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的「辉山乳业杨凯最新事件」,看看股票市场怎么走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今时财经 - 辉山乳业: 与FrieslandCampina 成立合营企业
来源:今时财经&&&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股票代号 : 06863.HK
  辉山乳业与FrieslandCampina 成立合营企业
  加快于中国扩展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
  * * * *
  FrieslandCampina 承诺在市场购入金额最少相等于3,000 万美元
  辉山乳业股份; 禁售期长达六年
  * * * *
  深切认同辉山乳业业务模式及增长前景
  (香港,二零一四年十月八日) -中国辉山乳业控股有限公司
  (「辉山乳业」)(股份代号: 6863)今天宣布,集团已与FrieslandCampina签订买卖协议以建立合营企业伙伴关系,藉此在中国生产、推广及销售婴幼儿配方奶粉,双方各自拥有合营企业50%权益。根据买卖协议条款,FrieslandCampina亦已承诺于自完成起计的六个月内在市场购入金额最少相等于3,000万美元的辉山乳业股份,有关股份的禁售期更长达六年。
  由FrieslandCampina透过自辉山乳业其中一家全资附属公司-辉山英属维京群岛购买合营企业公司的50%股权而成立,而该合营企业公司则持有辉山乳业其中一家位于中国拥有生产厂房的附属公司的全部股益。FrieslandCampina将以美元即相当于约人民币7亿元支付有关收购。紧随合营企业成立后,辉山英属维京群岛及FrieslandCampina将各自持有合营公司发行股份的50%股权。
  合营企业的主要业务为于中国以及中国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统称「地区」)以辉山乳业提供的优质原料奶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及经双方同意的其它产品。FrieslandCampina将向合营企业授出独家许可证,允许其以RFC品牌(FrieslandCampina集团的现有品牌)于地区内通过FrieslandCampina于中国的现有网络进行推广、分销及销售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确保合营企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能更快打入市场。FrieslandCampina亦允许合营企业使用其相关的技术。
责任编辑:cnfol001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复盘辉山乳业暴跌始末:该如何在这个市场活着 _ 东方财富网
复盘辉山乳业暴跌始末:该如何在这个市场活着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多数人都明白,这家公司大概率将消失。它的财务报表,或许将永远定格在2016年的9月。
  复盘暴跌始末:到底如何在这个薄情的市场深情地活着?  ▌一、  日,对所有港股投资者,甚至是港交所监管者而言,这是一个原本很平淡的日子,恒指窄幅波动,波澜不惊,直到11:30,一家叫(6863.HK)的东北乳企突然跳水。  辉山乳业(6863.HK)在半小时内暴跌了90%,三十分钟里抹去了300多亿市值。  这种跌法,比当年汉能薄膜的下跌还恐怖和惨烈。做空时机也做了精确选择:选在周五上午收市前半小时开火,公司想找人停牌都不一定找得到(谁能保证这个点,交易所的人没去吃饭?),唯有任人屠戮。  手起刀落,切口平整,这对于习惯A股边托边跑的韭菜们,小心脏可能是受不了的。  那到底发生了什么?  ▌二、  先看看辉山乳业的前世——很明显,这家公司多半没有来世了。  辉山这个品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1年,2009年辉山控股集团成立,2013年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辉山先后在辽宁沈阳、锦州、阜新、抚顺、铁岭等地投资建设了良种奶牛繁育及乳品加工产业集群项目。经过多年布局,辉山形成了以牧草种植,饮料加工、良种奶牛饲养繁育、全品类乳制品加工、乳品研发和质量管控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辉山早期的时候,就是养奶牛,然后把原奶卖给下游的乳制品企业,如伊利。截至到公司最新的年报(日,目前看样子年报是发不出来了),公司的奶牛规模达到20万头,这绝对是养殖业的大户。  不仅是养牛大户,而且养的绝对是优质品种,我们来看辉山每头牛的年产奶量与中国及其他国家行业的平均水平,可以看到辉山的牛堪称神牛。  产奶这么多,辛苦为下游做嫁衣,多少是有些不甘心的。于是到了2011年,辉山开始涉足液态奶的领域,2013年推出了中国首款自营牧场全控婴幼儿奶粉。目前液态奶贡献了公司的主要收入,2015年占比达到了69%。  按照辉山自己说的,公司目前拥有近50万亩苜蓿及辅助饮料种植基地、年产50万吨奶牛专用精饲料加工厂,超过20万头纯种进口奶牛、82座规模化自营牧场以及6座现代化乳品加工生产基地。  截至到日(也即2016年的半年报日),公司2015年营收达到了45.3亿,如果不是发生现在的事,2016年预计可超过50亿。  转型成功,赚钱能力也是杠杠的,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前的公司毛在行业里是逆天的(见下表):  净利润率也是杠杠的,龙头企业伊利和蒙牛都要靠边站(见下图):  所以,辉山的前世,是一个绝对的“优等生”形象,优到有些不太真实.  ▌三、  但资本市场对于过于完美的商业故事,第一反应绝对不是鼓掌,而是怀疑。  所以,辉山几乎自上市以来就遭到了市场的质疑。  比如格隆汇在辉山刚上市时对公司不正常估值的评论:  再比如格隆汇某核心会员的直白分析:  当然,这里绝对不会少了那些专职盯血腥味的做空机构。  时间到了日,也是一个周五的十点左右,浑水发布了详实的做空辉山乳业的报告。浑水的做空报告里,主要的两个爆点,一是苜蓿,二是产奶量。  苜蓿这个事,其实2013年的时候就有人质疑了。根据辉山的年报,辉山自己种苜蓿草,生产成本只有92美元/吨,而进口的却达到了400美元/吨的到岸价。自己种的当然是节省了很大的成本,所以我毛利高也是有道理的。  在浑水的做空报告里,第一个攻击点就是苜蓿草,浑水经过数月的调查后发现辉山其实一直从一家名为Anderson Hay&Grain;的公司大量进口苜蓿草。浑水做事也是利索,还拍了照。  浑水的第二个火力点是产奶量。我们前面说到的,辉山的牛不是一般的牛,产奶量甩中国同行十个街区以上.  貌似“证据确凿”,但交手结果出人意料:说时迟那时快,早就嗅到气味不对的辉山反应敏捷,以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在十一点左右,交易所还能找到人时紧急申请停牌。当日股价仅微跌2%至2.75元。  不知道浑水有没有后悔选择上午十点下手:留给对手的应对时间长达两小时,太充裕了.  然后辉山当晚就发布了澄清公告。  日(周一),辉山复牌,浑水又发布了第二篇做空报告。辉山也不含糊,做空短期不就是比钱多吗,不就是对怒吗?谁怕谁?再说了,从周五到周一开盘,不还有两天搞钱么?  所以,整个这段时间辉山的股价非常平稳,直到上周五。  想来浑水内心是崩溃的:这么详实的做空报告,还是拼不过对方火力强啊!  但托一个377亿市值的股票,毕竟是个体力活,比重量级举重轻松不到哪里,没有人能与地心引力一直对抗.  于是,在市场传闻公司被中行审计,发现账上30亿不见了,被挪用去搞沈阳的后,事情瞬间开始变得无法收拾:  在浑水发布做空报告98天后,刀终于落下了:切口平整光滑,堪称职业杀手级的作品.  ▌四、  资本市场是一个万花筒,因为直接涉及到钱的交换,所以这里永远有各种精彩的剧本上演:各种装表,各种陷阱,各种高大上,各种掉坑里,大家都已习以为常。  但,所有上市公司都知道一个要遵守的基本底线:盗亦有道。  否则,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而且极可能一次性让你还上你的所有。  如果挪用资金被坐实,辉山乳业大概率是活不过来了,一家近400亿市值的公司,就此消失。从日上市,到日暴跌85%后停牌,历时三年半:这就是前文所说的“迟早”的概念——如果你选择一直走夜路,碰到鬼是必然的.  不想薅资本市场羊毛的上市公司,不是好的上市公司。搞点财技,挪来点现金,粉饰一下财务报表,这几乎是上市公司都会干的事情。但是盗亦有道,薅资本市场羊毛也是有个基本限度和底线的。  公司上市就是为了从市场搞点钱,而且不是搞一次,是希望以后适当时机再多搞几次。想要多搞点,肯定也是要好好地对待这个市场的。平常搞点小财技,粉饰一下,这最多算是小偷小摸,习惯不太好,市场也可以容忍。但是如果长年刷出比同行开挂的业绩,数据作假成为常态,靠骗为生,那就是品行问题了,市场想闭只眼睛都难.  何况在港股这个地方,做空随便来,断人财路的事情A股干不出来,可是港股,美股就不管这么多了。你敢刷出开挂的业绩,我就敢做空你。  你能在部分时间骗所有的人,也能在所有时间骗部分人,但你永远不可能再所有时间骗所有的人.  ▌五、  对投资者而言,教训也很简单:永远不立危墙之下。  最后15分钟杀进去的投资者,是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以最低价0.25杀入算,目前收盘价是0.42,投资收益率是68%。但这只是账面的。辉山已经停牌,什么时候复牌?可以参考汉能(0566.HK).  但多数人都明白,这家公司大概率将消失。它的财务报表,或许将永远定格在2016年的9月.  除了这部分投资者,一直投资辉山的也是勇士。辉山乳业自上市以来,质疑声不断,因为它逆天的净利润率、毛。而从浑水做空以来,是经历了3个月的时间。这三个月足够投资者逃离了。  一家被做空的公司,股价对做空基本没有反应。投资者为什么还不走呢?如果公司澄清了,股价就是当前的水平,不会成为股价上涨的催化剂。而如果坐实了,那就会上演类似今天的断头铡。  不仅仅是辉山乳业,比如前不久因发不出财报而停牌的。从做空报告出来到最终停牌,中间其实是有足够的时间出去的。甚至被做空的,从做空报告出来到暴跌中间也有三个小时逃离。  投资有很多必须遵守的原则,但第一条永远是安全,是不立危墙之下。任何商业故事,一定是有瑕疵的,是有棱角的,如果它过于完美地展现在你面前,你第一时间要做的事情就是怀疑:最傻的女人才相信一个略有姿色的灰姑娘会与亿万身家的高富帅一见钟情.  他顶多只是想约炮而已。  一家被市场质疑不断的公司,除非你确信自己拥有比其他投资者更多的信息,否则你还是相信市场为好。  因为,做多者也许不需要强大的逻辑,但是做空者,是必然要强大的逻辑的.  ▌尾声  这个市场施展骗术并乐此不彼的,辉山不是第一家,更不会是最后一家.  资本市场这个名利场,注定了会上演各种比好莱坞更精彩的剧本。无论是台上的演员,还是台下看戏的吃瓜群众,都只是戏里的一个角色而已。有很多人天生命好,他们能自由出戏入戏,游刃有余。  但我们多数人不是。  好在,这并不影响我们赚钱:很多时候,坚持不走夜路的原则,其实是能赚更多的钱的。  【辉山乳业带给投资者的启示 教你如何避开港股这些地雷!】    上周五,港股通标的辉山乳业闪跌85%,给嚷嚷着要在港股市场抢夺话语权的内地投资客一记杀威棒。辉山乳业本次暴跌并非大鳄做空所致,但是在香港,大鳄们割韭菜的神兵利器眼花缭乱,玩港股不先做点功课真的是分分钟被玩死的节奏。  寸土寸金的香江畔究竟有些怎样的地雷阵,内地投资者南下究竟怎样做才能获得安稳理想的收益?看看淫浸港股十数年的老司机怎么说?    过去几年,港股的离奇暴跌或者是财务造假事件层出不穷,、、博士蛙,还是等多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均多多少少因为财务状况等各种问题;、、等则被做空机构盯上,股价也暴跌。  博大资本行政总裁温天纳向记者称,目前投资市场怀疑辉山乳业有可能涉及大股东挪用账目资金投资,资金无法回收,也涉及的介入,并发现辉山乳业单据有可能造假。投资者也比较关注流传信息,指地方政府介质介入辉山乳业债务的问题,情况的剧变是导致股价急跌的原因。  而辉山乳业大股东质押股份予银行的问题,也对投资者造成困扰。一系列问题导致股份彻底崩盘,若企业涉及造假,股份将长时间停牌,复牌将遥遥无期,这跟过去不少港股上市公司类似;所有投资者将成为输家,对港股通的投资者而言,也将成为另一惨痛教训。  深圳一位私募人士认为,2009年内地开通后,内地优秀的公司都首选和上市,这几年以来赴港上市的公司,多是现金流吃紧,无法在内地“排队”等候上市的公司,就估值而言,过去多年显然在内地上市比在香港要好得多,如果现金流可观多数公司还是选择在A股融资;也有比如诺奇(01353.HK)(已经停牌近两年)这种被内地监管机构多番被拒绝上市,但却可以成功赴港挂牌的例子,香港监管充分市场化,也让投资者面临惨重损失的可能性。  到底如何规避港股通的各种陷阱?上述私募人士认为,建议投资者围绕、、等主要成分股做投资,不要随意介入不熟悉的公司;如果投资不足够分散,也没有时间对投资标的作出深入研究,甚至可以考虑只买金融股而不涉及其他,当前加息环境下,香港的金融股相比国内,更受惠于美国加息推进,毕竟相对来说,海外金融股的财务情况还是比较透明。    日前,辉山乳业股价“闪崩”事件引起市场高度关注,成为大股东高度控盘下崩盘的又一只港股股票。在“闪崩”事件发生后,中国证券报记者第一时间奔赴辉山乳业所在的沈阳市,并在3月25日和3月26日于辉山乳业总部大厦两次遇见杨凯“周末加班”,以接待前来会谈的债权人。  3月26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在辉山乳业大厦见到了杨凯,当日上午9时,杨凯从奥迪车中走出,摘去墨镜,强作欢颜,与到访的两位访客微笑握手后走进大厦,并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2014年年底以来,为对冲老股东和财务投资者的不断退出,以及做空机构做空对于股价的冲击,杨凯累计增持公司股份高达50次左右,耗资粗略计算在50亿港币上下,持股比例也从不足50%增至逼近港交所规定的大股东75%的持股比例上限。  在资金逐渐耗尽、战略回旋空间不断丧失情况下,杨凯控盘下的辉山乳业已经危如累卵,遭遇此次“闪崩”成为偶然中的必然。  作为港股通的重要标的,被辉山乳业套牢的南下资金必然“很受伤”。对于杨凯、杨凯的债权人、辉山乳业的债权人,以及辉山乳业的投资者而言,这个周末注定无眠。
(原标题:复盘辉山乳业暴跌始末:到底如何在这个薄情的市场深情地活着?)
(责任编辑:DF101)
[热门]&&&[关注]&&&
举报原因: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举报邮箱:
举报成功!
个性化推荐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为什么毕马威没有查出辉山乳业造假?
来源:乐评金融
作者:齐思乐
  辉山乳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是鼎鼎大名毕马威(KPMG,外号坑骗蒙拐)。大家都在夸浑水揭露的漂亮,为什么没人骂毕马威审计失败?
  作为做空机构,浑水得不到辉山乳业的配合,看不到辉山乳业的账册和原始单据,各种调查只能从外围入手。作为审计师,毕马威不仅账册和财务系统都可以随便看,还可以函证银行、供货商和主要客户。而且,毕马威已经连续多年审计辉山乳业,即使没做到知根知底,对有些情况最起码应该心中有数。
  浑水从外围看看,就知道辉山乳业一钱不值。毕马威收取了高昂审计费,把辉山乳业连查三年,出具的还是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到底毕马威是蠢到看不出?还是有意为辉山乳业打掩护?
  看看辉山乳业财务总监的简历,这道选择题并不难做。财务总监苏永海先生1993年加入毕马威,2007年出任毕马威沈阳办公室的高级合伙人。2012年,苏永海先生从毕马威提前退休,加盟辉山乳业,一年后辉山乳业就在香港上市。苏永海先生的年薪是773.40万人民币。
  类似辉山乳业这样从审计师里找财务总监的情况算是业界惯例,但是出现造假可真不多。上一起知名案例就是美国的安然,财务总监来自其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后来的结局是:财务总监坐了牢,安达信关了门,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从此变四大。
  安达信关门以后,美国人还不解气,颁布了萨班斯法案,成立了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察委员会(POB)。美国规定,所有审计美国的会计师事务所都得到PCAOB注册成为其会员,接受PCAOB的检查。
  2010年左右,一堆跑到美国和加拿大上市。浑水和香橼等做空机构从那时趁势而起,成功做空好几单财务造假的公司,比如东南融通和嘉汉林业。PCAOB不干了,觉得审计中概股的会计师事务所没好人,要对其进行现场检查。
  审计中概股的机构基本都是四大在中国的分支。这些机构的香港老板听说PCAOB要来,吓坏了,纷纷跑到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强烈抗议美国人借查中概股造假之名侵犯中国主权。练了义和拳的中国证监会对美国证监会和PCAOB拍了胸脯,拒美方于国门之外,向美方保证,可以完全依赖中国证监会的监管。
  美国证监会卖了个面子给中国证监会,暂时搁置了入境检查的事情。后来,随着中概股纷纷回归,美国证监会和PCAOB要检查中国四大业务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中国四大从此又开始独享中国证监会的监管质量。
  温柔乡里英雄冢。在国际上代表可信的四大,就此在中国成为财务造假的指路标。辉山乳业也算是中国监管部门种瓜得瓜的结果。问题是,中国四大审计的其他企业,你还相信他们的财务报表吗?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李欣&RF12607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15人在赚钱
25人在赚钱
11人在赚钱
13人在赚钱
12人在赚钱
47人在赚钱
服务日期05月05日-05月05日
¥500034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4日-03月24日
¥1200191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0日-03月20日
¥1888170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1日-06月01日
¥1268115人购买
服务日期05月01日-05月01日
¥15809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6日-03月16日
¥168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30日-07月31日
¥99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28日-04月28日
¥188888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8日-07月07日
¥108886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6日-06月06日
¥88874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5日-03月15日
¥61860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8日-03月18日
¥88842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2日-07月31日
¥1008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9日-06月09日
¥800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1日-07月31日
¥28823人购买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53.174.05%65503.8713.359.97%65292.8612.5010.04%55679.22138.208.91%47234.94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
目标涨幅最大
目标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13.17--买入10.54--买入34.02--买入33.5940.67央广《王冠红人馆》财经报告:辉山乳业死地求生,看上市公司的“浑水”有多浑_凤凰财经
& 财经滚动新闻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央广《王冠红人馆》财经报告:辉山乳业死地求生,看上市公司的“浑水”有多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央广网4月4日消息 3月31日,传闻中粮可能洽购被口水和利空淹没的辉山乳业,中粮方表态暧昧未置可否,或许正是非常“有戏”的前奏。同时,3月31日辉山乳业面临未偿还短期银行贷款达到71.313亿元,是还清还是展期,还未有确切消息。辉山乳业不断借新还旧高达百亿,到底干了些什么?为何浑水沽空中概股一抓一个准?辉山之困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央广《王冠红人馆》为您深度解析上市公司的浑水究竟有多浑。  
  一、待定――中粮接盘辉山乳业有戏?
  自3月24日港股辉山乳业惊天大跌85%紧急停牌之后,围绕该乳企的风波仍在持续发酵。3月31日有传闻称辉山乳业正与中粮集团接洽,后者有意洽购辉山乳业股份。对于收购一事, 中粮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到时候我们这边会有通稿,有什么消息以通稿为准。”
  这样暧昧的表态,没有承认,也没有直接否认,很可能意味双方正在接触,中粮收购辉山乳业或许“有戏”。中粮集团现为港股上市公司蒙牛乳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3.92%。
  ?卖股权也不容乐观
  根据港交所数据,杨凯、葛坤(杨凯和葛坤是一致行动人)持有香港上市公司辉山乳业73 .56%的股份。而在已经暴跌了85%,股价仅剩几毛钱的情况下,股权抵押价值大幅缩水,再加上未知辉山此前已经质押出去多少股权,那些暴跌的股权很可能已经爆仓,辉山的命拿什么续仍然存疑。
  如果辉山苜蓿草基地真像浑水所说是子虚乌有的虚假宣传,那么其上百亿的负债,除了明面上所说的投入再生产,到底用来干嘛了?很可能杨凯夫妻一直在港股不断买买买,左手质押股权举债,右手买自家股票托市,营造繁荣假象。这样的做法是非常有效也是非常危险的。表面繁荣的背后雪球越滚越大,债越借越多,早晚杠杆会断。资金一旦断裂,就是彻底的崩塌。
  二、黑天鹅――一夜成空的辉山乳业
  半个小时,300亿港元市值灰飞烟灭!3月24日临近上午收盘时,港股辉山乳业突然出现断崖式下跌,股价由2.81港元跌至最低0.25港元,最大跌幅达到90.7%,午市收盘仍高达85%,收于0.42港元,创下港股市场单日股票跌幅的最高纪录。
  ?上市三年靓丽成绩单引发质疑
  辉山乳业是一家覆盖全产业链的乳制品公司,业务涉及草料种植、奶牛养殖、液态奶和奶粉的生产及销售,于2013年在香港上市,总部位于辽宁沈阳,为东北最大的液态奶生产企业。
  日,辉山乳业在港上市,IPO募集资金78亿元,成为香港历史上消费品行业首次发行企业募集资金前三名。
  得益于IPO募资,辉山乳业规模迅速扩大。辉山乳业在2016财年报告中称,其经营82座标准化奶牛养殖场,牛群规模达到20万头,年产原料奶74.3万吨。这一数字,较2013上市前快速增长。2013财年显示,截至日,辉山乳业经营的标准化奶牛养殖场为50座,养殖牛群11.28万头,年产36.51万吨。
  2016财年报告中,辉山乳业称集团整体毛利率达到56.0%。截至日,集团整体毛利率为53.6%。以同样在港上市的蒙牛为例,同期其毛利率为33.7%。辉山乳业称,其较高的毛利率源于自建苜蓿种植基地,使得其产品成本较同行业较低。而恰恰是这个苜蓿种植基地,引发了浑水机构的质疑。
  2016年12月浑水公司先后两次发布针对辉山乳业的沽空报告。报告指责公司通过虚假宣称“苜蓿草全部自供”来夸大利润,部分牧场涉嫌资本支出欺诈,实际控制人可能挪用上市公司至少1.5亿元资产等,并直斥其股票价值“接近于零”。
  ?上市后负债暴增 现金流却逐年缩水
  辉山乳业招股书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2012年、及日,辉山乳业的未偿还短期银行贷款(包括长期贷款及借款的即期部分)分别为人民币1.82亿元、3.62亿元及9.08亿元,上市这一年已经比前一年翻了三倍。
  而在2013年上市后,辉山乳业的短期银行借款余额骤增。截至2014年、2015年以及日的短期银行借款余额(包括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在内)分别为16 .412亿元、28.672亿元及71.313亿元,其中2016年的未偿还短期银行贷款较前一年猛增。
  辉山乳业的融资借款增长有多快,截止2016年9月底,流动负债158.63亿,较同年3月份是110.17亿增加了48.5亿元。其中一年内需要偿还的短期借款达到108亿。
  短短6个月融资就增加了48.5亿,而辉山乳业截止2016年底的总资产也不过就341亿。
  大量举债,流动资金却在逐年缩水。2014年、2015年及日止年度净流动资产金额分别为43 .634亿元、25 .531亿元及9 .133亿元,短期偿债能力很弱,明显是借旧换新的老套路,然而雪球越滚越大,资金链条断裂恐怕是必然的。
  截至日,辉山乳业资产负债率69%,总资产341亿元,总负债217亿元,负债增长速度如此之快,债台高筑早已危机重重,而更严重的是借贷成本的暴增。  
  ?70多家债权人,从银行到P2P都借遍了
  在3月20日左右,辉山乳业集团突然通知各银行,称由于资金无法及时调度,不能按时偿还部分银行利息,这部分欠息大约为3亿元。23日在辽宁省金融办召开的辉山乳业债权工作会议上,辉山乳业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杨凯承认,公司资金链已断裂。
  据不完全统计,辉山乳业有70多家债权人,不仅借遍了23家银行,还大量通过大连金交所、广州金交所等地方金交所,以及P2P平台融资;辉山乳业的下属企业还在深圳、上海成立了数家类金融公司,多次通过融资租赁,进行了规模不小的融资。金融债权预计至少在120亿元-130亿元。
  而相应的,大量举债,辉山乳业每年需要承担的融资成本也增加迅猛。2016财年,辉山乳业披露融资成本净额为6.82亿元,较2015财年的3.23亿元翻了一番。
  ?预想中的救命稻草:展期+引资
  3月28日,辉山乳业债权人委员会在沈阳召开组建暨第一次协调会议,辉山乳业董事会主席杨凯称,上市公司体系内和体系外所有债务辉山乳业都会承担,请各个债权人续期、展期、再卖一期产品,并给予辉山乳业足够的时间,以时间换空间,不抽贷不压贷不起诉。
  事实上,截至日的未偿还短期银行贷款达到71.313亿元,这部分短期贷款是否已展期,还未有确切消息。
  辉山如今的情况想要续命,就得如杨凯所说,赶紧弄到150亿的融资把窟窿堵上。此前23日的会议说是2周恢复付息能力,4周后解决资金流动性问题,2周将过,4周也不远了,留给辉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在这个当口,如文章开头所述,中粮或许已经在洽购,蒙牛也密切关注着,债权人们的“坏账”兴许还有一线希望。
  三、警钟――浑水为何总能摸到鱼?
  辉山的崩溃,只用了半个小时,而辉山倒塌前的千疮百孔从当地工商到证监都毫无反应和预告,我们不禁要思考,为何浑水总能摸到鱼?
  浑水公司的创立者Carson Block是美国人,今年41岁,毕业于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主修金融,辅修汉语。2005年,他在法学专业毕业之后,便来到了中国。
  5年之后的2010年,Block创立了浑水公司,英文名Muddy Waters,前期主要针对在美上市中国公司发布质疑调查报告,多年来,由于成功猎杀数家中国公司,在资本市场名声大噪。
(Muddy Waters创始人:卡尔森?布洛克)
  ?“苍蝇不盯没缝的蛋”
  在浑水公司的主页上,有这样一段话发人深省:“中国人有一句谚语‘浑水摸鱼’。换句话说,不透明度创造了赚钱的机会。”
  辉山乳业事件暴露出部分上市企业存在严重“硬伤”,本此对辉山的狙击不是浑水第一次成为焦点,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此前浑水就已经数次狙击过中概股,几乎每次动作都伴随着沽空对象股价大跌,其中包括:东方纸业(AMEX:ONP)、绿诺国际(NASDAQ:RINO)、中国高速频道(NASDAQ:CcME)、多元环球水务(NYSE:DGw)、嘉汉林业(TSE:TRE)、分众传媒(NASDAQ:FMCN)和新东方(NYSE:EDU)。
  巴菲特说:“厨房里的蟑螂绝对不止一只”。
  辉山乳业及诸多中概股遭沽空机构狙击事件,暴露出部分海外上市中国企业治理混乱、诚信缺失的“硬伤”。上市公司为获取上市资格或高位套现进行财务造假,包括虚增资产、营收和利润;夸大业务规模,虚构项目、合同、发票;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视上市公司为“提款机”,肆意侵占、挪用。
  ?金融监管敲警钟 扒掉上市公司虚假繁荣的华丽外衣
  刚刚结束的2017年两会上,中央就辽宁某镇经济数据造假现象表达“零容忍”的态度,要求在全国范围内都要杜绝经济数据造假,要“把数字誊清见底,排除水分,挤干水分”。而在资本市场,尤其是在IPO提速、中概股回归脚步渐进的背景下,监管层更应引以为戒,强化对信息披露、关联交易等行为的监管力度,敦促上市公司诚信守法、完善治理。
  四、结语
  辉山乳业的债务危机还在发酵,能否找到战略投资人也未有定数,而各地的债权人围绕辉山乳业的博弈恐怕才刚刚开始。好在有60年历史的辉山在东北影响力并不小,不管是当地政府、银行、还是同行都有意帮扶一把,而能否扶起来,时间表也不会太长。辉山给我们的带来的不应是一时的轰动,而更是一声响彻心扉的警钟,在IPO提速、中概股回归的背景下,监管层须得仔细分析辉山事件,引以为戒,强化信息披露,让上市公司的浑水逐渐清澈起来。
  央广《王冠红人馆》舆情课题组&执笔 朱珊珊
  央广网4月4日消息 3月31日,传闻中粮可能洽购被口水和利空淹没的辉山乳业,中粮方表态暧昧未置可否,或许正是非常“有戏”的前奏。同时,3月31日辉山乳业面临未偿还短期银行贷款达到71.313亿元,是还清还是展期,还未有确切消息。辉山乳业不断借新还旧高达百亿,到底干了些什么?为何浑水沽空中概股一抓一个准?辉山之困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央广《王冠红人馆》为您深度解析上市公司的浑水究竟有多浑。  
  一、待定――中粮接盘辉山乳业有戏?
  自3月24日港股辉山乳业惊天大跌85%紧急停牌之后,围绕该乳企的风波仍在持续发酵。3月31日有传闻称辉山乳业正与中粮集团接洽,后者有意洽购辉山乳业股份。对于收购一事, 中粮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到时候我们这边会有通稿,有什么消息以通稿为准。”
  这样暧昧的表态,没有承认,也没有直接否认,很可能意味双方正在接触,中粮收购辉山乳业或许“有戏”。中粮集团现为港股上市公司蒙牛乳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3.92%。
  ?卖股权也不容乐观
  根据港交所数据,杨凯、葛坤(杨凯和葛坤是一致行动人)持有香港上市公司辉山乳业73 .56%的股份。而在已经暴跌了85%,股价仅剩几毛钱的情况下,股权抵押价值大幅缩水,再加上未知辉山此前已经质押出去多少股权,那些暴跌的股权很可能已经爆仓,辉山的命拿什么续仍然存疑。
  如果辉山苜蓿草基地真像浑水所说是子虚乌有的虚假宣传,那么其上百亿的负债,除了明面上所说的投入再生产,到底用来干嘛了?很可能杨凯夫妻一直在港股不断买买买,左手质押股权举债,右手买自家股票托市,营造繁荣假象。这样的做法是非常有效也是非常危险的。表面繁荣的背后雪球越滚越大,债越借越多,早晚杠杆会断。资金一旦断裂,就是彻底的崩塌。
  二、黑天鹅――一夜成空的辉山乳业
  半个小时,300亿港元市值灰飞烟灭!3月24日临近上午收盘时,港股辉山乳业突然出现断崖式下跌,股价由2.81港元跌至最低0.25港元,最大跌幅达到90.7%,午市收盘仍高达85%,收于0.42港元,创下港股市场单日股票跌幅的最高纪录。
  ?上市三年靓丽成绩单引发质疑
  辉山乳业是一家覆盖全产业链的乳制品公司,业务涉及草料种植、奶牛养殖、液态奶和奶粉的生产及销售,于2013年在香港上市,总部位于辽宁沈阳,为东北最大的液态奶生产企业。
  日,辉山乳业在港上市,IPO募集资金78亿元,成为香港历史上消费品行业首次发行企业募集资金前三名。
  得益于IPO募资,辉山乳业规模迅速扩大。辉山乳业在2016财年报告中称,其经营82座标准化奶牛养殖场,牛群规模达到20万头,年产原料奶74.3万吨。这一数字,较2013上市前快速增长。2013财年显示,截至日,辉山乳业经营的标准化奶牛养殖场为50座,养殖牛群11.28万头,年产36.51万吨。
  2016财年报告中,辉山乳业称集团整体毛利率达到56.0%。截至日,集团整体毛利率为53.6%。以同样在港上市的蒙牛为例,同期其毛利率为33.7%。辉山乳业称,其较高的毛利率源于自建苜蓿种植基地,使得其产品成本较同行业较低。而恰恰是这个苜蓿种植基地,引发了浑水机构的质疑。
  2016年12月浑水公司先后两次发布针对辉山乳业的沽空报告。报告指责公司通过虚假宣称“苜蓿草全部自供”来夸大利润,部分牧场涉嫌资本支出欺诈,实际控制人可能挪用上市公司至少1.5亿元资产等,并直斥其股票价值“接近于零”。
  ?上市后负债暴增 现金流却逐年缩水
  辉山乳业招股书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2012年、及日,辉山乳业的未偿还短期银行贷款(包括长期贷款及借款的即期部分)分别为人民币1.82亿元、3.62亿元及9.08亿元,上市这一年已经比前一年翻了三倍。
  而在2013年上市后,辉山乳业的短期银行借款余额骤增。截至2014年、2015年以及日的短期银行借款余额(包括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在内)分别为16 .412亿元、28.672亿元及71.313亿元,其中2016年的未偿还短期银行贷款较前一年猛增。
  辉山乳业的融资借款增长有多快,截止2016年9月底,流动负债158.63亿,较同年3月份是110.17亿增加了48.5亿元。其中一年内需要偿还的短期借款达到108亿。
  短短6个月融资就增加了48.5亿,而辉山乳业截止2016年底的总资产也不过就341亿。
  大量举债,流动资金却在逐年缩水。2014年、2015年及日止年度净流动资产金额分别为43 .634亿元、25 .531亿元及9 .133亿元,短期偿债能力很弱,明显是借旧换新的老套路,然而雪球越滚越大,资金链条断裂恐怕是必然的。
  截至日,辉山乳业资产负债率69%,总资产341亿元,总负债217亿元,负债增长速度如此之快,债台高筑早已危机重重,而更严重的是借贷成本的暴增。  
  ?70多家债权人,从银行到P2P都借遍了
  在3月20日左右,辉山乳业集团突然通知各银行,称由于资金无法及时调度,不能按时偿还部分银行利息,这部分欠息大约为3亿元。23日在辽宁省金融办召开的辉山乳业债权工作会议上,辉山乳业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杨凯承认,公司资金链已断裂。
  据不完全统计,辉山乳业有70多家债权人,不仅借遍了23家银行,还大量通过大连金交所、广州金交所等地方金交所,以及P2P平台融资;辉山乳业的下属企业还在深圳、上海成立了数家类金融公司,多次通过融资租赁,进行了规模不小的融资。金融债权预计至少在120亿元-130亿元。
  而相应的,大量举债,辉山乳业每年需要承担的融资成本也增加迅猛。2016财年,辉山乳业披露融资成本净额为6.82亿元,较2015财年的3.23亿元翻了一番。
  ?预想中的救命稻草:展期+引资
  3月28日,辉山乳业债权人委员会在沈阳召开组建暨第一次协调会议,辉山乳业董事会主席杨凯称,上市公司体系内和体系外所有债务辉山乳业都会承担,请各个债权人续期、展期、再卖一期产品,并给予辉山乳业足够的时间,以时间换空间,不抽贷不压贷不起诉。
  事实上,截至日的未偿还短期银行贷款达到71.313亿元,这部分短期贷款是否已展期,还未有确切消息。
  辉山如今的情况想要续命,就得如杨凯所说,赶紧弄到150亿的融资把窟窿堵上。此前23日的会议说是2周恢复付息能力,4周后解决资金流动性问题,2周将过,4周也不远了,留给辉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在这个当口,如文章开头所述,中粮或许已经在洽购,蒙牛也密切关注着,债权人们的“坏账”兴许还有一线希望。
  三、警钟――浑水为何总能摸到鱼?
  辉山的崩溃,只用了半个小时,而辉山倒塌前的千疮百孔从当地工商到证监都毫无反应和预告,我们不禁要思考,为何浑水总能摸到鱼?
  浑水公司的创立者Carson Block是美国人,今年41岁,毕业于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主修金融,辅修汉语。2005年,他在法学专业毕业之后,便来到了中国。
  5年之后的2010年,Block创立了浑水公司,英文名Muddy Waters,前期主要针对在美上市中国公司发布质疑调查报告,多年来,由于成功猎杀数家中国公司,在资本市场名声大噪。
(Muddy Waters创始人:卡尔森?布洛克)
  ?“苍蝇不盯没缝的蛋”
  在浑水公司的主页上,有这样一段话发人深省:“中国人有一句谚语‘浑水摸鱼’。换句话说,不透明度创造了赚钱的机会。”
  辉山乳业事件暴露出部分上市企业存在严重“硬伤”,本此对辉山的狙击不是浑水第一次成为焦点,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此前浑水就已经数次狙击过中概股,几乎每次动作都伴随着沽空对象股价大跌,其中包括:东方纸业(AMEX:ONP)、绿诺国际(NASDAQ:RINO)、中国高速频道(NASDAQ:CcME)、多元环球水务(NYSE:DGw)、嘉汉林业(TSE:TRE)、分众传媒(NASDAQ:FMCN)和新东方(NYSE:EDU)。
  巴菲特说:“厨房里的蟑螂绝对不止一只”。
  辉山乳业及诸多中概股遭沽空机构狙击事件,暴露出部分海外上市中国企业治理混乱、诚信缺失的“硬伤”。上市公司为获取上市资格或高位套现进行财务造假,包括虚增资产、营收和利润;夸大业务规模,虚构项目、合同、发票;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视上市公司为“提款机”,肆意侵占、挪用。
  ?金融监管敲警钟 扒掉上市公司虚假繁荣的华丽外衣
  刚刚结束的2017年两会上,中央就辽宁某镇经济数据造假现象表达“零容忍”的态度,要求在全国范围内都要杜绝经济数据造假,要“把数字誊清见底,排除水分,挤干水分”。而在资本市场,尤其是在IPO提速、中概股回归脚步渐进的背景下,监管层更应引以为戒,强化对信息披露、关联交易等行为的监管力度,敦促上市公司诚信守法、完善治理。
  四、结语
  辉山乳业的债务危机还在发酵,能否找到战略投资人也未有定数,而各地的债权人围绕辉山乳业的博弈恐怕才刚刚开始。好在有60年历史的辉山在东北影响力并不小,不管是当地政府、银行、还是同行都有意帮扶一把,而能否扶起来,时间表也不会太长。辉山给我们的带来的不应是一时的轰动,而更是一声响彻心扉的警钟,在IPO提速、中概股回归的背景下,监管层须得仔细分析辉山事件,引以为戒,强化信息披露,让上市公司的浑水逐渐清澈起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2396570
播放数:593712
播放数:1839153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辉山乳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