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这个话是我我没有说过这句话的 啥意思 物我两忘是禅定的高级境界 这个没问题的 ·········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入禅定前后细节详述
1、要离五盖——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我们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这样渐进地修上去。要入定,就要具备一些因缘,就是当时要离五盖。所谓五盖是:昏沉、掉悔、嗔、疑,还有贪欲。当这些烦恼没有现前的时候,如果修法正确,都有机会入定。如果有这些烦恼在的话,就很难入定。除了烦恼的因缘之外,我们身体上有某些障碍,也会影响我们入定。
&初禅的觉受——要入定,首先要有入定前的一些觉受。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身心都很舒适,修法又很正确,那么,他要入定之前会产生轻安的现象。即全身非常舒服,一般人的感觉是全身轻飘飘。初学禅定的人,在入定前会有轻安现象:有些人会觉得身体越来越大,甚至整个身体都在膨胀,大到他会觉得充满这个世间;有人会觉得身体越来越小,或身体浮起来。这些都是轻安的现象,这种现象过后,就会产生很快乐的感受,这都是入初禅前轻安的觉受。在禅定里,初禅、二禅、三禅都有不同的快乐感受,到了四禅就没有乐受了。
&入定的人一定会觉得全身很舒服很快乐,这快乐的感觉会使他身上原有的病痛等不舒服感消失。另外,当他入定的时候,呼吸一定是非常均匀、非常舒适的,呼吸一定会变得微细。我们可以从这些现象,分辨出入定的一些情形。根据经典说,入初禅会生起觉、观、喜、乐、定五件事,称为初禅五支,初学者入定时是分不清楚这五支的,所以初学者不必先理会初禅五支,以免分心。初学者可以从心念集中了、呼吸变微细了、身体非常舒服了,以这些现象来确定自己已经入定了。另外,初入定的人往往有一种感觉,就是他从非常舒服的感觉中出来之后,会觉得忽然脚酸、麻、痛了;但是,在他出来之前却不知道痛。为什么呢?因为初禅只有乐受没有苦受,所以,你静坐到心念很平静身体非常舒服的时候,一旦休息就感觉全身疼痛,这表示休息前你入了初禅。这是很多修禅定的人都有的经验。但是有些人不但不明白为何麻、痛,还会否定自己已经入定了呢!原因是被那些讲经教的老师误导了。那些法师不明白入定是怎么回事,将入定讲得很难很难,甚至于听到你修禅定,他就会说小心着魔。其实四禅八定,不是佛教专有的,外道也会的。为什么我们佛教一讲起禅定,就怕会修出问题呢?原因是没有正确地去认识初禅到四禅是什么。
&入定不是等待机会——刚才说,入定过程有呼吸的变化,心念的变化,还有身体感觉受乐的变化。许多人不懂得怎样利用这些变化来认识入定的道路。所以,都是先安坐,然后继续坐、坐、坐,时间久了,他不知不觉地进入定里面了。到底什么时候入、怎么入,他不知道。这样的修行人往往认为必需坐得很久很久,总之,坐久了就一定会入定。其实坐久久而入定,就是不懂如何入定,他不知什么时候入了定?也不知自己怎么入。
&懂得怎么修定的人,要懂得如何入定与出定。不懂修定的人,即使入了定了也不知道是入了定,就那样在那里傻等。很多出家人都能进入初禅、二禅、三禅,甚至有的出家人修到了四禅。他们的静坐经验是什么呢?原来每一次他坐下来时,总想体验他上一次静坐的觉受,然后就等、等、等时间到了,他所期待的体验又出来了,就如此入定了。大多数的出家人都是这样的,期待上一次静坐的体验而入定,这就是他不懂得如何入定,就不信一瞬间也能入定。为什么他不懂呢?原来很多人忽略了入定的过程,由于不观察入定过程最重要的讯息,只好等待所体验过定中的舒服感觉,当那体验出现时他才认为:哎呀,我又在定里面了。这说明他没有观察入定的过程,所以,他每次都不知不觉地入禅定。
&2、入定最重要三事:心细、息细、乐受——在这次的禅定学习里,要学习认识入定的过程。其实,过程很简单。为什么说很简单呢?因为在禅定里面,有快乐的感受,呼吸很细,心念也很微细。就凭这三件事情,我们可以这样说:当你入定时,呼吸一定是从粗变细、心念从粗变细、身体从没有乐受变成有乐受。就是说,入定的过程中,至少有三件重要的事情在变,你要小心观察它变化的过程。
&如何观察出入定时的三事变化——要什么时候观察这三件事呢?当你静坐时,一旦觉得呼吸很细,没有杂念,心念很平静,全身有乐受出现时,你不要留恋在里面,要快点退出来。为什么要如此呢?因为当你发现身体快乐,心念变细,呼吸变细的时候,你就能在退出时观察它的变化。你会发现,心念变粗,呼吸变粗,快乐的感受在退。当乐受完全退时,你就快点再度集中,先想我要再度入定,然后再度集中于修法。如此,你一定有能力再回到原来的觉受。也就是说,你刚刚从初禅下来,你一定有能力再回到初禅。你再度集中的当时,就快点注意观察三件事的变化,呼吸变细,心念变细,还有乐受又出现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三件事,因为这过程就是入定的道路。所以要你去观察心念怎么从粗变细,呼吸怎么从粗变细,怎样从没有乐受变得有乐受。这就是你自己要去认识的道路,什么时候观察此三件事?时机(火候)就是当呼吸很细,没有杂念,心念很平静,全身有乐受时。
&每次一静坐,你就要想:啊,我现在就要入定了!初学者一般是做不到的。你必须坐一段时间,坐到乐受快出来了、没有杂念了、心念微细了、呼吸微细了,这时候快点退出来。一退出来了你就想:啊,我现在就要入定了!这时你一定办得到。在入定过程要观察三件事在变化:心念、呼吸和乐受。
&重复练习出入定过程——这样小心重复观察入定三件事情:心念、呼吸和乐受,你就会懂得原来入定过程是这么回事。必须重复训练,上去,下来。再上去,再下来,做越多次越好。以后,你就会越来越快地入定。一般人不懂得重复训练入定,只会贪着乐受而住在定中的乐受而不想出来,一直呆,呆到定力退了才出来,如此修定者能入定却不懂怎么入。所以,任何人初入禅定,千万不要一入了定就不出来。应该是一进去就快点出来,然后,再快点进去快点出来。一直重复做,做到你很熟练了,很清楚如何入定后,才来加强定力,所谓加强定力就是进去了不要马上出来。在练习加强定力时,要在定里多久呢?初学者入初禅千万不要太久,五分钟就好了。在里面呆五分钟就要出来,但是不要下座,然后再进去五分钟后出来。为什么呢?因为在初禅里呆得太久,心念可能会更细而离开初禅。甚至于深入到更高禅定,呼吸更细,心念更细,也更快乐。于是你对初禅心念的粗细混乱不清。也就是说练习加强初禅定力时,他在入初禅半小时内,要出入定六次。这样不但修了半小时的初禅,而且懂得出懂得进。当每次出入定五分钟做得很熟悉,很有把握了,你就去入定十分钟或者十五分钟。十五分钟有把握了,你就去坐一小时。就这样地加强定力。当你觉得这个定很稳固了,然后才能设法进入另外一个禅定。这就是所谓入定的技巧。
&3、解除入定的障碍——刚才说修禅定有一些障碍。一个是五盖的烦恼,另外是身体的某些障碍。
&气脉阻塞:造成身上的疼痛——关于身体的障碍,一个在胸前,一个在后背。在静坐的时候,身体里会有气的运转。就是说,当你精神专注在你所观的境时,你必然会全身放松。身体一放松,你身体的气就会运转起来。气功师会说是在练气功。其实不是,我们在专注修定。但是因为你的心专注在一个境里面,对身体不理会,你的身体就会放松,身上的气就会运转起来。当它运转的时候,如果你身上有一些气脉阻塞,气运转到那里就会疼痛。于是禅定就修不好。一般受寒的阻塞都在后背,一般呼吸或心理的问题会造成前胸阻塞。忧郁、劳心、嗔心等就会感觉胸口闷。还有一个就是胃的部位,有些人胃寒,他坐到一定时候就会打嗝。
&当你静坐到身上气感发动时候,若身上有疼痛,而不是酸痛,表示你静坐坐的好。为何说好?原因是身上有病痛,你平时不知道,你静坐的时候,气要打通病灶而痛。你要去处理病痛,如果你不去处理,气就会干扰你。如果你不去处理它而每天坚持坐,慢慢的也会自动打通,但是要花很长的时间。如果你们发现任何的疼痛,都要将它处理掉,不要认为出现病痛是老师教错,或者是修错。过去在静坐时若受到惊吓,以后每次静坐就会胸前痛,你要找医生或者气功师帮你调理,以免继续干扰静坐。要记得,在静坐的时若受惊吓,不要立刻就睁眼动身。应该静下来,吞口水或者将气引到丹田,过后找人处理。
&背后有几个部位,就是会阴、命门、肺腧、大椎、玉枕等。静坐时会有气通过这些脉轮穴位,如果这几个部位阻塞会造成一种冷热现象。一个是在肚脐背后的命门冷,会导致腿冷麻。还有胸口背后的肺腧穴一旦受寒,就会冷疼。感冒的时候,大椎往往会冷痛阻塞。如果是大椎阻塞,你静坐的时候,会觉得背后很热很热,但颈项以上凉凉的,这是气不能上来的缘故。如果是脑后的玉枕阻塞,你会觉得整个颈项发烧,头重重的。这也是气不通、阻塞。有这种现象,你一定要去处理它。处理不了,只要长久地坐,虽然被困扰一个时期,最终它也会通。
&当气自动调理过去造成的病灶而痛,说明你静坐有进步,所以说坐久出现痛是好事,不明白的人就会因痛打退堂鼓。
&头上留气:久了造成头痛——大多数人静坐几天后太阳穴和眉心这一带痛胀,这是静坐时不小心造成的。为什么呢?因为静坐时气会升到头上,很多人没有觉察有气留在头上就休息了,一次留一点点,用功几天后,就会疼痛。情况严重时,嘴唇裂,舌头生疮,睡不着,虚火上升。这些都是气留在头上造成虚火病气。好多出家人都遇到这方面的问题,自己被气干扰成病,对修炼时的气无知而修成“虚火外道”,却骂气功是外道。所以,每次静坐之后,头上某些部位会有气,你如果有把握处理这些气的话,可以用任何方法处理,处理气的阻塞是不分佛道或外道的,外道有好办法也可以采用。不然的话,最好循古人的规矩,静坐完了之后,先搓热手掌,以爪梳头、以掌洗脸、以指按摩身体手脚。按摩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立刻睁开眼睛。按摩完了之后,才能睁开眼睛。
&按摩就是让你将积在头上或身上的气疏散掉。另外有些人,静坐完了就去睡觉,这是要不得的。这样容易造成头疼。如果这些问题你都懂得处理,你就不会被气干扰。不然,你静坐到最后,你会因周身不舒服而心灰意冷。
&静坐到了一定时候,敏感的人都会发现有气在运转,大多数人都经验过太阳穴会发涨。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我们修心养性会产生清净的气,贪嗔淫欲会产生污浊的气,清净的气向头上升,越清净的气升得越高。污浊的气往下降,越污浊的气降的越低,最高到头顶百会穴,最低到小腹下的会阴穴。所以当心念清净到接近初禅的时候,你身上清净的气就会升到眉毛的这个水平。是一个水平,不是眉心一点。在二禅的时候,会有一股清净的气升到发际这一带,就是头发和额头之间。在三禅的时候,会有一股清净的气在百会里。如果你到四禅,那股气就会在头顶外面了。细心的修禅定者都会发觉这种现象,就是静坐后这几个部位会有气。因为不了解这种现象,所以不晓得处理这些气,造成有些人会有不同部位的头疼。
&回归平时状态:下座前要按摩头和身体——你每次静坐完了,一定要让这些气降下来。有些人很敏感,他会知道,有些人不敏感就不知道。不敏感的人静坐之后,要好好的按摩,以避免气留在头上。如果你用按摩处理不了,就要做一些观想,观想气慢慢地从头上降下来。你可以用手掌心面对自己的头慢慢地慢慢地向下拉。向胸前中间拉,拉到丹田,重复做这个动作。如果还是不行的话,你可以拍打来处理留在头上的气,用空心掌拍打。拍后会觉得你头上的气粘在手上,要将它甩掉。如果这些你都懂得处理,要进禅定是不难的。有些人已经坐很久了,虽然没有什么杂念了,总是不能入定,没有乐受。为什么呢?多数原因是身体有病,造成心无力集中,于是没办法入定。因为禅定是很强的心力集中,如果心力集中达不到相当强度,就没办法入定。也就是说你的心力无法集中到所需要的能量,所以,身体比较虚弱的人,静坐前就要吃一些补气的药。
&4、静坐的气场——很多人有这样的经验,他到某个地方很容易就心静下来了。总觉得到这个地方静坐很快就入定了。其实是那个地方的气场很好,对他有帮助。虽然外在的气场对修行有帮助,但是,靠外在的气场,不如靠自己本身的气场,就是长期静坐后,你也会形成本身的气场。至于气虚的人,要吃一些补气的药来加强,他的静坐才会进步;身体健康的人就少吃补为妙。
&你静坐的场所不要整天换来换去,如果你在家里,最好每天在同一个座位坐,你会在此座位上形成一个气场。以后你再回到同一个座位,就很快能够定下来,这是环境的影响。还有,你周围的同学坐得好的,靠近他你会沾光。就是说,他的气场对你有帮助,而你的气场对他会有干扰。如果他的气场很强,你对他的干扰就会很微小,没什么影响。如果他本身的气场不是很强的话,你的气干扰了他,敏感的人就会心烦了。有病者的气场,会干扰身边的同修者,所以,当你觉得坐在这个位置非常不舒服,可能换个位子就好了。
&5、修定时间的长短——修禅定一座要坐多久?不一定非要坚持坐完一枝香,为什么呢?如果你没有昏沉、掉举、散乱,你就必须坚持。如果你有很严重的昏沉、掉举、散乱,那么,你就要自己去衡量时间。如果开始十五分钟坐得很好,过后昏沉、掉举、散乱,每次都如此,我劝你不要坚持。应该怎么做呢?就是坐走交叉修。因为静坐开始的五分钟你坐得很好,十五分钟以后的效率就差了。那么,你就坐十分钟,经行十五分钟,然后再坐十五分钟,再经行十五分钟。如果你这样修,也就是说四个十五分钟里,你都能正念清楚的,那样修行就很有效果。如果说,你坐了十五分钟之后,因为精神不好,心无法集中地坚持到一小时,那是浪费时间。不要听人家说,硬要坐完一柱香就是好事,不见得啊!每个人都不一样,如果你今天精神很不好,睡眠不足,或其它原因造成疲劳,那么,我劝你快去睡觉。如果不是烦恼而是精神疲劳,睡饱了再来坐效果会更好。
&入定是否入得越久越好呢?不一定!如果你要深入禅定,就必须坐得越久越好。如果不是,千万不要坐得太久。为什么?禅定坐久了,会贪。贪什么呢?就是他每次一进去就不想出来。一旦你入定就不想出来,这就是贪。因此,修禅定时,在入定之前最好先规定出定的时间。假如你要进初禅,你就自我规定:现在我要入一小时的初禅。这样,你入定后坚持一小时之内,不要上更高的定,也不要下。如果我现在要在入初禅十五分钟,那么十五分钟后一定要出来。
&6、修禅定有三种自在:就是入定自在、出定自在和在定自在——什么叫入定自在?入定自在就是任何时候我想入哪个定,就能够入哪个定,这叫入定自在。比如我要进初禅,就一口气之间进初禅。我要进三禅就一口气之间进三禅,这叫“入定自在”。如何是“在定不自在”呢?如果我要留在初禅,心念老是要溜上二、三禅,结果自动到了三禅,这是你的初禅在定不自在。什么叫在定自在呢?如果我要入二十分钟,我进去出来,就是二十分钟,这叫在定自在。如果我说进去二十分钟,一小时了才出来,就是贪着禅定。明白了吗?就是说,你入定前,要定下我现在要入定多久,然后到那个时间出来就不是贪。如果你要二十分钟,结果是一小时才出定,就是贪。明白吗?也就是说你不自在。出定自在就是坐禅的人想出定,一想出来就出来了。身心就恢复到入定之前的状况。不要以为一睁开眼睛出定,就能身心恢复常态。如果你出定后会觉得头发涨,被气锁住,很不舒服,这是出定还不够自在。所以,修定有所谓的出入定自在和在定自在。当你们熟悉了各种禅定之后,你每次入定之前,最好给自己预设一个时间。
&7、禅定差别:近行定与安止定的差别——刚才说道,禅定有一、二、三、四禅,我用登楼比喻,一、二、三、四禅就是心集中的能量高低。犹如你上一幢楼,上一楼、二楼、三楼、四楼,表示说一禅、二禅、三禅、四禅,那是不同的高低的集中力,也就是心的能量。当你的心念达到入禅定之前的集中力,称为未到地,或叫做近行定,有初禅的近行定、二禅近行定。近行定是什么意思呢?近行定好象你上楼梯到某一层,因为还未进房间,你可以继续往上爬,也可以爬下来。入根本定也叫安止定,进入根本定好像进了房间,你就不能上下爬了。在近行定能上也能下,在安止定不能上也不能下。初禅近行定是心念的集中力达到了初禅的水平,不等于你当时进入初禅,所以上到初禅近行定,不等于进入初禅安止定。当你进入初禅,会有进入的感觉,整个人沉入在里面。这时若要上下,就必须从初禅出来,你就会有从里面出来的感觉。就是说进去和出来犹如进出房间,上去和下来犹如上下楼梯,是不一样的。
&禅定之间的觉受差别处——初禅与二禅最大的差别是:初禅的心态有觉有观,很容易被声音干扰。初禅的人听到声音,心就乱了,所以佛说声音是初禅的刺。二禅的心态无觉无观,声音的影响,你都如如不动。
&三禅和二禅的差别是:在三禅,你会觉得身体不存在了。但是,感觉头还在,觉得全身很快乐,却不知道身体在哪里。到了三禅呼吸很微弱,有些人会觉得呼吸困难,主要是呼吸不正常及胸口有毛病而造成的障碍,一般是忧郁、易怒及紧张的烦恼造成气结檀中穴。有些人到了三禅心脏会跳快。为什么呢?因为,三禅的呼吸很微细。那些心没有力的人会觉得心脏负担不了,会跳得快一点。这样,他就应该在三禅多呆,慢慢地适应,最好是吃补心气的药。
&上四禅,呼吸就要停止了。有些人会呼吸停止不了。他就只能留在四禅近行定,无法进四禅。你如果深入四禅,外面的声音是都听不到的,那是最好的四禅。如果一个人在四禅里面,听不到声音以后,这个人就可以进一步修第五个定。如果你只修到四禅近行定,还会听到声音,就没有能力进入第五个定。
&禅定越高,定力越强,心念越细,呼吸越细,感受越快乐。但是,从三禅进入四禅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那就是一旦你从三禅进入四禅,快乐就会立即消失,完全没有乐受——舍受。如果你们有经验过四禅,就会知道叫舍念,就是没有造作的平等心,四禅的心不造作,而且非常清净——念清净。
&8、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如果从初禅到四禅,你都弄清楚了,以后不管你修密宗、禅宗,任何修法,你都可以用禅定来判断自己的心。修禅定好象是磨刀一样,切东西的效率,要看那刀磨得有多锋利,修行时心的效率就是入定有多快。如果今天你坐下来,连初禅都上不了,然而却要修大威德金刚、或者修大圆满、或者修禅宗,这样修任何法门都修不好的。你应该知道自己是以散乱的心来修。明白吗?但是,如果今天你能进到四禅,那今天修任何法门都很有效,因为你清楚今天的心力,是以清净的心来修行。也就是说,不管你修佛教任何法门,用不同的粗细的心力来修行,得到的功效是不一样的。四禅的清净心,是修道人要去争取到的。所以,如果你的心无法平静就去参禅,你只是在胡思乱想,如此参话头打禅七,是胡打,变成烦恼纠缠不清的“缠七”。为什么呢?心都不能安定下来,烦恼一大堆,是烦恼在参缠,还以为是参禅。修任何法门最终是要修慧要觉悟,而修慧之前要有定力。佛法说有慧没有定叫狂慧,狂慧的人烦恼很多,还说自己比他人有智慧。因此,把禅定掌握好的人,再去修炼任何法门,都是有所帮助的。如果一个人他不认识到定是慧的基础,定力不足就去修行高深法门,那么,他根本不懂自己用什么心去修。我在这里再次强调:一定要修好禅定。
本文作者:达照法师 摘自《永嘉禅讲座》
推荐阅读简介
以佛学宗师永嘉大师一生修学的经历为主线,详实讲述永嘉大师结合如来清净禅和南宗顿悟禅的禅法实修体系。对寻不得修行门径的现代人,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禅、定实修精华推荐阅读
我的更多文章:
( 19:13:07)( 17:38:46)( 09:07:06)( 14:00:14)( 19:34:59)( 13:02:31)( 07:23:05)( 10:06:31)( 14:51:05)( 19:49:43)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楞严今释007-果位与禅定的关系.感官的尽头.闻香入道
楞严今释007-果位与禅定的关系.感官的尽头.闻香入道
录音下载地址:
土豆豆单:&在线收听或下载夕阳讲座所有公开课
意识内化书库&
百度云书库
在书库的夕阳文集/楞严今释
意识内化博客&
-------------------------------
楞严今释—夕阳讲解
007&果位与禅定的关系·感官的尽头·闻香入道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得成无学。吾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这时候,如来对法会中各位大菩萨和各位无漏阿罗汉说:你们各位大菩萨和无漏阿罗汉,在我佛法中已经证得无学果位,我问你们,你们最初发心,依因地心修行并已悟解了十八界之圆通,那么,哪一个法门最能圆通,从哪一个法门入手,最能方便证入正等正觉的三摩地?
憍陈那五比丘。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初成道。于佛音声。悟明四谛。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于音声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这时,憍陈那等五位比丘从座位上站起,顶礼佛足对如来说:我们在鹿苑和鸡园修道时,窥见如来最初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如来为我们五位比丘说法,我们聆听到佛的声音,而悟解了苦、集、灭、道四谛法门。当时佛问我们明白了没有,我们都完全理解了,如来就授印我们,称阿若多,即最初解的意思,声音真性微妙而遍在法界,所以,我以声音为本修因证得阿罗汉果位。佛问哪个法门最为圆通,依照我们所修证的,以声音为最上。
今天我们要讲到的是《楞严经》非常著名的一个段落:二十五圣述圆通,这个是《楞严经》里非常非常著名的一个段落。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吾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佛陀就开始问到这些身边的已经证到四果阿罗汉的门徒、弟子,你们是从哪一个法门证入正等正觉的三摩地呢?
第一个人,憍陈那等五位比丘,他们是佛陀成道以后第一个皈依佛陀的弟子。憍陈那五比丘。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初成道。
佛陀成道以后,曾经去寻找当时他的这五个同伴。佛陀成道以前,在菩提树下,这五个同伴一直陪伴着他。他跟这五个同伴一直是以接近苦行的方式在行道,一直到佛陀喝了牧羊女的牛奶。结果这五个同伴就觉得佛陀放弃了苦行的方式,感觉很失望,就离开他了。佛陀独自一个人在菩提树下,最终成等正觉。他成等正觉以后,第一个想起的就是这五个人,所以,佛陀主动去寻找到这五个人。这段文字提到:观见如来最初成道。这五个人是佛陀成道以后最早皈依他的。于佛音声。悟明四谛。佛陀找到这五个人以后,就立刻给他们开示了“四谛法门”,这也就是南传佛教里面一直提到的“苦、集、灭、道”。
所谓的“苦、集、灭、道”是指,佛陀在成道以后,发现这个世界运行的法则,总是遵循着四个阶梯在发展。第一个就是“苦”,这里的苦并不是指感官上的某种苦,是指所有的一切都是无常的、都是变幻的,最终都是会毁灭的。这里提到的一切——任何的一切,外在的、内在的,所有的一切,最终的方式、最终的呈现都是苦,也就是最终这一切都将会毁灭,都将会以“成、住、坏、空”的方式运转。
当一个人了解外在的这一切都是无法永恒的,那么他就开始进入了“集”之道,他开始浓缩,开始真正地向内看。只要一个人开始向内看,“灭”之道就显现了。当你向内看的时候,你发现内在的一切也是苦的、无常的,在你的注视下,这一切都会消失掉。你看到的所有东西都会像水一样流过去、消失掉。而最后有一个片刻,这个片刻什么时候到来,没有人能够知道,但注定有一个片刻,也就是第四个“道”——那最终的空性将会在某一个片刻忽然地显现。当所有的一切都流过去之后,当没有新的东西再进入你的觉知,当下这一刻就是完全的空性。这就是“苦、集、灭、道”四谛的法门。
果位与禅定的关系
憍陈那五比丘就提到,最初他们听到佛陀讲“四谛法门”的时候,他们就完全地领悟了,佛陀就印证他们为阿若多——即最初领悟的意思。这个领悟并不是理解上的领悟,而是真正地达到了四果阿罗汉。在佛陀的那个年代,佛陀身边的很多门徒并不是通过禅定来获得果位的,很多门徒就像憍陈那五比丘这样,他们只是在听到佛陀的讲解之后,就忽然证得了阿罗汉果位。所以,从这一点上可见一件事:某种内证的境界并不需要多深的定力。
也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倾向,尤其越是靠近佛教的晚期,人们越是有类似的倾向。什么倾向呢?人们越来越开始迷恋禅定,似乎那是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似乎禅定的境界非常的令人向往。当一个人开始进入佛教或者进入任何灵修的领域,他或多或少地会获得这样的暗示:你必须进入一个深奥的禅定的境界。只有进入禅定的境界,你才能达到更深的层面、更深的源头。这意味着一个错误的理解,也就是人们总是觉得好像真理不存在你眼前的世界当中,眼前的世界如此的肤浅,怎么可能有真理?真理一定是存在在一个禅定当中、非常玄妙的、无以言表的深层境界里,人们有这样的一个幻觉,有这样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
但是,当你看到憍陈那五比丘是在佛陀讲解四谛时获得四果的,那你就要知道一件事了。也就是曾经有人问的这个:南传的四个果位是不是跟四个禅定匹配?
大家知道四个禅定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个果位: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这些专有名词对大家来说,可能有点陌生,我大概解释一下。
所谓初果,是指见到位,也就是一个初果的圣者,他已经见到了最初的空性,最初的心灵的本质,那个空性的背景,但还是最初的。在经典里有一句话:初果眼见涅槃,四果身触涅槃。如果把涅槃比作一个池塘的话,初果只是用眼睛看见了这个池塘,一汪清水。而四果是什么呢?四果罗汉是身处——整个人都跳进去了。这是个比喻,并不是说初果真的是用眼睛看见的,因为涅槃是不能用眼睛看到的,涅槃并不是一个客体存在,能够被你看见,这只是一个比喻。初果是领悟到了,我们用更精确的词来讲,它是一个对于空性的领悟。也就是禅宗提到的开悟,它是一个悟,而不是一个被看见的东西,涅槃是看不见的。初果是最初的领悟。
二果是什么呢?二果是当你有了最初的空性领悟以后,你渐渐地开始自动地摆脱曾经在你身上的那些欲望和习气。一个人一旦最初领悟到了空性,他渐渐地会发现这些习气是没有必要的。比如说,你仍然有贪婪,仍然有愤怒的倾向,仍然有贪嗔痴,对于一个初果圣者来说,这些习气、这些烦恼依然是在的。他虽然领悟了空性,但习气没有断,就好像我以前讲过一样,一个初果圣者就好像把瓶子盖已经打开了,然而瓶子里的臭气还在,还需要一定时间散发,初果只是一个打开瓶盖的人。但是,一个人如果靠心理学的方式、靠强迫的方式,或者我们这样讲,除了空性以外的任何方式,这样更彻底一点,除了领悟空性以外的任何方式,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无论是心理学的、灵性的,还是禅定的——因为你可以通过禅定来压制你的习气,你在愤怒的时候,你如果能入定,这个愤怒就没了,但是这个愤怒会在你出定的时候再次显现。
印度有一个很美丽的公案:有位伟大的瑜伽士,他可以入深定,而且入深定的能力是如此娴熟。有一次,他到了皇宫门口,为什么要到皇宫门口呢?他希望入定以后能够向皇帝要一些钱,他现在需要一些钱,所以他就到皇宫的门口入定。他一坐下来入定,就整整入了七天。当时整个宫廷震动了,这么一个圣人,在皇宫门口入定一星期,一动也不动,这是件非常令人惊讶的事,连皇帝都出去看他了。一周以后,这个圣人出定了,皇帝召见了他,并非常尊敬他。而他出定后的第一个念头是——请皇帝赏赐。所以一个人可以入定一星期,但是当他出定的时候,第一个念头仍然是贪婪。
天台宗讲过,禅定就好像以石压草,你把这个草压在下面,但草依然会长,它可以突破阻力,渐渐地从石头缝里长出来,所以禅定只是暂时地抑制住它而已。
你也可以通过其他近代的一些方式,释放啊,哭啊,心理学的方式,分析法啊,以这样的方式。你可以分析一下,你为什么要恨你的父母啊,你从小对你父母的恨,等等等等。然后分析完了,你觉得释放了。或者你干脆不要分析,你干脆痛哭一番,你干脆把他们的照片贴在墙上,用枕头痛打他们一顿,等等。以释放的方式、以分析的方式、甚至以禅定的方式,但你将知道这些方式都是治标不治本的,都是暂时的,而不是根本的,它们可以用来治疗那些病入膏肓的人。病入膏肓的人需要一些猛药,你再不让他释放,他要崩溃了,那么你可以让他释放,让他痛哭,让他痛骂,都可以释放。但是难道他释放完了以后,这些东西不会再产生吗?一定会再产生出来的——他的恨、他的贪婪,他对世界的看法,会因为生活的各种各样的刺激又一次产生出来,并没有真正地去掉根,根还是在的。
而唯一能够拔根的方式就是悟入空性!当一个人悟入空性以后,他会渐渐地发现:贪婪是没有必要的!我这样讲好像听上去非常轻描淡写,它就好像是一个人从幼儿园经过几年以后长大了,然后那个玩具就对他没有吸引力了。他并没有去释放它,并没有把那个玩具敲碎,没有,他只是觉得没有意思了、没有必要了。这个玩具是适合一到两岁的小孩儿玩的,我已经二十岁了,我为什么还要玩它呢?一点意思都没有了。所以,当一个人领悟了空性,他就好像站到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上,他的高度升高了,你明白吗?他的高度升高了。当他再往下看的时候,那个低很多层次的平台上的一些事情,对他已经没有吸引力了,他并没有去克制它,并没有去反对它们,他也并没有去释放它们,他只是很轻松地、没有任何负担地放下了它们。所以一个在空性当中的人,他突然发现,贪婪是没有必要的,生气是没有必要的。为什么要生气呢?他甚至找不出要生气的理由,他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很可笑,所以渐渐连这些种子都没了。
当这些种子变得薄弱的时候,就是二果,也就是贪嗔渐薄。对二果圣者的一个称谓,叫“贪嗔渐薄”,贪婪、嗔恨自动地变得薄弱了,你觉得它们跟你好像没有什么大关系了,你没有去压抑它们,也没有释放它们,它们只是变得跟你没关系了,很简单,仅仅是没关系而已,仅仅是你跟它们拉开了距离而已。所以在空性当中的人,意味着你跟所有的一切都拉开了距离,你变得跟它们有一种遥远的感觉,拉得很开。而它们就变淡了,你都没去注意它们,它们就已经变淡了,这叫“贪嗔渐薄”。
而这个薄,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注定会来到第三果,叫“贪嗔永断”。贪婪和嗔恨永远地断干净了,叫“贪嗔永断”,不会再升起来了,它们现在好像变成一个非常遥远的概念了。你在空性当中变得如此的娴熟、如此的纯熟,以至于贪嗔变得好像已经遥不可及了,你甚至没有想过如何去铲除它们,它们就已经没有了,这就叫“贪嗔永断”。
只有最后一个还没有断——“痴”。贪嗔痴,到第四果阿罗汉,痴也断了,痴的意思就是无明、不明亮。而到第四果的时候,他没有任何一个片刻不是处在明亮的状态里的,他每一个片刻都是明亮的,这意味着他每一个片刻都在空性当中,只要在空性当中,一定是明亮的。
这就是四个果位,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解释起来其实并不难。
我要解释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个可能了解的人并不是很多,而且混淆的人特别多。
初禅,意味着一个人通过禅定的修炼,达到了完美的专注。你专注于一个点,你对这个点的专注达到了一种丝毫不分心的程度,没有任何杂念能够夹杂入你专注的这个点上,当你达到这一步,你突然觉得时间消失了,时间突然间没有了,时间感没有了。所以一个人进入初禅以后,他可以随意地安排时间,也就是他可以做到像那个瑜伽大师一样,在入定以前,他可以说,我要定三天,你就会觉得你在三天当中的时间感,就好像五分钟一样,你对目标的专注丝毫不会偏离。这是初禅的经验。
初禅是一个对目标的完美专注,但这一点对一般人来说,已经是极大的高度、极大的难度了。可想而知,你打坐冥想的时候,闭上眼睛,就有千百个念头,你绝对不可能做到只专注于一个点。要达到这一点,需要极大的强度、很深的功夫。所以现在能够达到初禅的人都很少很少,已经可以说很罕见了。因为初禅已经达到可以随意定时出入,要定三天都可以,没有问题。
当你在初禅的经验里,你变得更加沉静以后,开始有一种喜乐,一种舍离欲界的快乐,所以称为“离生喜乐”,一种悠悠淡淡的来自定静当中的愉悦。这种愉悦用语言是不能表达的,它超出感官的经验,这种愉悦完全超出了任何人类的通常感官的愉悦体验。它是如此的精微,非常微妙的一个内在禅定愉悦。这种愉悦将会带领你自然地滑向二禅的经验,也就是,你的定的经验渐渐生发了一些喜悦的经验。
我们怎么来形容这个过程呢?我来想一个比喻——你有没有看见过某种纸张,这种纸张最粗糙的程度,我们把它比喻为初禅的程度,你摸上去还有点颗粒感、比较粗糙,但它已经相对很平滑了。相对于那些纷乱的杂念来说,它已经非常平滑了,它只专注于一个点了,所以它是平滑的,这就好像一个初禅的经验。
二禅的经验是,这个纸张粗糙的程度变得更加细腻了,因为宁静本身也是一种喜悦,你明白吗?宁静本身也是一种喜悦。但是二禅甚至比宁静更加陶醉,它在宁静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种陶醉在里面,这有点类似于二禅的经验。初禅只是一种宁静、专注、毫不偏离、绝对的专注,专注到以至于时间感都丧失掉的程度。但是二禅在这个绝对专注上似乎开始游刃有余了,它非但可以保持这个专注不丧失掉,而且可以在这个专注里开始产生一种陶醉,一种类似于丝绸般的、顺滑的、难以描述的陶醉经验。
你的宁静迟早有一天会发展成更深的陶醉经验,它是一个自然的归宿,迟早会向那个方向发展,所以二禅叫“定生喜乐”。但是二禅的这种喜乐的经验依然是一种打扰,就好像这种乐是一种非常细微的噪音一样,很难描述这种乐产生的“噪音”,这种喜乐本身实际上也是一种杂染,也是一种精微的噪音。
当这种精微的噪音也渐渐地平息下来的时候,你将进入三禅的经验,它比喜乐更深,更宁静。而这种宁静大大的超出了初禅的宁静,它就好像你进入了某种牛奶浴一样,你全身心地泡在了牛奶里。那是一个如此美妙的环境、如此宁静的片刻,而在那个片刻里甚至连喜乐的噪音都没了,你完全浸没、淹没在那个牛奶里,很难形容,这种体验非常难形容——整个物理世界完全消失掉了,你身心层面的世界也完全消失掉了。所以三禅之乐称之为“离喜妙乐”由于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所以经中常说世间之最乐是在三禅。
最后你将达到绝对的静止,这种绝对的静止被形容为四禅的经验。它是一个彻底的静止经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动摇它,非但时间没有了,连空间都没有了;非但思想没有了,连感觉都没有了。因为在二禅、三禅的时候依然有乐的感觉存在,但是当四禅的时候连乐的感觉都没有了,同样也很难描述这个体验,非常难以描述这个体验。内心不是喜,也不是乐。
所以四禅叫“舍念清静”,舍:舍掉三禅的乐。
我只是大概讲一下初禅到四禅的经验。我们这里重点要讲它们的比对,也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跟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比对,这个比对可能会让你非常惊讶。
我要告诉你的是,一个达到四果阿罗汉的人,他的最高要求的禅定不超过初禅。这个你会觉得非常惊讶,也就是一个四果阿罗汉的人,他在禅定上的要求只需要达到初禅就够了。这就是为什么憍陈那五比丘可以在闻法的时候证到四果罗汉。如果他必须在四禅证到四果罗汉,他必须入很深的禅定,显然在那个片刻他并没有入定,他只是在听佛陀讲法,而那种听讲会达到某种专注,对不对?当你在听某个人演讲的时候,你就会有一种被吸引的倾向,有某一种自动达到的专注倾向,对不对?像你现在听我演讲,你也会达到某种专注的倾向。这种专注的倾向实际上倾向于初禅,初禅只需要达到某一个点的专注,你达到这个点的专注就够了。
令人惊讶的是,一个四果罗汉最低所需的定力在初禅以下就可以了,当然,一个四果罗汉,他如果在证到四果以后,他希望在禅定上更进阶,对他来说是没有困难的,一个达到四果的人很容易在禅定上获得进阶。
据说有一个跟随佛陀的比丘尼,她是个慧解脱比丘尼,也就是她几乎没有禅定经验。就是说达到四果罗汉的人,甚至可以不需要具备初禅就可以达到,连初禅都不到——可以是未到地定,就可以达到四果罗汉了。这个比丘尼达到四果罗汉,但她是慧解脱比丘尼,慧解脱意思是她通过证悟达到四果,并不是通过禅定。然而由于她没有禅定,所以没有神通,神通必须在禅定当中才能生发出来。这个慧解脱比丘尼由于没有神通,她有一次托钵的时候被强盗撸了去,强盗把她关在一个房间里做压寨夫人了。这件事后来比丘僧团知道了,佛陀就派他的有神通的弟子,以神通飞到关押她的那个小黑屋。那个弟子用神通飞过去以后,在空中跟她讲:“你现在可以开始修禅定,当你达到四禅的时候,你将有能力以神通自主地离开这里。”这个比丘尼就用了一天时间,很轻松地从初禅修到了四禅。当她达到四禅的那个片刻,她立刻拥有了神通力,轻松地就从那个小黑屋出来,飞回到佛陀的身边了。可见一个四果圣者,他如果希望修禅定的话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这个在公案里曾经提到过。
这就是为什么在禅宗的公案里,可以看到很多禅师是悟后起修的。什么叫悟后起修呢?他们领悟到空性,渐渐地在悟后的一二十年内,他的领悟渐渐地深下去了,渐渐地达到了二果、三果。当然这个次第并不是一定按照南传的四个禅定次第来走的,对于禅宗来说,他们走的次第更接近大手印十二次第,他们也并不是按照南传四个禅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来走的,不一样的,只是对比而言,他们达到的境界可能类似于二果、三果或者是二禅、三禅的体验。
禅宗有很多大师,像济公啊,像临济啊,他们悟后没多少年,大概一两年的时间或五六年的时间,你忽然发现这些人莫名其妙就拥有了神通,很奇怪。像临济禅师,还有沩仰宗的沩山、仰山禅师,他们在悟后都有非常明显的神通现象。
我记得公案里曾经提到过,仰山曾经跟沩山两个人在房间里,关着门,然后仰山就跟他的师父沩山讲,他说你知道吗,某某某禅师现在在哪里,他刚刚遇见某一个禅师讲了一段话。显然古代是没有互联网的,他们也没有电话,没有即时通信,他竟然立时知道远在几千里外的某一个人,现在跟某一个禅师正在进行着某种对话。他的这种现象被记录下来,当你看到这段记录,你就知道他一定是已经运用了某种神通了,否则他不可能这么快就知道那些事情。沩仰宗里面记载了沩山跟仰山的对话,他们几乎可以立刻知道全国各地的一些著名禅师讲了什么话;全国各地发生的一些比较出名的公案啊、场景啊,他们立刻就知道。很多禅师往往在悟后没多少年,就开始拥有了这些能力,这就可以看出为什么禅宗讲以悟为先。
禅宗从来就不认为你需要以修定为先。修定这件事情有一个弊端,什么弊端呢?定是会退的,而悟是不会退的。你即使现在达到了二禅、三禅,很有可能会因为体质的衰弱、年纪的变老而退失禅定。这个大家可能也并不是很了解。禅定是会退的,禅定并不是一直会存在的,禅定本身不是一个稳定现象。有些禅师年轻的时候可以入深定,往往到了老年他就入不了,因为禅定跟能量、跟身体的健康程度其实有很大关系,往往年纪大了或者重病以后,他的某些禅定就退失掉了。
憨山禅师是一个最著名的例子。憨山年轻的时候禅定功夫非常好,一定可以定好几天。由于皇室请他求子,他答应了,为皇室做了一场法会求,之后真的生了一个太子。但是憨山事后曾经跟身边的人讲,我为皇室求来的这个儿子,以后将会是我的冤家。多年以后,这个太子做了皇帝以后,真的因为一些谗言就把憨山充军,憨山后来好像是被贬到边关充军了,当了很多年的兵。当兵期间自然就没法禅定、参禅什么的。等到他被大赦以后回到五台山,禅定经验就退失了很多。他自己传记里面提到,回到五台山以后,发现他禅定的经验退失了非常多,定境都退失非常多,可见定这个东西是不太牢靠的,它会退。如果天天坐,你的定境慢慢会变深;你如果隔一个月没有坐,你会发现一个月以前那个宁静已经回不来了,退掉了。后来憨山在五台山的冰天雪地里面,又开始加紧功夫修禅定,慢慢用了一两年的功夫,那个定才又开始回来了。
所以定这个事情是会退的,但悟不会退。一旦一个人悟到了空性,哪怕断手、断脚甚至断头,你这个悟都不会有任何改变,悟是退不了的。而定境非但这世会退,如果一转世,你的定境就完全没了,你转世过来是一个新的人,要重新开始练。悟不会,一个人一旦这一世悟了,他下一世一定会悟,他下一世的悟在某一个时间点注定要到来。虽然他并不是转世以后就立刻会开悟,但那个开悟迟早会在他的某一个年龄段再一次回来,这个悟几乎成为他灵魂当中的一个烙印,一定会回来的。这就是为什么禅宗认为要以悟为先。
定算生理现象吗?可以这么说,定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的惯性现象,所以它跟能量是非常相应的。你的生理不好的时候,你的心理受到巨大冲击的时候,你发现你就很难入深定了。你在非常愤怒的时候,你想入定就很难了;你在身体非常虚弱的时候,想入定就很难了。所以它跟你的身心和能量是有非常密切关系的。
这里提到憍陈那五比丘在听佛陀讲四圣谛的时候,听着听着就证到阿罗汉,所以阿罗汉本身并不需要很深的定。
空性是连空间亦无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最初成道。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悟诸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色因为上。
优波尼沙陀从座位站起,顶礼佛足对如来佛说:我也曾亲见佛最初成道的情形,佛教示我修不净观,观人死后身躯的不净相,从而生起厌离色尘之心,觉悟到一初色性终归于白骨微尘与虚空。色既是空,空既是色,空、色无二差别。因此得以修证无学阿罗汉果。佛授印我名为尼沙陀,即是色性空的意思。虚妄色尘既然已经灭尽,自性妙色自然微妙而遍在法界,于是我们从观想色相证得阿罗汉果位。佛问哪个法门最为圆通,依我的修证,以色因为最上。
第二个,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最初成道。他也是最初成道的门徒,最早成为佛陀门徒的一个人。他是从什么地方成道呢?他说我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悟诸色性。他是修不净观的,叫坟场观,到了坟地以后,看这些尸体腐烂啊,身体化成白骨啊,等等,生起厌离的心。他修白骨观,最后白骨化为灰尘,白骨都没有了,领悟到一切都是虚空。
在佛教里面有这么一个修法,你可以冥想自己的身体从脚底开始往上烧,渐渐渐渐烧到头顶,完全烧成骷髅,然后这个骷髅彻底变成灰尘,飘散,完全没了。这个观想在瑜伽里面、在佛教里面都有,这个专门的观想方式就是来自这一段。
当你观想自己的整个身体化为灰,就只剩下空虚的时候,你极有可能在那个片刻证入空性,你连身体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当然你这样观想的时候仍然是想象力,对不对?仍然是幻觉。但是,你有可能凭借着这种想象力,来到某一个边缘。什么边缘呢?完全放下的边缘。肉身都化成灰了,你开始变得完全的空虚了,这种空虚有一种宁静,有一种祥和,有一种没有边际的感觉,很难说得清某一个片刻你是不是会达到那个空性,但是优波尼沙陀就是在这个片刻达到空性的。所以他说:我从色相。得阿罗汉。他证到所有的色相都是空的。你可以观想,非但身体变空了,而且身体旁边的房间也烧掉了,变空了;你所处的世界、宇宙也烧掉了,变空了。
做到身体变空了其实不难,你要做到整个场景都变空了有点难。你能够想象放着尸体的整个场景都烧空了吗,这个稍微有点难,以至于最后连宇宙空间都空了。如果还有一个空间,还是不对的,连空间都没了,空间都没了的时候就是你真正证入空性的时候。因为空性不是空间,空性是连空间都没了。有人误会,空性就是一个空间,那就错了。有空间就会有时间,有时间、有空间就会有场景,有场景就会有宇宙万物,一切就又回来。所以真正的空性是连空间都没了,你能做到吗?这个很难做到。空性连空间都没了,完全的空性,回到了起点——宇宙的起点,连空间都没了,这个时候你就会证得那个源头——意识的源头。
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明无漏。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香严为上。
香严童子从座位上站起,顶礼佛足,对如来佛说:如来教导我审谛观察一切有为相,于是我告别如来,居处静室养晦自修,看到众比丘烧起沉水香,香气静静袭入我的鼻子,我静观香气,其既不是从木头上来,也不是从空而来,不是从烟来,也不是从人来,它竟然是无所而来,无所而去,一时我悟解到当体是空,由此,心意消亡,根尘灭尽,成就了无漏阿罗汉果。如来授印我以香光庄严的名号。虚妄香气尘相既然已经倏然而灭,那妙香自然是微妙而遍在法界,所以我是从观想香气而证得阿罗汉果位的。佛问哪个法门最为圆通,依我的修证,以香严为最上。
我们来看: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明无漏。文句太美了,你有没有发现,《楞严经》的文句实在是像诗一般,太美了。
香严童子闻香入道。你记得吗?禅宗到了日本以后就发展出了香道,香道的源头就是香严童子,其实香道在中国就有了,在禅宗本来就有。禅宗有一位老禅师,他圆寂前,说了一个偈:“休去歇去,一缕白烟去。”人法两忘。一切都好像休去、歇去,最后像什么呢?像香炉里的一缕白烟一样,一缕白烟去。他说一个人只有领会最后这句话,才知道我的含义是什么。结果根本没有人领会。
你有没有发现香严童子已经讲了类似的话。他说这个烟啊,去无所著。来无所从。这个香烟、香味啊,虚无缥缈。他闻到这个香味以后,似乎找不到它的边际在哪里,它那么的美,你跟着这个烟就渐渐地消失了。
你可以在一首音乐里消失掉,你一样可以在一缕青烟里消失掉。你听得懂吗?我相信大家还是能领会的,这个意境其实是在的。当你闻到一缕清香的时候,你可以渐渐地随着这缕清香消失掉。当你消失掉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连空间都没有了。当你随着一缕青烟、随着一段旋律消失掉的时候,你还会意识到有空间吗?不会的。意识到有空间,意味着你还注意某个客体。虽然这个客体是空间,它依然是个客体。当你在这个神醉当中消失掉的时候,你所有的注意力焦点都没了,连对空间的这种注意都没了,你只是随着它闭着眼睛消失掉了,一缕白烟去,只是消失掉了,消失到宇宙都没了,你自己也没了,这在禅宗里叫“人法两忘”。人就是我,我没了;法就是世界,世界也没了;主体和客体都没了,还剩下什么呢?剩下那个就是不可说、不可说的空性。
空性不能表达!空性只有在消失的那个片刻,你自然会经验到。当然,你消失的片刻,你并没有死啊;你消失的片刻,你是清醒的,所以只有意识回到了源头。你并不是昏迷了,你并没有随着这个音乐、这个青烟消失到昏迷,你还是清醒的。那你清醒到哪儿去了呢?你清醒到那个源头去了,你清醒到那个意识源头去了。所以那个老禅师讲,你只要领会最后一句话——一缕白烟去,去哪儿了呢?去哪儿了是不能表达的,就是去了,只有领会到的人自然能领会到。香严童子从闻香入阿罗汉,很美啊!很有诗意啊!&
于感官的尽头开悟
药王药上二法王子。并在会中五百梵天。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无始劫。为世良医。口中尝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数凡有十万八千。如是悉知苦酢咸淡甘辛等味。并诸和合俱生变异。是冷是热。有毒无毒。悉能遍知。承事如来。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离身心。分别味因。从是开悟。蒙佛如来印我昆季。药王药上二菩萨名。今于会中为法王子。因味觉明。位登菩萨。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味因为上。
药王、药上二位法王子以及同来法会的眷属五百梵天从座位上站起,顶礼佛足,对佛说:从无数劫时间以来,我们就在世间做良医,口中尝遍了这娑婆世界里草、木、金、石等种种药性,可为药的多达十万八千种。所以我们遍知它们的苦、酸、碱、淡、甜、辣的味道,以及它们的种种配伍参和的功效,知道它们的药性是冷是热,知道它们哪些有毒,哪些无毒。自从跟随如来学法以来,更知道了药的味性,既非空,亦非有,既不是因舌根舌识而有,也离不开舌根舌识。详审细察之下,辨明了味因无体性,无所来,是虚妄味尘,于是开悟成就了无漏之学,承蒙如来授印我们兄弟两人以药王菩萨、药上菩萨的名号,现在法会中为法王子,所以,我们是因观见味尘而悟觉妙明真性,从而证得到菩萨果位的。佛问哪个法门最为圆通,依我们的修证,以味因为最上。
药王、药上两位法王子说:我无始劫。为世良医。从无数劫以来,我们就在世间做良医,口中尝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数凡有十万八千。各种草药、石头我都尝过了,苦、酸、碱、淡、甜、辣等等各种味道,是冷是热。有毒无毒。悉能遍知。所以当你尝到这个味道的时候,你也会随着这个味道最后来到那个空性。
有人尝味,有人闻香。但是有的人天生的特质不是在鼻子上,是在舌头上。你知道有一种专门的品酒师吗?他们可以品出法国白兰地的年份、法国红酒的年份。每一个人实际上都会有一个特别适合你的法门存在。有的人是眼睛敏锐,有的人是耳朵敏锐,有的人是舌头敏锐,有的人是触觉敏锐。你要发现你哪个感官敏锐,你会找到你的敏锐点,而你将会在你那个敏锐点上找到它最细微的尽头,因为不敏锐的地方它走不了太深。
比如说,有的人对音乐不太敏感,当你让他听一首音乐,让他随着音乐的旋律来到最顶端,他到不了最顶端。他对那个最顶端没有敏感度,他太粗糙了,他只能听重金属,对于那些悠悠荡荡的音乐,他觉得一点意思也没有,他不能够听太敏锐的东西。
但也许这个人是味觉型,他却可以尝到最敏锐的东西。很有可能你跟药王、药上菩萨一样,你是味觉型的人,你虽然听不行,但你尝可以,你可以尝到别人尝不到的最细微的甜、最细微的酒精、最细微的辣,你都尝得出来。当你的觉知达到最细微点的时候,就是你能抛弃它的时候。你的觉知如果很粗糙,那个点即使你抛弃了,你也不能达到意识的源头,所以必须找到一个在你的觉知领域能够达到最最精细程度的一个东西。当你在音乐上很敏锐,在味觉上很敏锐,你要在那个敏锐的地方达到它的顶峰、最顶端,顶端到没有人能够尝出这两种有什么差别,而你能够明显地尝出它的差别。只剩下一点点差别的时候,意味着你可以把最后的那一点点儿抛下。
最后的那一点点儿用禅宗的话讲,它是你的贴体汗衫,就好像你脱衣服,一层一层地脱,脱到最后只剩下最薄最薄的一层汗衫了,你最后可以把这层汗衫毫不费劲地脱掉,当你都脱掉的时候,就是你的最原始的本来面目。
所以觉知达到的精细程度非常关键。你要达到你的最精细度,并且在最精细的那个点跳上来!这就是禅宗最有名的那句话,叫“百尺竿头重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就好像你爬竹竿,这个竹竿比三十层楼更高,你爬到最顶端。没有人能爬那么高,你能够,因为你比较敏锐,你爬到了别人爬不到的最顶端,无论是味觉的、嗅觉的、触觉的顶端都可以。你爬到了最顶端,最顶端的竿那么细,但是你依然能站住,因为你敏锐。禅宗有句话,叫“悬崖撒手”,在最细的竹竿顶端“悬崖撒手”,你能放得了手吗?不要害怕,把手放开,你不会往下掉,你会往上“掉”,你突然间就掉入虚空了,而不是掉入深渊。“悬崖一撒手,虚空粉碎”,虚空都让你粉碎掉了,这个时候虚空都不存在了,空间都没了。当你在百尺竿头顶端的时候,还有一个空间,你还看到空间存在;但是你再精微一下,连空间都没了!
所以禅宗把开悟叫“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虚空没了,大地也没了,上面没了,下面也没了,那么说明空间都没了。当空间都没了,就只剩下源头了,这个源头是超越时空的,没有空间、没有时间。
其实说到底呀,当你看《楞严经》这些公案,你如果不咬文嚼字的话,你能够抓到它的要害在哪里。你如果咬文嚼字,反而可能错失掉。所以为什么我在讲《楞严经》的时候,我一般不咬文嚼字地讲,并没有按每一字、每一句话讲。每一句话里面,其实重点不在那个话语,重点在那个意境里,你要找到那段话的意境和要害在哪里?关键点在哪里?
药王、药上包括香严童子,实际上只不过通过不同的感官通道,达到了那个感官的顶点,这样你就能够抓到重点。凡是你能够达到感官顶点的地方,你都不要错过。今后你不要说我要去发现我是味觉型的、听觉型的,没有必要,生活里面不是那么单线条的,生活是多线条的,是交叉线条的。我建议大家,以后在生活里面,你听到音乐的时候,你也去听到它的顶点;你尝味道的时候,你也去尝到它的顶点。
你记得湿婆讲过一句话吗?湿婆说,当你在淋浴的时候,你要充分体验那个温水的感觉,那个温水淋到身上的温柔、舒适的感觉,这是触觉。当你通过这个触觉达到它的顶点,那么舒适的时候,你就忘我了。所以任何一个能够让你忘我的媒介,你都不要错过它。
这就是为什么禅宗到了日本,发展出了千千万万朵花,花道、茶道、香道、能道、武士道、画道,各种各样的道,所有的这些道都能够刺激你的感官达到它的顶点。所以不要太死板,当你读经的时候,也不要太死板,要抓住它的要害,要抓住它能够挪动到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把柄。今天你获得的一个把柄就是,学会通过任何感官来达到它的顶点,这极有可能让你在某一个片刻就领悟到某种深邃的浩瀚。
最后我要给大家一句非常著名的佛教的话,叫“彼是丈夫我亦尔,何可自轻而退却”?什么叫做“彼是丈夫我亦尔”呢?香严童子是大丈夫,药王、药上菩萨是大丈夫,你也是,他们能够达到,你也能够达到。你不要以为只有《楞严经》里的这些菩萨能达到,你也可以的。如果禅宗的那些祖师,在棒喝的当下能达到,你凭什么不行呢?我百分之百肯定你也行。那些禅师并没有比你高明到哪里去,他们可以在鸟叫声中达到,你为什么不行?你行的,我可以保证你行。你不要以为他们好像比你多长一个脑袋,不是的,他们只是抓住了那个要害,知道从那个鸟叫声中走进去,而你不知道,你就听到那个鸟叫声,听过就算了,那么你今天知道,你此刻、你当下应该已经知道了。
我建议大家,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之内,多去尝试,你一定要多尝试。你听到远方的狗叫声吗?远方的自行车铃声吗?远方的喇叭声吗?这些声音都一样的,当然大自然的声音更好,大自然的鸟叫虫鸣更好,比机械的人类的声音好得多,因为人类的声音是中间截断的,它不是一个连续性声音。如果是一个连续性声音,那就更好,连续性声音可以把你带得很深,因为它消失得很慢。所以为什么禅宗说,你要听钟声,因为钟声“当”的一下之后,它消失得很慢很慢,它可以把你带到很深的地方。你听一个连续性声音,你会发现它可以把你带到很远很深的地方。大家以后在生活里面,要注意这些钟啊、钵啊的声音,它们也许就可以在那个片刻,让你达到空性,不是没有可能,真的有可能的!“彼是丈夫我亦尔,何可自轻而退却”,不要退却,不要自轻,你行的!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没说过这句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