余人。同年11月29日中午12时许,日军八架轰炸机窜犯县城上空,对城内柴市、菜场、马道巷一带进行轰炸,炸死平民11人(另说约八九十人)。城内北崖张家窑也遭轰炸,死亡五六人。此后一个多月,城内居民白天即逃往乡村躲避空袭。&&
    1939年7月,日机36架连续两天对宝鸡县城进行轰炸。第一天所炸地点是车站及城内北崖一带,并将姜城堡之油库和火药库炸燃,共死伤600余人。第二天轰炸地点在城南河滩一带,中国军队某部的新兵约300人在一个空院子内全部被炸死。此外,河滩之防空沟及田问路畔也有许多人被炸死炸伤。据统计,两天死伤共达2000人左右,这是日机历次轰炸宝鸡造成伤亡最大的一次。同年11月,日机轰炸宝鸡,炸毁县城北崖郭发家后院防空洞,除一小孩外,其余30名平民全部死亡。&&
    1940年7月,日机36架轰炸宝鸡,投弹落在三马路和北崖防空洞,共炸死、闷死和平居民50余人。其中有一名叫赵至善的市民,一家共闷死八人。同年8月31日,日机36架分三批轰炸宝鸡城郊。当天上午l0时,日机进犯宝鸡上空,先后投下100多枚燃烧弹,部分落在宝鸡申新纺织厂(今陕西第十二棉纺织厂。系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荣家企业之内迁厂)周围,厂区内中弹2l枚,厂内各处顿时起火燃烧,致使在厂内承包工程的一名建筑公司工人死亡,四名厂警受伤。厂内建筑物和其它财产损失巨大,共计焚毁棉花1000余包(另说2000包);炸毁织布机60台(另说70台)、码布机一台、打印机一部、染场的伸幅机一台、布车10辆;修理间机房、栈房、宿舍屋瓦和墙壁、门窗玻璃也都震碎。有一颗炸弹落在一座办公室旁边,钻进地下未爆,警报解除后由工兵挖出,倒出火药,后来又制作了木质底座,陈列于申福新大楼前厅多年,现藏宝鸡市博物馆。另外,其它损毁伤亡情况如下:申新厂太白庙前的中学操场落一弹,炸伤农民一人;斗鸡火车站中弹,轨断道移;龙泉巷口房屋被炸毁10余间;中山西路城隍庙前焚毁房屋七八间;姜城堡娘娘庙被炸毁;渭河南乡村伤亡二三十人。(注:另说本次轰炸发生在1941年8月)&l941年5月22日,日机再次轰炸宝鸡申新纺织厂。  当天先是一架飞机窜入申新厂区上空,一小时后,八架日机列队进犯厂区上空,盘旋多次后即分四架为一批,轮番投弹,掷下各种类型炸弹40多枚,都落到厂内,炸死炸伤正在厂内进行施工的包工单位-新建营造公司的建筑工人各一人,炸毁房屋20余间和一部分面粉机,炸毁棉花1000余包。同年6月某日下午5时,日机轰炸宝鸡。居民以往日日机多在午前轰炸、午后4时即解除警报的规律,未作任何准备。因此,日机进入县城上空时,人们来不及跑进防空洞,只得匆忙进入防空壕。日机在三马路、西街防空壕和中山西路县政府后院三处投弹,共计炸死居民近20人。同年8月,日机三批连续轰炸宝鸡渭河两岸,死伤平民二三百人。&1942年6月,日机28架(另说38架)轰炸宝鸡,伤亡多人,火车站附近电杆全被炸断,炭市街一些房屋被震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38年日本国内形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