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图到2030年左右会出现负增长,那时的人口是15亿。

当前位置 & &
& 不愿生二孩!中国人口7年后提前负增长
不愿生二孩!中国人口7年后提前负增长
10:01:27&&出处:&&
编辑:上方文Q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02-02][02-02][02-01][02-01][02-01][02-01][02-01][02-01][02-01][02-01]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中国的人口什么时候到达顶峰,并开始下降。那些年?要日期
中国的人口什么时候到达顶峰,并开始下降。那些年?要日期
数据仅中国大陆。不包括SAR和台
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到2030年左右会出现负增长,那时的人口是15亿。
请遵守网上公德,勿发布广告信息
相关问答:
已经开始降了 现在在东北一家就是一个 不过现在南方很多地方都是2个 3个 4个 。。。。。。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ab9c505f4c743c5-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中国人口负增长可以实现吗?据人口学家预测,中国人口在2030年至2035年左右达到15~16亿的峰值后,将转向零增长和负增长。这意味着,中国背负了几个世纪的沉重人口包袱终于要第一次减负了,它对中国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巨大的积极影响。
而对于世界来说,占人口总数五分之一的中国人口将首次从正增长变为负增长,则是一件史无前例的划时代事件。
人口学家指出,人口负增长的情况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经出现,今后四十至五十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趋势将是单调递减和不可逆转的过程。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以及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预计未来十几年年均净增人口仍将在一千万以上,计划到2010年将人口控制在十四亿之内,大概要到二十一世纪三十年代人口总量达到十六亿峰值后,方可实现人口零增长,并于2035 年开始缓慢下降。
权威人士指出,计划生育是符合中国国情而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如果计划生育工作抓得好,一定能在三十年后实现人口的零增长和负增长,避免形成超大规模人口。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中国人口负增长惯性已成定局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前,与中国经济改革几乎同时出台的另一项基本国策,便是以“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为代表的进一步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近30年来,几乎所有城市的夫妇与相当一部分的农村夫妇都遵循了这一政策。至今已有1.4亿的独生子女,亦即造成了1.4亿只有一个子女的夫妇或家庭。时至今日,中国经济的历史性增长已为举世共睹的奇迹。而与此同时,中国人口的历史性转变却不尽为国人与世人所知。              中国人口历史性转变的主要标志便是近20年来中国人口的生育率已持续地并已大幅度地低于人口维持再生产的更替水平。而人口生育水平降至并维持在更替水平之下,又恰恰是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广泛纳入全球化经济轨道同步发生的。在“一孩政策”开始执行的20世纪80年代,全国的生育水平徘徊反复,并没有明显下降。这就说明我国近年来形成的低生育率,甚至部分地区的超低生育率是源于全球化经济压力以及全球化文化影响,而不是我国特有的人口政策所造成的。              目前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生育率已降至更替水平以下,给这些国家和地区带来新的挑战。低生育率已成为国际社会新的主要担心之一。许多国家政府都已经积极制定或修改社会政策以阻止生育率进一步下滑,但至今几乎无一奏效。政府可以说服、帮助甚至强迫人们减少生育。这方面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但古往今来,几乎还没有政府能成功地强制人们多生孩子的先例。作为全球社会的一员,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中国人对生育的考虑和打算和他人有什么根本的不同。同时,我们也不得不关注和借鉴国际社会其他国家的经验与教训。              正如近半个世纪前初次倡议计划生育所遇到的抵触与接受上的迟缓,导致后来人口急剧增长一样,对中国人口形势进入低生育率时代这一根本转变的漠视或滞后认识,将使我们重蹈历史旧辙,承受人口减少的后果。生育率长期低于更替水平意味着人口总数不可避免地减少。当平均生育水平高于更替水平一倍时(总和生育率为4~5),人口规模每30年左右翻一番。同样,当平均生育水平远远低于更替水平时(总和生育率为1.0),人口规模每30年左右缩小一半。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已有10个左右省市的生育率降到了这个水平。目前我国总人口规模仍在慢速扩大,是由于人口年龄结构所造成的人口增长惯性所致。而一旦人口开始减少,负增长的惯性也将导致人口减少势不可挡。              中国人口总数减少,简单地看可能不一定是坏事。然而人口减少恰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先,人口减少不可能是所有年龄组人口均匀减少,而是从最年轻的年龄组开始,一批出生人数比一批少。与此同时,老年人口的相对比例越来越大。这便是加速式人口老化。其次,人口减少一旦开始,就将持续几十年甚至更久,无法马上逆转。人口再生产与物质生产的最大区别在于生产周期特别长。物质产品生产政策变动的结果一年甚至几周或几个月便可见。而人口再生产政策变动的影响可能得几十年才能明了。今天的老年人都出生于半个多世纪之前,今天的劳动力则出生于20多年前。          与30年前中国人口高速增长对中国就业、消费、积蓄、资源带来一系列挑战一样,近年来全国总体生育水平连年低于更替水平,部分地区仅为更替水平的一半,也将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长时间的低生育率以及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将导致对养老与医疗健康体系的挑战,影响整体劳动生产率与整个经济的竞争性。当抚养负担日趋加重时,人口老化也影响到代际关系,甚至社会的整合与民族的兴衰。              目前,我国有高达1亿多作为经济发展主力的流动人口,同时也有大于日本总人口数的1.4亿的60岁以上的老人。而这两个人口群的规模正在向相反的方向变化。一方面主要由年轻人组成的流动人口群体将不断缩小,而另一方面老年人口的规模在日趋扩大。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规模将在2015年达到2亿,2030年达到3亿。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出现劳动力相对短缺。而由于过去近20年中已形成的并不断加剧的低生育率,真正的劳动力减少才刚刚开始。仅5年之后,也即从2013年开始,新进入劳动力市场人口(20~24岁)的规模将开始持久性大幅度下降。10年之内,也即至2023年,达到这个年龄组的人口规模比2013年时的要小25%以上。而这个年龄组的劳动力人口正是接受了最新教育、最具创造力的人群。这个人群规模大幅度缩小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远远大于一般性劳动力规模缩小的影响。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需求结构也有直接的作用。人口老化会造成对某些消费品如服装、化妆用品、文体娱乐开支的减少,同时扩大对医疗保健用品和服务需求。人口老化也会迫使人们为未来作准备,包括减少消费、增加储蓄。而这些新增的储蓄,一方面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孕育着新的风险。              在人类经历了20世纪前所未有的人口增长之后,21世纪给我们带来的新的挑战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长期性人口减少以及人口老化。中国社会由于生育水平在近20年前就已降到更替水平之下,人口负增长的惯性已成定局。换言之,尽管表面上中国人口总量还在增大,而未来中国人口规模持续缩小、人口不断加剧老化的大势已经造成。这一人口的根本转变对中国社会带来的潜在危机已经是事实,不可漠视和观望。认识把握中国人口低生育率的新形势,有助于我们未雨绸缪,减小由于盲目观望等待所带来的不必要的代价。              (作者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讲座教授、美国加州大学尔湾校区社会学系主任)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2030年中国将遭遇3大严重危机
来源:搜狐财经
作者,刘忠良,著有《大国危途——民族兴衰与人口政策再思考》一书。
面对近半年来的经济表现不景气和国际所谓“唱衰”中国的声音,林毅夫最近说,中国经济未来20年能够保持8%的年增长。他周一表示,中国有“后发优势”,可以模仿和学习富裕国家的先进技术,从而征服国内外新市场。这将使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率至少保持到2030年。
事实上,近年来林毅夫一直无事中国未来的各种风险而非常乐观的“唱红”中国未来。比如林毅夫此前多次表示,2030年中国人均GDP可以达到美国的50%,给国人描绘的是一幅灿烂的前景。
如果未来20年中国经济保持8%的年增长率,考虑到中国人口在2018年左右就开始负增长,这意味着20年后中国人均GDP要达到目前的4.7倍。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很容易达到林毅夫所说的203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美国一半。
麻痹危险才是最大的危险,林毅夫所展示的过度乐观情绪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过度乐观会让我们忘记应该有的改变和丧失自我拯救的机会。
中国有所谓技术上的后发优势,但同时因为技术上的后发优势“因福得祸”,加之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力阻碍,中国又形成巨大的制度上的后发劣势,进而阻碍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中国的十几年来的超低生育率,其危害也逐步开始显现,最终葬送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的人口根基。
所谓技术上的后发优势,也就是技术模仿,更进一步讲是提高生产率技术的模仿。但是,现在国际经济竞争绝对不仅仅是生产率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创新问题。比如日本,如果停止创新,那么尽管日本生产率很高,但很快会在国际竞争中败落下来,所谓高生产率也仅仅是“世界生产车间”的功能,如果没有创新,为什么要选择你做“世界生产车间”呢?
比如美国,现在连一些生产车间也从中国迁回美国。随着3D打印技术和生产服务的个性化、定制化发展,国际经济竞争越来越容不下“世界生产车间”——中国。所以中国要在国际经济竞争中2030年人均GDP达到美国的一半,那平均创新能力也不大概处于美国一半。但这可能吗?
1980年美国人均GDP是中国的58.4倍,到2010年缩小为11倍。以2010年中美人均GDP相对差距为基数,过去30年中国与美国的人均GDP相对差距缩小5.3倍(58.4除以11)。如果2030年中国人均GDP要达到美国的一半,这就需要从2011年到2030年这20年中美人均GDP相对差距缩小5.5倍(11除以2),比过去30年要快50%以上(见《世行副行长林毅夫忽悠国人——2030中国人均GDP不可能达到美国50%》)。在这与发达国家经济技术差距不断缩小和老龄化急剧发展、年轻人口快速减少的未来20年,这可能吗?
笔者预测,中国如果不大变,2030年中国不是大繁荣大盛世,而是大萧条大衰落大危局的大爆发或病入膏盲!笔者所预见的2030年的中国,不是一片繁荣,而将是重老龄化、人口大崩溃开始、性别比失衡的社会问题大爆发、经济一蹶不振、民主法治如果不在此前获得发展将面临政治动荡。
一、2030:人口危机进入高潮阶段
人是社会的活动主体,人口是国家的生命载体,生命载体——人口的变化将深刻影响到政治、经济、社会。林毅夫预测中国未来一直遗漏了严重的人口问题。
中国总和生育率自1991年降低到世代更替水平以下,随后持续下滑,每年新出生人口在90年代快速减少。这从教育方面的数据也间接反映出来。随着1990年后新出生人口的急剧下滑,中国小学数量从1996年的64.6万所直降到2009年的28.02万所,13年减少57%。根据人口资料,2019年中国18-22岁大学适龄人口将只有2009年的53%,10年近乎减少一半!
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总和生育率仅有1.22,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总和生育率进一步下滑到1.18。按照1.2左右的总和生育率,未来中国人口每过一代减少45%,两代减少70%!恐怖!中华民族将迅速沦落为一个又老又小的濒危民族。
可以肯定,随着年轻人口80后、90后基本城市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年轻人生活压力与生育成本的不断提高,中国生育率只会继续下滑,新出生人口减少和年轻人口快速下滑的势头已经无法逆转。
与此同时,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婴儿潮人口依次步入退休年龄和死亡年龄,中国的老龄化将加速发展并陷入重老龄化,不久后倒金字塔的人口结构步入崩溃阶段。按照65岁退休,2015年退休老龄人口步入快速增长阶段,到2028年每年退休2500万人左右——4年退休人口就达一个亿——恐怖!与此同时,2030年左右新中国第一次婴儿潮人口已经步入死亡年龄,每年人口减少超过500万且不断增加,到2040年后达1000万以上。
按照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2025年中国24-29岁最有创新活力和消费活力的年轻人口将比2015年减少40%以上。人口是经济的生命载体,随着最有活力的年轻人口的飞速减少和未来人口的大崩溃,中国经济还有活力吗?
在人口总量危机与结构危机的同时,性别比失衡引来的社会问题也步入高潮阶段。由于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中国性别比自1978年试行一胎政策以来不断升高,1990年达到112:100(以女孩为100),2000年是118:100,2007年和2008年又分别达到120.22:100和120.56:100。《2006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年出生婴儿的性别比竟然高达127:100。
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到2020年前后,中国将有1岁的男青年,而对应的适益婚配的20~30岁的女青年只有7206万,男比女高出4000多万。而从2001年到2011年这11年,每年新出生男婴又比女婴多出140万左右。恐怖,中国已经有5500万“储备”的光棍大军!一般而言,如果女性25岁没有对象,就很着急了;男性到30岁还没有对象,也同样很着急了。如果男人到了35岁以后还没有老婆,那很可能就为此产生不小的心理问题了。到2030年左右时,光棍将大规模进入心理问题高峰阶段。
失调的性别比将大大加剧买卖婚姻、拐卖妇女、卖淫嫖娼、强奸等违法犯罪行为和其他难以预知的行为,将极大地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以前我们说“越穷越革命”,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穷人不仅生活压力大,而且“革命”的机会成本很低,所以易“革命”。实际上,“光棍更革命”:光棍的心理问题更严重;光棍“革命”的机会成本更低;光棍没老婆没孩子,无家庭之忧更不讲未来,闹起事来更不讲代价。“更革命”的光棍大规模出现无疑要增加中国的犯罪和不稳定。
二、2030:中国经济或将一蹶不振
经济是人的生产消费活动,人口是经济的载体,到2030年的中国,年轻人口继续快速下滑,老年人口飞速增长,人口开始大规模崩溃,陷入低生育率重老龄化的衰落螺旋,此时中国经济还能繁荣吗?
日本从1990年代开始陷入持续的“失去的10年”,就是因为日本生育率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低于世代更替水平,导致后来消费旺盛和生产创造活力最高的年轻人口持续减少。到1990年,日本25至34岁人口组数量比岁人口组数量下降了20%,直接导致房地产、汽车、家用电器等市场萎缩,日本经济由此拉开“失去十年”的序幕。
按照日本经验,单纯从人口角度看,中国应该在2020年左右开始“失去十年”。但此时中国经济仍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经济技术差会拖延人口危机对经济危机的影响,但到2030年左右经济危机则必然爆发,从此一蹶不振。
一个经济体,只有生产与消费顺利连接起来,才能正常运转。过去一次又一次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就是因为贫富差距过大,少数人拥有绝大部分财富,而消费主体——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却没有相应购买力,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经济陷入停滞或倒退。
由于中国民主法治发展不足,使得很多不公平、违法、垄断、不合理行政等行为横行,少数人凭借权力或金钱与权力的结合谋取了多数财富,且民主法治不足导致初次分配与二次分配的严重不公平和实际民生投入严重不足(许多名义上的民生投入被腐败掉了),由此导致贫富差距过大。比如,垄断行业以全国8%的员工却占有了55%的工资;本应调节收入差距的个人所得税,普通劳动者却成了纳税主体;教育、医疗的费用所占生产总值的比例,印度19.7%、美国21.5%、日本23.3%,而中国仅为3.8%。
现在中国已经是实际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近十余年来中国社会日趋板结化,又加重了社会底层的绝望和改变贫富差距的难度。而政治改革的滞后和几乎停滞的状态,决定改变贫富差距的国家制度因素严重匮乏,反而很容易继续推进贫富差距。这有可能导致中国的中等发展陷阱。
由于现在中国还算年轻,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经济技术差距,贫富差距还没有将中国陷入发展危机。但到2030年左右,这个中等发展陷阱危机已经不会再拖延了。
到2030年左右,垄断、行政干预过多等经济压抑因素或许大为缓解,但人口危机和贫富差距的持续,将产生这些经济改革远远无法弥补的大危机。2030,中国经济危机已经注将难以逆转。
三、2030:经济社会危机引发不稳定
社会的和谐与经济的繁荣是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的经济社会基础,而2030年社会经济危机的大爆发,将带来严重的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问题。
现在中国的诸多问题,就是因为民主法治发展滞后,导致权力缺乏监督与规范,既得利益难以破除,金钱与权力占有过多利益,人民利益缺乏制度保障,好的政策难以产生和贯彻,安全与自由感缺失(如富人移民与官员“裸官”,平民如有机会也想走)等问题,由此导致贫富差距过大、社会道德堕落、经济结构失衡、民生压力过大、社会不稳定问题增多等,并继而导致改革的基层不稳定和对改革引发革命的恐惧感加深,以至于继续导致民主法治法治的滞后。
在民主法治发展不足的情况下,现在执政党的执政基层来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给民众的满足感和对未来中华民族复兴的展望。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人口、经济、社会基层已经遭到严重破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口根基已经注定要大坍塌。
现在政治改革已经不能再拖了。如果再拖,必然和未来的人口经济社会危机重合在一起,此时改革的基层更不稳、风险更大,弄不好就成了革命。在这样的时候,不改革必死,改革又怕一改就死,陷入僵局,等于等死!执政党若不主动加速改革将是极其危险的,用“稳定”大石头压抑的火山一旦爆发将爆发出更大的破坏力!
中国唯有三大变化方能自救
现在的中国,唯有三个大改变方可自救,否则未来将非常危险。
只要人在,一切可以从头再来,人口是基层,人口是民族与国家的最大资本。
首先,中国人口政策必须立即来个180度大转弯,立即开始鼓励生育。即便现在大力鼓励生育,生育率在10年之内也没有上升到世代更替水平以上的可能。如果不大力鼓励生育,未来中国或许将无法走出低生育率重老龄化的恶性循环,中华民族将为此一溃千里,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其次,尽快尽快着手政治体制改革。不能再迟了,政治改革越迟则中国经济社会问题越多越深,越迟基层越不稳,越迟执政党的风险越大,再迟就走进了不改革死、改革也死的死路。现在改革,利民、利国、也利执政党自己!
再次,通过民主法治建设、民生投入、政策变革等缩小贫富差距,提高民众收入,降低民生压力。这同样也是为挽救低生育率危机、经济失衡危机、降低政治改革风险打基础。
唯有中国发生此三大变化,方可自救。否则,2030年不是繁荣,而是大危机的开始或已经开始了。中国,当自救了。
搜狐新闻客户端刘忠良的自媒体独家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搜狐新闻客户端刘忠良的自媒体。
原标题:2030年中国将遭遇3大严重危机
[此文系转载,来源于搜狐财经,版权归属原作者]
安徽资讯APP
扫一扫,安徽尽在您手中
万家热线今日合肥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每天10分钟,通晓合肥事
1007人关注
小程序已经慢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当我们打开小程序列...
雪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而人生几何,更需细细品味。...
【月份宝宝秀】活动正式上线,每月都会为当月出生的宝...
刚过完假期的你,看完了人山人海,是不是体会到“家”...
今天是中秋节,中秋祝福语送出去了没?今晚中秋夜将有三场中秋晚会播出:央...
今日万家热线
扫描关注今日万家热线微信公共号
短信快捷登录
合作账号登录
验证即登录,未注册将自动创建万家账号
发送验证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口负增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